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2800000043

第43章 中国内地(1)

女儿国的走婚奇缘

湖,阔得很荒谬,像是一则杜撰的神话。

这个面积阔达50多平方公里的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周遭为绵亘山脉和原始森林所环抱。

这个风光绮丽的地方,住着五万余名摩梭人。这个古老的民族,迄今还遵循着“以母为尊、以女为贵”的传统习俗,过着母系氏族的大家庭生活。

一般人都将这蒙着神秘色彩的地方称为“女儿国”,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女儿国”的居民迄今还过着原始的走婚生活。

摩梭女子在年满十三岁时,举行“成丁礼”(即成年人仪式);到了十六岁,便可以“走婚”了。男女在篝火会或其他场合邂逅之后,或眉来眼去,或对唱山歌,借以试探彼此的心意,一来二往地有了感情,便可以“走婚”了。所谓“走婚”,就是男子于子夜过后,静悄悄地到女子所住的花楼去,饮酒谈情,尽情享受鱼水之欢。次日,曙光初露,男子必须在女方家人未醒之前赶紧离开。等到双方感情稳定了,便可以在村子里公开走婚关系了,这时,男子也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入女方家门,共享天伦乐。不过呢,双方过的依然是“暮合晨离”的生活。女子如果怀孕而生下孩子,便跟随母姓,居住在母亲家,由母亲和娘家人如舅舅、姨母等共同抚养。在以女性为核心的母系氏族家庭里,孩子的生父是没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和权利的;他的责任是抚养自己家庭中姐妹所生的儿女。在这种“男不娶、女不嫁”的生活形式下,如果双方关系破裂,女方只要直接告诉对方:“你以后不要再来了。”关系就自然解除了,事后既没有划分财产的纠纷,也不会产生争夺孩子抚养权的风波。爱得痛快、离得爽快。话说回来,“走婚”虽然没有法律的约束,可是,村人之间却也有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苟合苟离的行为,是会让人瞧不起的。

根据非官方的统计,目前,居住于泸沽湖的摩梭人,仍有大约70%保持走婚的传统,20%选择同居,另外10%因受城市生活的洗礼而注册结婚。

“走婚”这个奇特的风俗,不但吸引了许多民俗学家,也同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我不辞千里地到泸沽湖来,就是为了印证一则充满传奇色彩的走婚故事。

在泸沽湖,我下榻于落水村一家唤作“泸沽风情园”的旅馆。

“泸沽风情园”是由摩梭人经营的,拥有35个房间,以“女儿国”典型的手法经营──老祖母掌权,几个成年的女儿携手管理。类似这种由母系家族经营的旅馆,在泸沽湖一带,处处都是。

在旅游业尚未兴起之前,摩梭人靠捕鱼、农耕、放牧、打猎为生,住在无水电供应的简陋木屋里,过着原始艰苦的落后生活。然而,最近这二三十年来,旅游业的兴起,使摩梭人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大兴土木,建旅舍、开餐馆,而这,全面地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也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划船不为捕鱼,船上载着的是穿红戴绿的游客;骑马不为打猎,骑在马上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泸沽湖周遭有好几个村庄,我选择落水村作为落脚点,是因为我想寻访一位传奇性的女子──海伦。

她的故事,曾被中国电视台以“情系女儿国“为题,拍摄成个人专辑。

海伦生于昆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之后,“嫁鸡随鸡”,定居广州。1988年,与有暴力倾向的丈夫离异。为了治疗心灵的创伤,她和女友小罗结伴到泸沽湖旅行散心,没想到此行却成了她生命最大的转折点。

