登陆注册
15753300000204

第204章 冬天的童谣(6)

刘启听到这首歌,眉头一下子紧锁在一起,问香儿:“这歌是从哪里听到的?”

香儿:“回陛下,是……”

窦太后:“这歌在长安的大街小巷都有流传!”

刘启:“长安的大街小巷?”

窦太后对香儿:“你先下去吧。”

香儿:“奴婢告退。”

刘启:“娘……”

窦太后举手制止了他,看着香儿走出去,才说话:“据说,坊间听了这歌的人大都在私底下议论……”

刘启:“议论什么?”

窦太后:“议论说这歌是一个谜。”

刘启:“谜?什么谜?”

窦太后:“是一个字的谜面。”

刘启:“那……谜底是什么?”

窦太后:“是一个‘天’字!”

刘启:“天字?怎么说?”

窦太后:“所谓一根丝,就是个‘一’字,两根丝就是个‘二’字,与兄弟二人的‘人’字合在一起,岂不就是一个天字?”

刘启:“那意思是说……”

窦太后:“这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说当今汉朝的天下应当就是兄弟两个人共有的!”

刘启深吸了一口气:“……是这样吗?”

窦太后:“天意如此。”

刘启意味深长地:“哦……”

窦太后:“您想一想,当初就在这个地方,七国之乱前头,那一晚的宴会上,‘千秋之后传位于梁王’这话,可是你说的?皇帝那可是金口玉言,红口白牙许下的承诺!”

刘启沉默,眼前出现了当初的情景:

刘启拉着窦太后的另一只手:“娘要想把武弟一直留在身边,那还不容易?”

窦太后:“娘倒想知道,怎么个容易法儿?”

刘启:“干脆就立梁王为储君,等儿子千秋之后,就把这皇位传给武弟,这不就把武弟留下了?娘看这样可好?”

想到这里,刘启只得点头:“哦……是我说的。”

窦太后:“平叛之后的家宴上,老身说‘安车大驾用梁王为继’,可是你答应的?”

刘启想了想,答道:“娘,是,儿子答应了。”

窦太后:“那皇帝还叫老身说什么?前些日子你把刘荣那孩子扶上了太子之位,给老身来了个先斩后奏,全然不把你先前的应诺当一回事,还说什么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现在谁再跟我提这个,老娘全不信了!”

刘启:“娘,你看……前阵子,朝廷不是忙嘛!没顾上先跟您老唠一唠嘛!”

窦太后:“好!那我问你,现在刘荣也废了,眼见得你的那几个儿子都还小,不能承担社稷大任,那刘武的事是不是也该重新提一提了?”

刘启:“娘说的话,儿子都记着呢!只是……按我汉朝的规制,皇位有传子不传弟一说,儿子若是一意孤行,怕会招来朝臣们的非议。”

窦太后鼻子“哼”了一声:“朝臣?我来问你——你弟弟为你死守睢阳,差点搭上性命的时候,你的朝臣在哪里?你是皇上,一言九鼎,当初你既已答应了哀家‘安车大驾用梁王为继’就该信守诺言,如今出尔反尔,请皇帝告诉老身,你的孝道在哪里?你的兄弟情义又在哪里?”

刘启怔了一下,稍顿了一会儿才说:“娘,您看,刘荣才刚刚废了,很多事还来不及考量,娘容儿子个空儿,把前朝后宫的事儿都捋一捋……”

太后:“好!娘就等着!”

10、长安,未央宫侧殿外面的走廊上。

空空荡荡的殿外走廊,刘启身后跟着春陀一路走过来……

刘启一边走一边对跟在身后的春陀说:“你,去把晁错给朕找来!”

春陀闻言大吃一惊:“陛下!”

刘启听着春陀的叫声有些异样,回头看了看他,意识到晁错不在身边已久,自己无意中口误,叫了个已经死去的人!遂皱了皱眉头,小声自言自语道:“怎么?一不小心竟喊错了……真是晦气!”

11、长安,未央宫侧殿内。

刘启进到殿内,一个人来回踱了几圈,心绪极度不宁,一会儿朝殿外看看,一会儿又垂头叹气。自言自语道:“唉!刚才哪里是说错嘴了,明明朕这心里……”

说到这里,自己又对自己摆手道:“不说了!真是的,要是晁错这会儿还在就好了!晁错,唉!谁叫你叫了这么个名字呢!真是大错特错啊!”

春陀小心翼翼:“陛下刚才是……要奴才找……”

刘启苦笑笑,自己打圆场说:“哦,是朕说错嘴了!那……你去把袁盎给朕找来吧。”

春陀稍稍抬头看了刘启一眼,躬身道:“诺!”

刘启说完,心绪不宁地翻看奏章。

不一会儿,便听到侧殿外,春陀高声宣道:“宣袁盎谨见——”

刘启一个人独自在殿内踱来踱去,耳边无端地总响起窦太后的侍女香儿吟诵的那首童谣:“一根丝,容易断……兄弟二人天天见!”

