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800000021

第21章 村落人的梦(2)

这时候,多病的大姐从床上慢慢走下,挤到火前,痴痴地望我半晌,轻轻拉起我的手,搓了一下,又搓了一下,就像触摸新生奶娃的嫩脸。末了,她就含着泪道:“你出息了弟……爹娘日后都靠你享福啦……”

我感到很渺茫,就像一盏灯光在河的对岸,村人们和家人都指望我能把那灯提过来,永远挂在村头、挂在我的家里。可是,这河那么宽,水又那么急,我能把灯笼提来吗?提来了又有多少光亮呢?毕竟才是大队支书的一个秘书,一个给支书和革委会主任沏水、扫地、跑腿的角儿,我能给家里和队里带来些什么呢?

“都想得太远啦……”我说。

爹说:“要紧的是眼勤腿勤少说话,让支部的人都能瞧得起。”

娘说:“要紧的是快把媳妇订下来……今儿他三奶奶、七娘和九婶都来给连科提亲啦。”

我脸一红,觉得突然,就把脖子一梗,“不订,我才十八。”

二位姐姐也说:“等他再出息一点不迟。”爹想了想,就以父亲的姿态,很武断地道:“十八该订了。订不订由我和你娘商量决断,你们谁都别参言!”

于是,一家人沉默下来,闷闷坐了很久,就都散去歇息。我从上房出来,一股冷气掀了我的衣襟,不觉打个寒战,听见村头大皂角树下有“嘣——嘣——”的砍木声,就像和尚敲打木鱼一般清脆、寂寥。那声音从树下的地面传来,仿佛还带着冬夜的寒冷和冻土的坚硬,在村街的房檐下颤颤滚动,回响一阵,又升向高空,拖着月光,朝远处散去,在耙耧山上消失。我想起了初九、十九、二十九都要砍半个时辰老树根的九爷。我仿佛看见了九爷那张钝了的月镰,仿佛看见九爷那张愁苦一生的皱脸,仿佛听见九爷那八十二岁老人在寒冬中的喘息,仿佛看见了如九爷老腰一样弯曲、贫瘦、苍黄、无力的漫漫人生……我站在院子里,望着天空,就像这几天常在村前田野上盯苍茫天宇的痴狗一样,一动不动……

二姐从屋里出来了。

“弟……实在些,就订婚吧!”

“我真的不想订。”

“爹娘说得对,趁女方都找到门上来,可以少花一些钱。要不……爹说不趁着当搬运工带回的八十块钱,过些日子就得把房后正长的桐树卖掉哩!”

转身望着姐,我不好再说什么。这时候,大门外传来了咚咚的脚步声。是队长三叔不知从哪回来了,到我家门口,他停住脚步,突然对着院里唤:“连科——没睡吧?我去支书家里了!操他娘的!支书家里的猪娃又死了一个,又少卖二十多块钱。你明天抽空去给支书家猪圈垫土……奶奶的支书,家里有多少干不完的活……”

我打开大门,叫着三叔。队长已经说着话高高兴兴远去了。

来日,我去支书家垫了一晌猪圈。中午回来,发现家里转眼间变得格外洁净。院子被二姐扫得连根草棒也没有。房檐下的锄头、镢头、钉耙啥儿的,爹都给擦得锃光发亮,一行儿队伍似的整整齐齐靠着。屋里桌上铺了塑料纸,摆了两个借来的暖水瓶;床上哩,全是新床单、新被子,铺盖得光亮平展。娘从屋里到灶房,从灶房到屋里,忙不迭儿,慌得什么似的。

我问娘:“干啥?”

娘说:“你七婶介绍个姑娘,一会儿就来。”

我说:“来就来呗……也用不着借东讨西地摆。”

娘狠瞪我一眼:“人家爹是大队干部哩,家里条件好……你也快去换套衣服吧!”

