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95500000001

第1章 序

傅惠钧

尚文先生写作本书较为直接的诱因,是有感于当下国民语文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说:“现在语文世界(包括各种媒体、广告、杂志、论著等)语病之多,说是‘满目疮痍’也不为过。”“在教育领域,连关系到多少年轻人命运的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也出现了不少语病,不能不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泛语文”甚至“非语文”泛滥成灾!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学者,责任驱使着他不辞年迈继续提笔!

尚文先生对当下语文世界“语文品质”问题的评论并非危言耸听。别的不说,高等学府应该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语文水平的。可是,当下的许多高校,语文问题触目皆是!一篇学位论文,第一句话就是错句;教室里的励志标语,竟话语不通、错字连连;打开网页,三五分钟就能发现语病;甚至有些红头文件也会表意不清以至影响执行。这些都是事实!语文教材则更应是优秀语文品质的代表。但事实上也不容乐观。前一阶段,因为一项研究的需要,我通读了当下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发现其中语文品质欠佳甚至话语不通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下面的表达:

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008年第4版)

“媲美”的意思是“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这里是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别之大,犹如“蜜蜂”和“蜂蜜”的差别一般,谈何“比美”!再如:

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我的母亲》,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2009年第6版)

此例“她讲的故事”,邹韬奋原文作“她的讲故事”。“的”的位置移动一个字,含义却大不相同!“她的讲故事”,主谓之间加上“的”,其功能由述谓变成了指称,整个结构具有了名词性特征,充当句子的主语,但尽管如此,由于其中心语“讲故事”是谓词结构,本身仍保留着动态性特征,因而整个结构指的是她讲故事这件事情,包括故事的内容,她讲故事的方式、情态等等,而不是仅指“她讲的故事”。“感动着妹仔”的应是“她的讲故事”,下文“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的推想,也正与此相呼应。课文改作“她讲的故事”,变成了只是故事的内容感动了妹仔,这样,下文的推想也就没有了依据。这个改动显然是失败的!

下面的例子,问题表现得隐蔽一些: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和铁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003年第1版)

此例黄瑞云原文作:“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你要变成碎片的!”是一般主谓句;“我要把你碰成碎片!”是处置式。原文的表达“你”是主语,结果是“你”自己导致的,课文的表达“我”是主语,“你”则成了动作处置的对象,结果是“我”导致的。分析全文,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是:物各有所长,不能以己之所长比人之所短。(原文末尾有点题句:“用自己的强点比人家的弱点是不应该的,人家也会有比你强的地方。”)铁罐是个傲慢的形象,自矜坚硬耐碰,恣意轻蔑、奚落陶罐,只见陶罐容易破碎的弱点,无视其实用耐蚀的长处。作者只是在对比之中突出铁罐的傲慢与偏见。从行文主旨看,无意强化铁罐对于陶罐的仇恨之意。前文说:“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主语就是“你”,“破成碎片”也非他动所致。上引话语进一步强化了这层意思。从教育的角度看,编者这样处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也没有好处。因而,课文的改动同样是失败的!

此类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说当下语文教材的语文品质尚待提高,该不是虚妄之言。教材尚且如此,其他读物可想而知!

当年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写作《语法修辞讲话》,是有感于当时的报纸、杂志、书籍甚至政府文件“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目的在于“匡谬正俗”,其影响及于几代人的语文生活。尚文先生写作本书,在提升国民语文品质方面,接力吕、朱二位先生,只是二位先生主要着力于语言本身,而尚文先生在重视语言本身之外,主要把目标指向了教育。

有人问尚文先生:关于语文教育您影响较大的观点被同行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即“人文”“语感”“对话”,现在为何又要开启“语文品质”的话题?这个问题,涉及尚文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可以说,关于语文品质问题的见解,是其语文教育思想逻辑发展的结果,对于其语文教育思想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书中《从语感到“语文品质”》等篇中已作出相应的回答。不过我们还可以从“新语文学”构建的角度来认识。鉴于基础教育中的各门课程都有自己可靠的学科支撑,唯独“语文”没有一门与之相应的“语文学”的支撑,尚文先生曾建议“建设一门新的语文学”,并认为这门学问“是基于汉语语言学、语言美学、哲学解释学的‘言语学’”。尽管尚文先生没有着意去构拟这样一门“新语文学”,但是,在我看来,他的“语感论”和“语文品质论”,就是“新语文学”或说是“王氏新语文学”的两个重要支点。以“人的言语活动”为对象,语感立足于言语主体,语文品质对应于言语形式,这是语用研究的两个重要视角。它们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当然,“新语文学”是一个大话题,内容自然也不止这些,尚文先生也有其他方面的论述,但本书的研究显然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从语言学视角来看,尚文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有个显著的特点,即通过开拓语言研究的新领域来定位语文学科的对象范围与研究重点,从而解决当下最为关键也是急需解决的语文问题。而正是这种努力,使得他的语文教育研究更具引领的作用。

