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600000033

第33章 附录 艾伟主要作品目录

短篇小说

《少年杨淇佩着刀》《花城》1996年第6期

《敞开的门》《收获》1997年第2期

《表姐和她的猫》《山花》1997年第4期

《乡村电影》《人民文学》1998年第3期

《七种颜色的玻璃弹子》《人民文学》1988年第3期

《老实人》《湖南文学》1998年第10期

《杀人者王肯》《天涯》1999年第1期

《去上海》《人民文学》1999年第2期

《说话》《钟山》2001年第1期

《像一只鸟儿》《天涯》2001年第2期

《传花击鼓》《上海文学》2001年7期

《绕城三圈》《山花》2001年第7期

《水上的声音》《收获》2002年第2期

《一起探望》《上海文学》2002年7期

《小卖店》《江南》2003年第6期

《寻父记》《山花》2004年第1期

《欢乐颂》《莽原》2004年第1期

《菊花之刀》《钟山》2004年第3期

《迷幻》《收获》2004年6期

《杀妻记》《花城》2005年1期

《喜宴》《山花》2005年3期

《田园童话》《上海文学》2005年12期

《诗人之死》《上海文学》2005年12期

《父亲的愿望》《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

《小偷》《收获》2007年第5期

中篇小说

《一个叫李元的诗人》《天涯》1997年第6期

《到处都是我们的人》《上海文学》1998年第9期

《穿过长长的走廊》《东海》1999年第5期

《标本》《山花》1999年第7期

《重案调查》《上海文学》1999年第5期

《1958年的唐吉诃德》《江南》1999年第3期

《回故乡之路》《人民文学》2000年第12期

《家园》《花城》2002年第3期

《小姐们》《收获》2003年第2期

《亲骨肉》《布老虎中篇》2003夏季卷

《水中花》《花城》2004年第1期

《中篇1或短篇2》《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乐师》《收获》2008年3期

长篇小说

《越野赛跑》《花城》2000年第3期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爱人同志》《当代》2002年第4期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爱人有罪》《收获》2006年春夏卷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

《风和日丽》《收获》2009年4、5期

作家出版社2010年1月

小说集

《乡村电影》华厦出版社1999年8月

《小姐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水中花》群众出版社2004年1月

《水上的声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关于艾伟作品的评论

《艾伟小说的一种读法》盛子潮《南方文坛》1999年5期

《标本及重重光影》李敬泽《南方文坛》1999年5期

《诗性的复活》洪治纲《文学报》2000年10月

《奔跑的小说》吴义勤等《小说评论》2002年2期

《乡土与公案》王侃《文艺报》2002年2月

《文革梦魇中的人性记忆与传达》鲁雪莉《当代文坛》2002年1期

《向命运和性格的极限推进》陈晓明《文学报》2003年1月

《轻逸诗人艾伟》汪政《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3期

《符号的悲剧》吴义勤《南方文坛》2003年4期

《活在虚无与真实之中》刘婧婧《南方文坛》2003年4期

《一个现实性神话》杨国成《书评周刊》2003年5月号第1期

《黑暗中的叙述》王侃《莽原》2004年第1期

《虚构艺术世界观照生存本相——艾伟小说中的历史批判意识》马妍

《小说评论》2004年第01期

《书写绝望与反抗绝望——浙江三位先锋小说家创作评述》邹贤尧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对话:人是被时代劫持的》和姜广平《莽原》2004年第2期

《让智性在幽暗的生命里飞翔》洪治纲《中华读书商报》2004年5月

《绝处缝生的艺术》汪政《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经验必须被存在所照亮》谢有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论艾伟小说的叙事维度》王海铝《当代文坛》04年6期

《人文视点·童年视角·历史视阈——论艾伟近期小说创作的三个叙事维度》刘华《当代文坛》2005年第03期

《话语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的解构之途——艾伟<小卖店>的叙事艺术分析》杜凤鸣《当代文坛》2005年第05期

《废墟上空的鸽群-艾伟论》黄发有《山花》2005年第3期

《拯救神话的终结——评艾伟<小卖店>》宫爱玲《名作欣赏》2006年第04期

《拯救者的尴尬——解读艾伟的短篇小说<小卖店>》栗丹《名作欣赏》2006年第04期

《弱者欲望的双重奏——解读艾伟的短篇小说<小卖店>》朱志钢《名作欣赏》2006年第04期

《尴尬的尊严——解读艾伟小说<小卖店>》余玲《名作欣赏》2006年第05期

《这是一次怎样的“越界”——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艾伟的<小卖店>》孙媛《名作欣赏》2006年第04期

《颠兮倒兮,参差对照——艾伟<小卖店>的女性主义解读》马春花《名作欣赏》2006年第04期

《黑羽毛白鸽子——关于艾伟的<爱人有罪>》金仁顺《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03期