当时,她乘船游湖,为她撑浆的船夫是摩梭人鲁汝次儿,绰号“大狼”。他谈锋极健,滔滔不绝地为她讲述摩梭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而最使她惊异的是,住在如此偏远闭塞的地方,他却有着丰富的常识和缜密的思维,他和她讨论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力、探讨香港回归对中国旅游的影响。谈着谈着,她对这名比她年轻六岁的摩梭男子油然生出了好感,四目交投时,她忽然发现他湛湛生光的眸子正无声地说着悄悄话,她的脸,顿时变成了夕阳的天空。船停在湖中心时,她的旅伴小罗跳下湖去游泳,他留在船上,她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游泳呢?”他深情款款地看着她,说:“如果我也去,谁来照顾你?”他大胆的目光,把她原已酡红的脸烧得更红,然而,比他目光更大胆的,是他的话,他单刀直入地说:“今晚,我去你的旅舍走婚,好吗?”她以为他在开玩笑,便随口应道:“好哇!”当天晚上,在参加摩梭人的篝火会时,他们再度相逢。大狼拉着她跳舞时,居然又旧话重提:“今晚,我去你那儿走婚吧!”从他好似着火的双眸与声音,她知道他来真的,心慌意乱地拒绝了他。没有想到,当天晚上,他居然带着自酿的白酒,找上门来了,畅饮的当儿,他多次暗示小罗离开房间,好让他与海伦“走婚”,可是,小罗为了保护她,不但没有离开,反而下了逐客令。

为了逃避这一份骤来的爱情,原本打算在泸沽湖逗留一周的海伦,在次日毅然离开,偕小罗骑了自行车,北上中甸。人虽然离开了,心却恋恋地留着。大狼的影子,化作千丝万缕的情,缠在心上,屡挥不去。小罗看她魂不守舍地饱受煎熬,便鼓励她接受这份爱情。她立刻雇了车子,连夜赶回泸沽湖,追寻那一份使她心魂动荡的浪漫。在泸沽湖找了整整两天,才找到了大狼,当夜,大狼便与她走婚了。她接着在泸沽湖住了八天,随着大狼到原始森林去砍树、放牛、打猎。渴了便喝山泉水,饿了便烤食捕获的野鸟野兔,生食采摘的野菇野果。夜晚席地而卧,看着满天璀璨的星斗,她感觉自己走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堂。之后,她依依不舍地与他暂别,返回广州。不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大狼在电话中温柔地对她说:“来吧,来泸沽湖,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以后,我不会再让你受苦了。”这几句柔情万种的话,把她带回了泸沽湖。她在1998年11月30日,依摩梭人的风俗,穿着传统服装,在认识大狼短短三个多月之后,成了大狼家的媳妇。

他们这桩令人不可思议的奇缘,造成了一定的轰动。

目前,两人在泸沽湖的落水村开设了一间“大狼吧”。

向村民问路,村民告诉我:“沿着湖边朝向搭船的方向走,一直一直走,便可以看到那间大狼吧了。”

我沿着湖畔慢慢走,一望无际的泸沽湖有着一望无际的蔚蓝与青紫,难以置信的清澈澄亮,像一块安静妩媚的玉。湖畔一溜杨柳,在寒冷的冬天里,大胆而近乎炫耀地闪烁着身上那一层嫩嫩的绿,长而密的柳丝,我行我素地在湖面上划出一圈圈的涟漪,显得活泼而又深沉,脆弱而又坚韧。

走着走着,果然便看到了“大狼吧”那个偌大的招牌。走了进去,木桌木椅,碎石地板,一串串微微褪色的玉蜀黍干自得其乐地垂挂在半空中。我在回旋着的老歌里向服务员表明来意,她说:“海伦不在,她到丽江去了。”看到我一脸的失望,她又说:“傍晚肯定能回来。”我坐了下来,啜饮琳琅满目的湖光山色,随意翻阅随身携带的书籍杂志,耐心地等。下午五时许,有个女子,夹带着仆仆风尘,走进大门,我抬头,一眼便认出了她。柔丽的粉红上衣配搭着紧身的牛仔裤,及肩的头发金光闪烁,素净的瓜子脸秀里秀气的,与电视荧光幕上那个脸盘阔阔的女子相较,她本人显然好看得多。

