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00000038

第38章 宛城之战 (1)

第十二章宛城之战 (1)

“知令而不行,何以能服众人之心?为将者首要遵令,你们二人可知罪?”刘寅沉声喝问道。

李轶不敢抬头,朱鲔心中却极为不服,尽管他们折损了两千余战士,却拿下了小长安集,虽然不计功,但也不能够认为这是什么过错呀,只不过是没有听刘寅就地驻营的命令而已。

刘玄和王凤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刘寅虽然言之有理,但是似乎也太过苛严了点。

“这不关李将军的事,是我的主张,寅帅要罚就罚我好了。”朱鲔抬头毫不回避地对视着刘寅,断然道。

“朱将军!”李轶似要说什么,但是又打住了。

“你身为副先锋,李轶为正先锋,此事怎只你一人负罪?赏罚分明才能整肃军容,上令下行方能上下一心,看你二人夺小长安集有功,便以功抵罪,若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定加重处罚!”刘寅不带任何感情地道。

“还不谢谢寅帅?”刘玄忙向李轶和朱鲔递眼色道。

“谢寅帅!”李轶微松了口气道,他知道,刘寅治军极严,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军中之人对其是又敬又畏。当然,刘寅本身做事向以缜密果敢称著,刚毅,处事明断,即使李轶身为一方豪强,也畏惧这位寅帅。

平日里的刘寅也不喜言语,冷静之中透着逼人的威势,即使是刘玄和王凤都有些怕刘寅,不过,刘寅爱护士卒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朱鲔并不是刘寅的部下,本是与王凤同时起事绿林,也是战功赫赫之人,他的地位并不是侥幸所致,虽然此次三军联合他不得不认刘寅为帅,但对刘寅这般不给情面也心感不忿,低头微有些不服地道:“谢寅帅。”

“好,你二人先退下吧!”王凤也觉察出他手下的这位头号将领心有不忿,怕再弄出乱子,挥手喝道。

刘寅并不以为意,道:“你二人先别走,听说严尤命属正领兵据于西城的三座小镇之中,看来是想阻我军合围宛城之势,你二人各领三千人马自西面和南面同进,务必要夺下三镇,再自西面围住出城之道,我们要将他们困死城中!”

朱鲔和李轶微喜,没想到刘寅这么快便分派任务给他们,忙领命而去。

“寅帅真的准备只困不攻吗?”王匡试探着问道。

刘寅点头肯定地道:“不错,宛城之坚,是天下众城之中少有的,城中有军民十余万,若是强攻,我方虽占兵力优势,却绝难讨到好处。他们完全有足够的力量守稳城池,但是他们人多的弊端却是,城中存粮有限,若我们围其四面,断其粮道,当他们水尽粮绝之时,便是我们破城之日!”

“可是如果他们耗上月余,等来朝中的援兵,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陈牧担心地问道。

“眼下朝中多方作战,除严尤外,还有何将可派?又能派多少大军前来宛城呢?若是大军自长安赶来,少说也要两月,而宛城之中新历大劫,根本就无这么多存粮,两月足够让他们受不了!”刘寅分析道。

王凤也点头称是,因为他知道刘秀离开宛城之时,几乎把城中的粮草全都运走,没运走的便分给了百姓。而这饥荒之年,又连年征战,朝中存粮也不多,如何能在短时间内给宛城支援多少粮草呢?因此,这一刻宛城之中的粮草绝对难以持久。

“凤帅领一万战士留守此地,负责协调四面,我与玄帅各领一支人马围守一方。陈牧将军和文叔领兵一万围守北面,并防止附近各城有来援之军,切记,只围不攻!”刘寅摊开一张宛城草图,仔细地指点着方位。

“胡段将军领兵两千扎于桐峡口,防止方城舞阳来的援兵!”

“李通将军领兵五千驻金瓦谷,守我军返淯阳和棘阳的归路,同时也保证我们的粮草营运!”

“邓晨将军则负责我军后勤补给。”

……

刘寅仔细地下出每一道命令,他绝不敢有半点差错,本来此次攻宛城,在时机之上就不能算是把握得很好,胜算并不大,而且他所面对的对手又是当今最出色的军方统领严尤。若有半点差错,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同时他让李通和邓晨负责后方,也是为舂陵军留一条后路,这两人都是他最得力的部将,调至后方,就算自己在前线输掉了,他舂陵军也不会就此完蛋,这不能说没有一点私心。

私心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无可厚非。事实上,刘寅这次出征宛城,心中便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王凤自然不反对,因为他居在小长安集指挥全局,也算是后方,自然不会在意刘寅的那点私心,事实上他还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对攻下宛城很有信心,只因为破淯阳、克棘阳,这一切来得太轻松了,轻松得使他以为天下所有的城池没什么两样。

