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3300000112

第112章 旁观者清的长孙狐狸

“秦王,陛下为何调离克明老弟?可是二相与太子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

秦王府,议事厅。

驸马爷柴绍一听秦王说出天子对接下来稳定南北的安排,遍急促询问。

河西、江南的安抚的确是大唐的重中之重,可长安能臣不在少数,怎么就非得从天策府委任?

而且,一次要把房杜、全都调离。

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很难不让人生疑。柴绍周围秦琼、罗士信等人也都等着秦王的答案。

秦王眉宇中也是一片愁云,大唐谁人不知房杜乃天策府智囊,天子虽然只是稍稍透露出这种意思,但他已经如临大敌。

李世民没开口,一旁长孙大胖墩眯着小眼说道:“秦王,天子可是看陈光蕊连翻在战场得胜,觉得已无需天策府应对战事?”

长孙无忌这一句话,让屋内众将脸色都不太好看。

什么叫无需天策府?

即便是和陈骏有了不错私交的秦琼、罗士信,此刻也皱起了眉头。

交情是交情,若交情阻碍了他们所效忠的秦王,那么是否还有必要结交下去?

“诸位以为,本王是否应该应允天子的提议?”沉默良久的李世民终于开口,但他的问话也出卖了内心的纠结。

即便英勇如秦王,也有难下决断的时候。

“自然不可,若是答应了陛下调离克明、玄龄,陛下定会得寸进尺,到时在场我等还有几个能留在长安城?”

柴绍再次出言,身后几人也都点头。

天策府有如今势力,是秦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别说秦王不能服软,他们也不会允许秦王向太子甚至是天子低头。

这是天策府的共同利益!

“秦王。”

也是此时,身为当事人的房玄龄捋了捋短须,开口道:“江南之重、运河之重,于长安有大利。”

话音落地,柴绍当即瞪眼:“房老儿你什么意思?甘愿去江南?”

“老夫之言,乃是以国为重!”

房玄龄虽然在家是个惧内的,但身在朝堂可不是真的好脾气,袖子一抖看也没看柴绍,只望向李世民:“秦王,若陛下欲调下官前往江南,还望不要否决。”

李世民没有因为房玄龄的一句话而激动,平静问道:“为何?”

房玄龄闻言当即出列,行礼道:“还请秦王给玄龄三至五载,下官想去江南看清楚杨广为何至国于危难都不曾回都,也想看清楚运河之大,江南五谷之丰。”

三五载!

房玄龄竟然真的有出长安的念头。

房玄龄说完,李世民低眉沉默,长孙无忌也闭上了眼睛。

柴绍张嘴想说什么,但此刻厅内的紧张气氛,却让他不知要从何说起。

更何况,现在能做主的只有秦王。

“克明,此事,应如何教我?”李世民低着头询问,他现在的心情已经不是复杂二字可以说得清。

听到秦王问话,号称天策府断策智士的杜如晦,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敢轻易下决定。

长安局势浑如泥潭,谁能保证三五年内无任何变故?

但如果以长远计,如果自己与房玄龄欲掌相权,不能彻悉北地、江南,又如何堪当重任?

杜如晦感到为难,李世民也看出了房杜二人的为难,吐了口气正要说话,长孙无忌忽然睁眼:“你等皆可去,长安有我与舅舅在。”

长孙无忌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他身上。

大胖墩甩了甩他后脑勺的小辫子,望向李世民开口道:“秦王,陛下既有此意还与您说了,您便不可再与天子念头相左。”

柴绍这时终究是忍不住,问道:“长孙,你也叫秦王低头?”

“势比人强,此时不低头难道非要撞个头破血流?”

长孙无忌冷笑反问,随后道:“此事说是糟糕,但也是秦王的契机。以往太子掌国,对各州府任用从不许秦王插手,如今既要拆分天策府,总会给二人官位。”

“方才我就在想,秦王若只是迫于天子威仪颔首,太子说不准会以一县小令打发玄龄、克明。既如此不如积极配合,明日早朝主动向天子讨个够他二人施展的官职。”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长孙无忌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论谋策他的确不比房杜,可要说权谋他长孙可是从小看到大的。再加上自己的一点点小天赋,确实容易找到最适合的应对方法。

就连李世民听完这句话,也恍然的拍了一把大腿。

是啊!

