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4200000003

第3章 生逢乱世 起义滦州

清末,安徽巢县竹柯村有一户贫苦的农工人家,这家有个男丁名叫冯有茂,为人侠义豪爽,刚直不阿,继承了从祖上传下来的一手泥瓦匠技艺。一次,因为战乱冯家举家逃难到一处偏僻村落的破庙里寄居。这一时期,冯有茂投到一位张姓富翁家里做工,他看到张富翁的两个儿子跟着一名武师习武,从小酷爱武艺的他便暗自留心偷师学艺。不想武师很快窥破了他的举动,但见他生就一副练武术的好材料,于是便去和张富翁商量,允许冯有茂一边做工,一边习武。

张富翁虽然富贵,却是个好人,他一听二话没说,一口应允下来。就这样,冯有茂练得一身好功夫,考入武庠。当时,遍地战火纷飞,干戈不断。一腔热血的冯有茂渴望建功立业,成就男儿大志。他打定主意后,毅然离开武庠、离开故乡,投身到“铭军”之中。铭军,因为其统领刘铭传之故而得其名,隶属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淮军,在晚清很负盛名。

起初,冯有茂在差遣队当差,满清政府的腐化无能以及残酷压迫,不仅激起了汉族人民的暴动与革命,连其他民族也对它仇视和反抗起来了。后来,冯有茂在奉朝廷命令去新疆平乱之后,回到山东济宁驻防时,成家立室,娶妻游氏。第二年,游氏产下一子,取名基道。次年(光绪八年,即1882年),再产一子,名为基善,这便是日后扬名中外的冯玉祥将军。

游氏一共育有冯玉祥兄弟七人,可是由于生活艰难,导致七兄弟从小营养不良,未成年时竟然先后夭折五人,仅剩下冯玉祥及其兄长安好于世。而游氏在生下最后一个儿子没多久即病故,自幼失去母亲的冯玉祥在童年时随父亲的军队驻守到保定,保定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而此时的冯有茂也从最初的当差一步一步地升到哨长至哨官,他虽然屡升军级,但官饷无多,再加上他秉性正直,不屑中饱私囊,因此冯家的生活依旧举步维艰。

冯玉祥自幼时起,所穿衣物均是布衣布履,从没沾过绫罗绸缎。这竟然成为他日后的生活习惯,无论他身居如何的高官显位,始终粗布衣裤,不改平民本色,因此他被称为“平民将军”、“布衣将军”。冯玉祥长到10岁时,在他父亲的长官苗开泰管带的帮助下,进入淮军中挂名领饷,这种给军人的孩子挂名领饷的做法在军中称作“恩饷制”。虽然没几个钱,但总算可以补贴些家用。

说到冯玉祥领恩饷还有一段轶事,挂名需要填名册,可冯玉祥的大号基善苗管带并不知道,差人去问又来不及。苗管带事急从权,随手在名册上填了个“冯玉香”的名字。这个女里女气的名字也不知道跟了冯玉祥多久,总之是他长大建功立业后,既舍不得丢弃这个人人知道的大号,又讨厌它的娘娘腔劲头,于是自己想办法改了个谐音“玉祥”。这样,既没改变原来名字的发音,又变得男性化十足。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冯玉祥跟随父亲的部队到大沽口修筑炮台。离他们施工地20里远的海面上,赫然停泊着日本军舰。从这时起,冯玉祥经常听到关于日本及其他列强欺侮中国的事,一种民族的仇恨,尤其对日本的仇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迅速萌生。他在心中暗暗想:“今后我不当兵则已,若当兵,誓死要打日本,尺地寸土决不许由我手里让日本夺了去!”

经过整整两年的艰辛劳作,大沽口炮台修筑完成。这一建筑之坚固,堪称全国首屈一指的海防工程。19尊崭新的大炮,威风凛凛,都是李鸿章从德国买的。冯玉祥他们对自己的辛劳成果打心眼里感到自豪。从大沽口回到保定以后,冯玉祥正式入营服役,他的军旅生涯从此开始了。这一年,冯玉祥只有14岁。

几年后,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李鸿章出头议和,结果是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不但赔偿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其中还有一条就是拆毁大沽口炮台,而且以后永远不准中国再在大沽口设置任何国防工事。各炮台还没一试伸手就要拆毁,消息传来,冯玉祥内心无比悲痛。从这一刻起,他心中就树立了有朝一日要雪洗国耻的决心,并在以后练兵中,都是以日本为假想敌。

