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700000026

第26章 叶(3)

时光就是这样一日一日过。结了腊月,入了正月。到正月就发生了一串大事情。公社的麦书记领着几个圆全壮实的人,赶了一辆铁轮马车到了受活庄。到庄里几句话说完,便把受活麦场屋里的两圈小麦拉走了。麦书记是先找到茅枝的,把茅枝叫到村头上,说茅枝,你们受活庄的坟地咋没有一个新坟哩?

茅枝说,没有新坟不好吗?

是好呀,书记问,庄里人一天吃几顿?

茅枝说,老三顿。

书记说,一世界人都在地狱里,只有你们受活人活在天堂上。说麦天都过去半年啦,都过到隆冬了,可我们一入庄就闻到你们打麦场上有股麦香味,顺着那味走过去,就闻到那麦场屋里堆的是麦天没分完的几囤儿麦。

书记说,老天呀,外面一家一家饿死人,你们还有吃不完的粮。

书记又望着一片的受活人们说,你们都说说,你们能忍心看着同是一个公社的百姓,都一个一个活活饿死吗?能忍心看着逃荒要饭的到了门口不给一碗吗?说到底都还在共产党的天底下,都还是阶级兄弟嘛。

就把那三五囤的小麦装上马车,一粒不留地拉走了。

拉走了,也就拉走了。可过了三日后,又有几个圆全的壮年一人挑着一副担子,拿着书记的一封亲笔信到了受活里。信上说:

茅枝:

槐树沟大队四百二十七口人已经饿死了一百一十三口,全村连树皮也没了,能吃的生土也没了,见信后务必从你们受活庄的每户给他们挤出一升粮。切切!切切!别忘了你和你们受活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彼此都是同一阶级的兄弟和姐妹。

茅枝就领着那些人,拿着书记的信,到每户给那些人收缴了几担小麦、谷子或者红薯面粉再或红薯干。那些人走了,几日后又有人拿着书记的信来了,就又从各户给他们挤出两担粮。到末了,还未过正月,就有三五帮人担着担子夹着布袋拿着盖有公社的公章、签有麦书记名儿的信来受活要粮食。不给粮食就坐在村头不肯走,或坐在茅枝家里不肯走。末了就还得从瞎子家给他讨一升,到瘸子家给他要一碗。受活就如公社的一个粮食库,有一批一批的人来要粮食,这要着要着就把各家罐里、缸里的粮面要完了,碗或瓢伸进缸或罐里挖粮挖面时,听到碗、瓢碰着缸、罐底儿的叮当声,各家的主人心里一哆嗦,便有一股荒寒从心底升上来。

可是到了正月末尾这一天,村里又来了两个县上的年轻人,穿戴都和公社来的不一样,他们都是中山装,上衣口袋都别着几支亮钢笔。茅枝一眼就认出他们中间的一个以前是杨县长的秘书,现在是县里社校的柳老师。柳老师拿来的是县长的一封亲笔信。信上说:

茅枝:

你我都是红四的人,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又到了危急关头,连县委、县政府都有干部饿死了,见信后速将受活的粮食交出一些来,以解革命的燃眉之急。

信是一张黄草纸,字写得东倒西歪,如一片干草落在那纸上,可在信的末尾处,不光有县长的签名、手章,还有县长用大拇指按上去的红手印,手印旁还有别在草纸上的杨县长保存的红四方面军的五星红帽徽。手印红得如鲜血一模样,指纹是一圆罗圈环,而帽徽却旧得如干枯了的血,五个角都磨出了铅灰色。茅枝望着信,把那五星取下来在手里捏了捏,二话没说,就把来人领到上房屋里的山墙下,把两个大缸的盖子打开来,说那个缸里是小麦,这个缸里是玉蜀黍,要多少你们就挖多少。

柳老师说,茅枝呀,要背我们能背多少?明天就有马车到了村子里。

茅枝说,来吧,来了我领你们一家一家收粮食。

来日,马车果真到了村子里,不是一辆,而是两辆胶轮大马车。马车就停在村子正中央,孩子们没见过胶轮子,都围着那胶轮看热闹,用手摸,用棒敲,用鼻闻。闻着胶皮有一股怪味儿,摸着那胶轮像摸半干的牛皮样。用锤和棒子去敲那胶轮,那胶轮把棒子和锤一弹就又弹回来。接着就有一向未曾出过远门的瘸子、聋子去看那胶轮车,有瞎子在一边仔细地竖着耳朵去听别人说那胶轮车。就在这一村人都围着胶轮看不休、问不休的时候里,茅枝领着县里的干部一家一家收粮了。