现年三十七岁的海伦,原名吴悦。我开门见山地请她谈谈对摩梭人走婚的看法。她坦言,走婚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婚姻形式,因为两个人的结合纯粹是以感情为依据的,财产、权势、地位,都不在考虑的范围内。缘来而合,缘尽而散;自由、干脆、平等。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他们会更珍惜彼此的感情,也更懂得自律之道。令她不满的是,许多游客谈及走婚,总是一脸的暧昧与猥亵,粗俗地将走婚与性爱直接挂钩。实际上,一般人之所以抱着“猎奇”的眼光来看待走婚,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走婚制的精髓。

大学毕业的海伦和初中学历的大狼,生活背景与成长环境迥然而异,生活观和价值观也截然不同,两个人,好似来自不同的星球,如何进行协调呢?

对此,海伦坦白地说道:

“我们是在许多痛苦的挣扎中寻求适应与调整的。在泸沽湖住了一年后,我把大狼带到广州去,介绍他去当保安员。广州这繁华的花花世界,对大狼来说,是全新的,也是全然陌生的,他什么都不会,也什么都感到新鲜和新奇,我教他搭车、教他购物、教他乘搭电梯、更重要的是,教他出门时带备一颗防人之心。别看他已经二十多岁了,可心地却单纯一如小孩。然而,尽管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却还是无法适应广州的喧嚣与拥挤,他属于无羁无绊的森林湖泊,他天天听到泸沽湖在呼唤他。有一天晚上,他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来,一脸痛苦地说:回家吧,我们回到泸沽湖吧!”

为了维持这段婚姻,海伦于是偕他返回了泸沽湖。

铁了心住下来后,因为日益深刻的了解,海伦对摩梭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摩梭人有语言而没有文字,许多传统的摩梭文化,正一点一点地流失;作为摩梭人的媳妇,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保存、传播、传扬摩梭文化。于是,她积极搜集资料,通过图片、实物、文字,全面地反映摩梭文化的历史变革与现存面貌。展览馆取名“穗湖缘摩梭文化展览中心”,于2001年正式开放。可惜的是,地点偏远,交通不便,参观者少。

这个展览馆是她向朋友筹借十多万元人民币设立的,她绝不能坐以待毙。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她于2004年在泸沽湖游客群集的地方,开设了“大狼吧”,将展览馆迁移到“大狼吧”的楼上,利用“大狼吧”作为展览馆的一个窗口,让游客在吃喝聚谈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深入了解摩梭文化的渠道。

由于海伦的故事在中国已成人人皆知的传奇,那天下午,不断有游客慕名前来,与她握手,和她拍照,也有人问起大狼,她礼貌地说:“在家忙着呢!”

之后,对着我,露出了一个有点无奈却又充满了宽容的微笑,说:

“我独立意识强,不喜欢别人干预我做事,大狼因此也给了我完全自由的发展空间。大狼吧开始营业后,我对他说,这是以他名字开设的餐吧,希望他每天来这里坐坐,招呼客人,可他就是不肯,他宁可在山野间游荡喝酒,喝得醉醺醺的。我批评他没有主人意识,他却说这就是摩梭人的本色!既然他如此坚持,我也不勉强他了。”

婚姻,原本就好像是跳探戈,你进、我退;我退,你进。海伦虽然深谙忍让之道,可是,在某些事情上,却是近乎执拗般的坚持的。

根据摩梭人的传统,孩子生下后,是属于整个大家庭的,老祖母是“一言堂”,母亲、舅舅和姨母共同负起教养的责任。海伦非常喜欢摩梭人“长幼有序、敬老尊贤”的概念,但与此同时,她又希望孩子可以接受文明的洗礼,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因此,她千方百计争取老祖母的同意,让她把适龄的儿子送到昆明去上学。她深思熟虑地说:

