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1200000008

第8章 项羽本纪

少年项羽

项羽名籍,字子羽,下相人。他的祖父是楚国的大将项燕,在秦国消灭楚国的战斗中被王翦所杀。项羽从小死了父亲,是在叔父项梁的照顾下长大的。因为项氏家族世代都在楚国做将军,并且立下过赫赫战功,被楚王封在项城县,赐姓项。

项羽年少的时候,家人曾经让他去读书,可他怎么也学不会,就放弃了。改学剑术,结果还是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十分生气,骂他没出息。项羽说:“读书认字只不过能记住自己的姓名,剑术练得再好,也只能是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习,我要学,就学能够抵御千军万马的本领!”项梁听了,觉得他很有抱负,十分高兴,就教他学习用兵打仗。刚开始的时候,项羽还很愿意学,可刚刚明白一点皮毛,又不想学了。后来,项梁杀了人,带着项羽一起逃到江苏吴县躲避仇人。项梁善于结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么大事小情,都前去帮忙。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他,一来二去,他就成了吴县豪杰的领袖。项梁运用兵法,安排部署宾客和那些年轻人,不但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还借此机会了解那些人的胆略才识。

秦始皇巡行回到会稽,渡钱塘江的时候,有许多人围观,项梁和项羽也在其中,他们一同站在江边观望,项羽见秦始皇的仪仗队伍华美壮观,威风凛凛,不由脱口而出:“有什么了不起的!总有一天,我要取代他!”项梁大吃一惊,慌忙捂住他的嘴,小声说:“你这傻孩子,可不能胡说八道,这要是被人告发了,可是大罪啊!”从此项梁更认为侄子不是个普通的孩子,日后肯定能成就大事,就非常喜欢他。回去后,项羽责怪叔父说:“平时您总是让我学习兵法,习练武艺,让我不要忘记国恨家仇,可是今天怎么这样胆小怕事呢?”项梁说:“想要报仇,就得学会等待时机,我们要干的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怎能心急气躁,毛手毛脚的呢?”项羽长到20岁的时候,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力气大得能把大鼎举起来,江苏吴县的年轻人都很畏惧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消息传来,项梁和项羽万分高兴,他们觉得为楚国报仇的时机来了。这时会稽的郡守殷通派人请来项梁,对他说:“江西一带的郡县已经全部起来造反了,消灭秦朝的时机到了,俗语说得好,‘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我们不能在这儿傻傻地等着啊!我打算带头行动,想派你和桓楚将军带领部队去攻打秦军。”当时,桓楚逃亡在外,项梁低头想了想,心生一计,对郡守说:“桓楚逃亡在外,我好像听项羽说起过他的藏身之处,还是去问问他吧!”郡守欣然答应了,项梁出去找到项羽,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打算。项羽拿着宝剑,跟着项梁来到郡守的府上。项梁让项羽先在门外等候,自己走进屋里,笑着对郡守说:“我把他找来了,在门外候着。”郡守一摆手:“快让他进来!”项梁大声招呼项羽进来,看他走到郡守的跟前,就使了个眼色。项羽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拔出宝剑,还没等郡守醒过神来,就砍下了他的脑袋。项梁提着郡守的人头,佩戴上郡守的印符走出来。郡守的随从们都大惊失色,乱成一团。守卫的士兵们拿着兵器,跃跃欲试,他们虽然有几十个人,可哪里是项羽的对手。项羽一发威,没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把那些人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人也都吓得趴在地上,没人再敢起来反抗。于是项梁召集平时比较熟悉的地方豪杰和官吏,告诉了他们自己想要起兵反秦,众人欢呼响应。他又调集吴郡的士卒,并派人到下属的各县去征集壮丁,最后得到了精兵8000人。这8000人就是后来跟随项羽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吴中8000子弟兵。项梁任命地方豪杰去担任军队的将领,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他找到项梁去问原因。项梁当着众人的面说:“前些日子,我派你去主办过一家丧事,可你没把事情办好,说明你没有做事的能力。”众人听了,都很佩服项梁。于是推举项梁当会稽的郡守,推选项羽为副将,协助项梁统领军队。