说话间,大姐就去村里给我借了套退伍兵的军装,回来逼我穿了,还拿出一块三十元买的“钟山”牌手表,问我戴吗?我说不戴。大姐说不戴也好,戴了反被人家看出是借的。

就这么,一切都借装收拾停当,二姐和七婶一道,就领着姑娘进来了。

说实在,姑娘不错,是邻村大队人,叫玉玲,个头、五官、皮肤、衣着,看了都叫人觉得十分可心。而且人又落落大方,一进门就对我娘叫了一声娘,对大姐叫了一声大姐,张口合口都爹长伯短地问。娘的衣服上有了土灰,她还上去拍了拍,说娘呀,我去帮你烧饭吧。自然,七婶已经把我的情况介绍了,她一入屋,就知道我是连科。可是二姐还要介绍一番说:

“这就是连科。玉玲妹,他可不如你,人老实,配不上你。”

玉玲瞟我一眼,笑笑,“你说哪了二姐,我才老实哩。”

我感到难堪得就如走路撞到了陌生的姑娘身上去,头也不敢抬,死死的低下去。七婶见我总是盯着两只脚,就给二姐挤了一下眼,二姐就进灶房端饭了。

中午是鸡蛋捞面条,娘先给玉玲和七婶各捞了一碗,才接着又给我和姐捞。爹不知哪去了,说见了玉玲没有衣服穿,怕她嫌弃,就出去串门了。这时候,赶巧队长三叔走进来,站在院里大声嚷:“哎——听说连科要相对象了,这事咋不跟我说一声?连科是咱村里的连科,这么大的事,也不让队长知道一下子。”

娘急了,出来对着队长朝上房指了指。

队长径直朝上房走进去。

娘在队长身后跺了一下脚。玉玲给队长递个凳,二姐忙把搅好的面条端上去。

队长端过面条吃着,把眼光搁在玉玲身上。

“你姓啥?”

“乔。”

“看你有十八九岁?”

“叔……我十七。”

“找连科算你有眼力,他马上就当大队秘书啦。支书还想培养他明年入党哩……”

“听七婶说过。”

“一入党就有大前途,你爹是民兵营长吧?我们支书很瞧起连科,叫他当秘书,主要是想培养一个接班人……”队长说着瞧瞧我,哗哗咽下几口面条,接着道:“我们村生活水平也不低,家家缸里都有陈年小麦,连科家还有三年前的陈粮哩……你们村咋样?”

玉玲惊异地盯着队长看:“我们村有讨饭的。”

“我们村没有,连返销粮都没吃过,嫁到我们瑶沟算你享了天福。”队长三叔极认真地胡扯着,吃完碗里的面条,转身进灶房送碗,后就再也没有进屋。

瞅着走了的队长后影,玉玲眼睛睁得很大。

饭后,七婶和二姐也都走了出去。

屋里只剩我和玉玲。

“没想到……你们村这样富。”

“不富。”我说,“穷得很。”

“不是说家家有陈粮?”

“哪年不吃返销粮,哪年就会饿死人。”

她怔着,“队长的话……”

“假的。”

“不过你们家……好像家境不错。”

我说:“也是假的。桌上水瓶是借的,床上被子是借的,中午吃的白面也是借的,连我身上穿的衣裳都是借的。”

她不再言语,紧眼盯着我,如同看一只饿疯了向她寻食的猴子,早先脸上的光彩没有了,红润的脸色些微地泛白,眼光变得有些茫然起来。这时候,屋子里很闷,我们都如坐在地窖里。我知道她感到失望。我替她难受。

“你嫁到瑶沟村不好……”

她说:“我知道。”

“那就……拉倒吧。”

“拉倒?”

“权当咱从来没有见过面。”

“你不同意?”

“我无所谓。”

“可我没嫌弃你们村。”

“我们家穷得过年都吃不起白面饺子。”

“富户也得从穷路上走过。”

“话是如此……走不过来呢?”

“不会的……”

“会的。我们十八队连一户买起缝纫机的家庭都没有。”

“要是这样,”她想了想,“就相互帮着在穷日子的路上走。”

……

我说:“你看上了我哪?”

