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8400000004

第4章 风华正茂

这又一次使我明白了,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样我就必须怀着我的良知重新投入她的怀抱。

波恩是莱茵河畔一个宁静的小山城,是莱茵省的文化中心,距特利尔有100多公里的路程。1835年10月17日,马克思在父亲的建议下,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学。当时,莱茵省正在酝酿成立新法院,所以律师的未来前程是非常光明的。就这样,亨利希为儿子规划了一个看来是十分稳妥的未来。

大学第一年,马克思学习很用功。他选修了9门课程,除了法律专业课外,还有文学艺术史、神学等。他觉得课堂上的时间不够,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时每天长达十四五个小时,得到了“十分勤勉和经常用心”的好评语。

此外,他还热情奔放地参加大学生的各种活动,饶有兴趣地创作诗歌,参加诗歌比赛。

第二学期,马克思被选为特利尔学生同乡会主席。特利尔是有名的葡萄酒产地,同乡会的成员个个都是海量。马克思经常和会员们开怀畅饮,以至因为“喝酒的吵闹声扰乱了夜间的平静”而被学校关了24小时的禁闭。他在“监禁室”的时候,朋友都去看望他,和他一起打扑克、玩游戏,帮他消磨时间。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1936年于波恩)

后来,马克思和几名同乡又与外地的贵族学生在校园里发生了争执,一度相约公开决斗。马克思还在一次决斗中左眼上方受了伤。

父亲知道这些事后,非常生气。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愤慨地写道:“难道决斗也与哲学密切有关吗?……你得设法不让这种爱好——即使不是爱好,也是欲望——在你的心里扎下根。否则,你终究会使你自己和你父母的最美好的愿望遭到毁灭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亨利希深为波恩大学学生中流行的不良风气而忧虑,更不忍自己的爱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沦,于是在第一学年结束后,他就把马克思转到柏林大学就读。

在起程前往柏林前,马克思和深爱的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秘密订婚了。

燕妮1814年2月14日出生于特利尔一个名门望族。父亲路德维希·威斯特华伦男爵当时担任特利尔枢密顾问。燕妮高贵的出身、温柔的性格和秀丽的容颜,使人们羡慕不已。不少年轻人登门向她求婚,都被她婉言谢绝。

威斯特华伦男爵是马克思父亲的好朋友。马克思与燕妮从少年时期就经常来往,互相爱慕。马克思好学的精神、聪慧的天资、探索真理的勇气和坦率热情的性格,博得了姑娘的钦佩和真挚的感情。于是她冲破根深蒂固的封建门阀观念的束缚,毅然与这个平民出身的大学生缔结了婚盟。此时,马克思仅18岁,而燕妮22岁。

柏林是普鲁士王国的首府,城内王宫林立,古迹众多,有一家博物馆、一所科学院、一所艺术学院和近600所各类学校,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柏林还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拥有30多万人口,高楼大厦雄伟壮观,超级商场豪华气派,街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相比之下,特利尔和波恩简直就是土里土气的偏僻乡镇。

柏林大学是德国的科学和文化中心,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数百位著名学者和2000多名大学生。

这所大学的办学宗旨是:既要发展大学生的智力,又要促使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

1836年10月22日,马克思来到柏林大学。他还是按照父亲意见继续学习法律,但他对这门课兴趣不大,他最喜欢哲学,其次是历史,而把法律当作附属修业。

马克思“专攻哲学”并不是偶然的。那个时候,德国处在威廉三世的黑暗统治下,革命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反对专制的斗争,主要在哲学领域中进行。正如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马克思“专攻哲学”,正是适应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同时,哲学是其他科学的理论基础,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可能深入研究法律和其他科学。因而,马克思写信对父亲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在柏林,马克思过着非常紧张和刻苦的学习生活,不愿为了生活琐事而劳神费力,决心把全部精力用来占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用知识。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到了柏林以后,我断绝了从前的一切交往,有时去看人也是勉强的,只想专心致志于科学和艺术。”

在学校里,马克思听了一些著名教授的课。其中对他影响较大的是爱德华·甘斯教授。甘斯是黑格尔的学生,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常常利用课堂发出要求自由的呼声;他也赞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同情工人阶级的疾苦,指责资本主义是原封未动的奴隶制。马克思认真地听了甘斯的刑法课,仔细研读他刚刚出版的《人物与事件的回顾》,十分欣赏甘斯下面这一思想:“正如先前是主人和奴隶,稍后是贵族和平民,后来又是领主和家仆相互对立一样,目前则是游手好闲的人和劳动者的对立。”