这年冬天,陈胜率领的军队被秦将章邯击败,陈胜的手下将领召平假托陈王的命令,封项梁为楚王的上柱国,并说服他一起抗秦,援助张楚政权。此时的项梁正想率兵北上,就爽快地答应了。于是项梁率领江东的8000子弟兵,渡过长江,向西进发。渡江后,项梁听说陈婴已经起义,占领了东阳,就派使者前去跟他联合,共同西进。陈婴原本是东阳令史,因为他为人忠厚,做事严谨,所以很受人尊敬。陈胜吴广的起义失败后,东阳县令被杀,当地的年轻人一致推举陈婴为首领。陈婴推辞说自己没有能力,结果被强行推上首领的位子。陈婴的母亲告诉儿子说:“自从我嫁到你们陈家以来,没听说过你的前辈们出现什么达官贵人,你突然之间就得到这么高的职位,我觉得不太吉利,还不如让给别人,你就做个小官,这样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陈婴听了母亲的话,对军官们说:“项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大将军,如今想要推翻秦朝的统治,就必须由他们来领导。”众人听从了陈婴的意见,就让项梁领导军队。项梁带领军队,渡过淮河,各路的义军纷纷赶来加入,士兵迅速增加到六七万人,驻军下邳。

陈王牺牲后,部将秦嘉立景驹做楚王,驻扎在彭城,阻挡项梁西进。当时,项梁不知陈王已死,就对将士们说:“陈王最先起来反抗秦朝,现在战况不利,人也不知道在哪儿。秦嘉胆敢背叛陈王,立景驹为楚王,真是大逆不道,应当讨伐他。”于是项梁攻打秦嘉,秦嘉败逃到胡陵,不甘失败,又回过头迎击追上来的项梁军队,双方激战一天,秦嘉战死,景驹逃到梁地而死。项梁收编了秦嘉的部队,驻军胡陵,商议西进攻秦的策略。这时,章邯率秦军到达栗县,项梁派部将前去迎战,结果战败。此前,项梁派项羽去攻打襄城,襄城民众不肯投降。项羽很生气,破城之后把全城军民全部活埋。不久,项梁就得到陈胜被害的确切消息。当时,各路起义军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反秦的气势开始下降。项梁感觉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就召集楚地各路义军的首领,共议大事。在参加这次大会的首领中,还有一个杰出的人物,他就是沛公刘邦。

安阳夺帅

陈胜死后,楚国大将项梁召集各路义军首领召开会议,商量如何讨伐秦军。

当时有位能人名叫范增,已经70岁了,平时在家没事可做,就帮人出谋划策。他来到薛县劝项梁说:“陈胜是必然要失败的,当初秦灭六国,楚国是最不幸的。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后来就死在那里,楚国人至今还怀念着他。所以楚南公说:‘哪怕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要灭掉秦国!’如今陈胜领导起义,没有去扶立楚王的后人,却自立为王,他的运势就不可能长久。您从江东起兵,有很多人前来投奔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大将,能够扶立楚王的后代啊!”项梁觉得范增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人到民间寻访楚怀王的后代。不久,大家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熊心,当时熊心才13岁,正在给人家当放羊娃,于是项梁就带领众人拥立熊心为楚王。为了顺应楚人怀念故国的心情,仍称熊心为楚怀王。消息传开后,又有很多人赶来参加项梁的队伍。几个月后,项梁率军攻打亢父,又联合齐将田荣、龙且援救东阿,两战都获得了胜利。秦军败退后,田荣立即率兵返回齐国,赶走了齐王田假,改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齐王田假逃到楚国,齐相田角和弟弟田间跑到赵国避难。项梁追击败退的秦军,并多次派人催促田荣出兵相助进。田荣坚持要求楚、赵两国杀掉田假、田角和田间,才肯出兵,被项梁拒绝,田荣因此拒绝帮助楚军。项梁另派项羽和刘邦向西进军,二人相继取得了城阳、濮阳、雍丘之战的胜利,斩杀了李斯之子李由。楚军多次打败秦军,项梁开始产生了骄傲的情绪,将军宋义对项梁说:“战斗胜利了,将领们都感到很骄傲,士兵们也变得越来越懒惰,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要失败。况且,秦朝的援军马上就要来到,我真替您担忧啊!”项梁没有理会他的意见,不以为然。

