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600000020

第20章 因明学(2)

(1)实际是同品,不可以称为同品者。如无为虚空,是论证“声是常法”的同品,但不能称其名为同品,因为,无为虚空是常法,声是无常法。

(2)实际是同品,可以称为同品者。如水瓶,是论证“声是无常法”的同品,水瓶与声音,都是有为法,二者性质相符,可称其名为同品。

(3)既非同品,也不可称其为同品者。如无为虚空,既不是论证“声是无常法”的同品,也不能称其名为同品。

(4)可称异品而实非异品者。如无为虚空,在论证“声是常法”中可称异品,但实非异品。因为,无为虚空与声性质不同,故可称其为异品,但无为虚空,不是常法的异品,而是同品。

(5)既非异品,也不可称其为异品。如水瓶,在“声是无常”的论证中既非异品,也不可称其为异品。

(6)既是异品,也可称其为异品者。如无为虚空,在“声是无常”的论证中既是异品,也可称为异品。因为,无为虚空,是所证法无常的异品,又与声的性质相异。

同品与异品的相互关系:同品对异品是对立关系,异品对同品是非对立关系,因为,异品本不存在。为什么说异品本不存在呢?因为,从理论上讲,一切存在都是同品;因为,一切存在都是正因的同品;因为,一切存在都是合乎相应规律的存在,凡是合乎相应规律的存在都是相应的同品。如水瓶是“声是无常”论证中的正因的同品,无为虚空是“声是常法”论证中的正因的同品,因为,水瓶、无为虚空都是论证中各自相对应因法的同品。那么,无为虚空不是“声是无常”论证中的正因的异品吗?是的,但是,无为虚空也是“声是常法”论证中的正因的同品。

3.同喻、异喻。

比量推理分自证和他证。自证就是自己按照逻辑规律,从已知因,证得未知事理的比量推理方法。他证是以合理的论证方式,将自知之事理,晓谕他人的论证方法。在他证中有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比喻抽象隐蔽的事理的喻支一项,因此需要了解同喻、异喻的概念。

同喻的定义是:凡设为同喻者都是同喻。一切存在都可作同喻,一切非存在也都可作同喻。如水瓶、牛、树等可作同喻,龟毛、兔角等非存在也可作同喻,因为,它们可作非有的同喻。

但设为异喻,未必是异喻。因为,总体上是没有异喻的。虽在具体的论证中有异喻,如在“凡是所作性,都是无常性,如水瓶;凡非无常性,皆非所作性,如无为虚空”的他证式中,无为虚空是该论式中的异喻。但在总体上是没有异喻的,因为,总体上是没有异品的;一切存在都是合乎相应规律的存在,一切存在在“存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因此,一切存在都是同品、同喻。异品、异喻是对于各自相对的具体事物而言,没有普遍性,故从普遍意义上讲,只有同品、同喻。

二、正因的定义

在因明学的推理论证中,论证结论对错的决定因素是“因”。因此,“因”在因明学中占据主干和中心地位,一切学理知识都是围绕“因”这个主干主体展开的。因此,因理是因明学的关键。

“因”是理由、论据。理由、论据在其性质分有效和无效。有效论据称正因,无效论据称似因。

正因,也称真因。正因的定义是:具三性者为正因。

因三性,旧译为因三相,“相”有性相、形相二义,故译为三性。具三性的“具”有“具有”和“是”两种含义。藏传因明向用词严谨周密化的发展过程中,从前期的“有三性”,演变成了后期意义更为精确的“是三性”。

三、与正因相关的规律

所谓因三性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及异品遍无性。下面分别介绍。

(一) 宗法性

1.定义。正量确认,在该论证的无过欲知有法上具有与论式相应属性者为宗法

性。或者说,正量确认所设因法具有与宗法的相应属性者,为具宗法性。此定义是作为因法三性中的第一宗法性所作的定义。“宗法性”是“因”和“宗”之间所构成的关系。在这个定义中限定了三个条件:

