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74000000065

第65章 65. 周人的立场

郭嘉解释和不解释,都不重要。

其实刚刚,师史只是虚拟按照常理推测,也是开玩笑地称呼郭嘉为郭公子。

他是晓得郭嘉的“真实”经历的(当然不会知道郭嘉是穿越人物)。

因为温县的刘公(项庄),也就是郭嘉的岳父,是师史的大客户。

师史虽然没有跟山阳县雍伯一样,参加刘公为外孙女郭珏举行的酒宴,但是他从旁人口中了解过郭嘉的所有的信息。

毕竟作生意,信息最重要。

说话间,昨天的羊肉炖熟了,海鲜汤也煲好了(其实干货还没有发好,当时烹饪理论和技术还比较落后)。

不过,老家奴进入堂屋布置吃饭的餐具,让郭嘉眼前一亮。

与昨天招待郭嘉的餐具大不相同啊。

整套的餐具放置在托盘中端了上来,都是精美的釉陶。

五个釉陶小盘,两件釉陶卮。

一件椭圆形的耳杯,两侧各有一个弧形的握把耳。

盘上放一件竹串,一个釉陶盘上放着一双箸。

箸就是筷子,箸和筷都有一个竹字头,表示他们由竹子制成。

所以木材制作的类似物应该写作“楮”,而不应该叫做筷。

韩国人用不锈钢制作的类似物应该写作“锗”,也不能写作筷。

不过由于现代人混乱使用汉字,什么材料作成的类似物都叫筷子。

这种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汉字逻辑混乱,反过来却说汉字毫无逻辑。

岂不是类似于印度人指责英国人英语发音不标准吗?

而郭嘉眼中的“釉陶”说是陶,但又不是陶,准确地说,它们是“原始瓷器”,介于陶和瓷之间。

昨天吃饭,郭嘉用的餐具都是陶器,没有师史有面子。

等老家奴上了羊肉和海鲜汤之后,郭嘉随口问道:“这些鲍鱼都是出产自渤海吗?”

师史回道:“正是勃海”。

这里不得不提,在郭嘉的高中地里教材中,渤海写作渤海,而在穿越后的汉代时,渤海写作勃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於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蜗居在小村子,他所讨论的无非是家长里短,很容易变成长舌妇,长舌男。

当然康德和牛顿这种具有纯粹理性思维的人除外。

而当一个人走过黄河内外,大江南北,游历世界列国之后,所谈论便有点“指点江山”的味道了(吹牛更厉害了)。

正如师史所说,他几个月前到达勃海湾,站在在碣石山上,眺望大海,体会秦始皇帝当年“君临天下”的气势。

有幸观赏祖龙的“碣石刻字”。

师史虽然年纪大了,但记忆力还是很强悍,居然背下了内容: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

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

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

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然而不幸的是,碣石在东汉之后沉入海底。

可能最后一个目睹秦始皇帝刻字的(大)人物就是曹操了。

但是同时幸运的是,在穿越的当下,碣石还在耸峙,郭嘉有机会去亲眼观赏(在不久的将来)。

师史所言让郭嘉听得是热血上涌,感到激情澎拜。

不过细细品味其中一个关键句: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也就是说秦始皇帝灭亡六国之后,拆除了六国故地的城防设施。

不仅如此,秦帝国的都城咸阳也没有城墙。

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内地的防御力量。

怪不得,秦末项羽和刘邦带着乌合之众能在短时间内席卷天下。

毕竟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经过两百多年兼并战争,才最终统一天下。

很多人有个误解,总是以为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实不然,他是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创造了,书同文,车同轨等历史功绩。

然而夏,商,周三代都是统一王朝。

对于夏和商,可能有人会有异议。

但是周朝毫无疑问是大一统王朝。

与“封建王朝”不同,周朝实行真正的分封制——“封邦建国”,称为封建。

记住一点,在周武王驾崩之后,周成王即位,而周公摄政。

周公制订了完备而优美的礼乐制度,也就是后世孔子极力推崇的儒家根本理念。

在那个时代,分封的列国都在礼乐制度管束之下。

自然书同文,车同轨。

在周天子失势之后,礼崩乐坏,诸侯国地方主义势力抬头,搞起来方言,方字,方车。

春秋战国四百多年的分裂,才让人误以为天下本来是分裂的,文字是不同的,车轨是不等宽的。

在这个

统一(西周)——异化(东周)——再统一(秦汉)