《身体与灵魂,谁为谁领路——艾伟的长篇<爱人有罪>解读》赵顺宏《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03期

《双重视角中的世象寓言——艾伟短篇小说<水上的声音>赏析》《名作欣赏》2006年第09期

《“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漫说艾伟和他的<爱人有罪>》汪政《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05期

《身体与灵魂驳难中的“罪与罚”——读艾伟长篇小说<爱人有罪>》金理《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05期

《灵魂的追问——评艾伟的<爱人有罪>》徐祝林《当代文坛》2007年第01期

《艾伟:苦难的深度隐喻》洪治纲《长城》07年1期

《艾伟:时代精神的攀越者》马季《广州文艺》07年6期

《一本小说的三种可能——评艾伟长篇小说<爱人有罪>》房伟《艺术广角》2007年第03期

《贴着地面飞翔——艾伟小说论》吴义勤房伟《当代文坛》2007年第01期

《人性的勘探与诗意的表达——论艾伟的小说创作》洪治纲《当代文坛》2007年第01期

《灵魂的追问——评艾伟的<爱人有罪>》徐祝林《当代文坛》2007年第01期

《男孩:成长和疼痛——解读艾伟小说集<水上的声音>的关键词》梅庆生《当代文坛》2007年第03期

《穿过权力与欲望的裂缝——<爱人有罪>的感性解读》田忠辉《小说评论》2007年第04期

《讲述存在的精神困窘——艾伟小说简论》梁旭东《山花》2007年第08期

《艾伟的小说创作》栾梅健《文艺争鸣》2008年2期

《论艾伟小说的批判精神》陈绪石《名作欣赏》2008年2期

《抵达精神深处的智性书写——对艾伟小说的一种解读》李雪梅《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爱”与“罪”孕育的悲歌——评艾伟长篇小说<爱人有罪>》周航杨红《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03期

《艾伟<小姐们>母亲形象的书写》张海静程丽蓉《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01期

《市民伦理中的怨恨——对艾伟小说<小卖店>的观念化解读》张艳龙《山东文学》2008年第07期

《欲望的符号信仰的缺失——论<爱人有罪>》梁建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01期

《论<爱人有罪>的伦理困惑及原因》梁建先《时代教育》08年第05期

《暴力下的扭曲、挣扎与坚守——从<卖花姑娘>到<乡村电影>》尚玉峰《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07期

《偷窃与丧失——析艾伟小说<小偷>的叙事艺术》刘树元《名作欣赏》08年第09期〗

《荒诞与虚无的生存——试析<爱人同志>对人类存在困境的追问》刘晓华《电影评介》2008年第16期

《<爱人有罪>:一个走向基督的小说》陈树宝《语文教学与研究》08年第23期

《黑暗叙述的最终方向——评艾伟长篇小说<风和日丽>》王侃《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1期

《从“寻根”到“审根”——论苏童的《<河岸>和艾伟的<风和日丽>》洪治纲《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01期

《“人性内在的深广性和广泛的隐喻性相结合”——艾伟<风和日丽>的叙事美学》刘永春《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01期

《消费时代的革命叙事——以<风和日丽>为例》申霞艳《南方文坛》2010年第03期

《<风和日丽>》私人化叙述与重构革命》周新民《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04期

《见到一个人和这个纹丝不动的世界对抗》任茹文南志刚《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04期

《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中叩问人性——评艾伟长篇小说<风和日丽>》王春林《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4期

《寻找之旅中的革命与隐痛——评艾伟<风和日丽>》郭艳《小说评论》2010年第05期

《情怀的旨归——论艾伟近期力作<风和日丽>》范菁瑜《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06期

《浅析<风和日丽>中无法释放的“恋父情结”》邱琦《电影评介》2010年第06期

同类推荐
  • 传奇叟的故事

    传奇叟的故事

    李承雨1959年生于韩国全南长兴。毕业于首尔神学大学。1981年《Erysichton的肖像》入选《韩国文学》新人奖。1993年长篇小说《人生的背面》获得第一届“大山文学奖”。2006年《传奇叟的故事》获得“现代文学奖”。出版小说集《具平木氏的蟑螂》《关于日食》《推测对于迷宫》《木兰公园》《人类不知道在自己的家有什么东西》《我真长寿》《寻人广告》等,长篇小说《Erysichton的肖像》《我的里面又是谁》《人生的背面》《植物的私生活》等。重复相同的事或相似的事,这就是日常。人人都如此。那个时段,每日必做之事就是把五本生活情报杂志和两份免费新闻翻个遍,一边又画圆圈又画下划线,一边打去电话,确认登在情报纸上的内容是否属实。
  • 经典:著名古典小说

