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6900000015

第15章 听听孩子的心声(1)

1.难以忘怀的小石凳

小时候,母亲对我们很严厉。

在兄弟姊妹中,属我的脾气最倔。在外闯祸回家后,母亲难免数落几句,我常常顶嘴。战斗激烈时,我就赌气离家出走。

可当一个人孤单地踯躅街头时,当太阳西沉、夜色阑珊时,刚才还强烈的自尊心,慢慢消沉下去,家庭的温暖一步步向我召唤。

怎么办呢?

我的思想在激烈斗争:回家,没有面子,威风扫地;不回家,孤独正一点点地爬上心头,晚上在哪里过夜?

于是我找了一个折中办法,给自己台阶下。就是在家的附近转悠,这样容易被邻居发现。当邻居把我的“下落”告诉父母时,父母会赶过来将我领回家。这时,我还要表现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

回家后,仍然与母亲冷战。母子常常几天不说话。

每当这时,父亲就出面。我的这个家庭比较特殊,是严母慈父式的家庭。

每次,父亲总是把我带到附近一个公园里,和我并肩坐在一个小石凳上,然后拍着我的肩说:“小三,有什么委屈和心里话就和爸爸说说吧!”

每当那时,我总是哽咽难语,心里想,只要这样待我,爸爸让我认再多的错我都认了。

这么多年了,那清凉的小石凳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每当我心情不好时,只要一想到小石凳,我的心就静下来了。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怎样善待一颗童心的过错,怎样打开孩子的心扉,怎样倾听孩子的心声。

作父母的从来都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态来对待孩子,他们以为这一切还不是为了孩子好?但是,确确实实错了,较之批评打骂,孩子脆弱敏感的心灵,更需要安尉、肯定和赏识。孩子虽然有着幼稚不成熟的心理,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作父母的难道不应该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吗?

2.非同寻常的家访

上中学时,我所在的班是全校有名的差班,而我,是班上的“地下领袖”、“孩子王”。

班主任教书水平不怎么样,批评人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同学们对他都很反感。孩子的报复心理带着一点顽皮,给老师起绰号。因为他脖子上长个瘤,于是大家都喊他“瘤老师”。

当他知道“瘤老师”的真正所指时,一怒之下,冲向校长室,再也不肯带我们班了。

过了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之后,来了一位姓董的男老师,瘦瘦小小的。

孩子天性中有一种野性,一看换了个老师,而且文弱矮小,就有点不放在眼里。

董老师人虽小,肚量好像还挺大。每一次学生调皮捣蛋,他都默默地忍受了。

只是到了有一天,我才发现,董老师并不是在忍受,而是在等待。

那天,我们全班出去劳动,结束时大家排好队。我在班里个头最高,站在最前面。一二三齐步走,我忽然想搞恶作剧,杀杀老师的威风。于是对同排的男生说:“我们跑吧。”

于是我们撒腿就跑,这一跑不要紧,全班同学都跟了上来。老师知道是我搞的鬼,边喊着我的名字边追过来。我心想凭你还能追上我?谁知还真被追上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做过随军记者。

老师唬着脸说,周弘,等一会儿到办公室来。

我还没当回事。

当董老师从办公桌里拿出一个黑皮本来,我一看,傻了:上边一条一条清清楚楚记着,某月某日,我干了什么什么。整整记了几大页,整个一本“黑档案”。

我忐忑不安地等着批评,而听到的话比批评更可怕,他说晚上我到你家家访。

这下慌了。要知道,在家里我还保持着一个听话的学生形象,董老师这一去,不穿帮了吗?

晚上挨到很晚,估计老师走了才敢回家,到家门口,不放心,把车棚找了个遍,没发现董老师的自行车,才稍微放心。

敲门的时候心如敲鼓。

爸爸笑眯眯地探出头来,说:“回来啦?”

我松了一口气,大概老师没来。

谁知我屁股没坐稳,爸爸就跟了一句:“董老师来过了。”

我的头嗡地一声,等着大难来临。

爸爸接着说:“董老师夸你呢,说你很有组织能力,很聪明,在班里组织大家干了不少好事。”

天哪,夸我好?

