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600000031

第31章 中国当下的精神疑难(11)

艾伟:先锋文学当然是历史的产物,有它的合理性,我也同意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说实在的,我们都受到过这一浪潮的滋养,小说也因为经历了现代主义浪潮后变得更为简洁有力。这些我必须承认并怀有敬意。但问题在于,先锋的某些观念到后来也产生了对文学的破坏性力量,我们有些画地为牢,把文学的边界框得很小。大家都觉得文学的形式创新才是文学的康庄大道,似乎一定要魔幻、寓言才算得上是纯文学,好像那才是文学的正典,别的都不算文学。我常常感到文学界总是在期待新的东西,在期待一部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小说。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把文学界弄得很焦虑。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的恰恰是“旧”,回到常识,回到小说最基本的价值元素,回到文学的根本。比如人物丰富复杂、情感的信服力、故事或命运感等等。而这些都曾经以“先锋”的名义被我们忽略。我始终认为文学的正典应是那种脚踏人类大地的小说,是有人的温度的小说,是人物的行为可以在日常生活逻辑下检测的小说,而不是冷冰冰的所谓深刻的小说。

何言宏:我们提出,要重新回到文学的根本,其实这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重新认识到人性的问题对于文学的意义。我们今天的谈话,可能很多都是旧话重提,属于老生常谈,但这样的“旧话”与老生常谈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与社会文化语境中,其意义与价值,还有我们的有关思考,应该不同于别的时代吧?

艾伟:这个时代是常识稀缺的时代,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都缺乏常识,有时候甚至常识被当做低级的东西加以否定。在文学领域也是如此。本来在中国,写实的传统一直是非常强劲的,就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来说,更擅长于写实而非抽象、隐喻。“先锋”以后,大家对写实有些不屑,热衷于搞抽象和隐喻。当然如果你搞一个纯粹的我们从未见过的先锋文本我没意见,可我发现,我们国家很多有名的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契约”经常出现问题。在《西游记》里,孙行者从石头里蹦出来,我们知道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了一个超现实的“契约”。卡夫卡也一样,当他在开头告诉我们格里高里变成了甲虫,我们知道这也是个超现实的文本。但现在你去审查我们的一些文本,你搞不清作者和读者的契约是什么,开头可能是一个现实主义契约,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现实的,可是中间,他突然超现实了,隐喻了,寓言了。这种方式好像很深刻,实际上很不讲道理,往往不顾及人物,不顾及人性逻辑,作者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不是先锋,纯粹是偷懒,先锋简直成了他们对人物的推进失去能力后作简单化处理的借口。

先锋的另一个破坏性力量是,从此后我们的小说只把我们的历史、现实、时代当成一个假想敌,从不把时代、现实、历史以生动的具体的方式进入文本,而是推到背景以外很远的地方,大家似乎都热衷于讲一个关于永恒的故事。

何言宏:谈到历史,我认为我们的革命历史、社会主义历史一直渴望着一部伟大的叙述,我基本上持这样的观点,就是认为伟大的中文小说一定是要通过这样的叙述才能诞生,很多作家也许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文革”后中国的文学史上,向此目标奋力冲刺的作品才不断出现,我把《风和日丽》也看成是类似的努力。

艾伟:是的,文学如何处理社会主义经验,处理革命的内部问题,东欧及苏联作家确实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努力。我曾谈到的《日瓦戈医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或《一个人的圣经》都可称是这方面的典范。我们有如此庞大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可我们的写作却很少真正正面地触及这些问题。也不是没有触及,可能是我们在思维路径可能出现了偏差。

何言宏:谈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历史尤其是前三十年的历史时,我不太主张用“经验”这样的字眼,因为它很容易让人理解成简单的肯定,或者也可以用“实践”来代替?当然“经验”也可以是客观的说法。你说的偏差主要指的是……

