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0500000002

第2章

他是一个矮个子中学生,脸上长满了青春痘。他朝那两个瘫软在地的女孩子奔跑过去。他站在她们面前,看了看她们,然后就惊恐地大叫起来,不好了,肖莉莉她们死啦,肖莉莉她们死啦——

操场上打篮球那几个男生怔住了。

不一会,他们也奔跑过来。

有人说,赶快去向老师报讯!

有一个同学就往教师宿舍楼跑去,那时,教师们正在午休。

一个女孩在阳光下微笑地死去。

这是在深夜里,那个陌生男人在电话里告诉石萍的事情。那个男人是谁?在天亮后,阳光照在石萍上班的路上时,这个问题已变得无关紧要,哪怕是那只莫名其妙地出现莫名其妙地消失的死鸟也变得无关紧要。都市里的阳光和乡村里的阳光是否一样?石萍心里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女孩阳光下的神秘死亡让她敏感的内心颤动不已。

在赤板市的新闻界,石萍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几年来,她一直没采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社会新闻。晚报社会新闻部的袁主任对她一直反感,按他的话说,他对石萍是恨铁不成钢。石萍并不认为自己能力差,而是自己的运气不好,碰到几个好的线索都被别人抢先了一步下手。她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十分勤奋的记者,虽说没采写什么有分量的稿子,但上稿率是不低的。她有时也不能容忍袁主任对自己的偏见,她会赌气地说,大不了不干了。话是这么说,她要不干记者这一行,还真不知道干什么好。

石萍一来到报社,她就直奔袁主任办公室。

袁主任也刚到办公室,他正往衣架上挂他那顶长舌太阳帽,他看见石萍进来,脸色不太好看。其实,在石萍眼中,他的脸色不拉下来也让人不舒服,苍自而又略显浮肿,一定是房事过度或者熬夜过多。袁主任朋友多,晚上有很多应酬,这在报社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袁主任坐在了办公桌前,对石萍说,小石,有什么事么?

石萍无来由地皱了皱眉头说,我发现了一条新闻线索。

袁主任用手摸了摸干燥的头发,轻描淡写地说,说来听听吧,什么重要的线索。

石萍觉得眼睛干涩,还有点痛,她强调地说,袁主任,我没有说是重要的线索,而是说我发现了一条新闻线索。

袁主任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了一眼石萍,然后说,那你谈谈你发现的线索吧。

石萍的目光停留在袁主任苍白的脸上,说,西县水曲柳中学的一个女学生在阳光下微笑着死了,她死得很奇怪……

听完石萍的话,袁主任陷入了沉思。

石萍在袁主任沉思的过程中,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袁主任会不会同意自己去水曲柳乡采访。

出乎石萍意料的是,袁主任从沉思中抬起了头,兴奋地对石萍说,你打个电话去证实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你马上就出发,挖个深度报道出来,你就立大功了。去吧,事不宜迟。

石萍怀疑地看了看袁主任,这——

袁主任说,快去吧,痛快点!

石萍这才走出了袁主任的办公室,她想,袁主任可是头一次这样兴奋地和自己说话,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水曲柳乡村是山区,从赤板市到西县的水曲柳乡村要倒一次车,赤板市没有直达水曲柳乡村的车。石萍赶上午10点20分到西县的长途班车,将近12点半才抵达西县。下了汽车,石萍觉得肚子咕咕叫了,石萍走出脏乱的西县汽车站,心里莫名地颤抖了几下。她老觉得身后有一个人在跟着她,可她每次回头,茫茫的人群中,她找不到那个跟着她的人。她在汽车站外面找了个看上去比较干净的小食店,要了碗肉丝面。

西县对石萍而言是个陌生之地。

在陌生的地方,石萍总是无所适从。她不像别的记者,下基层采访总是喜欢给当地的宣传部打电话,要人接要人送要人陪的,那样子她更不习惯,会更加无所适从。

石萍坐上汽车时,就想打个电话给史未来,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尽管她当初是那么的爱他,恨不得为他奉献一切,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但现在她觉得自己和那个叫史未来的男人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她以前以为爱一个人是不会改变的,可以长久的,她现在完全否认了当初的这个想法。

