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200000010

第10章 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七县守令陆陇其

公元2010年,中国监察报曾登载一篇题为《去任荣于到任时》的文章,这篇文章以对官员上任之荣和去任之荣的不同解读,再次强调各级官员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去任荣于到任时”,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平湖文人俞鹤湖送给嘉定知县陆陇其一首诗中的一句,陆陇其任嘉定知县两年,离任时,俞鹤湖以诗送行,诗中最能表达俞鹤湖对陆龙其敬仰之情的是“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两句,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诗人对这位知县最好的评价。上联之“贫”,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贫穷,应该理解为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守约持廉的精神,下联之“荣”,正像开篇提到的那篇文章中理解的有荣幸、荣耀和光荣之分。表面看来,诗的上下两联是孤立的,仔细品味,其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甚至可以成为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只有守约持廉、勤政爱民,才能有“去任荣于到任时”的为官效果。

关于陆陇其,《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五《陆陇其传》及清人吴光酉等编撰的《陆陇其年谱》、清人陆礼徵等编撰的《长泖陆子年谱》(以下简称《年谱》)都较详细地记载了其人其事。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新埭人。生于太宗崇德二年(1630),康熙九年进士,康熙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这年,陆陇其已四十六岁。此前他从二十一岁开始,已经做过二十多年的教书先生,也许是二十多年的教书生涯,养成了孤高清傲的性格。尽管在嘉定知县任上颇有政绩,仍然被降职、罢官。一直到康熙十八年,受左都御史魏象枢举荐,陆陇其人、其绩,才被朝廷认可,康熙二十二年再授直隶灵寿知县,在任七县,擢授四川道监察御史,一年后,即康熙三十一年(1693)卒,享年六十三岁。陆陇其去世后的第三年,康熙曾钦点他为江南学政,当被告知陆陇其已去世的消息,康熙感叹说,本朝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雍正将其列为清代儒者中从祀孔庙的第一位,至乾隆年,追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几朝皇帝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谥号和封位,然已晚矣!

陆陇其一生从政前后不过十年时间,基本上都在知县任上,官职低微,且中间还因种种原因被免官、罢官,但当时的士人及百姓为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评价,以至于死后还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呢?我们不妨对陆陇其人、其事进行剖析、疏理。

为政准则。翻开陆陇其编辑的《莅政摘要》卷上《尽已篇第一》,开门见山说道:“莅官之要,曰廉与勤。不特县令应尔也。然县令视民最亲,故廉勤一毫,或亏害于政也甚烈。且人孰不知,廉,吾分内事也。……莅官之日,无异处家之时。……勤,吾职分之当然也。……其要,莫若清心,心既清,则鸡鸣听政,所谓一日之事在寅也;家务尽屏,所谓公而忘私也。勿以酒色自困,勿以荒乐自戕也。今日有某事当决,某牒当报,某赋役当办,禁系某人当释,时时察之,汲汲行之,毋谓姑俟来日,则事无不理,而此心亦宁,此廉,勤之大略也。”这段话或可作为陆陇其治官的指导思想。廉和勤是为官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好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正像陆陇其所说,这是为官分内的事。陆陇其尤其要强调作为县令,因为他最接近百姓,廉勤与否,直接关系到百姓生存及安危,半点懈怠不得,做到清心寡欲,公而忘私,当天事当天办,不推不诿,尽到职责,这才是一个称职的县官。

陆陇其把廉与勤作为当官的准则,且把廉放到第一位,勤紧随之,二者不可或缺,这样想,这样说,他也这样做。

持俭守廉。俭和廉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俭者未必就廉,廉者一定要俭。陆陇其既俭且廉,正所谓“莅官之日,无异处家之时”。《陆陇其年谱》记载,陆陇其初到嘉定任上,“不用地方夫役,衙门自行修葺,薪蔬皆现银买办,不累行户”。清代刘献廷的《广阳杂记》也说,陆陇其“食米均载自平湖,署中隙地种菜,夫人躬治织纫,官舍闻机杼之声”。招待客人“粗粝共食。”堂堂一县之长,粗衣淡饭,无奢无华,俭约如此,实在难得,这大概就是他持廉的起点吧。

廉,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气节。陆陇其二十一岁就开始教书,做学问,四十多岁才走上仕途,二十多年理学思想的熏陶,培养了他一个文人金贵的气节。传说陆陇其书教得好,东家很满意,而另一家听说他有学问,且书教的也好,就私下与陆陇其商量,以更加优厚的报酬聘他,陆陇其没有答应,他认为不能因为几个钱就做对不起人的事。恰好后者与前者也熟识,因此,后者找到前者商量,前者碍于面子就答应了他,待与陆陇其商量时,陆陇其却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不得另加工资,否则,决不给面子。陆龙陇作为一位教书先生,不为金钱所动,也被百姓传为佳话。

陆陇其认为,全社会应大力倡导廉洁,尤其是对官吏更应严格要求,他说:“兴廉使天下皆廉吏,则自能抚字以厚民生。”(陆陇其《三鱼堂文集》第四卷)不管官职大小,官吏的清廉与否,直接和民生联系在一起,也是衡量一个官吏好坏的标准。十年的为官生涯,有几件事,的确让人们称道他为官的底线守得好!

