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87500000002

第2章 自我疑问:谁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敌人

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被别人打败了,而是被自己打败了!摆正自己对待困难的心态,拿出自己对待问题的信心,鼓起自己对待未来的勇气。那么,看似阴森恐怖、力大无比的东西,只要自己能够坦然面对,冷静处理,就能化险为夷,完满解决。

我们为什么总被自己打败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但他们早已经被生活撞怕了,不敢再尝试,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尝试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有一位叫灵的姑娘大专毕业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找到了一份办公室文案的工作。室友们在为灵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惊奇,当初这家公司在报纸上刊登的招聘启事,她们都看到了,但是她们班前去应聘的只有灵一个人。因为招聘启事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招聘文秘或中文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而灵她们只是专科生,且所学的会计专业与该公司要求的专业丝毫搭不上边。可灵却认为这是个机会,她一直喜欢写写涂涂,并经常有大大小小的文章见诸各类报纸杂志。虽然她知道当今一纸文凭在求职中的分量,但是文凭不能说明一切,关键还要看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她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于是,在室友们不解的目光中,灵捧着自己的简历以及多年来发表的作品前去应聘。据说,那次的竞聘相当激烈,在如林的竞聘者中,灵是唯一的专科生,且专业不对口,然而灵却脱颖而出了。

两年后,灵的室友仍有为找工作而东奔西走的。而此时的灵已是公司的白领,拿着高出同龄人许多倍的工资。灵知道,自己能有今天,不仅是因为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还在于那种敢于尝试的勇气。

许多时候,打败自己的并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我们自己。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我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

所以,尽管你的一生会出现无数个对手,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向你挑战,但到了最后,失败往往是从你自己心中开始的。

掌控你自己这个敌人

从人类的内心来说,一般存有两股力量,有股力量使我们觉得自己天生是来做伟人的;另一股力量却时时提醒我们:“你办不到!”这样一对矛盾的内部力量的斗争,在我们遇到困境与失败时,会变得更加激烈。我们每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疑和害怕失败。它们经常扯我们的后腿,不让我们去尝试,或在失败后给我们以打击;它们吸取我们的能量,使得我们只能使用我们真正能力的一小部分。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困难,而且还会有不少的失败,但要想使自己不垮下去,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战胜自己。有人说,唯一避免犯错和失败的方法就是什么事都不做。有些错误与失败确实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然而,“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没有挫折,便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而失败者一再失败,却不能从其中获得任何教训,反而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许多时候,在我们的征途中,我们会觉得一切都完了,像生命走到了尽头,像人生的音乐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是音乐依然在我们心中。不论在何时,不论在哪里,也不论我们的环境如何,我们的遭遇有多么不幸,生活的音乐始终不会消失。因为它在我们的内心里,只要我们注意听,我们就会发现它的美妙。华盛顿·欧文说:“思想浅薄的人会因为生活的不幸而变得胆小和畏惧,而思想伟大的人则只会因此而振作起来。”如果我们想一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前行,那么永远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困难和不幸,聪明的人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有自信的人欢迎这种奋斗,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发展性格、建立勇气的最好方法。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对成功与否进行考验的时候。而自信心是战胜考验的关键。

实际上,自信的力量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自信始终伴随着我们。在我们跨出第一步时,我们就相信自己会走;在我们说出第一句话之前,我们就相信自己会说。因为我们先相信,所以我们才会去完成它。反之,如果我们根本不相信,那我们就不会去行动,许多机会便是这样从身边悄悄溜走的。

通往自信的关键是自律。自信使我们能以智力、体力来迎接任何挑战,但那只有在我们能完全控制自己时才能达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克服自疑的心态,而使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我们不能等那个不肯定的自我给我们发出允许信号才行动,我们可以勇往直前地去做。

“上帝允许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并给我智慧去区分它们的不同。”这个古老的祷告有助于我们分辨出自己该在何处用力,该在何处适可而止。有些限制是真的,不是靠你的毅力可以改变的。尼尔天生一双变形的手,他的父亲说:“儿子,你是绝对没办法靠你的双手谋生的,所以你最好尽力发展你的脑子。”尼尔接受了自己的限制,成为图书馆界的领导者和受欢迎的作家。

