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200000008

第8章 曾门弟子(2)

但李鸿章这一段时间与曾国藩的矛盾并没有通常所描绘的那样决绝。到了南昌之后,曾、李二人一直有着书信来往。不过李鸿章心中的确有点梗阻,他曾向丁未同年沈葆桢去信询问福建的情况,有意去补闽任道员之缺。沈葆桢回信劝阻了他。另一个丁未同年郭嵩焘也来信劝他回到曾国藩身边去。那段时间李鸿章的夫人周氏生病,李鸿章一直忙于照顾。周氏是李鸿章老师周菊初的侄孙女,李鸿章少年时,周菊初对他就十分欣赏,也经常接济李家。李鸿章赶考前,周菊初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了李鸿章。周氏比李鸿章大两岁,是一双大脚。李鸿章跟她的感情一直很好。李鸿章中进士当上翰林后,周氏并没有跟李鸿章来京城,一直在老家照顾李鸿章的母亲。李鸿章回乡办团练,夫妻才算得到团圆,在李鸿章戎马倥偬期间,周氏一直跟着李鸿章东奔西走。

不久,形势的发展证明了李鸿章的战略预见是对的。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景德镇,祁门再度被围困,情急之下,曾国藩分别给二子立下遗嘱,准备在祁门坐以待毙。形势稍缓之后,在胡林翼和曾国荃的劝说下,曾国藩终于同意移营长江边的东流。当曾国藩向李鸿章函告这一决定时,得到的反应是热烈的,李鸿章数次来函献计献策。师生间由于战略分歧所造成的隔阂烟消云散。在此之后,曾国藩几次函招李鸿章回营,李因忙于照顾病重的妻子周氏,迟迟未归。曾氏无法再等,又给李鸿章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阁下久不来营,颇不可解。以公事论,业与淮扬水师各营官有堂属之名,岂能无故弃去,起灭不测?以私情论,去冬出幕时,并无不来之约。

今春祁门危难,疑君有曾子避越之情,夏间东流稍安,又疑有穆生去楚之意。鄙人遍身热毒,内外交病,诸事废搁,不奏事者五十日矣。如无醴酒之嫌,则请台旆速来相助为理。

李鸿章接信后,颇为感动。当周氏病稍有好转,便收拾行装赶到东流大营。李鸿章的重回幕府,让曾国藩如虎添翼。积压如山的公文得以清理,军事大计也有人商议了。这一对师徒之间经常彻夜长谈,无话不说。

很多年后,当李鸿章闲暇之时回忆起对抗太平军的这一段历史时,总是显得神情凝重。除了庆幸命运对于自己的垂青之外,他还庆幸着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遭遇了曾国藩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关键人物,这使得他在人生的几次大转折中总有贵人相助。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李鸿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地位的增高、气度沉稳等外部因素上,更多的,还是内心深处的悄然改变。从少年时意气风发,聪明异常,一直到后来的洞察细微,隐忍无限,李鸿章的人生和性格,从那时起,经历了一个巨大的U形弯。

也正因此,李鸿章一直感激着曾国藩,也图谋回报。机会很快就到来了,不久,李鸿章即以“滞攻金陵”的行动,算是回报了曾国藩的恩情。

1864年,淮军力克常州,苏南战局基本平定。这时,曾氏兄弟正顺江而下形成对天京的包围。对于曾氏兄弟而言,他们特别忌讳兵强马壮的淮军助攻天京,如果那样,曾氏十数年苦战的果实将被别人摘得,这是曾氏兄弟极不愿看到的。尤其是曾国荃,自尊心特别强,对于淮军的节节胜利,倔强的他几近忧郁成疾。曾国藩当然心疼弟弟,多次写信给曾国荃,劝慰他要宽心,如果李鸿章要来合攻天京的话,千万不要多心,“独克固佳,会克亦妙。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总以保全身体,莫生肝病为要”。