除甘斯外,学校里主持各种讲座的教授,大多是一些政治保守、思想僵化、徒有虚名的人物,在他们迂腐隐晦的思想和笨拙枯燥的言论中,很难找到鲜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东西。马克思对这种学究式的讲课很不满意,也很少去选修。

自学是马克思的主要学习方式。他自学的范围很广,涉及哲学、历史、法学、文学、艺术和外语。读书的时候,他在每本书上都做提要和摘录,写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过了一些日子,还要翻阅笔记,写上新的评语。

这个时期,马克思在课余时间进行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大量的学习研究活动。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打算先在哲学方面试一试自己的能力。为此,他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的著作,写了一系列专题论文。

马克思认为,哲学和法学这两门科学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他在研究哲学的同时,也读了大量法学著作。其中有海涅克茨的《民法基础》、蒂保的《罗马法体系》、萨维尼的《所有权》、米伦布鲁赫的《关于罗马法全书的学说》、朗捷洛蒂的《法典》、培根的《论科学的进步》等。

马克思博览全书,很想在一些领域有些作为。他先是写了一部对话体的长篇哲学著作:《克莱安泰斯,或论哲学的起点和必然的发展》,但不很成功,也没有保留下来。

他又转向文学领域尝试。早在波恩大学时,他曾加入过一个青年诗人团体,写过各种题材的诗歌,进入柏林大学后,他对诗歌的爱好有增无减。特别是那些写给燕妮的诗,字字句句情真意切,短短几个月,就写出了《爱之书(第一部)》、《爱之书(第二部)》和《歌之书》3部诗集。他还写过剧本和讽刺小说,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不适合在文学领域发展。于是,便毅然放弃了在这方面的追求,而仅把它作为一种业余爱好。

不久,马克思在给父亲的信中,对自己最初的写作尝试作了严格的自我批评,指出这些作品的内容并不充实,文字也不够通俗。很显然,这个时候马克思认识社会还不深,知识积累还不够,并且缺乏社会实践和生活阅历。但是,他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由于用功过度,马克思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1938年春天,他不得不遵照医嘱,到柏林附近的一个小渔村疗养。

医生禁止马克思读书,他来疗养时便没有带什么书籍,可对于这个好学的年轻人来说,不读书甚至比生病更痛苦;随着身体的恢复,他读书的愿望更强烈了。

没有书读怎么办?他只好去借。

在这个小渔村还住着一些来疗养的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有一天,马克思热情地去和他们打招呼,彼此熟悉后,马克思从他们那里借到了黑格尔的著作。

读黑格尔的书,让马克思非常振奋: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朝气蓬勃的世界,特别是黑格尔关于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观点给了他巨大的启迪。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随后,马克思就积极地去参加这些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一些活动,并成为其中的活跃分子。

青年黑格尔是怎么回事?这还得从黑格尔说起: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曾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哲学教授。1830年,被普鲁士当局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第2年去世。

黑格尔在政治上是保守的。马克思说:“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他关于行政权所讲的一切,可以原封不动地载入普鲁士的法典。他在《法哲学》中提出的“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命题,可以被用来为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一切反动措施作辩护。他认为君主制度是国家制度的最高形式,完全适应理性的要求,更是直接为普鲁士统治阶级服务,因而受到国家支持,被尊为国家哲学。黑格尔本人也以官方哲学家身份,长期主持柏林大学哲学讲座。他的哲学,在德国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生强烈影响,特别是在1830至1840年间,黑格尔主义的独占统治达到顶点。

在黑格尔死后,由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黑格尔学派迅速解体,形成了顽固守旧的老年黑格尔派和激进民主的青年黑格尔派。

这两大学派的斗争实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保守势力的尖锐斗争。

经过深入研究,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中埋藏于保守体系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于是接受了黑格尔哲学,并欣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

当时,博士俱乐部是由持青年黑格尔派观点的大、中小学教师和博士组成的学术团体,该组织的精神领袖是柏林大学神学系讲师鲍威尔,他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激进的无神论者。

马克思参加博士俱乐部时刚满20岁,是俱乐部中最年轻的成员。鲍威尔都比马克思大10岁左右,而且已经是出名的理论家。但是,马克思“在这些人中很受尊敬”。像他后来参加的任何团体一样,在博士俱乐部中,他很快就成为真正的思想领袖。甚至赢得了鲍威尔的钦佩,马克思与这个头面人物成为朋友。

马克思自从加入青年黑格尔派以后,就决心献身学术,毕业后到大学任教。但这一想法与父亲的期望背道而驰。

为此,父子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结果是马克思以充分的理由和耐心说服了父亲,老人家不再干涉儿子的选择。

