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000000016

第16章 云南藩王,加根固本(1)

在云南,吴三桂实现了他早年梦寐以求的“执金吾”的夙愿,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一呼百应的赫赫权势。然后,他惟独没有心理上的平衡与安宁。古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清王朝已完成了统一大业,他这个打天下的走狗,命运又会怎样呢?他不敢想象。为了巩固既得的地位和利益,吴三桂自镇滇之后,便绞尽脑汁,积极策划。

一、顿首受教,镇守云南有良策

三路大军进驻云南,以吴三桂的功劳最大。故清皇选择了吴三桂镇守云贵。

云贵两省经此次战乱,百姓流离,田园荒废,粮食奇缺,加之大军驻此,生活必需品无不短缺,引起物价腾贵,每斗米价格高达白银三两!朝廷已了解到,“两省地方,生理未服,室庐残毁,田亩荒芜,俯养无资,衣食艰窘。”于是,采取应急措施,特发“内帑银”三十万两。其中,以十五万两“赈济两省资生穷民”,另十五万两由经略洪承畴收贮,接济三路大军的饷需。世祖指令户、兵二部立即派可靠的人员将这三十万两白银送到洪承畴军前。

朝廷命吴三桂守云南,又迅速采取上述各项措施,很快安抚了人心,局势也日趋稳定起来。南明残部进退失据,走投无路,络绎不绝地前来昆明向三桂投诚归降。

吴三桂刚回到昆明,四川乌撒军民府土知府安重圣、云南景东土知府陶斗、蒙化土知府左星海、丽江土知府木懿等及各土州县降清。

同三月十八目,南明延长伯朱养恩、总兵龙海阳、副将吴宗秀原受李定国之命,守四川,而今南明大势已去,他们带领三千人,从四川嘉定,出建昌,千里迢迢来云南归降。

“不得掣肘。至于云南通省文武大小官员,悉听该藩酌举人地相宜者补授候题,请到该部之日,议复实授。如无应补之人,该藩题明前来,臣二部既行另补可也。理合会复,恭候命下,臣等遵奉施行。”

十一月初一日,世祖批准了吏、兵两部的决定。

世祖和吏兵两部把云南的人事权、民政、军事、钱粮及一切事务,包括对地方的兴利除弊,实施各项措施等所有权利都授给吴三桂掌管,由他直接请示世祖批准。地方官员,从总督、巡抚到各政府部门都不得干预。吏、兵两部甚至把任免文武官吏权也交给吴三桂,凡他提名的,吏、兵部不过履行任免手续罢了。这样,吴三桂集军民政财文大权于一身,成了凌驾于地方官之上的“太上皇”,实为世祖钦定的代理人。

世祖对云南和对吴三桂实行了特殊的政策,除此,在任何省都无此规定。世祖说得很清楚,这是由于云南的特殊情况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因为云南为“远微重地”,又是“初定”,局势还不稳定,不得不由军事上一强有力的人物掌管一切,“事权归一”,以便应付紧急情况的出现。责成吴三桂掌管一切,实则是对云南实行军事管制。同时世祖也明确说明,此系暂行办法,不是永久不变。等数年后,云南形势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竞走向了反面,为吴三桂培植个人势力和威望创造了条件,给国家酿成了一大隐患。

世祖把云南的一切大权授给了吴三桂:其他统帅也陆续调离云南。多尼于十二月奉命回京,预定十七年五月蓟京。征南将军赵布泰于次年二月率部班师,线国安也在此之前调回。

白文选部将王安等从建昌来降,献出白文选的“荡平大将军”金印。

据吴三桂给朝廷的报告,清军攻克昆明后,南明庆阳王冯双礼与德安侯狄三品等逃到四川建昌卫。吴三桂再三招抚,双礼拒绝,而狄三品暗中接受,并按他的密计,将双礼逮住,连同他的“庆阳王”金印、“大将军”金印、金册、敕书一张,一并献给吴三桂。随同狄三品投降的,还有将军艾承业、张明志、丁有才、总兵冯万保等人及所率二千人马。朝廷得报,少不了太加夸赞吴三桂“筹划周详”,还表彰狄三品投诚“可嘉”;同时,赦免双礼死罪,解京另行安置。不久,朝廷以擒冯双礼之功,赐封狄三品为“抒诚侯”,原总兵冯万保为都督同知。