冯玉祥不但遗传了父亲高大健壮的身材、孔武过人的身手,而且还继承了父亲正直侠义的性格、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为了能够早日驱逐日寇,每天刻苦训练,别人还没起床时,他已出去腿绑沙袋疾行15里,练习脚力。回到军营中,大家还在睡觉,他又扛出长枪去继续操练。由于冯玉祥的自强不息,使他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卒逐渐升迁到教习的职位。然而这并没有令冯玉祥感到欣慰,因为他发现在淮军的军营中存在着太多问题,譬如积习太深、功过不明、赏罚失当、士兵疾苦无人过问等等。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年底,李鸿章去世,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袁世凯编练新建陆军,这时,对淮军充满失望的冯玉祥改投到新建陆军的武卫右军中。

到了新的军营里,往日那股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冯玉祥身上更胜过去,入新军的头一年就被提为头棚副目,翌年又升为四棚正目,第二营右哨哨长。冯玉祥的长官叫陆建章,陆长官见冯玉祥德才兼备,又知他尚未成家,便将自己夫人的侄女刘德贞许配给他。

冯玉祥与刘德贞结为伉俪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育有两男三女五个孩子,共同生活将近20年。刘德贞身为官太太,没有一点贵夫人的架子,平时与孩子们吃的都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衣,出门从不坐轿,在家里照样缝缝补补。因此,人们都称她为“平民夫人”。

冯玉祥成亲的那一年已经23岁,也是在这一年,武卫右军改编为新军第六镇,冯玉祥由哨长改任司务长,再升为第十二协二十四标第二营后队队官,移驻奉天新民府。成家立业的冯玉祥心想,这回终于有能力、有条件孝敬自己的老父亲了。他的父亲冯有茂多年前已被部队精编裁员下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然而天不遂人愿,冯有茂此时患肺病已到了晚期,不久便撒手人寰。冯玉祥悲恸过后将父亲的尸骨运回保定,与母亲的灵柩合葬在一起。

转眼又过了三年,冯玉祥升为第一混成协督队官。正是在这时,他结识了革命党人孙谏声,读到了《嘉定屠城记》和《扬州十日记》等反清书籍。孙谏声明里是新军第六镇工兵营排长,暗里是革命党人身份。一天,孙谏声来到冯玉祥房里,见他正在看《曾国藩家书》,于是很不高兴地说:“你还想当满清的忠臣孝子吗?”

“当忠臣孝子难道有什么不好?”冯玉祥反问道。

“当孝子,我不反对。当忠臣我可不赞成!”孙谏声低声说,“等一会儿,我拿两本书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的话不错了”。

孙谏声出去后又很快回来,他的神色看上去很是有些不寻常,又向四周巡视了一会儿,确定没人后才从腰里掏出两本书来,正是《嘉定屠城记》和《扬州十日记》。孙谏声把书交到冯玉祥手里,很郑重地说道:“没人的时候,你再拿出来看,千万不要叫别人看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说完,他匆匆地离去。

其实对于满清政治的不满,在冯玉祥心中也早已存在,只是远不如革命党人对满清政府仇视的那么深刻。他到新民府第二年,《中日安奉铁路协约》刚刚签订,接着又发生了关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在冯玉祥看来都是满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所致,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三省一贯政策下不可避免的。当他偷偷读完孙谏声送来的两本书时,才恍然知道满洲异族入关之初,屠杀汉人之惨状。冯玉祥大为愤懑,为清廷尽忠效力的思想忽而因此转变。从此他痛恨满清政府,更加仇恨日本侵略者。

在当时,新军中一部分有良心的年轻的热血军官,对于清廷的昏庸误国,也都愤恨不平,深恶痛恨。冯玉祥便暗中联络了一批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除了孙谏声外,还有王石清、郑金声、王金铭、施从云、戴锡九、张之江、张树声、张宪廷及刘骥等人。这些人虽然有的在工兵营,有的在辎重营,有的在骑兵营,有的在步兵营,但共同的革命信仰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王金铭、施从云二人都是由第五镇第十八标拨到七十九标的,分别是第七十九标第一营和第二营的营副。他们两人一个足智多谋,一个勇猛善战,而且均是品行端正,吃苦耐劳,内外如一,好学不倦。于是冯玉祥和王、施二人私下商量,成立一个秘密组织,名义上以读书为名,暗地里联合有志之士共同推翻满清统治。三人一拍即合,经冯玉祥的提议,他们的秘密组织定名为“武学研究会”。

起初,除了冯玉祥他们三个人以外,还有第八十标第一营管带王石清、第二营管带郑金声以及岳瑞洲也参与了成立武学研究会的事,一共六个人,大家共同立下“先驱清廷,后御外侮”的誓言,并公推冯玉祥为会长。

武学研究会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军中各营各连。陆续秘密加入会中的还有第二十镇参谋长刘一清、第八十标第三营参谋官孙岳以及张之江、李鸣钟、韩复榘等人。对冯玉祥来说尤其一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在学兵营的鹿钟麟也参加了武学研究会,他因此和冯玉祥相识,并结为知己,从此追随冯玉祥戎马近40年。

