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400000019

第19章 陈鹤琴与家庭教育(2)

第四,要尽量少用命令式语气。

中国父母喜欢对孩子使用命令式语气。之所以如此,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身为长辈,总想摆出一副严厉的姿态。以为只有父严,才能子孝。殊不知这是一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在作怪。第二是许多人在面对孩子时,不注意方式方法,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陈鹤琴认为,如果没有充分理由,父母最好不要向孩子下达命令。否则,孩子一旦“抗命”成功,父母就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第五,尽量不要对孩子说“不”。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喜欢采取拒绝的态度。为此,陈鹤琴通过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的道理。如果不论什么事情,父母都不允许孩子去做,那么小孩子就会手足无措。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

第六,对周围的事情要有明确态度。

陈鹤琴说,小孩子生下来以后就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善恶是非观念是慢慢形成的。因此父母对于身边的事情,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使孩子在无形中受到影响。

第七,要为孩子寻找做事的动机。

儿子一两岁的时候,陈鹤琴看到地上有脏东西,总是一边说“脏得很”,一边把脏东西扔掉。儿子三四岁时,看到地板上有纸片或木棒,就让孩子把这些东西扔掉,并对他说:“如果客人来了,知道这这些东西是你弄的,就不好了。”这样一来,儿子即使是玩得很疲倦了,也会在父亲的帮助下,把房间整理好。

第八,既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为了说明这个原则,陈鹤琴先以“心声”为例,说这个孩子为所欲为,刚愎自用,是因为母亲对他过分溺爱所致。这种姑息养奸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随后,他又以“知非”为例,说这个孩子“少年老成”,没有出息,与父母管教太严有关。

第九,不要突然让孩子停止游戏。

父母出于种种原因,中止孩子的游戏,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快,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抗,而且还容易让孩子养成有始无终的坏习惯。要知道小1940年陈鹤琴在江西泰和创办中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师范学校孩子喜欢游戏,更喜欢看到游戏的结果,从而享受成功的快乐。父母强行中止他的游戏,其实是剥夺了他的成功和快乐。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体谅儿童心理,尽可能让他们玩个尽兴。

第十,父亲应当是孩子的伴侣。

传统社会,父亲是需要威严的。父亲对儿子不苟言笑,说一不二。儿子在父亲面前,总是毕恭毕敬,呆若木鸡。陈鹤琴说,这种状况让儿子感到乏味,也使父亲未必有趣。这种状况造成了一种咫尺天涯的父子关系,致使父亲根本无法了解儿子的需要和问题。相反,如果父亲与儿子是伴侣关系,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此外,陈鹤琴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用强制、训斥、打骂的方式教训孩子。否则,孩子就会感到痛苦,甚至会做噩梦。

那么,孩子在游戏中应该注意什么呢?在这方面,陈鹤琴也总结出许多原则。

三 儿童的游戏与玩具的标准

在《家庭教育》中,有两章涉及儿童游戏,并列举了10条基本原则。

为叙述方便,现将它们简要介绍如下:

陈鹤琴说,孩子不仅要与孩子交朋友,还应该与动物交朋友。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胆量,也可以让他们养成观察动物、爱护动物的习惯。当然,在与动物接触之前,父母应该选择那些干净、健康、训良的小动物,比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鸡、小鸟等等,最好是把刚刚出生的动物拿回来饲养。此外,他主张孩子平时要穿运动衣,这样有利于他们活动。要让他们在游戏结束后,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他还说,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但由于玩水比较危险,因此家长要特别小心。另外,应该在家里给孩子创造玩水的条件。有些家长因为害怕弄脏衣服,就不让孩子玩水。

有些家长甚至编造一些吓人的话阻止孩子与水亲近,这都有害无益。

孩子选择什么玩具,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陈鹤琴为好玩具提出五条标准:

第一,好玩具是”活“的,不是”死“的。这种玩具富于变化,因此孩子玩它不容易生厌。

第二,好玩具不但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引导他们做事。比如布娃娃和小猫小狗之类。

