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83000000001

第1章 序章

百余年前,中州大地百家争鸣,大大小小无数家族势力横起。其中最为强势的当属以南部洪家为首的洪门势力,仅以一十七年的光景便横扫大江南北数十个家族势力,最终将整个中州收入囊中。

自那一日起,天下为洪,中州自然也变成了洪姓。

而自一统中州之日起,洪家家主并未再对中州内的各族和势力加以刁难,甚至动之以情、小之以理,以封侯拜相的方式将所有人安抚了下来。不仅如此,洪家家主于第二日敕封自己为洪武侯之时又接连发出了两道武侯令:第一道令为大赦天下;第二道令为中州所属州县全部免税三年。

这两道武侯令就好比是两道至尊令,此令一出莫敢不从,抗令就是违逆洪家,同时也代表着与整个中州为敌。

当下,中州大地举世欢腾,人人称颂着洪门的仁义,一时间无数青年俊杰无不以入得洪门为当世最大的荣耀。

然,人力有时尽,洪门虽然为中州带来了数十近百年的太平盛世,可惜洪武侯年岁已高,空有天纵之姿也无法超脱生老病死的结局,在其百岁寿寝之时也未能完成其鸿鹄之志。

在其归天之时含泪仰天长叹,呜呼一声“洪武穷尽一生之力终难成愿,可否再予十年,待吾之残躯荡平蛮夷,太平天下?!”

当洪武侯之愿广散天下,人人皆知之后,黎民百姓无不痛呼哀哉,因为世人皆知早在十几年前洪武侯便有心平定边域蛮荒,奈何蛮荒域大,多为密林澡泽,若有不敌蛮荒大军就会躲藏起来,中州大军很难发现其踪迹,且因为地形环境的原因大军亦不敢冒然深入。

事后,经过十数年时间的摸索和尝试,中州大军终于挺入蛮荒腹地,只可惜等到大军长驱直入即将一举平定蛮荒之时,突然传来噩耗。

洪武侯魂归于天!

举世痛哉!

在失去了洪武侯的统帅之后,中州大军就好比失去了主心骨,而蛮荒异军闻得洪武侯归天的消息后随即转暗为明,对中州大军发起了大范围的反攻。

失了军心的中州大军被打打节节败退,蛮荒异军一路乘胜追击势如破竹,直逼得中州大军撤回中州境内。

然,就在中州人人自危惟恐蛮荒异军打进中州之时,中州西部突然出现一股势力极其庞大的义军,战旗为袁。

袁家家主亲帅三十万义军自西而来,与原本的中州大军合而围之,终将蛮荒异军拦在了边境之外。后因三方将士损失惨重,谁也不想拼个鱼死网破,最后只能以协议的方式来平息战事。

协议的内容无外乎三方止兵于边境,蛮荒异军十年之内不得进攻中州或者骚扰边域的百姓,但两方的平民百姓可以在边域城镇自由往来经商。

同时,中州一方同样在十年内不得进攻蛮荒,并且要在所有的边域地区对蛮荒的百姓和商人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在自由经商的前提下任何中州人士不得伤害或间接损害蛮荒族人及利益。

中州大地再次安定下来,天下各族也在经此一事之后把对洪门的敬畏慢慢的转移到了袁家,毕竟如果不是袁家义军及时出现蛮荒异军很有可能会打进中州。

此消彼长之下,曾经高高在上的洪门在短短数年后便跌落神坛,门道中落。洪武侯的子女们又无其父的盖世之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袁氏坐大而无可奈何,期间洪武侯的子女们曾多次怀疑是袁家在暗中做了手脚,导致洪门精英弟子一个个离去,无奈没有证据,只能忍气吞声。

其后不久,袁家家主携附属家族势力公开宣布敕封自己为袁崇侯,又效仿洪武侯当天就发布了两道崇侯令。一为敕封一甘亲信为将,二是大开袁家之门,大肆招揽能人异士为己所用,其用心何在路人皆知。

他的目的这是要与洪武侯平起平坐,甚至取而代之。

除了洪门之外,其他人看到的都是袁家的仁义,并没有去怀疑什么,以至于袁家越坐越大,甚至于明里暗里的去指使手下势力排除异己,此举无异于在警告天下各族,要么归顺袁家奉袁崇侯为主,要么就是与袁家为敌,结局就是遭受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

