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200000002

第2章 前言

我所从事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可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历史,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史不分家的缘故吧。

读史书,我喜欢读史书中的“列传”,尤其喜欢读“循吏列传”,那其中的每一位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让你久读不厌;桩桩事件也让你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浮想联翩。关于循吏,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开设“循吏列传”这一栏目,后世史家皆跟从效法。何谓循吏?司马迁在《史记》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传》中用“奉职循理”四个字为“循吏”下了个定义,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谓循吏是“本法循理之吏也”。二十四史中,对“循吏”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循吏”就有不同的称谓,有称“循吏”,有称“良吏”,有称“廉吏”,还有直接把“循吏”解释为“清官”。不管怎么称谓,其核心含义没有变,上循国法、下顺民情的为官思想境界没有变。如果用两个字对“循吏”进行概括,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官”。

从司马迁开设“循吏”专栏,到《清史稿》中的“循吏列传”,写循吏呈现出两大趋向。一是从数量上来说逐渐增多。《史记》记载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司马迁按照他的“循吏标准”,仅选取了五人;大清名臣张廷玉,奉旨撰写明史,二百七十六年历史,他仅选循吏四十余人,至《清史稿》,不足三百年的历史则选取循吏一百一十六人,几乎是明史的三倍,数量上是一个突飞猛进,也标志着从张廷玉到赵尔巽作史思想之变化。二是从官阶上逐渐低化、下沉。《史记》中所选五位循吏,其中四位国相,一位是晋文公的司法官,这些人物都属于一个国家的核心人物,而到了《清史稿》,所选人物多为知县,尽管有些人后来晋阶知州、知府甚至更高的官阶,但这毕竟不占数量上的优势。这两大趋向彰显了史家对循吏这一阶层越来越重视,对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认可。循吏还有广义上的意义,从官阶上不限于基层官吏,只要符合上循国法下抚民情者,有学者都称为循吏。《清史稿》中,一些没有被列入“循吏”这一栏目的上层清官也被后世学者称为循吏。

读《循吏列传》和那些清官传记,总有一种“高山仰之”之感,仔细思忖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他们身上,总能体现中华传统道德最优秀的部分。道德二字是一个合成词,“道”,指的是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所遵循的规律和准则,“德”和“得”相近,即对“道”的认识体悟所得到的。“道德”的含义有一个丰富和发展过程,比如道家有“尊道贵德”的自然道德观,儒家有“内圣外王”的人伦道德观,墨家有“重利贵义”的道德观,法家有“贵法不贵德”的道德观。考察各家学说的道德观,以儒家尊崇的道德与现代意义上的道德观更接近,或者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道德”的伦理体系,是综合古代不同学说的道德观的合理部分而形成的,而吸纳儒家的成分更多一些。因为儒家之道,把天道、人道合一,既是大自然本体,也是社会人生的终极价值;把“德”阐发为社会政治、人生操守的伦理内涵,忠、信、孝、悌、仁爱、谦让、忠恕等内容都成了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那么,究竟怎么样去界定现代意义的“道德”呢?魏英敏先生在梳理古今中外对“道德”的阐释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规范体系。(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如果分析这个句子,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个规范体系,规范的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凭借的是社会舆论和个人良心,也就是说用社会公众认可的观念、行为来引导人的观念行为并不断将其纳入规范体系之中,以此来完善人格,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本书取名叫《大清县衙清风》,以《清史稿·循吏列传》作为选材的基础,所选三十多位循吏(包括于成龙、陈瑸等几位后居显位的清官),他们身上彰显着传统道德最光鲜的部分,体现着人性的高贵,品德、操守的纯洁无瑕。如三河知县彭鹏的有恩不忘:哭祭奶母,撕心裂肺;有节不屈:佯狂示疾,椎齿出血,坚拒伪职;台湾知县陈瑸的胸如大海,心平如镜,坦荡无私,慈善为怀;昌化知县陶元淳的以秤秤心,秤平心平;曾任七县知县陆陇其的要义不要利;合肥知县孙葆田的不恋名利,合则留,不合则去等,这些金贵的品格,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最光彩的部分,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精华,它永不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永不被世风的低下而被否认,这种人性的高洁,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永远都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自古以来,评价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标准是“品质”,从古到今选人、用人的标准都是德才并举,其次序是先德后才,因此,在人类发展社会中,属于道德范畴的“人品”,从来,而且永远都会被尊为至高无上。