南明永历政权维持了十四年,终于垮台了,在永历与部分臣属逃亡缅甸后,它留在云贵或四川的余部如水之归海。纷纷投向清政权,表明永历这个小朝廷已经土崩瓦解,极少有再生之可能。

顺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世祖下达命令,授吴三桂全权治理云南。他指示吏、兵二部说:“当云南初定之时,凡该省文武官贤否,甄别举劾,民间利病,因革兴除,及兵马钱粮一切事务,俱暂听该藩(指三桂)总管奏请施行。内外各衙门不得掣肘,庶责任既专,事权归一,文武同心,共图励策,事无延误,地方早享升平,称朕戡乱柔远至意。俟数年后。该省大定,仍照旧令各官管理。其应行事宜,尔等即行议奏。”

吏、兵两部举行会议,根据世祖指示,作出如下决定:云南省凡应行事宜,听该藩遵奉上谕举行,各衙门应遵旨。经略云贵的总督洪承畴也在云贵基本平定后,因目疾发作,不能正常理事。他的右眼久已失明,左眼已“昏聩”。行路须人扶持,“文字不船看见”。他自感身体衰朽,“精力已竭”,不能经理粮饷各事,上奏再三恳请解除职务,休养治病。世祖予以批准,要他回北京“调理”。

承畴与吴三桂早在美外降清前,已结成世交,吴三桂以晚辈待洪承畴,十分敬重,关系很深。降清后,他们继续保持密切关系,而此次又同征云贵,洪承畴总经略其事,无处不关照他,自无疑问。及战后,洪承畴又提出以一王镇守云南,仿元、明两朝成例,世守此地。他明里暗里举荐吴三桂,为他谋得永固的地盘。所以,吴三桂得以留镇云南,与洪承畴的支持确有一定美幕。洪承畴行前,吴三桂同他密商今后大计,问以“自固之策”。洪承畴神秘而坚定地说:“不可使滇一目无事也。”三桂顿时领悟,立即“顿首受教”。洪承畴的谋略,就是要让云南不安定,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朝廷就不会收回给予吴三桂的一切权力,使吴三桂的地位日益巩固。洪承畴于顺治十七年正月二十日自贵阳动身,于三月初三日抵长抄,从此,他俩人各一方,三桂也独立经营云贵了。

吴三桂留镇云南,是他生活中的又一个转折点,也是他的政治生涯的新起点。直至他去世前,他在云南近二十年,终于酿成了清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幕壮观的活剧!

二、“三患二难”,保粮固本

在云贵大规模战事结束后,顺治十七年,朝廷准备将云南的满洲八旗兵撤还京师,五万绿旗兵拟裁去二万。因为把大批军队留在云南,耗费大量军费开支,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据户部统计,在用兵期问,云南一省每年的俸饷银高达九百余万两口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以顺治十六年、十七年国家征收的课银为例,分别为二百六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两、二百七十一万六千八百十六两。即以国家二年的“课银”收入也抵不上云南一年的军费开支。如按顺治十五年以前的收入来计算,相差极为悬殊。云南的沉重军费负担,引起朝廷的忧虑,无论是朝廷人员,还是地方大吏,都强烈要裁军撤藩。而吴三桂的军队总数有十二、三万人,因此,首当其冲要求撤藩改制。

作为以军事起家的吴三桂,自然不愿意裁减他的军队。为此,他向朝廷申辩:“边疆未宁,兵力难减,宣如旧时。”说“边疆未宁”,也是实情。李定国、白文选还隐蔽在中缅边境,伺机出击;永历作为明朝的象征,政治的偶像还存在,令人有卷土重来之忧。但他们的力量已消耗殆尽,对付他们,是不需要数万大军的。吴三桂提出的理由,不过是个借口,目的是不让朝廷动他的一兵一卒!吴三桂明白,要保持自己的地位与威望,就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庞大军队。

吴三桂的心腹将领、副都统杨砷出了个主意:以先除永历,“绝人望”,使裁撤军队之议不能实施,这正是洪承畴所密授的“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之计,此刻即以剿灭永历为名,动用军事力量,就能保证军队之数不致裁减。

吴三桂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于顺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向朝廷提出进兵缅甸、消灭永历的妻疏。其中论及“三患二难”,尤为切中要言:

夫永历在缅,而伪王李定国、白文选、伪公侯贺九仪、祁三升等分驻三宣六慰、孟艮一带,藉永历以惑众心,倘不乘此天威震赫之时,大举入缅,以靖根株,万一此辈立定脚跟,整败亡之众,窥我边防,奋思一逞。比及大兵到时,彼已退藏,兵撤复至,迭扰无体,此其惠在门户也。