光想到天策府要被拆分的危险,自己怎么就忘了以退为进?

退一步,海阔天空呐!

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会也露出了笑容,如果真能如此,他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将大唐南北情况尽握手中。

只是柴绍依旧觉得不妥,摇头道:“莫要想的太天真,太子和天子既然要打压我等,岂会再给高官?”

长孙无忌既然开口,就是真的想的很清楚了,当下起身:“光有秦王请奏自然不行,可若还有他人愿意相帮呢?”

柴绍追问道:“还有谁能帮忙?你莫不是以为裴寂、殷峤肯为秦王说话?”

长孙爬起来已经准备离席,嘴边轻轻一撇:“新晋伯爵,陈骏。”

陈骏?

他肯?

柴绍闻言瞪眼:“你莫不是说笑?”

“懒得与你废话,我得现在就去寻王妃,让她出面去一趟公主府,晚了可就不妙了。”

长孙随口应付柴绍一句便朝着李世民行礼,说道:“还请秦王即刻去备些礼物,王妃许久不上平阳公主府登门,这番礼可不能送轻了。”

柴绍被长孙无忌那种看智障的眼神给气的不轻,更是被他口中说的话气的想打一架。

去平阳府上,还需要王妃去?

他可是平阳公主府驸马啊!

柴绍刚想说他去,可话到嘴边,他依旧不知道要去公主府做什么。

直接让公主为秦王求情?

好像,以眼下自己和公主的关系,这么说她不会听罢。

一想到这,柴绍只能恼怒的坐回去。

然而他刚坐下,房玄龄却又捋须颔首:“公主明大义,应当愿意为秦王去见一见殷家丫头和陈骏。”

李世民一开始其实也没明白长孙无忌为什么急匆匆说完就要去后院找无垢,现在听房玄龄一解释,顿时两眼放亮。

的确,有些话女人来说或许比这一屋子男人说要管用的多。

既然如此,李世民自然是跟着起身:“你等稍待,我去寻一二珍宝,让观音婢带去公主府,若能成今夜定有回讯。”

同类推荐
  • 穿梭在晋朝

    穿梭在晋朝

    主人公是一个青年医生,穿越到平行空间的晋朝后,以一己之力避免了悲剧性的“八王之乱”,并逐步引导,发展出了可匹敌现代的科技水平。同时,让大量华夏移民跨越白令海峡,开发了大部份美洲,扩展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而且,到后来新世界的科技水平甚至超过了现世界,以至于反过来向现世界输出技术,特别是提供了能源、癌症等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 三国之兴汉封神

    三国之兴汉封神

    诸葛亮黑化,修炼禁术唤醒前世记忆,摆出上古大阵!张鲁进入天师道秘境练成法术,召唤鬼卒出战……结束三国乱世之路如此艰难!(欢迎来给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封神,感谢你的收藏和所投下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感谢你的订阅和任何形式的支持。)
  • 扫水浒

    扫水浒

    《扫水浒》,都头郓哥著。《水浒传》现代续书的诚意之作。作者参考了关于宋江起义的诸多零星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合理想象,力求还原梁山泊大聚义后由盛转衰及梁山好汉归宿的全过程。为与《水浒传》原著契合,作者延续了古典小说中古白话的写作风格,使人读起来并无时代的错乱感。全书以卢俊义惊噩梦开篇,讲述梁山大聚义后,宋江、吴用等见天下大乱,又应推背图上宋室将亡之谶语,遂决意据龙兴之地,成王霸之业。一时间,东、西、南、北好汉,群雄并起。青、齐、单、濮诸州,烽火连天。战官军、诛豪强,天下响震。不料自洪太尉误走妖魔后,张天师得华山陈抟之助,请得二十八星宿下界,收捕罡煞,延续宋祚。梁山好汉与星宿英雄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 大明有个西药铺