那些愤怒地跟天生限制过不去的人经常会变得刻薄和有挫折感,慢慢失去自信。因为他们怀有对自己不真实的理想,经常会有“方桌腿放进圆洞中”的感觉。他们把一生的时间都花在无力改善或只能有限改善的事情上。经常的失败会把他们打垮,使他们失去起码的自信。这种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不可能的梦想”上,遭受打击是难免的。当然,“不可能的梦想”有时是伟大的和令人振奋的,但如果穷尽一生之岁月来追求一个不可能的梦想则是下下策。人们应善于用“实际的梦想”来代替那种“不可能的梦想”。

摆脱自己安排的宿命

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才能,不仅使他获得“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动的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萧伯纳出身贫寒,但他没有屈服于这种恶劣的环境,15岁便开始谋生,工作之余在美术馆、博物馆如饥似渴地填充自己富有想象的头脑,这种精神与很多人的宿命论比较起来,是多么高贵。

大象,它是世界上非常强壮的动物之一,当一头年轻的野生大象被抓到时,猎手们会用金属圈套住它的腿,用链子把它捆到附近的榕树上。自然,大象会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挣脱,但尽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它还是不能成功。几天挣扎并且伤了自己之后,它意识到努力是徒劳的,最后它放弃了。从此刻起,这头大象再也没有挣脱过,即使是别人只用了一条小绳和木桩。

研究者发现在一种被称为梭鱼的鱼类中也存在僵化的倾向。通常情况下,梭鱼会就近攻击在它范围内游泳的鲦鱼。在一次实验中,研究者们把一个装有几条鲦鱼的无底玻璃钟罐放入一条梭鱼的水箱中,这条梭鱼立刻向罐子里的鲦鱼发动了攻击,结果它敏感的鼻子狠狠地撞到了玻璃壁上。几次惨痛的尝试之后,梭鱼最终放弃,并完全忽视了鲦鱼的存在。钟罐被拿走后,鲦鱼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四处游荡,即使当它们游过梭鱼鼻子底下的时候,梭鱼也会继续忽视它们。就因为这样一个建立在错误信念基础之上的死结,这条梭鱼会不顾周围丰富的食物而把自己饿死。

这两个事例是否会给您某些启示呢?当人类也像其中的大象和鱼一样被安排在一个困境中,当他们不能够挣脱的时候,就会选择顺从和视而不见。一位教授曾说过,人类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自己为自己下套,当人们钻进了自己禁锢自己的思维定式,人类的思想就再也无法自由了。

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式,所以他们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结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式,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究竟谁在控制我们的命运

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内心所决定的,大部分的主动权在人们自己手中。威尔逊和乞丐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个道理。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司小职员做起,经过几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大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急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我能不能占用您一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人,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直接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仅仅卖1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还是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那个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张钞票,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可是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造成的!”

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地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炸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哪!”

盲人是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了下来:“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紧紧地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道:“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手中那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同是不幸的遭遇,有的人只能以乞讨混日子为生,有的人却能出人头地,这不是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的奋斗。

面对自己的不幸,屈服于命运,并企图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这样的人只能永远躺在自己的不幸中,不会有站起来的一天。但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奋斗一样可以消除自卑的阴影,赢得尊重。

我们自己就能拯救自己

生活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看到一个完全公平的社会制度。在不断的生活斗争中,每一个人都会陷入成功与失败的旋涡中,在不断挣扎与抗争中,成功者选择自己拯救自己,因为他相信在不断与生活进行抗争时,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只要有一丝的抗争勇气,就有一丝的成功希望。从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就不断地在与大自然进行着斗争,与其说是适者生存,还不如说是在这场斗争中,胜利的是人类。

在崎岖的生活之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与环境斗争。其实,敌人已经是那样,关键在于你是否已经从心底否定了自己,要是这样,再舒适的环境也不会造就一个成功者。

有两个人同时到医院去看病,分别拍了X光片,其中一个原本就生了大病,得了癌症,另一个只是做例行的健康检查。

但是由于医生取错了照片,结果给了他们相反的诊断,那一位病况不佳的人,听到身体已恢复,满心欢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居然真的完全康复了。

而另一位本来没病的人,经过医生的宣判,内心起了很大的恐惧,整天焦虑不安,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意志消沉,抵抗力也跟着减弱,结果还真的生了重病。