艾伟:说成“经验”也好,“实践”也好,新时期以来,我们在处理社会主义经验时,往往是采取一种批判的、对抗的姿态。这种姿态如果仔细辨析,你可以发现一个西方的思路,即西方式的政治正确。这或许会把我们的经验简单化,使我们的经验只有一极——血淋淋的现实,而忽略了人世间另外一极,某种带着暖意、带着欢娱的生命指向。最近我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罗马尼亚的,叫《无声的婚礼》,讲的是一个村庄,一对年轻人要办婚礼,婚礼正要进行时,斯大林死了,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这可怎么好?杀了猪,宰了羊,亲戚们也带着彩礼来了,等斯大林丧期结束,猪肉羊肉都坏了,成本也太高了,于是,他们决定搞一个无声的婚礼。叙事的张力于是变得非常强劲,一方面是政治的高压,另一方面是在无声婚礼中人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另一部也和斯大林有关,叫《给斯大林的礼物》,好像是土库曼斯坦的,讲的是土库曼斯坦的一个小站的老头,是铁路工人。由俄罗斯来的去西伯利亚的列车上都是流放犯,有些人可能在半道死了,所以,老头的一个任务就是埋葬从列车上清理下来的死尸。一次,在尸首堆里,他发现有一个孩子还有呼吸,于是老头儿救了他,孩子活了下来。这时,迎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父亲斯大林同志六十大寿,全苏维埃发起给斯大林同志献礼物运动。当局说,礼物如果有创意,被斯大林选中,可以得到斯大林的接见,并可以向斯大林提一个要求。孩子希望斯大林把父母从西伯利亚弄回来,于是开始苦思冥想献给斯大林什么礼物……叙事的落脚点是老头和孩子之间的温情场景。我们再来看看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窃听风暴》,我不太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它对社会主义经验采用一种简单化的方式展示,在叙事中,完全展示的是西方的思维,一种西方式的自我拯救,叙事中的丰富性被格式化了,同我们熟悉的社会主义经验其实相去甚远。不过,我觉得像《窃听风暴》至少还是对经验进行有效处理的,我们中国作家可能是没经过任何处理就扑上去了,所以,所展示的往往是一些“嗜血”的场景。

何言宏: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我们叙事背后的意识形态中确实存在一个西方的概念。在西方的概念下,我们的现实必然和“嗜血”联在一起,这几乎是一种西方式的政治正确。

艾伟:是的。在先锋文学中,你可能发现有很多血腥的东西,其实都有一个概念摆在那儿,来自批判这样一种姿态,大家都在比力气,小说中总是出现类似像“阉割”、“白痴”、“残疾”等,反正都是非正常的、变态的——我以前的一部分小说也是这样的。这种来自现代主义观念的小说往往是极端的,偏执的,单极的。我们总是口味很重。大家都喜欢寓言化的方式,通过变形或几个意象解决问题,很少展示真正的心灵问题,展示人在复杂革命语境中的个人选择,而我是有志于“心灵问题”的。我希望在小说里展示世态的多极性,不能老是盯着那所谓的恶,要写出世界的丰富和价值的多极来。

三、情感,以及文学的基本价值

何言宏:现在我们来谈《风和日丽》。你的长篇小说《风和日丽》发表和出版后,获得了文学界、读书界以及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但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我们前面谈到的文学的情感性、可读性,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我们的革命包括社会主义历史的直面与书写的问题。在《风和日丽》中,我看到你的创作出现了一些新元素,我没理解错的话,你的小说开始变得温暖了。

艾伟:确实是这样。这种变化在《风和日丽》之前的两篇小说《小偷》和《乐师》中已初见端倪。我试图用更宽阔更公正的目光看待世界。我希望写出世界的丰富和多极,即使在悲凉人世,也有善和温情。在《风和日丽》中,我试图写出苦难人间的温情时光,写出爱、友谊、家庭的持久力量,写出绝望中的希望。

何言宏:你在《风和日丽》创作札记以及你对媒体的访问中,似乎在反复强调这部小说的情感因素——你说,“情感是小说的物质基础”,强调文学的基本价值。

同类推荐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说桑那镇的古朴,是有好多朴素的民风一直还沿袭着。比如像叶尔羌河边的渡口,摆渡的木船是不收费的。至于船工姚栓栓摆渡的工钱,是谁给的,没有人问过,也没有听姚栓栓自己说过。从姚栓栓的上辈,再到上上辈,一直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叶尔羌河到了开春,冰雪一融化,水渐渐就多了,这时候需要过河,就得有人摆渡,不然,是没法从河床里涉水过去的,倒不是河水有多深,主要是淤泥深,水淹不死人,淤泥却能把人吸进水里呛死。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十年一瞬

    十年一瞬

    普及教育是一种长期效应,是一种利在当代功于千秋的伟业。五年、十年后,人们将看到它们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和深远影响;两代,三代以后,普及教育的丰硕成果将变得俯拾皆是;亳州今天的普及教育,不仅对亳州,而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贡献之一;因此,我们怎样估量亳州完成“两基”这件事的价值都不过分;因此,较之于实现“两基”对亳州当今和后代的贡献,任何文字都显行苍白。感谢你,亳州教育。你的伟绩将功照日月,名垂千秋!祝福你,亳州大地。你的腾飞,我们将拭目以待!
  • 2016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6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热门推荐
  • 我的塑形学院