内疚涌上心头,那一刻,我感觉被彻底征服了。

后来,在我的带动下,班上纪律越来越好,大家的学习气氛也越来越浓。后来我还入了团,当上了团支书。可不久,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了校园,学业就此中断。

读了这个故事,我忽然发现孩子不怕物质的贫乏,不怕肌肤上的惩罚,却真正怕那一两句带有人情味的表扬,怕那一点名不副实的好话。其实,拯救一个孩子或者说改造一个孩子就是这么简单:微笑着送上几句真诚的表扬。

3.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

我的一个老同学来电话,让我帮他教育教育他的“逆子”。他把儿子称为“逆子”,会是怎样的一个“逆子”呢?我心想,便答应“见识见识”。

见面后,那孩子不仅长得眉清目秀,而且还非常懂礼貌,怎么会是“逆子”呢?

我对老同学说:“孩子肯定不是‘逆子’,可能是你的教育方法‘逆’了。咱们改天再聊,我今天先跟你儿子谈谈。”

我才和孩子说了几句话,孩子便泪流满面地告诉我:

“我妈妈从小就把我当做炫耀的资本,因为我的成绩一直非常好,经常考双百。可好马还有失蹄时,有一次我不小心,两门功课都只考了九十几分,结果老师批评我,同学讽刺我。”

“回家的路上,绝望无助的我渴望爸爸妈妈能给我力量。就像爬山,爬到悬崖峭壁爬不动了,我多么希望爸妈推我一把。谁知他们不但不安慰我,反而逮到我一顿毒打,打得我心都碎了。我不服气,咬咬牙学习又上去了,可这一上去反而糟了,因为我妈妈得出了一个结论:教育小孩简单,一个字——打!”

“从此以后,他们稍不顺心就打,打来打去,把我的自信心都打没了。

“上了初中,我的成绩越来越差,从第八名下降到了第十九名,而我妈妈的打法则在逐步升级,从用手打发展到用木棍打。现在要分快慢班了,爸爸妈妈又威胁我:‘如果进不了快班,你就别想读书了。’”

“我感觉自己是在恐惧中学习,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考试的时候,我脑子里总在想:‘考不好怎么办?’说吧,肯定要挨打;不说,妈妈最讨厌撒谎的孩子,打得更厉害。人生怎么这么苦?想放弃,又不甘心;想奋斗,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肯鼓励我!”

家长不会赏识,不许孩子失败反而使孩子难以逃脱失败的阴影,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4.爸爸,我怎样才能得到你的夸奖

一位名叫小红宝的女青年向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经历——

小时候,因为残疾,爸爸对我非常严厉,规定每次考试必须考一百分。有一次,考了九十几分,虽然仍是全班第一,还是被爸爸打得爬到桌子底下。当时,我多么想说一句话:为什么非要考一百分?话在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由于得不到爸爸的赏识,我就千方百计地想证明自己。

一天,我们家对门的一个名叫兰兰的小女孩,编了一个五角形的小红包,非常精致漂亮,我爸爸看到后,惊喜万分,大加赞赏。

我突然看见了光亮,原来编个小红包就能得到爸爸的夸奖啊!

于是我把几顿早饭钱省下来,买了红线,向兰兰请教。教了第一遍,兰兰就不耐烦了。于是我只好自己钻研。第一次,编得太粗了,只好作墨水瓶的套子;第二次,又细了,只能作钢笔套。

就这样,编啊编,我终于编出了一只比兰兰的还漂亮的小红包。我兴高采烈,满怀希望地拿给爸爸,说:“爸爸,我也编了个小红包!”

哪知爸爸哼了一句:“人家兰兰早就编出来了,你那个有什么看头!”说完便把小红包摔到一边。

可怜的小红宝为了得到一句爸爸的表扬,历尽心血证明自己,到最后却落个一场空的下场。亲爱的家长们为何如此吝啬?吝啬到一句表扬的话都不说?