到了东邻里,茅枝说,瞎三叔,是县里来收粮食的,有县长的亲笔信,打开缸盖让干部们去挖吧,人家说连县长的腿都饿得浮肿啦。

到了西邻里,茅枝说,四婶呀,四叔不在吗?是县里来人啦,这是咱们受活上百年来第一次有县上来要粮,你就打开缸盖、面罐,让人家可着力气挖了吧。

四婶说这收完以后还收吗?

茅枝说是最后一次收粮啦。

瘸四婶就把她家的粮缸盖子打开得大口朝天,由县上的人把缸里的粮食全都挖走了。到了下一家,主人是个断胳膊,是石匠的本家弟,他见了茅枝的第一句话就说嫂子呀,你又领人来家收粮食?茅枝说,把粮缸打开吧,这是最后一次啦。

本家弟就领人家走进上房让人家随意挖着粮。那两辆大车就大袋小袋装满了,把受活庄地面上的粮食全都拉走了。横竖也已过出正月,冬去春来也就不远了,也都说好公社、县上不再来村里讨要粮食啦,所以各家各户都十分慷慨。可是,县委、县政府拉走了这批粮,县农业部又拿着县委的信来要粮食,组织部也拿着信来要粮食,武装部不光拿了信,还赶着车、扛着枪来村里要粮了。

出了正月,把县上来的打发后,受活是谁家都不再慷慨了,来了人至多管你一顿饭。这一管,几十里外就有人专门来受活讨饭吃,日常间,并不见讨饭的在哪里,到了饭时就一批一批的不知从哪冒出来,都扯着孩子伸着手,把碗递到受活各户人家的门里边,伸到各家锅前去。

从庚子年末到辛丑年初的那段日子里,受活是遇了粮灾,更患了人祸。各家门口都是外村人,都是圆全人。临街的房檐下,有日头的地方准会圪蹴着一家讨荒的。到了夜里,他们就睡在各家的门楼下、房后边或街上的避风处。冷得睡不着时,他们就在街上跺着脚,跑着步,闹得通宵满村落都是脚步声。有一夜,茅枝从家里走出来,看见有好几家的男人在偷偷地剥着受活村边的榆树皮,就过去说树都死了呢。那男人就停着斧子望着她,说你是受活的干部吧?她说我是呀。男人就说我家有个女儿,十五岁,你在受活给她找个婆家吧,瞎子也行,瘸子也行,能给我们一升粮食就行了。她又到了村中间,那儿正有一家人在围着一堆火,她说你们总在受活咋办呀?受活也没有粮食啦。那一家的男人就看了她一眼,说我认出你是干部啦,听说你们受活凡是瞎子瘸子都可以在村里落户呀?茅枝说,这就是一个瞎、瘸、聋哑的村,圆全人没谁会在这耙耧的深处住上一辈子。那人说,要这样,我一家人今夜儿圆全着,明儿就都缺胳膊少腿了,到了明儿你可千万分给我们一家人的口粮啊。

茅枝就不敢再往前边走去了,每走几步都有朝她跪下来讨粮、要饭的,都跪着抱着她的双腿哭唤着。夜冷得很,月色凉得和冰一样。睡在街上的人,把麦场上的麦秸垛扒了抱回来铺在大街上。把麦场屋的房草揭了铺在村头上。还有人睡在村头的牛棚里,因为冷,就把身子贴着牛肚子,如果那牛诚实时,他就让他家孩子抱着牛腿睡。