百年现代语文,经历了一个由义理中心向语言中心的转变,这是历史的进步。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不可否认,我国的语文教育受到了语言研究整体偏向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索绪尔学说的影响,重心在“语言的语言学”,重点关注的是语言的结构系统,我国也是如此。直到70年代末,语用研究、语言功能研究才渐渐引起重视。叶老关于“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阐释,尽管也有学者理解为“口头使用的语言”和“书面使用的语言”,但语文界似乎多自觉不自觉地将“语文”定位为索绪尔“语言的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即“语言”。这一逻辑起点,使“语文是工具”“语文课是工具课”的认识成了语文界的主流。语文及语文课程的这种取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跟语言研究长期忽视语用的整体背景不无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研究、语言功能研究等有了长足的进展,也引起了不少语文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应该说,新时期的语文教改产生于这一阶段,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也不是偶然的。尚文先生的语文教育理论构建,正是在这一语言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他从对工具论的批判中亮出了人文论的主张。“人”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或者说“人的言语活动”,成了他的语文教育理论构建的基础。为此,他向语言学寻求支持,事实上他的研究也借鉴了这一阶段的语用研究、语言功能研究以及语言哲学研究的成果。但他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于“语感”培养,而国内语言研究中,这方面尽管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但却尚无系统成果可供借鉴,于是他下决心自己开拓。《语感论》就是这样诞生的。我以为,与其说《语感论》是一部教学论专著,不如说它首先是一部语言学著作。“语感论”的提出,对于改变“知识中心”的教学取向,起到了关键作用,促使新时期语文教改的核心转向得以实现。

在语文教改经历学科性质大讨论之后,“人文”的钟摆偏离了轨道,语文界出现了离开语文讲人文的“泛语文”甚至“非语文”现象,而且相当严重。尚文先生在呼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构建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他意识到“语感属于人的主观感知层面、精神层面,说起来觉得比较抽象,甚至似乎还有点神秘,难以捉摸”,在操作层面也难免有些“隔”。为了进一步促成向语文教育本体价值的回归,纠正“泛语文”“非语文”现象,他提出了“语文品质”的概念。他认为,语文品质“是语感在言语作品中的对象化”,有了语文品质的视角,语感的把握便有了切实的抓手。

而“语文品质”,同样是一个语言学课题。尽管不像“语感”研究那般完全需要拓荒,其相关研究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学者的著作中或有所见,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学界尚未进行过系统研究,因而同样具有开创的意义。作者从语文品质的对象、范围与本质特征,衡量语文品质的标准,言语形式与语文品质的关系,语文品质论的学术遗产,语文品质与语文课程的关系等多个角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尤其是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衡量语文品质优劣高下的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两个层次,即“基本要求”和“审美层次”。关于基本要求,有四个方面:就文章本身字词句段之间的关系而言,是“清通”;就文章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首先是“适切”,指文章表达的意涵与作者的言语意图要贴合,其次是“准确”,指文章所表达的与表达对象的实际情况要一致,第三是“得体”,指文章的语气、言语色彩等要契合文章作者与读者的真实关系。关于审美层次,则包括洁净美、情态美、节奏美等。在一般语言运用领域中,受毛泽东倡导的影响,衡量语言表达的优劣多以是否“准确、鲜明、生动”为标准。这个标准的问题是失之笼统,缺乏针对性,无法适应语言运用因素的多元性和领域的广泛性。一部宪法,显然不可能以是否鲜明生动去衡量其语言运用。陈望道的“适应题旨情境”,王希杰的“得体性”,都讲的是语言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评价标准。尚文先生这个标准体系的特点就是区分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来确定评价依据,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基本要求中四种关系的确立,让我们可以针对影响语文品质的各种具体因素来作出具体评判,对语文学习也更为有利。需指出的是尚文先生的概念系统有他自己独特的内涵,与学界既有说法或不尽一致,如王希杰先生的“得体性”是以总原则提出来的,包含的内容更广,读者需细加分辨。在语用研究中,评价标准是个关键问题,毫无疑问,本书这方面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说,尚文先生关于语文品质研究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当然,他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语文教学。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它生成的原由,使学生得到借鉴,最终达到提升自身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的目的。”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与语言学的关系。语言学的发展,往往会影响到语文学科的发展,或者可以说,语文学科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语言学的发展,无论从历史和现状看,都是如此。因此要推动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推动新语文学的建设,语文教育学者需要更多关注语言学研究、参与语言学研究。这方面,尚文先生的经验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同时,语言学者也要更多地从语文教学提出的问题出发开展语言学研究。就以“语文品质”而论,要将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就需要语言学者与语文教育学者共同来努力。比如,尚文先生的衡量标准中有“清通”一项,它就关涉到语文规范化问题。一个不规范的语言现象,自然就说不上“清通”;而若是一个并无规范问题的语言现象,却被认为是语病,这不仅对语言发展不利,对于语文教育更是有害。而事实上这样的情况非但经常出现在教学中,甚至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目前,我国语文规范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台了不少规范标准,但是还有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不少语言现象的规范性地位尚难确切认定,需要学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这里举一个具体例子: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史铁生《我与地坛》)

