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8600000012

第12章 第二皇帝老爸 汉高祖——刘邦(6)

如果以刘邦与项羽相比较,在用人之道上两人恰成相对的两极。项羽以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为当世诟病,刘邦则以知人善任著称。两者的用人之道在楚汉相争时就已有定论。陈平曰:“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韩信曰:“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郦生曰:项王“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高起、王陵答刘邦问其何以得天下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此等言语,皆为刘、项之对照,凡项受指责处,皆是刘得分处。然而,事物总不会是绝对化的。刘邦亦有任人唯亲的时候。试论如下。

刘邦任人唯亲之最典型者,当数对卢绾的任用。据《韩信卢绾列传》,卢绾与刘邦同里同日生,两家素相亲相爱,这就奠定了二人关系的基础。及长大后,又是同学,关系特别好。而到了刘邦逃亡后,卢绾与之相伴、追随左右,两个人的关系特别铁。但刘邦起兵后,卢绾基本上无所作为。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刘邦的庇护下飞黄腾达,跃居众将相地位之上。从卢绾日后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作战才能。而在刘邦入汉后,他却被封为将军,进而为太尉、拜长安侯。众所周知,在秦汉时期,太尉是武官之首,以卢绾之才具,任此高官,显然是刘邦的偏袒的结果。因为在整个楚汉战争中,卢绾常与刘邦同出入,其见刘邦无任何约束,随到随见 。这是其它在努力工作的萧何、曹参等人无法望其项背之处。

卢绾在楚汉战争中的唯一作战,或就是《高祖本纪》记载的汉四年,其与刘贾击楚后方。就是这个功劳,可信度不高,如果有的话,主要还是刘贾取得的。只要看记录刘贾战功的《荆燕世家》就可以得出结论。《项羽本纪》提及此事,就只出刘贾一人,而不及卢绾。则卢绾的作用,可想而知。待项羽覆灭后,分封天下之前,卢绾实在没有战功,为了给卢绾加官进爵,刘邦就给了他击定反叛的临江王的机会,并让刘贾陪他前往。可惜,卢绾确实不是作战的材料,连续几个月,也没能攻下临江,最后,还得靠刘邦的得力干将靳歙出马,立刻就将小小的临江平定。临江之战的结果,本来应该使刘邦对卢绾的才具有个正确估计,但到了封王时,刘邦还是想封卢绾为王。并且他的这种心思早已为众部下所洞悉。

众人顺从刘邦之意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于是,刘邦顺水推舟地立卢绾为燕王。然而大家所说的“功最多”,恰好透露了极大的讽刺意味。不仅如此,卢绾受宠幸的程度更大大超过其它诸侯王。但刘邦对卢绾的这种无理偏袒,并没有得到好报,最终卢绾以背叛而报答。这是刘邦始料未及的。

卢绾之外,刘邦对夏侯婴与周绁的事迹也脱不了任人唯亲的痕迹。只不过此两人多少还有战功,又不可与卢绾同日而语。夏侯婴与刘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秦末,刘邦为官场小吏,夏侯婴亦是地方小官,其对刘邦始终是言听计从,恭敬得很。刘邦曾失手将其殴伤,他为刘邦掩饰,并为此而坐牢。在楚汉战争中又救了太子刘盈与鲁元公主。故其功劳虽不及樊哙、灌婴,但其受封户数则大大过之。

从记载看,周绁对刘邦的关系属于紧跟型,其早期战功已不可考,但其又与傅宽与靳歙同传,而战功大大不及前二者。然而,他在刘邦至霸上时,便已为列侯。之后,其受封户数又超过了傅宽。其传记资料表明,无论刘邦作战利与不利,其始终无离上之心。故司马迁评论曰:“蒯成侯周绁,操心坚正,身不见疑,上欲有所之,未尝不垂涕,此有伤心者然,可谓笃厚君子矣。”以此等事迹,却要与战功显赫、从未吃过败仗的傅、靳二人同传,司马迁的用心或许是相当无奈,或许是别有用心,即出生入死之人,其最终的犒劳,未必多过唯唯诺诺之人。司马迁将夏侯婴与樊、郦、灌同传的用心,或也与此相似。因为夏侯婴始终没有如其它三人那样,在楚汉战争中独当一面,基本上属于因人成事者。

