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7400000001

第1章 平外患 英雄解内忧

侠之隘者,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安邦定国。

(一)

迢递关山身历遍,

烟霞胜处曾游。

九江江畔系孤舟。

匡庐如画里,

南望挂天浮。

---临江仙?望庐山张辑(宋)

江西鄱阳湖畔,庐山岳拔耸峙,山雄路险,壁立千仞,林深沟沉,天然一道屏障,山脚下一条官道逶迤向南。

此时正值六月天气,午时红日胜火,湿热沉闷,一队人马缓缓南行,只见旌旗猎猎,刀枪闪光,浩浩荡荡,足有数万之众,均是戎装打扮。

队伍前头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上坐着一位面庞白净、鼻直口阔、雍容富贵之人。此时虽有麾盖遮顶,亦是满脸流汗,但见他用手遮住额头,仰头望了望天空,转头说到:“溽热天气,叫弟兄们歇息片刻,兵不卸甲,马不解鞍,埋锅造饭,错过午时再走。”

这位雍容富贵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奉康熙皇帝的旨意带兵千里驱驰,平定云南蕃王吴三桂叛乱。

脸膛黝黑,剑眉虎眼,连鬓胡须的军官哈合尼答应一声,拨转马头喊到:“王爷有令,天气酷热,兵不卸甲,马不解鞍,各找阴凉之地歇息,埋锅造饭,午后进发。”立即有兵士依次传了下去,数万人的队伍顿时向道路两侧的树林中奔去。

古道两旁皆是老林,枝繁叶茂,浓荫蔽日,一条河绕山脚蜿蜒流过,天然一处消凉解暑之地,兵士们纷纷拥到河边,掬水泼脸,欢呼雀跃。

安亲王岳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来到路边一处破败的凉亭前,翻鞍下马步入凉亭,面色冷峻,旁边人将石凳上的灰尘拂去,安亲王大喇喇地坐下,手指庐山说到:“庐山东偎鄱阳湖,往南不远即是滕王阁,以雄险奇秀闻名天下。传说周朝有位叫匡裕的人在这里寻道求仙,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助自己长生不老,并许以金银官爵,匡裕却屡次藏于庐山中躲避。后来,周天子放山烧山,意图逼匡裕出山,匡裕却踪影皆无,有人说得道升天了,有的说被周天子杀了,匡裕又名匡庐,后来人们把此山叫作庐山。周天子想来也是胡闹,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法,如确有其术,不都成老不死的了?哈哈。”说完,安亲王大笑了起来,周围将士也都跟着大笑。

哈合尼说到:“估计匡裕也是徒有其名,长生不老根本就是骗人,当初如果秦始皇不吃什么狗屁仙丹,或许不会那么快就死了。”

安亲王岳乐笑道:“先不论匡裕懂不懂长生不老术,我倒是佩服他是世外高人,不贪图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如果换成吴三桂那叛贼,想必早已趋之若鹜了。”

哈合尼愤然说到:“吴三桂那老匹夫忘恩负义,寡颜廉耻,先皇的恩典全然不记,居然倚老卖老,居功自傲,公然背叛朝廷,还要建一个什么狗屁大周国,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安亲王岳乐眼望庐山峰顶缓缓说到:“吴贼的势力已成,此次平叛不可大意,当取前几次平叛之教训,还是小心从事为好。”旁边众人齐声说“是”。

吴三桂原是明崇祯元年武状元,后官至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手握重兵,久居边塞,是大明朝的股肱之臣。

明朝末期,崇祯十七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起兵西北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势大,渐成气候,一路抢关夺隘,直抵燕京,兵临燕京城下,屯兵皇宫之前,虎视眈眈。

明崇祯皇帝八百里摧急,连颁三道御旨,急命吴三桂回京护驾。

吴三桂不敢怠慢,留下部分兵将严防死守山海关,阻止满清入关,亲自带领大部官兵火速行军,直奔燕京城护驾。

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攻破紫禁城,到处烧杀抢掠,一时闹得京城鸡飞狗跳,怨声载道,人心惶惶。

