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100000010

第10章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伪装(1)

■ 示弱一时,赢得一世

示人以弱也就是把自己比较强的一面暂时隐藏起来,而向别人展示自己比较弱的一面,给别人一种不太强大的感觉。这里的“弱”,并不是展示自身实力的“弱小”,而是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一种谦和的、柔中带刚的处世原则。示弱是为了便于双方的沟通、争取对方的理解、避免矛盾的升级,最终的目的是确保相关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是一位很会示弱的人物,但这并不影响他最后成为汉朝的创立者;而项羽英雄盖世,处处逞强,最后却成了垓下之鬼。这两种不同的处世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命运,很值得后人深思。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与刘邦说好了先入关者为王。但项羽遇上秦军主力,战斗异常激烈。而刘邦却一路顺畅,只遇上秦兵的些许抵抗,得以率先入关。

可是,项羽哪里肯做这种吃亏上当的事,明明是自己歼灭了秦军主力,到头来却被一个无赖做了王者,岂不叫天下人耻笑。项羽的谋士范增又火上浇油,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如今进了关中,却变成了另一个人,既不收取财物,又不亲近女色。由此可见,他的野心不小啊!”

因为刘邦经常自诩头上有天子气,范增又添油加醋地挑起项羽的怒火:“我仔细观望了云气,只见刘邦头顶上五彩缤纷,显现出盘龙卧虎的形势,这可是天子的征兆。”这一说,把项羽气得火冒三丈,下定决心要将刘邦除掉。

当时,项羽的兵马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兵马只有10万,驻扎在灞上。双方相隔只有40里,兵力悬殊,力斗的话刘邦肯定不是项羽的对手。

这时,刘邦的谋士张良献计说:“项羽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你要向项羽道歉,并装作很服从他的样子,这样才能平息他的怒火。平息了他的怒火,他就不会杀你了。”

刘邦想了想,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如此。

刘邦挑了个日子,带了100多个随从,到鸿门去拜见项羽。刘邦一见项羽,满脸堆着谄媚的笑说:“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先入关。今天在这儿和将军相见,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哪儿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拨,叫您生了气,这实在是太不幸了。”

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的样子,满肚子气也消了不少。刘邦见项羽心软了,才大大松了口气。后来,刘邦巧妙地施计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刘邦的这一示弱为他日后的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

楚汉之争这段恢弘的历史虽已成了过眼烟云,但它的意义和留给后人的教训却发人深省。刘邦遇强则避,适时示弱,最终开创了400年的基业,成为中国历史上汉朝盛世的开国皇帝。而楚霸王项羽虽然英勇盖世,却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不肯过江东以图东山再起,最后魂断垓下。

从楚汉相争看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那些所谓的“弱者”往往是在不该当“老子”时压抑英雄气概,但一旦得势他们就抓住机遇、把握方向,一举强攻以获得成功。这就是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的道理。

当别人的“老子”当然好,可以指手画脚,可以高高在上,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当“老子”的。很多时候,人难免会失意。这就要有点心计,先当“孙子”,以求日后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或者说有没有一种为人公认的强者准则?对此,众说纷纭。一种人认为强者即力量的强大者,权力处在巅峰,占据老大的位置。另一种人认为世上并无永恒的强者,强弱是相对的,一个人在某方面的强大或许正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弱点。正因为如此,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把交椅上永远坐下去。

强者不会永远强大,弱者也不会永远弱小,强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你还不是强者时应该示弱,该当“孙子”时就当“孙子”,千万不要强出头当“老子”。

■ 避开强势,以柔克刚

一只狼在路上遇见一只羊。狼说:“我要吃了你。”

“狼先生,你要吃了我,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我提醒你注意的是,我可绝不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弱者,我拥有强大的力量,足以战胜一头公牛。不信,你可以让我试试。”羊说道。

狼哪里肯相信,于是,它找来一头力大无比的公牛,让它与羊搏斗。为了防止羊临阵脱逃,狼把羊和牛关在一间屋子里,自己在门外等着。

开始,狼在门外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咚咚”的声响。后来,声音渐弱。最后,完全没有了声响。

“哈哈!说大话的羊一定被牛撞死了,该我去品尝美味了!”狼说着,打开了房门,想看看羊成什么样了。然而,从门内昂首阔步走出的,并不是那头高大健壮的牛,而是那只矮小瘦弱的羊!