    我的塑形学院

    别人穿越都是打包金手指,千里送妹子。可我为什么这么惨?苏星在原来的世界里获得了塑形系,雷系双系魔法博士学,但在来到一个新的世界后,世界观被击了个粉碎。某铁匠铺中。。。“老子可是博士,凭什么帮你打工?我不会打铁。。。”铁匠老板双拳冒火狞笑着慢慢向他走来。。。。π_π“不论是什么,我学起来都贼快!”苏星看着空气中浓的快要溢出来的魔力,“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 非群

    非群

    京城豪门中谢家谢二爷称第二,怕是没人敢称第一。谢二爷清隽面孔,却不带半点清秀气息,凤眼总是惯性半眯着,平添几分慵懒。拥有如此容貌气质和权势的男人身边却半个女人都没有,各世家子弟私底下都传谢二爷有断袖之癖,直到逢瑶出现,惊动了京城的各个世家。逢瑶——‘平民窟’女孩,看着手中的资料,世家家主震惊后不屑,一介平民罢了,想来也是谢二爷一时兴起,玩玩而已。后来,国际金融交流宴会上,逢瑶白眼一翻,“呵呵,平民一样吊打你们!”
  • 妖王之旅

    妖王之旅

    当一个妖界王者少年突发奇想来到人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拭目以待
  • 机长烈爱,非你莫属

    机长烈爱,非你莫属

    (已完结)一对是青梅竹马,一对是契约情人。请看美丽空姐与酷帅机长之间的千回百转,痴痴缠缠。(慢热文,往后更精彩!)————————我是林筱晓。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冷柏航爱上我。因为他不会,所以这只能是愿望。当某天一不小心圈圈又叉叉后,你老套地来求婚,我别别扭扭又屁颠颠地答应,然后开始一场围墙内的拉力赛。你要低调隐婚,好,隐婚就隐婚。你要充分自由,好,自由就自由。只是,当你说要分手,我真的说不出分手就分手。。。。。。爱上你,只需一秒。忘记你,却要一生。拼尽所有后,我终于学会放弃,开始忘记。背起行囊,我将要开始一场旅程,目的是没有你的地方。你说,你的生命可以没有我。那么,我的生命也将没有你。【我是冷柏航。我把天空拉得很近,却把爱情推得很远。我后悔了。不管她是否喝了孟婆汤,不管她是否有了新的爱,我要寻回她。不择手段,用尽深情。】
  •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芈月的时代

    芈月的时代

    电视连续剧《芈月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芈月极为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芈月”这个名字只是根据兵马俑上的残存“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真正在史书上留下身影的是“大秦宣太后”芈八子。该女士是战国时期响当当的真实历史人物,她在被称为“虎狼之国”的秦国呼风唤雨几十年,一手托着秦国蒸蒸日上、走向辉煌。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不能说没有这位高祖母的功劳。虽然屏幕上的儿女情长和勾心斗角大多是虚构出来的,可全剧对于芈八子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情况的还原还是非常用心的。乱世出英雄,芈八子置身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各方势力、各个阶层都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下面,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孕育了女政治家芈八子的伟大时代吧!
  • 我渴望有女朋友

    我渴望有女朋友

    我:个人/主角/主人公。渴望:一人思念之情或者一人强烈感情。有:期待什么。女朋友:幸福生活。——————祝愿看过读者,适合未来一起,早日有情人终成眷属。不适合在一起,早日分手并重新寻幸。读者群:675578320(欢迎大家加群,一起当沙雕网友)
  • 穷比富二代

    穷比富二代

    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发誓一定要自力更生,当遇到她,一切都变了。三年后亲生父亲带着千亿来认自己亲儿子,从此命运将会彻底改变大家多多支持我是一名新开的作者感谢大家支持
  • 我真的想靠自己啊

    我真的想靠自己啊

    拥有外挂的王烛,只要获得属性点,就能直接升级功法,快速提升修为战力。悟性根骨卓绝的他,本想靠自己发奋图强。可不是他不想努力,实在是开挂太爽了。(简介太羞耻,还是看正文吧。老扑街新书,希望给大伙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 我们的校园那些事

    我们的校园那些事

    在学校经常会发生什么呢?中二少年少女一起发拯救世界的白日梦?这不是一个好笑的故事,但我觉得挺好笑的,欢迎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