崇祯皇帝虽励精图治,但见祖宗的江山社稷尽毁于自己名下,心内愧对列祖列宗,更觉无颜面对天下百姓苍生。

经过数日的辗转踌躇,崇祯皇帝誓与江山共存亡,遂亲手将妻儿杀死,独自去了皇宫北面的煤山,用一尺白绫上吊自刎,以死谢了天下。

此时,吴三桂大军火急行军,刚至热河,先锋探报崇祯皇帝已上吊自尽,皇宫被占,连吴三桂的家也已被农民军抄了一个底朝天,自己一心钟爱的小妾陈圆圆也被虏进皇宫,自觉颜面无存,不由勃然大怒,当即令全军将士停止前行,前队变后队,返回山海关。

山海关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建于明洪武十四年,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用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如今,因其地理位置险要难攻,满清数攻不破,已被阻隔在了关外。

吴三桂心怀国仇家恨,又见满清八旗军如狼似虎,剽悍武勇,当即决定与清兵联手,消灭李自成的农民军,以报亡国抄家夺妻之恨。

此时,李自成已经即皇帝位,建立了大顺朝,悠哉游哉住进了皇宫。

吴三桂令大军刀枪入库,战马解鞍,带领一队人马分列道路两侧,令守城官兵打开关门,放下吊桥,亲自出关迎接清兵大军入了山海关,自领先锋,带领大军与清兵一路杀奔京师,所向披靡,直捣黃龙。

李自成抵挡不住,带上亲兵亲将逃离京师,一路落荒而逃,不知所踪。

此后十余年,吴三桂东征西讨,南征北伐,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克匈奴,灭蛮夷,为大清江山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朝顺治十六年,吴三桂因带兵有方,作战勇猛,深得顺治皇帝器重,欲委以重任,但由于吴三桂不是满清一脉,又是降将,朝中阁老联名上书反对重用吴三桂,顺治只好将吴三桂外派去往云南戍边。

康熙元年,吴三桂战功着著,功不可没,康熙为稳住吴三桂的心,不得不亲下诏书,晋升吴三桂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的势力越来越大,拥兵自重,渐成气候,因一直受朝廷排挤,心内渐生不满,居功自傲,以为大清的江山是他亲手所赠,没有他就没有大清朝,他是大清朝的功臣,理应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而不仅仅是一个久驻边塞的藩王。

这份失落感让吴三桂对大清皇帝和朝廷渐生不满和怨恨,遂暗中排除异己,招兵买马,大有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谋反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朝廷撤藩,更是令吴三桂前途难卜,寝食不安,吴三桂暗中与耿精忠和尚可喜订立攻守同盟,遂效法前车之鉴,自称周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打出“反清复明”的幌子,发布檄文,告知四海,公开反抗朝廷,联合耿精忠和尚可喜共同发起了“三藩之乱”。

此时的平西王府里热闹非凡,吴三桂知道武林群雄反清复明的心愿极强,对他却是恨之入骨,骂他是汉奸卖国贼,都欲除他而后快。

为了收买武林人心,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旗号抢先一步在平西王府组织了一次掌门人大会,想网罗武林高手作他的援手。

吴三桂派快马到处送英雄帖,可是,除了雁荡门、北海帮等几个小门小帮来了之外,几大帮派均婉言谢绝。

这让吴三桂大为恼火,好在乐山双雕、五夷散客、南疆孤狼和西域番僧红眉禅师准时来到,并愿意助他一臂之力,他的心情才略微好转。

吴三桂网罗武林人才并不是单单对付朝廷的这次平藩,而是想建立一个难搞他的武林同盟,为他日争夺天下作准备。他并不想恢复明朝旧制,一心想建立一个全新的大周国,自己即皇帝位,一统天下,尽享荣华富贵。

为此,吴三桂收买人心,特意喊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以此网罗武林人才为他所用。

为平定“三藩”之乱,康熙数次调派大军南下平叛,均无功而返,此次他力排众议,任命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亲率八旗精锐,配给洋枪洋炮,一路南下直捣吴三桂老巢云南,千军万马,洋洋百里,旌旗猎猎,声震朝野。

此时康熙年仅十六岁,顺治不辞而别之后,康熙继皇帝位,年仅八岁,却是少年聪慧,老成持重。继位登基的那天,面对满朝文武大臣的叩拜,他不吵不闹,泰然处之,端庄得体,历时几个时辰的登基大典结束的时候,在康熙幼小的心灵当中已经充溢着雄心壮志,他模糊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更意识到即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但是,顺治皇帝的离去对康熙来说太过突然,他也没想到会这么早就继承皇位,这让他感到局促不安。

为此,在登基大典结束的时候,康熙的目光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位辅政大臣的脸上慢慢地扫过,目光在鳌拜的脸上略作停留,转身仪态大方地走出太和殿。