好人和好官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好人未必就是好官,好官在人品上也未必就没有瑕疵。大清康熙年间,曾官拜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的李光地,称得上一位好官,然而,这个人物的“人品”却引起时人和后人颇多的争议。这些争议大多聚焦在他的“腊丸卖友”事件上。《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李光地传》中以大量的篇幅记载李光地顺风顺水的仕途和令人注目的政绩,然治史者也没有忘记给他的人生留下污痕。《李光地传》开篇就以浓墨重彩描述李光地拒绝叛臣耿精忠征诏,密探耿军虚实,上疏朝廷,献上破耿军之计,显示了他忠于朝廷的拳拳之心;然而,史者正在酣畅淋漓地大写其功绩时,笔锋一转,插进了另外一个人物——陈梦雷,“陈梦雷者,侯官人,与光地同岁举进士,同官偏修。方家居,精忠乱作,光地使日潜诣梦雷探消息,得虚实,约并具疏密破贼状,光地独上之,由是大受宠眷。及精忠败,梦雷以附逆逮京师,下狱论斩”。史家为什么正在写李光地突然插进一段陈梦雷的故事呢?笔者认为这段记载的目的正是体现李光地的人品:同学、同乡,又是同事,一同被耿精忠扣留,一同打探耿军虚实,一起密谋上疏朝廷,还有被腊丸封着的一张奏折,而李光地竟能只写自己名字(有资料说他腊封前将陈梦雷名字抹掉),所以,最后结果是李光地飞黄腾达,而陈梦雷却下狱论斩,这就是有名的“腊丸卖友”事件。史书对李光地总的评价是肯定的,算得上一位好官,但他损人利己、卖友求荣,还有后来有人弹劾他的“贪位忘亲”等行为,都被后人在他的“人品”上打了个大问号。与前面所述“以秤秤心”“坦荡无私”等高洁之操守形成鲜明对照。虽然李光地的官声还不错,但他在人品上的偏私和虚伪,无论如何也体现不了中华传统道德最光鲜的部分。

其二,循吏文化,或者说清官文化,传承了封建官场文化的精华。曾任四川大学教授、自号“厚黑教主”的李宗吾先生曾撰写影响深远的《厚黑学》,其中说道:“上天生人,给我们一张脸,而厚即在其中,给我们一颗心,而黑即在其中。从表面上看去,广不数寸,大不盈掬,好像了无奇异,但若精密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无限的,它的黑是无比的,凡人世间的功名富贵……无不从这区区之地出来。”这段话为《厚黑学》作了一个简单的注释,那就是“厚颜黑心”。还说道:“一部二十四史,一言以蔽之,厚脸皮,黑心肠而已。”李宗吾先生还著有《厚黑传习录》,其中大谈求官、做官和办事的要诀,当然仍以“厚黑”为基础。有人评价李宗吾的《厚黑学》绝对没有贬义,但在笔者看来,那是从某一角度对封建官场文化的讽刺。被称为谴责小说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也形象地解读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场文化。好像一提到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场,贪污、腐败、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等坏字眼就是封建社会官场文化的全部内涵,其实,二十四史用“一言蔽之”,也有欠科学。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历史也同样千奇百态,封建制度下的官场文化也同样有其多样性。

清官文化就是封建官场文化中的精华。这种文化由封建官场一个个、一批批的清官、良吏的官品汇聚而成。本书所选清代三十多位清官、循吏,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清官文化”。