第一件事:据《陆陇其年谱》记载,陆陇其授以嘉定知县,还未上任,当地一位富商就设法与他联系,并送去了重金,陆陇其见到这无缘无故的金子,“骇却之”。吓得他连连拒绝。上任以后才知道其中猫腻,原来这家富商有一仆人,凭着主子对他的倚重,仗势欺人,无端霸占了一位樵夫的妻子,打柴人屡告无果,后来,听说嘉定新来一位知县,这位富商故伎重演,贿赂陆陇其。陆陇其察明案情后,立即逮捕犯人,依法责令其向樵夫赔罪,归还樵夫妻子,同时警告富商主仆,不可再犯,主仆二人通过教育皆“感惧,卒为善士”。

第二件事:《广阳杂记》载,浙江巡抚慕天颜寿辰,浙江官吏都去给他祝寿,这是接近巡抚的好机会,因此,携带重金珍宝,借祝寿之名,行贿赂之实。陆陇其也不敢不到场,于是乎也带着礼物前去祝贺,他带的礼物是夫人自己织的布一匹,夫人做的鞋两双,在献贺礼时还说:“此非取诸民,为公寿。”这寒酸而又珍贵的礼物献上后,慕天颜“笑而却之”。

第三件事:反对捐纳。捐纳是我国封建社会靠卖官鬻爵为收入的一项财政制度。清康熙三十年,朝廷师征噶尔丹,户部以需大笔军费为由,建议启动捐纳制度,时陆陇其刚被任命为四川道监察御史,他极力反对捐纳,他说:“捐纳非上所欲行。若许捐免保举,则与正途无异,且是清廉可捐纳而得也;至捐纳先用,开奔竟之途,皆不可行。更请捐纳之员三年无保举,即予休致,以清仕途。”(《清史稿·陆陇其传》)看来,陆陇其反对捐纳的目的是“清仕途”。这里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反对捐纳的理由:如果不经保举,只要有钱,就可以当官,这就疏忽了选官的重要条件之一,那就是品德。不能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条件,势必会促使人们拿钱买官,当官又去捞钱,形成官场的恶性循环。第二层是提出建议,如果一定要实行捐纳,那也要有个试用期,三年内没有人保举,就要罢官,这是所谓保证官吏队伍清洁的措施。

第四件事:免征火耗。火耗,是正税之外的附加税种,也是滋生官吏腐败的肥沃土壤。清初,朝廷虽然也有征收火耗的规定,但执行起来往往走样,康熙皇帝曾说:“如果州县只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是好官。”(《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五十六)可见地方官吏向百姓征收一分火耗者也不多见,甚者达到四五分,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陆陇其在两地知县任上,禁止征收火耗,这就铲除了腐败的土壤,吹起了一股清风,首先约束的是自己,其次整肃的是县衙官吏,然而惠及的是两县百姓。

陆陇其持俭守廉,以俭养德,以廉立身,以廉为官。然而,陆陇其这种“清操饮冰”的品质,在封建社会的官场难以立身,他曾因用一匹布、两双鞋为巡抚祝寿,先是“坐才力不及”而被降职调换岗位,后是借口陆陇其断案之前不报而“讳盗夺官”,“去官日,惟图书数卷及其妻织机一具”(《清史稿·陆陇其传》)。他也曾因极力反对捐纳,以防止官场腐败,而被冠以“迟误军需”的罪名,差点儿夺了官位,发奉天安置。陆陇其为官十年,职也就七品,然而就因为廉洁,却屡遭责难,岌岌可危,由此,可见大清官场之一斑。