康熙继位以后,孝庄被册封为太皇太后,她把全部心神都投注到了年仅八岁的康熙身上,她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和四位辅政大臣对年幼的康熙皇帝的态度。

四大臣中鳌拜渐渐锋芒毕露,他见孝庄老迈,康熙年幼,其余三位顾命大臣又明哲保身,软弱可欺,他便事事出头作主,将孝庄太皇太后和康熙视若无物,朝中群臣也是敢怒不敢言。

孝庄太皇太后只好再次忍辱负重,一日,康熙年少气盛,忍无可忍,在皇宫大发脾气,扬言要杀了鳌拜。

孝庄怕隔墙有耳,急忙拉住康熙的手,急声说到:“你太放肆了,年纪轻轻说这种话!鳌拜以今天的权力,废了你易如反掌!爱新觉罗家族要毁在你的手里!这种狂妄的话也能说出口,你不配做皇上!”

从此,康熙隐忍不发。

(二)

时光荏苒,康熙渐渐长大,孝庄也渐渐老去,鳌拜的势力却渐渐养成,越发跋扈嚣张,目空万物。

鳌拜无所顾忌,独断专行,他从康熙的眼睛里看出了一种仇恨,遂暗中培养自己的党羽,秘密联络孟古青的父亲,辽东总兵吴克善,巩固自己的势力,以备不测之需。

康熙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是无能为力,他急切地盼望着朝中能有能臣帮他除掉鳌拜,但朝中大臣面对鳌拜都是胆战心惊。

鳌拜的野心终于暴露无遗,他在殿前单独放了一把椅子,每次早朝,他都坐在殿前,由他主持朝会,大臣们上的奏折也必须先经他观阅,并替康熙作出裁决,俨然自己就是当朝皇帝。

这一切,康熙都只能默默忍受,对鳌拜的仇恨也在慢慢滋长,直到鳌拜违背圣旨,擅自杀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临与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等人,康熙自己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候,仇恨终于爆发了。

康熙立誓要除掉鳌拜,但康熙知道鳌拜权倾朝野,党羽众多,满朝文武他也不知道谁会帮他,一时一筹莫展。

太傅陈廷敬一直对鳌拜的专权深恶痛绝,隐隐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在一次侍讲的时候,试探着问到:“皇帝不知为何事忧心?老夫不知能否分忧?”

康熙紧皱眉头转头看着陈廷敬说到:“太傅满腹经纶,知识渊博,若能冲锋陷阵,文韬武略,实是朕的幸事。”

陈廷敬笑着躬身说到:“皇帝虽未成年,却具有经天纬地之才智,能胸怀江山社稷,忧万千黎民,实乃大清朝之幸,百姓之福,只是受人所制,心中抑郁,恨微臣卑微,不能与皇上分忧。”

康熙向来和陈廷敬无话不说,朗声说到:“太傅自然懂我的心,我只恨无人可助我挽狂澜之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我痛心大清的江山社稷要沦为朕的故土了。”

陈廷敬走近前去低声说到:“微臣倒有一个主意。”

康熙一把抓住陈廷敬的手说到:“什么主意快说?”

陈廷敬跪下说到:“微臣如果说的不对,还请皇上宽恕。”

康熙急了,一把拉起陈廷敬。

“太傅,快说吧,我准你就是。”

陈廷敬重新跪倒说到:“依臣之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只是对鳌拜心存惧意,并非同心,只是鳌拜的弟弟卓布泰,先王功臣,现居中郎将,手握兵权,还有吴克善亲王和鳌拜的几个儿子都在八旗阵营,只要伏鳌拜,诛其弟子及吴克善,其余党羽虽众,皆不足惧。”

康熙急急地问:“先俘鳌拜还是先诛党羽?”

陈廷敬语气坚决地说:“先剪党羽,掌控兵部、吏部和户部,尤其是兵部,再俘鳌拜诛余党。”

康熙双手狠狠地一拍,大声说到:“好,太傅之言甚合朕意,辛苦太傅替我去把明珠、索额图、黄锡衮秘密叫进宫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陈廷敬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刚走出文华殿大门,只见鳌拜一脸阴沉地迎面走来。

陈廷敬急忙侧身站到一边,躬身施礼到:“鳌大人辛苦。”

鳌拜冷冷地瞪了陈廷敬一眼,“哼”了一声拂袖而过。

陈廷敬回头看着鳌拜大步走进了文华殿,脸上顿时充满了忧愤之色。

康熙独自坐在软榻上看书,鳌拜摔帘而入,也不请安,背负双手站在康熙面前,疾言厉色地说到:“听说皇上在这里听讲,恐皇上受妖言摆布,故来看看。”

康熙深恐事情败露,心内惶惶,没敢看鳌拜,问:“鳌大人有何事要奏?”