天下各族势力人人自危,有的家族为求自保只能委曲求全,而有的家族则在暗中积蓄力量与其他不愿归顺的家族联合起来,以求抗衡袁家,而这些不愿归顺的家族大多曾隶属于洪门。

天下三分,一为袁家,二为洪门,第三个就是蛮荒。

洪门衰退,与洪武侯在世时相比,其整体实力十不存一,知情之人无不为其惋惜,更有甚者于酒醉之时戏言称“世间再无洪武侯,自此中州为袁氏”。

当时,袁崇侯的第三个儿子袁留焕刚巧路过,听得那人的话后手起刀落将其斩首示众,并狂言道“什么洪武侯,如今的天下姓袁,洪门又算得了什么,曾经的洪门用不了多久就会跪在我爹的脚下,届时的中州将再无洪门。”

随着一阵狂妄无比的大笑,袁留焕扬长而去。

自此,借袁留焕挑明一切,袁崇侯终于从幕后走上了台面,接连放出数道崇侯令,不仅公开对洪门及其附属家族势力宣战,更封袁氏三子为将。

长子袁留亭镇守袁家大本营,并协助其父处理一切日常事务;二子袁留占携众高手负责巡视整个中州,一经发现反抗者就地处决;而三子袁留焕因为生性狡诈,且诡计多端,命其全全负责剿灭洪门余党一事。

至于袁崇侯本人,自那一日之后便再未露过一面。

中州大地最为血腥的时期就此拉开帷幕。

“杀!!!”

杀字一出,血流成河。

袁留焕所率领的征讨军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尸骨堆积如山,血水淤流成河。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嘤嘤啼哭的婴儿,只要是被扣上了反叛的罪名,附带其亲人家属、仆从佣人皆无一能够生还。

在袁崇侯的默许之下,其二子、三子以最为血腥的方式排除异己,鲜血几乎染遍了整个中州大地,并且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血腥的一幕。

袁家的势力愈发坐大,此消彼长之下反抗者队伍越来越小,也是被袁家打怕了,同时也是彻彻底底对袁家血腥的手段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经过近一年的讨伐和屠杀,中州大地之上敢于反抗袁家的势力越来越少,哪怕是洪家也渐渐生出了无力感,眼看天下无数豪杰死于袁家的屠刀之下,洪武侯的后辈们甚至感觉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早知如此归顺了袁家又如何,或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能还会换来个天下太平。

放眼天下,当时敢于公开反抗袁家残暴的势力少之又少,除了洪家之外,最为决绝的当属东部的司空家。

司空家族虽然整体实力不是很强,但是其现任家主司空殒的实力足以排进当世一流高手的行列,就算袁家势大一时间也不好对其下手,除非袁崇侯亲自出手,否则这天下间很难有人能够出其左右。

这样一个高手足以顶得上一个中等家族的整体实力,就算再多庸人联手,对一个一流高手来说也只是数量上的不同而已。再加上一个洪门,确实让袁家三子头痛不已。

当时很多人都有一个疑虑,为何袁崇侯一直隐忍不出,相信只要他亲自出手,至少可以制衡司空殒,他的三个儿子就不必有那么多的忌讳了。可是他自始至终没有再露过面,而他派出在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与洪门、司空家硬碰硬,只是在肃清一些外围势力。

不多时,有人放出话来,称袁崇侯正在闭关研修袁家‘天刀诀’的最高境界,待到功成之时就是洪门和司空两大势力覆灭之日。

山雨欲来风满楼,‘天刀诀’是袁家的最高功法,同时也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功法之一,霸道之处不足与外人道哉。

此消息一出,洪门与司空家多少嗅到了一丝危险的信号,猜测此事多半是真的,单从袁留占与袁留焕对洪门和司空家避而不战的方面来看,似乎更加确定了这个消息的真伪。

然而,知道了又如何,此时袁家内必然高手如云、守卫森严,率军强攻只会让洪门和司空家陷入死局。

在此进退两难之地,不知洪门与司空家会做何打算?

暴风雨随时将至,袁崇侯本就是世间一流高手,如若他真的将‘天刀诀’修炼到了最高境界,那么中州将再无一人是其对手。

洪门与司空家又该何去何从?