的过程

如果秦齐魏楚韩赵燕宋卫中山等地方封国不搞特殊化,坚持拥护周天子,保持住洛阳周人的标准语言文字。

也就没有秦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的历史功绩了。

以此角度看,周失九鼎,列国纷争,七王都要统一天下,只不过秦成为了最后赢家。

以师史这个洛阳天子脚下的王畿之民看来,秦统一天下=“藩王”造反成功(说得就是朱棣)。

以上皆是师史对秦始皇帝的评论中心思想,让郭嘉大惊,内心呼喊:“非主流”!

毕竟,立场不同,目的不同,观点可能截然相反。

郭嘉由此武断地判断师史是墨家。

周人才不这么以为,他们集成了夏商周三代正统思想。

礼崩乐坏之后,老子从此总结出“无为”,孔子从此总结出“中庸”,庄子从此总结出“逍遥”,墨子从此总结出“兼爱”,韩非子从此总结出“威势”。

管周人怎样的奇谈怪论,郭嘉现在的目的是要让师史帮助自己销售肥皂。

平皋侯刘远,师史,郭嘉三人吃好肉,喝好汤之后,老家奴准备了热水供三人洗脸。

还准备了皂角,供大家来消除手上和嘴巴附近的油渍。

郭嘉抓住这个机会,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块肥皂,推荐给刘远和师史使用。

给刘远试用主要出于对宴会主人的尊敬与争取一个小客户。

当然主要是给师史试用,以换取订单。

从这里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为什么师史能赚到七千金呢?

七千万钱啊。

一个万户侯,需要不吃不喝积攒三十五年。

平皋侯刘远,需要不吃不喝积攒六百年。

人家师史有脑子!

他遇到“肥皂”这个新奇玩意儿,虽然看不懂,不理解,但确定了使用方法,了解了去除油污的强大能力,便十分坚定地认为,“肥皂”将大卖特卖!

师史直接告诉郭嘉,有多少,他收多少。

遇到对的人,作生意就是爽。

生意谈妥,郭嘉睡了个好觉,于第二天告辞。

郭嘉将山阳县雍伯交代的羊脂交给了岳父温县刘公。

又回到轵县深井里家中,安慰一下怀孕的妻子刘盈。

第二胎让刘盈吐的厉害,奇怪,奇怪。

三天之后,郭嘉便赶往王屋山,安排肥皂的生产计划。

然而当郭嘉一进入王屋山别墅,项十三就哭着喊道:

“兄长可回来了,出大事了!”

“什么事?”

同类推荐
  • 折柳传

    折柳传

    奴骑浩荡近乡关,背水戡胡乱。架空历史,异界华夏。
  • 朗宋

    朗宋

    太宗当国年间,大宋国祚渐固,降吴越亡北汉,一统山河,好一个盛世气象。但在这霁月风光背后,却也有数不尽的诡计阴谋。山中少年为雪恨,只得踏入这诡谲世界。且看他如何驰骋江湖,崛起庙堂。破迷障、刃仇敌、诛奸邪,挣得个乾坤朗朗。当然,还有那旖旎春光。
  • 回忆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回忆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法币是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发行的货币。1948年8月18日,因恶性通货膨胀,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又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金圆券于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是金融史上最短命的货币。与此同时,还前后发生过两次黄金风潮案:第一次是1945年3月发生于重庆,第二次是1947年2月发生于上海,致使蒋政府内部引发了一场政潮,加速了蒋家王朝的彻底崩溃。本书所收均为当时的金融行业代表、银行总经理、财政厅厅长、金融管理局局长及法院检察官等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的回忆性文章,详尽地记述了有关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的相关事件、背景及前因后果,对研究中国近代货币史、金融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隋末之草根崛起

    隋末之草根崛起

    大业六年,隋帝杨广以婴阳王高元不遵籓礼为由,决定征讨高句丽。由此,拉开了大隋的乱世序幕......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热门推荐
  • 忘川河畔不达岸

