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8100000009

第9章 我的大院我的伴(2)

我跟发小那些事儿

儿时的玩伴令我思念。我们一起走过童年,然后各奔东西。每个人都有不同路要走,可在各自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发小,北京话就是从小光屁股一起玩大的,铁杆哥们儿。虽然我跟发小之间很大程度上只是玩的关系,但是人生何处不是玩呢?

我的发小挺多的,其中有一个叫鹏鹏。想起他,我就会联想起那部动画片《彭彭和丁满》,他们虽然字不同,却都有着一副可爱的面孔。

鹏鹏算是上学前在姥姥家的玩伴,经常在一起打电子游戏。上小学以后,每次寒暑假能回姥姥家,他都跟我形影不离,直到五六年级以后,回姥姥家的次数渐渐少了,也就失去了联络。听说现在正在英国留学,而且是公派,应该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吧。

我跟鹏鹏之间的故事,最有趣的当属我们一起养小鸡了。

鹏鹏的父母跟我的父母是好朋友。那时如果有一方的家长有事,就会把孩子交给另一方,家长买衣服什么的,也会捎带手给对方的孩子买一件。由于我和他的外貌存在极度反差——我从小就比别的孩子肥一些,脑袋也大,他是从始至终都像火柴棍,又瘦又小——所以爱好上也是截然相反,我没事就喜欢在家待着,他只要有空就会出去疯跑,因为晚回家挨过无数打。记得当初滑板开始流行,所有孩子都有,我也买了一个,鹏鹏大概两个月后就会到处滑了,我六个月以后依然还趴在滑板上不敢站起来。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滑板运动。

不过我们也有同样的爱好,那就是“小霸王”,其乐无穷啊……那时候,打魂斗罗,沙龙曼蛇,还有一个叫“警察捅人”什么的忘了,永远都是我主把,他副把,两个人配合得十分默契。比如,魂斗罗30条命续两次就能打通。有时候小舅在家,特别不爱看我们玩,就一把把游戏机抢过去,自己在那玩,当时小舅好像3条命打通关还能剩8条命左右,所以我们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会有技术这么好的人——直到后来十七八岁又找到一个红白机,才发现我也能3条命打通关,才体会到当时小舅看我们打是多么的干着急。

大舅初次回国那一段时间我也待在姥姥家,鹏鹏不知道我大舅是谁,依然天天来找我玩。我大舅八年没回家,好不容易在家待两天,天天有这么个外人来,还总引起全家的注意,大舅就烦了,好像是一声大喝,把鹏鹏吓跑了。

之后每次来之前,都要先打电话问一下:“你大舅在家吗?”我每次都说:

“你放心,他回美国了!”

六岁左右的时候,姥姥买了两只五颜六色的小鸡回来,说是新品种观赏鸡,我和鹏鹏一人一只。我要在城里上学,不能常在姥姥家,就把我的那只放在鹏鹏家养。

他家住一楼,有个小院子。一开始还好,小鸡活泼可爱,后来长大了绒毛一掉,就是普通的鸡了。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些小鸡都是不法商贩用颜料染得,我姥姥被骗了。后来放寒假回家,鹏鹏家把鸡宰了,炖了一锅鸡汤,等我赶到的时候,已经在餐桌上了。

后来一年级的暑假,我期末考了全班第一,那时我住在老师家里,老师兴奋地问我家电话,说要通知家长,我父母那时没电话,我就想告诉他我姥姥家的电话。我还记得当时我脱口而出一个号码。之后放假回姥姥家,姥姥问我为什么鹏鹏跑到家里来告诉姥姥,我得了双百第一名。我一下子才反应过来,我把鹏鹏家的电话记成了姥姥家的电话了。

我们铁得够可以吧!

还有一个发小叫金德,是我上小学后认识的,也是军队子弟。我上三年级后,父亲调到金德爸的单位。我们住在同一个院里,都成了大院子弟,当然也是大院疯狂游戏的参与者。

金德好像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名人,为什么呢?他在幼儿园时就做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广告,就是“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那个拿着苹果的小孩就是金德。他是我人生历程当中遇到的少数几个永远比我还胖的人之一。

据他说,打他记事开始,他的体重就一直是正常人的1.5倍左右。后来跟我一样,不怎么努力学习,等大学毕业,自己出来开了个桌游店,经营三国杀、万智牌之类的项目,现在处于创业阶段。