还有七拐子家的猪窝是在大门口,猪半大,猪窝里新铺了草,有一户人家就和那猪睡在一起了,孩子就抱着猪崽睡觉了,去猪槽抢吃猪食了。

茅枝到那和猪睡在一起的人家里,说不怕猪咬了孩子呀。

答说猪比人都好,猪不咬人人还咬人哩,说他们村已经有人吃了人肉啦。

茅枝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多言一声,来日就通知各户人家,每顿饭必须多烧两碗,端到门口给逃荒落难的人。这样,事情就越发坏了,就招来了更多的讨荒人,闹得受活日日都像赶会样,人山人海,云云雾雾,受活人在吃饭时就再也不集中到村头饭场了,好坏都是闩着大门,把自己关在家里吃。然而,受活有粮食,受活的坟地里没有一个新坟堆,这都是人人见了的,到受活你只要拿着盖有公社和县上公章的信,就能要到一些粮,把讨饭碗拿出来,就能讨上一碗饭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像风一样吹了一世界。

耙耧山脉和耙耧山外天下的人,一群一股地朝着耙耧深处赶。受活这地方,住下的讨饭人比受活人多了好几倍,同乡的,同县的,还有逃荒走难到了耙耧的安徽人、山东人、河北人。受活一下子便名扬天下了。大榆县和高柳县,也派人拿着证明信到了受活里,从历史的沿革上说起来,从地理环境说起来,说都和受活曾经是过一个郡、一个县,至少眼下是邻县,同一专区,希望能接济出一些粮食来。

熬出正月中,受活是谁要粮食也不再给了,谁伸出饭碗也讨不到一口饭。各家都如临大敌,整日里关门闭户,吃在家,拉在家,不和人来往,不和人说话,任你在街上爷呀奶的叫破血嗓子,也少有人开门送出一碗饭或者半个馍。

茅枝是干部,是干部就要和村人不一样,她就每天吃饭时还把门开着,让石匠烧一锅红薯面糊汤,自己家里每人喝一碗,剩下的把锅端到大门外。如此,三天后石匠就不烧一锅了,只烧大半锅,又三天就只烧小半锅。茅枝就盯着石匠厉声说,石匠呀,你也忍心啊。石匠委屈地说,你去看看罐里还有几把面?

茅枝就默着无言了。

又三天,茅枝家里也没了粮,要去邻居家东借一碗西借一瓢时,那讨饭的就有人饿死在受活庄里了。

埋在受活的山梁路边上。

又有人饿死了,埋在受活村口上。

受活村里有了一片外村人的坟。

到了又几日后的一个深夜里,一桩巨大的事情发生了,如同爆炸样,把受活炸得七零八落了。每年的正月尽时,在耙耧总要有几日往死处冷的天。要往日这么冷,街上的逃荒人会在村街上跺出一世界的脚步声,可是这一夜,没了脚步声,也没了野火的噼啪声,村子里安静得像压根就没有一户逃荒的人。偶尔有谁家孩子饿极了的唤,也在一声、两声之后,就又戛然而止,归了宁静。茅枝不知道这静里正孕育着一场大爆炸,她如往日样熬了半锅红薯稀汤给门外的逃荒人端出去,回来后,她男人石匠已经把她睡的这头被窝暖温了,她就脱掉衣服说,石匠,以后你不要再给我暖这被窝了,吃不饱饭,你身上也没有多少暖气呢。石匠就笑了,坐在床那头,说茅枝呀,今天我洗磨的錾、锤、兜儿在墙上挂着,它自己平白就掉在地上啦。平白掉下来,我怕家里要出大事了,怕我想暖也给你暖不了几天啦。

茅枝说,石匠,新社会你还迷信呀。

石匠说,茅枝,你给说句掏心窝儿话,你嫁给我石匠后悔不后悔?

茅枝说,你问这干啥?

石匠说,你就对我说句心窝儿话。

茅枝就不说,往深处沉默着。

石匠说,你说一句怕啥呀?

茅枝说,你真的让我说?

石匠说,你说呀。

茅枝说,那我就说啦。

石匠说,你说呀。

茅枝说,总有一点后悔哩。

石匠便一脸黄白色,痴怔怔地看着茅枝的脸,看见她年纪轻轻。才三十过几岁,可人已经很老了,像过了四十样、近了五十一模样。

石匠问:

——是嫌我年龄大?