如果你从一碗肉丝面里吃出一个蚊子,或者一只苍蝇,在赤板市最偏远最落后的山区小县西县,那是属于正常的事情,你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也无济于事,消协的人会笑着对你说,多大的一点事呀!可是,从一碗肉丝面里吃出一只蟑螂那就是怪事了。饿急了的石萍面一端上来,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快吃完那碗肉丝面时,才在碗底发现了那只蟑螂,她看到那只蟑螂就呆了。

呆了一会,她就站起来朝小食店外走去,走到门外,她大口大口地狂吐起来,她吐得头晕脑胀,眼泪鼻涕一齐落下,吐得苦胆水都出来了。一条秃尾巴狗抢过来,吃她吐出来的秽物。西县的人极爱看热闹,不一会,就围上来许多人,嘻嘻哈哈地看她吐,他们似乎都知道,这个狂吐的女人是个外乡人。

石萍吐完了,她站在那里平静了一下才拨开围观的人群走进小食店,她发现自己碗里的那只蟑螂不见了。她对一个长得很胖的服务员说,叫你老板来!

胖服务员笑嘻嘻地说,我们这里没有老板。

石萍提高了声音,那叫你店里的负责人来。

胖服务员又说,我们店里没有负责的人。

石萍拿她没有办法,最后,她背起行囊,对胖服务员说,你不把负责人叫出来,我就走了——

胖服务员没有理她,她去端菜给另一桌的客人去了。

这时,门外看热闹的一个人冷冷地说,小姐,你不付钱是走不了的,这里是西县,不是你们大城市,在这里,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你吃了人家的面,就要给钱,否则,你怎么走。

石萍气恼地对那人说,可是,可是我在面里吃出了蟑螂!

门外看热闹的人哄笑起来。

又有一个人对石萍说,吃到蟑螂算什么,又没往面条里放毒药,吃蟑螂又不会死。

这人的话又引起了一场哄笑。

石萍不管那么多了,她不顾一切地往门外走。

站住!

她的身后有人大喝一声,那喝声底气很足。

石萍回头一看,是一个穿着白衣服手拎着一把菜刀的厨师模样的人,他长得高大粗壮,粗大的鼻头红得可怕,他接着对石萍说,本店从来没有吃饭不付钱就走的人!

石萍转过了身,她质问他,难道你可以随便在客人的面条里面放上蟑螂么?

他瓮声瓮气地说,什么蟑螂,蟑螂在哪里,你这分明就是诬陷人嘛!你如果在我们店里能够找出一只蟑螂来,我就把它活活的吃了。

石萍此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了,证据显然是被销毁了,她现在是死无对证,面对店方的无赖行径,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她气得眼泪都快掉落下来,在赤板市,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饭店老板早就出来赔礼道歉了,没想到在西县,会是这种情形。

菜刀在石萍面前比划了一下,他说,快给钱吧!

石萍急了,她说,我是《赤板晚报》的记者!

他冷笑了一声,记者,哼!记者吃饭就可以不给钱了,你以为记者是什么东西呀!就是国家主席,在我这里吃了饭也得给钱!

门外看热闹的人又哄笑起来。

石萍无奈,她掏出10元钱,放在了桌子上,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就冲出了小食店的门。拿菜刀的人在后面叫道,记者,回来,找你5块钱,一碗面哪能收你10块钱呢,这不成了黑店了。

石萍心里恨恨地说,你这不是黑店才怪!

她必须马上离开西县县城,赶往水曲柳乡村,在这里,她一刻都呆不下去了。她甚至产生过回赤板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她否定了。她正想着什么,小食店的那个胖服务员追了上来,她把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人民币塞进石萍的手中,然后小跑着回店里去了。

她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忘记那只蟑螂,她内心牵挂的是那个花骨朵般的女孩儿的死。一个女孩子的死让她善良的内心备受煎熬。

石萍搭上了一辆开往水曲柳乡村的农用车,因为从西县县城发往水曲柳乡村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农用车是经过改装的拉客的交通工具,这在西县这样的落后地方十分流行。农用车的后面改成了一个小厢,小厢上放着两排座位,坐挤一点的话,每排座位可以坐4个人,一辆车就可以坐8个人。据司机说,要是碰到运输的高峰期,这个坐8个人的小厢里可以塞进去12个人,那样很难想象人怎么能够自由地呼吸。万幸的是,现在不是高峰期,石萍坐上的这辆农用车上连她在一起也只有4个人。