她说:“你人有出息。”

这天,我正式订了婚。

返销粮下来了。

村里自有了吃“返粮”的历史,就是平均主义,按人头下分。七百斤返销粮,每人可得二斤半,又全是小麦,临近的大年就能将就过去。这是集日,太阳一早就浮在天空,像是一个火红的气球在天上悠悠飘动。村野上温暖而又舒适,渗透着懒洋洋的气息。一早来赶集的乡下人,都沿着岭路,从瑶沟村头走过,不时朝安静的村落张望一眼。他们肩上大都搭着布袋,或挑着篮子,不消说,是要到镇上粮店购买返销粮的。

田湖大队今儿统一发粮本。队长罢了早饭,就去了大队部,并通知村人今儿不出工,让村人赶集购粮。好多伯们、叔们,都提着袋子、挎着篮子在村头静候,只要队长回来,一声招呼,就往粮店开去。可是队长到半晌、到中午却还不曾回来,人们等得心慌。村头的劳力越聚越多,有的蹲着走石子棋,有的闷闷吸烟,有的家来了女人,就不断张嘴叫唤。末了,就都一道去大队找了队长。

我挟着麻袋,和众人一道去了。

队长正在大队部和支书吵架。所有的生产队长都在大队院里闲蹲静等。支书卡腰站在大队会计门口,指着队长的鼻尖道:“看看吧,十八个生产队长,谁像你斤斤计较!”

队长手里提着一条麻布袋儿,脖子青筋突暴,双脚跺得山响,“吃亏的事情不能总是我们十八队!”

“你们吃了多少亏?”

“这样就多扣我们三十斤。”

“三十斤小麦你也拾进眼?”

“妈的,三十斤小麦过年就能有五户人家吃上白面饺子啦!”

“支部已经这样定了。”

“定了也不行!除非我不再当队长……”

“不当就算啦!”

“妈的,你以为我真的想当啊!”队长三叔把肩上口袋往脚下一摔,一步跨上去踩着,大声地吼,“我他妈的当队长这几年,十八队的社员吃不饱肚子,穿不暖身子,一村人供不起一个高中生,去年大年下七户人没吃上白面饺子,也没吃上返销粮;今年十月节,全村没一家蒸馍的。今年的返销粮又平白比外队少吃三百斤……三百斤呀,一人就能分上一斤半,咬咬牙,我替全村人忍了;今儿一个队又扣掉七十斤,妈的为啥要扣我们十八队一百斤;你说吧支书,为啥要多扣我们三十斤……奶奶,我当队长不能让全村社员多吃返销粮,反而次次都少吃,我这队长还有他妈啥干头!还咋样能对起十八队的社员们……不干啦!老子真的不干啦!”

这样,骂完说完,队长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不看支书,不看同行队长,也不看我们一道拥进的社员,弯腰捡起麻袋朝肩上一搭,转身就朝大队部门外走。

支书青着脸,“十八队队长——你回来!”

队长钉住,不回头。

支书朝前走几步。

“是真的撂挑不干啦?”

“只要你这样扣我们的返销粮……”

“返销粮是扣定了,除非你们队能找到讨饭户。”

不再多言,队长跨出了大队部。

支书的脸色由青转白,嘴角微微地哆嗦。他没想到我们队长敢这样。田湖大队的几十个正副小队长还没人对他支书这样过。他盯着消失在门外的队长,戳在大队部院里半晌没动,就仿佛栽在那里的一段枯木桩。我,我们十八队来领粮的社员们,全都呆愣一阵,木然地转过身子,提着布袋或挑着篮子,默默走出了大队部。

事情闹大了。

回到村里,社员们都到队长家,静默悄息地找地场坐下。这已是晌午饭时,太阳吊在正顶,村子里是铜黄颜色。牲畜满街跑着找食,猪、狗都瘪着肚子在门口看自家主人。队长坐在院里的青石上,脸一直死成一块铁板,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门外。沿队长目光望去,正可通过几株桐树望到村前那片五角麦田。麦田的青苗已经散叶,田地里呈出半绿半黄,如同头上的天空一样。在那黄绿中央,坐着那条没了主人的痴狗,它依然后腿卧地,前腿直立,抬头仰视天空。也许它的双目正盯着午阳,也许它盯的是无边的天宇,也许它什么也没看见。它那痴呆模样,如黄绿中的一滴黑色。我站在队长身后。我不知道队长为什么死盯那狗不动。我很想走到五角麦田,去看清那只狗,弄明白那狗为什么总在那里盯着天空……

全村的男社员大都在队长家陪队长默坐,仿佛这样能替队长解解愁闷。这里很少有人比队长岁数大,也少有人比队长高辈。只有村后住的七伯,他比队长大半岁。人们都这样闷着,都期望七伯能首先开口劝队长几句。