须臾,春陀回到殿里,正要说什么,刘启回头看了看他,摆手道:“你先下去吧,让朕一个人清静一会儿,今儿除了袁盎,谁来朕都不见!”

春陀拱手:“诺!”

看着春陀走远,刘启又远远地望着窦太后寝宫的方向,一个人自言自语:“这个袁盎去哪里了,怎么还不来!”这样子朝远处望了一会儿,烦躁地又在殿内踱来踱去,末了仍是烦躁地对自己说:“唉!娘啊娘,您老这不是给朕出难题吗?”说完一屁股坐在塌上,身子朝后一仰倒了下去。

12、长安,未央宫侧殿前走廊。

袁盎行色匆匆地独自走在长长的走廊上。

忽儿背后有人小声呼唤:“袁大人!”

袁盎回头,见是一个布衣男子来到他身后朝他躬身施礼,忙站住回礼:“你是……”

年轻人:“大人,请恕在下冒昧,在下乃王夫人王娘娘之胞弟田蚡是也!”

袁盎淡淡地施礼:“原来是国舅大人!”

田蚡:“看大人行色匆匆,可有什么要紧事?”

袁盎:“哦,是陛下诏见,或有事相商,袁某不敢在此久留,还请国舅大人见谅!”

田蚡急忙上前:“袁大人……我这里也是奉了姐姐的旨意,去袁大人处有事相求来着,不期竟在这里见着,幸会幸会!”

袁盎:“大人有事稍侯,等袁某见过陛下之后再来相商。”

田蚡:“在下不敢耽搁大人,这里有一件东西,姐姐托在下转交,还请大人笑纳。”说着四下看顾了,这才从袖子里取出一件锦盒,交与袁盎。

袁盎待要推托,那田蚡却已将锦盒塞与袁盎之手,说了句:“回见!”扬长而去。

袁盎等他走远,待打开那锦盒一看,却是一件成色极佳的如意和一简书信。

同类推荐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异世玄镜
  • 楚末枭雄

    楚末枭雄

    楚一百五十八年,九月,仁帝崩,新帝继位。次年,改元开宁。来到记忆中不存在的朝代,彭适身为现代人的优势仿佛已经无用了。但身为县令之子的彭适相信,就算是面对未知的历史,自己也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业。这第一步,就从做一个县令开始吧!
  • 盛世唐厨

    盛世唐厨

    特种后勤兵殷厉补给穿越雷区炸飞穿越到630年贞观四年,初遇塞外中原神秘女子,并州地区定襄县突厥之战,五花八门陷阱以弱胜强打败突厥偷袭大军成名,神奇医术及精湛厨艺,知识渊博与女扮男装公主结下情缘。殷厉特殊贡献得到朝廷破例嘉奖县男爵位,户部查籍成了没落殷家氏族家主,陷入理不清还更乱前朝指腹为婚的婚约,拖油瓶贫困家族,作乱前隋余孽,美食受制时代,危机重重长安,穿越而来殷厉又该做什么样选择?书友群:893459231
  • 神通之吕布传

    神通之吕布传

    吕布《三十六计》兵术神通,道门三张乱天下,袁氏凤血儒门尊,董卓将身化飞熊,孟德铜雀刻《吴起》,江东《孙子》霸猛虎,刘备持剑争汉位。
热门推荐
  • 背后的眼睛

    背后的眼睛

    事情发生以后,刘小水躺在看守所里反复地想着事情的前后经过。他现在有的是时间进行思考。他总是觉得吴大川的死与这事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小水听到那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时正坐在餐桌前喝最后一口牛奶,也就是说他的早餐正进行到最后阶段。当他听到那警笛由远而近一直到自己家的门前停下来时,他一时竟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而嘴里的最后一口牛奶竟然忘记下咽,顺着他的那阔大的嘴角流下来,一直滴到他那件蓝色的圣雪绒羊毛衫上。他妻子秦芳看着他那个样子,有点吃惊地问:“小水,你怎么了?”这时脑海中一片空白的刘小水的意识里才有了颜色。
  • 黄河异事录2

    黄河异事录2

    传说,黄河上有一群神秘的人——黄河船工。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怪的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黄河船工的爷爷在黄河上摆渡为生,耳闻目睹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一步步接近最后的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史上最懒的帝姬

    史上最懒的帝姬

    青丘帝姬最出名的是一身绝色魅骨,第二出名的就是懒散成性。生而尊贵,四海八荒,却无她容身之处。当她步步成魔,谁还能救赎?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100个细节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100个细节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让孩子如同棉花吸收水分一般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形成一种智力结构,从而提高孩子适应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中,3岁之前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建立阶段,3岁之后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阶段。孩子性格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在6岁前的几年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 巫峡

    巫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Perpetuation of Living Beings

    The Perpetuation of Living Be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