看到这则故事,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因心理压力而得重病的人是该怨医生呢还是怨自己?乌斯蒂诺夫曾经说过:“自认命中注定逃不出心灵监狱的人,会把布置牢房当作唯一的工作。”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于是便陷入不治之症的恐慌中,脑子里考虑得更多的是“后事”,哪里还有心思寻开心,结果被自己打败。而真的癌症患者却用乐观的力量战胜了疾病,战胜了自己。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是败给了外界,而是败给了自己。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绝望和悲观是死亡的代名词,只有挑战自我、永不言败者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战胜自己,能够自律就是最大的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疾病,不如说是战胜了自己。工作不顺利时,我们常常会找种种借口,认为是领导故意刁难,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给自己;认为最近健康状况欠佳,才导致效率不高……心想偷懒,却把偷懒理由正当化,总认为期限还有三天,明天、后天拼一下,今天不妨放松一下。

实际上,战胜困难要比打败自己相对容易,所以有人说:“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力量。

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不要让自己胆小怕事

生命是一个奥秘,它的价值在于探索。因而,生命的唯一养料就是冒险。

一个孩子到一座废弃的楼房里玩耍,他听见一阵阵悲伤的哭泣声。孩子循声找去,在楼房角落的一个四四方方的铁笼里,囚着一个干枯得皮包骨头的人,哭泣声就是他发出来的。“你是谁?”孩子问。“我是我的生命。”那人说。“谁把你关在这里的?”孩子问。“我的主人。”“谁是你的主人?”“我就是我的主人。”“嗯?”孩子不明白了。“我是自己把自己囚禁起来了。当我欢笑着企图在人世间展示我生命的欢乐时,我发现我有可能一不小心落入陷阱,一不小心误入黑暗之中,一不小心被狂风暴雨袭击,被险风恶浪吞噬,于是我用害怕做经,用懦弱做纬,用安全做成铁笼,把我的生命囚禁了起来。我不敢也无法冲出铁笼去面对生活,我只有日复一日地哭泣,我的整个生命已经化作泪水流出,不久就会干枯了。”铁笼中的生命说。孩子不明白他唠唠叨叨在说些什么,只是想着:砸碎这铁笼,放出这个快要干枯而死的生命。他找来一把大榔头,拼足力气,向铁笼砸去,一下、两下、三下……孩子累得精疲力竭,也无法砸开铁笼。被囚的生命对孩子顿生怜悯之心:“唉,把榔头给我,让我自己砸开它吧。”话音未落,铁笼顿时散开。被自己放开的生命欢笑着、奔跑着,他跳进滚滚大河,游向对岸;他攀向巍巍峰顶,向太阳招手;他冲进一片黑暗领地,从中寻求着光明……他敢于冒别人没冒过的险,敢于探索别人不曾涉入的领地,他开始丰润了、充实了,他的笑声无时无刻不在追随着他。

一天,孩子又遇见了这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你的变化好大呀!”孩子说。

“是呀!”这个生命说,“我的乐趣就在于冒险和探索,当我在充满未知和危险的世间寻求时,我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假如我企图寻求一个生命的保险箱时,我就会再次被囚。孩子,跟我一起走吧!”于是孩子和这个欢笑着的生命手拉手走了。

我们追溯着命运,在物质中,在心灵中,在道德中,在种族中,在阶级的迟滞延缓中,同样也在思想和性格之中。无论在哪里,它都是束缚与局限。然而命运自己也有主人,局限性本身也有局限。从上观察和从下观察,从里观察和从外观察,它们自身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尽管命运是无穷无尽的,力量也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说命运紧逼着力量、限制着力量,那么力量也伴随着命运、反抗着命运。我们必须尊崇命运为自然的历史,可是历史绝不仅仅限于自然的历史。

如果我们生活得真实,那么在我们眼中显现的也只有真实,那就像强者永远坚强,而弱者只能软弱一样。现在的人越来越胆小怕事,整天一副内疚的样子,好像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刚强的气质已经弃他而去了,他再也不敢说“我认为”“我就是”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了,而只会引经据典,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别人的语言。面对着一片草叶或一朵盛开的玫瑰花,他也气馁万分,无地自容。