    经典:著名古典小说

    《封神演义》是明代长篇小说,共100回,作者许仲琳。全书以宋元时期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演绎而成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表现了称扬王道、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思想倾向,说明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同时,《封神演义》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封神演义》以内容篇幅巨大、幻想奇特而闻名于世。它发挥神话传说善于想象夸张的特长,给读者以较深印象,被誉为仅次于《西游记》的神魔小说巨著。
  •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那时,我爱你,不计代价,不计得失。那时,我爱你,心无旁鹫,百折不挠。那时,我爱你,只是爱你,没有什么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或许是初恋,或许是暗恋,或许是其他。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们如何成长,他们永远鲜活在我们的心中。流年老去,她/他,依然是我们曾奋不顾身爱过的人。
  • 纽伦堡之旅

    纽伦堡之旅

    黑塞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个性的著名作家。他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段,从精神、心理方面,对人的心灵所遭受的刺痛作深层的解剖。黑塞一生向往印度和中国的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特别有缘。他非凡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浑然一体,使他的作品在激情洋溢的背后,透出几许超然。本书收录了黑塞创作于中晚期的散文代表作,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深刻思想和非凡造诣。
  • 漫长的假期

    漫长的假期

    《韩少功作品系列:漫长的假期》是韩少功的一部散文集。《韩少功作品系列:漫长的假期》以美文传达深思,以博识传达感动,矢志“用心血和心魂,用一生中全部怦然心动的回忆和向往”,为写作招魂,为生命立言。血性扩张而又理性高扬,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立言说,展示出中国文化界八十年代以来重要的思想轨迹。《走亲戚》获1996年福建文学奖;《笑的遗产》获1992年《中国作家》散文奖。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神。“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
  • 陌上公子陌相安

    陌上公子陌相安

    当红明星穿越至民国成了少帅,一同穿越的还有个母胎单身25年的粉丝小姐姐?动荡的年代,面对回到现代与爱人相守,该何去何从?怕是唯有两相安好才算圆满“从前以为相知,相爱,相守如同一颗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顺其自然,理应如此”“如今,我只愿你安好,一世周全”
  •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深幽的老宅中,一男一女衣衫不整的被推到在鹅暖石铺砌而成的地面上。“老爷饶命啊,老爷饶命啊,是三夫人勾引小的,是三夫人……”长相轻浮的男子,此刻脸色煞白,痛哭流涕的看着冷冷的看着这一幕的男子,这宅院的主人,司马无情。而一旁的女子,似乎还没有从迷蒙中清醒过来,闻言,只是缓缓的跪直身子,茫然的看了一眼说话的男子,在转头看向冷眼看她的男子,她的丈夫。净白的脸颊上还有着异样的潮红。……
  • 全球吃鸡

    全球吃鸡

    鸡者,猎物也,可为花虫鸟兽,亦指奸诈鬼恶之徒;鸡通‘缉’,吃鸡亦‘驰缉’,保周全!华历4098年,舍己救友而生命濒危的李冉,意外得到金色传说,开启私人专享实验版修仙系统,闯荡三界诸天领域,从一个心不余、力不足的16岁少年,成长为心稍余、力稍足的修仙侠士...
  • 勋染一生熏冉一世

    勋染一生熏冉一世

    他转过头,看着她,她也不知所措了,突然,他抱住她,说了一句话:你很特别,我喜欢你这样的女孩。。。。。。。
  • 斗破之另类帝王篇

    斗破之另类帝王篇

    穿越了,猪脚穿越进入斗气大陆,成为萧炎,本以为可以有恃无恐的一路成帝,可意外发生了,药老无法顺利苏醒!嘿嘿,话不多说,此萧炎彼萧炎,他将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斗破苍穹,即便没有药老,他一样可以续写属于他的帝王之路,他……将为你揭晓所有穿越者的原由。
  • 我不是人

    我不是人

    《我不是人》是一部特立独行的小说,“我不是人”不是自己扇自己嘴巴子,而是困惑和倦怠于眼前的成人生活,为自己的尴尬身份寻找的托词,也就是说,是假想,假设“我不是人”,我变成了宠物狗、老虎、骏马、熊猫、圣人、老鼠、十九世纪的外国人、孔雀、孩子、鱼、神仙、未来人……十二种可能的“变形”,构成了这部庸人版《变形记》。
  • 南越第一妃

    南越第一妃

    这是一部根据史实改编的爱情传奇小说,它以汉武帝平定南越为背景,演义出一段樛太后和安国少季之间牺牲小我爱情,樛氏远嫁给南越国王子赵婴齐,后成为南越国太后。讴歌为国家统一大业做出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弘扬纯洁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今天维护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 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

    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