而那头牛呢?正躺在屋里有进的气儿没出的气儿呢。它头上的犄角已经折断,鲜血满头都是。

“天哪!那只古怪的羊怎么把你打得如此惨呀?”狼说。

“唉!其实,我是被我自己的蛮力打败的。我每次鼓足力气向羊冲去时,它都灵巧地一闪,而我则硬生生地撞在石头墙上。我越扑越生气,越气就越容易撞到自己。而它呢,越躲越灵巧,越闪越得意。我就在它的得意和我的暴怒中受了重伤。”牛老老实实地向狼交了底。

“喔!狡猾的羊!原来它是以退避为攻击呢,我得赶快抓住它!”狼恍然大悟地说道。

狼赶紧出门找羊,然而,哪里还找得到呢?退避的羊,成了这场较量中的最终胜利者。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几只“狼”,那时你准备如何对付他们呢?是像小人物一样针尖对麦芒,以暴抗暴,还是和大人物一样斗智不斗力,和故事中的羊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后一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大人物认为,战胜对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打倒他的人,而是打倒他的精神。要征服别人的心,必须从感化他的心、摧毁他的意志入手。

炼钢冶铁,须用柔火才能将钢铁烧熔。立身处世,也最忌用强。倘若对方跟你以强对强,极易出现“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两败俱伤的局面。要是碰上善于以柔克刚的高手,恐怕更要败个稀里糊涂。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众所周知。常言说:“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可以,再三再四就有些按捺不住了。可是,诸葛亮却为了自己后方的稳定而对孟获捉了放,放了捉。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以德服人,使孟获心悦诚服,下定决心不再叛乱。这样一来,就能获得一个稳固安定的大后方,使国内人民免于战乱之苦。同时,也能逐渐积蓄力量对付魏、吴的觊觎和侵略。如果诸葛亮对孟获的傲慢无礼和不识时务无法忍耐,抓住之后一刀杀掉,那也就只能出一时之气,反而会激起孟获族人的同仇敌忾。如此一来,他不但会疲于应付,还会因无暇他顾而让曹魏和孙吴有机可乘,丢了川蜀。

■ 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在处事时,不同的人遇到别人高高在上不怀好意的打压,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人,经不起困难和挫折,往往将此看做是人生和事业的尽头,他们畏缩不前,不愿想方设法克服眼前的困难,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而有的人,大有进取之心,往往将此当做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休养生息,以图将来东山再起。唐朝开国之君李渊就是这样一个有进取之心的人。

隋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许多官员纷纷倒戈,投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极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交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一来,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自己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还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送上死路,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做人要有心计,应该懂得变通的道理。如果暂时不得势而依附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得低下你的头,收敛自己的个性,以隐忍换得日后的腾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寄人篱下,自认为“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这就是人在屋檐下,低头收敛的真实写照。一个人暂时处于劣势,靠着别人生活,还要飞扬跋扈,岂不是自讨苦吃?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这是明哲保身的心计所在。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这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并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限制。不知从何而来的打压,莫名其妙的指责和讥讽可能时常发生。在这种情形下,你可以选择离开,但前路艰难,祸福难料;你也可以选择留下,以低调的姿态慢慢融入这个集体,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纳。如果你不想做憋闷的“檐”下之人,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他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

同类推荐
  •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妥协,是一种谈判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僵局,从而促使双方谈判成功。《学会妥协懂得进取》针对谈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在运用妥协策略时,如何最有效、最切合实际地去解决问题。进取,工作中最令人激动的力量,即“全力以赴”,它是推动企业进步的真正动力源泉。进取,是奋斗的目标,是指引命运之舟的灯塔:是积极的心态,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巨大的潜能,是自动自发的动力源泉;是开拓的精神,是积极人生理念;是综合的素质,是成功人士必备的要件。
  •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我们应仔细审查内心,发现陷阱所在。同时,培养正知正念的力量,彻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掩盖一番,那样就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更重的危机。《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就将告诉你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最难防范的是我们自身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
  • 催人泪下的一幕

