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100000012

第12章 黯然销魂处(1)

“快刀”方成早已醒了。杨铮一开始敲他的门,他就醒了。

但是他没有去应门。

刀就在他的枕下,他轻轻按动刀鞘吞口上的机簧,慢慢地拔出刀,赤着足跳下床,从后窗掠出,翻过后院的墙,绕到前门。

一个他从未见过的人,正在用力敲他的门,十几尺外的一棵大树后,还躲着一个人。

他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来干什么的,如果要对他不利,就不该这么样用力敲门。

这一点他能想得通,可是他不愿冒险。

他决定先给这个人一刀,就算砍错了,至少总比被别人错砍了的好。

——这就是江湖人的想法,因为他们也要生存。

——一个江湖人要生存下去并不容易。

杨铮还在敲门,他相信屋里的人绝不会睡得这么死。他也知道“快刀”方成是万大侠最得意的弟子。所以方成这一刀砍空了。

刀光一闪起,杨铮已翻身退了出去。

刀快,杨铮的反应更快,而且用最快最直接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他拿出了一张照会各县方便行事的海捕公文。

方成很惊讶。

“想不到你真是个捕头。”他说,“想不到六扇门里的鹰爪孙也有你这样的身手。”

杨铮苦笑:“如果刚才你一刀砍掉了我的脑袋怎么办?”

方成的回答很干脆:“那么我就挖个坑把你埋了,把躲在那边树后的那个朋友也一起埋了,谁叫你半夜三更来敲我大门的。”

他是个直爽的人,所以杨铮也很直爽地告诉他:“我来找你,只因为我想来问你,万大侠究竟是怎么死的?”

“大概是因为酒喝得太多。”方成黯然叹息,“他老人家年纪愈大,愈要逞强,连喝酒都不肯服输。”

“听说他死的时候正在方便?”杨铮问,“你们为什么没有跟去照顾?”

“因为他老人家一喝多就要吐,吐的时候绝不让别人看见。”

“他一直都是这样子的?”

“几十年来都是这样子的。”方成又叹息,“如果我们劝他少喝点,他就要骂人。”

“知道他有这种习惯的人多不多?”

“大概不少。”

“那次花爷请的客人多不多?”

“客人虽然不少,能被花四爷请到后面去的人却没有几个。”

“有哪几个?”

“除了我们之外,好像只有‘中原’的王振飞总镖头和狄小侯。”方成说,“别的人我都记不太清楚了。”

“万大侠去方便的时候,王总镖头和狄小侯在什么地方?”

“王老总还在,狄小侯却早就带着个大美人回房去了。”

杨铮早就发觉自己的心又开始跳得很快,一直握紧双拳控制着自己,沉住气问:“万大侠和狄小侯之间有没有什么过节?”

“没有。”方成毫不考虑就回答,“非但没有过节,而且还很有好感,狄小侯还送了我师傅一匹价值万金的宝马。”

“万大侠去世后,狄小侯是不是就带着他那位美人走了?”

“第二天就走了。”

“在花四爷的牡丹山庄里,有没有人打过那位美人的主意?”

“狄小侯的女人谁敢动?”方成说得很坦白,“就算有人想动也动不了的。”

杨铮本来已经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了,可是方成忽然又说:“如果你怀疑我师傅是死在别人手里的,你就错了。”方成说得很肯定,“他老人家一生胸襟开阔,待人以诚,除了和青龙会有一点小小的过节外,绝没有任何仇家。”

杨铮的瞳孔立刻收缩,双拳握得更紧。

“一点小小的过节?是什么过节?”

“其实也不能算什么大不了的过节。”方成说,“我也只不过听他老人家偶然说起,青龙会一直想要他老人家加入,他老人家一直不肯。”

方成又补充:“可是青龙会一直都没有正面和他老人家起过冲突。”

杨铮站在那里发了半天呆,忽然抱了抱拳:“谢谢你,对不起,再见。”

方成却拦住了他:“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铮的回答很绝:“谢谢你是因为你告诉我这么多事,对不起是因为我吵醒了你,再见的意思就是说我要走了。”

“你不能走!”方成板着脸说,“绝对不能走。”

“为什么?”

“因为你吵醒了我,我已经睡不着了。”方成说,“不管怎么样,你都要陪我喝两杯才能走。”

杨铮叹了口气。

“这两天我天天吃咸菜硬饼,吃得嘴里已经快淡出个鸟来了,我实在想吃你一顿。”他叹着气说,“只可惜有个人绝不肯答应的。”

“谁不肯答应?”

“就是躲在大树后面的那个人。”

“你怕他?”

“有一点。”杨铮说,“也许还不止一点。”

“你为什么要怕他?”方成不服气,“他是你的什么人?”