为了扩大联系面,加紧准备武装起事,冯玉祥和王金铭又在武学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同乡会”,筹措钱款,购置弹药。山东同乡会旨在武装反对清政府,鹿钟麟虽不是山东籍,但也加入为会员。他奉命潜入奉天、北京、唐山、天津等地,联络会员,并出色地完成任务,很受冯玉祥赏识。

宣统二年(1910年),冯玉祥的第一混成协与原本的独立第一、二团合编为第二十镇,冯玉祥晋升为第二十镇第四十协八十标第三营管带。清末时期的陆军章制,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秋操,次年八月,即辛亥年秋季,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秋操季节,地点在滦州(今滦县,在山海关西南约二百里处)。与此同时,革命党方面传来消息,革命军队伍亦于八月间发动“武昌起义”,东南各省纷纷响应。

冯玉祥一听,感觉革命的时机终于到了,遂与第二十镇的武学研究会的骨干暗中同第六镇吴禄贞、第二混成协蓝天蔚密谋,趁秋操之机,将枪中演练用的子弹换上真的,相继见机起事,发动“滦州起义”。大家商定,推选王金铭为北方革命军的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参谋长,鹿钟麟任右路军司令。

冯玉祥等人的本意是,北方的滦州起义以响应革命党在南方的武昌起义,然后直接打到北京,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可是没想到,吴禄贞在新军中的军职屡屡升迁,而他本人又锋芒毕露,常常在东北三省一带宣传革命思想,所谓树大招风,因此清廷早已对他心存戒备。还未到秋操之日,朝廷便通知停止第六镇参加。

屋漏偏逢连夜雨,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有位革命党人名叫白雅雨,他与孙谏声同是负责跟冯玉祥等北方革命派保持联络工作的。起义前夕,白雅雨过高估计了形势而提前发出了“反正文告”,因而走漏了消息,遂引起北京政府的警觉。

眼见消息败露,王金铭、施从云当机立断,迅速高举革命旗帜,率先起事。接着通电南北,主张共和,通电的署名亦有冯玉祥的名字。当时冯玉祥正奉命带领本部人马镇守奉天府,王、施二人的通电一出,冯玉祥等革命派立即遭到保皇派的监禁。

滦州地处京畿近地,北京政府闻听革命派提前起义,大为震惊,急忙一面调遣军队镇压,一面派出王怀庆前往滦州劝谕革命军。可是,王金铭与施从云并不吃清廷的这一套,他们将前来游说王怀庆扣下。王怀庆见势不妙,谎称归顺革命军,得到释放后却趁机逃跑。

王、施二人按照预定计划,指挥北方革命军沿铁路直驱天津,再攻北京。他们率部登上开往天津的火车,不料,王怀庆在前方提前破坏了通向天津的铁轨,而第三营管带张建功竟与王怀庆勾结,二人一前一后将革命军夹在中间。火车行至雷庄车站不得不停下来。王、施二人只好率部下车,与堵截在前方的王怀庆部展开殊死搏斗。战斗一直打到深夜,王怀庆部渐渐不支,随即发出信号请求停战议和,并派出代表邀请王、施二人过去谈判。革命军的战士们都深知王怀庆为人老奸巨猾,大家都劝说他俩不要过去。

王金铭挥手止住大家的劝说,他说道:“我辈革命军人,早已抱定为国牺牲的宗旨,纵是龙潭虎穴,我又何足惧哉?”旁边的施从云也慷慨地说道:“难道我施某是贪生怕死的人吗?”就这样,二人大义凛然地来到王怀庆一边。

王、施二人刚一坐定,还未见到王怀庆本人,便突然冲出来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将他们按住捆绑起来,旋即杀害。同行的一个护兵名叫黄云水,王怀庆命人释放他时,他非但不走,反而破口大骂:“王怀庆你这个害民贼,甘心当满清的奴才,残杀同胞的猪狗!……”王怀庆一听,不由得恼羞成怒,抬手一枪,可怜黄云水一条好汉也倒在血泊之中。

革命军领袖一死,群龙无首,滦州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孙谏声、白雅雨也在这次起义中壮烈牺牲。而当时冯玉祥已被监禁四日,事后,幸得他的老上级,也就是他夫人刘德贞的姑父陆建章极力周旋,他才平安无事。鹿钟麟则是在他的长官车震力的担保下,也侥幸没被有查处。冯玉祥没想到自己的第一次革命居然失败的这样惨痛,更让他难过的是失去了许多位情同手足的革命战友。