茅枝说:

——是嫌受活庄子偏,又一庄子都是瞎瘸聋哑人,说要不是为了你,我在入社时候就调到县上,当了县里的妇女主席或者县长啦。可现在,我还在受活领着人种地,我都不知道这种地算不算干革命,要不算,我就后悔我这后半辈子在受活没有革命了。

话到这,事情爆发了,轰轰隆隆爆开了。先是有人敲门,敲了一会儿就有人从院墙外边翻过来,石匠说谁?那脚步声就到了屋门口。茅枝说你们是谁呀?是不是又有人快要饿死了?是有人快要饿死了我去给你们烧一碗汤饭吧。那人不言不语,便把茅枝家的屋门摘下来,哗哗啦啦冲进屋里五六个,都是圆全的壮年汉,他们手里都拿着棍子、棒槌和铁锨,一进来便竖在床前边,把棍棒、铁锨对着石匠的头、茅枝的脸,说对不起你们了,这老天不公平,我们圆全人一个一个活饿死,你们缺胳膊少腿的瞎子和瘸子,竟全村儿没有一个挨饿的,全村的坟上没有一个新坟堆。说话间,那说话的取出了县上让来受活要粮的介绍信,上边盖了县委、县政府的章,他把那用毛笔写在草纸上的介绍信扔到茅枝面前床上说,这信你都看过了,你不让受活给粮食,我们不能不自己动手了,不算抢,是来取政府让我们来拿的粮食呢。他说着,给边上的人递个眼色,就有两个中年,提着布袋去另外一间屋的罐里找面了,去那灶房的锅里找寻吃的了。这时候,石匠已经从床上跳到床下,抓起了床头洗磨的家什袋,已经将一把锤子抓在手里了,可就在这时,有一柄漏锄举在了他头上,吼着说,你别忘了你家是个瘸子户!石匠瞟茅枝一眼,就在那床上不动了。还有一个人,他把棒槌举在茅枝的头上说,聪明点,亏你还打过仗,革命哩,竟不知道把粮食给劳苦的百姓分一份。这时候,女儿菊梅被响动惊醒了,哇哇地哭着往茅枝的怀里钻。茅枝拦着菊梅,盯着揪她头发的壮年汉,认出他是她每天给他家孩子一碗汤喝的那男人,便冷了他一眼,说你这个男人,你怎么能这样没良心。

那男人说,没办法,我得让我一家活着呀。

茅枝说,活着就抢呀?没了王法啦。

男人说,啥王法,圆全人就是你们残疾人的王法。人都饿死了,还说啥王法。说我也打过仗,跟着八路军干过哪。

过一会儿,灶房那边的锅碗冷丁儿响成一片,不用说,是碗掉在地上打碎了。另一间屋里的缸、罐,也都响成了一片,找寻粮面的声音冷哇哇地传过来。从界墙门里望过去,石匠看见有个男人把藏在门后窑窝罐里的一升玉蜀黍翻出来,他往袋里倒着玉蜀黍,又猛抓一把玉蜀黍塞到自己嘴里嚼。石匠说,你慢些吃,那罐里放了闹老鼠的毒药呀。那人说,毒死才好,毒死比慢慢饿死还痛快。石匠说,真的,那毒药夹在一块烙馍里,你别毒着你家媳妇、孩子呀。那人就把灯举在布袋口,从布袋里找出一块干馍扔在门后了。

屋子里一片乱响。菊梅在茅枝怀里,清刺汪汪的哭声像穿堂风一样蔓延着。茅枝撸起衣服,把奶塞进她嘴里,那哭声就吞吞吐吐停住了。屋里只剩下了脚步声和翻箱倒柜声,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有一个人没有找到粮,也没有找到别的啥,他就极失落地从灶房走出来,立在茅枝面前拿着菜刀说,我啥也没找到,我啥也没拿到,我家孩子才三岁,又冷又饿,你得给我一点啥。茅枝就顺手把床里姑女菊梅的棉袄递过去,问他说,这袄小不小?