清苦朴素、亦廉亦俭是清官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金代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意思是说有能力的官员不少,但能做到廉洁守法,公平、公正者不容易。读《清史稿》,如此廉吏者不乏其人,他们布衣蔬食,男务公事,女务耕织,俨然一幅平常人家的画面,更甚者如罗城知县于成龙闲时日食两餐,忙时日食一餐,经年不知食肉;曾任古田知县,台湾知县的陈瑸,官厨唯进瓜蔬,有时以桂园和老姜充饥,被皇帝称为苦行老僧;任过江西五县知县的石家绍,一生俭朴,毫无官家排场,临终嘱托子弟、家人,如要为其立碑,“片石即可,不可费资”。这些官吏心中只有国家、百姓,他们的官品如一潭清水,清澈见底。陈瑸为官二十多年,当了二十多年裸官,皇帝诏见时,赴京竟无盘费;牛运震在甘肃任三县知县,前后十年,被罢官时因无资费,无法回山东老家,靠到书院教书两年才得以返里;曾任五县知县、七州知府的谢仲坃,为官五十年,离职后家中竟无立锥之地,只好寄居书院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品行方正,刚正不阿,秉公行政,无私无畏是清官文化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常言说:“公生明,廉生威。”为官者胸中装着一个“公”字,约己遵循一个“廉”字,那才敢直起腰来,做到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公”与“平”紧密相连,心中有“公”,官心自平,官心平才有民心平。昌化知县陶元淳正是遵循这一信条,以己心换民心,以民意定己意,因此受到百姓爱戴。他特意镶一杆秤挂在家里,时时提醒自己,以称己心,以称人心。合肥知县孙葆田胸无私字,秉直而行,不畏权势,敢于审理权倾朝野的李鸿章家族案,并依法结案,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去”的官训,表现可贵的为官品格;吴江知县郭琇,疾恶如仇,敢于怒掌提督派来的把总,百姓高呼“郭青天”。这种官品都以“廉”“公”作基础。

勤政爱民是清官文化核心部分之一。勤、慎、廉三字曾作为清代衡量官吏是否合格的标准,因此,一些清官、良吏就将这三字多加阐释,作为自己为政的准则。曾任过七县知县的陆陇其就写了一本《莅政摘要》,开篇就说到廉与勤,曰:“莅官之要,曰廉曰勤。不特县令应尔也。然县令视民最亲,故廉勤一毫,或亏害于政也甚烈。且人孰不知,廉,吾分内事也。……勤,吾职分之当然也。……其要,莫若清心,心既清,则鸡鸣听政,所谓一日之事在寅也;家务尽屏,所谓公而忘私也。勿以酒色自困,勿以荒乐自戕也。今日有某事当决……毋谓姑俟来日,则事无不理,而此心亦宁,此廉,勤之大略也。”大清水利专家,曾任浙江西安知县的陈鹏年,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结果累死在工作岗位上,雍正皇帝赠谥“恪勤”,以表彰他勤政为民的优秀官品;做多年师爷后任宁远知县的汪辉祖在其《佐治药言》中也说到“勤”字,“古云勤能补拙,又曰业精于勤,故才钝而勤,则于事无滞;才捷而勤,则所为必工”。这些清官、循吏把“勤”字提到为政的高度,同时认识到“勤”字不仅是官吏必须遵循的工作准则,而且直接关系到国事的成败、百姓的祸福。

清官、循吏身上所体现的人品和官品,是中华传统道德和封建官场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它贵就贵在不管什么年代,不管世风如何变化,它总像一朵出水芙蓉光洁夺目,令人叹为观止;它贵就贵在这种文化总是站立在时代的潮头,与先进的文化和良好的社会风尚高度契合,不仅推动着历史前进,而且引领着时代发展。

《大清县衙清风》首先试图以丰富的史料,使每一位清官、循吏形象更加丰满,使每一位人物背后的故事更详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其次,这本书是以述评的形式对每位人物进行探讨评价,书中所引资料大都出自正史、方志、碑传、年谱等,凡稗史逸闻尽可能不用,凡使用这些资料的地方,文中都予以注明,力求文章所用资料的严谨性及文章的学术价值。最后,这本书命名为《大清县衙清风》,所选人物对象重点是知县,即便有的是朝廷重臣,但所述之事仍侧重于知县任上之事,试图突出知县这一基层的官吏机构的社会作用、历史作用,突出知县在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中的重要性,期许这本书能带给世人以启发和警示。

同类推荐
  • 我和女友一起穿越

    我和女友一起穿越

    沈白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他和女友一起穿越了,穿越到硝烟四起的古代战场,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呼!从梦中惊醒,沈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还好只是……什么!?这里是哪!?看着四周的情况,沈白似乎明白了什么……
  • 群雄鹿

    群雄鹿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的一生过于短暂,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甘于平凡,但真要置身于历史之中,和历代帝王将相进行一场史诗级大战,也许自己就是,天命!
  • 回到明朝做权臣