鳌拜冷笑了一声,道:“以后,皇上不需要什么侍讲了,这文华殿你以后也不要来了,明天起封闭,皇上年纪尚轻,军国大事就少操点心,在后宫多陪陪太后,免得皇上担惊受怕。”

鳌拜说完,不等康熙说话,转身摔帘而出。

康熙气得把书狠狠地摔在地上,稚嫩的脸上布满了委屈,双眼含泪,但他倔强地忍住,没让眼泪流出来,好一会儿之后,他恨恨地说到:“不除鳌拜,誓不为人。”

一个时辰以后,明珠、索额图、黄锡衮先后来到了文华殿,康熙的目光在三个人的脸上慢慢扫了一遍说到:“三位爱卿,找你们来是商量怎么翦除鳌拜,大家帮我出出主意。”

明珠、索额图、黄锡衮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这是机密大事,事关国家安危,大清社稷,皇帝何以如此草率行事?况且,鳌拜的势力无人可以捍动,心中俱是迷惑不解,相互看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

康熙恨恨地说到:“怎么都不说话?鳌拜欺人太甚,何时把我这皇上放在眼里?践踏朝纲,培养亲信,视君臣纲要如同儿戏,这与篡权谋反有何分别?他欺我孤儿寡母,作威作福,败坏朝廷,我大清江山迟早落入他的手里,此人不除必留祸患,你们是朕信得过之人,岂能眼睁睁看我大清社稷落入他人的手里?”

明珠向前一步说到:“皇上,鳌拜的势力足可捍动朝廷,俘鳌拜当以智取,趁他毫无防备之时方可,只是鳌拜足智多谋,想智取须想一个万全之策。”

兵部侍郎黄锡衮上前躬身说到:“只要鳌拜中计,臣下负责安排人捉拿鳌拜,保证京师的安危。”

索额图躬身说到:“请皇上放心,到时由为臣负责拦住他的卫士,缴没他的武器,让他空手接近皇上,到时为臣在皇上的身边保护皇上的安危。”

康熙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扫脸上的忧愤之色,双手重重一拍,高兴地说到:“很好,卿等忧国忧民,朕很高兴,智取之计由我思量,容后再议,各位爱卿现在就回去秘密准备,不可泄漏风声,不过,刚才鳌拜来了,说以后我不需要侍讲了,文华殿也要封闭,以后,再议事就去养心殿,各位爱卿也要保重身体。”

明珠、索额图、黄锡衮均感到意外,但又知鳌拜专权,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虽然内心隐隐有些担心,但“君为臣纲”,臣子理当为皇上分忧,况且,皇上以身家性命托附,粉身碎骨在所不辞,因此,一起躬身说了句“请皇上放心,微臣等告退”,一起退出了文华殿。

康熙看着众人离去,犹自沉思良久,思虑再三,鳌拜掌控兵权,自己想调遣军队已无可能,仅凭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如何能撼动鳌拜?无异于蚍蜉撼树。

可是,遍观中原武林,皆欲反清复明,恨不能杀了自己而后快,康熙不由皱眉凝思,猛然间,脑海中跳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享誉武林的关外飞鹰史云鹤。

史云鹤擅使一口乌龙刀,凭借一套冰雪刀法独步武林。

康熙知道史云鹤特立独行,磊落正直,不屑反清复明,正可一用,遂手书一封,当天即派大内护卫黃道清直赴长白山,与史云鹤暗中约定,中秋之夜,务请史云鹤进宫相助,以除内患。

史云鹤早知鳌拜专权,心存篡位之心,行侠仗义之心大盛,一口应承。

黃道清即刻返回宫中,如实禀明康熙,康熙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心渐渐安稳下来。

次日早朝,陡生变故,没等康熙说话,鳌拜当众说到:“皇上已经长大,免去陈廷敬太傅一职,念在侍读的份上,你就去江西作巡府吧,今天的早朝至此为止,散朝。”