同类推荐
  • 谁人江湖

    谁人江湖

    谁人江湖,讲述的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一群不甘心被欺压的英雄好汉,绿林豪杰,挺身而出,仗剑直言,以解除百姓痛苦为己任,以推翻元朝暴政为目标的轰轰烈烈的斗争史。
  • 废墟行

    废墟行

    黑暗终于退去,光明得以回归。荒原大陆上一片废墟,文明的丧失,宗派的覆灭,武道的荒废,生存的残酷,人情的冷漠,人性的泯灭,遍布废墟上的每个角落,人人都在苟活。他是否可以忍辱负重,只为生存得更好?他是否可以不顾一切,毅然与心爱的女人建立家庭,保护家人?他是否可以坚持本心,坚守人性本善的那一抹亮光?他是否可以武功盖世,行侠仗义,重拾武道的辉煌?他是否可以孤胆英雄,重建宗派,守卫家园?当他以为自己还是废墟上艰难苟活的一个小人物时,在别人眼里,他已经是一个废墟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人魔王,也是一个行侠仗义的热血英雄,更是一个为了保卫家园,可以挺身而出的武道宗师。不过这一切,依然掩盖不住一个事实,他只是一个为了爱人和家庭,奋不顾身的普通男人。
  • 大明潜龙志

    大明潜龙志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3年后攻下攻下帝都应天,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次子朱发圭流落江湖,历经磨难最终成为武学高手。
  • 沧禾传

    沧禾传

    普天之下,万物如尘,唯剑照吾本心,割舍不得!
  • 九字剑经

    九字剑经

    何谓江湖,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已无多!何谓江湖,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热门推荐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
  • 诚信教育青少年学习读本

    诚信教育青少年学习读本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之一。在中华几千年的浩荡历史中,诚信的典故比比皆是。本书从诚实和守信两个角度,精选了中国古代代表性的48个小故事,以帮助青少年从小学习和养成讲求诚信的美德。书中不仅收集了韩信、曹操、诸葛亮、唐太宗、司马迁等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事,还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以使小读者们在了解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就能从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随手杂录

    随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振兴辽北工业经济探索

    振兴辽北工业经济探索

    本书从六个方面探讨了怎样振兴辽北工业经济发展,克服农业大市的弱势,走工业立市的发展改革之路。本书是作者多年的心血之作,颇多精辟见解,对铁岭工业经济将发展进行了深度探索。
  • 影后是考神

    影后是考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演戏这么多年,沈宴清最后走红,靠的不是演技不是炒作不是颜值,而是她自带考神体质的设定!她,是中小学生党的信仰,一批批毕业党即便是踏入了社会,依旧粉着她。因为,考试不停,不粉不行!网友们:“谢谢清清的帮忙,自从转了你的微博,并粉上你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挂科了!谁转谁知道!”就算她没有演技也照样有戏接,那她还浪费时间钻研演技做什么?直到她遇到了有演技洁癖著称的影帝,她的好日子忽然到了头,影帝总是来找她半夜对剧本。演技洁癖影帝vs捞金过气的三流女星,业界良心vs业界毒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至清灵

    福至清灵

    清灵:“.......师父,你丫的又坑我!?”玄灵子:“傻徒弟,那哪儿是坑,分明就是为师赐你的一场机缘”
  • 虫师

    虫师

    人体内有各种各样的寄生虫,有些虫子会伴随你一生,你了解自己身体里的这些虫子吗?你知道它们都藏在哪里吗?你知道它们会让你面临怎样的危险吗?……
  •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针对现代女性的生活现状,围绕女人在人生中最实用的三大本领即说话、交际和理财,详细介绍了口才、社交和理财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提升口才、社交和理财技巧与能力的方法途径,适应每一位渴望幸福的女性的要求,启发女人做一个说话办事游刃有余、理财投资样样拿手、家里家外独当一面的聪明女人。
  • 三载伴君行

    三载伴君行

    第一世她为他所情伤,饮下忘川苦水,只愿来世不遇;第二世重活为一代皇后虞鸾歌,身中奇毒,因得罪圣上三载深锁冷宫,沦为阶下囚。造化弄人,帝王落水,她搭手相救。二人同行水上,流水清风千百流转,转的尽是藏匿的深情。某狗皇帝背地里道,“孤的皇后这么温柔定不会害人。”她助帝王病愈,撒手皇宫,誓今世再无瓜葛。辞别不过一载,因南疆之乱,又回朝廷。“我食言了,我放不下你,亦放不下黎民百姓。”帝王出征离朝期间,贵妃诬陷她擅用巫术害人,伪造圣旨命她死。“君要妾亡,臣妾不得不亡。”穹长帝五年,一代皇后自刎而亡,以告天下。巧得机缘,她窥得前生事,忆起种种……五载云谲波诡,大岚山寨主名震江湖,一代帝王落发为僧。古寺,酌酒奉君。“殿下,我救你两次,你共是欠我两条命了。”她的第三世,爱也好,恨也好,尽皆冰释。君可与妾执子之手,我愿同行。蓦然回首,她叹道,“三世如三载啊”。『缓更』温柔皇后(飒寨主)×暴虐君王(妖般魅颜狐狸大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