    回到明朝做权臣

    穿越明朝末期,带去全新的理念,训练一只新军队,张启阳的结局会是如何?
  • 无双国仕

    无双国仕

    大业十一年,征辽战役落幕,隋帝忙着北狩南巡。这是一个黑暗混乱、瓦釜雷鸣的时代,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这一年,李渊在太原剿匪,戏精王世充成了杨广头号小弟,山大王翟让聚义瓦岗,屌丝朱粲咸鱼翻身,鹰扬府的梁师都瞎折腾;这是一个风起云涌、豪杰辈出的时代,一批英雄枭雄开始搅动历史: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李密、窦建德……而此时,来自漠北的少年方黎却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无双群:153050783】
  • 盛唐血刃

    盛唐血刃

    武德元年,陈应来到的泾阳,历史因他而变。阴差阳错,他成了李建成的门下——东宫第一大将。他本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小地主,然而时势却逼着他一步一步登上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新书《盛唐太师》这是一个草根的逆袭,从小人物成长为太子太师。请大家移步《盛唐太师》
热门推荐
  • 重生花魁之江山赋歌

    重生花魁之江山赋歌

    这秦淮河烟波浩渺之中,多少楼台倾颓又矗立。残破的西风卷着脂粉味道,我就在这秦淮河畔,日日盼望。痴情错付,命沉碧落,一朝重生,定要让这秦淮河泛起惊涛骇浪。都言妓子无心寡情,孰知世人皆薄情寡义。我用一生成全他和别人的荣华,甚至用生命为他们添红增色,重生一世,本以为与这青楼常伴,秦淮河的香波中,会是我的葬身之地,可是,你为什么会出现,龙游秦淮,这不是你的来处,更不该是你的去处。你说我出淤泥而不染,愿与我同堕阿鼻。你生,我生,你死,我死。君心妾意,良辰美景,杨柳残月,执手吹散烟波,苍茫水天一色。君生我亦生,我与君偕老。
  • 浪迹三谈

    浪迹三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某曹操的不科学三国

    某曹操的不科学三国

    在无数的世界中有无数的可能,这是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曹操的故事。
  • 行在宽处

    行在宽处

    在挣钱时,如何才能达到离钱近,离事远,离是非更远的最高境界?如何才能有效地与他人沟通、结交朋友、提高个人实力?民营公司如何才能走出“原罪”?在处理政商关系时,如何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从来不湿鞋”?制度建设与效率优先在公司治理层面如何考量?在多元化发展与专业化道路上,管理者应当如何选择?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位具有责任感、情怀与远见的企业家,冯仑集数十年思想沉淀,以诙谐、麻辣的文字对此给予了解读。
  • The Standard Household-Effect Company

    The Standard Household-Effect Compan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宫闱典宫闱总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宫闱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狐仙本纪

    狐仙本纪

    赵陈重生成为妲己第N代后裔,老祖宗交给自己终极任务怼女娲娘娘,刚修炼的小妖怪面对不死不灭的圣人,请问我能不能跑路,在线等,急!算了,她来了,不用了,我觉得我们可以谈谈。
  • 从蜂鸟到天空之主

    从蜂鸟到天空之主

    【异兽流,不变人,放心食用】带着吞噬基因的能力,穿越到远古时期的地球。身旁是一米多长的巨脉蜻蜓,不远处是泰坦巨蟒和远古帝鳄在厮杀,旁边还有剑齿虎和板齿犀等着捡漏。自己则是变成了巴掌大的蜂鸟,而且还是只雏鸟。这是一只蜂鸟吞噬各种强大基因,最终成长为天空之主的故事。他眼前一切皆为历史,他的存在就叫做史诗。
  • 狐欲成仙

    狐欲成仙

    青丘国有一片连绵的群山,虽然在人间却是灵域一偶,这里生活着很多的动物、人类、还有精灵……平缓的山谷中有一只雪白九尾的狐狸在这里降生,从此平百年的生活被打乱了……“为什么我有九条尾巴你们就不要我了?”“我们…没有不要你杼儿,只是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要走的路还长……”束杼实在不明白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更重要……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耀着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励志小说,被罗曼·罗兰誉为“对火热而英勇的生命的一曲颂歌”。小说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整体背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在朱赫莱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自觉、无私而坚强的战士。虽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仍以坚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保尔·柯察金这一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光辉形象,及其向理想与精神的皈依历程,一直成为正直、坚强、自强不息的象征,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的年轻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