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9300000002

第2章 概述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之巅,北与壶关、长治两县交界,西邻泽州县、高平市,南与河南省修武县接壤,东与河南省辉县市毗邻。全县总人口25.57万人,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境内多以高山分布,山势险俊,森林覆盖率达52.07%,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达2.35亿立方米,地下矿产资源繁多,是太行重要革命老区之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末,中共陵川县委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拚搏进取,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拨乱反正,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陵川改革开放的新征程。29年来,陵川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

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党领导陵川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七年。

根据中共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陵川实际,县委领导全县人民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的三年间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全县经济发展目标达到和超过战前生产水平。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公然出兵侵略朝鲜,扩大侵朝战争。在国内,国民党反动派遗留下的残渣余孽以及封建残余,不甘心失败,借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之机,继续进行各种捣乱和破坏活动。针对这一新的情况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以最大的努力,从宣传、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支援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1951年6月,县抗美援朝分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一致通过全县在半年内捐献“陵川号”飞机一架或大炮一门的计划。一个月时间,全县各界共捐款99945.12元,超过原计划的8.3%。期间,全县写决心书报名参加志愿军的16084人,其中党员2572人,团员2664人。

在抗美援朝的同时,全县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先后拘捕特务案犯46人,反动党团骨干12人,反动道首6人,不法地富21人,镇压8名特务案犯和8名反动党团骨干。

1952年1月,根据省、专指示,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工商界开展了以城关、平城、附城、沙河、礼义五个集镇为重点的“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在“三反”运动中,最后定案348人,贪污国家财产总值达62463.82万元。其中千万元以上13人,百万元至千万元74人,百万元以下261人。“五反”运动中全县共揭反出偷漏税收等497户,占全县工商业总户数的74.3%,数额4156.9万元,占全县流动资金的48%。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清除了一批贪污蜕化变质分子,挽救了一批经济上犯严重错误的党员干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在这些运动中,县委十分注重培养和吸收各条战线的先进分子入党,并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分四批进行了整顿,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了理论学习活动,健全了党的组织,提高了党员的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此段所述款项均为旧币)

1952年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9.3%,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人民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1953年,全县开始贯彻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一化三改造”。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先组织发展互助组,再创办初级农业社,然后过渡到高级农业社。1953年春,根据党中央1951年12月15日“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的精神,县委选择了互助组基础较好的原庄、东上河、桃山头等8个村,在全县试办了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1953年发展到78个,1954年发展到388个,1955年底发展到712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93%。1955年12月下旬,开始在赵漳水、附城、平城、原庄等地试办了第一批10个高级农业社。1956年2月,全县共建成342个高级社,入社农户达100%,全县农民由单干逐步走上集体化道路,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同时,经过重点试办、发展巩固、改造高潮、向全民所有制高级形式的过渡四个阶段,对手工业的改造即全部完成,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改造前已组织起来的手工业生产社45个,供销生产社1个,生产小组5个,社员组员2418人,从业人员5500人。改造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79个,社员4348人。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1953年改造初期,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实行行业归口,条条领导。在改造步骤上,采取先批发,后零售;先集镇后乡村。在改造方法上,大力发展国营和合作社营工商业,逐步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帮助其转化。第二,1954年下半年,根据中央、省、专“一面前进,一面安排,前进一行,安排一行”的指示精神,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类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1954年9月15日,国家颁步了棉布统购统销政策后,对本县棉布商进行了改造,取消了棉布自由市场。在棉布业全行业改造的同时,对其它各行业也实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与改造。1956年,陵川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入高潮,小商小贩大部组成联购分销小组。当年二月,陵川县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当时实有私营商业(包括纯商业、饮食业、旅店)115户,从业人员279人。经过改造后,其中直接过渡为国合营企业和职工的101户,从业人员126人。公私合营的一户。转为农业生产的8户,34人。未改造的5户,33人。此外在加工企业方面,当时全县共有加工作坊28户,经改造后直接过渡为国合营企业的22户。至1956年2月陵川县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间,陵川县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对全县的粮食,实行了统一收购,统一供应。1955年又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政策,坚持和改进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而严格控制了粮食这一国家经济命脉,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一五”期间,陵川的农业、工业、商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全县国民经济适度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明显得到改善和提高。1956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1379.64万元,粮食总产10891.13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665.42万元和2285.09万公斤,提前完成了陵川县第一个五年计划。