后来,民国十三年(1924年),国民军北京政变成功后,冯玉祥在北平中山公园(旧名中央公园)为王金铭、施从云、孙谏声三位烈士铸立铜像,但是国民军北撤后,军阀张宗昌入据,即将铜像毁去。四年后,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冯玉祥追怀先烈,复高竖三铜像于原处,且另为三位烈士篆刻碑文以纪念其起义殉国的经过,以流传千古。

同类推荐
  • 狡黠的张献忠

    狡黠的张献忠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陕北民变领袖。他出身贫贱,因不满明末罪恶统治聚众而造反。足智多谋,善于攻战,在战争中创造了许多灵活机动的战术,建立了一支编制齐全、颇有规模、富有战斗力的军队。他一生奋战17年,横行17省市,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既创造了为人讴歌的辉煌,也留下了遭人痛骂的遗憾,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问鼎长天强我国威:两弹元勋邓稼先

    问鼎长天强我国威: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时光微凉不落哀伤

    时光微凉不落哀伤

    (换了个封面喜滋滋,吹爆美工大大)校园文,文笔有坑,暗恋,双洁。不喜这一类型者慎入。江明天*莫芊芊BE.————————————————————时光中,那不变的是对彼此的凝望。月色下,他对她说:“等我。”在漫天飞雪中,他对她说:“我要结婚了,你要来参加。”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死党,他们也是彼此互相依靠的拐杖可是那距离太近,却也太远缺少的是友情上那最大的跨步。所以故事的最后,莫芊芊用尽全身力气都没对江明天说出一句我爱你。那些无法说明无法言及的小事,终究成了他们最后一次,也是一生当中无法弥补的遗憾。过去终究是难以回头。所以,我注定要一个人走。——隔壁《他是我关了灯才能拥有的梦》乔慕飞*李清浅正文已完结HE.
  •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是宁青的长篇小说。诞生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中国第一代孩子,是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具有标志性的群体中的主体:他们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是雷锋精神诞生之初学习雷锋精神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新中国产生的规模最大的艰苦奋斗的群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汇入振兴中华洪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群体中的主体。新中国的第一代孩子,作为一个时代群体,透出过纯洁的时代风貌,经受过艰难的时代磨砺,展现过光荣的时代价值。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的“纯洁、艰难、价值”的三者合一,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恒久的印记。
  • 华夏大天尊

    华夏大天尊

    “重生了,我也变强了,但是这一世我不想打架,干脆做个幕后大佬吧。推动大世界进化,带领人类文明走向巅峰,才是我的职责。”“这条路上,没有人能够阻挡我。你不服?先等等,我叫阎王和你谈谈话。”群号644031358有五十万完本书,这本坚决不太监。
  • 梦界终极幻想

    梦界终极幻想

    意外被一个破损的神秘空间选中的陆天宇靠着空间的能力不断招收下属为自己征战。不圣母
  • 动物世界1

    动物世界1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刺客生成系统

    刺客生成系统

    辰天:有了小月,什么美女什么手下江山金银财宝都是我的。。哈哈哈!“辰天哥哥,装逼会遭雷劈的…”:系统。在这里且看男主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刺客,穿越各地装逼夺女主Hi~o(* ̄▽ ̄*)ブ
  • 最佳强娶:总裁追妻令

    最佳强娶:总裁追妻令

    许念,二十岁那年,被家人抛弃,拒之门外,她在门外哭喊,最后晕倒在了暴雨之中。再次醒来是在陌生人男人的家里,这个男人收留她,给她工作,待她温柔。许念一心认为他是个好人,对他无话不说,然而就是这个好人,给了她一生都难以忘记的痛苦回忆。深夜,他压她在身下,用好听用性感的嗓音宣誓主权。他说:“你是我的,并且只能是我的。”许念泪水沾湿了枕头,她哭着求他别这样,然而,一切都是徒劳。他霸占她,囚困她,剥夺了她的自由。她不甘心,一直想办法逃走。一次失败,第二次成功。就在他们的结婚典礼上,那一刻,她真正明白什么表情叫做面如死灰……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项目成果,对中国剧种做了全面的研究,不仅包括京剧、越剧、昆曲、豫剧等大剧种,还涵盖了高腔戏、拉魂腔、滩簧腔、道情戏、花灯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具有地方色彩的小剧种,并对这些剧种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代表剧目、代表演员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 千金醉过:总裁大人是冤家

    千金醉过:总裁大人是冤家

    继母欺压,父亲将母亲的心血拱手让给继母,贝十安气急买醉,却不想误惹宁鹤楼。看到身边的商业对头宁鹤楼,贝十安溜之大吉,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不想现实更有大惊吓……两家父母对峙,二人无奈,只能奉子成婚。她冷冷地瞪他:“再见,再也不见!”他含笑回她:“不见不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