在当时,就淮军的装备和实力而言,攻坚能力已远胜湘军。李鸿章哪里不想争这个头功呢?但在这种情形之下,李鸿章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回避,想把头功让给恩师。在朝廷下旨令淮军会攻金陵后,李鸿章致函曾国藩,称自己的队伍疲劳,想休整一段时间。实际上,李鸿章是想给曾国荃预留充足的时间。朝廷见淮军迟迟未动,连降谕旨,敦促李鸿章火速调兵。李鸿章只好采取拖延战术,他先是借口生病回苏州,不久又提出部队要休整两个月才能再战,最后李鸿章实在拖不过去了,便灵机一动,出兵浙江,谎称要从湖州对南京形成包围。谁料此举惹恼了闽浙总督左宗棠,左宗棠急忙上奏朝廷,告李鸿章“越境掠功”。由此开始,左、李两人成了一辈子冤家。李鸿章一拖再拖,实在是用心良苦,后来,连淮军将领都看不过去了,纷纷表达对李鸿章的不满。

李鸿章只好再次给曾国荃写信,催促湘军加快攻城动作。到了夏天,朝廷又降谕旨,严令李鸿章派刘铭传等先锋火速驰往金陵。李鸿章无奈,只好派刘铭传、王永胜、刘士奇各率15000人前往,自己大队人马仍按兵不动。此时,曾国荃接到李鸿章调兵前来的消息后,几近疯狂,他将李鸿章告知的信件遍示诸将,说:“他人将要来了,难道我们苦苦攻了两年的艰辛将要拱手相让吗?”

手下的将领坚决表示:“愿尽死力。”当晚,通向金陵城内的地道已经完毕,次日,曾国荃部由地道炸塌太平门城垣20余丈,攻下金陵。

李鸿章用软磨硬抗的办法,拖延会攻金陵长达数月之久,算是成全了曾氏兄弟独得“首功”的心愿。这样的“义举”,真难为心高气傲的李鸿章了。对此,曾国藩极为感激,攻克南京城不久,李鸿章赶到,曾国藩亲至城外下关迎接,拉着李鸿章的手连声说:“我兄弟俩的一点面子,全是你给的。”曾、李之间在军政大计上的互谅互助,也是湘淮两系能够长期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联手镇压太平军这段时间里,他们并驾齐驱,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太平军将士,染红了自己的官袍。也正是在镇压抗击太平军的腥风血雨中,李鸿章变得成熟起来,由一个才高八斗的书生,成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所谓能臣。李鸿章后期性格中的忍辱负重、克己复礼,都可以说与这段戎马倥偬的经历有关。这段残酷无比的岁月,让李鸿章真正见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曾求学于曾国藩、后来成为李鸿章幕僚的吴汝纶评价说,李氏“生平严事曾文正公,出治军,持国事,于曾公相首尾。其忠谋英断,能使国重,是非成败,不毫发动心,一秉曾氏学”(吴汝纶《李公神道碑铭》)。可见,李鸿章深得曾国藩的嫡传,在李鸿章身上,还是能见到很多曾国藩的精神的。如果拿李鸿章与左宗棠相比,两人虽同为经世、洋务一派,但李鸿章在为人上,却与左宗棠大相径庭。这就是“忍”、“挺”二字的绝妙所在。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性格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曾国藩是典型的湖南人,性格“耿”而倔强,在生活习性上却很土气;读书太多,凡事总有自己的原则,往往在智慧的同时,总残留着一丝迂腐气,为人清高,不合群,爱较真。而李鸿章则不一样,李鸿章总体上极具有江淮人的性格,富有草根经验,爱面子,散漫,有着浓重的“痞”气,为人处世比较灵活,讲究实效,也比较世故油滑。这样相对实用的性格使得李鸿章在官场上要比曾国藩适应得多,一方面可以拉帮结派,另外一方面又可以大打“迷踪拳”。所以在太平天国平定之后,李鸿章很快就在职位上超越了他的老师曾国藩,并且比曾国藩更得朝廷的信任。

一支军队的气质往往体现着领头人的气质。团队与帮派也是这样。就队伍结构而言,曾国藩的湘军主要将领都是读书人,其中有科名的达30多人。而且,曾国藩本人也不太欣赏那些只会打“肉搏战”的“莽夫”。所以他把没有文化不识几个大字的太平军旧将程学启转给了李鸿章。曾国藩曾经洋洋自得地说:“我的这些手下,可以白天打仗,晚上讲学。”而在李鸿章的“淮军”

