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02400000002

第2章 引言

1.1.城市中的水域空间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生态之道。水在不同时空背景下与不同文化环境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迁徙的脉络、生存的优势乃至于对社会与政治活动,皆存在着关键性与决定性的影响力。城市与水更是息息相关。纵观历史,古代城市大都依山傍水分布在江河湖泊附近,有利的水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傍水筑城、逐水而迁,城市由水而兴、因水而衰的例子不胜枚举。当今时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水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为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资源,提供航运和滨水生产,排水调蓄,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保育、调节着城市的生态平衡,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娱乐和观赏场所。因此说,水不仅浸洇、渗透着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还焕发、延续着城市的生命和未来。

1.1.1.水域空间

水资源占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分量,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价值与文化涵养。就其构成和城市规划学的空间范畴而言,水域空间是指围绕在水体、水滨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自然空间环境和人工空间环境,是包括水体、水域在内的,是水面空间、水陆过渡域空间和周边陆域空间内一切自然和人文各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是自然界的水资源和人类社会共同缔造的生存空间。

水域空间与水体、水域、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在于:水体侧重于水的数量和形态;水域侧重于水面面积和位置;水环境侧重于水体正常功能的运行;水生态系统侧重于以自然水为载体的生命系统;水域空间侧重于将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岸线、植被、生物、滨水区建筑群落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强调性质不同的组成要素各自独立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强调与人类聚落环境的有机联系。

1.1.2.水域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与价值

水域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和价值是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长期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水量丰沛的地区往往是城市发祥最早的地区。在古代城市中,人、水、城和谐发展的情形比比皆是。例如“人家尽枕河”的古苏州城,河网规模大,河道密,桥梁多,水景观盛况空前。“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景。贯穿天津的海河,将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与渤海沟通,直接影响着天津的风土人情。北京自设为都城后,历代王朝都很重视对城市水系的建设,形成了很好的水系网,不仅满足了生活用水、交通运输、溉田灌圃、水产养殖、军事防御、调蓄洪水、防火等功能性用水,还极大地促进了造园绿化和水上娱乐活动,丰富了景观,推动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在现代,水域空间更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是市民进行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在调节气候、提高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营造特色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3.城市中水域空间的特征

在城市中水域空间是以水为主体的具有生态保育、娱乐游憩、居住生活、景观、防灾等多重功能的开放空间,它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小面积水体形成的点状水域空间;其二是有河流等以一定宽度的线型穿越的水域空间;其三是以广阔的水体为核心形成开敞的水域空间;其四是水网与绿网等互相交织形成网络状的水域空间。它们具备以下特征:

——是“水域”、“空间”和“城市”这个复杂体联系在一起的产物。这意味着它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反映城市问题,等等。

——是一个公共场所。公共性意味着共享,决定了水域空间和市民生活是相联系的,它要为广大阶层的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和社会支柱的公共场所。

——既是物质层面上的载体,又是与人类活动联系的载体,还是城市各种功能要素之间关系的载体。

——具有多重目标和功能,是多种功能的载体,因此可以被理解和表现为以下形式。

风景,即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即动植物和人类共生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即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即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城市水域空间的特征在历史发展中,随城市功能的发展、市民生活内容的变化等不断变化。

1.2.城市对水域空间的迫切需求

21世纪的城市不仅要提供财富增长的机会,而且要迎接生态的、环境的、美学的、文化的、科技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变革。水域空间是城市中有着巨大潜力的空间领域,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和多功能优势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水域空间发展不仅作为城市焦点具有重要的地方意义,而且为复杂的城市更新提供机会,对于解决城市空间优化、提高城市环境品味及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1.建设“山水城市”的需求

目前,不少地方纷纷制定“山水城市”、“亲水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绿色城市”、“环保城市”、“健康城市”等战略规划,尽管称谓各异,但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向往。其中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些城市战略规划的成立、实现与完善。

1.2.2.改善人居条件的需求

人们越来越注重有水、有绿、有景的生活环境,而城市水生态的日趋恶化严重阻碍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遏制这一现象,许多城市都开始着手整治水环境,并认识到治理水环境不仅仅是改善水质,要从更高层次上按照“沟通水系、调活水体、营造水景、改善生态”的要求来建设,着力构建生态水环境体系。