第三,好玩具可以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积木。

第四,好玩具质料优美,构造坚固,不易损坏。

第五,好玩具色彩不变,能够洗涤。

与此同时,他为坏玩具也提出五条标准:

第一,坏玩具只能让孩子旁观,或者是动作单调,不能激发孩子的想象。比如汽车、电车之类。

第二,坏玩具有尖角利边,容易发生危险。比如刀枪之类。

第三,不合乎卫生的、容易藏污纳垢的都是坏玩具。

第四,声音嘈杂的都是坏玩具。

第五,质料薄弱、颜色丑陋、不能洗涤的都是坏玩具。

陈鹤琴还说,玩具是玩的,不是看的。他认为,街上卖的那些泥菩萨、纸灯笼之类,虽然能博得孩子片刻的欢心,却不可能让孩子得到无穷的快乐。有时候,花钱买的玩具还不如黏土、沙泥的效果好。因此玩具的价值与价格往往不成正比,有时候价格高的效果反而不好。

陈鹤琴主张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他提出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看图画的机会、剪图的机会、剪纸的机会、着色的机会、穿珠的机会、锤击的机会、浇花的机会、塑泥的机会、玩沙的机会。与此同时,他还解释了其中的道理。比如孩子在画图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表达思想,因此这是一项很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又如让孩子浇花,不仅可以增长实际知识,还可以增加环保意识,养成爱护花草的习惯。

四 如何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陈鹤琴发现,孩子胆小除了遗传的因素和自我保护的功能外,与父母对相关事物的态度有关。比如电闪雷鸣,本来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父母在打雷时表现出惊慌的样子,孩子就会害怕。如果父母相信雷公电母之类的说法,那就更糟糕了。有感于此,在一个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的时刻,陈夫人抱着一岁半的一鸣到阳台上,用快乐的态度让他欣赏这种自然现象。这样一来,陈一鸣从小就不怕雷电。有一次,不到两岁的陈一鸣在草地上看见一只大蛤蟆,非常害怕。这时,陈鹤琴便走过去,从地上拾了一根小棒,一边轻轻地刺着那只蛤蟆,一边说:“蛤蟆你好吗?”这样一来,孩子对这只癞蛤蟆就不害怕了。陈鹤琴认为,孩子的恐惧心理,大部分是与父母的暗示有关。如果父母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周围事物,孩子是不会胆小如鼠的。因此孩子是否勇敢,主要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陈一鸣一岁多需要断奶的时候,陈夫人在乳头上涂了黑色东西,小一鸣看到后就不吃妈妈的奶了。陈鹤琴发现,从此以后,这孩子只要看到食物中有黑色东西,都表现得很害怕,都不敢吃。他还发现,有一个小孩本来不怕猫狗。有一次父亲领他去姨妈家,不料刚一进门,一只样子很凶的狗突然窜出来对着他们大叫,把孩子吓得大哭起来。从此这孩子不但怕狗,连猫也害怕。因此陈鹤琴说:“小孩子的惧怕是要迁移的。……小孩子怕这匹马也怕那匹马的,不但怕这匹马而且也要怕与马类似的动物如驴、牛的。所以做父母的要格外当心使小孩子不致发生惧怕。”在孩子不听话时,做母亲的很容易搬出父亲来吓唬孩子。孩子怕父亲打骂,便只好顺从。陈鹤琴说,这样一来,孩子见了父亲就好像小鬼见了阎王一样。“所以以父亲的名义去吓孩子,简直可以说是离间他们父子”的关系。既然如此,面对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呢?陈鹤琴举例说,有一次,儿子一鸣无论如何不穿大衣。这时他想到孩子平时最喜欢军人,尤其喜欢学将军的样子。所以他对儿子说:“我替你穿衣服,穿好了,你就像一个将军了。”听到这话,儿子才穿上大衣。