七伯在队长身后吸够了烟,把凳子朝队长边上移移,装一袋递给队长:“关东烟叶。”

队长没接,也没回头。

七伯说:“忍为贵。”

队长依然盯着那狗痴呆。

“从解放到现在,咱瑶沟没有党员,没有干部,可也没有‘四类分子’,日月还算平稳。想开点,一忍百了……”七伯说着,把烟袋抽回自己吸了。“讹咱几亩地、断咱几次水,多扣咱几百斤返销粮……别怪支部不公平,自古就是小二做官,邻居有福,谁让咱十八队不出一个人物头?忍吧……几十年都忍了。不定过上几年,连科真还闹个革委会主任或支书啥儿的,不是就该咱瑶沟人抬头过日子了?”

村人们抬头望着我,那眼神如黑夜瞧灯。

我有些心慌,感到肩上似乎被人用力朝下摁了一下。

队长的目光依旧不动。远处五角麦田的痴狗仍那个姿态凝视着天空和太阳。院落里的铜亮开始变白,透出一层锡色,愈加温暖起来。队长媳妇在灶房小心地说了声饭烧中啦。村人都不接腔。这时候,五角麦田的黑狗似乎头仰累了,就像被太阳晒软的草叶一样,缓缓耷拉下头,慢慢站起,转身徐徐朝远处走去,步子极为细碎,仿佛久病一般无力。

队长一直盯着那狗,到那狗在日光中融融化为光色,消失在锡亮的阳光里,才眨了一下眼睛,用牙齿刮刮风干的嘴唇,极深情地望着我,像刚才望着麦田的痴狗一样。过了一刻,他又把目光移到七伯身上。

“你去吧七哥。”队长无奈地说,“到支书家替我道个歉,说我他娘的后悔了……说扣多少返销粮都成……千万别让他支书生气,千万别为这连累了连科当秘书的事……”

“咋样?”

“更他妈的糟啦。支书说为了树立大队一班人的威信,要扣咱们一百斤返销粮。”

“多少?”

“一百。”

“操他八辈子!看他支书能当一辈子支书吗?有一天我们十八队出了人物……奶奶。连科的事没提起?”

“提了。支书说比较起来还是四队的星光好一些,仍打算让星光当秘书。”

七伯和支书家有些连七伯也道不明的亲戚。因为支书是田湖大队最显赫人物,七伯媳妇见了支书就叫表弟;所以,七伯也就总把自己当成支书的表哥。七伯从支书家回来,和队长说这番话是在村口大皂角树的牛车铁轮钟下。那时候,玉玲来了,我们家饭晚,出工的钟声已响过,我端着饭碗和村人男女集合在树下。听了支部又扣队里一百斤返销粮,大家立马炸了情绪,老少都在树下海骂,恨不得立刻就去把支书家老坟掘开。想想,平均每队一千斤返销粮,平白就扣了我们十八小队三百斤。三百斤小麦能盛满两个麻袋,这么大的数字,队长替社员们咬牙忍了;然去分粮时,因为上边扣减大队一千三百斤。这一千三百斤本该平均分到各队去,结果支部为了算账方便,却扣了我们一百斤,而只扣其余各队七十斤,无端又使十八小队吃了三十斤的亏。队长为此鸣了几句不平,又毫无根据地罚扣一百斤。这七扣八减,一千斤返销粮仅仅还有五百斤。如果是五百斤黄金也许无所谓,然却是五百斤小麦。再有月余就要过年,这五百斤小麦却是瑶沟村每人都要少吃几个白馍,少吃一碗水饺。庄户人家,过年没有黄金可以,没有面吃还算鸟儿大年?村人们围队长站着,听七伯说又扣了一百斤小麦,个个脸都白了,小伙子们跺脚骂娘,在队长周围急转,阵势似乎是只要队长招一下手,大伙就会冲到大队部或者支书家,闹个天翻地覆,改地换天,把支书和所有的大队干部家折腾得房倒屋塌似的。

“操!他支书也太欺咱十八小队了。”

“好歹咱十八小队的男人们都还活着呐!”