项梁派宋义去出使齐国,在路上遇见了齐国的高陵君,问他:“你是想去见项梁吗?”高陵君点点头。宋义又说:“我敢断定,项梁的军队就要被打败了。你要是慢慢走,兴许就会免于一死,要是走快了,说不定就会赶上灾难。”果然,秦国派了大量的士兵去增援章邯的军队,大举反攻,在定陶击败了楚军,项梁战死疆场。项梁死后,章邯不再担心楚国的军队,就挥师北上,去攻打赵国,打垮了赵军之后,把赵王和众大臣都包围在巨鹿。

定陶战败之后,楚怀王心里害怕,便从盱台赶到彭城,把所有的楚国军队加以整编,自己亲自统率。接着任命吕臣为司徒,吕青为令尹。加封沛公刘邦武安侯,担任砀郡长并统率砀郡的军队。赵军被围,实在顶不住了,赶紧派人四处求救。楚怀王得信,决定出兵援救。他听高陵君说宋义有先见之明,就派他为上将军,叫他带领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北上救赵。

援军的队伍行进到安阳时,燕国和齐国的授赵大军早已赶到。他们见秦军势力强大,谁也不肯拿鸡蛋去碰石头,都缩头缩脑地远离秦军驻扎,按兵不动。宋义遂下令停止前进,驻足观望,这一停,就是46天。项羽找到宋义对他说:“救兵如救火,现在秦军把赵王围困在巨鹿,赵王已经十分危险了,我们应立即渡过黄河,和赵军来个两面夹击,秦军一定会大败。”而宋义端着酒杯,不慌不忙地说:“这你就不懂了!现在强大的秦军进攻赵军,秦军就算胜了,也一定会疲惫不堪。我以逸攻劳,必然会大获全胜。假如秦军不胜,我正好西征,一下子灭了秦国。这就叫做二虎相争,或一死一伤,或两败俱伤,杀伤虎总比杀猛虎容易得多呀!”宋义停了一下,又斜眼看了看项羽,笑着说:“嘿嘿!要说穿上盔甲,拿着兵器冲锋陷阵,我可能没有你的力气大,可要说到运筹帷幄,你可就差远喽!”项羽听后十分生气,走出军帐。随后,宋义发布命令:“将士们战斗起来要勇猛如虎,凶狠似狼,谁要是不听指挥,擅自行动,一律斩杀。”这显然是冲着项羽来的,叫他乖乖地服从命令。随后,宋义又把儿子送到齐国做国相,还大设酒宴招待宾客,救赵之事只字不提。

当时天气很冷,又加上阴雨连绵,粮草也不充足,士兵们露宿在野外,饥寒交迫,怨声四起。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本应大举进攻秦军,却停留在这里,不许往前走。眼看粮食都快没了,可宋义还在大吃大喝,借口说什么等他们疲惫了再打。如果我们渡过黄河,打败秦军,粮食自然就会有,还至于这样挨饿受冻么?再说,赵国刚刚建立,怎能跟强大的秦军相比?赵国要是灭亡了,秦军就更加强大,还怎么利用秦国的疲惫?我们的军队刚刚在定陶打了败仗,怀王忧心忡忡,集结国家全部兵力,征调所有粮饷,交给上将军,国家的生死存亡,可以说在此一举。而上将军呢?不但不体恤士卒,还牟取私利,趁机派自己的儿子到齐国去做官,他不是真正的忠臣良将。”第二天早晨,项羽到统帅大帐去参拜上将军,因意见不合,在帐中斩杀了宋义。项羽提着宋义的人头走出帐篷,对将士们说:“宋义违背我王的命令,和齐人合谋,想要反叛楚国,我奉楚王的密旨,处死了他。”各位将军心里畏惧项羽,就一起说:“楚王本来就是项梁将军扶立的,再说,您只不过是杀了一个叛逆之臣而已。”于是共同推举项羽为大将军。

破釜沉舟

项羽派人追赶宋义的儿子,并杀死了他,然后又派人向楚王报告。楚王无奈,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还把当阳君、蒲将军的军队也交给项羽指挥。