一个是老太太,满脸的寿斑,看上去有70多岁了。她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两眼空洞无物,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另外一个是个中年农村妇女,她的脸很圆,眼睛深陷。还有一个人是个男青年,精瘦精瘦的,两只眼睛很小,却很有精神,他的小眼珠子异常的明亮。

石萍觉得除了老太太的目光痴呆,另外两个人的目光都时不时地在她脸上掠过。因为小食店的事情,石萍对西县人已经没有什么好感了。在农用车突突地往水曲柳乡村行进的过程中,石萍感觉到那个男青年想和她搭话,可每次他的目光落在石萍的脸上,石萍就把头扭开了。

农用车在国道上行进了约摸半小时,就拐进了一条不规则的坎坎洼洼的沙石道路,据说,这样的乡间公路在西县山区到处都有。进了乡间公路,坐在农用车的后厢上就不舒服了。石萍的屁股一颠一抖的,心也怦怦乱跳,她担心到了水曲柳乡村,自己的屁股也会像发面馒头一样肿起来,全身也会散架。没有办法,她只好咬着牙,忍受着这几十公里的坎坷路途。

农用车在山路上滚动着,一路上的山清水秀倒让石萍心里有了些安慰,但她心里一直在想着那个死去的女孩子,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感伤的事情,石萍后来根本就无心观看山里的迷人景色了。如果她是为了躲避丈夫来散心的话,那么她或许会心情随着山野的美景而爽朗起来,忘记城市里的喧嚣和夫妻之间的情感之狱。

一路上,车上的人都是无言的。

他们的静穆让石萍觉得窒息。

那个男青年还是老用目光瞟她,她还是不愿意搭理他,她内心有一道防线。

车开了约摸两个多小时,在一个山坳里,车突然就熄了火。

石萍听到前面的司机骂骂咧咧地下了车,他说,妈的,这段时间邪门了,车每次到这个地方都要熄火。

车上的人没有理他,还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石萍下了车,她问司机,车要多长时间才能修好?

司机打开了车头的盖子,在检查着,他头也不抬地说,鬼知道,看运气了。

石萍又问道,离水曲柳乡还有多远。

司机的声音很冲,多远?难道你是第一次来么?翻过那个山坳就到了,也就是10几分钟的事,妈的,真是邪了,每次车开到这鬼地方就要熄火。

石萍没再和司机搭话,她的目光往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上眺望,那山峰上林木茂盛,阳光的背面一片阴森,她忽然感觉到有股冷气朝她迎面扑来,她的心颤抖了一下,这时,一朵巨大的浮云遮住了阳光,整个山地阴冷起来,石萍浑身冒起了鸡皮疙瘩。

司机突然对她说,上车吧,在这地方最好不要下车。

石萍问他,为什么?

司机十分不耐烦,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罗嗦,告诉你不要下车就不要下车,问那么多干什么,我又不会害你!

石萍又无言了。

她想上车,可是,她看到了一群飞翔的鸟儿。

那些飞翔的鸟儿让她想起了昨晚的那只死鸟。想起那只死鸟,石萍突然有些害怕。她的目光却追随着那群飞翔的小鸟,双脚被什么吸住了,她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那群鸟儿飞到不远处的那个山峰时,石萍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两只鸟儿在空中像是突然被什么击中,垂直地掉落下来,另外的鸟儿惊叫着掠远。

那两只垂直掉落的鸟儿落到了森林里,再也找不到踪影了。

石萍还在凝视着,她身上越来越冷,她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要在自己身上发生。

石萍正在想入非非,那粗鲁的司机已经上车了,他已经发动了农用车,司机朝她吼道,喂,城里女人,快上车吧,否则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石萍从愣神中清醒过来,她赶紧爬上了车。