然而,人却总是生活在过去之中,他牢固地把持着记忆,不肯放松哪怕是很短的一会儿工夫,所以,他不是生活在现在,而是眼睛向后,在为过去而伤怀不已。我们必须警告他们,如果他们不跟大自然一起超越时间,从现在开始生活,那么,他永远也不会快乐,永远也不会坚强。没错,你脚下的路是从别人那里来的,可是,它并没有要你到别人那里去啊!一切曾经生活过了的人,都是它的代理者,都是它被遗忘了的代理者。无论是恐惧,还是希望,同样都生活在它的光影之下。而且,即使在希望之中,也有某种低下的东西。

改变想法就有可能改变自己

人生如同一只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掌握帆船航向与命运的舵手便是自己。有的帆船能够乘风破浪,逆水行舟,而有的却禁不住风浪的考验,过早地离开大海,或是被大海无情地吞噬。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不在别的,而是因为舵手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前者被乐观主宰,即使在浪尖上也不忘微笑;后者是悲观的信徒,即使起一点儿风也会让他们胆战心惊,让他们祈祷好几天。一个人面对生活或是如闲庭信步,抑或是消极被动地忍受人生的凄风苦雨,都取决于对待生活的态度。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以哭脸相示。

悲观主义者说:“人活着,就有问题,就要受苦;有了问题,就有可能陷入不幸。”即使一点点的挫折,他们也会有千种愁绪,万般痛苦,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人。一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形容的“不幸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的”。悲观主义者用不幸、痛苦、悲伤做成一间屋子,然后请自己钻了进去,并大声对外界喊着:“我是最不幸的人。”因为自感不幸,他们内心便失去了宁静,于是不平、羡慕、嫉妒、虚荣、自卑等悲观消极的情绪应运而生。是他们自己抛弃了快乐与幸福,是他们自己一叶障目,视快乐与幸福而不见。

乐观主义者说:“人活着,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能获得幸福。”他们能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品尝到甘甜,因而快乐如清泉,时刻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处于何种境地,而在于他是否持有一颗乐观的心。对于同一轮明月,在泪眼蒙眬的柳永那里就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而到了潇洒飘逸、意气风发的苏轼那里,便又成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是一轮明月,在持不同心态的不同人眼里,便是不同的,人生也是如此。

上天不会给我们快乐,也不会给我们痛苦,它只会给我们生活的佐料,调出什么味道的人生,那只能在我们自己。你可以选择一个快乐的角度去看待它,也可以选择一个痛苦的角度,如同做饭一样,你可以做成苦的,也可以做成甜的。所以,你的生活是笑声不断,还是愁容满面,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还是缩手缩脚停滞不前,这不在他人,都在你自己。

乐观是一个指南针,让你驶向成功的彼岸,阔步前进;乐观是一剂良药,可以医治苦难的伤痛。为了美好的人生,请让乐观主宰你自己。

同类推荐
  • 为你自己学习

    为你自己学习

    本书通过大量富于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事例予以说明,让广大青少年读者真正认识到读书的目的、读书的重要性及读书和自己未来人生命运的关系等,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少年朋友认真阅读的课外读物。
  • 拿破仑煽动口才

    拿破仑煽动口才

    还有谁比拿破仑更幸运?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口才,凭借激情和演讲,凭借勤奋与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得到了。在所有的西方人中,唯有他曾翻天覆地,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整个欧洲人陆的旧制度,开创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代——拿破仑时代。人们曾经这样评述过他:“这个最终把无数人的向往与思念引向圣赫勒那群岛的人,必将永远立于人类历史上英名永存者的最前列。”对于拿破仑,歌德曾经满怀激情地说:“他一生就像一个迈着大步的半神,从战役走向战役,从胜利走向胜利。可以说,他的心情永远是爽朗的。因此,像他那样光辉灿烂的经历是前无古人的,也许还会后无来者。”综观拿破仑一生的业绩,是与他能言善辩,煸动鼓惑人心的出色口才分不开的。他非凡的语言魅力和巨人般的号召力、感染力,使他变得鹤立鸡群,魅力四射,世人很少能比得上他……”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人人都想要自由,但自由并不总是好事,尤其是当我们并非真正理解自由的确切定义时。在对自由的理解上,康德的认识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乔布斯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而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自律的意义,正是促使你约束自己,收敛和更改毫无节制的放纵,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与坚持,去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做事原则,去建立稳定、规律的节奏和秩序,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包括财务自由、事业自由、精神自由、生活自由,甚至包括你的爱情和婚姻自由。
  • 在北大听演讲