康熙气得立即站了起来,刚想说什么,鳌拜扭头狠狠地瞪了一眼,眼中透着凶光,让人不寒而慄,康熙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只好歉疚地看了陈廷敬一眼,轻挥衣袖从后门走出太和殿。

尽管康熙急切地想除掉鳌拜,早日清除祸患,但他知道群臣虽有忠心耿耿之人,却都惧怕鳌拜的势力,不得不屈服于鳌拜。

康熙知道除鳌拜不能急,要不露一丝破绽,因此,他故意沉迷于玩乐,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他亲自指导擒拿技能,整日嬉戏玩乐,将朝政撒手交给鳌拜处理,分其心神,迷人耳目。

同时,康熙不露声色地将鳌拜的亲信委以外任,迅速安排赋闲的心腹之人王弘祚接掌兵部,这一切都骗过了鳌拜。

康熙的样子让鳌拜彻底放松了戒心,他就是想看到康熙沉湎于享乐,成为一个纨绔子弟,不理朝政,这样他才可堂而皇之地做无冕之王,孝庄太后虽然忧心如焚,但也是无计可施。

(三)

倏忽已至中秋,康熙见时机成熟,暗中调派人手设下埋伏,在武英殿召见鳌拜,急欲借机除掉鳌拜。

趁鳌拜进见之时,康熙令索额图以皇上已经长大,带刀入见不合适为由,让鳌拜解除了佩刀。

鳌拜虽心有不甘,但想康熙小小年纪能耐己何?也不作理会,昂首入内,大喇喇站在康熙的面前,也不参拜,语气傲慢,问到:“不知皇上找我何事?”

康熙强颜欢笑,不敢露出半丝破绽,道:“鳌爱卿的武功盖世无双,是我大清朝的五虎上将,是朕的顶梁之柱,定海神钉,今天请爱卿前来,别无他事,是想请鳌爱卿指点指点子弟们的擒拿技能,考较一下子弟们的功夫,不知鳌爱卿可否赐教?”

鳌拜眼睛死死盯着康熙,目露凶光,康熙尽管心内忐忑,但却装作若无其事状望着鳌拜,鳌拜看不出什么,心内颇感奇怪,一时猜测不出康熙何意,遂斜眼看了看这些弟子,觉得即使有什么危险,谅这些小子也奈何不了自己,因此,微微一笑,点头走进了厅堂中。

自康熙亲政以来,鳌拜总是能感觉到来自康熙身上的一种仇恨,他知道康熙虽弱,但手握皇家大权,自己必须时刻防范,他反复权衡今天的局势,觉得几个小子确实不能把他怎么样。

鳌拜目空一切,站在厅堂地上,眼望屋顶,冷笑问到:“是一起上啊?还是一个一个来?”

鳌拜不知道,康熙早已安排了六个技艺好的人,此时见鳌拜毫无防备,一使眼色,六个人飞身扑向鳌拜,四人分别扣住鳌拜手脚的大穴,一人搂住鳌拜的脖子,一人抱住鳌拜的腰,试图一举生擒鳌拜。

鳌拜见周身受制,不慌不忙,“哼哼”冷笑了两声,也不说话,突然手脚用力齐动,几个孩子瞬间四下里飞去,“乓乓乒乒”地撞在墙上。

鳌拜“哈哈,哈哈???”纵声大笑,声震屋瓦,令人眩晕,武英殿跟着乱颤,明珠、索额图、黄锡衮心头一懔,立即抽出随身兵刃围在康熙的周围。

康熙没想到鳌拜轻而易举地摆脱了束缚,顿时心头慌乱,手足无措,一脸惧色。

鳌拜笑毕,转身看着康熙,目光渐渐变得冷肃,阴沉着脸,问到:“老夫身为三朝元老,皇上这是想为难老夫吗?凭几个娃娃就想制住老夫?笑话。”

康熙不知道鳌拜内功精湛,七经八脉早已经练就了逆行功夫,就在几个小子扑过来扣住他的穴道的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危险,急运内功将穴道移位,因此,几个孩子的手扣住他手脚穴道的时候,其实,他身体并没有受制。

局势顿时变得紧张和危险,康熙的手心里已经攥出了汗,鳌拜双拳紧握,脸色铁青,慢慢走向康熙。

康熙强作镇定,已经抱着必死的念头,因为他从鳌拜的眼睛里看到了腾腾的杀气,知道今天无论如何也难逃一劫,自己的满腹经纶将再无用武之地,不由暗自神伤。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武英殿的窗户“砰”的一声炸开,人们只觉得眼睛一花,一个身材粗壮,浓眉大眼,头戴黑箍,身披兽皮的粗壮大汉稳稳地站在鳌拜和康熙之间,腰间佩刀尚未出鞘,双手抱臂,玉面如水。

