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300000028

第28章 以色列的第一位总理:本一古里安

1886年,戴维·本一古里安出生在波兰普朗斯克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浓厚犹太复国主义的氛围中,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圣经》和希伯来语。14岁时,他组织周围的孩子讲希伯来语。3年后,加入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锡安工人党,成为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

20岁时,本一古里安来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巴勒斯坦--他心目中的“以色列地”,决心用定居的方式来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本一古里安坚信,希伯来人在希伯来的土地上劳动是犹太民族恢复权利的惟一途径。艰苦的环境和艰辛的劳动对身体赢弱的戴维是个巨大的挑战。他后来回忆说:“我发烧和挨饿的时间超过工作的时间。工作、疟疾和饥饿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也很有趣。毕竟,这就是我来以色列地的原因。”

即便在这种条件下,本一古里安也没有停止他毕生的爱好:读书。一次,他赶着耕牛边走边阅读,等读完抬起头,才发现牛早就到别处吃草去了。

1910年,本一古里安被锡安工人党调到耶路撒冷,担任新创办的党刊《团结》杂志的编辑。杂志出版第二期的时候,他才鼓起勇气在自己的文章上署上新起的希伯来语名字--本一古里安。24岁的本一古里安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这时本一古里安已经明确,犹太人要建国只有一个方法:不要空谈,而要实干。他坚信只有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才能决定自己的道路。他一度希望获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籍,在帝国内部争取犹太人的权益。为此他学习了土耳其语,并到帝国的首都学习法律。为了使自己更像一个奥斯曼帝国公民,他还戴上了土耳其式的圆筒帽,蓄起了土耳其式的胡子。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担心,本一古里安于1915年被驱逐出境。不久,他经埃及亚历山大到达美国纽约。

在纽约,本一古里安结识了年轻护士保拉。他向保拉求婚时提出,如果她同意嫁给他,那就得准备离开美国,去一块“狭小而贫瘠的土地,那里没有电,没有煤气,也没有电车”。1917年12月5日,保拉匆匆离开手术室,来到纽约市政厅,和在那里等她的本一古里安一起步入婚姻登记处。随后新娘立即赶回医院,那里有一个紧急手术正等着她,而新郎则去参加锡安工人党执委会的一个会议。

1917年,英国发表的《贝尔福宣言》,表示对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英军随即开始组织犹太军团。1918年,本一古里安加人军团,跟随英军回到巴勒斯坦。但军团还未参战,奥斯曼军队就已经溃败。

本一古里安从犹太军团退役后,从事巴勒斯坦犹太工人联合会的工作。1921年夏,他当选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书记,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

在紧张的政治活动之余,他既不与朋友结交,也不理会自己的家庭,而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长年的奔波劳碌使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不到40岁就开始歇顶,40出头已头发花白,过度的兴奋和烦躁都会使他发高烧。

在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本一古里安所倡导的劳工运动并不是主流,但他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坚定,开始用自己的主张改变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33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犹太复国主义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本一古里安当选为执委会委员。这次大会被视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史的转折点。

1935年,本一古里安当选为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与日后担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一道成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两巨头。

犹太复国主义者曾经一度认为犹太人回巴勒斯坦是“一个没有土地的民族回到一片没有民族的土地”。这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已经被本一古里安摈弃。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本一古里安态度务实,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巴勒斯坦“存在着真正的冲突,我们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政治冲突。我们都想成为多数。”因此,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巴勒斯坦进行犹太移民上,他要在巴勒斯坦使犹太人成为多数。

1937年,英国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本一古里安凭借自己的政治嗅觉,捕捉到“国家”这个词所包含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立刻对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持。本一古里安指出;“犹太复国主义不是走在一根结实的绳子上,而是在一根头发丝上。”

但两年后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压缩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限额,禁止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土地。面对英国立场的转变,本一古里安决定发展犹太人的地下武装。“二战”爆发后,面对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压制,本一古里安权衡利弊,提出了贯穿二战的着名政策:“我们将帮助战争中的英国,就像没有白皮书一样;我们将反对白皮书,就像没有战争一样。”

1940年的夏天,本一古里安在伦敦度过。英国人在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之下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勇气给他以强烈的震撼。使他更觉得要建国就必须靠强大的武装和英勇流血精神。

1941年11月12日,本一古里安来到了纽约,得到美国犹太社团的广泛支持。1942年5月,在纽约比尔特莫尔饭店召开的犹太人会议接受了他的主张,通过了八点纲领,宣告“巴勒斯坦将作为一个犹太国而并入民主的新世界”。