1.2.3.创造亲水环境的需求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长期以来积淀出爱水、亲水的天性。人们渴望来到水域,欣赏水的景色,亲近水的芳泽,体验接触水的爽快和舒适。考虑到人的需求及感受,为了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有必要努力营造一些“可游、可观、可闲、可留”的亲水空间。另外,优良的水景观也可以导引人们从亲水开始,识水、爱水、护水,进而使水资源保育的生态意识深入民心。

1.2.4.水体景观旅游开发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水上休闲活动及水上运动的日渐喜爱,带给了水上旅游业无限商机。建立独特的水景观,开发有特色的城市水系旅游,可以开拓新的旅游领域,发掘新的旅游资源,也为城市水系恢复提供机会,还能达到以旅游养环保,以环保促旅游的目的,形成环保与旅游的良性循环。

1.2.5.滨水区开发的需求

整治河道、改善水质、美化水景观是城市滨水区成功开发建设的基本保证。同时,滨水区的兴起,将提升该区域土地的价格,政府可获得更多的资金,进一步加大和加快对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和水景观建设的投入,促进城市整体景观质量的改善。

1.2.6.传承水文化的需求

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水文化依附于水景观的存在,水景观也只有注入文化内涵,才更具魅力和个性,两者的有机统一使水景观成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水文化得以延续、传承和创新。

1.3.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3.1.目前的发展状况

城市水域空间的潜力开始逐渐被重新认识,并对水生态环境、水滨所拥有的生物栖地、开放空间、绿色廊道以及历史性水道的复兴、滨水土地的整治与再利用、水系网络的整合等,进行着不同方面的实践。例如,欧洲莱茵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与恢复,美国华盛顿阿纳卡斯蒂亚河水滨生物栖地的保护与重建,加拿大多伦多滨水开放空间系统的构建,英国水道网络的复兴,新加坡河地区更新,等等。城市正努力地将其中的水体、水滨地带和水域空间从工业社会的干扰和破坏中拯救出来,充分发挥和利用水域空间的多元价值,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间的景观质量,为市民创造更多的休闲场所,体现地域文化和城市文脉,让人们重新体会亲水的乐趣,享受水带来的魅力生活,创造“人、水、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这正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与潮流。

在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城市,水域空间的规划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例如:上海已把水景观开发、水环境治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2003年编制了《上海市景观水系规划构想》,全力构建都市水网,勾画“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新景象,呈现清水潺潺、绿树盈盈、游艇穿梭的都市水系新景观,打造水生态景观及休闲活动空间的新亮点;杭州开展了城市生态河道治理和水景观的规划建设,首先通过截污、清淤、驳坎、配水、绿化、造景和沿线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措施相结合,对京杭大运河分段分期实施综合整治,力争建成与风景旅游城市相称的生态河、景观河,成为城市的一条标志性景观带,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彻底改善杭州市区所有河网的水环境,重现碧水穿梭天堂的景观;桂林政府通过“环城水系改造”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发展,强化了地方特色,充实了风景旅游城市文化内涵;海口市计划通过“海口外滩”等多项城市设计,依托滨海、滨江与河溪入海口风光,构筑优美的城市轮廓线,为市民开辟连续的充满活力的亲水公共空间和绿色走廊,并组织水上活动,结合历史街区提高文化氛围,塑造具有热带滨海风貌特色的一座新海口。

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地区,水域空间的建设也已拉开序幕。例如:沈阳计划经过几年努力,把目前2.73%的水面面积率提高到10%,彻底改变缺水、缺少动感和活力的面貌,以“春有水、夏可游、秋观景、冬戏冰”为总体目标,构筑起城市的生态水系骨架;过去屡遭“水荒”的古城西安也正在计划逐步恢复历史上“八水绕长安”的美景,使这座古都在水的滋润下,焕发新的青春;兰州正在构造以黄河和城市人工水面、湿地互为补充的城市水系,建设集航道开发、河堤构筑、路桥建设、绿化亮化、景观再造为一体的百里黄河旅游风情生态走廊;2004年天津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展开,提出了恢复水生态,修复水系、传承文化、构建“北方水都”,争取实现“水系相连、水绕城转、水清船通”的目标。