陈鹤琴说,哭是一种痛苦的表示,不论大人小孩绝不会无故而哭的。

一般来说,孩子哭的原因,除了饥饿之外,主要由惊吓、生病、疲倦、身体不舒服所致。因此孩子哭的时候,做父母的首先要弄清楚他为什么要哭,尽早免除他的痛苦。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孩子出生五个月以后,白天玩得很好,一到半夜就要哭。请教有经验的人们,也找不到哭的原因。

于是有好心人说孩子可能是受了惊吓,并提供几种匪夷所思的解决办法。

这让我想起读小学的时候,在街头看到一张传单,上面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当时虽然很小,却也知道这是一种迷信行为。这种事情我是不能做的。无奈之下只好翻书,但是也找不到相应的答案。后来看到书上说,孩子到六个月的时候,应该增加一些饭食。于是我突然想到,儿子半夜哭闹,很可能是妻子的奶水不够吃的缘故。于是我马上找来半斤牛奶,晚上喂他时,他一口气喝了一多半。从此以后,就再也不哭了。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会发现哭闹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他们甚至会用这种手段要挟父母。陈鹤琴说在这种时候,父母一定要拒绝他。另外,他还提醒大家,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父母不要暗示他哭。比如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有些父母就慌忙跑过去,一边扶孩子,一边说很多过于心疼过于关爱的话。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因为委屈、悲伤而哭泣。这其实是一种引导和暗示。正确的办法,是一边说不要紧,一边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如果有些轻伤,也不必大惊小怪。另外,如果孩子不小心损坏东西,父母也不要责骂他。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如果父母还要骂他,他就会感到悲伤,不由得痛哭起来。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没有好处。

五 合格父母的八个准则

言教不如身教,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如何才能以身作则,也是有讲究的。为此,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提出合格父母的八条基本准则。

第一,要公平公正。

早年的家庭,大多有几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有所偏爱,是常有的事。陈鹤琴说,这种有欠公平公正的偏爱,对于任何一个子女都有害无益。当然,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政策下似乎不会发生。

第二,要保持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发生分歧,不但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还会降低父母的威信。

第三,要讲究礼貌。

前面说过,许多家长受“父严子孝”思想的影响,以为要想让孩子敬畏自己,就必须表现得特别严厉。其实这是一种陈旧错误的思想观念。为此,陈鹤琴说:“倘使做父母的行为乖张,举止轻狂,实在足以引起做子女的轻视之心,那么即使你天天打他们,骂他们,他们也不会敬畏你的。”紧接着,他以商纣王、周厉王、秦始皇为例,说明权威的建立是不能依靠严刑峻法的。同样的道理,父母对待子女,也不能仅仅依靠严厉的家规。

第四,不要用坏习惯代替坏习惯。

陈一鸣小的时候,养成点灯睡觉的习惯。睡觉时如果关灯,他就会哭很长时间。陈夫人于心不忍,便抱着哄他睡觉,结果又养成抱着睡的习惯。陈鹤琴让为,这种用坏习惯来代替坏习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五,嬉戏不要过分。

夫妻相互嬉戏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为了取乐,就让孩子打骂对方,则有害无益。陈鹤琴说,他经常看到七八岁的孩子敢骂父母,甚至敢打父母,就是父母在无意中教唆的。所谓“三岁打娘娘发笑,廿岁打娘娘上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第六,不要欺骗孩子。

陈鹤琴说,有些父母出门时怕孩子也要去,就会对孩子有所许诺。如果父母回来时没有兑现,那就会对孩子形成欺骗。这样一来,父母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孩子也就不肯听话了。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但只要属于欺骗,无论动机如何,就是不可取的。