中,13营淮军的11位将领中,只有举人、廪生各1人,主要将领都出身低微:

刘铭传是盐贩子,张树声兄弟、周盛波兄弟介于土匪和刁民之间,吴长庆则兴于行伍……太平军叛将、原湘军旧部程学启到了李鸿章那里后,也是如鱼得水。曾国藩对部下,常常是跟他们讲道理,讲忠孝节义。李鸿章在这一点上跟曾国藩有所不同,李鸿章更多的是讲义气,讲利益,他就像刘邦一样,舍得将利益馈赠给部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做法一直被李鸿章奉为圭臬。在李鸿章看来,像曾国藩那样重用文人、学者的行为是不妥的,因为这些文人学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步调很难一致,还不如重用讲江湖义气、头脑相对简单、肯于卖命的“武夫”更实在,这些人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也能死心塌地追随主子,只要舍得给他们利益,他们便会全力效忠。李鸿章不太喜欢迂腐的读书人,在他看来,只有下层的人物才不迂腐,才能脚踏实地做事。正因为主帅的判断标准不一,湘军和淮军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气质,到了太平时期,双方气质上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太平天国失败后,由于湘军中的中坚力量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有着比较全面的能力,他们有很多跃上了高层,比如说左宗棠、刘坤一等;而江淮人的精明灵活使得“淮军”虽然普遍吃得开,能办事,但其中的骨干力量却不具备全面能力,文化知识不够,很少能真正地进入要员之列。在这方面,湘军与淮军,同样也是“一张一弛”。

有一个笑话似乎很能说明李鸿章的性格,也能说明李鸿章与下属之间那种亲密的关系。有一次,李鸿章问一个下属什么叫抛物线,下属讲了一大通后,李鸿章仍是不懂。那个下属急了,说:“李中堂,你撒不撒尿,撒尿就是抛物线啊!”李鸿章一下子大笑明白了,幽默地说:“各位明白了吧,庄子说‘道在夭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对于“天津教案”处理手段的不一样,也充分体现了李鸿章与曾国藩在诸多方面的不同。也正是“天津教案”的处理结果,导致了李鸿章取代曾国藩成为清廷“第一汉臣”。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利用一系列中外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特权,大量涌入中国。由于背靠本国政府,在中国享受治外法权,教会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权势力。这种状况,引起了中国底层民众的愤怒。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教会势力由沿海向内地的渗透,外来宗教与中国文化在底层引起的摩擦越来越多,尤其表现为西方宗教教义、组织结构与中国宗族精神以及组织结构之间的尖锐矛盾。正是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导致了民间不断掀起反对教会势力的所谓教案。1870年,天津的百姓烧毁望海楼教堂,先后打死外国人20人。

“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正在家中生重病,曾国藩感觉自己难逃大限了,他让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帮他运来建昌花板木材,准备后事之用。按常规,曾国藩完全可以以生病为由推掉这份“烫手的山芋”。

皇帝知道曾国藩正在生重病,也不好直接让曾国藩去,只是在谕旨中询问曾国藩:最近身体怎么样,这个事件你能处理吗?曾国藩接旨之后的回答是:“我身为直隶总督,天津发生闹事,我能不管吗?”他还引用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悲壮诗句自勉,决心向林则徐学习。曾国藩接受任务之后,专门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遗书,告诉长子曾纪泽在他死后如何处理丧事和遗物等。在一生奉行“忠诚笃信”的曾国藩看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应该以诚为本,以信立言,虽然大清是弱国,但也是大国,不应失去固有的君子风范。

同类推荐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本书从张爱玲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加入对张爱玲相关书信文学作品的解读,完美展现了张爱玲71年的人生经历。具体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真实准确,又生动感人。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图说世界名人: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思想。
  • 西方成功学之父:塞穆尔·斯迈尔斯自传

    西方成功学之父:塞穆尔·斯迈尔斯自传

    一百多年来,斯迈尔斯的作品和思想对西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成功学之父”、“卡内基的精神导师”。本书记录了这样一个平凡而多彩的人生:做过乡村医生,当过报社编辑,参加过政治活动,投身过铁路建设,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没有忘记博览群书,勤奋学习。
热门推荐
  • 快穿撩男神,女配逆袭手册