鳌拜自侍武艺高超,浑没把眼前的大汉瞧在眼里,停住脚步,眼睛依旧盯着康熙,冷冷问到:“阁下是什么人?胆敢管老子的事,活得不耐烦了。”

那大汉微微一笑,声音不疾不徐,却充满着一种斥责,说到:“鳌大人胁持朝廷,独断专行,心狠手辣,作恶多端,百闻不如一见,你欺负孤儿寡母,独揽朝纲是何道理?是想谋反吗?”

鳌拜双手张开仰头“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用手指点着那大汉,笑毕,突然眼露凶光,恶狠狠地说到:“看来你是想管闲事了,我不打无名鬼,快报上名来。”

那大汉微微一笑,一抱拳,说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关外飞鹰史云鹤,得罪了。”

虽是白昼,却见一道寒光闪过,刀已出鞘,史云鹤手中已经擎了一把乌龙刀,通体乌黑,刀刃泛着青光,透着寒气,殿中众人陡觉一凉。

鳌拜自然知道史云鹤的威名,史云鹤凭借一套祖传的冰雪刀法,纵横黄河以北,罕无敌手。

鳌拜自然不敢大意,一把扯开外衣,“刷”地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剑,剑体通黑,剑身柔软,这是鳌拜的贴身兵刃,平时随身携带缠在腰间,轻易不示人,因此,连索额图都已骗过,黑剑兀自在鳌拜的手中微微颤动。

“好一把乌雀剑,我就领教领教你的乌雀剑法。”

乌雀剑法缘于西域,本是南疆派女子使用的剑法,数年前,鳌拜带兵平复新疆时,一举平灭了南疆派,夺得乌雀剑和乌雀剑谱,经过数年的精心修炼,乌雀剑法已经了熟于胸。

乌雀剑小巧灵动,鳌拜使起来不免显得不伦不类,缺少了几分灵气,但在鳌拜强大的内力的驱动下,乌雀剑每刺一剑都会发出“哧哧”声,已经全然没有了乌雀剑法的灵动。

鳌拜挺剑微举,剑韧上扬,左手划了一个剑诀,大吼一声,一记仙人指路猛向史云鹤咽喉刺去。

史云鹤脚步向左边移了一步,闪身错过剑锋,双手一擎刀身,一招“平沙落雁”平平地向鳌拜的脸上削去。

鳌拜缩头弯背让过这一刀,乌雀剑徒地一摆,使了一招“海底捞月”,撩向史云鹤的下身。

史云鹤的刀锋急转,直直地向乌雀剑背上砍去,两人动作灵活,有如雨中穿梭的飞燕,出招快如闪电,一眨眼的功夫已经互相递出了数十招。

两人都有除去对方的心思,出招即准又狠,但乌雀剑终究比乌龙刀短了一截,所谓一分短一分险,百招过后,鳌拜的剑锋已经被史云鹤的刀锋裹住,只有招架之功。

突然,史云鹤大喝一声“撒手”,鳌拜急撤右手,终是迟了一步,乌龙刀尖正点在右腕,手腕顿时流血,手中的乌雀剑“呛啷”一声落在地上。

史云鹤手腕一翻,乌龙刀已经架在了鳌拜的脖子上,这时窗外突然有人叫了一声“好”,声音稚嫩但内气充沛。

殿内所有的人都把心思聚在史云鹤和鳌拜的这场争斗当中,丝毫没有人注意到窗外的叫好声。

明珠见鳌拜被擒,“刷”地抽出腰刀,数十名兵士顿时涌进武英殿,一起扑上把鳌拜捆绑了起来。

康熙立即从桌上拿起一个写好的诏书,对着鳌拜大声说到:“鳌拜,你胁持朝廷,视国法不存,为所欲为,无恶不作,你可知罪?”

