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70600000002

第2章 捉鱼

立秋过后,天凉下来。起了灰色又潮湿的云。灌木丛中几只鸡在埋头找虫子。它们才刚刚长大,苗条,但也开始下蛋了。下的蛋小,壳薄,青壳居多。鸡蛋在冰箱堆成小山,小孩子是不爱吃的,他们情愿吃老干妈。有时我敲三四个,加一点冷水,打散后摊在冒青烟的油锅里,很快煎得金黄,是亮堂亮堂的金黄色,很香,口感柔软,我一个人就能吃完。有次一个伯伯送来十几条黄颡鱼,叔叔把它们都煮了,另外打几个鸡蛋下去。鱼和鸡蛋同煮,吃起来没腥味,真时兴。

叔叔也捉鱼。他买了一副很长的渔笼,放在膝盖深的浅水区,由密且长的水草掩着。鱼喜欢来这样的地方。不过笼里还是要放饵料,不然只有误打误撞的几条才会钻进去。

每天早上叔叔去起一道,能起一两斤。有鳑鲏、白鲦、麦穗、黄颡、乌鳢,偶尔有刚成年的鲶鱼,剖出来绿色的卵囊。鲤鱼和武昌鱼也有,都只是寸把长。鲤鱼肚子圆鼓鼓的,武昌鱼的鱼鳞泛着黄光,都很好看。奶奶欢喜地接过桶子,在鱼的腹鳍处剪一个小口挤出内脏。乌鳢实在太小了,食指大小而已。我蹲在旁边叹息,奶奶说:“那怎么办?放了它们?”我不作声,心里念:你们这群蠢东西,以后不要成群结队地钻到笼里来啊。

鱼洗净后,放到锅里焙干,要放点油。之后把锅换成竹篾折子,把鱼摊匀,覆上报纸。灶里再添点锯木灰,把明火压下去,这样熏一天,第二天就能吃到很香的腊味了。

这样的情形大概持续了半个多月。有天早上,叔叔回来说渔笼被偷了。奶奶埋怨头一天叔叔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换地方,几百块钱的东西,别人见了肯定要眼红。隔日听说建平叔叔放在大园里的渔笼也被偷了。那一带人迹罕至,想必是惯偷。

没了渔笼,叔叔就自嘲:“唉呀,不搞了,不搞了,每天弄得一身湿,麻烦。”实际上,渔笼被偷前两天,他还特地去买了雨裤。现在雨裤挂在堂屋,和叔叔一样落寞。

有天接到秋哥哥电话,喊我去捉鱼。

秋哥哥是姨妈的儿子。他从小喜欢乐器,但姨父姨妈嫌吵,他只好提着小号去屋后吹。后来他组了一支西乐队,有长号、小号、圆号、电子琴、架子鼓,还有麦克风。哪里有人去世,他们就去哪儿。和吹唢呐、敲铜锣的法师相比,西乐实在太现代化了,唱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真的好想你》《祝你平安》《永远是朋友》,到下半夜还会舞狮子、耍杂技。这样屋里屋外就是两番景象,屋里法师在堂屋念经超度,孝子们跪在遗体前放声大哭,屋外则一片热闹景象。西乐队找来的年轻人样貌出众,他们留着郭富城一样的三七分头,走到哪里都招姑娘喜欢。西乐队一下改变了原本苦情悲伤的气氛。主人家觉得最后热热闹闹送老人一程也有面子,慢慢地,乡下人家只要条件不是特别差劲,都会喊西乐队去造势,秋哥哥也渐渐有了名气。到如今,秋哥哥做这行有二十余年。他在看热闹的姑娘里挑了一个当老婆,两个孩子也十多岁了。他买了车子,除了本县,隔壁桃江、安化、益阳也都去。唱的歌也一路在变,几年前听他唱过《最炫民族风》,现在怕是在唱《一万个舍不得》。

我到时,他正蹲在堂屋清理丝网。他已经是个中年人的模样了,肚子凸出来,脸上很厚的肉。不过因为从来没下田做过农活,一身上下白白净净的。

“你哪天回的?”

“昨夜里。”

“哪里的道场?”

“桃江那边。”

“你真是闲不住啊,还去放丝网。”

“有味[2]呢。等下和我一起去碎谷,晚上去打鱼。”

他放了三副丝网,只粘到很小的几条。网上反倒结了长长的水草和已经发黑的苍耳。水草抽几下也能抽出来,苍耳不好弄。不能蛮力扯,而且还扎手。要很耐心地两面找,然后一点点抠出来。我抠两个就没耐心,起身去看电视了。

一蛇皮袋米糠,半袋酒糟,在地上拌匀。酒糟是湿润的,米糠沾了水分,在水里就不会飘走。最后加一点剁碎的油渣,饵料就做好了。满满一大桶,足有三四十斤。秋哥哥骑摩托车,我背靠着坐上去,两手扶桶,手里还要抓一把锄头。山里有段路连续下坡,地上坑坑洼洼,我几乎要扶不住。

这些地方已经没人住了。土砖屋倒落一地,长了厚厚的芒草,原本屋后的竹子也长了过来。水里同样很深的草,这样是没办法下网的。锄头不好使劲挖,只好弯腰拔。这时头得抬起来,不然要呛水。草太厚,秋哥哥清理了很久。我站在田埂上等。脚边一线紫薇,正开着桃红色的花,一簇一簇,细细碎碎的。太阳温吞吞的黄色,不晒人,也不闷。水面微波荡漾,风从很远的地方吹过来,听得见轻轻的松涛声。紫薇下方,田里的水还没退尽,花和水相随,映着黄色的光,鲜艳的颜色让人止不住地觉得欢喜。对岸传来几声鸟叫,嘘的一声拉两个节拍,问:去不?很快,又自顾自地嘘两个节拍,回答:不去。这样的鸟叫声,有人家的地方不容易听到。翠鸟站在电线杆的斜拉线上,离水很近,一只鹭鸶飞进了竹林。