项羽上任后,立即整顿兵马,抚慰士兵,把军中的钱财全部拿来犒赏三军。几天前还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如今个个精神抖擞,士气大振。项羽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2万人渡过漳河,去救援巨鹿城里被围困的赵王,两人的军队打了几个小胜仗,取得了一些战果,但解决不了关键问题,赵国将军陈馀又来请求增援。于是项羽决定率兵与秦军决战,他亲自带领全军人马,渡过漳河。上岸后,项羽下令士兵每人都带足3天的口粮,然后又命人砸碎行军做饭用的锅碗瓢盆等餐具。将士们一下子都愣了,项羽说:“将士们,没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轻装上阵,去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如果你们想吃饭,就到章邯的军营中取锅做饭吧!谁都不许后退!”接着,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部用凿子凿穿,沉进水里,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粮食也不多了,知道这场战斗如果打不赢,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楚军的将士们互相勉励,激昂振奋,人人都抱着进则生、退则死的决心,拼命向前。

两军相逢勇者胜,秦军虽然人马众多,也抵不住抱着必死决心的楚军。楚军到了巨鹿就包围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将士们个个如下山猛虎,奋勇拼杀,沙场上烟尘蔽日,喊声震天。楚国的军队越战越猛,把秦军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最后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名将王离。涉间不愿投降,被打得走投无路,放火自焚而死。

就在楚军与秦军激战的时候,前来救援赵国的各路诸侯军队都在旁边看热闹,无一出兵。楚军的战士勇猛善战,以一当十,呼声震天,各路将领都看得目瞪口呆、心惊胆战。楚军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各位诸侯的将领。诸位将领一走入辕门,就全都跪在地上,用膝盖向前行走,谁也不敢抬头看一眼这个叱咤风云的将军。从此,项羽就成了各路联军的总指挥,掌管军权,主持灭秦大计。

秦将章邯带兵驻守在棘原,项羽的人马在漳河的南岸,双方对峙却没有交战。因为秦军屡战屡败,二世皇帝很生气,就派人责问章邯。章邯很害怕,便派司马欣回去向皇帝汇报前线战况并请求指示。司马欣回到咸阳,连续3天求见,都被赵高挡在门外,又听人说赵高为隐瞒军情打算杀了他。司马欣赶紧逃走,在赶回棘原军中的时候,他没敢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杀,但没能追上。司马欣见到章邯,详细诉说自己的遭遇,并说:“赵高独揽大权,朝廷中的其他人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如果我们打了胜仗,赵高肯定会嫉妒我们的战功,难免被杀;如果打了败仗,一切责任就会被推到我们身上,更免不了一死。您认真考虑考虑,看着办吧!”

这时,赵国将军陈馀给章邯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想当年名将白起,为秦国南征北战,攻打楚国占领了楚都鄢郢,进攻赵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辉煌胜利。他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不还是惨遭杀害吗?再想想蒙恬,身为秦国大将,率兵击败匈奴,为秦国开拓了几千里的疆土,最终也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立下的战功太多了,朝廷很难给予更高的封赏,就干脆找个借口杀了他们。您现在做秦国的将军已经有3年了,与诸侯作战伤亡士卒有几十万之多,即使这样,您也没能消灭各地诸侯,相反,造反的还越来越多。天下诸侯反叛朝廷,都是秦二世与赵高引起的,现在形势这么危急,赵高为了推卸罪责,肯定会找个借口杀害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统兵打仗,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无功要被杀掉,有功也是被杀。再说,秦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看看您的处境,对内劝不了皇帝,对外战不胜诸侯,独自一人,苦苦支撑,太可悲啦!为将军您打算,不如也率兵反秦,与诸侯联合,消灭秦朝,瓜分秦地。这样您也可以封王封侯,不比身受刑诛、妻儿被杀强得多?”

章邯动心了,秘密派人到项羽那里去洽谈,想要订立和约,结果没能谈拢。于是,项羽命令军队日夜不停地向秦军发动攻击,秦军再次战败。

章邯见形势危急,再次又派人求见项羽。项羽因军中缺粮,答应章邯订约。双方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会晤。签约完毕,章邯见了项羽,忍不住热泪横流,向项羽讲述了赵高对自己的迫害。项羽也很感慨,便封章邯为雍王,留在军中。随后,项羽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进攻咸阳的先头部队。