刘邦任人唯亲的其它受益者还应当有任敖、审食其、戴侯彭祖。任敖的情况与夏侯婴有类似处,他早年也是沛县小吏,与刘邦关系较铁,刘邦逃亡后,吕后系狱,任敖即动手打伤对吕后不恭的执法人员。反秦战事中,其为刘邦守丰;楚汉战争时,他为上党守;基本上都在远离战场的地方,亦不见其对前线的贡献。可就是这种履历,亦使他受封达一千八百户,为许多出生入死者所不及。审食其的情况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他基本上是刘邦的家臣,其所有的履历,只是在反秦与反楚战事中侍候刘邦的父亲和妻子。

只有一件与众不同处,即,他与太公、吕后一同做了几年项羽的俘虏。戴侯彭祖的功劳有与审食其相类处,即其在反秦与反楚战事中,也是以侍候太公为主要事迹,但其尚有一突出处,即在刘邦初起攻沛时,由他为起义军开城门,此事或为一殊荣,值得称道。上二人的封侯,皆足让功臣齿冷。但在家天下时期,为人主者就这样办了,其它人也无可奈何。

至于吕氏兄弟的封侯,因为其或有不小之战功,不得简单视之为任人唯亲现象。而营陵侯刘泽之封,则可勉强视作此等行径。因为刘泽与刘邦非至亲,当为疏族,不得与刘邦之兄相比。其加入刘邦阵营的时间亦晚,为汉三年。其功劳无足称道,但其受封数却惊人地多,为一万二千户,位列功臣的曹参的受封户数也不过万六百,而萧何、张良、周勃、樊郦滕灌傅靳蒯成就更不在话下了。其受惠最多,然而在定论功位次时,其功劳是排不上号的。汉初十八功臣中,有任人唯亲嫌疑者,或只有夏侯婴一人,而且其毕竟在反秦时有过不小之功劳。

其实,在刘邦的任人唯亲中,还可以加上陈豨和张良,原因是这两个人与刘邦特别投缘。陈豨与刘邦投缘是因为共同的爱好——两人都是魏公子信陵君的崇拜者,所以天下大定之后,陈豨被委以赵代两国武装力量的总指挥。而张良在战争中没什么功劳,且有离开刘邦随韩王成到项羽楚都彭城的说不清的历史,但刘邦在封侯时任其自择三万户。须知,经过长年的战乱,即使是大县,人户也不过五千,三万户,差不多要抵一个小王了。

当初项羽立吴芮为衡山王,也不过六县之地,而且相当僻远,可能远不足三万户。至于刘邦所说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云云,在史料中得不到证实,但张良对刘邦立下的功劳决不是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以替代的,在项羽分封时,张良为刘邦讨得整整一个汉中郡,凭这一条,就足以封万户侯。

但张良比较识趣,只择与刘邦结识的留为封地,其地肯定不足万户。但此二人对刘邦事业的贡献肯定大于上述诸人,所以任人唯亲的痕迹不明显。

总之,人以一己之好恶予人功予人利,基本上可以算作为人之天性,并非只是项羽的专利。在刘邦一方,也无法戒绝。只不过刘邦的任人唯亲并未影响到刘汉阵营的对敌斗争。在战场上,基本上还是做到了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而是用赏以厚爵的方式来落实这种偏爱。不像项羽用诸项,如项它(汉二年为曹参所破,汉四年为灌婴所擒),项冠、项悍(二者于汉三四年为靳歙所破),项声(汉三年为彭越所破,汉四年为灌婴所破)等,全是失败的记录。

因此,刘邦的任人唯亲,还没有如项羽般到了感情用事的地步。这就是刘胜项败的另一种深层次根据。

十 皇帝老爸爱骂人

爱骂人的皇帝,骂得最粗俗也最有味道的恐怕要属刘邦了。太史公在《史记》里写刘邦的骂人,为的是突出刘邦的人物性格。因此,刘邦骂人的话——它的传神处,不同的理解,留给人的“刘邦形象”自然就会有所不同。