(1)作为正因的“因”必须具有宗法的性质,而且涵盖宗法。如作为论证“声是无常”的因“所作性”必须具有宗法(声)的性质,而且其“所作性”必须全面涵盖宗法的性质。如设“虚空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在这个论证中,作为“因”的所作性中不具宗法——虚空的性质,所作性和虚空没有关系,因此,推不出“虚空是无常”的结论。又如,设“存在是有为法,因为是无常法”,在这个论证中,作为因法的“无常法”不能全面涵盖“存在”,在“存在”中包含无常法和常法,因此存在未必都是无常法。故用无常法推不出“存在是有为法”的必然结论。

(2)作为正因的“因”,必须具有宗法(欲知有法)的相应性质。此“相应性质”是指:在“是”义论证中,作为宗法的性质,就是因法的性质;如“声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的论式中的宗法——声,就是因法——所作性。在“有”义论证中,在宗法上具有因法。如在论证“山上有火,因为有烟”的论式中,宗法——山上,具有因法——有烟。因法具有宗法的“是”义和“有”义相对应的性质,就是宗因相应义。

(3)作为正因的“因”具有宗法的上述性质,必须要有正量确定。如在和别人辩论,辩论的宗法,如声或者水瓶之类,首先要我方和对方都认可、确定。而且,这种认可、确定必须是由正量认可、确定。什么是正量呢?正量就是正确认识。正量的定义是:无误新知。“无误”就是主观认识准确无误地反映认识对象。“新知”就是反映处于刹那变化中的事物的此时此刻的新情况。简单而言,就是正常感觉所确定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论题的宗法。“无过欲知有法”就是有意义欲知有法。有意义欲知有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以某种因,论证某种法而所设立之有法;二是已知该有法具有因法性而不知有无欲知法性。在宗法性中的无过欲知有法,也必须要由正量确定。

2.正因与宗法之间的逻辑关系。

(1)宗法上必须要有因法的属性,否则,就犯不具因属性而因不成立的过错。如在“声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的论证中,在宗法——声上,具有因法——所作性,故此因可以成立;如说声是无常,因为是兔角。在宗法——声上,不具因法——兔角,故此因不成立。

(2)因法上必须要有宗法的属性,否则,就犯因不具宗法性过错。如在“声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的论证中,在因法——所作性上具有宗法——声的属性,故此因可以成立;如说“兔角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中,在因法——所作性上,不具宗法——兔角的虚无属性,故此因不能成立。

(3)宗与因之间必须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否则,就犯宗因相互无关,不能成立的过错。宗因对应关系是指宗因同性关系,如声与所作性之间的同性关系和宗法上因法的宗因具有关系,如“山上有火,因为有烟”论证中的山与烟的关系。如说“声是无常,因为是眼睛所见”,声音是耳闻境,非眼识境。因此,此宗因之间,不存在相对应关系,故此因不能成立。

(4)因法所具有的属性,必须是宗法的属性,否则,就犯因法的一部分属性,不具宗法属性而不能成立的过错。如“见双月眼识是现量,因为是无分别非错识”的论证中,因法——无分别非错识的“无分别”,是宗法——见双月眼识的属性,但“非错识”不是见双月眼识的属性,因为眼见双月是错识。因此,此因不能成立。

(5)宗法所有属性,必须是因法所具有而因法涵盖宗法,否则,就犯因法不具宗法一部分属性而不能成立的过错。如“声是无常,因为是人造”论证中的因法——人造,不能涵盖声音的全部属性。因为,声音除了人的,还有自然界发出的。在这个论证中的宗法——声,如果指的是人造的音乐声,是人造这个因法所具有的属性,如果声泛指一切声音,那么,人造的属性就不能涵盖。

(6)宗和因,以及宗和因的关系,必须经由量识确定,否则,就犯不能确定而因不成立的过错。如在未经探测的情况下说:此地地下金矿,黄金储藏量很丰富。对作为宗法的“此地地下金矿”,有无不能确定,此宗法不成立。如说:海里有火,因为有烟。在无法确定是烟是雾的情况下,对此因有怀疑,故不成立。如听到山沟里有雉鸡的叫声,此处有并列的三个山沟,可以肯定雉鸡的叫声,就出自这三个山沟,但无法确定雉鸡在哪个山沟的情况下说:中间的山沟里有雉鸡,因为有雉鸡的叫声。在这个论证中宗法——中间山沟,和因法——雉鸡的叫声,中间的逻辑关系无法确定,对此宗因关系有怀疑,故此因不成立。又如,对设为宗法的“声”和设为因法的“所作性”的性质缺乏了解,对“声”和“所作性”的关系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也属不确定而不成立之因。

