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84100000057

第57章 欲速不达

皇甫珩直到离开刘宅两个街坊,才发觉,自己竟本能般地往西门军营方向走。

虽然围城得解,但整个奉天仍是戒备森严的行营气氛,尤其城墙各处,皆有陇州军卒把守。稍稍靠近中轴线平坦大道的路边,则陈列着刀车弩床等武备辎重。

晴日下,不再饥馑的士卒们,正在擦拭或修理兵戈。

皇甫珩厌恶韦皋,不想在军营附近遇着他,但长期来身为藩镇武将的生涯,又令他对于邻镇的军械刀盾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奉天保卫战的最后一役,皇甫珩于万军之中,夺了李日月的陌刀将其砍死后,还能驰到奉天城下冲击叛军的攻城撞车与云梯,何其骁勇惊人,奉天城上死战的陇州兵卒都看得分明。

那日他未戴兜鍪,因此不少兵卒认得他的脸,果然已有那眼尖的主动唤他:

“可是皇甫将军?”

一个身高臂长的壮实汉子迎到面前,单膝跪地:

“小人姓米,家中行四。将军莫怪小人唐突,小人虽不是功高之人,但手中陌刀也未少饮敌血。小人是步卒,那日竟见将军于马上也能将陌刀使得如天神一般,今日斗胆请将军,赐教一二。”

行伍之人,共鸣便是刀术兵法。皇甫珩以前在泾原教习箭术,亦最喜耿直勤勉的军士,此刻见米四郎出语诚恳,那模样又一看就是孔武有力的汉子,哪里还介意他是韦皋麾下。

皇甫珩脸色和缓起来,正要扶那米四郎起来说话,忽听背后一个悦耳的女子声音:“咦,皇甫将军,你怎地会在这里?”

又是阿眉。

米四郎见到阿眉,竟丝毫不拘束,转了一口粟特语向其行礼寒暄。

阿眉本就是半个粟特人,她在云车大战前,来营中笼络韦皋不成,离开时见到步卒中有些胡人面貌者,盈盈叩问,果然是迁到陇州的粟特人。

“米”乃粟特大姓,这米四郎又是步卒中对正级别,领有五六十胡汉相杂的兵士,资历不低,见识不俗,十余日来已与阿眉颇为熟稔。

只见阿眉将所携皮囊敞口向下,哗啦啦倒出一堆箭簇,全是木制。她对渐渐围过来的几名陇州士卒道:

“你们,莫小瞧我们西蕃人的玩意儿。你们唐人无论骑卒步兵,的确都厉害得紧。但我们吐蕃的勇士们可也不是等闲之辈,你们和他们打过没有?”

她说得这般施然悠淡,一双妙目又闪烁着天真的光芒,仿佛不是在说异族之间的血雨腥风,倒像是和邻家伙伴讨论一件有趣的事。

一个年纪不大的陇州小卒有些讨好地说道:

“公主殿下,小的我防秋两年了,你们吐蕃人的藤甲着实厉害,明明不是金石,怎地那样坚实?”

阿眉浅浅一笑,捡起一个木制的箭头,向众人道:“草木皆可为兵,兵刃之兵。你们以为藤甲就很了不起?这木刻的箭簇才厉害,你们都是步卒,常要近战,铁簇铜簇过于负累,若木簇就能伤敌,岂不更好。”

说罢,她又从后腰摸出一张短弓和几把木簇短箭,“嗖嗖嗖”,刹那间三箭发出,直直地没入道旁矮檐的瓦缝中,箭尾还在兀自轻颤,仿佛一丝得意的表情。

米四郎不由喝一声彩:“好劲道的箭!”

又捡起地上的箭头,喃喃:“木头而已,怎能如此有力。”

阿眉也不卖关子,举起一个木箭簇,对着阳光道:

“你们看,这箭簇前端须刻上这样几道深痕,箭杆上则须钻这样三四个孔,箭尾再以鹰羽稳定。这箭虽比不得铜铁之箭飞得远、杀人狠,但近战伤人可是足够了。你们若手上有几分准头,第一箭就能击穿敌人的手腕,对方也就奈何你们不得。”

她说着,将木箭递给皇甫珩:“皇甫将军也请过目,屈尊给吾等教习教习。”

皇甫珩以未伤之手去拿,指尖触到阿眉的皮肤,又凉又软,不由腕上一抖。

箭簇掉落。

阿眉故作讶异,将目光从箭簇移到皇甫珩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懵懂探寻之色。

皇甫珩有些尴尬,又有些歉疚,刹那间不知为何,竟冲着阿眉淡淡一笑。

为着那个在韦皋处碰了壁的谋划,阿眉本就已存了接近皇甫珩之想,但此时见他笑颜温润,心头也是一动。除了当初在长安胡肆的初见,一直来皇甫珩对她就算言辞客气,也还是冷淡疏远的。直到此刻这笑容,才让阿眉敏锐地感到,这个唐人武将,对她的态度有了微妙的改善。