不等鳌拜说话,康熙已经声色俱厉地历数鳌拜的罪状,显然早已准备好了的,也已熟记在心。

当康熙说到鳌拜罪不可赦,打入死牢,秋后问斩的时候,鳌拜突然仰天大笑了起来,所有的人只觉得声如枭鸣,耳膜生疼,笑声足足持续了两分多钟,才渐渐减弱以至停止。

待殿内众人回过神的时候,只听“啪”的一声,鳌拜双臂一耸,身上捆着的绳子尽数崩断,只见他一把扯开身上的衣服,肌肉虬结的身上分布着无数块伤疤,象虫子一样附在身上。

鳌拜手拍毛绒绒的胸口说到:“老夫一生舍生忘死,助先皇打下江山,虽功高盖祖,但自先皇托孤以来,老夫从未敢有僭越之心,虽有过错,但实无反叛之意,如果老夫真有此心,也不用等到今日,罢了。”

鳌拜说完又纵声大笑了起来,笑毕,闭上双眼,双手背到背后,康熙冲卫士一摆手,卫士重新把鳌拜捆起来,推搡着出了武英殿。

康熙看到鳌拜一身的疤痕,顿时面慈心软,但多年来所受的屈辱瞬间涌上心头,让他难以抑制。

史云鹤一直静静地站在旁边,康熙瞬间的仁慈并没有逃过他的眼睛,那一时刻他的心突然跳了一下,他知道,鳌拜是满清第一勇士,一旦逃脱,必成武林祸患,必有腥风血雨之灾。自从他接到康熙秘密发出的邀请帖,他虽不想听从清廷的驱使,但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来这一趟,就是要借康熙的手先除掉鳌拜这个祸患。

当时,武林之中反清复明之风盛行,史云鹤却并不是很看重,他久居塞外,不关心谁主天下,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太平无事就是好朝廷,他只所以想杀鳌拜,实是不想让朝廷大乱,百姓遭殃,反清复明与他并无干系,至于心为什么会跳,他也搞不懂为什么。

因此,一见康熙把鳌拜打入死牢,史云鹤这才长出一口气,走到康熙的面前一抱拳,朗声说到:“不辱使命,草民告退,望皇上以百姓苍生为重,就此别过。”

康熙急忙一抱拳说到:“英雄留步,谢英雄相助,请到宫内一叙。”

“我本江湖一只野鹰,闲散惯了,是入不得宫的,青山不改,后会有期。”

史云鹤说这话的时候,人已跃出窗外,弯腰顺手拉起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轻轻纵上屋脊疾奔而去,动作轻盈无声,显出极强的轻功,只一瞬间,声音已从宫外飘来,清晰悠长,渐行渐远。

同类推荐
  • 逍遥九月

    逍遥九月

    自唐朝末年,百刃门建立以来历经风雨,明朝万历年间,百刃门重现江湖,又引来一场腥风血雨。本书属于新派武侠类小说。男女均可享用。
  • 北镇刀传奇

    北镇刀传奇

    百年前,大雍王朝初立,歌舞升平,盛世人间;七十年前,战乱骤起,千里白骨,秃鹫盘旋;去年,于少欢怀揣着三分忐忑、三分向往和九十四分的好奇走出了小谷,走向了属于他们一代的江山!(写手是个新人,场景铺开较慢,但一定会坚持更新,不断进步!)
  • 江湖败类

    江湖败类

    杏花疏影里,落日明珠袍;弓摧南山虎,杀人如剪草。魏无忌穿越到大魏帝国,却被卷入一场波谲云诡的惊天阴谋中,阴差阳错成为小皇帝的心腹,创办锦衣卫,征方腊,灭梁山,诛东厂,定天下,借朝廷之力一统江湖,成为江湖中人人得而诛之的败类。
  • 天涯明月无声雨

    天涯明月无声雨

    以纪念游戏《天涯明月刀OL》,我生病三个月间费力写的原创·前传·同人短文。公元991年,东瀛势力天风流第二次入侵中原,被武林第一人“公子羽”所破。然,残党被神秘势力所救,为查出是何人所为?八荒门下的八位少侠,联手齐出。与那暗中人争锋!!
  • 漠非墨

    漠非墨

    查案查到世界末日,因为你,时间不断崩溃,改变,世界一点点消逝又重现,我所知道的历史似乎变了又变,那个有你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墨,等我,我很快就回来,回到你记得我的时间里。
热门推荐
  • 祸水王爷顽劣妃

    祸水王爷顽劣妃

    第一次见面,他还是一具有着些许温度的尸体,而她,则是一个盗墓者,从他身上顺走了一枚上等血玉;第二次见面,他活生生地站在她的面前,而她;则已为人妻,但她却开口便向他借了一万两;她因意外回了现代,而他却一夜白了头,为了她,他一举灭掉了东越,让整个东越的皇室为她陪葬;再相见,却已物是人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007典藏系列之金手指