“她也不是我的什么人。”杨铮说,“只不过是我的内人而已。”

他还特别解释:“内人的意思就是老婆。”

方成站在那里盯着他看了半天,忽然也抱了抱拳,说:“谢谢你,对不起,再见。”

“你这是什么意思?”杨铮也忍不住问。

“谢谢你是因为你肯把这种丢人的事告诉我,对不起是因为我宁可睡不着也不要一个怕老婆的人陪我喝酒。”方成忍住笑,故意板着脸说,“再见的意思就是你请走吧!”

杨铮大笑。

这么多天来,只有这一次他是真心笑出来的!

夜深,听月小筑的人却未静,因为一坛女儿红已经差不多被他们喝了下去。

计划已完成,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已经在侯府的库房里,杨铮也将死在蓝大先生的剑下。

大家都很愉快。

只有狄青麟例外,这个世界上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觉得愉快和刺激的事了。

在一坛酒还没有喝完之前,他又问王振飞:“你相信蓝大先生一定能找到杨铮?”

“一定。”

“杨铮的行踪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已经到县衙里的签押房去看过他履历档案。”王振飞说,“是赵头儿带我去的。”

——赵正无疑也是这条链子其中的一环,所以他故意将倪八的行踪告诉杨铮,自己却迟迟不来,绝不想和杨铮争功。

“杨铮是大林村的人,从小就和他的寡母住在村后那片大树林外面,如玉也是那个村子里的人。”王振飞说,“这次他是请如玉一起走的,他要调查这件案子,总不能带着个姑娘在身边,一定会先把如玉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王振飞又道:“他的兄弟都已经被关在牢里,他根本没有别的可靠朋友,根本没有地方可去,所以我算准他一定会先把如玉送回他的老家,他们走的也正是回大林村的那条路。”

他算得确实很准。

他能够坐上青龙会四月堂主的交椅,并非侥幸,要当“中原镖局”的总镖头,也不是件容易事。

“我敢保证,明天这个时候,杨铮一定会回到大林村,一定已经死在蓝山古剑下了。”

第二天的黄昏,杨铮果然带着如玉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青梅子、黄竹马,赤着脚在小溪里捉鱼虾,缩着脖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手拉着手奔跑过遍地落叶的秋林。

多么愉快的童年!多少甜蜜的回忆!

就像是做梦一样,他们又手拉着手回到这里,故乡的人是否无恙?

他们并没有回到村里去,却绕过村庄,深入村后的密林。

春雨初歇,树林里阴暗而潮湿,白天看不见太阳,晚上也看不见星辰,就算是村里的人也不敢入林太深,因为只要一迷路就难走得出去。

杨铮不怕迷路。

他从小就喜欢在树林里乱跑,到了八九岁时,更是每天都要到这片树林里来逗留一两个时辰,有时连晚上都会偷偷地溜去。

谁也不知道他在树林里干什么,他也从来不让任何人跟他在一起,就连吕素文都不例外。

这是他第一次带她来。

他带着她在密林里左拐右拐,走了半个多时辰,走到一条隐藏在密林最深处的泉水旁,就看到了一栋破旧而简陋的小木屋。

吕素文虽然也是在村子里生长的,却从来没有到这地方来过。

木屋的小门上一把生了锈的大锁,木屋里只有一床一桌一椅,一个粗碗,一盏瓦灯和一个红泥的火炉,每样东西都积满了灰尘,屋角蛛网密结,门前青苔厚绿,显然已经有很久没人来过。

以前有人住在这里时,他的生活也一定过得十分简朴、寂寞、艰苦。

吕素文终于忍不住问杨铮:“这里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会找到这里来的?”

“因为我以前天天都到这里来。”杨铮说,“有时候甚至一天来两次。”

“来干什么?”

“来看一个人!”

“什么人?”

杨铮沉默了很久,脸上又露出那种又尊敬又痛苦的表情,又过了很久才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是来看我父亲的。”杨铮轻抚着窗前的苔痕,“他老人家临终前的那一年,每天都会站在这个窗口,等我来看他。”

吕素文吃了一惊。

杨铮还在襁褓中就迁入大林村,他的母亲一直孀居守寡,替人洗衣服做针线来养她的儿子。

吕素文从来不知道杨铮也有父亲。她想问杨铮,他的父亲为什么要一个人独居在这密林里不见外人。

但是她没有问。

同类推荐
  •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1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1

    《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子不语》十卷,共三十四卷,收集短篇故事1200余则,袁枚在《子不语·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这实际上是对书名的一个注释,也就是作者谈论的是“怪异、勇力、悖乱、鬼神”之事,想象奇特,语言诙谐精炼,读来饶有趣味。《子不语》中尽是一些有关托生转世、冤鬼索命、厉鬼为祟的离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隶卒等各种神鬼形象随处可见,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数篇,且多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说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这些神鬼形象、怪诞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阴间社会。
  • 蓝天雄鹰