说起来,我第一次认识他是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家长都来送孩子。所有家长里只有我爸和他爸穿着军装,后来两个人聊起来,说以后两个小朋友要互相团结。后来我说:“你怎么那么眼熟?”他骄傲地说:“我是蓝天幼儿园的,我拍过广告,新飞冰箱。我还演过电影,叫什么,我想不起来了。”后来老师排座位,我们排在一排,他坐我后面。

三年级以后,我父亲调了工作,我就不常在老师家住了,不过爸爸那儿实在没有地方——只有一个办公室和一张单人床——我就每周三回一次家,那时候从小学走回家要20分钟,骑车只要5分钟。金德有车,我就天天蹭他的车。他骑车,我坐后面,两个胖子,压着一辆儿童自行车。后来四五年级的时候,那辆小车实在不堪重负,后轮被我们压爆了胎。后来他买了一辆成人的山地自行车,以后就再没爆过。

金德家的条件比我家的好。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去他家,就感叹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房子。如果没记错好像是三室两厅,而那时我们家只有一间宿舍,一个上下铺。他从小就有很多零花钱,可以买掌上游戏机、四驱车、电子宠物,甚至随身听,各种的新鲜玩意。

我那时只能天天跟着他蹭玩具玩,他是十一月的生日,在我之前,每年过生日都会让我去他家吃蛋糕。我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第一次吃水果蛋糕,就是在他家。我还记得那次他爸爸不在,我们吃了一半,本打算留一半给他爸爸,后来看我直勾勾地盯着剩下的半块蛋糕,金妈妈不好意思,又给我切了一小块。

他虽然胖,但是很高,是全班最高的,所以站队总站排头,久而久之就兼任了体育委员,并且在学校的鼓号队吹小号。我们周末参加的补习班都不尽相同,作文、奥数等等。直到六年级的时候,网吧开始兴起,我们每天放学都偷偷去网吧,终于才有了志同道合的爱好。

那时最流行的游戏是星际争霸,还有雷神之锤。他有零花钱,我没有,每次都是他请我,这个看上去我很占便宜,实则非常悲催。比如星际对战的时候,我只要一占上风,他就大吼一句,我不请你了!那时我最害怕听这句话,因为身上没钱,又是偷偷出来,所以他一吼,我就乖乖撤兵,等他发展起来把我灭了——在我印象中,跟他对战从来没赢过。其他游戏也一样,基本都是我被干掉,除了偶尔我们两个跟别人对战,才能赢上几局。

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们有一次在院里的冷饮摊喝冷饮,那时已经很晚了——大概有11点的样子——第一次我们这么晚了还不回家。看着天上的星星,问彼此,未来会是怎么样的?那时我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初中将会去哪里。因为可能要分开了,所以彼此心照不宣,默默地啜冷饮,望着繁星,不胜伤感。

后来,初中我去了离家比较远的人大附中,选择了住校,之后很少见到金德了。直到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们在玩万智牌的时候又碰到。不过,之后不久,我们就离开了大院。

恰同学少年

小学的生活时间比较久远,但想起来趣事还是蛮多的,每年的春游、秋游、运动会、儿童节、新年晚会……都是趣事。正应了那句话,恰同学少年!

我的少年时代真是惬意啊,无忧无虑无烦恼,有的尽是快乐的时光。

从一年级开始,我有一个同学就特别与众不同,姓马,当时同学们都叫他马欢,真实姓名已不可考证了(呵呵)。按照同学们一致的说法,他是属于“神经质”那种类型的——跟我很多地方倒是蛮像的——不爱学习,就爱研究课外知识。我们在一起从天文聊到地理,从奥特曼聊到恐龙,一直到六年级毕业,都是很好的朋友。

那时候,我们最爱玩的游戏叫做“土块儿大战”,意思就是下了课从花坛草丛里找出干硬的土块儿,然后互相扔着玩,土块扔到身上就碎了,有很爆炸的效果,同时又不是很疼,所以我们几个男生每天灰头土脸,浑身是土。

后来大了一点,由于北京不让放鞭炮,于是就有了一种叫做“欢乐球”

的东西在北京兴起。就是一种小型的气球,一踩就爆,价格便宜,大概10块钱能买100个,当然了,对于我们这种高智商的生物来说,就有了别的用途。

欢乐球灌上水,扔出去手感颇佳,一旦命中目标,对方立即变成落汤鸡,十分过瘾。于是“土块大战”变成了“水球大战”,每天上课都湿乎乎的,像刚洗完澡。直到有一次正中班主任的头部,我们被请了家长以后,才放弃了这项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

我记忆很深刻的是,当时给我们这些捣蛋鬼安上了一项罪名:追跑打闹。

说实话,只有头脑发呆的人才不喜欢追跑打闹。会玩才会学习,会玩学习起来才有后劲。这个道理我早就懂,可是,就是有些人怎么也弄不懂。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少年、青年、成年,最终一事无成,心中才有了悔恨——唉,当初我怎么没有跟那些“坏孩子”一起追跑打闹呢,真是白混了!

