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24300000003

第3章 古圣先贤的得失之道——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世事若梦,缘起无常

人生就是一个在得与失之间来回往复的过程,有得有失,得失参半,昨日有人长街买醉以消解痛苦,明日又有人长街摆宴分享喜悦,有人得就必有人失,世间多少烦琐事,不过就是得失两个字。所以,我们在得到的时候不要太兴奋,在失去的时候也不要太悲观,因为只要你保持一颗平常心,笑对生活中的潮起潮落,就能在得与失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健步如飞地奔跑在人生道路上,早日奔向自己在心里早就搭建好的那座幸福城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引自《孟子·公孙丑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战场上的有利地形,而有利地形呢?又比不上人心所向、团结一致。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一座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却可能攻不下来。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击城池,又有利的作战天气,但还是不能取胜。那么,就一定是缺少地利了。可是,有些时候,城墙不可谓不高,护城河不可谓不深,武器装备不可谓不好,粮食准备不可谓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又是为什么呢?肯定是因为守城者军心涣散才弃城逃跑的。

所以说,要让人民安定下来而不外迁,不能仅仅依靠划定的疆界界限;要想国防安全巩固就不能靠山河关险;威震天下不能仅仅依靠强大的武力。那些懂得施以仁政的君主,都能得到很多忠心跟随的人;那些不懂得施以仁政的君主,就会弄得人心惶惶,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甚至会众叛亲离。因而,那些施以仁政的君主,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他就能牢牢地掌控天下,做到战无不胜。

茫茫人海中,你要想从其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众仰慕的人,那么你就必须懂得“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应该懂得“聚人心”,只要你的身边是一群鼎力支持你的人,那么你想想你还会遭遇失败吗?就算遭遇失败,那也只能算是跌倒,而且大家都会马上将你扶起来。

【国学智慧】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概念是“亚圣”孟子提出来的,并且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只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和睦一致,没有勾心斗角,互相之间懂得谦爱礼让,才能够形成“人和”的局面,如此方能幸福快乐地生活与工作。

得失之心:做人应该轻得失,做事需要重选择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这是两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其大意是作诗著文是一件千古不朽的事,但其中的得与失只有诗人自己心里最为清楚。事实上,不仅作诗著文如此,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就算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伟人,可是得与失之间的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所以,明白得与失,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去弄清楚的一件事情。假若,一个人没有了得失之心,那么他自然是一个十分消极的人,生命中的美丽片段他看不见,人生旅途中的漂亮风景他亦瞧不见,因为失去了得失之心的他已经无法再感触这个世界了。

一个人,若真的失去了得失之心,那他真的就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为人,重要的是要有得失之心。可仅仅是拥有得失之心就够吗?答案是:拥有得失之心,关键就是要明白,做人应该轻得失,做事需要重选择。很多的时候,我们之所以在“得”与“失”之间摇摆不定,就是因为你不能当机立断,不会选择,既放心不下当前,也割舍不下过去或者未来,最终在舍与不舍之间错失机会,空留悔恨。

由此可见,得与失的关键就是你会不会选择——做人要把得失看得淡一些,在做事的时候要冷静地去选择,不焦躁、不胆怯、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遵从自己的内心与现实的客观条件做出抉择。

把得失看得淡一些,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异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输赢。因此,对于这些十分看重输赢的人来说,总是把输赢得失看得比泰山还重,最后只能落得一个自忧自怜自恨自愤的结果。

也许,把输赢看得淡一些,就会把得与失看得淡一些,最终我们可能越能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国学智慧】

都说人生是一部不惧怕剧透的大戏,因为结局都清楚地摆在了那里。既然我们都知道结局会怎么样,为什么不能洒脱地活一辈子呢?但是我们要洒脱,却不是要放纵。从始至终,我们都应该记住一句话:敦厚做人重品行,淡泊名利轻得失。