    催人泪下的一幕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让世界成为你的主场:五〇后与八〇后的成长对谈

    让世界成为你的主场:五〇后与八〇后的成长对谈

    这也是一本两代人沟通的亲情书,记录了一个妈妈对于真正的母爱的反思历程。母亲刘曼辉有点“虎妈”的风格。女儿李亦雯是典型的独生子女,集父母的宠爱于一身。如果说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母亲的呵护是一把保护伞,那么,中学和大学时期,母亲的保护却开始成为一种桎梏。书中,母亲和女儿——50后与80后,各抒感怀,无所不谈。因爱的名义,母女关系走过了温存、紧张,继而成为知心朋友的不同阶段。母亲刘曼辉以理性的眼光反思了在女儿成长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所得与所失。她不无感慨地写道:“在我看来,教育孩子就是一种自省,一种生命的自省,一种人类的自省,一种让人成其为人的自省。”
  •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学贯中西的潜能开发大师新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破解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偏见、不当行为、障碍关系更圆满的坏习惯,并提供了各种应对之道,有系统有步骤地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提升关系质量的具体方法。核心点:别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对无谓的人所发生的无谓的事情身上!断绝不必要的联系、舍弃多余的应酬、脱离对人脉的执念。读一读,悟一悟,你的观念、心理、命运,或许将从此改变!
热门推荐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弃江山之花好月圆

    弃江山之花好月圆

    一个女子的目标是做女皇武则天那样的人。青梅竹马拼命的扯后腿。一见钟情挡在路上。“你们都走开,我要断情绝爱,一世独尊。”“那谁和我成亲?”……好多好多年后,花好月圆,子孙满堂。
  • 丑女选夫记

    丑女选夫记

    当她是丑女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她,凤凰涅槃,复仇之后……是昔日情人,还是妖媚的鱼族王子?是生死相依的微服君王,还是双眸剪水的宗主?是绚烂缤纷的护卫,还是纵横天下的魔法师……她的爱何去何从……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以开阔的思路,生动的语言,从琴棋书画、中医中药、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武术、美酒、淡茶、民间杂技等方面入手,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启源世纪录

    启源世纪录

    破碎的星河,沉默着眺望星空的深处,希望这是最后一次重启,各位下一轮再见。当流星划过天际,降临于熠辰面前时,平凡已经远去,一切再次开始。我们都是命运潮流中的溺水者,为了那一点可能而拼劲最后的一丝力气。emmmm建了个书友群:1021493030
  •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大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了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赵翊也不做作,直接答应了下来。显然他知晓这是靠实力说话的时代
  • 玫瑰之吻

    玫瑰之吻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街道。街灯还没有亮起来,忙碌而疲惫的下班族来来往往,脚步匆匆。一辆天蓝色的校车缓缓停靠在街边……快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就让《玫瑰之吻》带你一起走近故事里面了解真相吧!
  • 我和妖怪有问题

    我和妖怪有问题

    一段恩怨缠绕百年,两世相思情根深重;——我是个背锅命,惹上一个爱记仇的妖怪,身边危险重重,命案不断;恋上一个得不到的妖怪,割爱隐忍,连桃花都需他人工制造;更别提还救过一个知恩图报的妖怪,扛着事事为我着想的大旗,阻我姻缘,套路多多!我问问身边的人民警察该怎么办?谁知他耸耸肩,摇着白旗表示自己都是颗棋子!——唉我去!………前尘往事,今朝缠斗,如果钢筋水泥是城市的外壳,那我的人生只剩下抗争和接受来抵御。——外敌!宿命!都是狗屁!
  • 故事会(2016年6月下)

    故事会(2016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