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66600000007

第7章 耐人寻味的中国味

如果不是听了西方音乐,接触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可能自己也就不会对音乐的中国味发生兴趣,从此有意识地去“寻味”。

听了古琴曲,见到赵元任的《新诗歌集》,才懂得还有“中国味”这个题目。

《新诗歌集》真是大可怀念的一本书!老大的十六开本,且是用厚厚的重磅道林纸印的,经不起翻来覆去地读,终于读“破”了。几年前,忽然上海文艺出版社办了件大好事,出了《赵元任音乐全集》。买到手,像见到母校恩师一样激动,也让我回味起追寻中国味的“心路历程”。

那时也巧,唱了他谱的歌曲,读了他谈中西音乐异同的长序,和每首歌曲所附的解说,已经是大开眼界了;竟又听到了他的“现身说法”!一张百代公司出的唱片,一面录的是很多人爱唱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翻过来,是至今恐怕还有很多人不大知道的《江上撑船歌》。

同别的歌者所唱的《教我》一比较,他所发挥的,正是那中国味。这比歌集中的音符与文字更加说明了问题。

集中不但有《听雨》《瓶花》这种古意犹存的中国味,又有《茶花女中的饮酒歌》《海韵》《卖布歌》等新文化色彩的中国味。后生小子的我,得以以乐参诗,追想早期新诗人的情怀,为读《扬鞭集》《猛虎集》平添了更多想象。

如果吟唱《听雨》,土嗓子更合适,唱《教我如何不想他》,可中西合璧(其中那几个“啊”字放在新诗里很难朗诵得亲切而不肉麻,在歌中却极有味道。新配的曲调便借用了京剧乐汇。作者自己唱它时还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式滑音唱法,初听特别感到讶异)。那么,唱《海韵》用洋嗓子,也不觉其别扭了。

为了寻中国味,读了些为古诗词谱写的音乐,有心去辨认那乐意与诗味是否契合。读了黄自的《赋登楼》等作,觉得如果作曲者捕捉到了原诗韵味,而音乐又足以令人信服,那效果就像沟通了古今人的感受,连那伴奏的“洋琴”声也不觉其洋了!

从声乐连带注意到器乐,于是又见识了刘天华的二胡音乐。本来我对二胡有恶感,是由于常听到纨绔子们以拉皮簧为消遣,迁怒于乐器。这下子才知,胡琴并无胡味,倒有浓厚的中国味。听《良宵》《月夜》《病中吟》,同读唐诗、宋词的感受有微妙的一脉相通。

听西方人写中国的音乐,叫人想到英译唐诗。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是一支很有听头的小品。他自己演奏的唱片,也曾在旧唱片行中买到。当时已到20世纪50年代,旧唱片已成了宝贝。据说作者是从美国的唐人街寺庙中汲取了灵感。他也来过中国。但这乐曲也不过像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中的《中国舞曲》,只是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味吧?

还有俄国人阿甫夏洛莫夫的《北平胡同》,因看了李树化文中的介绍也曾慕名,渴求一听而不可得。后来偶然从旧货店楼上的唱片堆中挖出一张,终于知道这以弦乐高奏皮簧过门开始的音乐风情画是怎么回事,但如今也只剩下这一点有滑稽之感的中国味了。

可是也发现过可以说明中西之间并不完全隔膜的例子。至今还回忆得起,读华丽丝谱的“并刀如水”,一种鲜活的乐感,颇有助于扩充对原词的想象。一位现代德籍乐人,用西方技巧谱的音乐,居然和宋人的绝妙好词结合在一起了!作为文化交流中一种现象,也总记得同这位作曲者有关的一事。她为中国古诗词谱写的歌曲中也有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其时忽有某公(搞中国诗词的。萧友梅作歌曲常用他写的歌词),认为华氏所谱于声律未谐,便按他自己习惯的方式自度一曲,拿出来同华氏“商榷”。那结果是遭到了《我住长江头》作曲者青主的好一顿痛斥。

解放战争时期,身处敌后农村,常有机会听民间歌手唱民歌,唱地方戏曲。这大不同于从民歌集上读来的印象!泥土香浓,是更地道的中国味。

至今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首并不出名的小调和一段地方戏的曲调都是江苏盐阜地区的。一首是《老悲调》:老娘亲反复叮咛,要出门赶考的儿子一路当心。要他天不亮便起身上路,要他天未黑便下山投宿……一个简单的曲调絮絮叨叨地重复,然而感慨苍凉,经得起重复,容得下丰富的感情。最后来了一句说话般的却又极悲凉的“叫一声我的儿呵,你快去吧喽!”