他不是韦皋,不是磐石也不是蒲苇。阿眉暗暗有些庆幸和兴奋。

同时又有另一种情愫浮出水面。正如那日延康坊的清晨,他脱下盖耳毡帽说话时的那丝神情,令阿眉想到已与自己天人永隔的蒙寻。

不过,阿眉及时地抑制了自己的怀想。她虽尚未到双十年华,但经历丰富,自信对男子的了解揣摩,远胜长安和逻些宫廷中的大部分后妃宫人,更胜于宋若昭这样书香人家的娘子。

这皇甫珩,纵然比不得韦皋精明而铁腕,也绝非纨绔子弟或粗豪军汉,只可徐徐图之。

她便若无其事地,将一把箭簇又捡起,往皇甫珩、米四郎等人手里塞了几个,对箭术侃侃谈来。再从箭术谈到盾甲操习,毫不介意地将吐蕃人的一些看家本事娓娓道出。

末了,阿眉拍拍白嫩的双手,朝一众男子行了个军中之礼道:“时辰不早,萧妃与唐安公主这几日正带着宗室女眷,为各位官健赶制冬袍,我须去帮忙,也学学你们唐人的女红。”

言罢,坦然盯了皇甫珩一眼,嫣然一笑,回身上马。

瞧着阿眉潇洒离去的背影,米四郎也顾不得等级大防,笑呵呵地向周围军士道:“你们看,我们粟特人的女娃子,多有本事。”

“什么粟特女娃,人家是吐蕃公主。说来,她阿爷,是咱们唐人的宿敌。”

“吐蕃人又如何,听说她可是救了咱们大唐太子的嫡长子。”

“对对,俺还听说,前些日子围城,这丹布珠公主不知哪里弄出来许多肉干,救了不少皇室宗亲。怪道圣上对她那般喜欢,许她在城中自由来去。”

“四郎,你那同族的贵人,只怕要给圣上做贵妃咧。”

军士们说说笑笑间,一哄而散。

皇甫珩半天里和阿眉打了两次交道,自忖竟不如此前那般对她刻意提防。此女曾经表现出的古怪削刻,大约只是命途所逼。如今她再不用躲在伪装里,违心度日,看起来倒是在这行营戎马的环境中如鱼得水,性子敞亮了不少。

皇甫珩抬头,看着瓦楞中的羽箭,又由衷赞叹,这般小小年纪,如此身手,别说普通纤弱的女子不能比,便是自己泾原军中的箭术了得的长兵,也难分伯仲。

“难怪她会有请命借兵的念头,她虽是女子,阅历却不浅,又对兵戈之事熟稔,那般谋划,又有何错。”皇甫珩暗道。

米四郎见皇甫将军没有要走的意思,他也兴致仍浓,巴望着能与皇甫珩继续攀谈。

正在此时,只见那日为皇甫珩包扎的军中医官匆匆行过,又似回过神来,驻足转身,恭敬作揖道:“皇甫将军!”

人家毕竟救过自己的命,皇甫珩内心感激,也是以礼相还。

这郎中是个医痴,多年来在刀光血影中来去,自负救人无数。他眼里并无尊卑等级,只一心惦记自己瞧过的伤患是否好转,因此行完礼后,自然而然地就上前掀起皇甫珩的风袍,查看伤口。

他鼻子比嗅犬还灵,吸了吸鼻头,不由诧异道:“咦,将军未用某所研之药?不过这药,方子更佳,只是所费甚巨,不是军中能用得起之物。”

不等皇甫珩接茬,医官又道:“将军也莫嫌弃小人的药,兵荒马乱备着也是好的。将军立下大功,韦节度甚是崇敬挂念,方才已从小人处拿了伤药,亲往将军府上送去了。”

皇甫珩听闻此言,本来还和风煦日的脸色,陡然一沉。

……

刘宅门外,韦皋最终还是与宋若昭相对,将军中伤药递上。若昭接了药,神情肃然,甚至有些冷淡地说了一句:

“妾家阿郎不在宅中,改日必向韦节度道谢。”

韦皋明白这是分寸恰当的送客之语,他应该立即告辞。但不知为何,韦皋认定宋若昭就像那日得知幼弟若清的死讯时一样,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她眼中敬而远之的意味,在韦皋看来,却总是透着不忍再思前缘的压抑。

若在之前,韦皋也许自重身份,绝然不会有逾矩之言,毕竟那日陡然唤她闺名,而不是“皇甫夫人”,已令她有所防备。

然而崔宁之事,改变了韦皋的一些心理。

他发现,有的原则,并不是真正的原则。

崔宁的确是被构陷,但此公也有污迹在前,又确有联手朔方军李怀光恃功而骄的危险,那么自己参与构陷,也非宵小所为。

而若昭,她已为人妇,但自己倾慕于她,便是无缘缔结连理,多看她几眼,多与她说上一阵子话,哪怕是谈几阕诗林佳作,又有何可指摘之处?毕竟光天化日,他韦节度堂堂正正站在奉天城刘主簿的宅子门外,给圣上公开点头的功臣送药而来,能引来甚么风言风语?