土司反复无定,惟利是趋。有(如)我兵不动,逆党假永历以号召内外,诸蛮饵以高爵重禄,万一如前日沅江之事,一被煽动,遍地烽起。此其恚在肘腋也。

投诚官兵,虽已次第安插,然革面恐未革心,木历在缅,于中岂无系念?万一边关有警,若辈生心,此其惠在腠理粤。

夸滇中兵马云集。粮革问之民间,无论各省银两起解愆期,难以接济,有银到滇,招买不一而足。民室苦于悬磐,市中米价巨增,公私交困,措饷之难如此也。凡招买粮草,民间须搬运交纳。如此,年年蚋,岁岁输,将民力尽用(于)官粮,耕作半荒于南亩,人无生趣,势必遗亡,培养之难又如此也。

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垒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惠,土司无簧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惠,民力稍可宽舒,一举而数利存焉。窃谓救时之方,计在于此。谓臣言可采,救行臣等尊奉行事。

吴三桂的奏疏,洋洋千余言,既形于辞色,又讲求实际,尤其是“三患二难”说,更具说服力,读来顺理成章使人强烈感到,进兵缅甸,消灭永历,势在必行。

在云南基本平定后,兵部曾密令吴三桂等追人缅甸,剿除永历,“以靖根株”,特指示洪承畴“相机布置”。洪承畴目击云南“凋敝景象”,当地土司及降卒“观望”,认为人心不稳,不可操之过急。再说,大军如穷追进缅,惟恐李定国等号召土司、降卒复叛,袭清军之后,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主张“先安内,乃可剿外”,今秋冬(顺治十六年)暂停进兵。吴三桂最初的奏疏,也透露了他与洪承畴持同样的意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暂停进兵。但在暂停进兵之后,吴三桂改变主意,力主进兵缅甸,故再上一疏,并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用兵方略。他计划用兵包括征用当地土司的士兵十余万、征用战马六万余匹。诸凡兵士粮饷、马匹、草料、运输费用,共用银二百二、三十万余两。这个数字,对于财政相当困难的朝廷,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也就是说,在原有支出云南军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开支。吴三桂的这一长篇奏疏就是请兵请饷。费用浩繁,不能不引起世祖和廷臣们的慎重考虑。

世祖读过此疏,没有马上表态,命议政王贝勒、大臣及户、兵两部“速议”,拿出意见来。

过了七天,四月三十日,议政王太臣及户、兵两部将会议结果上报世祖:“平西王吴三桂疏言,永历在缅,伪王李定国借以蛊惑人心,相应进剿,其现在云南满洲官兵,听该藩与各都统商酌率往。至于兵马钱粮,所需甚多,不仅措处维艰,亦万难即运至滇。目前应用草料,敖该藩设法措办,务使兵民两利。再查户部拨给云南(于顺治十七年)兵饷银三百三十万两,已经催解,其已解到者,听该藩支给进征兵丁,其未解到者,仍严饬各督抚星夜解往,以为接济。”

太臣会议的意见,明确地表示,同意进剿缅甸,但同时也指出,最大的难处是兵马钱粮,不能满足吴三桂所开列的数目。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首先责成吴三桂“设法措办”,再是户部已调拨本年度大部分饷银,作为接济,此项银两也由吴三桂负责支给进征兵丁。

世祖接到这份报告,没有做出批示,却很快命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前往云南,同吴三桂“面商机宜”。

朝廷内外,关于云南撤兵与进剿,却有不同意见。浙江道监察御史季振宣认为:“云南宜先守御,而守御专任平西一藩(指吴三桂),应分该省之满兵驻扎湖南,相机接应。”把满洲八旗兵撤到湖南,其意是减轻云南的粮饷负担,也减轻了朝廷的财政压力。都察院上奏,说:“云南旗兵,粮饷不足,请以一半暂驻,一半撤回,可省军需数万。”如果吴三桂兵力因此而减弱,可把靖南王耿继茂部由广西移到贵州驻防。还有,此前户部也认为,云南应撤兵,裁减部队。议政王大臣会议,都逐一地否决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坚持认为:“滇逆未靖”,驻守云南的所有部队,“不便议撤”。又说,广西是要地,贵州地方险窄,靖南王不便移藩至贵州。

吴三桂留兵不撤及进兵缅甸之议,由于得到了议政王贝勒、大臣们的一致坚决支持,终获世祖批准,即使靡费军饷,耗资巨大,但为江山永固,也在所不计了。后来,乾隆皇帝对吴三桂请兵进缅事做过这样的评论,他说:“立意殄灭由榔(永历),‘三患二难’发自三桂;檄缅甸,殴李定国,降白文选,皆出自三桂之筹划。然其筹划岂实为我国家哉!三桂之必欲灭由榔,实犹近日之阿睦尔撒纳之必欲灭达瓦齐,则彼之为宣力,皆所以自为也!”