总之,随着人水和谐共融理念的逐渐发展和深入,水域空间的功能和作用、水体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1.3.2.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水域空间开发在近些年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体现在水量水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技术等水域空间要素的许多方面。

1.3.2.1.规划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1)分部门管理导致规划建设缺乏协调与合作。目前我国多数城市水域空间的规划与建设由城建部门负责,环境与生态由环保部门负责,绿化由园林部门负责,排涝由市政部门负责,防洪由水利部门负责。这种分项管理体制不利于城市水域空间综合规划、合理布局,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城市生态建设。

(2)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多为零星开发,而且不能充分兼顾水域空间景观中水体景观、岸线景观和滨水景观三个层面的相互协调,不能形成完善合理、统一和连续的水域空间景观。

(3)单纯追求景观的形式美或片面地追求功能,忽略了人的心理、行为的需求,特别是人的亲水心理。没有尽力挖掘水的各种功能,共享性未能得以体现,致使水域空间在内容上单一化、在形式上程式化,环境生硬、冷漠,不能使人产生场所感和参与感。

(4)城市规划、景观规划、水系规划、水利规划、防洪规划等彼此间缺乏协调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冲突而不是互补。例如,水景观系统与绿化景观系统结合松散,水域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相游离,难以发挥城市水域空间的最大功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3.2.2.建设方面的问题

忽视水域空间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脱离了城市的水文、地貌、气候和生态特征,一味追求气势、规模和场面,不能确保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水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不得不面对水资源短缺、水体面积萎缩、水环境质量恶化、水生态系统衰退、水域空间休闲娱乐价值丧失等问题。

错误地改造水系,填埋河、海、湖来造地、修路和盖房,致使城市明河变成了暗渠,原来流动互通的水系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污水沟或污水池,昔日流连忘返的独特环境变得平庸。

水环境污染状况得不到良好的治理和改善,原有的自然河堤或土坝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岸,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水岸景观单调,干扰了原来河道的综合功能,水生态和历史文化景观破坏严重。

城市河道、江岸变成单纯的防洪工程。河道治理机械地执行“一刀切”的设计标准,简单地栽弯取直,严重影响了原有的城市排水、交通系统和生态系统。相应的洪水位也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

无视传统水域景观空间环境特性的保存与保护,出现建设性破坏现象,传统水域空间景观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逐渐丧失,严重影响了传统水域空间风貌,其景观特色正迅速丧失。用地布局不合理,破坏了水域空间的水体、生态、环境和景观。

1.3.2.3.问题的主要缘由

(1)缺乏统一规划

协调城市水域空间的开发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做好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首先,城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尊重自然水环境,依托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城市风貌、结构特征、空间属性等做出总体规划方案,使这项工作有计划地进行;其次,水域空间景观建设与城市生态利益要统一考虑,使城市理水的全过程无不贯穿着对景观艺术、自然的关系处理与生态协调的理念,使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城市生态三方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城市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构架;三是鉴于水域空间开发与建设的复杂性,必须有水利、林业、环境、科技、财政等多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动,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协调工作,需要多项措施相配套,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水生态与水环境的良性发展。

(2)无视水的属性

城市中的水,不仅有其理化特性和自然的属性,还具有其他诸多属性。如,资源属性、环境属性、生态属性、风险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其中:

理化特性是水的根本特性,是理水发生、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

自然特性是水的主动特性,是理水要遵循的自然客观规律。

资源属性是水的重要属性,体现出水的使用价值,它启示和要求理水要保护水的资源属性,确保水的永续利用,并以水的永续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属性是水的基本属性,通过水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逐步解决水环境问题,全力营造水域景观,以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安全舒适的城市亲水空间。

生态属性是水的关键属性,表现为水哺育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水生态的保护与恢复指导理水中生态空间和景观空间的耦合演化格局。