草已除尽。在中央挖一个坑,饵料塞进去,双脚踩实。末了折一截树枝插在水边,方便夜里来打鱼。这样的陷阱做了两处,第二处在山嘴巴。几乎没有路了,只能猫着腰在灌木丛里钻,尽头是退水后露出来的一绺地。眼前一棵很大的乌桕树,很长一截还泡在水中,这样的情形恐怕自雨季后就是如此,然而这棵乌桕没有一点水涝的样子,精神抖擞。几片叶子已经红了,长出青青的果子,树干映在悠悠的水里。

这一天是中元节,平常我不敢出门。晚饭过后,我不想再去,又不好意思讲,咬牙跟着去的。天上的云还没散,影影绰绰看见一点月光。下网时要慢慢走过去,手电自然不能再开。我站在很远的地方,最后连秋哥哥的影子也看不见了。像是等了很久,总算听见下网的声音,我打开手电找过去,很可惜,这一网打得并不多。而山嘴巴这一网收获颇丰,拉起来时只见白色一片跳个不停。我想着总算能回去了,而秋哥哥又带我去了另一个地方。小竹林里一条狭窄的路,地上覆了竹叶,已发白,竹枝遍地,走在上面吱吱地响。走出竹林,秋哥哥让我停下来,我站在靠水的油茶树旁。树上有鸟巢,一只稚鸟虚弱地叫着。这时月亮出来了,像站在迷雾中的荒野,我不敢动弹。这一次用大网,打到一条一斤多的鳙鱼。

回家的路上,摩托车在山顶公路上跑。看见起起伏伏山的轮廓,月光映在水面,透着幽幽的光,不再觉得害怕。

回去后,秋哥哥在堂屋清理渔网。嫂嫂正在看电视,出来说了两句:“去外面弄咯,腥死了。”秋哥哥说:“神经啊,外面蚊子那么多,要咬死我。”他喊小孩去盛水装鱼。一个玩手机,一个玩电脑,都不情愿起身,小的那个说:“唉呀,捉什么鱼嘛,一点都不好吃,无聊死了。”

怕水退得太快,夜里十二点、凌晨还要去撒两次网。秋哥哥要我做伴,他说夜深有黄颡鱼,凌晨有虾。我想吃虾,然而实在一身毛虫灰[3]痒得厉害。秋哥哥也不再多留,打发那条鳙鱼给我,我提着鱼回家了。

同类推荐
  • 流云散记

    流云散记

    本书是已故著名文史学家孟超先生的作品集,书中包含了孟超先生在解放前发表于各类进步报刊上的说文论史的文章共计49篇,包括对历史人物如李隆基、秦桧、武则天、杨玉环、黄天霸、贝多芬等人的解读;对京剧《珠帘寨》《四郎探母》《鸿鸾禧》等的评论;对当时时事的论说;对外国文学作品如《大雷雨》等的分析。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书生行止

    书生行止

    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书生行止》是薛冰的读书“游记”,演绎了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热门推荐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太阳崩坏

    太阳崩坏

    太阳系的唯一恒星,生命的火种——太阳,在它崩坏的前夕,为银河系的生灵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带来了希望,开启了进化的可能,但随之而来的,是数之不尽的灾难……
  • 罗喉神话

    罗喉神话

    志在四海八荒,刀镇九州豪强!纵观古今未来,是问谁堪一战!吾名罗喉!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中国人研究智谋,运用智谋,相关的故事浩若繁星,数不胜数,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有的是后人的夸张演绎的,但无论是否真实,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书从无数中国智谋故事中选择了一小部分,用通俗的方式加以讲述,并在故事后进行适当的点评,以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智谋的精髓,并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 夏日樱花恋

    夏日樱花恋

    “对不起,我不喜欢你!”她决绝,而他双眸血红,淋雨嘶吼……“你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丢弃在黑暗之中!”“因为,我没有光明啊……”“只要放了她,我……做你的实验品!”他释然地望着她,樱唇勾起她熟悉的笑容。你还记得吗?那年的樱花……很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智慧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教条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本书中,“上帝死了”,“超人”诞生了,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令尼采饱受非难道言论“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便是出自此书。只有深入理解了尼采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怪论。
  • 系乐府十二首 陇上

    系乐府十二首 陇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帝霸图

    星帝霸图

    公元二五四零年,持续了几百年的地球联邦已经病入膏肓!纪暝,一个孤儿,因为一次荒谬的新兵分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智能机器人邪霸的独立崛起,至使联邦四分五裂!这是一个充满冒险,充满刺激的星际时代!人类科技的革命,身体的进化!御神族与虫族的恩怨!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且看纪暝一步一步的揭开宇宙的神秘,内圣外王,成就星空大帝的王图霸业!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重生之千金归

    重生之千金归

    上一世,她是“小三”的女儿,康家见不光的卑微庶女康雅乔。一场爆炸,她彻底消失在这个的世界。这一世,凤凰涅槃,当她重生成为纨绔千金沈乔,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她要携着仇恨让害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让背叛她的人一无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