顺治十七年八月,在学士麻勒吉、石图同吴三桂密筹,并返回报告后,世祖颁布命令,授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率部往征李定国,与吴三桂“相机征讨”。爱星阿,姓舒穆禄氏,满洲正黄旗人。他的祖父就是赫赫有名的清朝开国勋臣扬古利,顺治八年,世祖为追念扬古利的功勋,授予他顿侍卫内大臣职。在批准吴三桂请兵人缅灭永历时,特命他与吴兰桂共同进征口同时,又命都统卓罗、郭尔泰、逊塔、署护军统领毕立克图、护军统领费雅恩哈、前锋统领白尔赫图等随征。世祖指授爱星阿等,凡事要“会议而行”。如与吴三桂一处,“一切事务,俱用王印行,若不与王同处,即以尔印行。”以下内容,同以前的敕谕一样,强调军纪,执行朝廷既定政策。

这一命令是颁给爱星阿的,但同时也向吴三桂下达了进军的命令。吴三桂还没接到这个命令,又上了一份奏报,请兵剿贵州土司。据他们的情报,贵州水西(黔西)土司安坤“久蓄异谋”,最近听说杀牲畜祭鬼,“将为不轨”。马乃土司酋长龙吉兆兄弟,“私受李定国伪敕”,修造武器,“逆行已彰”。乌撒土司安重圣“亦反侧叵测”。他想要“先发制人”,“乘其未动,早为剿灭,以清肘腑之患。”以此来“伸国威者也”。

征伐之令出自天子,须请示朝廷批准后方可用兵。本来水西等土司已归降,吴三桂却说他们欲图谋不轨。所列证据,还看不出有“谋反”的明显迹象。吴三桂却要“先发制人”,对这三个土司大张挞伐,再次征捌。吴三桂的目的,不过是制造“敌情”,给世祖和廷臣们造成一个印象;云贵的形势又有反复,不仅云南不安定,连贵州也岌岌可危,以此来催促朝廷准他用兵,廷臣们并没有认真核实“敌情”,仅听他之言,即建议从其所请,令其“悉心筹划,相机歼捌”。世祖也马上批准了。吴三桂叉取得了用兵权,在贵州、云南边境一带再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过了不久,顺治十八年三月,吴三桂送来了战报:“擒获龙吉兆,克平马乃土司”。此次战役,历七十余日才破其寨,将龙吉兆、龙吉佐兄弟一并擒获。吴三桂对兄弟俩进行了审问:“为什么要谋反?”兄弟俩人说:“我受(明)国恩三百年,仗义守死,何名为谋反?”吴三桂厉声斥问:“难道不怕死吗?”兄弟俩倔强地说:“我两人尽忠而死,难道不贤于你不忠不孝而生吗?”两人同声斥骂不止。吴三桂大怒,命割去舌头,然后斩首处死。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互联网”时代,江湖烽烟四起,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终于在不惑之年领悟到了“顺势而为”的重要性,并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站在风口上重新开始,从0到1,创造了小米神话。“雷布斯”成功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使得小米公司估值5年翻了300多倍,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作为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雷军的投资和创业经历一直备受关注。本书通过对雷军及雷系企业成长史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为你诠释为什么小米自面世以来,每一款产品的投放,都能引起米粉的尖叫和轰动;为什么金山一夜之间濒临倒闭又能绝处逢生;为了打造小米生态圈,雷军做了哪些布局?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

    本书介绍了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邓稼先的生平,内容包括:立志科技强国、“去放一个大炮仗”、创造太阳的人、和不念经的和尚在一起、伟大的瞬间、在新的起跑线上等。
热门推荐
  • 将镇

    将镇

    盛唐青州域,有一小村,盛产青竹而闻名。村东头是孙寡妇家,她正翘首以盼,等待她那拎枪入营的儿子。凯旋而归的那一天
  • 重生杀手之天王巨星

    重生杀手之天王巨星

    这是一个少年杀手誓言要成为明星的故事!(注:本书为漫画重生杀手巨星后续的故事,尽情期待!)
  •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爷的娇妻要甜宠