1938年初,操劳一生的亨利希病倒了。到5月间,马克思闻讯赶回家来,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享年61岁。

对于父亲的去世,马克思非常悲痛,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和人生知己,他是在父亲慈爱的阳光下长大成人的。最让他心中不安的是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这也许是父亲病情加重的一个原因。

1841年春,马克思经过9个学期的学习,读完全部大学课程,写成毕业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对于这两位哲学家的观点,马克思更推崇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他十分赞赏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并把它解释为能动原则。他认为只有从这个原则出发,才能不畏神灵,不畏宗教黑暗势力,才能改变不合理的世界。马克思这篇博士论文的可贵之处是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哲学所具有的独特革命精神和深远影响,改变了人们对伊壁鸠鲁哲学的歪曲和误解。

马克思还在论文中指出,人们不能脱离世界,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存在;人们只有在社会中,通过相互作用,发生一定关系,才能得到自由。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

当时柏林大学被一些反动学者所把持,马克思不愿把论文提交给他们,而是寄给了耶拿大学。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巴赫曼教授对论文评价极高,他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推荐书中写道:“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建议授予学衔。”哲学系的其他教授也一致同意。

4月15日,马克思收到耶拿大学哲学博士证书。此时,他年仅23岁。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伟大的坏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一个用爱心感动世界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热门推荐
  • 我给天道代言

    我给天道代言

    我是天道,我喂自己袋盐。“98年加碘深井盐,天道值+100”林松听着脑海中传来的声音,微微一笑:“天道值兑换:天劫!”上一刻还在与林松叫嚣的人,一脸懵逼的笼罩在天劫之中。林松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我给天道代言,猥琐发育,别浪!
  • 北棠花开

    北棠花开

    女扮男装,女强,男强,结局一对一……顾北棠很执拗,前世今生一直都是如此, 上一世她会因为一首琴箫合奏而对秦沐阳情根深种,谁知最后她竟会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死在她这个一生的执念手里, 今生北棠重生归来,她只会为她所认定的家人而执拗, 斗秦王,站大梁,朝堂诡谲,风起云涌,战争一触即发,究竟是谁会与她一起逐鹿天下?
  • 神秘刘家

    神秘刘家

    故事很精彩,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都是从这一个一个自己写出来的,非常不容易啊。
  • 快穿女配:妖孽反派,宠上瘾

    快穿女配:妖孽反派,宠上瘾

    【总裁:“别在我面前演戏。你所有的一切,我都能看穿。”影后:“衣服也行吗?”总裁:“→_→”】【大神:“怎么排名又掉了?手机拿来,我替你上分。”手残:“分是谁?你不爱我!”大神:“???”】【校草:“一见钟情太肤浅,我更相信日久生情。”学渣:“谁知道你久不久!”校草:“(ΩДΩ)”】#某女:反派太迷人,忍不住怎么办##小狐:当然是撩他,撩他,撩他#
  • 是长风

    是长风

    鱼溪:师父,为何你的眼睛浑浊不堪?白渊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眼鱼溪鱼溪:师父,为何你总是能看得见我,看不见别人?白渊指了指鱼溪的脑袋便拂袖而去鱼溪:师父,青阳是谁?白渊也只是敲了敲鱼溪的脑袋便不想多言鱼溪不死心的追问:师父,那你喜欢鱼溪嘛?————————————————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怎能不会喜欢!
  • 浅画留痕

    浅画留痕

    他们因一串糖葫芦相识,再到相知,直到相爱,他们经历了百年,才有了一个四口之家。
  • 只怪反派太帅

    只怪反派太帅

    颜柒这两年每晚都会进入漫天花海的梦境,长期以往,发现自己竟然拥有可以窥探别人前世的能力,也因为拥有这样的能力,经常被人抓下山,慕奕君就是其中一个……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我和作者有交易

    我和作者有交易

    一觉醒来,陆风发现自己脑海中竟然藏了一个作者,而他居然正以自己为主角写着小说。这下陆风可乐了!陆风:这下岂不是躺着就能走上人生巅峰?Q群:745369052
  • 盛宠1001次:乔少,深深爱

    盛宠1001次:乔少,深深爱

    她做梦都想将这条狗剥皮抽筋。可是这条小狼狗,似乎跟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她被人灌酒,他替她挡。她生病,他在床头急得满嘴燎泡。她被台风滞留在危险的场地,他独自一人冒死寻她……很多年后的一天,他跟她说:我在西雅图看见你的第一眼,就想跟你永远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