风险属性是水的危及特性,表现为水对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和干旱缺水对人类的威胁,它维系着理水的水环境安全。

社会属性是水的被动属性,是人类赋予水的附加属性,表现为理水的全部涉水行为,合理的能够保障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不合理的则诱发水问题、水危机。水的社会属性启示和要求理水的规范,倡导合理有序的理水活动,禁止不合理的开发行为。

经济属性是指水具有经济的特征和性能,水的经济属性渗透在水的社会属性之中,并使水的价值得以实现。水景观的创作与水域空间景观的建设凝聚了人类的劳动成果,创造了水的价值,体现出水的经济属性。

水的每个基本特征和性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基本特征和性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有相应的内容支撑,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城市水域空间与水景观开发建设要担负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就不能将水的各种基本特征和性能割裂开来,要全面认识、揭示、辨析和统筹兼顾水的各种属性,跳出景观营建强调视觉享受的圈子,从环境、生态、资源的角度去审视理水,维护水的环境属性、维持水的生态属性、保护水的资源属性,使水域空间与水景观建设过程中水的使用价值不降低、不减退;从自然、社会、经济的高度去审视水,尊重水的自然特性、防范水的风险特性、挖掘水的理化特性、规范水的社会属性、经营水的商品属性,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的态度来规划建设水景观和水域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域空间的价值。

(3)未能将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纳入城市规划

设计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的恶劣使水源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城市水域空间景观建设的首要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城市用水状况来看,非常规水资源的处理与回用都很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用水紧张的形势下,科学地引入非常规水资源景观利用环节,积极地开辟雨水、污水等为新的景观水源,并考虑借助多方面的手段和措施,最大化地将非常规水资源加以景观利用,将具有缓解城市水源水量不足、控制水污染和增加水景观的多重功效。这将是城市水域空间发展和水景观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也将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1.4.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关于城市水域空间的研究,在国内外一直受到重视。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弗雷德里克·斯坦纳的《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钱学森的《城市学与山水城市》等著作中都有相关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域空间研究趋盛,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了各有侧重的研究,并有多部论著问世。

有些着重城市滨水区的研究,从滨水区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意义入手,记叙滨水区发展历史,对滨水区的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空间景观的塑造进行探讨,提出滨水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为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提供各种建议。如安妮·布里恩和迪克·里贝合著的《滨水区:城市边界的开拓》,马歇尔的《后工业城市的滨水区》,刘滨谊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等。

有些着重用水来进行城市环境空间艺术创作的研究,探讨城市水景观设计营建中的规律及原则、具体的设计内容、技术细节、相应的管理维护。如新形象出版公司编辑部编著的《都市水景设计之要素与概念》,金涛的《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与营建》等。

有些着重城市中特定场所(园林、广场、住区、庭院等)的水景研究,分析水体在这些场所中的作用,通过对水景各设计元素、表现方式、设计原则的分析,总结出园林或广场或住区等水景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设计理念。如菲利浦·斯温德尔斯的《园林水景大百科》,李泉的《城市园林水景》,伊温尼·里斯的《庭院水景园林设计:创造自然绿洲的完全手册》等。

有些着重水域空间生态恢复和建设的研究,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扰动在时空尺度上对水体、水系的胁迫效应,讨论城市化与水域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关系,研究提出水污染控制方案和水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如日本河川治理中心编著的《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编译的《道路与水域生态系统规划:动植物之新生存区》,南京大学于海霞的博士论文《城市水域生态规划研究》等。

有些着重城市水系景观的研究,从保护、建设城市水系出发,以水系历史文化为切入点,记叙与城市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水系演变过程,探讨现代城市水系生态、景观和游憩方面的保护开发,强调水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一些规划建设的设想。如同济大学陈泳的博士后论文《苏州古城水系的更新与发扬》,东南大学程楚斌的硕士论文《南京城市水系的历史沿革与保护开发》等。

有些着重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关系的研究,对水文化的产生发展、地域分布、性质类别、成因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水文化在思想和技术上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多方面重要影响。如汪德华的《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水文化丛书》,泰州市水利局编的《泰州市水文化研究与实践》等。