一盆冷水从头浇到了脚。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不少,很多家长根本不会对孩子“说话”,讲出来的话不是让孩子感到舒心和有力量,而是让孩子感到伤心。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家长的语言往往像一把刀子,把孩子的无形生命划得累累伤痕,处处伤疤。

5.走近苦难

记得我上到初二的时候,一次偶然测验的失败使得我伤心了半天,我的父母意识到在面临中考的关键时刻,应该让儿子轻松一下了,换一个环境。

于是妈妈带着我回到苏北老家。

暑假到了,妈妈带我坐上火车又转汽车,最后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到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宽广的马路,更没有穿梭不停的汽车,像到了另一个世界。我与妈妈直接到了爷爷家里。

第二天,我和妈妈就跟家里人一起下田去给玉米授粉。

开始时我兴致勃勃,到了玉米地里,那茂密的玉米风雨不透,火辣辣的太阳把玉米地烤得像个大蒸笼,热气从地上直往上冒,扑面而来,那汗水拌着尘土从脸上直往下滚,风一刮,那带着毛毛的玉米叶子直往身上、脸上扫,稍不小心就会被划出一道道血痕。

干了不一会儿,我又渴又热,实在受不了了。

妈妈带着我从玉米地里出来,坐在田头上休息,一位农民在地里锄草的情景映入眼帘,看见农民光着黑黑的脊背在辛勤地劳作,我触景生情,诗句脱口而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指着自己胳膊上被玉米划的一道道血痕,小声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当农民,农民太苦了。”

妈妈说:“不当农民,你吃的馒头、米饭、面包从哪里来?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在这山田里种庄稼,你爸爸当年就是这么走出去的。”

“你要是觉得农民苦,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搞些发明创造,改变农民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民也就不用这么苦了。”

“这里可以建造避暑山庄,你看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又没有污染,到时候再修上高速公路,人们到这里避暑,该有多好呀!这美好的前景就靠你们这一代去实现了。”

“你看,山那边与这边就不同了,听说那山窝里飞出个‘金凤凰’。有一年那里出了一名学农林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非常优秀,毕业后省农科院挽留他,他谢绝了,决心回乡带领乡亲们科技致富,把荒山秃岭都种上果树,没几年那里的农民就富起来了。为了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他还去过日本、美国学习先进技术,不断更换新品种,所以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农民收入越来越多,因此,他被人们称为‘活财神’。他自己还写了有关果树栽培、嫁接方面的专著,经常出席国家、省级科技讲习会,成为这一带的名人。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人要有理想,有志气,还要有为人类造福的好思想。要是处处为了自己,只想自己,学习再好,就是考了第一名,也不一定有什么大的作为。你今后只要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就是考不了第一名,我也不会责备你的。”

我幽默地说了一个比喻:“那当然,你能爬上泰山了,还能爬不上小土堆?知识都学好了,还能考不了第一名?”

我们一上午并没干多少活,回到家里,我端起白开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只觉得那水才是天底下最甜的饮料,一时间,什么矿泉水、雪碧、雪糕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农民低矮的小屋,没有任何避暑设备,蚊虫叮咬,又加上胳膊腿上被玉米叶划伤的血道道,被汗水一浸,又痒又疼,我这一夜没睡好,天明一看,脖子周围长满了痱子。

妈妈看着我这个样子,也非常心疼。

但想到将来,想到将来我要肩负的重担,想到将来我要遇到的风险,又觉得让我吃点苦很有必要,也很值得。让我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比较,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今天。

我还让别的孩子带着我参观了那儿的学校。所见所闻,都给我很深的感触。

临走时,我把自己仅有的几毛钱给了小时候和我一起玩的小孩子,把自己带来换洗的衣服也给他们留下了。

回家后,我对爸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爷爷那里太穷了,邻居家那个8岁的小男孩还光着屁股,还没上小学。”

我的爸爸接着说:“知道自己学习、生活条件好,就应该珍惜。这次去农村你还有什么感受?我想你应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是你的亲身经历,一定能写得很好,并且能永远不忘。”

现在的家长都抱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心理,恨不得把孩子泡在蜜罐里,所以有些孩子长大了居然还不知道鸡蛋有壳。如此教育出来的孩子即使日后考上了名牌大学,且不说能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了,连自己的父母不知道懂不懂得孝敬呢!