他说小就小些吧。

茅枝说是女式。

他说女式也就女式吧。

到这儿,就有一个时辰过去了,屋里能吃能穿的都被抢光了,那几个男人就都又回到了床前边。他们中间有个上些岁的人,他看看茅枝,又看看石匠,跪下给茅枝和石匠磕了一个头,说对不起了啊,算是借的吧,就领着几个圆全男人走掉了。

像旋风样刮来一阵就又刮去了。

屋子里安静下来,石匠扭头看看原来挂枪的空墙上,说枪不让民兵拿走就好了。茅枝也扭头瞟了一眼床里空荡荡的墙,把菊梅放到床头上,和石匠一块穿上衣裳,到了院落里,要开门时,才知道人家把大门从外面扣上了,他们人被关在家里了。

同类推荐
  • 柯岩文集(第三卷)

    柯岩文集(第三卷)

    寻找癌症患者的生命世界、常接触。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不但给你以知识,而且给你以力量;不但给你以勇气,而且给你以榜样。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教你在受伤之后,怎样挺起脊梁!教你在折断了翅膀之后,怎样继续飞翔!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里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和人情,在残酷中有温柔,在绝望中有希望,在痛苦中有诗意的梦想。
  • 契约婚礼

    契约婚礼

    多年前艾娃·麦肯纳斩断伤心往事离开幼时生活的街区,并没有打算再回去。直到十年后记忆中的那个漂亮男孩已经长成霸气迷人的男子,重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并用那双勾人心魄的棕色眼睛恳求她帮助的时候,她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拒绝这场契约婚礼。且看两人将在这场啼笑姻缘中何去何从。
  • 睡美人(全集)

    睡美人(全集)

    一个叫杜林的小镇,成了这种新型全球性传染疾病的重灾区。这种疾病被称作“奥罗拉流感”,只有女性会被感染。它的症状是:被感染的女人睡着时会被包裹在像茧一样的黏糊糊的薄纱里,宛如一大团棉花糖。更糟的是,如果有男人因为害怕而破坏了这层薄纱,他的母亲、姐妹、妻子或是女儿就会变成攻击他的杀手。必须有人在这种疾病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前,找到疾病的源头,以及解决的办法。谁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只有一位女性——埃薇,没有被感染。她和别人不一样,她能和动物交谈。她仿佛冥界的使者,只身走进了男人们的世界。她是谁?为什么没有被感染?世界还能回到正轨吗?
  • 北风吹(中国好小说)

    北风吹(中国好小说)

    小说写了一个在电台工作的中年男子的心路历程。安于命运知命的妻子无法让他从人生的低谷和现实的挤压感中解脱出来,精神的压抑,被电台新来的同事李凡一唤醒,二者之间产生了工某种暖昧的感情,一面是李丹一的咄咄逼人的热辣奔放,一面是男子自己不满于现实却又不敢跨越现实的纠结,同时还有一条副线交织着男子回忆中的知青生活,一个重要的女人王育,最后命运奇怪的将几者纠缠在了一起,一切似乎是偶然,又似乎是天意,吞噬在命运的黑洞中,他又能如何……
  • 金陵十三区

    金陵十三区

    我在一个收入不算丰厚的小公司上班,所以业余时间我会开着自己的标致308载客赚点小钱补贴家用。换句话说,我白天是一个苦逼的小公司白领,晚上是一个苦逼的黑车司机。这天傍晚,我将车停在仙林中心地铁站口等客。这里地处郊区,公交不便,所以黑车的生意还算不错。一班地铁到站,一大波人从站口涌出,黑车司机们纷纷上前去招揽生意。我坐在车里没动。我从来不去主动拉客,因为不愿意忍受陌生人的漠视和白眼,可能是我小时候读书读迂了,拉不下小知识分子那点儿可怜的面子。所以我比其他司机的收入要少上一大截,老婆为此常常骂我没用:“连开个黑车都开不过别人!”
热门推荐
  • 皮狐妮子

    皮狐妮子

    解读二十年来乡村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大时代里小女子错综复杂的情感轨迹。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极品杀戮系统

    极品杀戮系统

    证心道,争天路。幽幽呤天歌,吾道可坚。吾本无心争天路,奈何少年冲冠时。吾以杀证道,必杀尽红尘罪孽!吾呤一曲杀人曲,当脚下伏尺百万,必是吾证道之时。飘渺红尘,世俗情缘,却挡不住吾之道!斩断红尘,飞天证道!杀!杀!杀!吾乃杀神,何俱乎?
  • 鬼手娘子