本时期,陵川县委结合各次政治运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整顿健全组织机构,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按照中央提出以三年时间进行一次整党的任务要求,1951年12月至1953年12月,分期分批完成全县的整党任务。1953年3月,在全县区村干部中进行了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运动及整党、整风和审干等工作,纯洁和壮大了党的队伍,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同时,在全县开展了群众性的学文化、学理论、扫除文盲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陵川县先后召开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陵川县党代表会议。1951年8月5日,召开了中共陵川县第一次代表大会。1955年1月9日,召开了中共陵川县第二次代表大会。1954年召开了陵川县首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1956年12月召开了陵川县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二)

1957年至1966年5月,是中共陵川地方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也是陵川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10年。

1957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陵川县委在党的“八大”路线指引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全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县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经济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变。

1957年4月,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至1958年9月结束。运动中,由于受“左”的思想路线影响,运动中出现了扩大化,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后经落实全县错划右派64名),造成了不幸后果。

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县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各条战线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跃进局面。同年6月14日,全县召开三百多羊工代表会议,提出学习和推广瓦窑上村农业社羊工宁华堂的牧羊经验。在文教战线上,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开始形成高潮。7月2日至8日,为进一步加强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县委又在平城召开了全县宣传工作现场会议,大力推广了三校(党校、团校、红专学校)、三日(党日、团日、三爱日)、一部(俱乐部)、二室(展览室、图书室)、一组(读报组)的经验。同时从7月1日开始,陵川有线广播站建成,并正式开播。

1958年8月17日至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河北省北戴河举行了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同时,还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县委认真贯彻党的北戴河会议精神,提出了全县1958年全年生产钢铁15000吨的任务。党中央九月一日关于钢产翻番的号召公布以后,大搞钢铁生产的运动形成高潮,全县出现了男女老幼齐上阵的局面。9月10日,全县规划出一支3万劳力参加的钢铁大军,开展全党全民大闹钢铁的运动,口号是“乡乡建炉,社社出铁,高炉成林,铁水成河”,目标是超额完成3万吨任务,比原来提高一倍。同时,为了适应大炼钢铁、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的新形势,掀起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立人民公社高潮。8月20日,附城乡八个农业社合并为一个五星人民公社,这是陵川县新出现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从8月21日至24日,短短的三天中,全县由原来的401个农业社,103个供销、信用、手工业社,并为44个人民公社,后又合并为12个公社。之后全县迅速掀起一个声势浩大、规模壮阔、全民总动员的大炼钢铁高潮。9月21日,全县有68600余人、8200辆牛马车投入到大炼钢铁战斗中,礼义、附城、城关、平城等地成为大炼钢铁的主战场。在大搞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的同时,为了保证1959年农业持续大跃进,粮食获得大丰收,10月,县委和县人委又联合发布了深翻土地运动。一个月,共深翻土地12万亩,其余土地全部普耕一次。

1958年11月,根据小县并大县的精神,撤销中共陵川县委成立了中共陵川联合人民公社委员会,归中共晋城县委管辖。12月,改为中共陵川人民公社委员会。1959年3月,中共陵川人民公社委员会撤销,12个人民公社党委,仍由中共晋城县委直辖。1959年7月,恢复了中共陵川县委。

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了脱离实际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一平二调”“共产风”。1959年开展的反右倾斗争,错误地批判了一些讲真话的干部,有些受到不应有的处分。这场“反右倾”斗争,在经济上打断了纠“左”的积极性,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被指出,有待纠正的错误重新发展起来,并且持续了更长时间,造成了严重危害。加之1960年至1962年3年时间,全县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县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1960年12月至1961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相继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八届九中全会。会议鉴于“大跃进”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严重困难局面,强调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规定农村深入贯彻《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农村人民公社条例》(简称“六十条”),进行整风整社。陵川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上述政策,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错误。同时采取组织措施,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下放干部,压缩非农业人口,从而稳定了农村形势,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1963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全县面貌为之一新。1964年,全县开展了“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在省、地工作队的协助下,县委组织抽掉近2000名干部,组成387个工作队,奔赴全县387个生产大队开展以“四清”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对于教育干部、改进党的领导作风、清除贪污腐败分子、解决人民公社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截止1966年5月,中共陵川县委下辖18个人民公社党委,500个基层党(总)支部,党员6420名。