诸侯军的官兵都是秦朝的平民,以前被征发徭役,驻守边塞,路过关中时,现在这支降军中的官兵对他们很恶劣。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便借此机会,随意侮辱他们。部队开到新安。秦军官兵都为自己前途担忧,议论说:“要是消灭了秦朝还好,要是不能的话,诸侯军把我们带到关东,没个好,朝廷还会把我们家人都杀掉。”诸侯军将领得知后,报告了项羽。项羽担心秦朝降军心中不服,一旦不听指挥,就会发生危险。就命令楚军趁夜把20万秦军活埋在新安城南,只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3人。

鸿门宴

项羽带领军队继续向西行进。队伍来到函谷关,看见城门上有人把守,不准进关。项羽派人一打听,才知道刘邦早已先进关了,守城的正是刘邦的军队。他十分生气,就下令将士猛攻函谷关。项羽打进关去,大军到了新丰、鸿门一带,驻扎下来。当时沛公驻军在灞上,还没来得及去见项羽。

刘邦手下有个曹无伤,想投靠项羽,偷偷地派人对项羽说:“这次沛公进入咸阳,是想在关中做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并且已经把秦国的所有珍宝都占为己有。”项羽听了,气得瞪着眼睛说:“去!准备点酒菜,好好犒劳犒劳将士们,明天一早,就去给我攻打沛公的军队,一定要打败他。”

这时,项羽有40万的军队,而沛公刘邦只拥有10万的军队,双方兵力差距悬殊,刘邦的处境十分危险。范增前来对项羽说:“从前沛公在江苏老家的时候,贪恋财色,自打入关以后,就改邪归正了,这就说明他很有野心啊!我曾经派人去观望他头顶上的云气,发现总是呈现出龙虎的气象,那可是象征天子的瑞气,要是不赶快除掉他,将来一定会后患无穷!”

项羽有个叔父叫项伯,是刘邦的谋士张良的老朋友,张良曾经救过他的命。项伯得知项羽要杀刘邦,恐怕打起仗来,张良会陪刘邦一同送死。他连夜赶到刘邦的军中,劝张良逃走。张良不愿离开刘邦,就去把项伯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大吃一惊,对张良说:“赶紧替我把项伯请进帐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跟他说几句话。”张良带着项伯前来会见刘邦。刘邦举杯相敬,并趁机与项伯定下儿女婚约。刘邦说:“我虽然先行一步进入关中,但秦宫的财宝却是丝毫未动,我派人守卫关口,是怕盗贼乘虚而入。我日夜盼望项羽将军早日到来,哪里敢背叛他呢?”项伯相信了刘邦的话,再三叮嘱刘邦要亲自到项羽那边去赔礼道歉,刘邦答应了。

项伯连夜离去,回到军中,去见项羽。他把沛公所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他,又劝项羽说:“要不是刘邦先进入关内,你能这么顺利就能进来吗?他已经立下了大功,你不但不奖赏他,却要杀他,不是太不讲仁义了吗?应该找个机会善待他。”项羽想想也有道理,于是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和100多个随从,到鸿门拜见项羽。刘邦说:“我与将军同心协力打败了秦军,我因为离得近就先来到关内,没想到有人在我们之间搬弄是非,惹您生了气。”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对他说话,满肚子的怨气都烟消云散了。项羽说:“这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怀疑你?”于是就留沛公一同饮酒。

酒宴上,项王和项伯面朝东而坐,沛公面北而坐,张良面向西侧陪侍,范增则面南而坐。席间,范增几次给项王使眼色,并且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玦,示意项羽下决心,找机会把刘邦杀掉。可是项羽就像没看见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范增见项羽不想动手,就找个理由走出营门,对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说:“大王心慈手软,下不了手。你快进去!先给他们敬酒,然后找机会杀了刘邦。不然的话,我们将来就会成为人家的俘虏。”项庄走进去,挨个敬了酒,说:“军中里没有什么好玩的,我就舞个剑给诸位助助兴吧!”说着,就拔出宝剑,舞了起来,不知不觉,就舞到刘邦的面前来了。项伯看出项庄舞剑,意在刺杀沛公,也跟着站起身来,说:“一个人舞有什么意思,我也来配合一下吧!”于是也抽出宝剑,舞起来,暗中却用身体保护刘邦,不给项庄下手的机会。

