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22200000003

第3章

没想到细姑真的来了。

上午上第二节课时,陶一碗突然领着一帮人来听我的课。他们来得突然,事先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是彻头彻尾的希特勒闪击苏联、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套不宣而战的搞法。尽管措手不及,也无法埋怨,因为这是学校搞教学改革的一部分。陶一碗自己做的决定,每月至少一次听每个老师的课,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被当做重点。我的课堂上,每月一次从没少过,就像健康女人的例假。恨得我有一次不得不说,难怪陶一碗当年会被打成右派,活该。我知道他在隔壁听着,故意说给他听。事隔不久,陶一碗瞅着一个机会对我说,他为自己当年被划为右派而自豪。我以为他是用这样的话来戗我。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如果不是划为右派,他就不会认识我的细姑和大姑。我不得不想起,时下对上一代人的评价,说是他们做人做事太认真。

我让学生们将课文朗读三遍,挪出时间来稳定一下情绪。对陶一碗同教研组的那帮人,我只是不喜欢。他们坐在最后一排时,我站在讲台上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还感到他们的目光在盯着自己的胸乳和腰臀。特别是夏天,这种感觉更强烈。尽管我明白他们绝对是品行端正、堪为师表的好人,可总也无法使自己从臆想中超脱出来。

学生们在齐声朗读:小猴子生气地说,西瓜大,没味儿;香瓜香,尽子儿;核桃绿油油,麻嘴儿;鸭梨黄澄澄,酸牙儿。哼,什么都不好吃……

我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二十课,小猴子找妈妈。写完转身时,顺便睃了陶一碗一眼,平常总像家里死了人一样严肃的校长,这会儿竟像抓耳挠腮的小猴子,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从陶一碗闪烁不停的眼睛里,我预感到外面有什么事。脸还没完全扭过来,就看见细姑正在窗外朝教室里做着手势。

教室里的孩子们也发现了细姑,齐刷刷地将头扭向窗口。我用教鞭猛敲了两下桌子,大声要他们注意课堂纪律集中精力听课。细姑似乎觉得不好意思,从此不再在窗口露面。我当然知道她一定是在教室外边倚墙站着。在家里时,大姑若是因事吼她,她往往独自往墙边一靠,低着头半天不挪动一下。

我吃不准细姑来学校,是找我,还是找陶一碗。

细姑同陶一碗的关系早在许多年前就断了。尽管他们心里还彼此牵挂着,私下里从没有真正的来往。细姑的事瞒不过大姑,更瞒不过我。在大姑与细姑的争端中,我一向是站在细姑这边。因为我的缘故,大姑在与细姑同时进入老年状态后,对细姑的表情,开始一天比一天和善。大姑无数次生气地说我,不该总向着细姑,而将她当做外人。这些话只是说说而已,大姑从没有真正生过我的气。我不说明白大姑也知道,我对她俩的情感是基本平等的。在某种意义上,我爱大姑甚至更强烈一些。有一次大姑骂细姑,说她一身娇媚态、一副轻骨架,多大的人了,还要天来怜悯同情。细姑当时望着我。从她的眼神里,我真的发现了大姑骂她的那些东西。从此以后,我也真的将自己当做细姑的保护者。

细姑站在教室外面的模样,也不像是来找我的。细姑在家里多半时候是被大姑宠着,大姑嫌她什么也干不好,干脆什么都不让她干。实在需要细姑动手时,也只是替大姑当当下手做个辅助。细姑时常叹息,她这辈子若不是半路上遇到大姑这么个好姐姐,几十年的日子,真不知道会苦成什么样子。家里若真有非得细姑出面张罗的事,那一定是出了意外。去年,我刚分配到西河镇完全小学时,细姑曾经独自来找过我,原因是大姑在家里被马蜂蜇了,两只眼睛肿得无法睁开。那天,细姑的慌张样让我想也没想,就丢下学生跑出教室。此刻的细姑,只是比平时略显激动。

陶一碗在用目光踢我,催我快点到教室外面去看看。我装作没看出来,仍旧按照备课簿上准备的内容给学生们讲课。

陶一碗坐在教室后门旁边,脸憋得透红,下课铃响时,才刷地恢复正常。我宣布完下课,孩子们便像兔子样往门外蹿。细姑的身子在门口露了一下,因为顶不住蜂拥而出的孩子,她只好歪在门边,用半边脸朝我示意着。

我朝门口走去时,分明看见陶一碗的脸又红了起来。

细姑将我拖到一个角落里停下。

我说,到房里去坐坐吧!