“二战”结束了,但英国并不打算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这时的本一古里安已经预见到英国的撤离和犹太国的建立,并且预见到新生的犹太国家必定会与阿拉伯邻国发生冲突,于是他一方面组织巴勒斯坦犹太秘密人的反英军事行动,一方面竭力筹措资金购买军火。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英国的委任统治将于1948年5月14日结束。这一天,在纽约、巴勒斯坦以及所有犹太人居住的地方都举行了庆祝会,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之间的交通中断,人们载歌载舞直到清晨。但本一古里安在这一晚却异常冷静。他回忆说:“那一晚,人们在街上跳舞,但我不能跳。我知道,我们面临着战争。在战争中,我们将失去最优秀的青年。”

喜悦中的犹太人认为最大的威胁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暴动,但本一古里安却意识到,有可能到来的是阿拉伯邻国正规部队的进攻。他一边派果尔达·梅厄去美国筹款,一边打着埃塞俄比亚的旗号通过秘密渠道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军火。

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本一古里安宣读独立宣言。他宣告:以色列国成立了!在场的人纵情欢呼,全国各地的犹太人通过广播收听了独立仪式,无数人失声痛哭。本一古里安担任临时政府总理,并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成为正式总理兼国防部长。

建国的兴奋无法掩盖以色列严重的生存危机。建国次日,埃及、外约旦(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在东、南两翼节节败退的以色列处于崩溃的边缘。是联合国主持下的第一次停火挽救了新生的以色列。本一古里安利用停火的4周时间全力购置军火、招募新兵。当7月8日战争重开时,以色列已经掌握了主动,在10天的战斗中夺取了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本一古里安的军事战略是占领尽可能多的土地,造成既成事实。

1949年,本一古里安策划了“魔毯行动”,动用上百架次的飞机,把近5万名犹太人从也门接回以色列。1950年的“以斯拉一尼希米行动”则将12万犹太人从伊拉克运回以色列。建国初期的4年时间里,以色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本一古里安曾于1953-1955年去职,但他实际上仍然掌控着以色列的大政方针,并于1955年再次当选总理。本一古里安一直奉行与西方结盟的政策。在1955年埃及向东方阵营靠拢之后,他更是不遗余力追随西方。1956年,埃及实行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侵害了英法的利益。经过秘密磋商,本一古里安与英法结成同盟。10月29日,以色列进攻西奈,为英法出兵埃及制造借口。虽然以色列取得了胜利,但由于美国和苏联的介入,本一古里安不得不将西奈归还埃及。表面上以色列遭到了失败,但这场战争为以色列赢得了10年宝贵的和平。

1963年,本一古里安因为一次失败的间谍行动引发的风波而辞职。1970年最终退出政坛。

同类推荐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做一个有完美性格的女人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做一个有完美性格的女人

    只要心中有春,春就在;只要心花盛开,蝴蝶就来。只有修得一段雅量,才能与幸福有约。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会有起伏跌宕、生离死别,也会有名利诱惑、否定怀疑。心若在前行中畏惧疼痛而退缩,生命便无法绽放光华。唯有学会经营生活、完善自己,才可以做一朵常开不败的铿锵玫瑰。本书用从容而舒缓的语言,将女人自我经营的智慧娓娓道来,轻柔地提醒世间所有热爱生命、热爱美好生活的女性,要用微笑来经营生活,用真诚来经营感情,用宽容来经营人际,用淡定来经营心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 我有女人味

    我有女人味

    女人味是一个时髦的名词,是指女人所独有的魅力和吸引力,是女人温柔、优雅、善良、智慧、清纯、性感、独立的魅力体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或者说不同的理解。女人味的标准有书香满怀、会用肢体语言、善待自己、能很好的控制情绪、修饰得当、语言收放自如、小小的叛逆、留一点神秘感、有亲和力。现代的女性们已经有了更广阔的自塑空间,一些未曾完全逝去的传统规范,也早已无力承诺女人的终身幸福。她们在困惑中空前成长,她们在思索女性生活课题的时候,也为自己铺开了一条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因此,女人味的内涵也就变得宽广和深远。
  • 所有的命运都是成全

    所有的命运都是成全

    命运是什么东西呢?它是生命,是际遇,是曲曲折折地前进,是寸步不肯移的守候,它是一切。际遇如火,骄傲如金。珍而重之地对待生命,不教时日空过,无论怎样的波峰浪谷,都无损于我们自己的骄傲。遇吉不喜,遇凶不怒,坦坦荡荡,宽宽静静中,一生就能这么有尊严地过去了。?本书精选数十篇知名作家文章,现身说法,向读者传递一种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能量,有了它,我们前行有力;有了它,我们有胆量行走黑夜,放声歌唱。
  • 女人不要输在心态上

    女人不要输在心态上

    本书通过自信、包容、乐观、独立、知足、不嫉妒、感恩和摒弃烦恼等章节的论述,帮助女人调整失衡心理,使女性朋友们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适。
  • 大师教你生活之道:爱比克泰德语录