另外,许多关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营建、环境保护、水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有关城市水域空间的讨论。如《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城市景观之路》、《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

同时,城市水域空间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一系列与之直接相关的国际、国内会议相继召开。

2007会议就“越文化与水文化综论”、“水乡民俗与文艺研究”、“水利与水文化研究”和“现实对策研究”四个专题分成四个分会场进行分组交流和讨论。会议指出地域性文化与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从各个研讨会的主导思想来看,“人、水、城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议题;从研讨会的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新理念、新思潮的出现,人们对城市水域空间的认识已逐渐由单一的水景设计,逐渐演变为以水体为核心,包括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园林绿化、历史文脉复兴、城市空间体系整合等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多元的复合型水域空间。

1.5.城市理水的概念

1.5.1.城市理水的基本释义

《园冶》云:“假山依水为妙。倘高阜处不能注水,理涧壑无水,似少深意。”理水,原特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观处理,也指各类园林中的水景观营建。

城市理水,借《园冶》之言词,是指在对水资源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具有的景观特征和造景功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学、美学、工程学、水利学等多门学科,以规划设计方法为工具,对水域空间景观建设和水资源景观的创意设计进行研究。它以水资源为构景主体,寻求水与城市空间、与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城市生态、与城市文化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最佳融合方式,让水资源景观和水域空间景观中蕴含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空间价值等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供快乐的水生活、维持永续的水环境、延续深远的水文化、引发蓬勃的水经济,使人与水、城与水共同协调发展,在营造出优美宜人、可持续发展生存空间的同时,展示水的艺术、传播水的文化、维持水的循环、创造水的价值。

1.5.2.城市理水的目的

城市理水的主要目的和目标是:以水建景、以景兴水、水景靓城、水城共生。

1.5.2.1.以水建景

水有强盛的表现力,所以在人类生活中,它很早就被应用于空间的美化。从古代聚落的选址到现代都市的繁荣,从园林到城市,以水建景、借水造景、景因水成,水域空间景观一直都是城市艺术的重要素材,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折射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文化艺术特征。

1.5.2.2.以景兴水

理水反过来带动城市水环境、水生态的改善。原先河淤、坎塌、水脏、建乱、绿少的水域变成了水清岸绿、风景秀丽、历史文化特点鲜明的休闲带和旅游带,为周边的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缘。

1.5.2.3.水景靓城

不一样的城市,有不一样的水景。“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的是西湖边上的杭州,“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是秦淮河环绕着的南京,“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是二江抱城、河湖错列的成都……世界十大水都中,威尼斯是绚丽奔放之美,阿姆斯特丹是迷离浪漫之美,悉尼是清朗活力之美,曼谷是东方神秘人文之美,香港是摩登风华之美……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景观艺术的繁荣,城市对水景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再局限于河川与园林中,而是以更多的形式出现于城市的众多角落,水景的功能也从单一转向综合,挖掘水的潜力,焕发水的魅力,提升水的功能,凸现水的个性、特色和历史。通过对水体、水系及沿河人居环境的整治、土地利用的调整、文脉特色的保护、城市景点的建设、旅游景观的开发等,促进水景与城市的交融,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宜人尺度,形成既有地域风情又富民风民俗特色的水域空间,让城市更美丽也更具生命活力。

1.5.2.4.水城共生

水的脉络和城市的空间肌理和谐相融,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按照“资源、环境、生态、健康、安全”协调发展的理念,突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循环、建设水景观、弘扬水文化”等关键环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水系为主体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河川秀美、水绿相亲的生态文明社会。

同类推荐
  • 桂林古建筑研究

    桂林古建筑研究

    《桂林古建筑研究》一书在叙述桂林古建筑历史的同时,对古建筑的源流分布、选址规划、工艺技术、人文因素、艺术魅力、保护维修和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全面细致、内容充实。在对桂林古建筑进行概述之后,确定了对桂林古建筑研究的七个研究对象,分别为城池衙署、寺庙佛塔、桥梁堤坝、亭台楼阁、民居别墅、名人故居、陵墓牌坊对桂林的古建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全书辅以详细的图片资料,把古建筑的形式、技术、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阅读本书后,对桂林古建筑的构造跃然存于脑际。
  • 建筑与园林(和谐教育丛书)

