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1300000041

第41章 唐同明当兵

唐同明和妈妈刘玉花到了七间房后,腰上系了一条白布带,也就是孝带,然后跪在爷爷的遗体前给爷爷磕了头。

他的其他叔叔婶婶也都在,腰上都系着孝带,众人的表情悲哀严肃。

得到讯息的屯民们也纷纷前来祭拜,有的长辈站着行礼,有的晚辈跪着行礼,一时间,唐同明爷爷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

唐同明的爷爷这辈子虽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一辈子是个农民,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他生下的儿子个个儿都比他过得好。这其实还是源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政策。

三日后,唐同明的爷爷被送进了市殡仪馆火化了,再然后就将骨灰放进了骨祠寄存。

唐同明的爷爷去世了,他没有哭泣,因为他和爷爷之间没有什么感情,有的只是血缘关系,所以他没有眼泪。

他的两个姑姑因为失去了亲爹,伤心的哭了,毕竟,女人的眼泪是脆弱的,再或者是她们对爹存在真实的感情。

唐同明的叔叔们没有哭,男人嘛,眼泪总是很坚强的,况且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的,他们心知肚明。

唐同明的婶婶们,也都落下了伤心的泪滴,包括他的妈妈刘玉花。

不管过去和公爹之间有无感情,但是作为儿媳妇,她们总是有所表示的,不管是发自内心的伤心,还是虚情假意的伤心,总之,她们的眼泪是真实的流下来了。要不,被外人看到,这是要遭到笑话的。唐同明不明白婶婶们的心理到底是不是真的伤心,反正他看到了婶婶们的眼角都挂着泪珠。

唐同明的爷爷后事办完了,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轨道,毕竟,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生活的,不能因为爹离世了就发生改变。

12月份,接兵的干部开始访问被确定当兵的本人和家长。

这一天,唐同明早早的接到武装部部长他三叔的通知了,让他别离开家,在家待着。可是,等了一上午,接兵的干部也没有去,原因是接兵干部很忙,去了其他当兵的人家了,把他家省略了,让他三叔代替家长了,然后询问了一些家庭的自然状况等问题。

到了10号这天,是从家向部队出发的日子,一大早上,唐同明就和父母以及弟弟来到了镇政府的大院里,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他们见有空余时间,然后一家四口人照了一张全家福,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本来是下午乘坐客车去往市里火车站的,和市里的兵一起走。可是,唐同明上午就接到通知让去政府院里集结,唐同明等的有点不耐烦了,也有点饿了,政府给唐同明胸前系的那朵大红花好像因为他的饥饿也变得蔫巴了。早知道这样,他们就在家吃完中午饭再来了,要不,他们也不会在饭店吃饭的。

随后,唐同明的爸爸提议,一家人去旁边的小饭馆里吃了一顿饺子。

在当地有一种说法叫上车饺子下车面,寓意是平平安安的意思。

这顿饺子,是唐同明的妈妈刘玉花第一次在饭馆里吃饭,她此前从未到过饭馆里吃过饭,平时吃什么都是在家里做。况且,饺子她已经在家都做了一大盖帘了,唐同明也都吃过了。但此时的意义不一样,这是唐同明最后一顿和家人吃饭了,并且还要讲究平安顺利,所以,他的爸爸便提议一家人去饭馆里吃饺子的。

进入饭馆后,吃饺子的特别多。与其说吃饺子的人多,不如说是送当兵的人多。

不大的小屋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围在桌子旁边看胸前系大红花的人吃,他们也不怎么动筷吃,就是看着眼前这个即将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踏上第二故乡的这个当兵的人吃。而他们这些人同样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想法才来吃饺子的,其实这也是当地的习俗。

唐同明的爸爸点了两盘饺子,唐同明没有吃,唐庆业和刘玉花和唐同秋都也没有吃,他们四个人就坐在那里看着桌上的两盘饺子。。

唐同明的肚子确实饿了,可是此刻的他却吃不下去了,他的爸妈和弟弟也都饿了,可是他们也吃不下去。大家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两盘饺子谁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唐同明的妈妈夹起了一个饺子放进了唐同明的碗里,然后像命令唐同明似的让他吃下去。

唐同明遵从母意,吃了下去。随后,大家又都沉默了。

旁边的桌很是热闹,家人们纷纷的跟那个要当兵走的人说话,什么到部队要好好干等云云。

有的人唐庆业和刘玉花认识,有的人不认识,唐同明也不认识他们,但是因为都是一起要当兵走的人,他们显得很亲切,相互之间唠一些有用没用的话,并且相互介绍着自己叫啥名等。

饺子是不能浪费的,浪费了就等于浪费钱一样。他们沉默了一会后,他们四个人纷纷动筷儿将饺子全部都吃了了。

吃完饺子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送兵的大客车也到了,他们这些新兵纷纷登上客车,等待着出发。

在唐同明登上客车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里有滚烫的泪水悄悄流出,啪嗒啪嗒的滴落在崭新的作训服的前胸上,军装立刻湿润起来。

他的眼泪,他的妈妈和爸爸并没有看到,因为有车坐车窗等遮挡着。

而唐同明透过车窗的玻璃向外张望时,他看到了母亲刘玉花哭了、看到父亲唐庆业的表情非常凝重、看到弟弟唐同秋的表情也很灰暗,没有笑容。

客车启动了,由慢到快的将唐同明生活了17年的小镇甩在车后,越来越远,直到看不见。

唐同明不知道母亲刘玉花哭了多久,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回家的,他只知道这一别将会很久。