塞翁失马: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引自《淮南子·人间训》

在靠近边塞地区的百姓中,有一个非常精通卜算的人,他家养的马无缘无故地跑到了北方胡人的领地去了。对此,很多的人都来安慰他,结果他却说:“这怎么就不能看作一件好事呢?”几个月之后,之前跑失的马竟然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一群胡人的骏马。这个时候,人们又纷纷上门道贺,他却一反常态地说:“谁又知道这不是一件祸事呢?”他的家里养了很多的马,儿子也非常地喜欢骑马。一次,儿子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下来,直接摔折了腿,成了一个跛子。在人们又一次上门安慰他的时候,他再一次说:“这怎么就不能看一件好事呢?”一年之后,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地区,当地的壮年男子都被征召去打仗,只有这个人的儿子因为是个跛子而没有应征,父子俩得以保全性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传播了千百年,上至街头的老妪下至学堂的幼童,几乎都听过这个故事。可是,又有多少人在遭遇“塞翁失马”的境况之时能有“焉知非福”的心态。很多时候,人们在遭遇挫折困境或喜乐之事的时候,不是悲观失意就是洋洋得意,根本看不到现实遭遇的背后隐藏着的悲与喜。所以,人们总是在逆境中表现得无比悲观,在顺境中又因为失去风险意识而遭遇灾祸。

古时候的台湾,有一位乐观又有智慧的书生,在生活中遭遇了坏事的时候,都会劝勉自己要向好的方向看。后来他做了县太爷的幕僚后,衙门里一旦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都会告诉县太爷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情。久而久之,县太爷觉得这个书生简直就是个庸才,觉得他是个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人。

一天,县太爷外出办案被匪徒袭击受了重伤,整个县衙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儿。可是,这位书生还是像之前一样,说县太爷受重伤在当前来看是一件坏事儿,可未来就有可能是一件好事儿。书生的话很快就传进了县太爷的耳朵里了,县太爷闻听此言后大怒,觉得这位书生不怀好意,幸灾乐祸。于是,县太爷下令,将书生关进了大牢。

书生被关进大牢一个月后,巡抚大人下来视察,看到在办案中受了重伤的县太爷,觉得这个知县是个好官,马上给他官升一级。这位县太爷已经做了十年的知县了,一直都在为如何升官而发愁,没想到就此因祸得福而官升一级。

县太爷升官后想到了那位已经被关进大牢的书生,马上派人把他放出来,并且擢升他为自己的首席幕僚,薪俸增加了一倍。书生被放出来后,县太爷向他表示歉意。结果书生说:“你把我关进大牢去,也不是一件坏事啊。”县太爷吃惊地问道:“你就因为一句话就进了大牢,还怎么不是坏事呢?”书生笑着说:“我如果不进监狱,怎么能成为您的首席幕僚呢?”

书生说罢,两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好事情和坏事情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冷静去面对生活,面对一切的不如意,面对一切可让我们兴奋得失去清醒头脑的事情,都要保持足够的理智,时刻谨慎面对,才能让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出现太大的失误,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国学智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得,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忘记了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更要时刻保持冷静,对于好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注意风险,千万不要乐极生悲,而对于坏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忧心忡忡,甚至万念俱灰,换个角度看问题,没准就能够迅速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人生在世,就好比江上行船,遇到风浪的时候不要恐惧,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不要掉以轻心,只有时刻向着正确的方向,时刻为成功靠岸去做准备,才能让自己一辈子都一帆风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命运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引自《史记·陈涉世家》

公元前209年,被罚作苦役的陈胜和吴广在走到大泽乡时号召起义,他们向天下发出了不屈服于命运的呐喊:“有权有势的高贵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王侯将相的荣华富贵都是他们自己打拼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起义呢?”

在台湾,很多人在年少之时就会聆听到这句话——父母亲、老师教给他们这句话,目的就是要孩子不要屈服于出身和命运的不公,你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你们却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够听见很多人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抱怨自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将自己无法实现理想的原因归结于没有一个优渥的家庭环境。事实上,他们迟迟无法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不够努力!

