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7000000018

第18章 有一颗因果心,你会更明智(4)

然而,目光锐利的猎人还是从地上的血迹察觉到了猎物所在,伸手向智舜禅师索要:“被你藏起来的那只野鸡,是我射中的。请和尚还给我。”

禅师不愿意破戒撒谎,劝说猎人道:“它虽然弱小,可也是一生命,您大慈大悲,就放过它吧。”

猎人振振有词:“我也是生命,它不过是一盘菜。我正需要用它维持生命呢!”

智舜禅师耐心说:“老僧身上的袈裟,大概也能换来一盘菜,你拿去吧。”

猎人摇摇头:“山里没有买东西的,就算是黄金,也换不到食物。”

智舜禅师见猎人不肯罢休,便抽出了锋利的戒刀。猎人马上跳开,拉弓搭箭,喝道:“你要干什么?它不过是一只野鸡,值得你为它拼命吗?”

禅师一笑,手中的戒刀没有砍向猎人,而是挥刀割下了自己的两只耳朵,递给猎人:“你吃过猪耳、羊耳、牛耳,一定没吃过人耳。我这两只耳朵,虽然不如一只野鸡肉多,但也能做成一碟稀罕菜。”

猎人望着那两只鲜血淋淋、尚在微微颤抖的耳朵,大惊失色,继而幡然顿悟,折断弓箭,“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佛陀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而今智舜禅师削耳代鸡,送与猎人,这正是“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佛教何以激烈反对杀生害命?因为在佛教看来,众生平等,“众生”并不仅仅是人类,而是包括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它们都有佛性,都是可以度化的对象。佛家常讲,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因此,我们对于众生应该尊重,更应该珍惜它们的生命。

听不见的哀号

宋朝的黄山谷,曾作了一首《戒杀诗》,诗曰: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元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看如何?

这首诗,以简短的字句,如当头棒喝般地表达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常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和观念,那就是:所有的动物,不管体形大小,尽管在外形上和人类有着不同的形体外貌,尽管无法如人类般能自由地表达它们的思想,但它们都和人类一样,有着本质上的相同,那种相同的本质,不管我们以“佛性”或什么样的名词来称呼它,在任何动物身上,和在人类身上,是绝对相等和平等的!

但可悲的是,人们不只无法证实,甚至无法“理解”或相信这种本质,当然,也就无法去理解或相信,所有动物身上都有这种相同的本质。

所以,我们看到了因目光短浅、有限的“同理心”所显露的矛盾与讽刺的行为,人们可以怀抱宝贝似的爱犬大啃牛排,而丝毫不曾察觉牛被宰杀时的嘶叫与泣血!

可以为宠物的丧命而饮泣终日,却看不到身上高贵皮草里所隐藏的血腥与残酷!

这一切,都因欠缺真正的“博爱”,所以人们只狭隘地选择自己所能爱的,这一切,也都因欠缺真正的“同理心”,所以人们只能体会自己的痛苦,而不能体会动物也有痛苦,也会痛苦。

而能真正体会动物痛苦的,除了那些具有真正博爱胸怀和有着高度“同理心”的人们外,就是那些轮回为动物,且刻骨铭心地记得“前世”的人们!

因果定律是不能消灭的,佛经中有一首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即使过了百千劫那样久的时间,各人所造的罪业也是不会消灭的。须知道因与果的中间有个“缘”,因与缘会逢的时候,果报还是自己要受的。

断缘获福报

从前,有一个人搭了一条船出门,在船内看见船主的木桶中有两条鱼,在水桶里活泼地游来游去,可能中午就要杀了佐膳,此人就对船主说:“你这两条鱼卖给我好吗?”船主说:“好啊!但是此鱼价钱很高,两条要300块钱,您什么时候要吃,就什么时候给您烹煮。”这个人就拿出300块钱给船主买了鱼,一时不忍吃它,就说:“我今天不吃,不要烹煮。”隔了一天,船主又问他:“您今天要煮鱼吗?”那个人就答:“不要,不要!我今天吃观音斋。”其实这个人并不吃观音斋,他是眼看两条鱼在木桶水中游来游去,不忍吃它,杀了烹煮更觉得很可怜,所以撒谎说吃观音斋,最后,他终于把鱼放入江中,使它们获得了自由。