    忘川河畔不达岸

    忘川河,无头无源,世界上最大的河。世间皆传,忘川之水在于忘情;只是不过轮回,忘川,忘川,相忘回首已成川。你回首,我离开。往后的余生,我守着忘川,待木槿花开。
  • 山海笙

    山海笙

    千古李从嘉,百世周公瑾。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
  • 我和蚊子干上了

    我和蚊子干上了

    夏日总是多蚊,唯有杀蚊解恨!出生自带倒霉体质,不,是幼蚊体质的杨不凡,经历了多彩的18岁,即不幸又幸福,但这一切转眼变成幻象,醒来时皆为过往。不安与迷茫的他遇到了后世的侄孙,开始寻找在未来世界生活的意义,但一切并非简单......
  • 植物大战僵尸之白垩纪战争

    植物大战僵尸之白垩纪战争

    西瓜投手等植物因为一次意外事件穿越到了白垩纪,所以他们的恐龙时代之旅就此展开……
  •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本书致力于说明“孔子哲学传统”作为基础哲学,乃是人性之根、社会之本。“仁者,人也”,“人能弘道”是作者确立的孔子哲学的核心。作者尝试脱离中国与西方二分、中体与西用二分的思维方式,摆脱近世以来自西方传入的意识形态纠结,不落入历史限制中来考虑人类走向现代化之前景,而转而依据扎根于人的理性之本性的哲学,以确立道德的预告的人类史,并以之揭示一种向公义及永久和平而趋的现代化之原型。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金融风暴、核能威胁、环境污染、资源争夺、恐怖活动……奠基于“纯然个体主义”、“放于利而行”的错误原则之上的思想,时至今日显见已百孔千疮。
  • Lady Baltimore

    Lady Baltimo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城旧记:我愿冠你之姓

    顾城旧记:我愿冠你之姓

    【深情虐恋,玻璃渣里是没有糖的】她说:“从来没有一朵花是为你盛开,你只是途径了它的绽放。”她说:“做我的男人,不管是你的人还是你的命都是我的。”她说:“谁规定女人婚后就要冠上丈夫姓氏?你也可以跟我姓啊。”她说:“人间太苦了,你陪我去地狱吧。”她说:“Bill,好好活着。”自你走后的许多年,哪怕眉眼间多一分想你,我都望得出神。“Zoey,今年的玫瑰又开了——”像极了你。
  • 斗破苍穹神之炎帝

    斗破苍穹神之炎帝

    新书(我在东京做驱灵师)已发五帝破空,结束亦是开始,新的起点。纵横大千世界,天骄无双,明争暗斗数不胜数。更是惹得无数英雄豪杰争相争夺,追寻那无上之道。大千之外,域外邪族虎视耽搁,新的风暴越演越烈。斗破后续,还是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热血大千!QQ交流群530477141
  • 骚动的小城

    骚动的小城

    王志强的纪实小说《骚动的小城》是一部很有才气的小说,挥洒自如,内容丰富。大量使用民间语言,生动俏皮。作品描写上世纪80年代后发生在一座苏北小城的故事,众多人物活色生香,有很强的可读性,真实记录了那段鲜活的历史。这种来自民间的写作,有原生态的品质,和当下一些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专业写作,有很大的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 快穿卿之任务心酸史

    快穿卿之任务心酸史

    夏盼兮在死亡的一瞬间,莫名被个系统给盯上了,“小姐姐,我可以实现你的愿望哦~”夏盼兮:“实现愿望?”系统:“嗯嗯!”“呵,你当你神灯吗?”“小姐姐,不要这样啦!我是正经系统!”后来,夏盼兮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刚开始时,内心无限咆哮,后来无数次被垃圾系统坑后,夏盼兮内心平静无比:嗯,比上次好多了!这是一个冷(jing)静(fen)少女和俏(zhi)皮(zhang)系统走天涯的故事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天坑,从暴跳如雷到波澜不惊,夏盼兮表示:吸气,呼气,冷静,一切都是浮云,那都不是事!一不留神又挖了一个巨坑的菩提瑟瑟发抖:小姐姐,先放下你手中的大刀,我们有事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