试想一下,一个整天怨天尤人且毫不努力的人,又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对于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来说,上苍也给予了同样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只要你足够努力,只要你选对了正确的奋斗方向,不要因为眼前的“失”而放弃未来的“得”,那么你肯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明太祖朱元璋幼年的时候生活十分贫苦,整日里连吃饱肚子都很困难。他的父亲叫朱五四,“五四”其实就是一个不能算作名字的名字,因为他贫贱得连个好点的名字都没有。因为,元代汉人百姓如果不上学的话是不能有名字的,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

出生在贫苦家庭的朱元璋,一度流落为僧人。但是,不管生活是多么的残酷,他始终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激励下,他加入了元末农民起义军,最终通过不懈的奋斗夺取天下,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揭开了大明王朝的序幕。

纵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却应该时刻谨记:即使出身低微、命运坎坷,可是那又能怎样,幸运女神最青睐的人,都是那些屡败屡战,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只要我们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奋斗目标,并不断为之付出汗水与智慧,那么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国学智慧】

难道命运真的是天注定的吗?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被命运左右。你有一个能够给你一座金山银山的家庭,但是你却未必能够是那位合格的“财富守护者”;你出生在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一生都是“贫穷的固守者”。命运的这条线其实都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命运之神从来都不可能轻易就左右你的人生,因为这世界上本身就没有命运之神。这世界能够左右我们命运的,只有努力、聪慧、勇敢和一点点的幸运!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留也意味着失去

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出自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

一个人能守住自己本来的旧貌,本来也算可以了。但是梁启超却认为身为这世间之人,做人处世处,就像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不努力就要后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每一次停下也都意味着失去。有句古诗说得好:“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很多人总是因为停留而失去了时间与机会。

在人生的得与失之间,很多人都会犯在逆水中停下来的错误。殊不知,正是在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别人才迅速地超越我们,拿走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荣誉、机会、财富等“贵重物品”,最终还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留给我们的只有失望、悔恨和不甘心。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不断地划动手中的船桨,让人生这艘船不断地向前行驶。当然,在累了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休息,可千万不能将适当休息变成停滞不前。

逆水行船,自然极为费力,因此在这个奋勇向前过程中肯定有人会心生埋怨。总觉得自己付出如此之多,得到的却如此之少,眼看着那些顺流而下的人,不用费力即可一路通达,其内心深处自然会泛起一层层充满着怨恨之气的涟漪。应该说,他们在注意到别人比自己更容易的同时,却忽视别人与自己方向的不同。顺流而下的人不管行驶得多么轻松,他们却最终只向着“下游”奔去;逆流而上的人不管行驶得多么的费力,他们始终都在向着“上游”而奋斗。所以,每一个在逆流中奋斗的人都应该时时刻刻明白:埋怨,这是懦夫们的表现;努力,才是真正的人生态度,今天的艰难付出,是为了让明天走得更轻松。

事实上,有些人在逆水中停滞不前,是因为他们在停下来计算眼前的得失。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不要着眼于眼前,而是要用长远眼光来看待当下的得与失——人生如逆水行舟,你不进则别人进,你后退而别人未必后退。所以,我们不能计较一时的得与失,而是要一直奋勇向前。

【国学智慧】

一个人的一生就如同航行于大海之上的一叶帆船,每个人就是屹立于船头的艄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遇到挫折就裹足不前,甚至一蹶不振,而是应该时刻都明白,不管是搁浅也好,还是触礁也罢,只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就应该越挫越勇,逆流而上。在品味人生的得与失之时,我们一定要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在逆水中原地踏步,那么只能走向灭亡,这就是“失”;逆流而上,适应环境,把握机遇,才能创造新的辉煌,这就是“得”。

坦然面对:生活再艰辛,也要坚强活下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舜是从田野间被启用的,他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傅说是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他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选拔出来的,他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又辅佐周武王。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被录用,他(管仲)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群位,纠失败了,他便被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百里奚是春秋时期虞国的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穿行于台湾的大街小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眼前那些卖特色饮食的小摊贩、计程车司机、西装革履却面带疲倦的赶路人,不禁会感慨活着真累!是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尤其是在那些不顺心的日子里,各种不如意交织在一起后自然有一种活着太累的感觉。

活得真累,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现代人的通病,你不光能够在台湾的街头巷尾感受到,在纽约、在法兰克福、在东京等世界一流城市你依然能够感觉到。可是,我们就能因为活得累而轻易放弃自己的人生吗?

肯定不能,因为活得累就轻易放弃自己的人生,那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懦弱的人。还是老祖宗那句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当然,赖活着也不行,我们必须活得精彩,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我们要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意识,明白只有自己不断地去拼搏奋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之苦,才能拥有轻松快乐的生活,人生再也不会那么累!