“米”是长度单位而不是面积单位,这里的使用是否规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008年第5版)的编者觉得是不规范、不恰当的,因此改作了“平方米”。不过,我以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米”的这种用法会不会使用开来,似乎还需要观察。长度单位有时会用于面积表达,“寸”用得最为普遍,如“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人民日报》)。“寸”的这种用法,仅在北大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就有几百例之多,“尺”“丈”“米”等也都有类似用法。如:“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小片耕地上,每一尺都有父亲的足迹,每一寸都有父亲的血汗。”(《林清玄散文》)“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丈领海,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百度)“用一米土地,换一米阳光。”(新浪)这类用法多为非计量性的。其用例通常具有简洁之效,一般也不会产生歧义,对于其规范性似乎不宜简单否定。就本例说,尽管课文改得似乎合于一般规范了,但显然不如原文简洁,且用于非精确计量的语境中,也不如原文贴切。(参见拙著《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现象,在当下的语文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研究的任务相当艰巨。另外,语文品质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的进一步深入,也需要修辞学等相关学科的加入。

尚文先生的文字,文气充沛,张弛有度,笔端充满情感,富有文学色彩。由于学问扎实、底蕴深厚,所言往往发人所未发,引例信手拈来,贴切生动,读来让人如坐春风,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从语文品质上显示出大家风范。可以说,尚文先生学术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的语言魅力,或说极高的语文品质!因为是谈有关语文品质的书,这是不能不说的话。

上个世纪末,尚文先生组织编写浙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邀我参与,我有幸协助先生主编这套教材。回顾那段时光,真是难以忘怀!编写教材是个艰难的过程,尚文先生甚至用“下地狱”来形容,然而那却是一段很真、很诚,亦且很美的生活!大家为了一个教育的梦想聚集在一起,不计付出,不讲报酬,为了节约,甚至出差睡地铺,有时为了一篇文章的入选、课文中一个词语的改动,或是一道习题的编写,大家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在这种氛围中,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尽管后来我的主要学术兴趣在于修辞学和汉语语法史,但基于对基础教育的那份初心,并受尚文先生的影响,还一直保持着对语文教育的热情。

尚文先生书成后命我作序。我是后学,焉敢言序。谨借此机会写了以上一些心得,以此献给尚文先生八十寿辰,并祝先生健康长寿!

于2017年端午节作于知鱼斋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本书作者干天全教授研究中国寓言数十年,精选两百多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分析寓言背后的智慧,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一则《坎井之蛙》,让人知道坎井外有海阔天空的世界,不能在狭小的环境里自我满足、自鸣得意;一则《刻舟求剑》,告诫人们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以发展变通的眼光来处理问题,墨守成规就会失败;一则《南辕北辙》,使人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确的方向,若方向错了,不管物质条件如何优越,自己如何努力,只会离预想的目标越来越远……
  •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网球

    网球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符合当代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运动需求,融合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科学性与实施性为一体。本书共十一章,包括运动概况、技术、战术、教学、训练、规则裁判法和运动损伤;全书内容结构合理、图文并茂、内容广泛。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
热门推荐
  •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加多宝集团与广药集团争夺“王老吉”的战火从2012年烧到了2013年,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持续关注。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亿元捐款,到“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妇孺皆知的凉茶宣传语,再到2010年巨资赞助广州亚运会,加多宝集团凭借其强大的营销力度,将原本属于广药集团的百年民族品牌“王老吉”推向了千家万户2012年,广药集团却一纸诉状,将加多宝告上了法庭,要求加多宝停止销售和生产“王老吉”商标的产品,拉开了“王老吉”之争的序幕。本书为读者再现了“王老吉”商标之争的前因后果,对凉茶饮料行业的现状深入剖析。
  • 女人受益一生的情感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情感课

    每个女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有些女性能妥善地处理好这些事情,她们有智慧、有魅力、有风度、有高情商,但是也有一些女性则因为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在生活、家庭、职场中处理问题稍欠成熟,从而遭遇困境,被生活所累,这让她们感到疲惫,感到无助。本书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入手,指导女性如何摆脱窘境,其中讲到情感内容必将使女性朋友受益一生。
  • 99天宠妻日记