    少爷的娇妻要甜宠

    初次相遇,擦肩而过;姻缘线已牵,缘起。高二寒假的最后一门学科考试完,北辰轩把千墨寻依叫到学校花园凉亭里。道:“寻依,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千墨寻依定定的看了北辰轩三秒钟,微信着说:“好啊!但是现在还不能答应你,等你什么时候通过了我的考验就转正”“加油哦,我的准男朋友”1、本文架空,架空,架空。一切设定以本书为准则,勿代入现实。2、1V1,双洁,甜宠,校园到社会
  • 高冷男神VS蜜桃娇妻

    高冷男神VS蜜桃娇妻

    她被当成商业联姻的棋子,离婚前夕,用尽各种方式讨好他。“太差。”男人冷漠道。“你!总之本姑娘赖上你了,若不答应把那块地让给温家,这婚我就不离了。”女人恼羞成怒。“正有此意。”男人唇角扬起一抹邪笑。
  • 独家盛恋

    独家盛恋

    【男主女主一对一超宠无虐】身边有个欧皇是什么体验?某导演一脸欲哭无泪,有一帮超宠的哥哥不说,还分分钟上热搜,给其他人留点活路行么?身边有个男装大佬是什么体验?某人欲哭无泪,千万不要惹,因为她可以随时领走你的对象,无论男女。身边有个家室逆天身手逆天的人是什么体验?一群人欲哭无泪,不怕教官她狠就怕教官她有后台还记仇……【女主欧皇体质,一路开挂不喜勿喷勿看,谢谢合作?】
  • 走向都市(乡土新故事)

    走向都市(乡土新故事)

    都市,从来都如罂粟花般充满着艳丽的邪恶诱惑;都市,似乎是一片无垠的荒漠,无论多少亲情的泉水,一旦流淌其中,终将无影无踪;都市,真真是有那么多让人咽口水的好,也真真是有那么多让人唾口水的孬。于是,古往今来,有了无数对乡村亲情的眷恋,有了无数对都市无情的怨怼。当成群结队的乡民背离祖祖辈辈生活的热土,踏上一条他们也不知所以的都市之途时,深深地烙刻在有形的肉身与无形的心灵之上的都市如何?都市中的他们如何?
  • 父子怪谈(推理罪工场)

    父子怪谈(推理罪工场)

    一幢诡异的大楼,成了生死中转站,总也投胎不了的老墨成了大楼里最熟悉的面孔。他和一桩桩命案联系在一起,阴差阳错间,办成了不少好事。突然一天,老墨也终于有了回到人间的机会,他会作何选择呢?海昏侯刘贺的故事,历史上只留下草草几笔。如果对海昏侯做一番怪谈解读,却又能在光怪陆离间找到些近现代的影子。桃花源?VR实景游戏?怎样都好,就问你想不想去那个Heaven Hole。忙碌的地下铁近似一个小社会。乘客是素材库,背后的工作人员也是故事源。在开放的地下铁里,在密布探头监控的地下空间里,一举一动都无处躲藏。如同在密室内犯案一般,有人偏要铤而走险,做这样的尝试。一则写给孩子的探险童话,在福尔摩斯的时代,少年包锐锐该如何应对来自巴斯克维尔家族传说中的危险。黑暗的沼泽,喷火的怪兽……在书籍旅行中的包锐锐该如何找到答案呢?
  • 口红森林

    口红森林

    小白领林炜炜偶然认识了金领阿梅,阿梅像姐姐一样对炜炜无微不至,从生活情感到事业,全面帮助,将炜炜从一名职场小白,培养为独当一面精英。炜炜却中发现阿梅有命案在身,而自己,是她的帮凶。
  • 曾经相爱难相聚

    曾经相爱难相聚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他自从第一眼见到她就爱上了她,可却没勇气说出来。毕业后出类拔萃的他分在了她从小生活的城市,他依然没有勇气说出那个“爱”字。他觉得他太平凡了,根本配不上天生丽质父母又都是高干的她。她知道他是喜欢她的,在大学里她总是被男生众星捧月般宠着,像个美丽的公主,可惜一个男孩子也没能俘获她的芳心,只要他对她表白她就答应他。等了三年,她没等到那句话,以为自己自作多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