又隔了一天,船正在大江中行驶,忽然之间,狂风大作,波浪滔天,满船的人都惊恐万分,在跪跪拜拜喊救命的时候,忽然在云中现出“假斋”两个字来,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有人问道:“船中什么人吃假斋?”问了好几声,这个人想道:“我假吃观音斋,一定犯了天条,假若隐瞒不说,岂不害了大家。”即时高声应道:“是我是我!”众人就说:“你下去吧!”于是把他推下水去。说也奇怪,不知从何处漂来了一块木板,那个跳下水去的人抓住了木板。一阵大风把他刮到岸边,这个人因此得救,再看那只船却经不起那阵狂急的风浪一吹而翻了身,船中的人统统沉入江底喂鱼了。

一念慈心起就救活一条命。因是因,缘是缘,果是果。因由缘而生果。什么叫缘呢?且问大家:“刀兵劫会来面前吗?”诸位必定回答:“不会来。”这是刀兵劫的缘还未到,在此缘未成熟的时候,才可转变因果。假若断掉了刀兵劫未成熟的缘,就可能转变刀兵劫的果报,一旦缘成熟了就没有办法补救,因为过去共同造的业缘已成熟,即使你再神通广大亦没办法解决。

丰子恺护生戒杀

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劝人们护生戒杀。他也因放生而传下了一则趣闻。

抗日战争之前,在苏州缘缘堂期间,有一次,丰子恺先生从石门湾携带一只鸡,要到杭州云栖放生。但是他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把鸡倒提着,于是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用手兜着。由石门湾乘船经崇德,到长安镇转乘火车。因为他用手兜着的布长袍里面鼓起了一团东西,看过去这个怪模样很可疑,在长安镇火车站引起了一个便衣侦探的怀疑,便一直追踪着,同车到达杭州,一出站门便衣侦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候丰子恺,于是彼此说明原委,侦探才知跟错了人。丰子恺捧着要放生的母鸡,引得在场众人大笑不已。

丰子恺为什么笃信佛教呢?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熏陶。他父亲丰斛泉在1902年中了举人,但是因故未去北京赶上最后一科的科举会试,眼看清朝已在风雨飘摇,仕途无望,只好在家设塾授徒,维持生计。丰斛泉为人平易可亲,热心助人。邻里亲朋故凡有婚丧之事,都请他撰联题书。他也为人代笔书信,或代书契约等,都从不计较酬金。

丰斛泉一次为渔人代笔,知道渔人穷苦,没有接受酬金。一天,渔人送来大小水鱼7条,水鱼亦即是鳖。丰斛泉平素诚心信佛,好为善举。当夜,他梦见有7位穿着裙子的女人向他跪拜求救,大呼“老爷救救,老爷救救”,丰斛泉猛地醒来,深感梦境奇怪,反复思量,不得其解。检点平日自己所作所为,也未见有愧于心之事,但是梦境使他整日坐立不安。忽然悟到水鱼四周有一圈软皮,俗称作“裙”,因此相信是7条水鱼托梦向他求救,便立即全数放生。

丰子恺幼承家教,在成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虔心放生。他绘有《护生画集》6集,流传于世。每年阴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佛诞日,丰子恺在每年这一天,买来螺蛳蚬蚌鱼虾,带领子女一同去放生,平日也经常亲自放生。

真诚悔过

由于我们各自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必然会犯错。

无论是聪明的人还是愚蠢的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明智的人能够改正过错而移心向善,愚蠢的人耻于改正过错而因循前非。

移心向善,人的德行便会日日更新;因循前非,人的缺点就会越积越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的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给他,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小和尚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佛桌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世界上没有什么过错是不可原谅的,每一颗悔过的心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每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都能创造奇迹,好比佛桌开花。

先退一步,凡事讲理

有个寺院的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个农妇发生了争吵,最后两个人互相撕扯起来,结果两个人都把对方的脸给抓破了。后来,寺院的其他和尚赶来,把他们劝开,并把受伤的小沙弥送回寺院。

老法师了解了情况后,对小沙弥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就张罗着在供品里为那个农妇寻找布匹,并亲自带着小沙弥去给农妇赔礼道歉、送布匹。