    在北大听演讲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无数文人学者、国家政要、商界巨子都把能来北大演讲作为一种荣幸。他们相信,在北大里会有他们的知音和听众……
  • 认同的力量

    认同的力量

    高度认同,绝对跟从。认同,才能不断得到认可、赞同、肯定。本书力图通过认同唤醒职场人的“家意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随企业而动,行则自觉自律、自动自发、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达到与企业合二为一的高境界。
热门推荐
  • The Thesmophoriazusae

    The Thesmophoriazusa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建联盟当英雄

    创建联盟当英雄

    瓦罗然大陆上古时期,第一次的诸神之战,几乎摧毁了符文之地的全部文明,巨神族以全族阵亡的代价阻止了黑暗势力的入侵...千年以前,第二次的符文之战,人族、巨神族、暗裔族、瓦斯塔亚、亡灵族还有约德尔人创建了一套新的符文秩序....现在,巨神族根据留下的《黎明的预言》瓦罗然大陆的第三次黑暗风暴已经开始,谁将是瓦罗然大陆新的英雄,请拭目以待.....
  • 玄武撼世

    玄武撼世

    同一片星空之下你我却手握异样色彩,炫丽的玄气伴你我左右,围绕整个异样的大陆,是谁手握玄气追求着那至高的玄武帝又亦或是谁伴着灵魂追求着那神境之旅!
  • 快穿:宿主她有毒

    快穿:宿主她有毒

    沈溪意外穿越之后,遇到了自称系统的07。“沈溪,只要你和我绑定,我不仅可以让你回到自己的世界重生逆袭,还可以带你去别的世界生活,只要你答应我做任务。”“好的。”沈溪乖巧地答应了。于是沈溪就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婚礼现场被扔下的新娘,荒山野岭瑟瑟寒风……07有点慌,这好像不是我乖巧的宿主……
  • 黑白道3:渗透

    黑白道3:渗透

    洪水中接连出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李斌良和战友们经缜密侦查,确认二人都是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为查明真相,他的足迹随着作家的笔迹奔走于各个校园之间,由此他涉足到一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教育……
  • 秦苏志

    秦苏志

    甄情为了解除秦苏小的禁制,亲手献上自己的心血,请求楚意为她医治。国师佚文为挽救凤元,过度窥探天命而化作婴儿完成返璞归真.......逝去的灵魂将被人铭记,活着的将会带着逝者的希望努力生活,而秦苏小等人的故事,仍在继续.......
  • 夏夏的爱情

    夏夏的爱情

    夏夏再一年,四十岁了。夏夏看着街上跑的十七八岁的姑娘,看着街上跑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看着他们一对一对走在街上。夏夏回到她这么大的时候。一年一年,夏夏只看到周边的人增长,不感觉自己增长。她为自己做了幻觉一样的梦,将自己藏在那个梦境当中。夏夏的那个梦,是她的美好记忆。夏夏的美好记忆,是她十六岁。十六岁,夏夏妈妈忙着给夏夏寻找婆家。夏夏妈妈焦心地站在巷子里,逢人就说夏夏都十六岁了,该有婆家了。这些话是夏夏后来知道的。夏夏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夏夏在一所中学念书。
  • 暗黑女王心里藏

    暗黑女王心里藏

    几段唯美的校园爱恋几大家族之间的竞争几大地下势力之间残酷的战争几股异于常人的神秘能力一段不为人知的身世一个传说中的另一个世界闺蜜于姐妹之间一点点仇恨的积累很多人一次次的背叛人前她是求保护的小白兔人后她是杀伐果断的暗黑女王他和她几经波折痛苦也好死亡也罢,哪怕是彼此的敌人也是彼此内心的挚爱缘来他们是彼此之间千百年的轮回
  • 生存艺术

    生存艺术

    本书出版于1993年,第一批读者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本书绝不空谈梦想和大道理,而是老老实实教给年轻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成功走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
  • 买来的娘子会种田

    买来的娘子会种田

    某一天,赵大山萌哒哒地看着买来的身娇体软的小娘子,“娘子,我肚子疼。”某娘子心软之下,答应他上了坑……继而摸了手,最后脱了帽子,再迷糊中被男人……李红梅觉得,自己很上当很受伤。于是,夫妻俩人签订一纸美好协议。协议的要求就是:一切都听从妻子的话,顺从妻子的意思,争取努力做妻子所说的“国民好老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