    007典藏系列之金手指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中的一种,曾改编为电影《金手指》。小说中以邦德揭露金手指牌局作弊开始了两人之间的较量。邦德通过打高尔夫球接近,并跟踪金手指,发现了他走私黄金的罪行。邦德在企图潜入金手指的黄金加工厂获取证据的时候被金手指的奴仆发现,不幸被俘。在经历了严酷的拷打后,邦德获悉了金手指要利用生化武器展开大规模屠杀,并盗窃美国金库的惊天计划。身陷囹圄的邦德该如何将情报传递出去?他是否能够拯救上万人的性命?再次出现在007小说中的核弹会毁灭一切吗?悬念迭起的剧情让你紧张到极点。
  • 战争天堂

    战争天堂

    各位狂热的虚拟游戏玩家们:对千篇一律的线性剧情感到厌倦了吗?想要尝试真正的开放世界游戏吗?玩腻了只能扮演一名角色的RPG?想要在虚拟现实中率领部下,体验统御千军的快感吗?欢迎来到大规模开放式杀戮游戏“战争天堂”。……看到这款游戏的规则,某个专注PVP二十年,同时还对AI很感兴趣的职业玩家,面露灿烂的笑容:“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杀人手段了……顺便组建一支AI军队如何?”赛博朋克风游戏小说。——群:553838232
  • 醉是清风月撩人

    醉是清风月撩人

    一个不小心被人拽下跳台,结果穿越了?!别人都是帅哥美男俊小生,怎么轮到她就变成满脸胡茬子的李逵?天命不公呐。
  • 她站在寒冷的北极

    她站在寒冷的北极

    和他相遇便是初恋,年少纯情。往往跨过年少懵懂,爱情就会生出很多姿态,有人变得风流,见一个爱一个,有人冷漠,再不会拿出真心爱第二个人。而他,却始终如一。
  • 天机神相

    天机神相

    萧十三是一介相士,不仅拥有一双可以知晓运势并改变运势的手,更拥有一双可看透天机的神鬼之眼。且看天机大陆的萧十三,如何利用一身本领,身兼五大帝国统帅之职、纵横大陆、掌控天下、位居神灵之列。这是一个灵修者的天下,这是一个五行的世界,这里充满爱恨情仇,这里充满你想要的热血澎湃,真男人当如相士萧十三!
  • 梦如烟之往生殿

    梦如烟之往生殿

    本以为是一场十几万年的筹谋其实到头来只是一场虚妄的梦罢了……千千万万年,你就算是死,化成灰,我也会让你回来,哪怕只是一缕魂,哪怕是献祭众生……
  • 女相王妃

    女相王妃

    【倾城·阁】她是21世纪一抹不甘的灵魂,在死前她发誓,若有来世,定要拥有力量,绝不允许任何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再度睁眼时,入目是破旧不堪的漏风木屋,她冷笑:“老天爷,既然你再次给了我生命,那我就要只手握乾坤!”母亲的坚毅终于让她成为了他,从此他着男装出天下。为一抹温柔的亲情,他原本打算平淡度日,奈何命运的逗弄让他几近癫狂。于是他重拾昔日誓言,更要位极人臣!数年后,人尽皆知天下四大人物:逍遥闲王龙天倾,嬉笑间伏尸百万;神机妙相虞冰烨,转手间掌握乾坤;天机阁主血修罗,喜怒无常夺人命;天下首富晚沉香,寸言寸金财无数。龙天倾:初见你时,明明是仙一般的人物,眼底却有着可以毁天灭地的黑暗,那一刻,我便认定了你……他是白日的笑脸逍遥,黑夜的嗜血修罗。然而命运的邂逅,让他遇见了“他”。于是他说:“烨儿,今生我也不会放手。即使你不成仙,我也欲成魔。但即使我身堕地狱也要紧紧拥住你!”女主敛财,却无人敢多说一字女主强大,却有内力无法使用女主无耻,却又世人交口称赞女主冷清,却偏偏丢了一颗心女主腹黑,却有人更上一层楼
  • 你怎么能这样,我们只是兄弟啊

    你怎么能这样,我们只是兄弟啊

    同寝四年+同住三年小荷花与Z的兄弟日常,我好像就这样被困在了原地,连半个出口都找不到。唯一庆幸的是,我并没有急于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