张良一看形势紧张,连忙起身离开酒席,来到营门外。樊哙连忙迎上前,问:“怎么样?”张良说:“情况十分危急,项庄正在舞剑,看来是想要对沛公下手了。”樊哙急了,一手拎着宝剑,一手拿起着盾牌,闯进军门。守门的卫士们刚想拦住他,樊哙用盾牌用力一顶,就把卫士撞倒在地上。樊哙拉开帐幕,气冲冲地闯了进去,眼睛睁得圆圆的,瞪着项羽,怒发冲冠。项羽十分吃惊,忙按着剑问:“什么人?”张良从后面跟进来,替他回答:“这是替沛公驾车的樊哙。”项羽说:“好啊!真是壮士!快去拿杯酒来,再拿来一个猪肘!”侍从送给樊哙一杯酒,一只猪肘。樊哙谢过之后,把酒一饮而尽,又把盾牌放在地上,把猪肘放在盾上,拔出宝剑边切边吃。项王又问:“还能再喝一杯吗?”樊哙一边吃,一边说:“我连死都不怕,何况一杯酒呢?秦王凶狠残暴,所以天下的百姓都背叛他。怀王和众将士有过约定:‘谁要是先打败秦军,攻入咸阳,就封为关中王’,如今沛公首先进了咸阳,封存了皇宫的财宝,还命人把守函谷关,防止发生意外,然后又退兵灞上,天天盼望您的到来。您不但不封赏他,还听从小人的话,想杀他,您这是在走秦王的后路啊!恕我直言,您这么做不妥!”项羽无言以对,只是说了声:“请坐吧!”樊哙挨着张良坐下。

过了一会儿,刘邦起身要去厕所,顺便把樊哙和张良叫了出来。刘邦对樊哙说:“我出来了,没告辞,这合适吗?”樊哙说:“做大事,用不着顾及小节;讲求大礼,也不用在乎小的责难。人家现在是快刀、砧板,我们是人家想宰割的鱼和肉,还辞什么别?”于是沛公离去,让张良留下致谢。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没有?”刘邦说:“我带来了一双白色的璧玉,送给项王,还有一对玉斗,送给亚父范增,你就替我转交给他们吧!”之后,沛公赶紧离去。

张良估计刘邦已经走出很远了,才转身回到帐中,向项王辞谢:“沛公刘邦饮酒过多,不能亲自前来道别,让我前来辞谢,并奉上白璧一双,玉斗一双,敬献给大王。”项王问:“沛公现在在哪?”张良回答说:“听说大王责难他的过错,只好一个人先回去,这时候差不多快到军中了!”项羽接过玉璧,什么也没说。范增十分生气,拿过玉斗就摔在地上,用剑给敲碎了,并叹息着说:“哎!这些没有用的人啊!不能和他们共谋大事,你等着吧!将来与你争夺天下的,一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都等着做他的俘虏吧!”

沛公逃过了这一劫,回到军中,立即处死了险些置他于死地的曹无伤。

西楚霸王

鸿门宴上刘邦走了之后没过几天,项羽就率领军队向西进发,命令士兵屠戮咸阳城。随后,杀死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项羽让军队抢掠了秦朝皇宫里所有的金银财宝,派人把秦皇宫里的所有宫女抓来,分给诸侯与官兵,又烧毁了秦国的王室宫殿,大火在秦国的宫殿上烧了3个多月都没有熄灭。这时有人前来劝说项羽:“关中一带土肥水美,四面又有高山环绕,您在这里建立都城,将来就能称霸天下了!”项羽望着被大火烧毁的秦国宫室,只见一片狼藉,再加上怀念故土,只想东归,对那个人说:“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像穿着华丽的衣衫在夜里行走一样,有谁能够看得见呢?”那个人私下里谈论项羽,说:“早就听人家说,楚国人像是猴子戴了人的帽子装人,真是一点也不假呀!”项羽听说后,很生气,就把那个人抓来烹杀了。

项羽派人回楚国向楚怀王汇报进攻咸阳的情况,楚怀王说:“一切都按照先前的约定办吧!”于是项羽就尊奉楚怀王为义帝。

项羽自己很想称王,有点不好意思,就先封手下的将相们为王。对他们说:“起义之初,拥立诸侯的后代为王乃是一种策略,为的是有利于讨伐秦朝。而真正消灭秦朝,靠的是各位将军和我项籍的力量啊。想当初,我们带头起事,身披铁甲,手持利兵,转战南北,打了多少恶仗。三年在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受了多少辛苦,才灭掉秦朝,平定天下。因此,我决定分封各位为王,可好?”诸将齐声说:“好。”项羽接着说:“虽然说义帝没有什么战功,但分给他土地,让他做王也是应该的。”大家都表示赞同。