“教育是必要的,有了教育,才能有正确的生活观与价值观。比如说,性子淳朴的摩梭人,在盲目追求时髦的过程中,有时便无可避免地破坏了自己民族珍贵的遗产。举例来说,摩梭人的母屋,建筑形式别具一格,可是,有些摩梭人却刻意毁掉一部分母屋,在重建时不伦不类地贴上瓷砖,贻笑大方。教育,让人有正确的认知能力,也让人知道应该如何保存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根。表面上,我是把儿子送离了泸沽湖,实际上,正确的教育能使他在以后更懂得如何传扬摩梭文化。”

海伦已拟出了她今后的两大工作计划,其一是帮助摩梭人作人口普查的工作,正确地统计出摩梭人在泸沽湖的分布情况;其二是以文字将“达巴教”口诵经的内容记录下来。达巴教是摩梭人所信仰的原始宗教,所谓的“达巴”,就是巫师。摩梭人逢年过节、驱鬼敬神、丧礼超度、成丁仪式、凶吉占卜,都要请达巴到场主持。达巴靠的是师徒传承而世袭相传的口诵经,这些内涵丰富的口诵经并无文字记载。海伦表示她已开始走访达巴而进行艰苦的记录工作了。

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她在文化上的理想,海伦必须先改善她的经济情况。她与朋友合资,于2005年5月在云南的旅游胜地丽江古城开设了“海伦风酒吧”,她因此必须在泸沽湖和丽江之间飞来飞去,管理业务。

她沉稳地说:

“感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一名现代女性来说,自食其力地活出自我的尊严,才是最重要的。”

说这话时,她的目光,静静地停驻在湖畔的杨柳上。突然觉得,她就像是湖畔的杨柳,看似娇弱,实则强韧;表面轻松,内里深沉,她在泸沽湖上的倒影好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她已不动声色地改变了泸沽湖的某些古老传统……

同类推荐
  • 大洋洲:澳大利亚(世界我知道)

    大洋洲:澳大利亚(世界我知道)

    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澳大利亚的风光与民俗。
  • 今晚去哪里

    今晚去哪里

    那些旅途中借宿的小床,那些窗前如霜的月光,原以为一年年的旅行只是一次次的萍水相逢,殊不知却能一再重逢。或许,这就是人世间相逢的意义。
  • 去北地,再去北地

    去北地,再去北地

    陈保平陈丹燕夫妇仅此一本合著游记,同样的风景,别样的思绪。一对夫妇,大学时代的同窗,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爱好者,一起去俄罗斯旅行。在旅行一开始时,他们就约定,各自写自己的日记,纪录自己的感受,待到旅行结束,再交换日记。那是1993年。他们日夜相守,去看同一个地方,吃一个锅里的食物,在枕上听到的,是同样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待到旅行结束,交换日记时,他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对俄罗斯的感受有如此大的不同。于是,他们出版了旅行日记。二十四年过去后,他们又一起旅行去了波罗的海,在立陶宛的考纳斯,他们突然发现,这个旅行,竟是从前俄罗斯旅行的延续。于是他们决定,再重蹈当年覆辙,再分开写下旅行感受……
  • 35岁单身女子的沙发客之旅

    35岁单身女子的沙发客之旅

    本书的沙发游是她8年来运用自驾游、背包游等各种穷游方式游历生活后的新探索。书中不仅包括了她旅游中的经历、风景,也讲诉了她与宿主间的友谊、交流,还有面对孤独、伤感时调整、面对的过程……欢迎大家与猫猫一起体验她的旅行过程,陪伴她经历各种我们平常生活之外的传奇。
  •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旅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旅

