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1400000006

第6章 贺拉斯之乡

今日的维诺萨交通并不发达。从罗凯塔小站出发到维诺萨的火车一天只有三班,而火车走完那人烟稀少的三十公里路程需要一个多小时。这是一趟上山的路,因为维诺萨所处海拔相当高。据说时有醉心于贺拉斯研究的德国教授乘火车到此,但一般来此的旅客要么是农民,要么是意大利北部的商人。这比瘴气或土匪更糟糕,因为面对这两者至少还可以采取保护措施,而现在则毫无办法避开这些人——他们病态般地好打听,傻里傻气,总的来说讨厌至极。他们可真是南意大利的恐怖之处。也难怪,想必他们的群体中最无能和脾气最差的才会被差到维诺萨这种偏远之地来。

我不禁要想,这座城镇是否自罗马时代以来已是沧海桑田。毫无疑问是的,国内的灾祸(比如1456年的大地震)使其面目全非。原本可容纳一万人的圆形竞技场沉入地底,所有罗马时代的建筑中,存留下来的只剩一处砖石建筑——马克卢斯之墓,他被汉尼拔的士兵杀害于此处,以及几面网格状的墙垣,约建于公元二世纪,被称为“贺拉斯故居”——就像维罗纳的朱丽叶故居和洛雷托的圣母马利亚故居一样,显然只是冒名。不过这种做法古已有之,而这座房屋的建筑者确实颇具诗意眼光,选取了山谷中的一处胜景。集市上立着贺拉斯的一尊塑像,平平无奇。之前另有一尊也被说成是贺拉斯,最后却发现雕塑的其实是别人。这是我从卢波利的《贺拉斯之旅》[1]中读到的。

但此地有大量的古代铭文,有的刻写在建筑物的表面,有的散落四处。蒙森在他的《拉丁铭文集》中收录了相当多的铭文,而在那之后又发现了约六十条。另外,罗马时代的石狮黯然躺卧在街角、院子里与喷泉边,形态衰朽不堪,颌损鼻折,缺腿少尾!维诺萨是这类损毁古物的名副其实的存放处。狮子毫无疑问是高贵的象征,可是——千篇一律!为什么没有几只狮鹫或其他的装饰呢?看来罗马人不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民族。

四周的田野在古时想必是另一番模样。据贺拉斯描述,它原本遍布森林,而从最近出版的一部十七世纪早期的手稿来看,当时四野满是“大小野兔、狐狸、獐子、野猪、貂、豪猪、刺猬、乌龟,还有狼”——这些栖居林中的生灵现在大多都在维诺萨绝迹了。城镇的后面仍有几片橡树林,主要地貌也没有变。远处耸立着贺拉斯塔和“鬼脸天蛾巢”;再极目远望,能见到班提亚(现在的班齐)的林间空地。

绵延的加尔加诺山脉,是贺拉斯常凝望之地,它如海中岛链般从阿普里亚平原升起(实际上也是如此:地属奥地利的岩石岛搁浅在意大利边境上)。乌尔图雷山仍旧占据了主要的视野,尽管在这样的近距离看起来,火山口已不是匀称的圆锥形,而显出了锯齿状的边缘。山峰上能望见一个巨大的十字——全国有不少这样的象征符号,是由当时罗马崇尚理性主义的国会下属的教士们树立的。

从这位编年史家[2]那里我得知另一个有趣的史实:维诺萨在他的年代并没有瘴气。他称此地环境健康,并说居民们唯一的病痛是肋膜炎。现在这里是瘴气感染区了。我敢说全国性地砍伐森林,使得河水滞流——河床因而碎石淤积,并形成了滋生蚊虫的死水塘——助长了意大利多处的瘟疫蔓延。在贺拉斯的时代,虽然罗马与一些乡村地区已经出现了瘴气,维诺萨却不受瘴疠烦扰。离此地不远处曾出土古代奉献给热病女神梅菲迪斯(意为瘴气),就在今日的城市波坦察之下的平原上。

这里似乎仍流淌着古罗马的血脉精魂。在经历过那不勒斯诸省让人无法思考的喧嚷之后,我宽慰地发现此地的人们形貌庄重,饱含自尊,他们像苏格兰人一般,说话方式客观而缺少人情味。他们对宗教信仰的看法是非常贺拉斯式的,并非明显的怀疑论,而是一种温和的容忍,或者像他们中的一员所说的“漠不关心”——顺从于崇拜活动与其他(无论是什么)随时间流逝而被称为神圣的惯例,这就是拉丁文中的“敬意”——保守而尊法的古罗马精神。如果沿着通往田野的任何一条路,朝日落方向走的话,你会遇见干完农活归家的农民,带着他们的狗、猪和羊。你会在他们当中认出许多种古罗马面相——演说家与政治家的脸庞,就像古钱币上镌刻的那些。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肤色介于黝黑与白之间,眼睛是蓝或绿色。女人们并不美貌,尽管此镇以贝诺斯(即维纳斯)命名。某些纯血统的罗马家族一直延续到今天,例如切纳家族。前面说到的编年史家就来自这个家族,在当地的三一[3]修道院墙上存有一幅浅浮雕,描绘了这个本地家族的一些早期成员。