胜利总容易让人麻弊,让人大意,甚至是忽略了许多事,而现在刘玄和王凤便是如此。

宛城外四处都是义军,林渺是想进城都没有机会,义军的来势和速度比他预料的还要快一些。当然,他并不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也没有人听,在无法进城的情况下,他也只好与怡雪一起呆在流云观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林渺担心小刀六在城中为他担心,他在城外有美相伴,可是众兄弟却在城中着急,这确实有些不该,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够意思。

“你是不是很想回城?”怡雪向林渺问道。

“我的兄弟们肯定都急坏了!”林渺无可奈何地道。

“北城守将是刘秀,如果你有办法入城的话,可以让刘秀给你让条道。”怡雪笑了笑道。

林渺微微皱了皱眉,忖道:“此刻刘秀与刘玄已经是一伙了,虽然他还可能靠得住,但若他知道我有入城之法,岂不是出卖了严尤吗?”

“我要入城也不能找他呀,随便找个方法也好,要是让他们破了城,我的那些兄弟不也跟着遭殃了?”林渺开玩笑道。

“那你是希望义军败喽?”怡雪煞有其事地望着林渺,反问道。

“不是我希不希望的问题,而是义军这次是没有可能胜的。”林渺摇头苦笑道。

怡雪讶然,反问道:“何以见得便会如此?”

“义军这么急着攻下宛城,本就犯了兵家大忌,准备不足,便来攻此坚城,那他们惟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围城而非攻城!”

“不错,他们确实是在围城,而没有半点进攻的意思,但是宛中存粮紧缺,根本就支持不到一个月,一月之后,他们便不战自败,何以见得义军会败呢?”怡雪不解地问道。

“你说得很对,宛城这些日子每天都向城中运进大批粮草,但城中军民十余万,每天耗粮惊人之极,在再没有外粮供入的情况下,实无法支撑一月。但是在这一个月之中,义军必败!”林渺肯定地道。

怡雪都对这些感兴趣起来,林渺说得如此肯定,可是她却看不出其中有何不妥之处。

“义军主帅有三,调令难一,而新胜之军,虽锐气正盛,但也容易自大。若非如此,义军也不会这么急匆匆地便赶到宛城之下了。这样一来,必易疏忽!从眼下义军的布置来看,刘玄、刘寅、王凤各守一方,这也是刘寅必须这样做的,若他对王凤和刘玄呼来喝去的话,这二人必不满,是以他们各持一方,这就减少了三人之间的摩擦,但也使得三方的军情不一。若只是由刘寅一人主事,以他之谨慎,必不会大意,但刘玄和王凤却不同。因此,我猜这次义军的败局必出自这两人身上!”林渺肯定地道。

“我想不出会有什么方法败退义军,严尤没有趁义军长途跋涉疲军之态时攻击,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现在缩身于城中,义军四面围堵,他们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怡雪道。

“义军锐气正盛,若长久不攻,其锐气必丧,反会斗志更消沉,这一点很重要,严尤绝不会傻得将所有兵力都寄于城中。他之所以派属正、梁丘赐这类人出城战敌,却没有一个他身边的亲信大将,可见他定是另有安排,如果我是他,必会先遣一支精锐伏于城外某处,待义军松懈之际,自背后杀出,届时,里应外合,内外夹击,义军必败!”林渺悠然道。

怡雪眸子里闪过一丝亮彩,但旋即又道:“难道这一点刘寅会不加防范?”

“他加以防备又有何用?他只是围守一面,宛城周围虽无高山深谷,却多密林草泽,方圆百里内皆可藏军,他如何能有这番闲情仔细搜寻每一地?如果只是刘寅或刘秀,或会小心加以防范,但王凤和刘玄则必难时刻防范,只要他们稍有疏忽,其结果便不言可知了!”林渺举目向宛城的方向望去,吸了口气道。

怡雪笑了,摇摇头道:“我看还是不可能,要知道,若是严尤派一大队人马伏于城外,其出城之时必会惊动外人,这样又岂能瞒得了义军?若是让义军闻得风声,其结果只是自取其败而已。”

“你说得没错,但是严尤并没有必要一次派出多少战士,他完全可以分批而出,在城外或是到攻击之时再整合。当然,他可以利用夜深悄然出城,这也并不是难事,严尤的军营向来神秘,奸细根本就难以混入其中,这些人三更半夜到城门去,别人还以为是换班。而且,这些日子,他定会以抓我这个大闹宛城的‘逆贼’为借口封锁所有通向城门附近的路,或是挨家搜寻,这样便可堵住城内外互通消息,只要在城墙附近设卡,谁又能够越城而出呢?”林渺反问道。

顿了顿,林渺又道:“显而易见,严尤并未派用他的亲信出城与义军交锋,那他的亲信又去了哪里呢?严家将向以能征擅战称著,这群战士的素质极好,弃之不用岂不是可惜?在义军一路颠簸为疲兵之时,他不出此精锐,那他必是安排了这些人更重要的任务,而这很可能就是自背后袭营!”