(三)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中共陵川县委以及全县各级党组织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先后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标志。陵川县随着全国形势变化,中小学生开始“停课串连”,一些文化、教育单位开始酝酿批判本单位的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全县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受到冲击,有的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1966年10月,全县各种“红卫兵”、“造反派”组织纷纷成立。为了稳定局势,根据上级指示,中共陵川县委成立了文化革命办公室,想把“文化大革命”纳入有组织有领导的正常政治运动轨道,然而一些造反派组织却把这些指责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是“镇压群众运动”,县委、县人委以及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相继被揪斗。1966年12月,全县农村、工厂出现了动乱。1967年3月1日,造反派在“陵川县革命造反总指挥部”领导下,夺了县委、县人委的权,各公社、机关、厂矿、学校、事业单位及农村大、小队干部也相继被夺权,全县陷入无政府状态。同年3月17日,经中共山西省核心小组批准,中共陵川县核心小组成立,负责领导全县的各项工作。尽管如此,陵川县的局势仍然比较混乱,造反派组织之间对抗情绪日趋激化,武斗事件时有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以及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1968年2月2日,上百名群众打、砸、抢,抄了平城公社革命委员会,2月5日,在礼义也发生了类似问题。当时,中共陵川县核心小组、陵川县革命委员会、对在平城公社发生的“二·二”事件和礼义公社发生的“二·五”事件,定性为“严重的政治事件”、“是一种反革命行为”。2月上旬,配合晋东南地区统一部署的所谓“五县剿匪”,调集了全县2500多名民兵,会同县、社一派群众组织,成立了“陵川县剿匪兵团”。即日起,各地相继建立武装“小分队”。“剿匪”在全县持续一个多月,共抓打500多人,其中,被打死12人。1969年,中共中央发布了毛泽东批示“照办”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布告》(简称七 二三布告),才使全县的局势逐步稳定下来。

1968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县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与整党整风等运动。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许多人在运动中被错误地批斗、隔离审查、监督改造、甚至非法逮捕,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1971年2月,中共陵川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陵川县第四届委员会。3月11日,经中共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批准,撤销了中共陵川县核心小组,恢复了中共陵川县委员会。但由于继续奉行“文革”时期的一套错误路线,党内政治生活,仍然处于非正常状态。1971年9月,林彪判逃身亡。中共陵川县委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地委指示,在全县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揭发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罪行,肃清林彪反党集团的流毒。直到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整个陵川的局势,才趋于稳定,逐渐走向正常。

截止1976年10月,中共陵川县委下辖18个党委,534个基层党(总)支部,有党员7457名。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根据中共晋东南地委的部署,中共陵川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清查其帮派体系的工作。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根据全会精神,中共陵川县委及时地引导全县人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其间,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拨乱反正,平反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错划右派进行改正。同时,县委还领导全县人民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统战政策、民族政策、侨务政策、宗教政策,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此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县所有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势责任制,并在工商企业中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使全县城乡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类推荐
  • 从今天开始当太子

    从今天开始当太子

    赵桓与父母筹备自己的新店铺开业典礼,突然发生地震。醒来一睁眼,发现自己成了太子,还是那种中立不主动打仗的奇葩国家。赵桓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发现自己家屋子里的东西也跟着他穿越来了,而他老爸老妈也成了皇帝皇后,弟弟成了二皇子,他的师弟成了其侍卫,还附带一个中二的系统。赵桓心里感叹,我一个人穿越算了,为啥拖家带口啊!!最中二以及最和谐的“皇室”来了。皇帝:上辈子当皇帝当的太失败(宋徽宗赵····)我真不想当皇帝,我要禅让退位!桓儿就你了,快登基吧!我想带着你妈走天涯。皇后:是吗?我想我上辈子好歹是一名女将,而且有明朝皇帝御赐蟒袍以及题诗,你看看你那一世干了什么!皇帝:老婆,北宋那一世是我的错,但是那也是历史必然所致,我当年好歹是皇帝·····赵恒:为什么穿越这种事情会落在我们一家身上!!!(主角觉得当年自己不适合当皇帝,他爹也不适合,要不然靖康·······)
  • 六扇提督

    六扇提督

    醉酒后的方原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唐。这个大唐不是中华历史上的那个李唐,而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大唐!方原只想在金陵城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六扇门小捕快,但是因为一件走私案,彻底的陷入了朝廷皇子们争权的纷争中……内乱不断,异族寇边,坐看方原如何在另外一个时空向世界展现大唐的雄风!
  • 我有一座诸天刷人城