这个小地方周围诞生的文献著作之多让人讶异——不过实际上,关于每个意大利小镇的专著都卷帙浩繁。稍做深究就能发现,在所有这些著作中都流淌着强烈的灵性——以几位学识渊博、思维缜密的作者为核心,培养出最佳的思维传统。你不会在镇议会或小饭馆里找到他们。没有哪家报社颂扬他们的辛勤,没有百万富翁或学术社团施以援手,而且尽管排印花销不大,他们也常常力行简朴从而心无旁骛地进行著述。在这里,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划下了深深的鸿沟。这些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其对待学术近乎苦行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种精神在所谓的“政治”、恶行与腐败横行的国家里,如同沙漠中的绿洲。

据说维诺萨的市政官员们富可敌国。可是他们的城镇却肮脏不堪,远甚于卢切拉。不是那种乱糟糟的肮脏,而是一种由来已久、自封建时代已然的对洁净的安然蔑视。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狭窄且经久未铺的路面,向下能望见居民家宅里设于地下的卧室,不难想象那里冬天必然潮湿难耐,而夏天则恶臭难忍。这里当然是有电灯的——只手遮天的政府把油价定得吓人的高,从而使得最贫困的地方以电灯作为这里街道照明的主要方式,可那呆板的强光只能照出一片肮脏污秽。这种情况的成因之一是附近没有生产铺路石的采石场,另一原因是维诺萨缺少成形的所谓市民阶级。居民主要是小地主和田里的长工,他们每天赶着牲口早出晚归,又出于经验决意住在镇上而不是乡下,因为后者不久前还常有强盗出没,并不太平。人们崇尚辛辛纳图斯式的归隐务农生活,而在农业人口主导的城市里,洁净是不切实际的。

但维诺萨有一处优点是卢切拉和大多数意大利城镇难以望其项背的:这里没有货物入市税。

有人相信那不勒斯城周有一道陶土垒的城墙,绵延十数里,墙顶设有构造复杂的警钟系统,并配备一队武装到牙齿的守关人员日夜巡逻——唯恐有农民将一捆葱头扔进城市的辖区,而逃掉八分之一便士[4]的关税。此说不可信。恐怕没有哪个国家会容忍这种做法。人人都恨透了这群官派的闲人,他们四处扰民,如果被派去意大利大量的休耕地上种葱头肯定更好。这种税收系统根本未见成效。

“不过,”我的罗马副官朋友有一次问我,“如果我们解雇这帮人,要让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好呢?”

“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我回答说,“将他们编进那不勒斯的城镇议会。那个地方的雇员数量已经比伦敦所有的政府机构加起来还要多,再多几个也没关系吧?”

“我的天哪,”他叫道,“你们外国人确实有点子!用你的办法,我们至少可以安置一万到一万五千个这样的人。我得把这个记下来,下次会议作为提案。”

他确实也这样做了。

不过那不勒斯议会尽管机构庞大,却是个地方关系户单位,我很怀疑它的成员们会接纳除了自己的堂表兄弟和大小舅子之外的人。

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任何创新都被立即课以花样翻新的重税,使得每个敢为人先的意大利人大受打击。所有国外生产的用品或器械,其关税当然也高得难以想象;加上货物入市税——中世纪的余孽,最不科学,最无用,最气人的税种;还有市政费,其适用范围包括豢养与宰杀的动物、牛奶、葡萄藤支架、砖块、搭脚手架的木料、铅块、瓦片、酒类——一切能想到的农产品或农民日常的必需品。所有人都该看看那些市政官员榨取这些税费时的嘴脸。天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招募来的,确定的是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卑劣的贪欲。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奥地利的官僚主义或许多少还可以忍受,但看着这些粗鄙的野人对忠厚的意大利农人们作威作福实在恶心,这帮名副其实的穴居人,他们脸上唯一的表情就是天生的呆痴脸相后边那掩藏不住的恶意。

