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00000102

第102章 6跳出数字的误区,数量不等于质量

第十七章6 跳出数字的误区,数量不等于质量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迅捷。有一天,当它看到羚羊、梅花鹿等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还快时,于是向上帝祷告,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贴,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当它心满意足地走起路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么多的脚。它要想向前挪一步,就必须集中全部精力才不至于使那么多脚互相绊跌,这样一来,它反而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蜈蚣本以为脚越多越快,没有想到成为“千脚虫”之后反而不如光溜溜的蛇行动快捷。这进一步告诉我们,数量不等于质量,贪多没有实际意义。

很多人一个非常坏的读书习惯是恨不得能够博览天下所有书籍,成为拥有渊博知识的人,殊不知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多读书,忽略对内容的理解,收效必定甚微。“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能丰富人生的阅历,但纵观天下没有几个人是靠不求甚解的方式博览群书而成名成家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时间长了,自然脑中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记,反而还会形成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

如果能够调整一下阅读方式,不再一味追求读书的数量,侧重研读对职业发展有价值内容的图书,反复研读,领悟其阐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吸收利用有价值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读过的东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混淆不清,变得清晰和鲜活了许多。虽然和以前相比读的书少了许多,但掌握和积累的知识却丰富了许多。

“贪多嚼不烂”。其实,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何尝没有犯过贪多求数的毛病?那种贪大求数、追求高大全、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结果反而被饿得面黄肌瘦。

从地产、食品、啤酒、石化到零售、纺织、水泥、电力,很难说清华润在做什么,同时也很难说清华润不做什么。

2000年6月,华润集团宣布业务重组,将业务重新整合为分销、地产、科技以及策略性投资四个主要业务方向,通过旗下的上市公司经营以上主要业务。而实际上,人们看到华润集团的业务并没有像规划的那样进行简单的划分,整个集团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大产业链。2003年,华润集团的主营业务形成9大行业,25个利润中心。

华润业务庞杂的毛病似乎并没有被全面地清理,从行业营业额及盈利分布上,很难清晰地描述出其主业,一会儿被归为地产类,一会儿又被归为综合类,给市场的概念很模糊。

集团总经理宁高宁本人也曾说他作为总经理,上午开北京置地的会,下午可能就要开银行的一个会,晚上又要和下属研究某一产品的市场分销,而这些都是毫不相关的。

宁高宁在2004年的总经理会议上直言:“集团整体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回报率提高仍然较慢。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利润中心营业额的增长不是因为自身经营能力产生,而是通过并购来实现的增长。”

据说在美国有句很流行的话:“你想帮一个企业家,就建议他多元化;你想害一个企业家也建议他多元化。”一个企业家如果贪多陷入数字的误区,就会尾大不掉。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只做电子商务,他追求做最好的电子商务,所以阿里巴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贸易平台。

一筐烂苹果不如一口好苹果。领导要的结果就好比是苹果,无论你是多么忙碌,如果你的成果只是一大筐烂苹果的话,领导也会把他们全部扔进垃圾堆,因为烂苹果会吃坏肚子。因此,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与其制造数量,制造一大堆没有价值的烂苹果,还不如注重质量,精心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金苹果。

很多职场员工总是忙忙碌碌,追求数量的多少。一些做客户销售的员工总是希望开发更多的客户,一直在奔跑着、追逐着,可谓是疲于奔命,不能说不尽心尽力,简直就像“奔跑机器”。尽管忙碌的过程特别的精彩绝伦,但终因一无所获而暗淡落幕。

而没有想到与其四处开花,还不如深挖一个客户的资源和潜力。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认为少做就是多做,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

同类推荐
  • 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

    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

    独自在异乡奋斗的你;疲倦地和世俗抗争的你;孤独地思念父母的你;为了些许收货而内心甜蜜的你……一本写给远离故乡、在异地奋斗的年轻人的书。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有人说:父母会陪我们走完前半生,爱人会陪我们走完后半生,所以,我们永远不孤独。但是,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父母不能替你扛起所有压力,爱人不能陪你分担所有痛苦,你,始终一个人。只有学会适应孤独,才能征服这个喧嚣的世界!
  • 自助的力量