“如果你是刘寅,那严尤这次是输定了!”怡雪道

“不会,如果我是刘寅,惟一能做的便是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毕竟这三家联军非他一人所能指挥,若是判断有误的话,只会引起刘玄和王凤军系之人的指责,若是判断正确,刘玄和王凤心生嫉妒,毕竟他们也是一军之帅,若被外人呼来喝去,他们自然心生不满,甚至会阴奉阳违,刘寅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并不想受这样的气!是以,就算刘寅知道这种结果也是没办法的!”林渺摇头道。

“那他为什么还要攻宛城?”怡雪不解地问道。

“攻宛城也是迫不得已,他们既是联军,就不能不联合作战,如果只让平林军和新市兵上前线,舂陵兵却留守后方,你认为刘玄和王凤怎么想?军中将士又会怎么想?刘寅心高气傲,虽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便是油锅,别人下了,他也不会退缩。当然,他心中尚会存在着一些侥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跟来宛城。也许,他与刘玄和王凤联军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林渺淡淡地道。

“那你是希望义军胜还是希望官兵胜呢?”怡雪突地问道。

“这有分别吗?谁胜谁负,受害的只是老百姓,获利的永远是当权者而已!”林渺反问道。

“那你是说义军不该起事,不该造反了?”怡雪紧逼不舍地问道,似乎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似的,这让林渺有些好笑。

“没有哇,我有说过不该起事吗?老百姓造反是因为他们已经一穷二白,一无所有了,杀官起义也是被逼无奈求生存,他们有何错?问题只是在于,他们最终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能不能找到一个开明的君主为他们谋得和平与幸福。放眼天下,义军无数,可是谁又是真正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的真主呢?”林渺坦然道,神情间不无伤感之意。

“赤眉军势力遍布东面数郡,军卒数十万,你看樊祟如何?”怡雪问道。

“你是在考我还是真想知道?”林渺撇嘴反问道。

“你说嘛,就当是我想知道好了。”怡雪见林渺有些不耐烦,微带娇嗔地道。

林渺不由得笑了起来,表情有些怪怪的。

“你笑什么?”怡雪见林渺怪笑着望向她,脸微红,佯装责问道。

同类推荐
  • 善少爷系列之江湖之道

    善少爷系列之江湖之道

    关中名侠左风禅之女左灵出嫁,婆家不接,娘家不送,雇正丰镖局护送入晋城。镖队甫上路就遇到了劫镖,自此一路走,一路厮杀,一直走到只剩下两个人,左灵和三等镖师李大乘,这个李大乘何许人也?区区三等镖师竟然能够一人一剑,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护送左灵入晋城崔家。可是到了晋城又如何,刚刚喘了口气的李大乘和左灵,马上发现陷入更大的阴谋之中。。。
  • 少年剑侠史

    少年剑侠史

    他自幼被师父带在大山中长大,从一个婴儿长成一个俊秀青年。师父教他读书写字,授他习武强身的本领,但人终有寿限将至之时,在他伤心与不舍的目光中,师父无奈还是离开了他……他决意成为一个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一代大侠,下山之后才发现有无数的阴谋诡计、人情世故在等待着他去细细品味。多年后,他感叹:人生这一路途真的有点累,若是当年不下山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但是他明白逃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自己终将在属于自己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 武道雷神

    武道雷神

    自古罪孽深重者,必遭五雷镇压,然雷神不在久矣。年少老卒,天命所归,卷入江湖泥潭,惩奸锄恶,五雷归一,重整武道。曾几何时,碧海莲天、苍穹烈阳、王后将相、血夜灵兽、十二强者称霸天下,雷神一出,天下无敌。雷公亭前天风舞、落凤坡后红莲飘、田家村里兰若司、云州城中金丝缠、雨夜玫瑰梦前世、一轮明月万盏灯。
  • 谈笑看吴钩