我们听说过古意大利的众多天才艺术家与豁达的哲人。在当今的意大利,艺术家们就是那些巧立名目收税的官僚,而哲人们则是老老实实缴税的农民。

即使仅从手段来看,这些政府恶棍的勒索也毫无可取之处。有一次我见到一位老妇人因为身携一磅[5]海盐而被罚款五十法郎。即使是对最愚昧的人,他们凭什么说从海中取盐是错的,而人人都从海中打捞比盐贵得多的鱼类却没问题呢?在这种事情上做的官样文章所浪费的时间,恐怕足以在任何地方激起一场革命了,只是此地的人已经被这种暴政奴役了太久,习以为常。怪不得农村来的女人们从不浪费三个小时来跟官员们争吵几片奶酪该不该缴税,而是将奶酪藏在腹部伪装为孕妇;怪不得最睿智的老人会将专制的政府当作有组织的诈骗犯,因而认为给政府添乱是所有公民的本分。人人都不妨试试——以合法手段——将一瓶酒从一个城镇带到另一个城镇;或者乘帆船,从海上将一个旧煎锅从国外带进意大利的某个村庄。这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多年修习才可熟能生巧。关于这些事情的规定尽管难以言喻的幼稚,其表述却相当简单,完全不考虑在南意大利举足轻重的“个人因素”,亦即那些衣着光鲜却懒惰迟钝的官员的脾气,他们一旦从午睡或自娱自乐中被打搅,就有可能故弄玄虚地在一堆废纸中间翻来翻去而让你等个半天。这种情况下他们显得特别有责任心。一切都没问题,亲爱的先生,但是——哈!那个产地证明呢?公章呢?通行证呢?

这一切都仅仅为了一个苏[6]的税!

怪不得连英国人都发现,在意大利,犯法成了必要之恶,生活的法则之一。

很快,它就不仅仅是必需的了……

譬如刚到婆罗洲的旅人,即使第一次接触榴!的时候闻之欲呕,可是吃上几口就会以其为伊甸禁果般的美味,并惊讶于自己如何在缺少如此神品的愚昧土地上存活至今;譬如一位真正的鉴赏家,即使从热带雨林中获得一尊稀有的深红色神像时,会一时将其弃如敝屣,可是当他回头对着这巨大繁复的艺术品沉思达旦之后,就会意识到只有它才与斯科帕斯和米开朗琪罗心底对美的热望若合符节;譬如一位第一次在达连登上山峰远望的人,即使当时凝视着浩瀚的太平洋深感敬畏,可是当他游历四方之后,心情就会超越以往最美妙的期待,转为对无穷无尽新景色的翘首企盼。

即便如此,适应了意大利生活的英国人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拥有一种迄今未开发的官能,一种新的视野,新的生活追求——犯法的意识。起初,作为一个诚实的人,他讶异于这种想法的产生。接着像每一个理智的人一样,他意识到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后,出于其民族天赋,他如此熟稔此道,以至于惊骇莫名的政府官员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能给出的最高赞誉了):

意大利化的英国人——

就是魔鬼的化身。

是的,犯法的诱惑渐渐地在意大利化的撒克逊人心中滋长。也许缓慢得难以察觉,但日积小流,终成江海。这是一种新野蛮主义,却绝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中了。

注释

[1]出版于1793年。

[2]指前文“十七世纪早期的手稿”作者。

[3]基督教神学术语,即圣父、圣子与圣灵三位一体。

[4]此处应为英国旧制单位,1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

[5]英制质量单位,1磅=0.45公斤。

[6]法国旧货币单位,价值为一法郎的二十分之一。

同类推荐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中国建筑地图

    中国建筑地图

    本书是彩色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的一种。编者应用地图的理念,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古代建筑,在参考了大量古建筑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众多的中国古代建筑中遴选近5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并从多个角度对这些古建筑做了剖析,并且辅以专题解说、建筑小知识、建筑术语等内容,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建筑知识,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与想像空间。
  • 卦山

    卦山

    本书内容包括:易经八卦、鬼斧神工、琼浆玉液、华严道场、凝固音乐、华严经塔、六六台阶、天下太平、书上有庙等。
  •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他被称为“天山派野蛮登山家”、迷恋探险的疯子,他曾经7次登上博格达峰、10余次进入昆仑山和藏北地区探险,他就是中国登上博格达峰的第一人王铁男。本书是王铁男对自己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新疆探险、登山活动的梳理和提炼——抬着行军锅挑战博格达峰、拴着绳子夜宿“魔鬼5080”、慕士塔格冰缝中的漫漫长夜、露营天格尔峰之巅、木扎尔特河畔恐怖夜……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新疆探险登山过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履痕

    履痕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履痕》是一部厚重且轻松愉快的“游记”,作者李忠从文化、历史与自然等角度展现了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内涵丰富,自成篇目又连贯成一体,将神州大地上如花似锦的璀璨风光一幕幕呈现;文笔练达,寄情于形胜风物,尽情嬉乐逗趣于山水之间,巧妙地表现了作者的智慧与文风。中国有句老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劝读者一步步踏着这美妙的《履痕》,饱餐秀色,做个南柯一梦。
热门推荐
  • Fake Mustache
  • 迁徙的间隙