    大师教你生活之道:爱比克泰德语录

    《大师教你生活之道:爱比克泰德语录》选择了《语录》的大部分精粹,较充分地体现出这位大师的思想精华。告诉人们怎样获得灵魂的宁静,怎样拥有高尚的人性,怎样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等等。这是一部充满生活智慧的箴言集。我们不妨踏着大师的足迹,"去为思想的宁静、自由和宽宏奋力拼搏吧"。
热门推荐
  • 不烬佩上玉

    不烬佩上玉

    人人都说,宁王府的世子被那平沽第一美人迷住了。刚带她回来的一个月,便因为她把自己名义上的母妃关了两个月禁闭。为了她将她的院子更名为慕安阁,也为她特意建造了观星楼,将她宠的无法无天,人人嫉妒。她爱红色,他便送她正红色的绫罗绸缎,不顾礼法,默认她为王府的女主人。然而即使寒烬再怎么宠陆安珩,也没有给过她一个名分,使得她在府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直到后来,陆安珩才明白,一切都一切,都只是为了他自己,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障眼法。这世上不乏聪明的人,只是不愿聪明。毕竟美梦太好,她不愿醒来。
  • 驭龙珏

    驭龙珏

    我是翩若惊鸿的鲛人之祖,也是妖媚诱主的九尾狐妖苏妲己,更是混沌初开十二祖巫之一的上古女神明。终其几世最终也只是为了寻得一人,和他的一句话……
  • 你是我白日的梦

    你是我白日的梦

    “前排的三个女孩”系列作品之一,主要描写李雨霏和阳明之间从互相嫌弃,到互相谅解,再到等待,最后相爱的故事。
  • 一点睆光年华之漫漫远方

    一点睆光年华之漫漫远方

    一直想写一部不狗血、没有男女主光环,有点傻气但绝对属于你我的真实的校园故事。非志同道合者勿进。
  • 娇妻得宠:盛少别乱来

    娇妻得宠:盛少别乱来

    她错过他们的婚礼,原以为此生不会再见。谁料,注定的缘份。怎么逃也逃不掉。只是她还保留着最初的爱意。他却恨她入骨。
  • 一向缘浅奈何情深

    一向缘浅奈何情深

    熟悉的是那双泛着空寂一般的眸子,似怨似愁,像是洞察了这人世间的纷纷扰扰。而那几分稚嫩,则是因为现在自己处在如花儿一般明媚的年纪,这是旁人所无法奢求的年轻。她的前一世,充满了罪恶与邪恶,她并不想再重蹈覆辙,而是想安安稳稳地过着日子。只是,有时候,她一个人,面对安稳而又孤寂的生活,她还是很向往那个曾经在她脑海中留下鲜衣怒马而又肆意狂妄的少年。“那么我要你成为我的女人,你也答应?”坐在电脑旁的李缘浅听见这句话,有一点忍无可忍,放在键盘的手不由自主地狠狠地按的空格键。不过仔细一想,她的眼眸里微微怀过一丝算计。“只要你能下得了手,我不介意。”“噗——”某人摆着正在喝水的动作,眼底看到了这段话,心里猛的一惊,艰难地呛到了。修长的手指显得那么完美,可打字的速度却是有一点迟缓。“可我记得我十年前就认识你了,你这是告诉我,你以前给我的照片都是假的?”靠,他对一个小屁孩暗恋了十年吗?
  • 人间蒸发

    人间蒸发

    (Rawson,1906—1971)克雷顿·罗森堪称不可能犯罪故事的大师,他在舞台表演戏法为职,说得更精确些,罗森是位魔术师,而且后来还写了一系列以梅林尼(Merlini)为主角的小说和短篇故事。梅林尼是魔术家,常被警方找去帮忙解决罕见的命案。该系列首部作品《飞出礼帽之死》(Death froma TopHat,1938)被拍成电影《出售奇迹》(Miracles for Sale,1939),描述一连串涉及魔术的犯罪事件。罗森因为这部小说而展开作家及编辑的第二个职业生涯。罗森和约翰·狄克逊·卡尔很喜欢挑战彼此的创作功力。
  • 重生之食全酒美

    重生之食全酒美

    美食美酒,空间种田。厨艺之巅,谁与争锋。一代酿酒大师凤致穿越到现代,莫名其妙多了个儿子。从此带儿子发家致富,重拾老本行酿酒,没事做做美食,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极品亲戚层出不穷,神秘客人各种难搞,名厨世家轮番上阵,凤致以厨争巅,顺便还遇见了儿子他爹。凤致:儿子我收下了,孩子他爹可以退货吗?孩子爹:不行。凤致:“QAQ”--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凡间老故事

    凡间老故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只要认真活着,并不需要那么的辉煌也可以充满意义。
  • 三国之世纪天下

    三国之世纪天下

    墨竹林中,烈日当头,焚香三拜,祭告天地。三人异口同声:我等在此义结金兰,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从今往后,天地为证,山海为盟,有违此誓,天地鉴之!至此”墨林之义“传唱天下,墨林三人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