(7)在同一组论证中,宗与因、宗与所证法、因与所证法彼此之间必须是不同概念,否则,就犯概念相同无新意过错。若宗因概念相同,起不到论证的作用;若宗法和所证法概念相同,知宗法就等于已知所证法,论证不存在未知义;若因与所证法概念相同,知因就等于已知所证法,论证毫无意义。

(8)因所具有的宗法性,必须得到辩论的甲乙双方的一致认可,否则,就犯甲乙双方或某一方不认可而因不成立的过错(宗法性的表述见前面宗法性定义部分)。

上述八条是正因对宗法所必具关系的归纳。

3.因与所证法之间的关系。

因与所证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因与所证法之间若无这种关系,在论证中就推不出必然的结论。在《集量论自释》中说:“若无关系,无法确定同品遍及性与异品遍及性。”因与所证法之间的关系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关系,正面关系称:同品遍及性,反面关系称:异品遍及性。因与所证法之间的这两种关系,分别构成“因三性”中的第二性和和第三性。

(二) 同品遍及性和异品遍及性

1.定义。

(1)同品遍及性的定义是:正量确认,唯有在该论证的同品上具有与论式(“是”义、“有”义)相应属性者为同品遍及性。如在“声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的论证中作为因法的“所作性”,唯有在其同品(宗与所证法的同品)“无常性”上是遍有,即凡是所作性,都是无常性。简单地说,就是“同品遍有性”、“同品定有性”。

(2)异品遍及性的定义是:正量确认,因与该论证的所证法的性质直接相连而在该论证的异品上绝无与其论式所相应的属性者为异品遍及性。如在“声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的论证中,作为因法的“所作性”与作为该论证所证法的“无常性”性质相连、相同,因而与其异品——非无常性相排斥,在其异品上绝不存在与其论式(“是”义、“有”义)相应的“所作性”。

同品遍及性和异品遍及性是同一种性质的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其中任意一方存在,相对的另一方便也必然存在。如“所作性”唯有在同品“无常性”上存在的限定,就排除了“所作性”在其异品“非无常性”上的存在。无常和非无常是矛盾概念,肯定一方,就等于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等于肯定另一方。肯定“所作性”唯有在同品“无常性”上有,就等于否定了“所作性”在异品“非无常性”上有。否定“所作性”在异品“非无常性”上有,就等于肯定“所作性”唯有在同品“无常性”上有。否定判断“异品上无”排除了“异品”的全部外延,但肯定判断“同品上有”没有限定“同品”的外延,因此,在其定义上加上“唯有”、“遍有”的限定词。为了排除歧义,需要在异品遍及性的定义中必须排除异品的全部外延,否则,同品上有,并不能排除异品上有。

2.同、异二品与正因的关系规则。

(1)正因的属性,必须是同类事物共有的属性,如果只是单一对象的属性,就会变成不共不定因。如说“声音是无常,因为是耳所闻”。“耳所闻”是声音性相,“耳所闻”与声音意义相同,如果知道“耳所闻”是无常,不会不知道声是无常,若知作为因法的“耳所闻”是无常性,知因就等于已知所证法。而因明的比量推理中,因法是已知前提,所证法是未知法,如果知因法,就意味着知所证法,那么,推理就成没有发现新知(未知法)作用的无意义论证。这是其一。

其次,在“声音是无常,因为是耳所闻”论证中的“耳所闻”是声音的独有属性,非同类事物的共性。因此,没有同类的佐证比喻,即同喻。既然不知道声是常法,还是无常法,与声同义的“耳所闻”也同样无法证明声是常法还是无常法。

最后,说“声音是无常,因为是耳所闻”,就等于说“声音是无常,因为是声音”,就犯宗因无别的过错。

(2)因法概念和所证法概念的外延必须相等,或者所证法概念包括因法概念,即因法概念的外延小于所证法概念的外延。如在“声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的论证中,因法——所作性概念的外延,与所证法——无常性概念的外延,是相等的。即凡是所作性,都是无常性,凡是无常性,都是所作性(所作性指因缘形成的存在)。如在“锣鼓声是无常,因为是人造”的论证中,因法——人造概念的外延,小于所证法——无常概念的外延而被包括在无常概念之中。即人造声音是无常法,但无常法声音不等于人造声,还有非人造自然声,如风声雨声等。