汉高祖十年九月,刘邦手下的大将陈豨造反,掠夺了赵、代等地,刘邦亲自征讨。到了邯郸后,刘邦问手下的周昌:“赵地有壮士可以派任将领的吗?”周昌回答道:“有四个人可以担任将领。”等到这四个人来谒见刘邦的时候,可能是他们的外貌给刘邦的印象太糟糕了吧,刘邦不仅破口大骂:

“竖子能为将乎?”(见《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你看,这话骂的,随口而出,不假思索。看来,这位地痞出身的皇帝老爸刘邦尽管地位变了,但乾坤易改,本性难移,素质并没有多大提高。

刘邦的这句骂人话,最能反映刘邦性格的,关键是“竖子”一词。有不少人认为“竖子”就是“小子”的意思;《辞源》就是这样解释的:对人的鄙称,犹谓“小子”。所以,有的人(有的书)顺理成章地就把刘邦这句话翻译成了:

“这些小子也能当将领吗?”

这样的翻译,表面看好像很符合“规范”,但显然不符合刘邦的口吻,因为这样的语气太软绵绵了,十足的书生气,以刘邦的性格和当时的心境,他不可能这么文雅地骂人。

固然,“竖子”一词是对人的蔑称,几乎成为古人骂人的通用语,这没错。关键的是,对人的蔑称,蔑称到了什么程度,这就要依据骂人者当时的语境,加以理解和把握。具体到刘邦的这句骂人话,按我的理解,似乎就应该这样翻译:

“这些犊子也能当将领吗?”或:“这些饭桶也能当将领吗?”或:“这些蠢货也能当将领吗?”

只有这样的骂,也只能这样的骂,赵地的这四个人听了才会“惭服”,也才符合刘邦豪放不羁,干大事不拘小节的风度。

同样的,刘邦还有一句骂人话,也很有意思。汉高祖三年,楚汉战争相持阶段,项羽把刘邦围住了,刘邦既着急又害怕。他的手下有个叫郦食其的给他出了个主意,叫刘邦分封六国的后代,说这样会获得老百姓的拥戴。也许有病乱投医的缘故吧,刘邦听后就同意了。

哪想到呢,张良听后认为不可行,并高屋建瓴地从八个方面阐述了这个主意不可行的道理,其中有一条说道,你封了六国的后代,各方的谋士说客都回去侍奉他们的主子了,谁还追随您?刘邦听后,如醉方醒,大骂郦事其:

“竖儒,几败而公事!“(见《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这句话,有的把“竖儒”也套成“小子”,不确切,道理上面已经说了。按我的理解,刘邦的这句骂人话,其实很粗,说白了简直就是街头巷尾老百姓说的粗话,所以,似乎这样译(理解)才最传神:

“这混蛋书生,几乎把你老子的大事给搞砸了!”或:“这傻逼书生,几乎把你老子的大事给搞砸了!”

但无论怎么译(理解),有一点可以肯定,“竖子”、“竖儒”绝不是“小子”,起码出自刘邦嘴里的“竖子”、“竖儒”,不是“小子”的意思。古人说“小子”——含轻微的蔑视,或带有自谦的语意,都直接用“小子”。在这里,不妨试举两例。

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载:白居易做左拾遗的时候,经常对朝政的弊端提出意见。有一次,唐宪宗生气地说到:

“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大意是:白居易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起来做的官,却对我不尊重,我真受不了他。)

还有,据《商书?汤誓》载:商国君主汤讨伐夏桀,汤的军民不愿战争,汤于是就做了一次战前动员,他这样说道: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大意是:来吧,你们众位,都听我说。不是我小子敢行作乱!因为夏国犯下许多罪行,天帝命我去讨伐它。)

这两处说的“小子”,它的意思,才等同于我们现在的人所说的“你小子怎么怎么样……”的“小子”。显而易见,刘邦的骂人话,骂的绝不是“小子”,他骂人的语气,无疑地,要比这个“小子”所表达的味道粗多了,这一点,史上出了名的唐宪宗和商汤的话就是很好的佐证。

十一 皇帝老爸刘邦的人格魅力

历代的政治家、史学家,都对刘邦的成功原因进行探秘,但角度各有不同,结论自然也有差异。本篇只谈刘邦的人格魅力。他纵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格问题。

