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500000002

第2章 引子

“历史还在展开,竞争仍在继续。对于西方自由民主的信奉者来说,历史终结论是一个信念,也是一个赌注;而对于中国独特道路的扞卫者来说,它不只是一个论敌,更是一桩尚未了却的心事。”

弗朗西斯·福山发生“思想巨变”了!这是2009年8月底新华网一篇编译文章传递给国人的信息。该文题为《日本要直面中国世纪》,刊登于日本着名政论杂志《中央公论》9月号,内容为日裔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日本的演讲以及杂志对他的专访。

这篇编译过来的文章强调,福山特别肯定了“中国模式”的优越性,认为它会受到更多国家的钟情,并指出,“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须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福山的判断基于他对中国模式的总结: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可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强调当政者对人民负有道义责任,而非西方那样在特权阶层内部进行权力分配。

福山说,上述政治传统不仅使中国在历史上保持长期统一、稳定与先进,而且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均体现出积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四小龙”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实现经济腾飞,其中有着明显的中华文明痕迹,执行了一条由权威型政府主导的发展路线。近30年来,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有望再保持30年的增长。中国的政治传统和现实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在印度“民主”模式与中国“权威”模式之间,更多国家钟情于中国,前者代表着分散和拖沓,后者却代表着集中和高效。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福山极为关注中国的动态,对于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他都了如指掌。他说,近年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人们往往把民主法制等同于普选,但其实质应是政府受托于人民的责任制度化、法律化。2009年以来,围绕“汶川地震”和“毒奶粉”事件,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上升,而中国政府也在正面回应民众的诉求,履行信息公开及对民众解释说明的公共责任。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西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生、务实渐进的方式,围绕环境污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基层官员腐败等具体议题,通过政府与民众之间频繁互动、磨合,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

这篇文章一经新华网发布,立刻流布甚广,很快被几百个网站转载。一篇小小的文章为何受到如此瞩目,这与福山以及他着名的“历史终结论”有关。

1952年出生的福山是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兰德公司顾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

福山的成名源于他37岁那年,也就是1989年,这一年也是世界政治变革波澜壮阔的一年,此年,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哪位政治学家预言苏联会崩溃,世界两极格局会在两年后突然终结。福山的预见应该说也不是非常精确,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年他仍然预见了历史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足以阐释苏联的崩溃。

1989年年初,福山成为新成立的布什政府的国务院政策规划处副主任。他给当时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克的备忘录中提醒,德国可能重新统一,而《华沙条约》也可能终结。此后,在一份发行量不大的保守派杂志《国家利益》上,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

他断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是为“历史的终结”。

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但随着1989年诸多事件的戏剧性发展,尤其是柏林墙的倒塌,这篇文章迅速赢得了爆炸性的声誉。福山的文章为1989年西方世界的凯歌高奏提供了理论解释,而在时间点上又是如此具有超前性,以至于一时间福山成为了先知一样的人物。

两年后,苏联的崩溃使福山的先知色彩进一步变得浓厚,他趁热打铁,于1992年出版着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政治哲学领域的大师地位。

早年受过哲学和文学训练的福山,其知识结构是一种“相当罕见的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擎概括,《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实际上包含着两个互为支持的论证:哲学论证与政治(科)学论证。所谓“历史的终结”并不是指实际“历史事件”的终结,而是在历史哲学(普遍历史)的意义上,主张“历史方向的进程”——意识形态的演进到达了其终点:在自由主义民主之外,没有其他系统的意识形态具有真正的竞争可能。这个哲学论题被福山用来支持(或“包装”)他的政治学论题,这是一种“历史进步观”主导下的现代化理论或民主化理论:西方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似),虽然发源于西方但并不是地域性的,而是现代化普遍进程的方向。

这是一部深奥的作品,估计很少有人从头至尾认真地通读并真正理解福山的体系,但是这并不妨碍“历史的终结”成为一个时髦的流行语。《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在全球发行了逾20种语言版本。

历史并不是直线行进的。两极世界的倒塌印证了福山的理论,然而此后20年中发生的历史大事件却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福山的这个结论。尤其是2001年的“9·11事件”给福山理论的怀疑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其后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搞民主实验的失败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依据。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俄罗斯和中国。普京执政之后权威主义的复兴,俄罗斯年轻人对强大苏联的怀念看起来都与历史终结论相悖。而中国30年的快速发展以及诸多第三世界国家对于中国模式的推崇和效仿更加直接地挑战了历史终结论。

尽管历史终结论一次次地被宣告“破产”,但是据与福山本人有过接触的刘擎教授说,福山本人其实一直“顽固地”坚持“自由民主与市场经济最终胜利”的基本论题。2007年10月,福山到布朗大学演讲,当时刘擎正在那里做访问学者,在演讲后的酒会上,刘擎曾问福山:中国发展的事实是否颠覆了他的历史终结论?福山未加迟疑地回答说,这大概还要等15到20年才能看得清楚,而目前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基本判断。