第七,不要宠爱孩子。

有些母亲因为宠爱孩子,往往背着父亲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这也是愚蠢而有害的。

第八,不要在孩子面前作伪。

有些父母在客人面前表现殷勤,客人一走就表示反感,这其实是暗示孩子作伪。有些家长为了某种原因,还会教孩子一些“善意的谎言”,这也是教他作伪,对孩子影响都很坏。

同类推荐
  •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黑泽明(1910—1998)百年诞辰纪念世界巡礼展览,第一站是中国香港,展览位于太古坊的Artistries,于2009年底开幕。黑泽明的长子黑泽久雄专程为香港展会揭幕,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说:“日本有许多出色的导演,但也不能跟黑泽明相提并论。因为黑泽明的电影时代正值战争之后,他仿佛在黑暗世界为人们带来美好讯息和希望,意义尤深,值得人们深思。”
  •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为了法兰西,她视死如归:“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他们是一群热血的年轻人。他们在做一些更热血的事。失败和辛苦不可避免,但收获和成功也并非不易得。正因如此,中关村不足200米长的创业大街上,年轻的草根创业者正在为他们的勃勃“野心”寻找安放之处。
热门推荐
  •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历史学亦可动情,读史治史也可以是一种审美。作者有志于改变史学研究埋首钩沉脱离俗世的现状,提倡一种动情的历史学,希望历史成为散发着温度的活生生的人的历史,由此,读史治史也可以是一种审美,一种品味,一种无用之用之学,潜移默化滋养我们的生命。
  • 至味在人间

    至味在人间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十年谈吃文章首度结集。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之后,总导演陈晓卿的名字也渐渐为人熟知,半是作为广受尊重的纪录片导演,半是作为酷爱美食的吃货。早在十余年前,陈晓卿已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专栏,记录他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在江湖偶遇的人间至味。《至味在人间》此书即为他十年专栏文章的精选结集。美食文章满溢人间烟火气。既不高冷,也绝非小清新,陈晓卿的美食文章独具特色,喜欢钻研街边巷尾小馆子的独门看家菜,喜欢跋山涉水跟着朋友品尝各路不上台面的特色江湖菜。其实,对于他而言,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 明月西升之美茜

    明月西升之美茜

    都市女性情感生活故事。以一个女孩林美茜的情感成长历程,讲述一个都市情感故事。在社会阶层变革中,你以为遇到的是一个对的人,但结局往往出乎意料。
  • 半神学徒

    半神学徒

    普通人来到满是怪物的世界里之后能做什么?机关,科技,怪物,迷宫……一座又一座关卡,每一次都是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团体协作?不,你要小心团队里那些阴险的家伙。这样一个与‘游戏’相似的世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所有人既是人类也是怪物,没人能够活着逃脱这里,因为它设立的前提就是‘死亡’。这是一个科幻风的悬疑世界!
  • 农家小地主

    农家小地主

    一朝穿越农家女,家长里短是非多。亲娘好赌成性,败光家产,欠了巨债,和有钱人跑了!亲爹病弱无能,半死不活。幼弟胆小怯弱,全靠年迈的爷奶支撑。家里还有不省心的大娘小婶。陈静握起小拳头,整治极品亲戚,哄骗恶霸债主,带领全家奔小康!看她农业高材生在异世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大农庄,当个农家小地主。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村有远亲。眼见日子越过越红火,那些远亲上门了,连和人私奔的亲娘也回来了.........☆☆☆☆☆☆★★★★★★◇◇◇◇◇◇◆◆◆◆◆◆推荐好友种田文:《农家园里师》链接:《农家药膳师》链接:
  •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重生都市之绝世魔修

    重生都市之绝世魔修

    你是仙帝转世,我一巴掌就能拍死你,你兵王归来,我吹口气就你灭了你,你是神帝重生,不好意思,我也是。
  • 你不在我不好

    你不在我不好

    我们在对的时间相遇却不能相守。你好吗?很好。可,我过得一点也不好。......你不在我怎么好?
  •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染指天下:逆天三小姐

    染指天下:逆天三小姐

    她,相门三小姐,机敏、聪慧。却在遇到他之后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无法脱身。他说:你如果松开我的手,便可全身而退。夕阳之下,她露出甜美的微笑,却坚定的摇头。这次,可否换我牵你的手,一直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