韦皋这样坚定又傲慢地想着,口中已直言道:“皇甫夫人,你面色这般不佳,可是遇到难事?若韦某可助一臂之力、稍解烦忧,夫人尽可道来。”

宋若昭本来无精打采,对韦皋上门送药实也不愿多寒暄应酬,此际蓦地听到这句话,又见韦皋朝自己走近了两步,不禁神智立刻警醒了过来,眼神也变得惶惑而抗拒。

她退到宅门之后,重复着此前的措辞:“夫君有劳节下遣医送药,改日必前往营中道谢。”

她这个态度,实则刺激了韦皋。

“若昭!”

韦皋中了邪一般,仿佛多年清寂带来的凄怆,和近日因危急所承受的压力,都必须在今日释放。

“若昭,是否皇甫珩昨日向你描摹我诬毁崔仆射之事?我是奉旨而为。崔宁言行不检,居功狂妄,圣上早有杀他之心。若昭,你莫非觉得我是和那卢门郎一样的奸佞之徒?”

“若昭,你与皇甫珩确为良配。可叹,可叹,我韦城武当年见你,便有心结识。奈何,奈何……”

若昭听他语无伦次,不断使用自己的闺名,又见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闪烁着陌生的热切光芒,一时间又急又怒、又莫名生出几分怜悯,诸多复杂心绪一气儿地拱了上来,竟呆立在门后,瞪着眼前这如堕迷障的男子,不知所措。

她多么希望,那去墟集采买的刘家老妻,快些回来,好令这凭空出现的荒唐场景戛然而止。

偏偏事与愿违,她听到了此刻她最不愿听到的声音。

“韦节度,你在朝堂惦记着紫袍加身,对末将家中,莫非也惦记着什么吗?”

皇甫珩裹着风袍,自巷口进来。若昭本已退到院内,韦皋又心思全在若昭身上,是以皇甫珩到了韦皋近侧,森然开口,二人才发现。

宋若昭惶恐地望着丈夫。

然而这次,皇甫珩十分冷静。

他说完那句嘲讽的话,抬步进了宅门,直截了当地、但保持了轻柔地从若昭手里拿过伤药,又返身递到韦皋面前。

“韦节度,陇州奉义军之物,某不敢再要。这些时日所受韦节度遣医送食的照应,某以为,今日之事,足以抵销。”

若昭又往院中退了几步。她听丈夫如此措辞,知道自己无需也不应再说半个字。

皇甫珩语中满是留给体面人再清楚不过的警告和逐客之意。他毫不示弱地盯着韦皋,那种占领制高点的骄傲,和深深的鄙夷,如战场上最为锋利的箭矢,直刺韦皋那颗同样骄傲的心。

一种强烈的挫败感,令韦皋方才燃烧的无名情火,瞬间偃旗息鼓。

他觉得自己傻透了。人家两口子,定是已将自己看作了宦海无操守、情海亦可笑的妄人。

他一言不发,接过皇甫珩奉还的伤药,转身去树下解了自己的马,一跃而上,出了小巷,猛地一鞭,绝尘而去。

皇甫珩站在门外,静立片刻后,进了院落。

“若昭,此人吓到你了?”他看着妻子,无奈而温柔地问。

“彦明,这位韦将军,我多年前便在长安见过。其实,也不算见过,那时,那时……”

若昭完全不想对丈夫有所隐瞒,但话到嘴边,才发现,自己与韦皋因诗结缘之事,其实阴差阳错,三言两语,说不分明。

皇甫珩叹口气,过来执起若昭的手:“我的娘子这般好,在我之前,怎会没有男子倾慕。你莫以为你夫君没有识人之明,不论那韦皋人品如何,你,我信。”