    鬼手娘子

    当傅承宣和陆锦成亲后,收到了一份价值千金的盆景珊瑚。第二天,珊瑚变成了九百九十九颗珊瑚珠,穿成了门帘子……傅承宣:你的手是痒的荒么!败家女人!好好的东西被你磨成这样,有人欣赏我便自挖双目!隔日,珊瑚珠帘被皇宫重金收购!最后的最后,认识那个骁勇善战为人冷漠凶残的傅大将军的人都知道傅大将军的一句名言——和夫人比技术的都是傻逼!
  • 郡主家的小克星

    郡主家的小克星

    小白版文案:十五年前,东冉盛极一时的清平王府一朝没落,只留下一个凄凄惨惨的孤女;十五年后,冉醉兴致勃勃地回到京城,励志要发挥她的光荣传统,成为乐棠街头巷尾的风云人物。可惜的是,在走向街头一霸的道路上,她非常不巧的遇见一颗绊脚石。“苏子墨,你整日在这四知阁里待着,可知道这‘四知阁’里‘四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少年并未回答,仍旧写着手中的东西,岿然不动。“还是让本郡主来告诉你吧,这四知指的便是......接下来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罢,某人毫不犹豫地在苏子墨脸颊上啃了一口。苏子墨瞬间石化了,下一刻,东冉王朝行止最为端方的苏公子终于维持不住他百年难得一变的表情,然后......他居然笑了?....这是一个关于东冉最俊秀的白菜与最奸诈的猪之间的事情。总之,值得庆祝的是,乐棠城里,又有新的八卦可以说了。
  • 行走在位面中的超神学院

    行走在位面中的超神学院

    重生超神学院,天降位面系统,穿越万界。新手一份赠品,手握一把草薙剑,身披龙鳞,行走在灵魂领域和物质世界之间……在长城中斩杀饕鬄,在换世门生中对决一滴水,在龙族中屠神,在最终幻想中历练变强,在斗罗大陆中脚踩千道流,在斗破苍穹中盗取帝炎,在白蛇中转世续缘,在狐妖小红娘中撮合东方月初和涂山红红……新的世界,新的故事。走遍诸天万界,在重重磨炼中不断成长。(PS:从怂货到强者的翻身之路。)
  • 法律常识全知道

    法律常识全知道

    为了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日常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以法律的思维理智判断世间的是非曲直,从而规范行为、明白生活、理智处世、合法维权,《法律常识全知道》汇总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2000个法律常识,通过案例、法律解析、法条链接3个板块,对我们在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合同纠纷、物业纠纷、房屋买卖租赁、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赔偿、消费理财、著作发明、刑事犯罪、诉讼程序等方面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使我们快速、便捷地找到法律上的解决办法,自己就能轻松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是个人、企业经营、家庭必备的法律工具书。
  • 命妇世无双

    命妇世无双

    初入长安,她就被锦衣华服的他鄙夷:哪里来的村姑?!却不想从此深陷她的美貌不可自拔。水榭初遇,她冒充丫鬟,被风流倜傥的他一眼识破,从此亲自调教,却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不幸落水,她被高冷睥睨一切的他一根钓竿勾起,正惊艳于他的风华绝世,他却冷言:“再看,剜了你眼睛喂鱼!”狂浪谑傲的姑苏顾爷,买下她的初夜,却只是下了一晚的棋子,成了她的师尊……她刻意谄媚称为顾爷,他却恼羞怒喝:谁是你的顾爷姑爷?一个庶女,未来的女君,偏偏一开始却要如此卑微地周旋于长安城的风华四公子之间,只求保得小命一条。子不尔即,岂不尔思。一回首,使将韶华倾覆,任风沙数载,我自痴心不改。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 渔夫传奇

    渔夫传奇

    大学毕业后的卫航在海洋局跑腿近一年,最后还是因为几句口角被上级领导开除。回到家乡,在海边偶遇一颗神秘珠子,融入体内。经过了解,那珠子能让卫航在海底畅游,不受氧气、水压、光线等影响。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少有人涉足,下面是无尽的宝藏,都静等人类开发:大龙虾、大海蟹、海参、海胆、鲍鱼,罕见的红珊瑚、甚至海底遗宝等等。有了神秘海珠,渔夫也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