2008年9月,美国《新闻周刊》就种种质疑专访福山。这篇文章似乎未受到国内编译者的垂青,笔者查到的英文原文内容如下:在被问及“历史的终结背后的论题仍然成立吗”时,福山的答复是“这个基本假设仍然有效……尽管权威主义在俄国和中国复兴,但自由主义民主仍然是被广泛接受的唯一正当的政体形式”,并表示“就长远而言,笔者仍然相当确信民主体制是唯一可行的体制”。

正像刘擎教授所阐释的那样,福山在此次访问中首先澄清了人们对他的一种普遍误解——他的理论并不是指正在发生的事件,而是指出一种人类社会演进的方向和可能的未来政府的终极形式。实际上,这也是他最初就提出但是被忽略的一个观点:“我得出的终结观点,并不是指一个个事件的发生——无论是重大的还是严重的事件,而是指历史,指一种在基于所有人、所有时期的经历基础上所理解的一个唯一的、连续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历史终结并不是说生老病死这一自然循环会结束,也不是说重大事件不会再发生或者报道重大事件的报纸从此就销声匿迹。确切地讲,它是指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可能不再进步了,原因在于所有真正的大问题都已得到了解决。”

继而,他具体地谈到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他说,俄罗斯的年轻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是羞耻的、虚弱的和混乱的,他们对苏联过去的强大有怀旧之情。为什么会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年轻人没有真正体验过苏联的生活,这也是普京的基础。换句话说,福山认为,如果俄罗斯的年轻人真的在苏联生活过,他们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相比俄罗斯,福山表示中国是更大的挑战者。在这篇访谈中,福山没有具体谈及原因,而是谈了美国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他说,这里有两个选择,或者像新保守主义者主张的那样构筑一道围堵中国的屏障,或者将中国吸纳到WTO这样的国际机制当中。福山认为后者是更好的选择——尤其当你想到20年后中国将与美国拥有同样体量的时候。

基于20年来发生的事实,福山说,有些事情确实是他1992年的时候没有想到的。第一是,历史的进程要比他想象的艰难和漫长得多,他说他现在极为同意民主必须建立在很难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尤其是法制的基础之上。另一个他没想到的是美国竟会对民主的繁荣造成如此大的破坏——他主要指的是小布什政府期间一系列失败的对外行为。

这种破坏需要多久才能得到修正呢?福山的回答是重建工作大概需要10年。他同时强调,民主社会依然强大,民主的复兴是必然的。也就是说,虽然福山承认历史的变化超过他的想象,但事实上直到2008年9月,他仍然固守自己的历史终结论。

这就产生一个重大的疑问——何以在短短一年之后,福山就发生思想巨变了呢?被福山“终结”的历史真的复活了吗?

有一个人准备刨根问底,追究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就是刘擎。基于对福山“顽固性”的认知,刘擎对《日本要直面中国世纪》一文所传递出来的福山“思想巨变”表示怀疑。在发表于《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上,刘擎记述了他调查此事的过程。

他首先向东京大学的友人王前先生求教。王前找来当期的《中央公论》,对福山的演讲做了全文翻译、对访谈的重要内容做了摘译,还通过电话与刘擎进行讨论。最后,他们得出一致的看法:那篇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报道,对福山的某些言论做了脱离语境的选择性编译,也因此产生了某种误导倾向。

比如,在那篇报道中有如下编译段落:“中国的政治传统和现实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在印度‘民主’模式与中国‘权威’模式之间,更多国家钟情于中国,前者代表着分散和拖沓,后者却代表着集中和高效。”而王前翻译的福山相关的原话是:“看到这些国家和印度那样的民主国家的民主决策过程,很多人赞赏中国的那种权威主义所具备的比较迅速的决策能力。不过,那种权威主义的政体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因为没有法治,也没有选举进行监督,所以其问责,只是面向上面即共产党和党中央,而非面向政府应该为之服务的人民。”一段话语,两个版本,差异之大,一目了然。

的确,福山相当重视中国30年来的发展经验,也发现中国政治文明的独特传统及其对亚洲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深远影响,甚至认为中国模式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成为检测其理论的一个重要案例。但是,他至今仍然没有放弃他的一个核心理念: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之外的现代化模式迟早会面临民主化的压力,会遭遇巨大的困境而难以长期维系。

原来如此!真实的福山要比我们想象的“顽固”得多。就像刘擎教授所总结的:“历史还在展开,竞争仍在继续。对于西方自由民主的信奉者来说,历史终结论是一个信念,也是一个赌注;而对于中国独特道路的扞卫者来说,它不只是一个论敌,也是一桩尚未了却的心事。”

显然,福山被有意曲解了。曲解他的目的当然是要表达曲解者自己的观点,即中国模式是一种越来越成功的模式,可以成为其他许多国家的榜样,甚至对于西方模式,也可取而代之!