6.日记

我经常写日记,有一天我正写日记,妈妈一把拿过去想看我都写些什么,顿时我觉得受到了侮辱,虽然那里并没有什么。

可她是妈妈,我有什么办法呢?

她还翻我的书包。一次书包里夹了张男同学照片被发现,妈妈像抓住了什么把柄似的训了我半天。

难道同学转学了送张照片也违反父母的家规吗?我不懂父母心中怎么那么多清规戒律。

日记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表达个人感情或自省其身的一块天地,是在排除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思想活动。

尊重孩子的日记和属于他自己的那块领域,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自主的品格关系极大。

为了造就孩子的自尊,那些看日记,翻书包的家长必须自爱。

下面的一则事例,更是将两代人的冲突推向高潮,它表明有不少家长离尊重隐私权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一位上高中二年级的男学生,怕父母动他的抽屉,翻看他的日记和信件,便在抽屉最上面放了一张白纸,纸上放一根头发丝。

第二天,他发现发丝不见了,显然,抽屉被人动过。

第二次,他在抽屉中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不许侵犯人权。

结果,抽屉还是被动过。

第三次他骂道:窥视的人是不应受到尊重的。

这下可闯下了大祸,父母一反常态,当着这位学生的面打开了抽屉说:尊重就是尊重父母师长,还轮不到你的份上。

这位学生据理力争:“你侵犯了我的公民权!”

做父亲的却一笑:“你在外面有公民权,在家中只是我的儿子,不是什么公民!我是你爸,就有权看你的日记和信件。”

后来这个孩子在一篇作文里无奈地写道:

“美国人在住宅内讲究个人活动空间,父母要进子女住的房间必须敲敲门才能进去,而且进入后毫无行为自由;同样,孩子也不能私自闯入父母的领地,他们以为这样是互相尊重的表现。而在我们国家为什么家长竟然能私折我们的信件,偷看我们的日记?我们也是人,为什么不被尊重和理解?”

的确,正如这个孩子所呼吁的,孩子也需要尊重。他们虽小,仍是一个个体,仍然有权拥有自己独立思想即隐私权,而尊重隐私权的观念怎能淡漠?孩子们的日记,信件和书包应受到保护。

7.给爸爸的信

一个初中学生给教师写了一封《我有一个爱唠叨的爸爸》的信,信中说:“从小我就是听着爸爸的唠叨长大的。如今,跨入了14岁门槛的我已经是初中生了,爸爸却依然经常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孩子是如何聪明、有出息,说我总是那么笨。尤其是有别人在场时,我总是觉得很难堪。你说我该怎么办?”

有些父母常常用大嗓门跟孩子讲话。一个小学生在报上发表了《爸爸的“雷声”》,文中写道:“别以为只有春天才会听到雷声,在我的家里常常会听到‘雷声’——那就是爸爸教训我时的大嗓门。我从小就淘气,不听话,只要被爸爸知道了,他立即圆睁双眼,‘隆隆’的‘雷声’马上就到,震得我不敢抬头。我的眼泪就像夏日的大雨,‘哗哗’下个不停,那时我最恨我的老爸,每天最担心的也就是他的‘雷声’。我常常想,要是爸爸不打‘雷’了,那该多好啊!”

同类推荐
  • 怎样生个健康漂亮宝宝

    怎样生个健康漂亮宝宝

    年轻的父母们都希望生育一个健康漂亮的小宝宝,现代科学证明,采取科学的优生优育方法,是能够造就健康漂亮儿童的。我们要培养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就必须保证没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为后天教育培养铸造良好的身心基础。孩子健康漂亮与否,与父母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当然,造就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如果不能从胎儿期、新生儿期、幼儿期和儿童期进行很好的培养,那么,孩子本身的先天优越条件就会丧失无遗,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先天遗传基因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后天培养。我们只有把握好结婚、怀孕、生育等每一个环节,即便父母的身体素质不好,也能孕育、生养一个健康漂亮的超过父母的孩子,为今后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先天优越条件。
  • 与孩子一起成长:聪明父母,智慧育儿