“奶奶的,咱去把支书家锅砸掉算啦!要饿死谁他妈的也别想填饱肚子。”

社员们骂着,就真的有人动了脚步,那阵势仿佛谁不动谁就不是瑶沟人,谁不骂谁就是十八小队的逆子。一时间皂角树下沸沸扬扬,如同一堆浓烟柴草,有火就燃。队长三叔原还一脸无血白色,怒得如被擒狮子,把拿在手里的敲钟铁棒转来转去,样子似乎如果支书或别的人物只要出现在面前,他就会将铁棒砸过去。可是这一会儿,他一看这阵势,却猛地把敲钟铁棒摔砸在地面,眼睛瞪得球圆。

同类推荐
  • 我们开个追悼会

    我们开个追悼会

    王手浙江温州市人。文学创作一级。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散见于《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刊,有中短篇小说集《火药枪》《狮身人面》《柯依娜一个人》,长篇小说《谁也不想朝三暮四》《在迷乱中生长》《一段心灵史》等。小说《软肋》《本命年短信》《自备车之歌》分别上2006、2007、2009年度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小说排行榜”。这天一早,我听到了一声电话。我一般很少听到早上的电话,休息天则更少。
  • 江风烈

    江风烈

    作者简介:王芸,中国作协会员。迄今已在《小说选刊》、《人民文学》、《新华文摘》、《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月报》等刊发和转载了近两百万字散文、小说。部分作品入选《二十一世纪年度小说选·二〇一〇短篇小说》、《二〇一〇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二〇〇三年度中国最佳短篇小说》等三十多种选本,曾获第七届屈原文艺奖人才奖、第三届湖北文学奖等。出版有散文集《穿越历史的楚风》、《接近风的深情表达》、《经历着异常美丽》、《纯洁与斑斓》等。湖北省作协文学院第七、八、九届签约作家。上 部那一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铮铮的气息。
  • 平安路

    平安路

    在路的起点——靠近柳树湾这一头的起点上,立了一块水泥标牌,上面刻着“平安路”三个大字。这个路名是聚金和桃桃经过反复推敲后才确定下来的,寓意为“好人一生平安”。平安路投入使用这天,聚金特意来到路边。看着路上的车辆和行人,他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他想,人的一生也许就像这修路一样:有的人给自己修的是一条坦坦荡荡、平平安安的路;有的人给自己修的是一条坑坑洼洼、危机四伏的路;还有的人给自己修的却是一条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绝路,甚至是不归路……老麻爷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站在路边看着聚金,看着眼前这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三剑客

    三剑客

    本书是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了极饶趣味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少年勇士达达尼昂,怀揣其父留给他的十五个埃居,骑一匹长毛瘦马,告别双亲,远赴巴黎,希望在同乡父执的特雷维尔为队长的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队长府上,他遇上阿托斯、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通过欧洲骑士风行的决斗,四人结成生死与共的知己。年轻的达达尼昂从外省来到巴黎效忠法王路易十三,与三名火枪手志同道合,结成生死交,共同对付国王的对头——红衣主教黎希留的卫队,并且屡战屡胜。
  • 擒“狼”记(二)

    擒“狼”记(二)

    已经更残夜尽了,又是一个通宵。有些人家的窗里已经透出了灯光。那些上早班的人正在起床;而另外一些人,那些幸运儿,还要舒舒服服地再躺一会儿。可是我还没有躺下睡觉呢。事情多极了,因为我担任着代理处长的职务。昨天一天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家里已经是夜里一点了。可是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是维尼阿明。亚历山大罗维奇吗?中尉瓦休京在打搅您!一个因公出差的叫苏林的人,在曙光旅馆被枪击中,身受重伤。检察院的侦察员戈柳诺夫和医生已在旅馆。
热门推荐
  • 重生:桑塔格日记(2018年版)

    重生:桑塔格日记(2018年版)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第一卷,时间跨度从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生活与写作密不可分,从而部分地回答了“桑塔格何以为桑塔格”的问题。
  • 未来之系统喊我去种药

    未来之系统喊我去种药

    别人的系统狂拽酷炫,苏破星际和宇宙。沐岚音的系统画风突变:“宿主,你该去种药了,还有1803种药材等着你去临幸。”认命的拿起系统出品的小锄头,耕田、播种,面朝黄土背朝天。她想要驾驶机甲,她想要翱翔星际,她想要……全部的梦想,最后只能看着闲置一旁的农耕机器人,无语凝噎。在系统的淫威下,在星际大时代下,她还在亲自耕种,美名其曰,自己动手药丰药足。
  • 李明梦的私小说