细姑没理睬。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封攥得湿漉漉的信,急促得话不成句地要我读给她听。

我问,这老远,怎么不叫大姑读呢?

细姑说,她读了,只是给自己听,别人听不见。后来只对我说了句,他明年立春回来探亲。

我一边展开信一边说,大姑也真是怪,害得你跑这远的路。

细姑说,她呀,脾气好时是个女菩萨,脾气坏时像个女妖精。

信是一九四九年随国民政府撤到台湾的细姑爷写来的。他称细姑为兰女士。对此称呼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当今海外客的时髦。被细姑爷称作兰的细姑也不明白。事后她多次同我说,这称呼里有问题。我同细姑开玩笑说,未必非要让细姑爷开头称她同志,最后再加上致以革命的敬礼才没问题?我还说细姑这是对资本主义的不适应。细姑则认真地回答说,资本主义的有些东西总让人感到酸溜溜的,快要倒牙了。

细姑爷来信的开头是这么写的:“兰女士,您好!”接下来,他就写自己当年在安徽境内的恶战中如何死里逃生,历经多少困难才到达台湾,然后就开始了漫无边际的对故土亲朋好友的思念。细姑爷在信中说,这种思念的煎熬真是生不如死。信的后面,细姑爷要兰女士代他转告所有亲朋好友,自己在台湾一直打单身,没有再娶。并且特别强调,自己将于明年立春这一天准时到家。

信还未读完,细姑就开始挥泪如雨。她说,死鬼吔,好人哩,你说死就死,说活就活,这样一会儿死一会儿活,叫别人怎么受得了哇!

细姑的哭诉是一种悲喜交加。

我也为细姑爷的死而复生而百感交集。细姑爷的死曾经一再被证实,随后又一再被推翻,为此细姑比平常人更多了许多痛苦。我用手指揩了揩细姑脸上的泪水。细姑脸上的皱纹硌痛了我的手指。当然,是一种轻微的疼痛。

我半是认真地说,细姑,你这就去美容店将头发染一下,再做一回面膜,让细姑爷见了大吃一惊。

细姑完完全全地笑起来,她说,你好像比我还着急,离立春还远着咧,做早了岂不是白花钱。

见细姑真的动了心,我又怂恿她,干脆买些化妆品回去自己弄。

细姑连连摆手,那意思不说我也明白。

细姑说,你大姑要是见我像你一样描眉画红,准会将我骂成一堆臭大粪。偷着在西河镇里做一回还能瞒着她,当面做给她看,那可万万不行。

上课铃响了。

我要细姑留下吃了午饭再走。细姑不肯,说自己走时没和大姑打招呼,恐怕回去晚了又要看她的脸色。细姑要我替她保管这封信。她将信交到我手上,转身走了十几步又回头将信要回去。

我说,这种信要放在贴着心窝的荷包里。

细姑果真将那封信放入贴身的荷包中。她抚弄着身上的衣装时,脸上竟有几分羞涩。

我一直没有留意陶一碗就在不远处怔怔地看着我们。直到细姑离去后我才发现。陶一碗一定是看清楚了刚才的一幕,细姑一走,他便顾不上掩饰地走拢来。

陶一碗走向我时,细姑突然在学校前面的路上惊恐地叫起来。

我擦着陶一碗的肩膀飞快地跑过去。

一只肥壮的黑山羊,四蹄像钉子一样钉在路当中,将两只羝角对着细姑。细姑两腿发软,都快站不稳了,根本无力逃走。

细姑怕羊。

细姑最怕黑山羊。

我走上前去,用手使劲扳那粗硬的羊角。

黑山羊竟然动也不动。

陶一碗在远处提醒说,踢它的前腿。

我抡起右脚用尖尖的皮鞋朝黑山羊的左前腿踢去。黑山羊应声倒地,打了个滚,爬起来后乖乖地溜到路边啃起青草来。

细姑怕羊是因为她亲姐姐的死与黑山羊有关。

我当然不会提羊的事,扶着细姑走了一程,直到将她的两条腿由棉花般软绵绵,走成原来的血肉构成的支撑。分手时,我要细姑眼睛再灵敏点,见着有羊过来早点作预防。细姑叹气说,这不咬人的畜生,比咬人的畜生还难防。

走回学校时,陶一碗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陶一碗问,你细姑为什么会怕羊?