他挽着妻子坐下来,以未受伤的手抚摸着她的鬓发,仿佛他离家前的那场龃龉,并未发生过。

同类推荐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现代社会的形成: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现代社会的形成: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本书探讨我们称为“社会”的领域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人们通过“社会”理解了这个世界,却很少反观“社会”这个概念本身。本书作者伊万丝提醒我们,“社会”是人类近代历史的产物,始于欧洲,在500年间在全世界引发了反响甚至抵抗。作者旁征博引,不仅展示的传统历史研究与社会学的思想成果,更统合了包括艺术、文学、哲学、政治和现实事例,视野跨越5个多世纪,全方位展现了一幅“社会”本身的社会史。本书有议有论,理论充实,文笔优美,言之有据,使人得到思想的启迪。
  •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男主李凤年是生于21世纪的一个普通的演艺圈经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唐朝,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当时最著名的李龟年三兄弟的经纪人,把自己变成了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 汉末风华路

    汉末风华路

    46岁的中年油腻大叔王粲,在现实中几乎一事无成,坐火车途中被兖州兴隆寺塔佛舍利子遭雷击形成的漩涡拉进历史洪流,穿越到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身上,从此不一样的汉末,不一样的三国,大幕慢慢地拉开,历史的车轮拐弯了,驶向未知。在历史进程中,汉家脊梁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断,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被中断,然后一次次涅槃重生,每次浴火都痛不欲生,痛彻心扉。中间有多少英雄豪杰崛起,又随风而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看王粲怎么改写历史,走出一条汉末风华路。
  • 汴京以南

    汴京以南

    在时空的节点处,王益柔感觉到了穿越深深的恶意,说好的大明…为什么帽子上还有小翅膀啊!历史的时空已经错位,彗星挂在天际,或许…经济!傻瓜们!(稳定-1)
热门推荐
  • 敬亭侯

    敬亭侯

    生在帝王家,周身百类人百样心思。在有心人的掣肘下,在股肱之臣的培养下,在国家周边群狼虎视下,也能一步一步成为一代名将。
  • 新黑猫警长第三辑:疯狂七色花

    新黑猫警长第三辑:疯狂七色花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能听见一切可疑的声音!对了,我就是黑猫警长!我用智慧、果敢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着白猫警士们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侦破一个又一个案件,誓死保卫森林市的安全!黑猫警长的形象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少年儿童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经典不会随时间的磨砺而黯然失色,只会在岁月的砺炼中愈加璀璨!你瞧!黑猫警长又出发了!全新的黑猫警长系列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大家将会领略到黑猫警长利用高科技破案的风采,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增长知识和智慧!
  • 无光主宰

    无光主宰

    诗行纪元,人类已成了贝林沃大陆的主角自然科学逐渐兴起,成为宫廷贵族的宠儿,不断挤压魔法的空间诸神的教会四处宣扬神迹,收割信仰德尔塔·范特西看向法师学院内各个讲师映射天光的脑门,不由担忧道:“小助手,这就是变强的代价吗?”小助手:“精灵和人类的混血没那么容易脱发,比起这个,我认为你更该关心一下自己的身高。”...........(低魔,没有毁天灭地,不喜勿入)
  •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密探

    大宋密探

    他曾是医学院大一新生,机缘巧合之下意识离体穿越千年来到了宋朝。摇身一变成为擅长推理的赵毅,这一桩桩一件件离奇的案件表面毫无干系但似乎有着莫名的联系…
  • 日头日头照着我

    日头日头照着我

    长篇女性小说,冀中平原的清明上河图。催人泪下的小说不在少数,可是,《日头日头照着我》让读者流下的泪水,已经超越寻常意义上的感动或是震撼,它源自于我们胸口不曾寒凉的热血,不曾泯灭的真心,不曾被世事诡诈磨尽锋芒的“高尚的冲动”。
  • 七年

    七年

    她、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美景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她叫沈思思,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女生。从小生活在景阳市的她,高中时期去洛水高中念书,辗转反侧的徘徊中邂逅了瑰姿艳逸的童乐,认识人生众多知己蓝颜。然后举案齐眉,待嫁新装。她认为他是她这辈子永远无法度过的劫。只是时光苍苍,风过添伤,曲终人散那一刻,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东柯三录

    东柯三录

    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完成了对整个鹿家一百多年的家族历史的叙述,以男人为主线,女人为支线,勾画出了一幅百年家族史。通过三个故事巧妙穿插,展现了不同时代人物的命运。以小及大,通过百年鹿家家族史折射出百年中国变迁史。
  • 衿辰莫似年

    衿辰莫似年

    愿你披荆斩棘,归来仍是少年,无论多久,我都在
  • Elder Statesman

    Elder Statesman

    T. S. Eliot's last play, drafted originally in 1955 but not completed until three years later. Lord Claverton, an eminent former cabinet minister and banker, is helped to confront his past by the love of his daughter, his pgsk.com dialogue in The Elder Statesman, the love scenes in particular, contain some of Eliot's most tender and expressive writing for the theatre. The play was first performed at the Edinburgh Festival in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