石萍一上车,还没坐稳,车就突突地滚动了。石萍的身子摇晃了一下差点掉下车去。对面坐着的那个中年妇女用怪异的目光看着她。

果然,不一会,水曲柳乡村就呈现在了石萍的面前。

那是一个山间的小盆地,一条小溪从中间流淌而过,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边。石萍看到了那所中学,它就坐落在村头的一片空地上,没有围墙,她是通过那个偌大的操场断定这就是水曲柳中学的,因为操场上有许多学生在运动。远远望去,学校里显得十分的正常,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石萍觉得自己有些迷惘。

水曲柳乡最热闹的地方是在乡政府的周围。在乡村公路两旁,有几家饮食店和小旅馆,因为在西县汽车站的教训,石萍不敢投宿那些小旅馆。她找到了乡政府招待所。乡政府大楼是新建的,有些堂皇,像模像样地代表着它是本地最高的权力机构。乡政府招待所却显得陈旧。乡政府招待所是两层楼的楼房,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是那种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楼梯和楼板都是木头的,走在上面嘎嘎作响。

乡政府招待所冷冷清清的,石萍不知道这里是否有另外的客人,这穷乡僻壤的,估计来的人稀少。招待所接待室里只有两个女人,一个半老徐娘,一个小姑娘,半老徐娘打扮得有些洋气,头发还是烫过的,看上去略胖,但也有几分姿色。那个小姑娘脸很黑,穿着也显得土气。半老徐娘叫李美凤,是乡镇府招待所的所长,小姑娘叫秀秀,是乡政府招待所的服务员。其实,乡政府招待所就她们俩人。

石萍在接待室登记后,李美凤就让秀秀带石萍上楼。李美凤把楼上东面最靠里面的一个房间安排给了石萍。

石萍在秀秀的引领下,通过长长的走廊,走向了那个房间,那个房间的门上有一个牌牌,上面写着三个字:214。

秀秀开了锁,推开了214房的门。一股子霉气扑面而来。

秀秀进去了,赶紧打开了窗。

同类推荐
  • 左宗棠(全集)

    左宗棠(全集)

    帝国不屈的鹰派、晚清不垮的脊梁,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赞许道,“大清帝国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成为清朝著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之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对待分裂,坚决打击,收复了占中国将近1/6的领土新疆。对外坚决抵抗,抗俄击法,从不妥协。在当今十面埋伏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左宗棠这种为了民族和国家主权的大无畏精神。这部小说与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张居正》、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唐浩明的《曾国藩》并称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五大名作”。
  • 朝阳门外旧事多(外一篇)

    朝阳门外旧事多(外一篇)

    现年头儿要真能在北京城里找见地道的北京老爷子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说其地道,不光是说其土生土长在北京城,还得说他亲眼见过老北京城的四墙九门,那城墙仰脖抬眼望有三丈六尺六高,墙头上并排跑得开十二匹高头大马。那九门分布在北京城的东西南北,九门为旗,九门为栓,九座城门把个北京城拱卫得严严紧紧。九门就是九位大将军,一字排开的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阜成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 锦屏四部:韶华记

    锦屏四部:韶华记

    本书以锦屏县“县城-洼峪镇-马蹄庄”地理环境为轴线展开叙事,通过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锦屏县几代人生活经历的描写,广阔地展现锦屏县半个世纪丰富的历史内容。包括《少年书》、《韶华记》、《情事录》、《煮豆歌》四卷,计约80万字。
  • 军旗飘飘

    军旗飘飘

    本书是电视剧《老虎队》的原著小说。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一支英勇部队——“老虎队”,充当先锋,屡立战功,为人民解放军赢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老虎队”队员在战斗中陆续牺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作者将“战壕文学”和“司令部文学”相结合,讲述宏大战争背景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的故事,以小视角勾勒大战局,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展现了大战役下小人物之间的兄弟情。
  • 泪总往下流

    泪总往下流

    书中故事处处透露出乐观、幸福的情感。《聪明媳妇闯三关》透过一个与古玩有关的故事,讲述一个不仅聪明多智,而且善良有德的女孩终收获美好爱情的故事;《大知宾》则通过父子俩争当“知宾”道出父子情深,令人感动。
热门推荐
  • 神豪猴马月