另一首《十二月小寡妇》,曲调也是简单的几句。并不激动,只是幽幽地一个月一个月地诉着,而那茹苦含辛却怨而不怒的“伟大的忍从”,悲凉有胜于嚎哭。

比起《老悲调》来,《阳关三叠》可以说是古别离的音调了。自从听到卫仲乐弹的这首古琴曲,便深爱它那中国味的敦厚。但又觉得,这首明代流传下来的琴曲,曲趣虽和王维的绝唱相通,又并不全相似。它不像那种古代文士的淡淡的惆怅之情,倒更像近世平民的伤感烦忧。从元明以后的戏曲、章回小说中,不难捉摸到这种情味吧?正因如此,后来又听到一位歌手用土嗓子唱这首琴歌,歌声果然更能传出那黯然魂销之情。

民歌民乐中也不乏“喜洋洋”的“欢乐歌”。然而最有味最难忘的还是这类悲凉之音,说到悲凉之音,我想无过于《二泉映月》了。

老唱片上有阿炳的遗响,只是难以作为依据来追踪其真味,录音太不理想,无可奈何!自从知道有《二泉》,各种诠释听得也不算少了,对那悲凉之味是听之愈久,感之弥深。未料几年之前又入新境界,从广播中听到了蒋风之的演奏。音响虽也不理想,但那卓然不群的诠释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简直把人的心都揪住了!

这时早已多次听过吴祖强先生改编的弦乐合奏曲。由于和声复调的运用,弦乐配器效果的发挥,《二泉》发出了更为宽广深沉的声音。听了蒋氏的独奏,觉得这二弦上流出的单音旋律,并不弱似一个弦乐队的几十根弦上的和音。听他演奏,眼前如见阿炳。斯人憔悴,挟琴而奏,以琴代歌,长歌当哭,踽踽凉凉,边奏边行,弦音苍老,甚至带点沙哑,反而更有歌哭之味,加上节奏渐趋急促,更显得感情在汹涌……我惊叹这小小胡琴上迸发出的中国味竟是恁地浓烈!又好像,到此时才真正认识了《二泉》!

源远流长,中国味各式各样。比如江南丝竹是一种美,尤其那灿若云锦的《中花六板》。我说好像是《浮生六记》的绝好配乐。又如粤曲,别是一种美,妖娆靓丽。记得电影《虾球传》,一开始配了句《早天雷》,气氛渲染得妙极!如果用粤曲配衬张爱玲的某些香港传奇,也可能合适。这以上两种绝不相似的音乐,都叫我联想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的繁华梦,悲欢情。既不同于琴曲之雅,又不似农村民歌之土,似乎大有市井气味了。

又比如昆曲《游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那一大段音乐,写景传情,魅力可惊!听了这,才知道,《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曹雪芹写黛玉“听曲梨香院”一篇文字,绝非随便扯上这段曲文的。曹侯心目中一定除了剧文还有音乐。

还有一例也不可思议。曾经观看我们苏北一个小乡镇(浒陵)的花鼓戏,演的是元宵节男女观灯,音乐不过是串起来的一些小调。唱、舞都素朴自然。然而它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次乐、舞、剧综合产生的神奇效果!真是“乘着歌声的翅膀”似的,欲仙欲死!

读敦煌唐琵琶谱今译,有点难信,这同唐诗中所绘之声是一回事?唐宋的法曲、词乐就那么声沉响绝了!然而细读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又生狂想。今天的民歌民乐,并非无源之水,突如其来。从今别离中想古别离,从今女怨中想古女怨。传统的精魂恐怕是不绝如缕的。更可思的是,正如朱氏说的,中国文学自来便同音乐相结合。我想这种难解难分的关系似乎不仅在于诗与乐的联姻。诗中有画不奇,微妙的是诗中有乐。中国诗尤其词中的音乐性是极微妙的,凡人说不清,但可体验到。

因此便感到,高度音乐化的五代、宋词,那文字的外壳里好像有吟之欲出的乐音。这种记不出谱的旋律,也许比外在的词曲音乐更奇妙。读今译的姜白石词曲如《暗香》《疏影》,便有此感。

对照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现代好像是文乐分驰,文人已“非音乐化”了!埋藏于古代文学中的“音乐”,也许比古谱更需要发掘与借鉴。

回顾寻中国味的历程,有个总的感受:听域外之乐,进入角色,也能化隔为不隔;赏家乡之音,一旦有会于心,那可真是一种“浃髓沦肌”般的享受。谁叫我们是有绵延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呢!