    与孩子一起成长:聪明父母,智慧育儿

    《与孩子一起成长》没有将目光完全局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而是从给孩子智慧、关注孩子心理、父母付出关爱等全方位教育的立场出发,力图让父母们在阅读《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同时,能够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书中结合了实际的事例,探讨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介绍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以引起父母们的关注与重视。
  • 壹父母育儿系列(套装共三册)

    壹父母育儿系列(套装共三册)

    《世界不是温室,但你是花朵》: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对于儿童的侵害,作为祖国的花朵,父母可能不能永远让孩子待在“温室”。但是,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外面有危险,你需要谨慎。《有教养的孩子,会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如何让孩子有教养,是父母一直在追寻的课题,但也是父母无形中会忽视的问题。孩子的一言一行,生活修养,到头来都是“教养”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教养”,也许这本书,能让你找到答案。《世上没有好妈妈公式》: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都想成为“完美”父母。殊不知,这世上并没有好妈妈公式,好的父母各有不同,但相同的都是“爱”。不要拼命去做“完美父母”,一起看看为人父母后,真正的修养是什么。
  • 0-5岁,怎样让孩子更聪明

    0-5岁,怎样让孩子更聪明

    大脑因使用而改变。当一个人频繁的使用大脑的特定区域时,这一区域就会得到加强。了解大脑的阶段性发育特点,我们就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刺激这些特定区域,从而有效提升孩子的脑力,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分享了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的尖端大脑研究成果,将复杂的神经科学知识变为简单易懂的52条婴幼儿大脑发育金知,告诉父母和幼教工作者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更好的互动,激发孩子大脑成长,培养出更聪明的孩子。
  •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重生之兵王进化

    末世重生之兵王进化

    末世60年后重生回到末世即将开启前一天,前世错过了的那些成长机遇、以及避过抵御第一波异世界空间裂缝融合侵袭的“致残”危机、改变前世作为后勤残兵的悲催一生,便从操作几十年、娴熟得不能再熟的第一管基因进化药剂开始吧……
  • 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故事是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作为孩子的家长,必须要知道:故事是不可以乱讲的,因为故事是有魔力的。它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从隐喻故事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谈起,探讨家长如何用故事治疗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的行为,启迪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本书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家长对隐喻故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使家长在作文辅导、编讲故事导等方面,成为真正的作文和故事高手。
  •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本书共120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年来阅读体验的分享,由两卷组成:“上卷:彼岸”,所涉读物,多为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下卷:此地”,所涉读物,均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中所涉读物的梗概、背景资料,也层层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书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
  • 都市强无敌升级系统

    都市强无敌升级系统

    林夏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原本只想安安静静的过着,不,跪着舔狗的生活,不想,各路妖魔鬼怪纷纷现世横行,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装好一个清新脱俗,又不失矜持优雅的逼呢?
  • 艳龙

    艳龙

    现在,西宁老城也有一条朱子巷,那里的许多老人,只要是有点文墨的,一提到祖籍,都要号称南京,自谓江滨西迁人士。高通达就是其中的一个……
  • 生死帝尊

    生死帝尊

    天雷劈歪,钉子户方岳横死街头,天庭敲诈,获得补偿,转世投胎,看方大魔王如何搅动乾坤,掀翻天下。
  • 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的终结与我国的对策

    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的终结与我国的对策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魔幻青银龙

    魔幻青银龙

    传说,上古龙神来到这个世界,传给了人们不会产生心魔的功法,幻魂时代从此开始。据说,上古龙神以一个奇怪的理由创造了众龙:有了这些家伙帮忙,我终于可以安心写作业去了。青璃,这方世界土生土长的孩子,究竟会在这个穿越者龙神改造后的世界有怎样的故事?
  • 夜柳溪

    夜柳溪

    遇上言夜柳,是悲是喜,亦或是梦,但在林溪心中,唯有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