    谈笑看吴钩

    读天道剑影,品侠客人生;观江浪传奇,唱沧海一笑。江湖秋水多,谈笑看吴钩!“谈笑看吴钩”一语出自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乃是一种安贫乐道、笑傲江湖的人生态度。作者个人一偏之见,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随意、超然、自由自在。“吴钩”本是吴地的一种月形弯刀,后来多指锋利的兵器,男儿报国杀贼的利器。本书中“吴钩剑”亦即主人公叶天涯的佩剑。叶天涯本是一个淳朴的农家子弟,一直平平静静地种田过活,不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降临,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后来被一户有钱人家收为牧童。数年之后,不意之间惊觉一切都是阴谋诡计。恩仇难了,风波险恶,小小少年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其实本书便是一个“求不得”的故事。
  • 秩霸

    秩霸

    “英雄不问出处,有朝一日,凡我之所到,若帝王巡游,众生俯拜。”……看草根如何成王,看凡人如何登仙,看斗战者如何捅破天!
热门推荐
  • 校园里的武林高手

    校园里的武林高手

    当一名武林高手的记忆来到吴天的记忆中时,它会给吴天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让我们一起期待吴天的成长!
  • 农家姝

    农家姝

    温秀才老婆难产死了,丢下才刚出生的小女儿、满五岁的二女儿、八岁的大女儿。一场丧事几乎花尽温家所有积蓄,温秀才拿剩下的钱买来一头刚产完崽的母羊,给三女儿小妹作哺乳之用,生活便有了山穷水尽的态势。温秀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大妹退学,去跟邻村的孙大娘学习针黹……
  • 天玄红包群

    天玄红包群

    要问苏子轩,a市的大佬,还是大佬总得大佬。“大圣在不,小仙这有小浣熊,想和您换仙桃”“啥?小浣熊!等着啊,我这就让猴孙们抬来一筐”“月老啊,我这姻缘绳用完了呢”“小仙这就给您发一捆”“老华啊,徒儿这几天缺医术呀”“我这就去张仲景家抢医书”手机在手
  • 从此刻开始打穿忍界

    从此刻开始打穿忍界

    我来此界有三大愿望。一,打穿忍界,成就忍界之神。二,破除血统论,建立新秩序。三,用核平的方式,消灭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21世纪地球青年穿越火影,成为星忍村下忍灭斗,偶然间在祠堂发现了初代星影遗留的手札,从而得知星星修炼可以通过火,风,雷,阳四种查克拉属性,创造出血继淘汰忍术——星遁。从此以后,火影世界多了一名会使用星遁的少年忍者,忍界的发展轨迹,彻底改变。要素一:黑化鸣人,以另一种方式达到人与人相互理解的核平。要素二:主角腹黑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穿越,无系统,无血统,凭硬实力莽穿火影世界。(新书《海贼之型王迦勒底》)
  • 你在终点我在原地

    你在终点我在原地

    讲述两只学霸的恋爱故事——他,是娱乐圈的大明星,全民初恋国民老公。出道多年没有交过一个女朋友,一直是绯闻绝缘体。她,军区大院的小霸王,部队里的神话!为了使命异常理智的舍弃了懵懂少年时的爱情。“那我等你”。四个字的承诺,他等了十年。“若是日后,你我重逢,你若未娶,我若安好……我答应你。”这是她给他的承诺。因为对彼此的爱,他们互相期盼了十年。一场意外,十年之后,他们重逢了.........
  • 有一种明白叫糊涂

    有一种明白叫糊涂

    古往今来无数圣贤智者在参悟人生后,都发现了糊涂的影子。孔子发现了,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取名“逍遥”,墨子看见了,取名为“非攻”;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时也发现了,但他提起笔时却忘记了!他也真够糊涂的,只好语焉不详地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直到清代,才由郑板桥振臂一呼,呼啦啦地擎起一面“糊涂”大旗,高声地宣称:难得糊涂!
  • 我有一只北冥鲲

    我有一只北冥鲲

    开局一只鲲,变强全靠吞。魔女的爱恋,诸神的想法,凡人的野心,万灵的祈愿都在这片大陆上交织缠绕。没有了现实的牢笼和生活的围城唯有踏上未知前方的云歌。这,是一个失心者的救赎之旅。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真理之证

    真理之证

    一张魔网,亵渎神威的魔网,在虚空中织就。为了阻挡这张魔网的蔓延,世间所有的诸神,黑暗主宰康斯采恩、巨龙之王与矮人皇帝,精灵神与光辉之印,都联合起来了。巨龙在陨落,天使在凋零,诸神和他们的国度在飘摇中坠入凡尘,究竟什么才是永恒的真理?他们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需要诸神皇帝,汝即是真理!
  •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一书让你感受美利坚的自由与梦想。将一个真实的美国娓娓道来,本文从美国的历史政治、价值观念、宗教建筑,文化渊源、风俗习惯、休闲时尚、社交礼仪等多层面介绍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层面,有助于读者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获得对美国社会全景式的认知,从而更好地了解美国这个文化多元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