    蓝天雄鹰

    从大队部出来,周志开依旧本能地抬头仰望了一下蓝天。仅仅只是对视一眼,这位二十岁的小伙子心里,立刻就晴空万里,阳光灿烂起来,就连那些背阴的地方也是阳光普照,明亮而舒服。因为此时的蓝天,也正好是晴空万里,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作为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他们早已把蓝天当成了永久的恋人,无时无刻不在深情地关注着它,迷恋着它。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从俯瞰地面,到仰望苍穹的转变。因为驾机飞行在这样的蓝天之下,周志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开阔的视野,更主要的是心情的舒适、心灵的满足和无以言说的万丈豪情。 “呜……”就在这时,警报突然拉响了。
  • 恋樱超大牌男仆

    恋樱超大牌男仆

    撒谎是会付出惨痛代价的,虚荣少女丁笑笑因为一张偷拍照片,竟然就可以成为校园美少年俞牧辰的女朋友?不不不,不要想得太天真了!俞牧辰这个超级腹黑变态狂,人前装好人晒恩爱,人后却把她当成一只狗!可怜的笑笑每天生活在美少年可怕的魔掌之下,还要被无数粉丝追杀,简直生不如死啊!不打倒大魔王,丁笑笑誓不为人!《恋樱超大牌男仆》中少女的血泪逆袭,教你如何收服恶魔主人,成为贴心小男仆!
  • 被神遗弃的少年

    被神遗弃的少年

    人邪师、言灵师和巫女,三个人间,连神都无法拿捏得精准的羁绊,最后到底会如何演变?尽情关注海豚的最新故事。
  • 恋歌:蒂斯代尔情诗集

    恋歌:蒂斯代尔情诗集

    萨拉·蒂斯代尔是美国当代杰出的浪漫派女诗人,她的诗歌颇受读者喜爱。内容多以女人对美丽、爱情和死亡不断变化的视点为中心,许多诗描绘了她自身生活的发展经历:从圣路易斯一个受到呵护的姑娘,到纽约市一名成功但日益不安的作家,再到沮丧幻灭并于1933年自杀的女人。虽然后来的一些评论家并不把蒂斯代尔视为一名大诗人,但是她一生都受到大众和评论家的欢迎。
热门推荐
  • 四季晓晴

    四季晓晴

    季晓晴拥有校花必备的一切,石磊就在遇见季晓晴的那一刻,绕不开了爱情。
  • 无业界主

    无业界主

    芜央本来好好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喝喝小酒,遛遛小胖子,谁知这个死胖子为了吃简直丧心病狂,把芜央给坑了。行吧,那就当度假好了,但总有不长眼的来给自己添堵,虽说找到自己的小宝贝儿,但那些暗戳戳算计自己的人,也得一个不落的收拾了。芜央阴险的想着。(两个位面的接轨,这是一场意外?还是一场预谋?)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 凡人修仙之魔道至尊

    凡人修仙之魔道至尊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老妖又写新书了,《长剑飞虹》欢迎围观哦~~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镇神纪

    镇神纪

    少年偶得一块奇异金属,被人迫害却涅槃重生,自此人生发生巨大改变,一路踏天骄、败妖孽,独战七圣五王、力挫人皇大帝,登临绝巅!可他并不知道,冥冥之中有天意,让他如此之强的,也正着手将其毁灭……神心之恶,尤胜凡人!能否揭开那些不为人知的神裔秘密,能否真正的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能否结束那种万千生灵被神裔肆意摆布的悲哀局面……且看主角沈青步步执掌星河,让那诸天仙神烟消云散!
  • 每天读点金融学

    每天读点金融学

    当今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是否喜欢,人人都需要关注金融,不仅要关注国内的,还要关注国际的。这些年来,优选经济已经一体化,可谓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有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你的切身利益。说白了,金融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你我钱包的大小。于是,有关普通百姓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货币、金融问题的根本,以及美元贬值策略、中国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人民币走向靠前等系列话题,都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 异界火影战记

    异界火影战记

    星辰大陆,一个庞大的异世界,数十万年以来一直修炼的都是魔法与斗气。然而,当一个少年携逆天的火影兑换系统穿越而来,星辰大陆还能否保持以往的平静呢?魔法与忍术、斗气与体术、血脉之力与血继限界之间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切尽在《异界火影战记》。PS:本文保证不太监,无虐主情节,适当yy,情感为主……*^_^*QQ书友群:1035998942欢迎大家进群聊天聊火影~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作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