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35400000259

第259章 入河东

上郡,立于先秦,属三十六郡之一。汉立之后,郡国大增,上郡也分出不少县邑,立为他郡。

可这些变动,依旧改变不了上郡重要的地理位置。

西汉年间,上郡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长安,因为它就是长安的第一道防线。

千里无险塞!

不论秦汉,建都长安,上郡就一直是屯兵要地。秦直道,便是在此地延绵北上。

火烧甘泉宫,就是大汉帝国上郡失守的一大严重后果。

景帝病重,大汉帝国刚刚经历七王之乱,大量边军调往内地,监控中原。匈奴趁机叩边,数量稀少的边军抵挡不住。

而匈奴大军便是自上郡,一路南下,直奔甘泉宫。

若不是渭水拦截,以及汉军各路大军将近,长安也必受威胁。

这便是上郡的重要性。

一旦北方边军拦不住游牧民族,其足以在短时间内,跨越上郡千里之地,直抵长安。

当然,自东汉迁都洛阳后,上郡的重要性便一降再降。尤其是匈奴分裂,北匈奴远走西域,南匈奴归附大汉。

北方又有朔方、五原、云中为防,上郡就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甚至,就连身边的北地郡,都比不上。

全军将近三万五千人,目标很大,高诚不得已选择了一条更远的路。

隐蔽,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

大军携带牛羊,自湫渊北上,出左谷,直向东抵达归德。

这里是洛水支流的末端!

而后,顺洛水南下,走定阳,向东百三十里,就是黄河。

两个月的行军,大军终于抵达这黄河边上。

身后数万将士,倒是一个不少。不过,一个个尽是疲倦不堪,哆哆嗦嗦。原本缀在身后的十余万牛羊,也都吃了个精光。

这是大军断粮的第四日。

期间,若不是劫掠些村落镇邑,怕是根本撑不到这黄河边。

有了劫掠,大军踪迹,也自然而然的就暴露了出去。

高诚不知道现在消息传到哪里,也许还在上郡郡治肤施徘徊,也许已经朝着洛阳而去。

可,不重要了。

渡过采桑津,就是河东。

那是大军也无需在遮蔽身形,径直杀向洛阳即可。

黄河渡口,自是凶险。

幸运的是,大军到此之时,已经是十月天了,天气骤寒。

黄河没有冰冻,但比起平常要好上不少。

船只,河东有。

董卓在河东,早就盼着高诚的到来。

先前天子召令自己入京,迫不得已去了一遭。而后,李儒联络河东白波军造反,河东大军自然是抵挡不住。

便是河内张扬率军相助,也被白波军击败。之后,天子刘宏或许是看出了董卓的打算,便放董卓回到河东。

董卓此刻心情很不爽,因为回来的太轻松了。天子,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就将自己放了回来。

到现在,刘宏那讥讽的笑意,还浮现在董卓眼前。

不知道是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计划,还是说,天子认为大局尽在掌中。

“主公,镇西将军大军,已至黄河,在采桑津。”

“走,吾等速速前去!”

董卓此刻便在北屈县,这里距离采桑津渡口最近。

一行人迅速赶到渡口,只见早已准备好渡船的董卓军,正摇着船,往来运送高诚大军。

高诚带领郭嘉、段煨等一众大将,一下船,便看到了左拥右簇的董卓。

“仲颖兄!”

“子明贤弟!”

高诚拱手行了一礼,言道:“许久不见,诚甚是想念兄长啊!”

董卓也客气了一下,言道:“贤弟如此,兄亦是同尔。”

两人略微客气一番后,便互相介绍身旁之人。高诚这边郭嘉,董卓早就认识了。

能够下定决心,与高诚一同起事,也是少不了这郭奉孝的功劳。

段煨不用多说,凉州武将出身的人,没几个不知晓这位大佬的。傅燮、苏则,董卓也是听闻徐荣等人没少谈起,知是高子明结义兄弟。

其余几人,在董卓眼中,便算不上什么了。

而董卓这边,首席谋士自然是李儒。郭嘉在河东月余时间,跟着李儒可是相处不少,予以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