在吹捧中国的热潮中,充满了类似的曲解和误解。它们构成了一种思想迷雾,遮蔽中国航船前行的双眼。这本书想做的,就是拨除这种思想迷雾。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你想了解当下的经济动向吗?你想把握时代的经济脉动吗?跟随知名经济学教授或商界巨擘在趣味横生的案例中学习那些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本书从供需、消费、厂家、财税等方面,采用趣味案例引出经济理论,以经济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及应用,帮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更准确地把握经济脉动,进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下,因为没有数据的精确度量就无法进步。利用数据,我们可以看清、看准、看透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工作问题和所从事的商业问题。理解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是现代人标配的能力。
  •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为了让读者深刻了解作者在经济、金融学科上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作者将过去同行专家对有些著作所写的序言、所写的书评、作者自己所写著作的前言、后记以及对有些学者理论观点的评价、政策建议集结出版,希望通过此书梳理作者在进行经济学学术探索以外的很多真实想法和看法。目的是让同行知道进行了哪些探索,有哪些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这种做法对同行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 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针对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有扶有控,主动作为,从优化需求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创新驱动等多方入手,多办利当前惠的事,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热门推荐
  • 披着上帝的球衣打球

    披着上帝的球衣打球

    “多多,我是真的没力气了!”哈登觉得自己的腿有些撑不住了,已经连续单挑了8次。“登登,你要相信你自己,男人怎么能说自己不行呢?再来对抗一次啊。”钱多多打算继续忽悠,不,是劝说,劝说哈登再和他单挑一次。……升级要让人怨恨?没事,一嘴炮憋死他们!购买技能需要财富值,要钱多多才行?那更没问题了,我就是钱多多!这是一个打谁都能错位的NBA故事。新书《我夺舍了詹皇》发布,欢迎收藏阅读。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翠翘

    翠翘

    缘之一字,难道尽。缘即为劫,即为辛。前世未尽的缘,今生的劫,皆在相遇。苍天在上,我愿用我的一切换取与他下次的相遇,永不后悔。
  • 秋夜谜案

    秋夜谜案

    这是十月十三日深夜十点十分,几辆警车闪烁着警灯先后停在东区星桥路47号小区一座七层高的居民住宅楼的院外,在这个住宅二单元的楼道,围了许多人。“让一让,让一让!”先行到这里的星桥派出所两名民警在为后到这里的几位刑警拨开人群引路。从警车中走下的是小城刑警大队重案队队长陈汉雄,紧跟在他后边的是他的得力助手江涛和白雪,再后边的是法医技术人员。陈汉雄拨开人群走到现场,只见一名三十多岁的短发女人倒在楼道口的水泥地上,她浑身是血,身上有多处刀伤,看来是被人用刀扎死的。这名女子穿白色的上衣,深蓝色的裙子,脚穿黑色高跟鞋。
  • 九阙英雄录

    九阙英雄录

    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一块儿大陆当中,一个名叫九阙的王朝崛起…这个王朝的缔造者留下一本神奇的功法得知可或长生…可是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在一场皇位篡群中从地球穿越的李儒出生了,他有个新的名字金灵,嗯,作为穿越者肯定要干点啥接下来就是他在这个星球横扫大陆的传奇故事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当恶魔公主遇到恶魔王子

    当恶魔公主遇到恶魔王子

    上官凝雪是全球首富的小公主,她是家里的宝贝,上面有三个哥哥,平时父母宠,哥哥疼,每当想到好的整人方法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她的三个哥哥,调皮可爱的恶魔公主,平时以捉弄别人为乐趣,无奈之下被父亲送到了美国接受特训,在美国她和她的三个好友成立了自己的帮派,还瞒着家人有了自己的公司。学成回国之后的上官凝雪在学校遇到了冷酷帅气有着恶魔般霸道的欧阳夜,而上官凝雪却为了一个座位的和冷佳丽结下了恩怨,经过欧阳夜的努力,哥哥的帮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是就在他们订婚的当天上官凝雪遭到毒手,受伤醒来之后的上官凝雪失去了和欧阳夜在一起的那部分记忆。特教团长的死让上官凝雪对欧阳夜愤怒升级。
  • 异世的求生之路

    异世的求生之路

    穿越异世,路凌雪还没缓过来,就被一个消息雷到外焦里嫩,她竟然穿越成女配了,想到以后杀伐果断的女主,再想到未来那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弟弟,路凌雪只感觉满满的恶意。
  • 风之叹息

    风之叹息

    千古传承,三族纷争,乱世硝烟的背后谁是推动一切的魁首?正义之盾,魔界皇子,血族元老,亘古不变的战乱将在这个时代被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