    99天宠妻日记

    一场阴错阳差。她签错了字,嫁错了人。喜孕三月,突遭未婚夫抛弃,她绝望逃离。一次错签,她的大名糊涂的签在一张‘结婚同意书’的女方栏上。男方却是未婚夫所在公司的合作伙伴,全国最高身价排行榜位居首位的龙先生。龙兆川,20岁便稳坐上市公司CEO的位置,不断刷新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商界一匹无可匹敌的黑马。安一一,长相一般、工作一般、智商一般、情商一般,常犯糊涂的八卦小报记者。一次醉酒,她将自己完全的献给未婚夫,三月后却被未婚夫一口否决了一切。绝望间,她用拼命的工作来麻醉自己,却不料一次糊涂的错签,她转身成为人妻。新夫的无边宠溺,她越加沉沦其中。嫁入龙家,以为她终于可以安稳的生活,却不想,前未婚夫的骚扰,让她险些流产。一份检查报告,方知,宝宝的真实身份。原来.被甜蜜的坑了。【片段一】某BO:“小糊涂蛋呢?”小跟班:“少奶奶跟拍某大神被活捉了。”某BO:“让他破产。”小跟班:“.。”某BO:“小糊涂蛋还淘气吗?”小跟班:“恩,少奶奶不小心打破了某副总裁的收藏品,被当场骂哭。”某BO:“撤职,永不录用。”小跟班:“.。”某BO:“小糊涂蛋.。”小跟班:“哎.少奶奶一切平安,只是有些郁郁寡欢。”某BO:“备车,老婆为上。”小跟班:“.。”-----命运兜兜转转,却是暗中注定。P:宠爱有加,宠文当道~小虐大宠,宠爱无限。
  • 江山归谋

    江山归谋

    惠慈太后狗血的被自己的儿子捅死了,更狗血的是她变成了她的侄女儿。当她与她的孩子们狭路相逢之际,太后娘娘……算了,顺便争个帝吧!
  • 腹黑国师在线约

    腹黑国师在线约

    【霸道国师容瑾的宠妻养成之路】□■世人皆知,这任国师容瑾虽年少成名却杀伐果断、手段狠辣不留情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堪比人间罗刹。而在慕七看来,他仅仅只是那个会在下雨天刮风打雷发烧时不住瑟瑟发抖寻求温暖的少年闻曳。□■邑北草原上的初遇,将两人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自成德十一年至成德二十六年,十数朝京城风雨飘摇。朝中权贵起起伏伏,或家族衰落,或门阀兴起。他从一介少年成长为天宋国师。而她,则从他身边的小小婢女默默隐退,化身为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神秘莫测的长明坊驻客隐娘。然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朝功成,身退也竟都成了奢望。【容瑾:你是我心头的一粒最鲜活、最纯净的朱砂,然护着护着还是让你踏进了这腌脏之地……】然,是心怀愧疚的他将她拖入这深渊,还是她甘愿做扑火飞蛾、陪他共在深渊望光明?【小剧场】慕七容瑾两小只均单手托腮状慕七望天上的星星,轻语:“阿瑾,你爱不爱看星星?”容瑾侧脸望慕七,身子一动不动眼睛一眨不眨,深沉道:“爱。hin爱。灰常灰常爱。”
  • 战士之天狼劫

    战士之天狼劫

    (新书一剑小天下已发布)特种兵皇者楚轩重伤昏迷,两年后醒来却发现世界已经大变。此时的世界变异生物横行,热武器失去了作用,人类陷入重大危机。武战士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身怀大梦神功的楚轩,带领觉醒了内气的昔日战友,开启了一场现代武道之战……
  • 末世百宝录

    末世百宝录

    末世骤然降临,不知从何而来的神秘力量,将全球超过半数生物尽皆感染,大街小巷丧尸横行、荒郊野外异兽游走、崇山峻岭草木异变。好在修真者迎来了灵气复苏时代,普通人走向了强化进阶的新世界,科技也迎来了一次巨大的末世变革。普通人贾任新,在末世之前得到了一本名为百宝录的书籍,其上记载了关于末世的各类信息……
  • 重生八五最强医神

    重生八五最强医神

    当苏瑾月透过鲜血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正向着她跑来。凄然一笑。此时她才明白,原来她早已爱上了这个男人。如果人生还能重来,她一定会选择嫁给他。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更没有重来...命运的眷顾让她回到了最初,既然上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那么这一世,她绝对不会再犯前世的错误,这一世她权也要,他也要,至于欠她害她的人,她也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片段:“你愿意娶我吗?”苏瑾月期待的看着战亦寒,心中微微有些紧张。战亦寒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苏瑾月。她说什么?她要他娶她?见战亦寒迟迟没有反应,苏瑾月有些失落。就在她转身要离开的时候,一只大手握住了她的手。“现在就去!”这一天他盼了很久了。“可是现在是晚上。”苏瑾月无语的看着拉着她的战亦寒。本文一对一,甜宠文。
  • Renascence and Other Poems

    Renascence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