主要大将是牛辅、徐荣、董越、胡珍、杨定五人,皆为中郎将。

牛辅不多说了,与李儒一样,为董卓女婿,嫡系中的嫡系。其掌握的兵马,也一直是五人中最多的。

而且,牛辅虽然不怎么样,可手下将领牛掰啊。西凉集团后期四大军阀,尽在其麾下当校尉。

徐荣,能力可以算是整个董卓阵容里,最强悍的,没有之一。这一点,哪怕是董卓也承认,每次打仗都是仰仗徐荣。

不过,徐荣的地位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出身幽州,非凉州人士。其二,其不争功,不夺利,沉默寡言。同时,这也是董卓信任他的最大原因。

董越,这人底细不详,但颇受董卓重视,应当是陇西董氏支系子弟。

胡珍、杨定,算是董卓半个心腹,跟随董卓征战多年。但身为外姓之人,肯定比不上董家自己人。

大军进驻北屈休整,高诚与董卓率领帐下诸将,也开始了第一次集体会议。

“贤弟,吾等入洛,可有何良策?”

董卓看向并排而坐的高诚,脑海中不禁想起来天子那奇怪的诡笑,有些担忧的问向高诚。

“朝中妖孽频出,为祸朝堂,吾等义而伐之,清君侧。除了诚与兄长外,尚有冀州刺史王芬、中山国相张纯、泰山郡守张举等人呼应。”

“不过,既为联盟,自当有所盟誓!”

高诚说完,李儒不禁问道:“那,镇西将军以为,何人可为盟主?”

“文忧这是何话,子明贤弟是召盟者,又是吾等之中官职、威望最甚者,盟主之位,自当子明贤弟任职!”

李儒话刚落,董卓就凝重神色,冲着李儒一阵吼。

李儒也急忙行礼致歉:“是儒考虑不周,还望镇西将军责罪!”

责罪当然是不可能了,这李儒不是自己手下,又是李儒女婿,自己怎么能打他脸。

高诚笑了一下,看着董卓和李儒唱着红白戏,毫不在意,言道:“诚当不得盟主之位!其一,仲颖兄、王芬、张举、张纯,诸君皆是名望深厚之人,诚年岁最轻,焉能跃而居上哉!”

“其二,诚之才,决于沙场,联络诸军,调协盟部,非诚之所能。故尔,诚可为一大将,为盟军攻坚拔寨即可!”

“其三,诚与朝堂诸公,仇恨深矣,不妥当,不妥当啊!”

郭嘉也站起身来,附和高诚言道:“吾主所言不差,如今英杰荟萃,南下清君侧,扶朝廷,自当由威望厚重之士,充任盟主。”

“以嘉观之,非董公不可。董公年少之际,便征战沙场,至今三十年,武威震传凉、并、幽、冀、司隶北方诸郡国。更兼陛下信任有加,忠于国事。故,非董公,不可率吾等也!”

董卓嘿嘿一笑,又急忙按耐住心思,言道:“奉孝所言,当不得真,不过是诸位捧奉罢了。盟主之位,以卓看来,还是等诸君会盟之时,再议不迟,再议不迟啊!”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如果说战争推动并造就了历史,那么兵器就推动并造就了战争。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将人类兵器发展的历史用故事的形式加以讲述,再现了人类兵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图文并茂,是一本不多见的讲述兵器发展历史的图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本书的精彩内容,一起进入人类兵器历史发展的隧道,去开始一场精彩刺激的旅程吧。
  • 大明王朝1587

    大明王朝1587

    万历十五,海瑞已死,戚继光病退,张居正一党已被悉数逐斥,申时行正任内阁首辅,李成梁在辽东战战兢兢;努尔哈赤在建州老营上筑起了新城,丰臣秀吉已将要一统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战争一触即发,耶稣会的传教士带来了天主教和西方知识;乾清宫西暖阁,明史研究生朱翊钧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二十四岁的万历皇帝。此书又名《我不是明神宗》、《我穿越成了我的研究对象》、《大明田野调查手册》、《拯救晚明技术实录》
  • 上步