    我有一座诸天刷人城

    正在玩垃圾三国页游的江流穿越了,一同穿越到三国的还有系统新手赠送的新手城池。一脸懵逼的江流意外发现新手城池刷新人口的时候出现的人居然来自诸天万界,从此江流发了。江流不会背古诗词,不会发明创造,连白酒怎么酿都不知道,更没魅力与学识招揽文臣武将?不怕,刷!召唤叶天帝,脚碎星河,拳摄万邦。更新时间:中午12:10,晚上19:10
  • 炽热将心

    炽热将心

    一生为大哥,终生为大哥。上一世你为我挡子弹,这一世让我挡刀挡剑,为你挡住所有想要伤害你的人......你为王,我为将。替你打下这大好江山。华夏名将们,一起来战斗吧。名将们:...........
  • 十全书生

    十全书生

    宁叶,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一次意外来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变,那些熟悉的朝代名并没有出现,历史的人和物也相继发生了改变。不过历史巨轮并没有停止,朝代更替,国家兴亡,都被以不同的人或事所推动,华夏一族的劫难也并没有消失,历史整体趋势仍在朝着宁叶叶熟知的方向。身处历史巨轮下的他出于现代人的人道精神,希望能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做点什么,并因此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热门推荐
  • 英雄赋之流金岁月

    英雄赋之流金岁月

    狼烟起战鼓擂英雄逐鹿燃爆八方是英雄就有梦是梦想就应该耀动炽烈
  • 前妻归来:老公,好久不见

    前妻归来:老公,好久不见

    老公出轨,还想方设法雇了男人骗她上床,只为让她净身出户,他站在人生巅峰,她却被他亲手推入地狱。“老公,好久不见”,当她再一次站在他的床边,新仇旧恨咱们一块儿算!当复仇前妻遇上腹黑总裁,她以为是棋逢对手的利用,却不想成为了腹黑的命中注定。“蓝冰,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已经是我老婆了,你整天喊别人做老公,是在给我戴绿帽子吗?”“蓝冰,复仇不是这么玩的。诛心是轻的,要命是真的。我帮你要了他的命。”“他伤了你,就是得罪了我。我这人一向有恩不报,有仇必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匪嫡女

    有匪嫡女

    改文中。主角:苏晗乐白琚百里府的嫡亲外孙女从山上回来了,一身的暴躁气息,温婉端庄一点都不适合她。纵然找不到归处,也要搅和得苏家没有安定日子。过后恍然发觉,早已有人为她撑起了一亩三分地安了宅子挡了风雨。
  • 全能学习空间

    全能学习空间

    偶得全能学习空间,所有武功,所有书法,厨艺,医术,钢琴,博弈,所有你能想到的,我都能飞速学习成功!啊啊啊,老子就是要超神!
  • 神豪征服武林

    神豪征服武林

    亿万富翁穿越异世界,带着系统用财富征服武林
  • 梦想不会辜负努力的你

    梦想不会辜负努力的你

    大部分人心怀梦想,但是大部分人不会处于绝境,他们不会面临饥饿、流浪或更多痛苦。很多人看了几本励志书就开始热血沸腾,第二天却仍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出发之前说破天,行进中有的只是蹉跎和抱怨,然后以平庸草草收场。衷曲无闻的文字和很多人不同,他是一个写故事的人,不碰那些没头脑的热血文章,本书中他刻画的人物、事件,虽来自平凡的生命,却细腻,给予你努力下去的信念与方法。
  • 天道伏魔传

    天道伏魔传

    他为了报答自己义父的救命、养育、教导之恩,而踏入了玄清门去偷取“天玄鼎”,后来得知自己最敬重的义父却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后踏入魔道,人称天道魔君;开始了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与灭魔之路……
  • 大农

    大农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那是注孤生的感觉。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
  • 九畹史论

    九畹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周仙庭

    大周仙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一脸淡然,右手捧着文贞生死镜朝前随意挥去,只见无数黑白交织的光骤然轰向前方。“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背负药篓的华佗只是随意一指,无穷恶鬼带着业火自地狱中而来,带着死后的怨念扑向远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万军丛中斩下敌将首级,荆轲缓步而去,数百道伟岸身影怒而出手,却只留下他一身白衣。————————唤华夏千古豪杰,招炎黄不朽英灵,有道是: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