在项羽的主持下开始分封天下。项王和范增最担心的是沛公,怕他将来会据有天下,不愿封他为王。可是,不封也不好,一是鸿门之会上,已经与沛公和解,况且当初又有盟约。如果违背当初的约定,有可能引发诸侯背叛。项羽与范增反复商议处理沛公的办法,项羽说:“巴蜀地区的道路崎岖不平,况且被迁贬的秦国人都居住在那里,不好控制,就把这块地分给沛公好了。”范增想了想,说:“也好,巴蜀也算得上是关中地区,封给沛公也不算违背当初的约定。”项羽就把巴蜀及汉中之地分封给沛公,立沛公为汉王,建都南郑。为防备汉王,项羽把关中地区一分为三,立章邯、司马欣、董翳为王,统治这一地区,以阻挡刘邦东进。

接下来,项王分封诸侯:立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统辖咸阳以西的土地;当年司马欣在栎阳做官的时候,曾经帮助过项梁,因此,封司马欣为塞王,建都栎阳,管辖范围为咸阳以东、黄河以西的地区;因为董翳劝章邯投降楚军有功,封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统治上郡地区;魏豹原为魏王,改立为西魏王,建都平阳,管辖河东地区;申阳不过是张耳手下的大臣,因为他攻下河南郡后主动迎接楚军,所以封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统治河南郡。韩成原为韩王,封号和辖地都不变,仍做韩王,建都阳翟;原赵国将军司马卬,因屡有战功而被封为殷王,建都朝歌,统管河内;赵歇原来是赵王,改立为代王,统治地为代郡;原赵国国相张耳曾追随项羽入关,又有好名声,因此被封为常山王,建都襄国,统治赵地;当阳君黥布战功在楚军中名列第一,因此被封为九江王,建都六县。吴芮在南方起兵,率领百越将士跟随项羽入关,因此被封为衡山王;共敖原为楚怀王的柱国,率兵攻伐,战功赫赫,因此被封为临江王;韩广原为燕王,改立为辽东王;臧荼原为燕国将军,曾跟随楚军救赵,又随军入关,因此被封为燕王;田市原为齐王,改立为胶东王;田都原为齐国将军,曾随楚军一起救赵,又随军入关,因此被封为齐王;田安是齐国亡国之君田建的孙子,在巨鹿之战时,率军攻打济水之北的城池,策应项羽有功,后又率军投降项羽,因此被封为济北王;田荣这个人,多次背叛项梁,又不听指挥,所以不封他为王;陈馀原为成安君,他与张耳闹矛盾,又没有随楚军入关,但他对赵国有功,又有贤能之名,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

项羽本人,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项羽主持的这次分封,很不公正,成为引发以后动乱的根本原因。

同类推荐
  • 谋尽江山

    谋尽江山

    一代皇子,历劫而归!在重重的阴影之中算谋天下,揭开隐藏在背后的身世真相! 一品谋士,在阴暗之处手握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算计苍生,只为了复仇! 一殇美人,在背后默默无怨无悔地跟随,竭尽全力付出,为的仅仅是心上之人绽放笑容! 壮丽江山,喋血噬影,这权欲又该造就多少可怜人? 暗夜沉寂卷杀机,北风飞雪飘血雨。弓藏赴燕覆初意,劫尽归周谋人心。层层暗影何人觉?重重身世无人知!数番算计终成空,几载兜转恍如始。蓦然回首往昔事,故景依旧人已逝。 吐槽群:744528737欢迎大家加入!
  • 大明日落(中国故事)

    大明日落(中国故事)

    万历甚至大明王朝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复杂又单一,既辉煌又黑暗,他在位长达四十八年,首辅大臣张居正为他掀起的一场史上著名的改革却被逐步废掉,于是说好的“中兴”变成了明亡的回光返照;他领导下胜利的“万历三大征”战果耀亮青史,过程爽爆却让大明内部亏得几乎吐血;商业开放GDP飘红却因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
  • 三国之传承为王