在遭遇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坦然面对。看看那些每天一大早就出海捕鱼的渔夫,看看那些早出晚归在农田里忙活的农夫。生活那么艰辛,他们却活得有滋味有味,把歌声留在大海深处,把欢笑声留在田间地头,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不能摧毁他们的生活信念,相反却让他们更加坦然地去面对这一切,最终把日子过得快乐而又红火。

所以,生活再艰辛,我们也要坚强活下去,要坦然去面对这一切。你若坦然面对,未来还有希望;你若死心放弃,未来就只有绝望!

孰对孰错,你自然明了!

【国学智慧】

天空留不下我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句话应该是对“坦然面对”的最好诠释。如果失败的人生是一种经历,那我们应该学会在失败中走向成熟,坦然面对人生的风浪,秉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得失心”,不畏生活的艰辛,时刻保持远大的目标理想,未来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君子之心:不计得与失,做人坦荡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倘若是个君子,那必然具备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自己的错误,更能容忍别人的错误,在生活工作中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相反,那些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甚至可以称之为小人。

由此可以看出,坦荡是一种大度宽容的胸怀。古语有云:“泰山不避细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说得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做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坦荡做事快乐多。人生冷暖,世事无常。丢掉那份虚伪,摒弃那些顾虑,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勤勤恳恳,坦坦荡荡,乃做人之大智慧。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典故,疑邻盗斧,“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这个典故用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有一个丢失了斧头的人,总是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自己的斧子,因此觉得对方的走路姿态、脸上神色、语言谈吐都是很可疑的,看起来非常像偷斧子的人,等到有一天他的斧子找到了,便觉得邻居儿子的各个方面都不像是那个偷窃斧头的人。

从表面看上,这段话告诉世人:在生活中千万不能就轻易怀疑别人,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就最好不要直接去怀疑别人,因为怀疑通常是一种感觉,而感觉往往都是靠不住的。可是我们仔细一思量就会发现,真正让我们做出轻易就怀疑别人的举动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不够坦荡,经常会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错误。试想一下,如果疑邻盗斧中的那个人在发现斧子丢失之后就胸怀坦荡荡地直接去邻居家询问,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乱怀疑别人的事情呢?就算邻居真的偷了斧子,他去问又不告诉他,那又能怎么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就可以坦坦荡荡的去寻找邻居偷盗斧子的证据了,不用整天疑神疑鬼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坦坦荡荡的胸怀,总是疑神疑鬼,千小心万谨慎,害怕自己被别人算计了,最终导致自己总是接二连三地犯“疑邻盗斧”的错误,成为同事朋友眼中的戚戚小人,落得一个坏名声同时还让自己的人脉圈越来越小。所以,我们要想生活在梦想的幸福生活中,就必须不计较,看淡得与失,无论在何事何物中都能保持一种平衡,不受世间风云繁杂种种所羁绊,如此才能让我们迷茫中看到灯塔,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来。

【国学智慧】

胸怀坦荡的人必定拥有丰富的人生,因为坦荡里面有“玄机”,它能够让一个失意人的突然顿悟,心里豁然开朗,发现人生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黑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顿悟,说得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另外,胸怀坦荡不但能够让我们正确地面对“得与失”,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好方法,因为你的坦坦荡荡,所以大家对你也是肝胆相照。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米粮库胡同往事

    米粮库胡同往事

    本书是吴雅山老师多年实地走访、各方搜集信息而著,写了几百年来米粮库胡同一带的著名景物、人物、历史故事,还有作者作为京城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经历。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电视外交是电视媒体开展的公共外交,是媒体外交的一部分。电视媒体超越时空的传播方式、声像俱佳的传播效果、相对低廉的传播成本,使之成为直接影响他国受众观点态度,间接影响他国政策立场的“外交利器”。本书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十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了广西电视台进入新世纪以来,抓住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以先进的公共外交理论为知道,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以“电视外交”的形式进行周边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对地方,特别是边疆省区的电视媒体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政道与商道

    政道与商道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正是挣扎起伏在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的。胡雪岩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他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掌握的。《政道与商道》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
  • 极夜王朝