我说,还不是为了你。

陶一碗说,你别嫁祸于人,我认识她时她就怕羊。

我说,起码也是为了像你这样的人。

陶一碗竟一时无语了。

我突然心血来潮地冒出一个念头,校长,我得请假回家。

陶一碗说,有什么事?

我说,细姑的丈夫要从台湾回来了,我得回去帮忙准备一下。

陶一碗一惊,不相信我说的是真话。我用四十岁仍嫁不出去作为赌咒,才让他有了几分相信。可他还是不断地摇头。那意思当然不是针对这条消息,极有可能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陶一碗说,请假可以,但你得自己找代课老师。

我说,我已经找到了,代课之事就劳你的大驾。

我早就有了经验,只要将细姑搬出来,任何事情陶一碗都会答应。

陶一碗说,那你也得替我做一件事。

我抬起头来洗耳恭听。

陶一碗说,告诉你细姑,就说我不管何时何地何事何故,都会永远爱她。

我吓得捂住自己的耳朵。从一个行将六十岁的老男人嘴里,说出如此幼稚的誓言,真教我吃惊不浅。

天突然阴沉下来。高空里大概起风了,云层色泽往深里变得很快。

我对陶一碗说,我们这一茬人,最烦的,最不爱听的,就是这种空空洞洞,不着边际的真实的爱情谎言。

同类推荐
  • 为谋

    为谋

    他是天下商主,第一楼的少楼主;他更是皇族血脉,一国之君的继承人。他本该携手红颜,隐世逍遥,奈何宿命,画地为牢。他本该放下执念,不问过往,奈何红尘万丈,插翅难逃。真相与假象,是揭露,还是掩藏?天子与平民,是选择,还是被选择?以谋布局,布不下人心难测;以局破谋,破不开本性善恶。这个故事主要讲“局”和“谋”。局有布局、入局、破局、局中局、局外局、连环局。谋有权谋、智谋、阴谋、阳谋、筹谋、计谋。整体走烧脑路线,但烧的不是读者的脑,而是作者的脑。因为“局”和“谋”的重点不是揭秘和解密,而是对抗。所以读者只需要袖手旁观,看一场精彩争斗。
  • 大明神探于谦

    大明神探于谦

    小说主要讲述了于谦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凶手斗智斗勇、破案擒凶的故事。故事分为:玉海棠、白鲸会、千岁塔、明月楼、云霞镇和番外的推恩令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独立的案件和故事。其中第一案《玉海棠》讲述了蒙古人红云与古河的恋情下的悲剧,《白鲸会》则讲述了身为白鲸会盟主的韩彬与大明朝之间的恩怨,而第三案《千岁塔》牵扯到皇亲贵胄的身份之谜,《明月楼》则涉及到锦衣卫的秘密,《云霞镇》的故事是王爷府中的明争暗斗,番外的《推恩令》里于谦则通过设局揭露了黑星社的阴谋。小说在推理的过程之中,注重情节的铺陈,环环相扣,情节紧凑,悬念重重。
  • 权力的秘符

    权力的秘符

    山居1927年8月,专司为蒋介石筹饷的“苏沪财政委员会”解散,陈光甫总算喘了一口气。蒋下野约一星期后,财委会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对外宣称,这个临时机构的全部卷宗账目移交国民政府财政部,其全部职能和若干未尽事宜,也都转交到了财政部。陈光甫明白,财委会只是政府结构未臻完备时的一个过渡机构,而自己,也未始不是过渡年代里的一个过渡人物。现在财委会已作鸟兽散,能够这般安全着陆,全身而退,在他看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革命事业方兴未艾,回头的潮水总是要卷走一些人,想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曾经急火流星般的心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 四个女人两台戏