勤政爱民。陆陇其把勤政作为一个好官的要诀之一,他认为勤政就要清心,心清则寡欲,寡欲则自然无旁骛,一心扑到工作上,这是为官的一种境界,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养。勤于办公事,勤于想公事,这是勤政的基本内容,勤政还是为了百姓。因此,陆陇其主张,鸡鸣听政,当天事当天办完,不能等到明天;考虑问题要周全,不能有遗漏,否则伤及百姓。《清史稿·陆陇其传》记载,陆陇其刚任嘉定,嘉定民风不正,商多农少,流动人口分繁杂,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陆陇其选准“以德化民”正风易俗的为政突破口,开始治理。这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他却从一件一件琐事做起:“或父讼子,泣而谕之,子掖父归而善事焉;弟讼兄,察导讼者仗之,兄弟皆感悔。恶少以其徒为暴,校于衢,视其悔而释之。豪家仆夺负薪者妻,发吏捕治之,豪折节为善人。讼不以吏胥逮民,有宗族争者以族长,有乡里争者以里老;又或使两造想要俱至,谓之自追。”这里没有直接陈述陆陇其如何勤政,然而围绕着正风易俗这一目的,他倾注了多少心血。他的策略是通过教化达到目的,而教化是笼统的、宏观的、虚空的,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工作去体现。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或带着感情“谕之”,或依衙门威势“仗之”,或“校于衢”(带上刑具在路口示众),“或捕治之”,或创立“自追法”等,都能起到教化的作用,达到教化的目的。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复杂的情况就必须采取复杂的措施,因人、因地而宜,才能取得理想的为政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取得,没有勤政这一先决条件,将无从谈起。

俞倩《练川遗爱》记载,陆陇其为官期间,“四鼓而起,签书待旦辰出,理事或至日旰不食,或至深夜而息。规化明发,诸事无留滞,义未安,终夜不寐”。康熙二十九年,灵寿遭灾,陆陇其奉命赈灾,朝廷发了三千两银子赈灾款,陆陇其深知赈灾之中的腐败,因此,亲自“裹粮驰驱,深山雾谷,靡所不到,审其众寡而酌给焉。务使人人得沾实惠,吏胥不敢有所假冒,阅四十五日而毕”(陆陇其《三鱼堂文集》)。钱虽不多,事也不算太大,但陆陇其把它当大事亲自去做,这体现的是一种勤政的精神,彰显的是一种为官的责任,凸显的是一种为民的意识。

陆陇其心中装着百姓,他知道“父母官”对一县百姓的重要性,因此,在两地知县任上,做了大量的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彰显了他博大的爱民情怀。他兴教化,正风俗,力除火耗,减少赋税,锄豪强,抑胥吏,建粮仓,修水利,赈灾济民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我们不妨从百姓对他的反馈来窥视其爱民情怀之一斑。

《清史稿》“本传”说,陆陇其被罢嘉定知县,离任时,“民爱之比于父母”。还载:当“户部以捐生观望,迟误军需,请夺陇其官,发奉天安置”时,当时的顺天府尹卫既齐奏报皇上,说陆陇其深得百姓爱戴,“民心惶惶”。既然是百姓都很清楚他是个好官、清官,这样处置,有违民心。

《碑传集》第十六卷《四川道监察御史陆先生陇其行状》记载,陇其因祝寿送鞋之事,遭上司忌恨,先是降级调任,后以“讳盗”为由革职,消息传出,“邑民益大震,耆老士民,悉诣督府为辩,卒莫省,里民扶老携幼,填塞街市,为先生呼冤。”乃至“罢市,日相率号巡抚门。”等到陆陇其离开嘉定的时候,百姓“架枅(用木头支起架子)结彩燃烛,额手以送。远乡之民,各刻木为位,旌幢鼓吹迎归以祠者,日数辈,凡两月乃已。”《陆龙其年谱》更是提到陇其被降职、罢官,百姓不服,罢市三日。离开嘉定时,嘉定九乡二十都的百姓夹道送行,还有一些百姓甚至一路送到平湖新埭陆陇其的家。

多少年来,朝代更替,嘉定县令也如走马灯一样以不同原因上任、卸任,但能让百姓闹出这么大动静者不多,陇其被降职、罢官,百姓为之喊冤、请愿,甚至罢市;陇其离开时百姓夹道送行;陇其离开后,百姓刻木设位以供奉。百姓在陆陇其身上表现出来的同情和激愤、无奈和爱恋、敬仰和爱戴等复杂而又纯洁的感情,也反射出陆陇其一颗火红的爱民之心。

我们再看看士人对陆陇其的评价。《清史稿·陆陇其传》说,陆陇其在嘉定被罢官后,“左都御史魏象枢应诏举清廉官,疏荐陇其洁已爱民”。其奏疏这样说:“陆陇其清操饮冰,爱民如子,贤声播于都下。臣心窃重之,谓异日可步于成龙之后尘者,此人也。今被议革职,例之所在,臣不敢问。但有此清介之官,正当为群僚做榜样,为百姓作慈母。今之有司守与德为难耳,既知其守与德矣,何不留以长养百姓。”(《熙朝新语》卷二)并赋诗以颂:

我闻陆嘉定,平生甘清贫。

下车甫一载,惠政独循循。

欢声动万户,异绩倾朝绅。

江南财赋地,知尔劳心神。

军兴正旁午,输将弥艰辛。

前令留余蠧,于今见阳春。

一介小小七品知县,何以让百姓这么拥戴,世人乃至皇帝又何以对其评价如此之高,皆缘于他的持俭守廉,勤政爱民。非廉洁,居官生活不会如此俭朴,非勤政,去任之时不会荣于到任。

同类推荐
  • 大唐驸马

    大唐驸马

    秦小道是一个白白净净,看似天真憨厚,实则胆小懦弱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回到贞观年间…且看秦小道如何刚正不阿(溜须拍马)、锄强扶弱(仗势欺人)、指点江山(拳打门阀,脚踩权贵)。
  • 洞庭风浪

    洞庭风浪

    洞庭湖原为五湖之首,属云梦大平原,土殷物阜,人杰地灵。古代黄帝、舜、二妃、禹、善德、范蠡、屈原、宋玉、刘备、黄歇、刘巴、关羽、周瑜、小乔、鲁肃、甘宁都曾寓比。而湖区曾诞生许多名人,如廖立、潘溶、车浚、车胤、潘京、龚恢、阴铿、李群玉、张尚祖、刘宝等。明代有方钝、杨一清、颜颐寿、柳应辰、邓廷赞、刘大夏、黎淳、萧授、孟善、谢登之、杨一鹏、杨嗣昌、龙膺、杨鹤、杨鸿、傅作霖、夏元吉等。清代有左宗棠、郭嵩焘、李星沅、胡达源、胡林翼、汤鹏、许伯政、方功惠、何锦云、吴敏树、方显、刘璈、钟谦钧、胡统虞、胡期恒、杨超曾、杨丕树等。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
  •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书以中国历史先后顺序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近200个知识点,呈现给读者。本书脉络清晰,以朝代先后为序,选取这个时期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件向读者一一叙述。本书条理清晰,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读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
  • 飘逝的红颜

    飘逝的红颜

    作者对我国历史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或有一定影响的20多位女性进行了剖析与解读。她们中有美女,也有丑女;她们中有贤女,也有恶女;她们中有才女,也有笨女……但都演绎了一段段传奇人生。她们有些在政治上表现过豁达的胸怀、深远的见解和非凡的能力;有些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显示了超人的灵性、横溢的才华;有些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应变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纯洁的品格。
  • 我的中国岁月

    我的中国岁月

    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热门推荐
  • 神斧

    神斧

    韩风有一把斧子,甚么斧?神斧!韩风有一帮兄弟,甚么兄弟?老的,小的,正经的,不正经的……他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全宇宙充满了爱。可能吗?压力很大,所以要一步步的来,从我做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巡私记

    北巡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道至真

    人道至真

    风睿降临在一个陌生的世界,建立人道秩序,成就人性至真,破开阻隔,回归修真文明。(一切人类力量体系设定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喜欢的加群324098266。
  • 中原匪事

    中原匪事

    一曲绿林好汉的慷慨悲歌、一组山寨兴衰的历史写真、一段不屈男儿的抗倭实录、一部让人扼腕的土匪传记!逢乱局,武装势力相互倾轧;为爱情,土匪头子九死一生;打日寇,众杆子视死如归;遇饥荒,山寨弟兄设场放饭;报大恩,土匪神枪手投奔新四军;为私利,国军师长射杀胞妹;救苍生,文弱秀才勇闯敌营;顾大局,压寨夫人慷慨赴义;不屈服,众英雄挺身跳崖……陈传龙,河南省作协会员,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散文《山妞》获第二届全国吴伯箫散文奖,《裸女》获第三届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中短篇赛区冠军,《疯女》获第四届中短篇赛区亚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咸鱼小秀才

    咸鱼小秀才

    文学系大佬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古代,竟发现,历史居然被架空了,看他如何在闲鱼人生。
  • 刘墉人生三部曲(全集)

    刘墉人生三部曲(全集)

    《人生不过一场爱》这是一本刘墉献给迷茫中独自面对成长与爱的年轻人的温情告白书。本书收集了刘墉先生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经典之作,讲述关于爱的人生与意义,以及为什么要有爱,该如何去学会爱。《成功只能靠自己》这是一本刘墉写给所有希望获得成功却又对成功感到迷茫困惑的人的勉励书,让你不惧前行、不怕跌撞,拼命做个人上人。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一种青春都五色斑斓,正因为年轻,所以我们要把握这冲力、把握这浪漫,多看多学,以不辜负上天赐给我们的青春。《此生何必从头来》这是一本刘墉献给所有受尽呵护但不得不独自奋斗与成长的年轻人的人生箴言书,让你心态安然、不骄不躁,丰富地过一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