做人,尤其是做学生,最好还是不要这样的悔和恨。我一直认为,贪玩是一个孩子好的品质。这样的孩子聪明,有创意,有持续的潜能。死学型的学生大都没有什么出息,我绝非是标榜我自己。

小学里有航模组和火箭模型组,经常会进行表演,航模组就是飞机模型,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在学校里飞来飞去。火箭模型就更不得了了,真的是模拟火箭发射的场景,把操场上划出一块,有专业的老师把模型设定,然后点火发射,其实原理也就类似于二踢脚,唯一的区别在于,等所谓的火箭飞到将近200米高空的时候,火箭分离,剩最上面一节弹出个降落伞,再缓缓落地。

每次发射“火箭”,我们这些男生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边高喊“快来啊,要放二踢脚了!”然后,一个个飞奔着蹿到发射场地,早早去占位子。随着那一声爆破声,我们发出狂喊。有的人还唱起来,“辕门外三声炮响……”

乱七八糟的,真热闹。

当然,作为小学生,最盼望的就是过“六一”了。学校里,每年的儿童节是重头戏,学校都会组织表演,全校能歌善舞的同学都上去折腾。我记得有个会耍九节鞭的哥们儿,好像是比我高一年级,我连着看了他五年耍鞭,每次都是压轴大戏。晚会的最后还要放孔明灯,象征着未来的希望。我那时一直在想,这东西如果掉到加油站,那明天就热闹了,可惜六年一次也没掉过。

每年秋天学校会举办“小博士”数学竞赛,每年级选前十名授予“小博士”的称号,我有幸得过两次。不过,后来一次因为长期不写作业以及对老师的教育方式进行猖狂的进攻,而被全班举手罢免。

那时,老师在批评某个同学的时候,经常把他揪出来,让全班同学说他的缺点。我猖狂进攻的内容大致为—比如我因为不写作业被揪出来,全班同学对我的批判内容大概会扩展到:上课说话,不剪指甲,不洗衣服,不带铅笔,乱画教科书,不积极发言,下课不回家,去小卖部买东西,在学校吃糖等等。无限扩大化,是这样的批评会的特征,而且往往一批判就是一节课。

我认为占用上课时间说这种事,耽误了正常的教学时间,以至于班主任的课时不够,就要占用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副科的课时。并且一个十岁左右的学生,因为在学校吃糖这种小事还要接受批评,实在是弱智。当然,此话一出,又占用了同学一节语文课,用来批判我不写作业,不尊敬老师……并且罢免了我的小博士称号。不过最让我无语的是,每次批判到高潮的时候,下课铃响了,老师总会总结性地说:“你看,因为你的问题,占用了全班一节课的时间,你应该感到惭愧!”

听完这句话,我一头冷汗,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处。

有个事情挺神奇的,我从三年级开始,每天都在想象,如果学校变成一个小型社会,有的人卖吃的,有的人卖喝的,有的人组织游戏,像庙会一样,那应该挺好玩的。每天都这样想。结果一年多以后的某天,学校真的组织了一次这样的活动,全校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个组,在学校里进行一天“学园集”。跟我的想象一模一样,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出了一个套圈的游戏,从家里拿了好多破烂出来当奖品。后来长大后我读到一本叫做《吸引力法则》的书,我开始惊叹我从小就有这么强烈的吸引力。

这件事还让我意识到,想象力就是生产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一切美丽的东西。同样,失去了想象力的童年和人生,与其说是枯燥乏味,不如说是死水一潭,了无生机。

再后来到了高年级,我没能顺利参加航模组,只能参加舰模组。那时候我们做了一款电动的模型船,去参加区里的比赛,好像是10米的池子,走到最后不歪就能晋级,结果全校二十几个参赛的,没有一艘船走到了最后。我们只能以重在参与聊以自慰。

四年级时学校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那时同学们都是足球狂热分子,有个同学家长还特意申请当我们的教练。每天中午,我们都要跑到师大的操场进行训练,研究各种战术,怎么跑位,怎么穿插,对方出什么阵型,我们怎么抵挡。这种状况大概持续了半个多月。