刘邦的人格魅力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善交朋友,人缘很好。

刘邦起义之前,在沛县结交了许多朋友。他的朋友按职业分有三类:一类是城乡中的能人,包括杀狗的、编席的、练武的、吹箫的、赶车的,都有一技之长,脑子比较灵活,其中有:樊哙、灌婴、周勃、夏侯婴。

他的第二类朋友是政府官员。一个是萧何,此人在县令手下任职,主管总务、人事、文秘,很有些实权,消息也灵通。还有一个是曹参,此人在沛县监狱当差,与三教九流关系密切,也有些实权。

卢绾、王陵是刘邦的第三类朋友,他们是刘邦的同学和邻居。刘邦结交的这些朋友,被人视为“酒肉朋友”,连他的老爹也训示说他不务正业。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朋友都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

二、有自知之明,胸怀坦荡。

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酒宴时,他问部下:我为什么能得天下?王陵等人回答之后,刘邦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讲到运筹策划于帷帐之中,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定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使运输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兵,战而必胜,攻而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之杰,而我却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之所以取得天下的缘故。

这段话,是刘邦当了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足见刘邦有自知之明,胸怀坦荡,能够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当然也能表现出他的帅才。

三、从谏如流,知错就改。

刘邦率军路过高阳时,看管城门的郦其食请求进见。这时刘邦正坐在床上,叉开两腿,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其食见到刘邦,并不下跪,只作揖说:“你如果下决心要讨灭暴虐无道的秦朝,就不该用这种不礼貌的态度接见别人。”刘邦一听,马上站起来,提起衣服,向他道歉,还请他坐在上首。郦其食这才给刘邦出了个主意。刘邦又封郦其食为广野君,任命他弟弟郦商为将军。

刘邦率军攻下咸阳的秦宫时,见宫女如云,宫殿豪华,马上就晕了,想住下不走了,一时忘了统一大业。后受到樊哙等人的提醒和批评,便撤了出来。

签订鸿沟协定后,项羽东撤,刘邦打算西去。张良、陈平劝刘邦乘势追击,刘邦采纳。刘邦称帝后,将首都最后定在长安,也是听了娄敬、张良等人的建议。

刘邦身为“一把手”,能如此虚心听取部下意见,并马上认真落实,马上改正,难得可贵。

四、乡情浓醇,知恩图报。

刘邦衣锦还乡时,设盛宴招待家乡父老,并对沛县父老含泪说道:“远行外地的游子,总是怀念故乡的。我虽然定都关中,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是想回故乡的。我自从被立为沛公以来,讨伐暴君逆贼,如今终于取得天下。现在就以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世世代代免除沛县的赋税徭役吧!”

刘邦在沛县住了十多天后,决定离开。父老乡亲一再挽留。刘邦说:“我的随从人员多,总留在这里你们供不起啊。”他为家乡人着想,尽量减少负担。作为封建皇帝和政治家的刘邦,对家乡表现出的这份感情,是人性的光辉。

同类推荐
  • 第一百滴眼泪

    第一百滴眼泪

    “轰~”天下起了大雨,因为女孩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干净的礼服已经破损,身上也有了血迹,她还在不停地跑快抓住他,他往那边跑了一圈,保镖在追她今天是夜心语的生日啊,她今天12岁喝了她姐姐给他的果汁,醒后,就发现一个人被锁在一个屋子里。脑袋晕沉沉的,真的在不注意偷跑出来的,他拼命的跑撞到了一位男子男子看他有危险,出于同情,并把衣服脱下地在他的身上把它抱回家中夜心语看到这个人并没有恶意,还特别有安全感。
  • 有谁可依

    有谁可依

    有谁可依,真情永在。高纯,一个初踏社会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本着“办事不求人”的思想,踌躇满志。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最美终究是想象,最冷最暖皆人心。 (作者另有《突出重维》,欢迎试读)
  • 岁墓

    岁墓

    那是个无法用言语来诉尽的故事,我们都在成长中记住了过去的影子而忘记了现在的模样,原来才会明白少年的情长是我们微笑的梦影里的一个深情回眸!而还年少的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等待青春的散场!
  • 我们有天终将会长大