    神豪猴马月

    猴马月带着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踏上变强道路之时,却意外的发现了长生不老的秘密。最终成了左右光明与黑暗的执掌大佬。并自创了长春不老功与传音搜魂大法……
  • 那时遇见你真好

    那时遇见你真好

    南宫集团的小公主,南宫霏竟然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了宸夜集团总裁江允宸的助理,从一开始见面,江允宸就对这个女孩子有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微妙,当江允宸鼓起勇气向南宫霏告白之时,面对南宫霏的母亲,以及自己昔日的初恋女友,两人之间忽近忽远,与此同时,他们之间的故事变得更加难以琢磨...
  • 烛弥

    烛弥

    遇见邢烛以后温渝弥最大的兴趣就是撩邢烛。谁料邢烛却总是无动于衷,温渝弥时常怀疑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减弱了嘛?没想到原来是因为邢烛是个闷骚!
  • 锦绣田园:种个相公是王爷

    锦绣田园:种个相公是王爷

    重生了,年轻了,段锦绣猛地坐起来,她活着回来了!可惜一大家子都不让她省心,丈夫死的早,大儿子寡言,二儿子淡漠,三儿子荒唐,小女儿任性。更让她叹息不止的是奸猾的大儿媳和木讷的三儿媳。重来一世,她一定要把这个这个家经营的好好的,把一切危险因素彻底清除!拖家带口种田忙,手撕极品赚家业。众人皆知她锦娘直率泼辣,干脆伶俐,颜色姣好如春花,眼波一横街人倒。含辛茹苦拉扯一个家,锦娘最希望的就是一家人能长长久久,和和美美。这一世,一定得偿所愿。
  • 福林的光洋

    福林的光洋

    西斜的太阳就像一个摘不到的柚子,红橙橙的,高高悬浮在天空。福林从柚子树根下的洞穴里掏出来撒开去的,尽是一些蚂蚁窝碎片,还有蚂蚁。这些玩意闹得他头上脚底地面到处都是。秋风好像刚从地缝里钻出来,浴着泥土味,还有青草香,一波连着一波。碎片满地乱蓬蓬飘舞。那些丧家的黑蚂蚁黄蚂蚁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周围十数米,黑压压的伤兵残将,在淡去的日光里,格外扎眼。几只黄蚂蚁沿着脚跟爬进了福林裤筒子,一寸一寸,直往他胯底下蠕动。有的甚至爬到他撒尿的东西上,往阴里咬噬。他麻木得没有任何反应,似乎身体是别人的。
  • 俞敏洪: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管理视野004)

    俞敏洪: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管理视野004)

    新东方出世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因为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上映更为众人所知。但是从创始者的角度反观公司的成长、成功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还是一个空白。本刊主编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陈晓萍与俞洪敏先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 云医宫

    云医宫

    “这天下人的命是我救的,可我的命,是她救的。”“这天下我已负过一次,为你,再负一次又何妨。”
  •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曾经有只兔子,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长耳定光仙,他演绎了许多传奇,他颠覆了上古洪荒。定光欢喜佛?老子要欢喜何须入佛?修个长生仙道,活个自在逍遥,那才是老子的奋斗目标。老子的口号是:谁敢让老子活的不快活,老子就让他没得活!新书《位面武侠神话》上传,书号2715779,欢迎大家多多捧场(下面有链接)。
  • 一骗三生

    一骗三生

    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我不得不四处游历。幸运的是,有人陪我一起走,他说他叫勾刑。不幸的是,我们所到之处,死伤无数。那些含恨而终的人嘴里,都念叨着一个女人的名字:胭脂。于是,我们便踏上寻找“胭脂”的道路,直到有人告诉我,我就是胭脂……
  • 侠骨仙影

    侠骨仙影

    宋朝末年最后一战“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出海逃生,在赤湾被围,陆秀夫舍生护主力抗强敌。危急关头,黑衣教江南护法严洁出手相救,自此赵昺改名汪远山。汪远山得石仙道长真传并修成阴阳魔法。其时,江湖一庄庄血案,黑衣教内部暗流涌动。严洁则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最终查明始作俑者乃本教之神秘教主,汪远山继承其遗志,斩杀教主及江湖魔头冷面侠,江湖终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