    迁徙的间隙

    叙述者“我”着迷于在不同时空里穿梭移动,在一次又一次“迁徙的间隙”中重构了小镇少年少女的成长记忆:消失在管道中的童年伙伴,无果而终的露天往事,难以抵达的乐高小镇,舍弃历史的涂涂人……阅读本书将是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冒险,它打破地理的、视域的、逻辑的、时间的限制,大到“宇宙形成新解”,小到“对什么都很习惯的蚂蚁”,作者充沛精妙的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多音人之井、遗失学、工地食堂仪式指南、“绝版收藏”、迭代之行……“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视角,它不同于透过舷窗窥探外部的任何角度,而是变成飞机的腹部并佐证它的轨迹——换而言之,屏幕将无所事事的我们与这架交通工具勾连了起来,赏赐给我们一些虚假的主动权,如果我们也似乎在飞行,如果我们就是飞行的实施者,那也就不存在被动地接受流逝的时空这种说法了,尽管这是我们的错觉,但它仍拥有蓬勃的引力。”
  • 我才不会跟竹马谈恋爱

    我才不会跟竹马谈恋爱

    学校里都说陆辞脾气暴躁、说话毒舌、成绩NO.1,是一个集齐帅气与优秀于一身的不良少年。他守着自家白菜十几年如一日,可是某天突然被只猪给拱了,他想死的心都有了。看着小白菜失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早点把小白菜收入囊中。然而……小白菜:“就算我从十八楼上跳下去,就算我单身一辈子,我也不会跟陆辞在一起!”陆辞看着主动被小白菜拉起的手,挑眉轻笑:“哦……原来我是你就算跳楼,就算单身一辈子都想要在一起的人啊。”“我才不会跟竹马在一起!”这是个性格霸道腹黑的竹马狼跟只小白兔的故事~青梅竹马-微虐+甜
  • 结婚才是正经事

    结婚才是正经事

    我老公为了救他初恋,亲手送我女儿去死,五年婚姻,我不过是他初恋的替身。离婚之后,我的生活困窘得一塌糊涂。是他一次次帮我,到我走向光明。他身份显贵,地位卓然,是所有女人梦寐的标准金龟婿。我无法自拔的爱上他。可接踵而来的却是他和本市名媛的盛大婚礼!婚宴之上我落荒而逃。两年后我欲再嫁,他却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苏秦,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我和你开始过?”我嘲讽。他诡谲的笑:“你女儿有我的基因,算不算开始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洛离殇

    天洛离殇

    21世纪留学少女被害,本以为自己必死,岂料却意外穿越了,来到古代的她,捡到一个失忆男,为了保命,她随口撒了一个谎,说自己是他的女人。开心也好,伤心也罢,自谎言说出的那刻起,他们就注定了要纠缠不清!
  •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美琳达与比尔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和借鉴呢?
  • 好人徐畏

    好人徐畏

    世上因为有了徐畏这样的分手大师,男人才能少那么些愧疚,女人才能多一些开心。而原本因为同行竞争而生意惨淡的徐畏,竟在某天早上接到一个神秘男子打来的订单。账户上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三十万让他目瞪口呆。可接下来的一切却又让他知晓这三十万果然不是那么好拿的。接到订单的当天下午,西京市的某个酒店里便发生了命案,而受害者正是早上那个神秘男子。就连徐畏都深陷其中,成了怀疑对象。
  • 霸汉(7)

    霸汉(7)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酿就天下大乱。汉室武皇刘正七次蹄踏皇城,以无可匹敌的武力屠尽王莽的各道势力,但其仍不是宿命之帝,心灰意冷终让复国大业由天而定。无赖少年林渺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他巧造声势,妙借诸雄之力,更以无人能敌的勇猛与战无不胜的军事天赋,带领一群忠心不二的部下征战天下,慑服群雄。历经千战终独霸大汉江山,成一代无敌皇者。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 十年天路

    十年天路

    三个女大学生毕业后一走上社会,便面临找工作难,租房难等各种困难。每天救死扶伤却买不起房,只能无奈啃老的陈墨;生活清贫却又古道热肠,捐资助学的陈永清;利用手中关系疯狂圈钱移民海外的伊科;爱钱而最终沦落风尘的张捷……
  • 琴断口

    琴断口

    该书由六位名家所著的中短篇小说组成,囊括了方方、林那北、徐则臣、陈河、雪静、王雪梅等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作家的得意之作。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语言风格独特,内涵深刻,视角独特,色彩斑斓,处处藏着智慧与玄机,能让读者被复杂的故事情节牵动,引发相应的共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