(3)因法的概念外延,大于所证法概念的外延,就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肯定性的论证中,若因法概念的外延大于所证法概念的外延,且包含相反性质者,就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如“声音是无常,因为声音是存在”的论证中,因法——存在的概念外延大于所证法——无常概念的外延,存在包括常法和无常法,因此,由存在推不出声音是无常法的结论。

二是在否定性论证中,因法概念的外延大于所证法概念的外延的情况下,仍然是有效的。如说:雪山上没有檀香树,因为雪山上没有树木。在这个论证中,因法——树木的外延,大于所证法——檀香树的外延,有树木不一定有檀香树,若没有树木,一定没有檀香树。

(4)因法和所证法之间,必须有同性或者因果关系,否则,就犯因与所证法无关连的过错。如“园林中有湖,因为有树”的论证中,因法——有树,和所证法——有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园林中有树,不能证明园林中有湖。

(5)遍及同品与异品的共同因,不能做正因。如声是常法,因为是所量境。“所量境”包括常法和无常法,而且,所有常法和无常法都是所量境(认识对象),所量境是遍及同品和异品的共性,因此,此类共同因,证明不了其所属所证法的常无常属性,故称共同不定因。

(6)对同品和异品同具两面性歧义者,不能做正因。如“看见蓝色的眼识是现识,因为是根识”这个论证中,同品“现识”有根现识和非根现识的两面性歧义,异品“非现识”也有根识和非根识的两面性歧义。是现识而非根现识者,如意现识、自证分现识、瑜伽现识等;非现识的根识如眼见双月的错识,非现识也非根识者如分别识。

(7)同品上遍及,异品上有两面性歧义者,不能做正因。如“海螺声是人造,因为是无常法”这个论证中,“无常法”作为因,在同品“人造”上是遍及的,因为人造法都是无常性,在异品“非人造”上有两面性歧义。因为,非人造法有虚空之类的常法,也有风雨雷电之类的非人造自然现象无常法。

(8)异品上遍及,同品上有两面性歧义者,不能做正因。如“海螺声是非人造,因为是无常法”这个论证中,“无常法”作为因,在异品“人造”上遍及,因为,人造的都是无常法;在同品“非人造”上有两面性歧义,即非人造的有无常法和常法。无常法属非人造者如风雨雷电,非人造常法如无为虚空。

同类推荐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人间万事

    人间万事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本书是星云大师撰写的专栏文集。书中探讨了包括人情、人性、人心的善恶好坏等社会问题,对家庭、社会、世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总体讲是运用佛教的理念、智慧破解人生各种困厄。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无所谓

    无所谓

    以无所谓的心态行走人生,行走社会,肩头轻松,脚下轻快,心里超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抖落身上的血渍与灰尘,轻装上阵,一身释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放弃生活的负担与烦恼,无虑无忧,一往无前;无所谓可以让我们超越人生的羁绊与牵累,阔步行进,一路平坦。
  • 我觉醒了最强异能

    我觉醒了最强异能

    楚凡穿越到了一个充满异能的世界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妹子。觉醒了雷系的他一直想隐藏自己的能力。但实力却不允许他那样做。“我觉醒了雷系,我也很无奈,我想低调,可实力真的不允许!”
  • 原来我是仙一代

    原来我是仙一代

    一股神秘力量降临人间,以一座城为祭坛,千万人为祭品,施行上古禁忌之术,阴阳秩序与天地法则由此动荡,人间祸端频生。妖物走出了封地,僵尸掘开了坟墓,阴魂厉鬼勾魂索命。南馗,一个从千万祭品中逃脱的青年,有一天,一位仙翁找到了他。“你本是仙!”“那您这是……要带我回天上吗?”“不,天庭被占领,我是来凡间避难的!”“……”“你的名字写在《天庭花名册》上,如果灾难降临这片土地,你……也逃不掉的!”“……”南馗两眼一翻,吐血不止:“日你个仙人板板!” _ _ _ 注:本文非修仙非玄幻,集都市、灵异、末世、神话、灵气复苏为一体,欢迎阅读。
  • 今天我的马甲又丢了