    我们有天终将会长大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 城市里的蒲公英

    城市里的蒲公英

    这是一个发生在繁华大都市的故事。一个心比天高的音乐学院大四女生有着遥不可及的明星梦,她在城市的地下通道邂逅了一个手拿木棉吉他的流浪歌手。这个心比天高的女孩儿叫李漠然,那个流浪歌手叫苏文生。李漠然为了她的梦想疯狂的寻求机会,一旦有了机会,她的内心就不平静,她疯狂地追随过去,就这样,在生活中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波澜。苏文生对于她来说就像一剂良药,总是很及时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用爱抚平她的伤口,她渐渐地适应了这剂良药,也理所应当感觉这剂良药应该出现在她需要抚慰的时刻。城市的浮华背后暗藏着太多人的悲伤,不光是李漠然,书中的其他人物都有着自己或大或小的梦想,他们就像是一个个蒲公英,带着自己的梦飘在柳庆市上空。在经历了一番风雨之后,终归是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扎下了根。
热门推荐
  • 成功不成功全看基本功

    成功不成功全看基本功

    基本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从最基本的本领练起,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意味着培养把小事做好的细节精神!意味着把大事做到位的执行能力!
  • 谁挖了寡人的阿房宫

    谁挖了寡人的阿房宫

    一觉醒来,李淳风发现自己建了九年的阿房宫被人挖了个洞,这让他怎么忍?装哔之旅还在准备阶段,就被生生人打断。作为气运之子,他有一百种方法让这些人混不下去!……我李淳风是要成为盖代帝尊的男人!ps:本剧讲述起点大世界受二次元世界天神族入侵时,一个404贫民窟的数据人,接受命令,封印记忆,披上伪装,穿越到混合虚拟世界,混吃等死(英勇抗争)的故事。本剧又名《起点大世界原住民》,《他来自起点宇宙》,《起点大世界之冒牌大英雄》……本剧编剧已有千(万)字完结作品《扑街编年史》,《全职水神》,《大神呼叫转移》。本剧导演人品良好,虽帅比彦祖,仍不改初心。本剧风格无厘头,三观极正,请大家放心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争仙渡劫

    争仙渡劫

    不知起点不知终点本向往平凡生活的他却身不由己的走向那……崛起微末间,一朝便登仙
  • 神仙恋爱不好谈

    神仙恋爱不好谈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便是无笙,面对莫问他却说:我征战无数,最难的,却是拥你入怀。高贵,骄傲,任性,这才是莫问,但对于无笙,她只记:世事无常,尘世多苦,与你共度,魂飞魄散我亦无憾。初识时,无笙偷偷跟在莫问的身后,她问:为什么跟着我?他默默不语。多年后,无笙再次跟在她的身后,莫问再问:为什么跟着我?无笙道:你是我妻子,不守着你,守着谁呢?莫问:万一我这只鬼吃了你可怎么办?无笙:夫人温柔貌美,哪里像鬼了?更何况……莫问:何况什么?无笙:何况夫人爱我至深,怎会舍得?
  • 埃森哲《展望》:迈向成果经济时代

    埃森哲《展望》:迈向成果经济时代

    智能硬件正在弥合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嵌入硬件产品,领军企业开始利用高度互联的硬件进一步了解客户需求,缔造更有意义的成果,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本书包含埃森哲在成果经济领域的三篇力作:《迈向成果经济时代》、《成果销售——给客户其所需》、《赢在服务:制造业下一个“蓝海”》。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金陵玉铜录

    金陵玉铜录

    人言:“姑苏城外藏虎丘,金陵城外藏风云”,本书以武侠为主,仙侠为辅,既有武侠之沉稳厚重,又有仙侠之飘逸灵动,主人公经历失去亲人、深山修炼、智斗歹人、勇战强敌……逐步成长为一代大侠,当青梅竹马与一生挚爱同时出现时,他又该如何抉择……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二婚很甜:高冷上司爱上我

    二婚很甜:高冷上司爱上我

    传言有钱有权有势又有颜的易少娶了一个离婚的二手女人,碎了全城少女心;一个采访中某记者问其原因:“传言是因为您有特殊爱好,喜欢少妇对吗?”易少一本正经:“我只喜欢她这一个少妇。”某记者:“能问您一下缘由吗?”易少:“我比较喜欢吃水蜜桃”水蜜桃?采访出来当天,全城水蜜桃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