    极夜王朝

    “我极夜是人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光明新历元年,极夜大帝在人族史册的扉页上亲手写下。“什么?你不同意?来来来,我最是通情达理了,咱们单独理论一番!”
  • 以微笑面对生活

    以微笑面对生活

    《以微笑面对生活》主要内容简介:生活,其实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板着脸,我们应该感谢它,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你太多磨难,也不要抱怨人生给予你太多曲折,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只求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 神给了我一个系统

    神给了我一个系统

    “既然你是游戏之神,那么可以给我造一个系统吗?”“当然可以。”梳着油头的白西服男人微微一笑,打了个响指。【蓝星Online系统加载完毕,宿主您好】【叮,您获得新手礼包一份,请在背包页面打开】于重朝看着一份长达255页的系统说明书陷入了沉思。“简而言之,打怪升级做任务。”男人主动解释。……【中二版】神灵往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却掀起了颠覆世界的狂涛。世间唯一的真实是痛苦,追求真相的人必将走向不幸。人生如梦,我们终将醒来。
  • 带着一双筷子闯异界

    带着一双筷子闯异界

    带着这双筷子,可以做什么?可以装逼带着这双筷子,可以做什么?可以装逼
  • 天崩·第一部

    天崩·第一部

    一个鲜明脱俗的叙事声音,机敏而摇曳生姿的层层着墨承载神学、考古、宗教、地理、军事、历史、旅游、医学等等知识信息从神秘的高昌古国的新疆极地到云贵高原的梅里雪山,从现实世界到瑰丽的传奇空间不畏重重陷阱,层层追逼真相,与种种诱惑对抗展开惊险之旅。有黑色幽默,也有世事苍茫,有惊险刺激的死亡和暴力,也有瑰丽的神秘世界通过亘古辉煌的地下世界,穿越历史迷雾,揭露一个罕见的惊天真相。
  • 居官格言

    居官格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离婚吧

    我们离婚吧

    推荐小鱼新文,其他作品里《豪门前妻,总裁步步紧逼》。乔伊念觉得这世上最理想的爱情,应该用十二个字形容: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白头偕老。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父母的死会跟他家扯上关系,当她签好离婚协议书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得知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她该如何抉择?留下或者离开……你爱过一个人吗?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整整十年的时间,她将自己对男人所有的幻想全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偶然的相遇,让完全没有交集两个人闪婚,这对乔伊念来说,莫过于天上掉馅饼,天大的喜事,可是对于苏郁来说,这不过他生活中的调剂品,因为他的生活里从来都不缺女人。于是,从民政局走出来的那一刻,乔伊念开始了自己伟大的计划,誓有一天要将这个男人扑倒吃干净。他不爱她,她从来都知道这一点,可是她不在乎,只要她爱着他就行了。在网上,报纸上,公司里,总是会听到关于他的花边新闻,她从来都不问,而他也从来都不解释,因为他知道,他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当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女人很细心地为他整理领带的时候,她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做痛彻心扉,听说,听说那个女人是他的初恋,也是他最爱的人。有人说,在爱情的世界里,谁先爱上,便注定了就是输家。乔伊念偏偏要颠覆这个观点,她先爱上了,爱了十年,未必她就输了。苏郁:有一种爱是慢慢渗入的,渗入到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无处不在,直到当她离开的时候,你才知道,原来那一种爱早已经深种。本文宗旨:如果爱,请深爱。
  • 方术本源

    方术本源

    用一双慧眼,探索这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秘闻。用一双巧手,记录这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神话。
  • 月光之绊2

    月光之绊2

    只是想要四个人在一起,只是想要这个家不要散,不要散……冷冷的月光下,深红色的火焰在燃烧,它烧掉的是什么?是晨曦最后的希望,是那个本不该存在于世界上的家,还是让我们紧密相连的温情?火焰哪,不要带走它,那个属于晨曦,属于月霜,属于夜雨和凝雪的家。尘封的秘密终于揭开,晨曦将如何面对已经不是哥哥的哥哥们,和已经不能再维持下去的家?想四个人在一起的愿望,如此简单却也如此艰难。四个被命运羁绊在一起的男女将何去何从?月光下许下的诺言,每个人内心的温暖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