    上步

    北宋年间,战火纷飞,朝政混乱,屌丝张自强为救心上人步入仕途,一番拼搏,终成大器。
  • 中国人的教训(下册)

    中国人的教训(下册)

    本书是中国知名作家李国文专心于大众历史写作近三十年,在中国人血与火的往事中,找寻我们今天生活智慧的标志作。它以中国历代各类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命运遭际、成败得失为依托,突出了他们人生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是首部中国人反思人生轨迹、吸取生活经验的传记体通史。它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感悟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现实生活提供帮助。在这里读懂中国人生活的甘苦、读懂中国人薪火相传的方略、读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全面认知中国人的生活真谛、生存智慧、生命本质。本书立足大众的阅读习惯,内容深入浅出,结构波澜壮阔,情节催人泪下,语言幽默诙谐,阅读淋漓酣畅,是一部雅俗共赏极富睿智的畅销书。评论名家认为“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下册为宋元至清部分。
  • 文化灵苗播种人:回忆姜椿芳

    文化灵苗播种人:回忆姜椿芳

    姜椿芳先生是我国当代文化界的前辈,本书收录了姜椿芳先的朋友、学生、家人数十人的回忆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能看到姜椿芳先生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责任和良知。他历经磨难而又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学养宏富而又虚怀若谷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而又谦谦君子的儒家风范,至今受人敬仰,为人缅怀。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在这短暂的只有一次的生命中努力做一些对别人有益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的事情,用一句文绉绉的话来说,就是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我认为,姜椿芳同志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热门推荐
  • 邪王追妻:专宠毒后

    邪王追妻:专宠毒后

    别人穿越是如何意气风发,可她穿越呢?嫁给了一个小屁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目次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目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都市之逆天魔帝

    重生都市之逆天魔帝

    魔帝沐海,因异宝重生,世界异变,灵气、魔气、死气……快速复苏。这一世,我要守护的人,谁若敢动,通天入地,定屠你个万劫不复!神若阻我,我必杀神,天若拦我,我必逆天!任你有通天手段,定不敌我魔族大军!沐海执子为棋,统御全局,建立一个绝世魔国。他日,登临巅峰,试问,还有谁?
  • 自是白衣卿相

    自是白衣卿相

    南唐被宋所灭之后,南唐旧臣柳宜携全家入宋,入仕为官,在费县为县令时,第三子柳三变出生,三年之后,雍熙北伐,杨家将几乎全军覆没,随着年龄的增长,柳三变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女人青梅竹马的白荷,但一心想考取功名,入仕为官的他,离开了家乡,游历四方,在钱塘遇见了大理国公主段素灵和钱塘名妓楚楚,虽当时与段素灵并未情愫,再段素灵离开后,接着收到白荷的死讯,倍感失落,但因有楚楚,很快与楚楚陷入爱情。另一方面,一支以匡扶南唐的神组织,不断的在秘密行动,柳三变为楚楚赎身不成却反让两人分手,三变来到汴梁,遇到天仙楼的李师师,二人出游,在檀渊三变救下了檀州百姓,深受檀州百姓爱戴,由此他更加坚信自己要出仕为官的信念。
  • 空门秋月

    空门秋月

    秋虫们的情歌在清新的空气中隐隐约约的悠扬着,初闻时断时续,像是此唱彼和,后来有蛙儿们的梦呓穿插进来,大大激发了秋虫们的热情,很快就有许多好胜者竞放歌喉,从园中,从塘边,从林里,从草丛,山上山下,观内观外,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激情的奏鸣,柔情的絮语,汇成优美的和弦,悠悠融入如水的月色。这大概就是明月道长提到的秋虫小夜曲了。我再次把目光投向明月道长打坐之处,猜度她此时的禅心是像月光一样皎洁明媚,还是像月影一样凄清孤独?
  • 香味女人

    香味女人

    气息,发于内,传于外。仿佛一个人心灵的密语。而女人却又偏偏嗜好芳香,偏爱身处于外界的香氛气息中,内外相融,便契合了。香味女人的故事,都是心情的陈述,因为私密,因为平淡,因为各自的历练,便有着各自的不同气味。闻香识女人,便也是如此吧。
  • 天昏地觉