    李明梦的私小说

    曾经我也渴望爱,可是那时我失去了爱人的能力。曾经我也不敢恨,因为我一直不愿接受这个世界与自己。这是一部私小说,作者在自己可笑,荒唐的经历中也开始明白,自己似乎越来越接近某些不可承受的真相。
  • 小儿推拿广意

    小儿推拿广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瑨怀你敢娶我吗

    顾瑨怀你敢娶我吗

    “顾缙怀,你敢娶我吗?”温润如玉的顾缙怀,自顾自的看着书,懒得搭理电视那头的逼婚,像这种求婚的事,怎么可能由她来执行。隔天各大媒体头条,纷纷登上了顾缙怀对此的回应:你若敢嫁,我便娶!看着红彤彤的结婚证,慕思徽感觉特别的不真实。“顾缙怀,我真的嫁给你了吗?”“嗯”“那你是不是应该上交银行卡?”“叫老公”“老公”“哎!”
  • 快乐的科学

    快乐的科学

    如果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哲学长诗的话,那么,《快乐的科学》则像一本哲学短诗集成。西方古典哲学素以理性为尊,而尼采大胆挑战理性,在其著作中大量注入了诗性的成分,从而开辟了西方诗性哲学的新天地。本书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后,是他心灵狂欢的产物。本书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碎片交相辉映,绚烂者如吉光片羽,深邃者则惊世骇俗。生命、本能、个体、群体、宗教、爱、道德、哲学、文学、法律、科学等众多话题,在书中得到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本书浓缩了尼采的精华,是尼采哲学的入门书。
  • 弹着你的晚安曲

    弹着你的晚安曲

    天使是纯洁无暇的,而天使的眼泪却让人感到心伤。是什么让天使掉下了她无暇的泪水,泪水中又有怎样的故事?每当夜暮降临时,在广场的一个角落里总会看见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她总是微笑的看着行人,风吹起她那长长的裙子,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最引以注意的应该是她手中各色各样的小瓶。“这个许愿瓶多少钱一个?”“我可以问问你要拿它做什么吗?”
  • 饥饿游戏三部曲(詹妮弗·劳伦斯主演)

    饥饿游戏三部曲(詹妮弗·劳伦斯主演)

    在一个叫做北美洲的废墟中,有个新建立的国家“帕纳姆”,分布四方的十二个行政区环绕着灿烂的都城凯匹特。这个严厉又残酷的都城,每年都会强迫十二个区抽签选出男孩女孩各一名作为“贡品”,投身到年度盛会,由电视实况转播拼斗至死,以此来控制维持其统治秩序。16岁的凯特尼斯擅长打猎,她与母亲及妹妹波丽姆住在12区。不幸的是,柔弱善良的妹妹波丽姆抽中有去无回的“生死签”。为拯救妹妹的生命,凯特尼斯毅然代替妹妹出征冷酷无情、残忍血腥的猎杀游戏。凯特尼斯在垂死边缘挣扎过后,求生存已成了她的第二天性。暗恋凯特尼斯的皮塔数次以命相救,终于拨动凯特尼斯爱的心弦。24个男孩女孩要到战胜所有对手,然而最后只有一个胜利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宫主大人的农家小媳

    宫主大人的农家小媳

    一朝重生,她成了洛庄的小农女沈依,无父无母家中只有一个眼瞎腿瘸的奶奶和一个自闭症非常严重的弟弟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还被叔伯抢占,一家三口已经到了快饿死的边缘民以食为天,她不得不放下身段,先谋生她懂医识药,先做了毒药施给恶人惩处一番,再让他们拿钱换解药,一举两得可泄愤又可养家那日她上山采药却拖回一个活死人,原本想要养着当苦力却不料他只有缚鸡之力沈家不养吃白饭的,他能动便逼着他砍柴,挑水,洗茅房谁知养了小半年的”苦力“尽是个宫主大人她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姑,可不敢与宫主大人扯上关系,自是一别两宽,谁也别惦记谁可偏偏人家宫主不依,洗一洗,捆一捆,直接带上万凌涯灵度宫并且霸道的宣称她从此便是灵度宫的宫主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