    俄境的公路上路了,这回我们的大客车行驶在俄罗斯的大路上,疾驰,顺畅。穿过辽阔无垠的大平原,有些像在祖国的玉泉、牡丹江一带的高速公路上,感觉还是在国内似的,只不过公路继续延伸罢了。只是国内的平原很少荒废掉,基本上都种着各种庄稼,而这里的平原却随意滋长着萋萋野草,现已变得古铜色、黄色、绿色相杂,偶尔在平原上会出现一棵姿态优雅的高树,只是一棵。这里的景色确实像列维坦的画,每换一个角度就似他的一幅画,我们就穿行在他的画中。俄罗斯真的国土很辽阔,辽阔到他们可以随便荒废掉,闲置着,没有人烟,因而世界上也就幸存一些几乎原始的生态环境。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第99次抹杀

    快穿之第99次抹杀

    玉倾欢失忆了,并抽风绑定了一个垃圾攻略系统。系统说做任务可以找回她失去的记忆,于是玉倾欢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为啥主线任务越来越难?为啥副线任务从来没有成功过?现代位面,玉倾欢有钱有颜有才华。古代位面,玉倾欢有权有势武力值爆表。系统:怎么有点不对?宿主她不是失忆了吗?为什么以前会的东西她都会?玉倾欢在每个位面都玩得很愉快,如果不需要去攻略那个男人就更愉快了!
  • 神圣大明帝国

    神圣大明帝国

    在下黄观,义父朱元璋!大明朝中辈份最高,字号最老,家有兄弟二十多个,人送外号黄大胆!朝堂大事老朱说了算,江湖小事我来管,不服气就报上名来,我乃明教大明轮王!小子,你是哪个单位的?兄弟们,削他,带上锦衣卫,抄家了!老规矩,先安一个图谋造反的罪名,诛他九族,满门抄斩!
  • 诵吟令

    诵吟令

    …………………………………………………………
  • 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建筑知识全知道

    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建筑知识全知道

    建筑,就是人们用泥土、石材、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有人说过:上帝一次性给出了木头、石头、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类的智慧创作,劳作而成……这就是建筑。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凝固的音乐,是无言的史诗。建筑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古今中外,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鸟巢”国家体育场,从埃及的金字塔到法国的凯旋门,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未来世界的太空酒店……人类的建筑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这些建筑诉说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传奇的建筑梦想,更表达着建筑设计大师们独特的建筑理念,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世人折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漫威青莲剑歌

    漫威青莲剑歌

    大仇未报,吴晓就穿越了,金手指到账,与美队并肩,与霍华德成为好朋友,成功抢先成为还未出生的托尼家教父,他,就是青莲剑仙吴晓!
  • 巧手一招鲜

    巧手一招鲜

    本书中大师教您做菜的巧招。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我与我的世界

    我与我的世界

    《我与我的世界》是曹聚仁先生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后由家人整理增补,按“传记文学”自觉经营,坦诚自白,纵横上下,酣畅洒脱,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与文本意义的传记。它将其生平世界“不加掩饰地揭示出来”。从金华童年的”神道黄昏”,到浙江一师的“四大金刚”;从“国学”和“文坛”,到“我与鲁迅”和“文白论战”,从上海春秋、报刊生涯,到抗战军兴、执笔从戎;不但阅历丰富、见识繁多,而且他颇想勾画出那一时代的生活轮廓及文化工作”,所以“史的意味,比较更重一些”。正因如此,才是一本既有史料价值,又具文学可读性的大家作品。
  •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讲的是三个刺客的故事,分别是曹沫、专诸、荆轲。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一个理想的生活时代,他就选择春秋战国。因为那是一个个性突出、充满浪漫色彩的时代。浪漫的时代,一切事情都会变得很有情调,很有戏剧性。这三个刺客都很有名,如果说到刺客就不能不提到他们。尽管这三个刺客出身不同,动机不同,手法不同,甚至结局也不同,但他们都是刺客中的典型人物,连太史公都在《史记》中为之立传,就算是刺客中的三个代表吧!《秦乱纪》讲的是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天下混战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