这样一来,那个农妇也变得知情达理了,她还在老法师面前说这个事情都怪自己,不该和来化缘的小沙弥争吵直至动手。

从农妇家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老法师一个没注意,被一块石头绊倒了。小沙弥扶起法师后,狠狠地朝那块石头踢了几脚。老法师对小沙弥说:“石头本来就在原地,它又没动,是我不小心踩上它的,一点儿也不能怪它啊,这次磕绊是自找的,我理应向石头道歉的……”

小沙弥愣了一阵,终于领悟了法师的开导,自责而歉疚地说:“对不起,师父,是我错了,今后我一定注重个人的修养,学会尊重他人,感化他人,尽量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以下是他提出的“改过十训”。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绝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况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何以贡高自满乎!

2慎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3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4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5寡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6不说人过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工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7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8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9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30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10不嗔

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生活的佛教:正信

    生活的佛教:正信

    本书分为生活的佛教、修行之道、道德福命等三卷,在形式上多以数字做标题,如“一”字福、受人欢迎的“四善事”、日常五心、六种助缘、新八正道、十有思想、为人处世十二法则等,条分缕析,文字浅显而寓意深刻,虽说佛法,更为劝善戒恶,以培养健康人生,建立融和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The New Machiavelli

    The New Machiavell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修真妖孽

    都市修真妖孽

    会武功,懂医术,说话又好听。无敌,真的很寂寞。
  • 山中少年今何在

    山中少年今何在

    一本书感动四代人!蔡骏、廉思感动寄语,百名曾经的山中少年真诚推荐!一群平凡的山中少年,面对窘迫的家境、艰难的高考、意外的变故,坚韧不屈,相携相扶,在或许是,最没有希望的土壤上,绽放出最灿烂的梦想之花!每个人的青春十八岁,都曾一无所有,是什么改变了我们,走到今天?
  • 绝世医后倾天下

    绝世医后倾天下

    新书《冬日暖阳夏清风》已上传! 她是毒医双绝的腹黑特工,穿越于军师世家的废材小姐身上,睁眼就直接强吻了绝世美男。他是绝色王爷,也是杀手君王,无情无爱,却因她动了心,成为宠妻狂魔。
  • 我就要喜欢你

    我就要喜欢你

    晚饭轻轻吹过,吹动她的裙摆与发梢,也吹乱了他的心。男主:韩奕女主:浦一祎(yi第一声)婚后浦一祎都要疯了,从小一起长大,怎么没发现这个人这么“嗲”呢“宝宝~”浦一祎敲打着文件:“怎么了?”“哼,你不爱我了”[靠,又来了]“爱你爱你”“你都这么敷衍我了,肯定不爱我了”“没有”“那你说你爱我”“好好好,我爱你,行了吧”“不真诚”“我爱你(认真脸)”“你说的没有感情”[忍]“我~爱~你~”“你说的一点都不……”“滚”“呜呜呜,你看你一脸不耐烦,你就是不爱我了”……是你想要的甜甜的恋爱哦
  • 陆先生赐予她挚爱乐章

    陆先生赐予她挚爱乐章

    【爱的救赎有些搞笑】许恩星追逐梦想,奈何在现实里步步迷失自我,是陆言城的爱,在她走投无路跌入迷途之时,使她置之死地而后生。【陆:爱你,教你,去生活】年度真情告白!直击人心最深处~
  • 谰言长语

    谰言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小说。这部小说获得了那个时代相当高的印数,引发 “阅读热”。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维特初到瓦尔海姆时“奇妙的喜悦”,周遭可敬可爱的村民、牧师,初识绿蒂时的怦然心动与生发的纯美情感,一切美好得让人有哭的冲动。然而,绿蒂已与人订婚,维特听从劝解,到官邸觅得一小职,却忍受不了公使的吹毛求疵,因其脱俗的思想而被周围的人评价为恃才傲物,最终因在一次聚会上被羞辱,而辞职返回瓦尔海姆。可当初可爱纯美的旧识,已一去不复返,对维特却陷于对绿蒂无果的爱无法自拔,最终饮弹自杀。
  • 太古大主宰

    太古大主宰

    弹指破苍穹,瞬息踏乾坤!你若成佛,我便入魔,任你上天入地,我必诛杀于九幽深渊!少年得太古吞噬决,在杀戮中崛起,吞噬寰宇,睥睨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