    建筑与园林(和谐教育丛书)

    寄畅园林学术界一般认为,东方三大建筑体系为中国、印度、伊斯兰教系建筑。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运用榫接技术建造木结构房屋的实例,这是中国建筑体系的萌芽。到了秦汉时代,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体系已基本形成。不同文化系统决定着不同的美学深层结构。
  • 能源环境建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能源环境建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80 年代初期,种种数据表明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在我国的推广已经是迫在眉睫。本书带你更深入地了解熟悉的能源与环境。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本书介绍了莫干山别墅楼独特的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包括白云山馆、林海别墅、88号别墅、松月庐、郭沫若住过的雄庄、潘家园林等。
热门推荐
  • 文娱顶峰

    文娱顶峰

    在荧幕中,他是足智多谋的十三爷,是令人捧腹不禁的傻豆,是让人肝胆俱寒的徐三爷,是拳台上的硬汉,是侠气冲天的叶欢……在文艺界,他是开创了数个流派的网文至高神,是近代诗的代言人,是新派武侠的开创者,是上古神话故事的完善者……在音乐界,他开创了古风流派,歌王歌后一歌难求……他策划的综艺不断刷新收视率,引领全世界的潮流……袁风,一个无资源,无背景的普通群演,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异世系统,在磨难与挫折中,一步步登顶文娱,成为全球巨星……
  • 修妖纪元

    修妖纪元

    有人说,人是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去打拼……你丫倒是告诉我,成为一条赤手空拳的狗后要怎么打拼?这是那位变成狗的仁兄发自内心的呐喊……
  • 联盟之城市英雄

    联盟之城市英雄

    地球坐标暴露,远古妖兽横行,异域生物入侵,值此危难之际,人类强者组建英雄联盟,守卫城市家园。
  • 诸天最强公司

    诸天最强公司

    灵气复苏,天地异变,厉鬼横行……等等,画风好像不太对,系统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要我去成立公司,还要去诸天万界做生意?
  • 锦绣河山龙凤谋

    锦绣河山龙凤谋

    爱?是什么?程青悦以前不懂,她等了姜翊宸六年,也没有等来他一句承诺,她怀疑他不爱她。直到和他一起经历了残酷的宫廷斗争,她的记忆被慢慢打开,她才知道自己并非只是一个失忆的江湖女子,她的身上竟然背负着血海深仇。爱一个人就是甘冒生命危险,也要替她完成未尽之事,程青悦终于明白了。但是,事情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她不仅是忠烈遗孤,竟还有另一重重要的身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玄符武帝

    玄符武帝

    秦轩出生微末,在卑微中坚守意外之下获得符帝记忆,融合其霸道和见识。自此,秦轩眼界大开,心性大变,欲与天公试比高,坚定超凡信念。以玄虚门为根基,以绝强之势,超凡之资,碾压各方,推尽一切阻碍,成就至尊强者。
  • 温先生,撩表心意

    温先生,撩表心意

    戏精会撩女画家VS禁欲系偏执心理医生姜楚楚其人,持美行凶,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她见到喜欢的定要染指一番,可偏偏在温九思面前碰了壁。起先,她垂涎他的锁骨与腹肌。他不动声色扣紧了衬衫上每一粒纽扣。?后来她笑容虚伪,“温先生,你能给我撑腰么?”温九思淡笑着揽她于怀,三千星河,唯独她闪耀如故。所有人以为,是小妖精拿下了唐三藏。只有他心底知道,从始至终,他心之所向,独她一人。他是她的药,可她是他的命。——当山海之间,隔着鸿沟天堑,我长途跋涉自深渊而来,寻遍世间才发现,唯有你能解我渴。1V1甜宠苏撩,有那么一点内涵的狗血文。
  • 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飞向蓝天的历程》为丛书之一。《飞向蓝天的历程》内容涉及飞机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