    天昏地觉

    天地九州,各有其幽,万古道统,吾辈长修!
  • 权门嫡女之王妃太嚣张

    权门嫡女之王妃太嚣张

    提起苏家六小姐,人人皆是摇头咂嘴,作,太作!苏善儿自五岁重病后便像换了个人,纨绔不羁,乖张难训,宫中作乱当成家常便饭,只要进宫必定要闹出点动静才肯罢休。年幼时她戏耍宫嫔,欺辱皇子,就连太子都险些命丧她手,终是怒了帝王被赶出京,几年后,她竟以太子妃的名义被接回京都。嫁草包太子还不如嫁鬼王,苏小六心一横,“病秧子,做个交易如何?”——鬼王云戎,天之不详。十九年前,鬼王降生,一声啼鸣,天崩地裂,山倒水涨,从此被视为不祥之人,送往遥远的谷枯山脚,任其自生自灭。十九年后,鬼王一身顽疾,奉旨回城,迎娶原已赐婚太子的苏家六小姐。——初遇,她逃婚在即。逃谁的婚?苏小六:“我这辈子最讨厌的唯有两件事,一是有人抢我的酒,二是倒霉,让我嫁给倒霉鬼,现在不跑更待何时?”逃婚被抓回来了。被谁抓的?鬼王:“区区小事六小姐不必介怀,本王只是顺路。”——一个是天降祥瑞,一个是恶煞满身,她避之不及,他趋之若鹜。苏善儿:“云戎!我帮你夺这天下,你放我归山可好?”云戎:“这万里江山,怎敌你颦笑嫣然,没你,要这天下何意?”
  • 三少奶奶

    三少奶奶

    她睁开眼时,全身尽湿,据说,是刚被人从池塘里救上来。原来,自己穿越成首富祁家刚过门的三少奶奶,新婚夜贪杯,失足落了水。新婚当晚,新郎留恋赌坊、夜深未归,整个祈府,能将他从赌坊带回的,却只有二少奶奶!祁家四世同堂,祁老爷是商界奇才,声名赫赫,只是到了祁家第三代……大少爷天生体弱多病、双腿残废;二少爷掌管米店,有点小聪明,但却好色成性;三少爷……,则只有在赌场才能见到他的人;四少爷则在十岁那年,一场高烧,烧成了傻子!本只想冷眼旁观地逍遥度日,无奈总有人撩拨是非,别以为她平日闷声不吭便是好欺负,殊不知,她最擅长的,便是扮猪吃老虎!片段1:目睹了一场男女纠缠后,有人皮笑肉不笑,“二哥似乎对和我有关系的女人,都特别地感兴趣。”某二少说,“我能抢你一次,自然也能抢你第二次。”无所谓地笑,“随你,只要你能让一切名正言顺。”片段2:“这是咱们府里新打造的饰品?”男人嬉笑着将手里的金器不停把玩。“嗯。”女人埋首画图,头也不抬。男人见状,悄悄地将金器往袖笼里塞。“别藏了,我这有现成的银两给你去赌,不是更方便?”文案纠结!本文种田,宅斗少不了,争风吃醋更是家常便饭,过程励志,结局一对一,耐心看下去,绝对精彩。推荐好友的文文:《逼良为兽》《悍妾当家》
  • 想做先生的小尾巴

    想做先生的小尾巴

    第一次住进他家,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哪里来的丑丫头?”后来却是:“喵小七,我允许你喜欢我!”“喵小七,你亲我一下!”…“不管你是什么妖魔鬼怪,鬼魅魍魉,喵小七,我都喜欢你!”在喵小七还没有出现之前,慕熙南认为他喜欢的人应该是有淑女的气质,飘逸的长发,好听的声音,娴雅的性格。但当喵小七出现之后,慕熙南才发现他真正喜欢的人是,会撒娇,会卖萌,不温柔,不优雅,除了可爱一无是处。【甜宠/软萌小甜心vs腹黑大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