    三国之传承为王

    一次意外让现代小青年刘渊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他拥有了之前让他无比向往的家人、朋友、甚至是爱人,为了自己的亲人,刘渊只能在这个乱世中努力活的更好,不过幸好这一切都有了它的帮助!
  • 畸形年代

    畸形年代

    畸形年代,故事发生在1928年前后,整个故事的进行,每个人物之间都有很大的关系;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奉泽县的仙城山镇和一个比较繁华的,我们就叫这个地方为大都会吧。由这两座城市围绕着进行。你问我是谁,我只是个过路的行人。故事马上开始,请你不要离开。
  •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您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热门推荐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
  • 笑看妃乱

    笑看妃乱

    白小鼠——实在称不上一个好人,但也坏不到哪里去。十国称霸,她占其一婚姻不慎美满、情人不算体贴、想过离婚但终究还是算了。慕容尊:他爱的一定想到手,但骄傲也要有。元夕夜:面子和地位比女人重要,实在要选还要斟酌。(此文有些挑战神经,不强求喜欢,嘻嘻,但很感激能喜欢的)新文:《朱砂曲》简介:一个女人的故事推荐鹦鹉家的完结文:《阴毒妃嫔》《贤妻良母》《低调少奶奶》《相公这是21世纪》好文大放送《丑颜倾城》落随心《凰权》天下归元《重生豪门之嫡女》随风清《孽婚门当户对》简思《兽婚》《妾本惊华》西子情《破日》李筝《笨女人》张小鹿
  • 柳长季

    柳长季

    信风吹起,柳叶儿飘,左也摇,右也晃,寻来寻去落向何?枝头初长,四季儿青,日也晒,雨也刷,荡前荡后终归根。这九洲上的江湖,有儿女之情长,有家国之恩怨,更有热血之沙场。然而是是非非,功功过过,又有谁能评之?
  • 观心:金刚经心释

    观心:金刚经心释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离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生三世莲理枝(全集)

    三生三世莲理枝(全集)

    他叫莲绛,红莲业火的莲,点绛唇的绛。她叫十五,花好月圆时的十五。她曾是名动大洲的第一王妃,可八年后,她从棺中爬出,双手满是泥土和鲜血,无心、无情地走上了复仇之路。他是南疆历史上身份最神秘的年轻祭司,是能将死人气活的毒舌男,却独独是她羞涩又傲娇的夫君。他性情冷漠,厌恶的人在面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孤傲,天下在他眼里算什么?他深情,为了与她厮守,不惜成为冷血的魔鬼,他幼稚,在她面前,他就是个长不大的、要人哄的孩子;他善妒,他的夫人,哪怕别人多看一眼他都会吃醋。然而她要的是天下大乱,万劫不复。他要的却是三世情深,痴心一颗。桃花开,桃花落,桃花尽了笙歌没……此生执着什么,你若问我,终是笙歌落!他本妖娆无情,可却偏生念她成疯、思她成狂,哪怕她是鹤顶红,他也甘之如饴,最后为她,堕落成魔!“莲绛,你若敢死,我就敢忘!把你忘得一干二净,黄泉碧落,永生不见!"泪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他唇角带笑,静静地看着她,“十五,你送我一场红梅落雪,那我便赠你三世情深,不负不弃。你送我一捧落花,我便赠你一颗痴心。”
  • 异妖之语

    异妖之语

    自潮湿阴冷的棺木中睁眼,却为何不是我所熟知的世界?停止跳动的心脏和诡秘的印痕,这个世界究竟因何将我召唤至此?灵印,言灵,机械,炼金术,人类,亚人,异妖,支配这个世界的究竟是万灵本身还是那诡谲虚空之中的虚幻之影?我,还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琴弦月萧声

    琴弦月萧声

    她,稚风王嫡女,身世显赫。他,贵为皇子,权倾朝野。她,满门抄斩,肩负家仇之恨,浴血重生。他,皇兄夺权,流放荒野边疆,再无辉煌。她,潜藏入宫,与狼共舞,与虎谋皮。他,高调回京,深谋远虑,步步为营。她,从王女到婢女。他,从庶子到国君。既然相遇,为何不珍惜?若为孽缘,那为何不向天抗命?琴谱缘,萧生情。若这就是你是我的情劫,那我愿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