    快穿撩男神,女配逆袭手册

    苏酒酒惊呆了,穿越成炮灰女配就算了,还和反派大boss春风一度,这是什么节奏?而且面对白莲花,黑莲花,绿茶婊以及极品前任时,反派大boss邪肆一笑秒虐渣,磕了碰了大boss亲自揉腿上药,面对觊觎苏酒酒的人,则是直接让之销声匿迹……苏酒酒:反派好口怕!太凶残!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任务世界里都有这么一个横行霸道不离不弃的存在。面对恶毒女刁难,苏酒酒淡定举起手里高射炮:来一个轰一个,来两个,轰成灰……系统:女主有金手指。苏酒酒:金手指就是用来碾压的!苏酒酒:女配要逆袭,你有金手指,我有大反派,看谁笑到最后!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弃女重生腹黑七王妃

    弃女重生腹黑七王妃

    前世,被自己看成榜样的姐姐活活打死,(就因为她认为她们喜欢上了同一个人!)连着最疼爱她的姐姐一起(因为她们俩关系好!)。渣爹也不管不顾(就因为那个姐姐是最合适的九王妃人选)!这一世,她为复仇而生,发誓定会让前世害她之人死无葬身之地!这一世,她活在自己的计划中,唯有一件事,不在她的计划中――遇上他,爱上他,嫁给他…………“黛珂,我病了,快帮我治病!”某男邪魅一笑,丝毫没有生病的迹象。某女嘴角抽了抽:“王爷,你好像请错人了,小女子只是一届舞女,不懂医术。”某男拉起她的手,放在胸口,道:“我得的是相思病!”然后一脸苦相的看着某女。
  • 故事会(2018年12月下)

    故事会(2018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踏天妖帝

    踏天妖帝

    这是一个少年在末法时代的崛起故事。身为人族的他与魔为友,任妖族大帝,被全修仙界的人所追杀。站在万峰之巅,黎辰对着昔日的好友淡然道:“这一切,都是你们逼的!”
  • 口袋妖怪黑白0a

    口袋妖怪黑白0a

    无尽的星空浩瀚,在【口袋妖怪】宇宙之中九大至高神伫立;亿万的繁星点点,自【究极宇宙】的第十之神隔界相望。大木博士、【破岩虫首】、【殇】、固拉多诸多人物来袭,【纸御剑】、【恶食大王】、【星海云鲸】——在这宇宙的争锋之间,神明眷属林立,万般神异显现。创世神即将来临大地——无尽的王座上,是沾满泥土与朽草的王冠;亿万的神明侧,是色泽红白与友谊的珍珠;破碎的时光里,是落魄黄昏与意志的护额;深邃的星空内,是满溢究极与至高的钢铁。
  • 全能强者在都市

    全能强者在都市

    他叫叶尘,拥有着多重身份,他在杀手界令人闻风丧胆,在军事界如传说般的存在,在医术界拥有妙手回春的本领,但却因为某件事,让他隐居深山幽谷之中……
  • 罪之骨血

    罪之骨血

    “我自暗无天日的深渊中爬出,带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踏至人间。我燃起失望的余烬,看向未尽的夙愿。我到光影交汇之间,找到了回家的路。”被选择的命运,未竟的轮回,在非光即暗的世界,拉开序幕。ps可能很少或没有感情线,见笑。
  • 苍穹红颜朝天阙

    苍穹红颜朝天阙

    捡回一条小命的苏清浅苏大爷打算好好活这一世,顺便假模假样的感谢一下原主的死的及时让自己才得以异世重生。再顺便替原主孝敬老爹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正所谓,用着别人的宿体,孝敬着宿体的老爹,欺负着宿体的皇帝前夫,挥霍着宿体的巨额遗产,消灭着宿体从娘胎中带来的敌人,顺便打怪升级捞个看得顺眼的美男谈谈情说说爱,要是能有个后宫也不是那么很介意。。只是。。。一不小心就发现原主霉运齐天,不好,宿体有毒!活着活着就得死了,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完,还死在了讨厌的人前头?这不能忍!放开那个妖孽,让我来!!
  • 青霞先生文集序

    青霞先生文集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