    今天我的马甲又丢了

    墨家有女,名为墨离。性格乖巧温润,在学校翻不起大风浪的。这是墨家透露出的一个信息,关键是还有人信了。墨离:偷笑一会可是学校没有人敢惹她。墨离自己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马甲掉了一个。某人:“不方,稳住,我还能浪!”随之一系列的事情,她的小马甲掉了好几层,墨离仅仅抱着最后几个小马甲瑟瑟发抖。却被男人一脸无辜的公开。墨离:MMP「女主手腕很大,纯粹瞎写不喜欢可以不评论」——小剧场——薄夜问她:“请问亲爱的,你不只掉了所有的马甲,还掉了一个东西。”墨离懵:“啥?”“你的高冷人设。”墨离:……
  • 劫后启示录:共鸣

    劫后启示录:共鸣

    那场卷走数十亿人的太阳风暴摧毁了世界,留给幸存者们的,不再是那个曾经属于人类的世界……瑞秋·惠勒继续带着两名伙伴向着外祖父富兰克林建于群山中的营地进发……富兰克林和豪尔赫在军队和变异种的夹击下,艰难维系着营地的生活……孤身一人的坎贝尔凭着仅存的记忆,继续着没有终点的旅程……一处仅有里程碑数字的秘密军事基地似乎成了重建人类文明的关键,但敌人们——那些被称为“耀斑丧尸”的变异种——却远比幸存者们在更快地适应这个世界。原有的界限正被不断打破,一个可怕的事实正渐渐出水面:这些太阳缔造的新世界主宰,正与它们尚为人时的那个世界产生共鸣……
  • 异界之荣耀之子

    异界之荣耀之子

    让工业之火在异界熊熊燃烧,让神灵成为世界发展的养料,以超凡之邪力叠加无限的力量,以智慧之双眼看透世间之法则。看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如何在异界书写自己的传奇!主角拥有英雄联盟邪恶小法师的超凡邪力,喜欢克苏鲁,DND,魔兽的读者,一定不会感到失望的。
  • 胭脂醉:我不是小太监

    胭脂醉:我不是小太监

    胤朝皇宫,七月半的夜晚,倾盆大雨中,冷宫王才人所在的偏房总管太监何福死于意外,养女何妙妙发现养父丧生,在与王才人商讨之后,考虑到身处冷宫,为了免去风波,也为了讨这一口饭吃,何妙妙毅然决定埋葬养父,女扮男装,从此走上了一条假扮小太监的不归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龄爱钱女:擒爱酷总裁

    大龄爱钱女:擒爱酷总裁

    一次意外相遇,注定他们两人彼此不离。他冷傲自大,却在面对李晴天这样的女人,他总会感觉到无能为力,或是患得患失,很想抓住,却总跟他背道而驰。她爱钱天真,想段赫南这样的男人,想想她都觉得吃不消,脾气坏,霸道,可是却总会在她无助伤心的时候陪着她。该怎么说,爱情命注定,很矫情,却很真切。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雄鹰盾牌

    雄鹰盾牌

    晨光领地的早晨,星星点点地下着几滴雨,干燥闷热的空气,立马变得湿润、细腻、舒适起来。游萌公主早早起床,站在窗户旁边,优雅地掀开了窗帘,看着如珍珠一般滑落而下的小雨滴,她欣喜地伸手,去触摸小雨滴。“滴答、滴答”,小雨滴发出有节奏感的声音,像是曼妙动人的旋律。看着美丽动人的风景,听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呼吸着甜滋滋的新鲜空气,游萌公主满脸笑容,因为她守护的维卡尼亚王国的四大领地之一晨光领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安居乐业。“该换衣服,开始工作了!”游萌公主想着,既然父王把晨光领地交给了她守护,那么就要及时处理公务,让整个晨光领地,井然有序!小雨滴还是“滴答滴答”地下着,游萌公主甜美可爱一笑,转身,就在游萌的一转身之间……小雨滴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