到了比赛的时候,我们异常的兴奋。比赛以班为单位竞赛。我们班队员中,我排在第十一位,属于半替补状态。比赛设定在下午放学后,我们从一早就心神不宁,根本无心上课,结果又被班主任臭骂了一顿。比赛规定为60分钟,分上下半场,我首发踢后卫的位置,结果一开场对方没有任何阵型,七八个人上来抢球,抢到球就往门里射,我们在开场的20分钟就被灌了个4比0。

鉴于惨况如斯,我悲怆地被换下来,后又被灌了3个球,最后7比0败北。记得当时我们班女生哭得跟失恋似的。

父亲来接我也顺便看了一眼比赛,我问他我们班阵型那么好为啥会输?他只说了一句很简练的话:“阵型个屁,你们班根本跑不动。”让我实在汗颜。

我从足球比赛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认识:人活着不能靠花架子,要凭真本领。花架子不过一时招人注意,而真本领才能让你赢得一生。

同类推荐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在近代中国曙色初露的浩茫空际,曾升起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那便是梁启超。这位诞生于南粤的旷世奇才,虽寿未满甲子,然而立德、立功、立言之宏大罕见其匹。他是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天才的启蒙思想家、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是一位德业双修、情感与理智并富的可敬可爱的哲人。本书着力探究梁启超家族独有的特色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写出了知识分子家庭的文化底蕴、文化品味和文化走向,阐述了梁氏家族的文化个性,解读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门传奇。
  •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192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白土镇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4至1949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他为追求自己的艺术发展而赴法国,从此在巴黎定居至今。这本传记叙述、剖析了一个三十年代中国土生土长的青年,如何踏上世界艺术之峰的平凡而不凡的历程。
  •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从穷乡僻壤走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近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钱庄?他生命中的两个大贵人是谁?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胡雪岩是怎样互相扶持的?王有龄又是何方神圣?他在胡雪岩的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神奇的胡雪岩是怎么主导中外大商战的?最后他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到底是谁给了他致命一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请打开《胡雪岩发迹史》,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轮回中,去重新品味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乐章吧!
热门推荐
  • 溪山余话

    溪山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塑南唐

    重塑南唐

    一千多年前的保大四年,秋。 一位南唐的少年官员应邀前去古刹鸡鸣寺赴约,他所赴约的对象是还处于豆蔻少女时代的大周后周娥皇。牛车轱辘滚滚向鸡鸣寺方向而去,卷起了一地秋叶黄。
  • 至尊狂妃:废柴要逆天

    至尊狂妃:废柴要逆天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里想要活下去必须变得足够强大,只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才不至于让别人踩在自己身上,但修炼功法对她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很庆幸的是她带着现代的记忆……
  • 测字伊心

    测字伊心

    测字伊心,以测字的力量,来唤醒世人的灵魂,伊心医心……
  • 27岁之前

    27岁之前

    没有什么介绍,无聊的谈资,就想胡乱写写,不知所云
  • 轻熟竞技场

    轻熟竞技场

    “觊觎”了自己配不上的男人,是怎样一种体验?--他们都爱我,她们都恨我。新作品《女伯乐与千里马与独角兽》即将上线,敬请关注!~
  • 黑之死神的全职猎人生活

    黑之死神的全职猎人生活

    当“黑之契约者”穿越“全职猎人”世界...
  • 狂凤逆天:废物七小姐

    狂凤逆天:废物七小姐

    二十一世纪暗夜组织第一佣兵叶凌夕,异世重生成貌若无盐,满脸毒疮,父母双亡,智商不在线的废材孤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昼帘绪论

    昼帘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寇诀:我爷爷的北平抗日故事

    杀寇诀:我爷爷的北平抗日故事

    故事发生在平北地区(北京市北部郊县),十里墩村富甲一方的张长锁被日伪乡长指定为村长,他凭借一腔赤诚为村民修房、驱狼、组建护村队,深得父老乡亲的信赖。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张长锁在平北十团团长小白龙等人的影响教育下,逐步由“两面村长”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物资、营救被俘领导,与日本鬼子巧妙周旋中铲除叛徒,还带领联防队投奔了八路军……小说中的平北地委书记段苏权、十团团长王亢、延庆县委书记曾威以及西羊坊惨案、双营战斗、吕庄夺粮战斗等均为平北抗日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