同类推荐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 如是东方

    如是东方

    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本书属于“中国古典建筑美学通识类读物”,内容通过普及中国“府+院”为特点的中式建筑为核心,结合作者个人成长及设计经历,详细介绍北方合院建筑特点,并结合目前中国著名建筑遗产,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居的融合与碰撞,将专业建筑欣赏普及化。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而竹雕的工艺技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时期开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至明清时期大盛,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宝贵的艺术财富。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热门推荐
  • 孤子

    孤子

    伦理剧的纠结,言情剧的俗套,整体不狗血处处狗血。这是一个关于青梅竹马的现代小清新,这是一个关于欢喜冤家的俗套小虐缘。穿插些许灵异鬼神,人性冷暖。是三个人的情路,还是两代人的纠葛。是一个人的成长还是一辈子的蹉跎,平铺开来,大约不小白,大约不刺激?唔?大抵如此吧!
  • 未世机甲小兵

    未世机甲小兵

    末世纪元288年37岁的张影母星海蓝星被未知生物大军一个月内毁灭,他与他的雷姆重炮机甲挣扎了一个月后和海蓝星系统毁灭了,重生归来的他年仅15岁却拥有多年的作战经验,并神奇的获得了一个机甲系统,连重生都发生了有个系统也没撒奇怪的了,决心强大自己一个不留的毁灭那些外来者,守卫自己的母星与爱着自己的那些人。
  • 名人名言金典4

    名人名言金典4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我的末日很诡异

    我的末日很诡异

    他给了我一把剑,还叫我别死掉,努力活到他需要我的时刻……最后他却想干掉我,我能答应吗?
  • 薄情王爷非常妃

    薄情王爷非常妃

    十二月初八,宜婚嫁,柳丞相府。原本以为婚约真的会取消,可是等到的却是王府的花轿,屋子里,柳雪儿笑眯了双眼,看着镜子里粉妆玉琢的影像,至于三天前和水沁柔的一幕却已然忘记而来,她一定是嫉妒自己可以嫁给王爷,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诋毁羞辱自己,如果真的如水沁柔说的那般,今天她就不会上花轿了。锣鼓声响彻震天,伴随着鞭炮的喜悦声,大红的花轿从丞相府出发,向着东边的轩辕王府行去,花轿里,低着头,满眼都……
  • 将门锦绣之医女当家

    将门锦绣之医女当家

    肚子大了就一定是怀孕?后妈伪善,后妹白莲花,常喜弟没脑子被人利用。妇科医生张霖林穿越到农女常喜弟身上。不仅得会斗渣,还得会种种田,发发家,还要再做个手术救救人。最要紧的是,建好邮局,专门谈个异地恋!那啥,将军以变心?带个娃杀过去,姐要分家!
  • 咖啡消融的糖

    咖啡消融的糖

    如果人生是一杯咖啡,那么爱情一定是一颗方糖,两者消融,甜却不腻,苦却不涩……这个是一个有关青春的故事,是我想过的却从未拥有的故事。
  • 重生八零致富妻

    重生八零致富妻

    (本文甜宠,加虐渣爽文,男主腹黑深情,女主坚强乐观,三观超正!外加美食向,适宜在吃饭时间阅读,会食欲大增!男女主双洁,绝没有狗血第三者,放心食用!)林芳重生回到八零,发誓改变懦弱悲惨一生:虐渣打脸,发家致富,撩美男,一样都不能少!重生后的女主,人生开挂,没有完不成的致富路,渣男贱女齐收拾。最重要还有一个随身相伴的俏郎公:“芳芳,回家吃饭啦!”温馨浪漫,甜如蜜!
  • 并不遥远的那些事

    并不遥远的那些事

    七十年代末,是一个即将迎来巨变的时代,八十年代,带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欢欣鼓舞,景建国一个伴随年代而成长的年轻人,在时代面前从顺应,到不适应,从前沿到幕后,一个孤独的背影、一个孤独的性格,孤独的性格成就了孤独家庭,虽然从一无所有到衣食无忧,可毕竟时代的进步远远的将思想的落伍摔在了身后,时代的领跑者最后被时代淘汰,每个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触,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 这一刻如何让你遇见我

    这一刻如何让你遇见我

    前世她背弃了自己许下的承若,爱上了那个“他”,重来一世她绝不会再认错那个爱她爱到骨子里的男人。即便长得一摸一样又如何?只凭一眼她便能认出她的斯九祈,那个独一无二狠心绝情,唯独对她小心翼翼的斯九祈!斯九祈,“你会爱上与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吗?”“一模一样......”女子摸了摸下巴,装作思考状,“那是你吗?”“当然不是!”“可是我喜欢的就只有你呀,即便长得一样又如何?终究是一副皮囊,怎可与你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