    四个女人两台戏

    《四个女人两台戏》选自刘玉民剧作选,包含了《四个女人两台戏》、《走出滩地》两个电视文学剧本。其中《四个女人两台戏》共有十七集,以陆秀明、黄达云、楚雪、郭冬冬四个热心肠的妇联成员为中心展开叙事。详尽的讲诉了她们四人如何协调家庭纠纷、维护妇女儿童老人权益、与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斗争。《走出滩地》共有十八集,是根据鞠慧的长篇小说《女儿滩》改编,故事内容:二十年前的一个春日,黄河滩里一个叫苇子圈的村子里,在同一时刻,奇迹般生下三个女孩:芳草、燕子和春柳。改革开放后,燕子不肯做乡长瘸腿儿子的媳妇,为了走出黄河滩,燕子不得不为“婆家”生下了一个孩子。
  •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是乌拉圭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短篇小说集,选录了作者的成名作《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作者为自己儿女创作的童话《大森林的故事》以及作者其他的寓言故事如《阿纳孔达》《胡安·达里恩》等,共28篇作品。基罗加善于从拉丁美洲独特的社会生活和神秘的大自然景物中汲取题材,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营造背景气氛,使他的作品里呈现出全然不同于前人的浓烈色彩和个性。
热门推荐
  • 农女种田有空间

    农女种田有空间

    末世女穿越到山村人家,亲戚极品,爹娘姐妹懦弱,瘸了脚又不会种田她如何发家?还好有末世带过来的空间。新书《重生公主追夫记》种田文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本书由现代成功学奠基人、世界著名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所作。全书从十个角度入手,阐述了作者本人对于正确对待这些情境的真知灼见。书中每部分均分为15个条目,并辅有解读与实操指南,重点在于引导读者突破思维的桎梏。
  • 桃花扇

    桃花扇

    一个可以让戏剧日久弥新的时代如约而至。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适当删减,简化了情节,强化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并重新编撰目录,划分章节,配以精美彩图。赏菊芬芳你我,品戏演绎人生。
  •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屠神英雄传

    屠神英雄传

    元朝末年,只因为传说中南宋抗金名将遗留的一把绝世宝刀,风云山庄就惨招一群黑衣蒙面人的血洗。侥幸坠崖逃生的山庄幼主在隐居十六年长大成人后,为报父仇行走江湖,从此一路开挂,在危机与奇遇中行侠仗义,开始了果敢彪悍、遇神杀神的传奇一生......
  • 不懂文与墨

    不懂文与墨

    沈默跟着丈夫非洲闯荡,时不时的蹦出个打劫,跟踪,这也就算了,还要忍受丈夫的爱心泛滥,是可忍,孰不可忍……
  •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幽默是人生的智慧之花,聪明人不一定善于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聪明。我们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幽默感,其实,只要留意一下,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创造幽默佳境。有了幽默,在人生困惑纷至而来中,它会帮你变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严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幽默也许从来没有登上大雅之堂,至多不过是博人一笑。但其中的智慧又有谁深深地体悟?其中的道理又有谁静静地反思?本书每个小幽默后都有智慧提示,让人发出笑声的同时一并开窍。
  • 喇嘛代报案(中篇小说)

    喇嘛代报案(中篇小说)

    桑多乡的后乡长正在办公室里发呆,听到几下胆怯的敲门声。他猛地站起来,不小心撞翻了身后的背靠椅。这时,敲门声停止了。那人似乎是在静听门内的动静。也许听到了后乡长在慌乱中发出的声响,那人又敲起门,这次的声音是坚定的,不慌不忙的。后乡长最近动不动就发呆。原因嘛,既和无穷无尽的工作有关,又和媳妇的唠唠叨叨有关。如今乡上的工作都围着老百姓的生计转,乱如细麻,理不清,也不好搞,更搞不完。媳妇是个文盲,不懂也不关心国家政策,肚量又小,尽盯着蝇头小利,又熟知自家男人的脾性,乡长这顶官帽的光环在她眼里早就暗淡了许多,因此不是很支持男人的工作。
  • 碳排放与全球变暖

    碳排放与全球变暖

    近年来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方精云院士系统研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全面评估了全球森林碳源汇及其变化;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算。方院士将在本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他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共同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