    自助的力量

    《自助的力量》,被誉为西方成功学的开山之作。全书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也”贯穿始终,结合历史上各界名人生动而具体的事例,论述了正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塑造,诸如保持勤勉、坚守信念、培养合理的金钱观以及自身修养等,铸就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功。书中教导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如何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是一本极具哲理性、趣味性和现实教育意义的名著。
  • 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跟随希拉里富有传奇性的经历,再与现代职场、生活相结合,有效地帮助女人们树立自信、敢于面对问题、解决困难、重塑魅力等,摒弃说理式的枯燥乏味,让读者得到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
  • 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礼仪作为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本书具体而详尽地介绍了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各种社交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热门推荐
  • 商界千金

    商界千金

    一场精心策划的商界阴谋,毁了她的爱情和家庭,她决心报复,但是,仅凭着自己是不够的,这时,他出现了,他,MJ集团的总裁,同时也是名声显赫的跨国公司翼云集团的接班人,她要付出什么才能报复那对男女,她还能重获爱情吗?
  • 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还是熟悉的剧情,还是熟悉的配方,开局一艘舰,同时辅助系统加身,坐看西周灭亡,洗劫诸侯,阻管仲,救小白,坐看春秋争霸,系统提示:“宿主满足双制霸路线,开启双路线,请宿主注意查收!”我就顺便救了个被史书抹掉的人物,系统你至于吗!拥有悠长寿命的我只想做个幕后的祖师,哎,现在只能迎娶白富美,当上总boss,走上权利巅峰。。。。
  •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老顽童”太古带你细数体现在古人的经济学思维,翻开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儿,妙趣横生。
  • 他带神技穿末世

    他带神技穿末世

    自带一个施展距离600米、无CD时间、控制时长15秒的控制类神技“焖”,沐阳醒在一个网游模式的末世世界。自带神技,沐阳迅速升级,带着一帮好友每天刷刷丧尸,升升级,建建聚集地,招招人,和其他聚集地联联盟,硬是把一个PVP环境的网游末世,最终玩到重新恢复了文明秩序。这是一本在网游题材中,没羞没臊休闲日常的,末世种田文。
  • 早安之老公大人

    早安之老公大人

    午夜两点,夏小米哼着不成调的歌摇摇晃晃的回到了自己在半山区的别墅,一进门,她就一脚踹掉了脚上十公分的黑色高跟鞋,然后赤着脚往二楼走去。果然是欧洲原装进口的顶级木地板,走在上面一点声音都没有,而且踏在上面还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叶耀奇这家伙还算厚道,拿了她两百万的装修费,整出来的东西好歹也能入眼。真要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这里呢,去年她二十四岁本命年生日,老爸江郎才尽想不到有什……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愿来你是对的

    愿来你是对的

    王强有一儿子,名叫王刚,小学时王刚成绩优异,品行良好。但自从上了中学,认识了所谓的兄弟后……
  • 斗罗之灵魂手笔

    斗罗之灵魂手笔

    一觉醒来,李璇离奇发觉自己躺着婴儿摇篮中。身为婴儿的李璇却对毛笔有独喜感...对斗罗毫无所知的李璇会何去何从...(本书会叙述一个截然不同的斗罗大陆,原著党勿入...喜欢的点个收藏,不喜勿喷)
  • 晚钟回荡

    晚钟回荡

    光明渐熄,钟声响起,而位不见王影......通向梦境之门已经打开,全知全能的永生之主啊……您的仆人在召唤着您! 克苏鲁世界观下的都市怪谈,讲述失忆的主人公探寻自己的身世,以及失去记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超自然事件。
  • 食戟之我有万界食材

    食戟之我有万界食材

    来到食戟之灵的世界,继承了一家破败小餐馆,没有厨艺的江明迎来了地狱开局。直到江明推开了二楼杂物间的大门。一个一个世界,在江明眼前展开……当同龄少年还在研究蛋包饭怎么才能更好吃的时候,江明已经开始将盾之勇者成名录世界中的龙蛋送上了餐桌。当大家对蓝鳍金枪鱼追捧到无以复加的时候,江明的小店菜单之中则是多了一种来自于全职猎人世界的大王鱼。火影世界的蛤蟆套餐,犬夜叉世界的妖怪之肉,妖精尾巴世界的龙肉,海贼王世界的海王类,死神世界的虚。……“该怎么让恶魔果实变得美味,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江明撑着下巴,坐在餐馆的门口,前面排了一支长长的队伍。“老板,还没到营业时间吗?”江明看了一下手表。“还差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