    大明有个西药铺

    什么?大明没有西药铺?医学院高材生张本草,魂穿大明,难道就只能靠一张贱嘴生存?不会诊脉,但会看B超啊!不会写药方,但懂抗生素啊!不会针灸,但手术刀玩的溜啊!只要给我个西药铺,我可以立马起飞......“叮铃铃~~您有西药铺送到”额......这么巧吗......那就......起飞吧......内,除八虎之祸;外,荡四海之寇;外放,平息宁王叛乱;回宫,陪着皇帝荒唐。“嘘!别声张!我是张本草,我在大明有个西药铺!”
  • 大唐第一狂徒

    大唐第一狂徒

    李三穿越来到了大唐末年。黄巢起义军马上就能占领长安,建立大齐;朱全忠正野心勃勃;秦宗权才刚刚当上偏将;还有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年代,要来了……
热门推荐
  •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是人的江湖,有多少精明能干的高手没有输在刺刀见红的沙场,而是输在了暗流汹涌的内部关系上。我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学规律,掌握“职场读心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书精选世界上最权威的心理学定律,结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让你看透周围人的内心,在职场游刃有余!
  •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以新的史料与视角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新音乐运动、左翼音乐、抗战音乐、秧歌运动,萧友梅、黄自、黎锦晖等老音乐家,田汉、聂耳、冼星海等革命音乐家的业绩,《国歌》、《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哀乐》等的创作与演出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做出了新的解读。作者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在书中贯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努力发挥音乐史学研究的正能量。
  • 娇妻请签收

    娇妻请签收

    “小三入宅,糟糠之妻露宿街头”、“正妻为挽回丈夫,街头给小三下跪”、“婆婆为抱孙子,请情妇入家门,赶走正牌媳妇儿”……这一个个的,都是些什么狗血标题?一张清秀的小脸就和麻团一样乱拧在一起,云清梨鼻子上架着副黑框眼镜,却挡不住她一天一夜没睡觉的黑眼圈。“清梨,排版怎么样了?马上就要送印刷厂了!”隔壁的王大姐一个饿狼扑食,泰山压顶一般压在了云清梨那瘦瘦小小的身板上,……
  • 三阴阳

    三阴阳

    本书以三阴阳出世到发迹到露出原形为线索,勾勒出一位貌似忠厚却工于心计、拨弄是非、阴险自私、损人又害己的人物形象。作者以锐利的笔锋揭穿了一个个变术,剥离去层层外衣,露出了一个鲜活的怪胎。同时,描写了县县办师范时期一位被乱点鸳鸯谱点到学校任主要领导的乡镇干部楚里的所作所为,把一所学校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以至不可收拾。客观上为三阴阳、江东京等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气候和土壤。
  • 几度秋凉天下平

    几度秋凉天下平

    有人飞剑快意恩仇,有人拖刀劈了几个州,柳无刀要那天下太平,好叫恩怨别乱了风波
  • 重生之第一名伶

    重生之第一名伶

    作为曾经的京剧第一名伶,林谦一朝醒来,发现自己浑身是血,手里被塞了一把破吉他,还要去参加一场地下摇滚比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还能咋的,凑合上呗。谁料一不小心,就唱成了开创古典京剧与现代摇滚融合的先锋,一不小心,就把整个流行音乐界给征服了。
  • 湘雨楼词钞

    湘雨楼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王妃又又又炸了

    王妃又又又炸了

    末世铁血女汉子凤非烟,魂穿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空中,而且宿主还是一个痴儿。母不详,父不爱,嫁个相公拿脚踹。你是侯爷怎么了?姑奶奶也是公主!你是战神怎么了?姑奶奶霸气侧漏的时候自己都怕,你信不信?既然娶了你姑奶奶,姑奶奶也对你认了真,你敢花心一个试试?看别的女人?呵呵,滚过来!对姑奶奶不好?呵呵,滚过来!白莲花也敢上门?呵呵,滚过来!滚过来让姑奶奶我踹死你!
  •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第1辑)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第1辑)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学科主办,以组织、发表学科内各类学术评论(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或特藏文献等)为基本方式,致力于追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前沿状况、反思学术史经验、前瞻未来动向。本书是第一辑,分为“十年前瞻”高峰论坛、特稿、专题:《古本戏曲丛刊》与戏曲文献研究、特约访谈、新著序跋、前沿思考、会议综述七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