是一年还是两年还是三年,他不得而知。

客车行驶了一个小时左右,到达了市里的军政招待所,那里面已经来了很多和唐同明一样的新兵,他们也是和唐同明一起当兵的人。

晚上七点多,唐同明随着这些新兵钻进了那辆运兵的列车里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

同类推荐
  • 未等故人归

    未等故人归

    当他凯旋归来,却看到一个孤冢,里面埋葬着他爱的人。
  • 海绵人生

    海绵人生

    一年内,宋乔经历了丧母,离婚,父再娶,带着不足四岁的女儿赁屋而居--还有什么是她承受不了的!一年前,海心在所有人不理解的目光中,结束了她的婚姻,一年后,曾经光鲜的前夫走到了人生的最底谷,曾经百般刁难的婆婆求她帮帮前夫,她该怎么做!这是一个关于离婚女人的故事!在二十一世纪的都市,男人累,女人更累,离了婚的女人更累!在二十一世经的都市,离婚已经成为常态,离了婚的女人同样能活出她们的精采这是一个女人们快乐,坚强,坚韧的面对人生挫折有,自强不息的故事!人生如海绵,可以膨胀的很大,也可以压缩的很小!
  • 了不起的现代女强人

    了不起的现代女强人

    刘良民是一个货车司机,有一天下班出了车祸,他在短暂的心理斗争后选择了逃逸,结果被同村发小刘海敲诈勒索和骚扰,他忍无可忍杀了刘海,最终被叛无期徒刑。她的妻子韩梅,为了这个破碎的家,为了两个孩子和公公婆婆的生活,为了老公的改造,打工、创业,从一个家庭主妇,历经沧桑与磨难,最终变成了一个女强人。
  • 信至情长

    信至情长

    邮筒、信笺、邮寄,这些带有温度的内容好像在如今都被做了古,《信至情长》打通时间的维度,毫不玄幻的只讲情真意切的小小故事,自私的把它留给我自己,和能懂得的些许人。
  • 他乡的思念

    他乡的思念

    游子情丝,丝丝情切!
热门推荐
  • 石油母亲

    石油母亲

    韦庄一条很深的巷子,两边是参差不齐而又十分简陋的土坯房。土墙上依稀可见已经褪色的“农业学大寨”的标语。 一个穿着短袖花格子上衣、身材壮实的农村中年妇女一边急速奔跑,一边扯着嗓子大喊:“陈小艺家电话!陈小艺家电话!”声音回荡在村庄的上空,妇女身后的尘土很快将她淹没。
  • 苦涩醉

    苦涩醉

    一晃流影匆匆,曾经那些光辉留影岁月,又一次悄然而过,答案依旧朦胧,再度踏入红尘,狼烟烽火四国争霸,谁才是赢家,又是谁负了谁
  • 大氏族

    大氏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本以为他的降临是为了嬉戏世间,他却上了战场;他本以为此生孑然一人做个笑傲江湖的剑客,他却发现无数的人因他而昌亦因他而亡。这就是氏族,氏族之间的征服,至死方休。
  • 龙皇进化系统

    龙皇进化系统

    柳杨一朝醒来,竟发现重生为蛇,更获龙皇进化系统,靠着吞噬不断进化蜕变,最终为蛟,为龙,遨游天地,展现进化的可能性!注:本书是一本重生,变身,一段都市剧情,灵气复苏,以及宇宙争霸文,精彩将慢慢呈现。 《我的宠兽融合系统》
  •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她是生于冷宫,受尽欺凌的落魄公主;她是才智卓绝,知人善任的君侧第一谋士;她是点石成金,化敌为友,最受奴仆敬重的主人;她是官印经典,赈灾治疫,受百姓生祠拜祭的河神……深宫如棋局,一步一惊心。宫闱倾轧使她蒙冤入狱,夺储之争又令她错嫁他人。复仇之火一旦点燃,所到之处皆成灰土。然皇帝父亲深邃却无法言说的爱怜,倔犟少年炽烈而一往情深的热恋,能否将她冻结的心融成秋日里的缓缓溪流,让山茶花沐寒而开,在海阔天空里绽放出一片云淡风轻?
  • 沐兮梧桐

    沐兮梧桐

    一树之隔划两界,一语传情附终身。奴愿化蝶随君去,无奈君幻树土中。忆往昔,三千愁丝绕心腹,仅逢一面认郎夫。叹今朝,俊容相貌存侬心,润语亢喉难觅寻。缘灭不起,鹊桥崩断。唯有梧桐空牵念。
  • 吾乃和政王

    吾乃和政王

    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异界朝代的诸侯王怎么办?当个不世真主英雄,还是救济卫国明正君主?当代宅男李正堂表示:对不起对不起,我只是一个咸鱼,您可放过我吧,人家不想当诸侯啊!
  • 大妖归来

    大妖归来

    前一世,涂山铃率天音卫平叛,壮烈战死。她以为她就算不受万人敬仰,也该是人们心中的英烈。可真当她机缘巧合重生后,她才发现,她竟然成了害道祖陨落的悖逆,害元界五分的祸首,她俨然成了该受万世唾弃的奸佞小人。爬出镇魂之地,她要还自己一个公道,还师尊一个公道,还世人一个公道。
  • 控球法师

    控球法师

    比“魔术师”约翰逊传球更好的是什么人?控球法师!
  • 离家出走的少年

    离家出走的少年

    阿尔杰的作品,已成为“美国精神”的代名词,迄今仍是美国中学生的课外必读书,全球总销量超过2亿册。他本人也被数届美国总统赞誉为“美国精神之父”,与马克吐温并列为对今日美国影响最深的两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