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000000026

第26章 撤藩逼反,独树一帜(2)

(一)下令停撤平南王、靖南王两藩。圣祖各给两王一道手诏,给靖南王的手诏内云;“朕闻云南作乱,靖南王相应周守地方,不必搬家。平南王亦如之。”立即召还前往广东、福建办理撤藩的钦差大臣粱清标、陈一炳回京。

(二)原吴三桂属下文武官员,以厦现仍在直隶各省者,无论是在职的、闲住的,虽有父子兄弟现在云南的,“概不株连治罪。自今以后,各宜安心守职,无怀疑虑。”

(三)为防止内外沟通。圣祖听信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意见,将三桂子吴应熊“暂行拘禁”,待“事平”再作处置。廷臣们怀疑应熊及属下官员对吴三桂谋反可能知情。所以采取防范措施,也是必要的。

(四)向各重要军镇,指授方咯,多方安抚和鼓威他们守御地方。圣祖非常重视陕西省情,因为该省跟京师甚近,又控驭西北边疆,它的存在对京师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圣祖特给陕西总督哈占、提督张勇、王辅臣发去紧急谕旨:要他们注意发现吴三桂散布的“伪札、伪书”,晓谕官兵、百姓,检举揭发,向上报告。他称赞他们是朝廷擢任的“股肱之臣”,捍御边疆,绥辑军民,惟他们是赖。圣祖此举,实为思想政治动员之一策,极力笼络他们实心任事,为朝廷效力。圣祖的这一对策,在以后的平叛中日益显示出重大作用。

(五)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政治措施,是在十二月二十六日采取的,即正式下诏削除吴三桂的王爵,向云贵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发布通告。全文如下:

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顺治)念其输款投诚。授之军旅,赐封王爵,盟勒山河,其所属将卉崇阶世职,恩赉有加,开阃云南,倾心倚任。追及朕躬,特隆异敷,晋爵亲王,重寄于城,实托心膂,殊恩优礼,振古所无。讵意吴三桂。性类穷奇,中怀狡诈,宠极生骄,阴图不轨,于本年七月内,自请搬移。朕以吴三挂出于诚心,且惫其年齿衰迈,师徒远戍已丸,遂克所请,令其休息,乃敕所司安插周至,务使得所。又特遣大巨前往,宣谕朕怀。朕之持吴三桂,可谓礼隆情至,蔑以复加矣。

近览川湖总督蔡毓荣等疏称,吴三桂径行反叛,背累朝豢养之恩,逞一旦鸱张之势,横行凶逆,涂发生灵,理法难客,神人共愤。夸削其爵,特遣宁南靖寇大将军统领劲旅,前往扑灭,兵威所至,克期荡平。但念地方官民人等,身在贼境,或心存忠义,不能自拔;或被贼驱迫,怀疑最罪,大兵一到,玉石莫分。朕心甚为不思。爰颁救旨,通行晓请,尔等各宝安分自保。无听诱胁,即或谖从贼党,但能悔罪归诚,悉赦已往,不复究治。至尔等父子兄弟亲族人等,见在直隶各省、出仕居住者,已有请旨,俱夸各安职业,井不株连。尔等毋怀疑眠,其有能擒斩吴三桂头、献军前者,即以其爵爵之,有能诛缚其下渠魁,及兵马城池,归命自效者,论功从优叙录。朕不食言。尔等皆联之赤子,忠孝天性,人孰无之!从逆从顺,吉凶判然,各宜审度,匆贻后悔。地方官即广为宣布遵行。

圣祖的讨吴谕旨,核心内容,阐明了朝廷同吴三桂毫不妥协的原则立场和准备实行的各项政策。谕旨一反以往对吴三桂的无限赞扬、大张挞伐和声讨。例如,过去一向称赞他开关迎降为“归诚向化”,实为明智之举,而今则说他“穷蹙来归”、“性类穷奇”、心怀“狡诈”云云。通篇谕旨,一笔勾销吴三桂为清朝夺取全国政权所建立的不世之功;相反,不厌其烦地说明自顺治以来两朝给予他的隆礼厚恩,斥责他背恩反叛。公平地说,清朝没有亏待他,给予的酬报无以复加。但对于撤藩一事,以圣祖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没有说实话。声称是吴三桂自请撤藩,朝廷为照顾他年迈齿衰,不忍心让他久驻遐荒,故允其所请。这都是冠冕堂皇的话。骨于里却对吴三桂日益猜忌,不予信任,时刻想撤他的职,削他的权。一旦撤藩成功,吴三桂接受朝廷的安排,下一步将如何处置无兵无权的三桂?事情远没有发展到这一步,我们还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吴三桂撤藩后能安分守己,尚能过得去,倘有差错,后果可想面知。

吴三桂在他讨清的檄文中,大谈他当年委曲求全借兵复仇的壮举,反复申明当时跟多尔衮订有立明太子的协议,谴责清朝违背诺言,阴谋夺取了全国政权。对此重大问题,圣祖讨吴的谕旨不曾道及一字,干脆加以回避。这就叫“王顾左右而言他”!圣祖所持的立场,必欲将吴三桂置于死地,悬赏要吴三桂和他的核心成员的头颅。可以看出,圣祖和他的心腹太臣对吴三桂痛恨的程度!由此,我们便推断出,在撤藩前朝廷对吴三桂已经是又怕又恨。所以,吴三桂一叛变。圣祖毫无招安、劝谕之意,却持异常强硬的态度,企图把他衡底消灭。“克期荡平”,颇有灭此朝食之慨,恰恰反映了圣祖急欲消灭吴三桂的基本思想。

圣祖与吴三桂互讨的谕旨、檄文,各持一端,遇有于己不利之事,则避开辩论,而以自己有利之处攻击对方的短处。这才是:一旦翻了脸,历史事实也随之而翻!这也恰恰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政治斗争的伎俩,是没有多少信义可言的。

圣祖讨吴檄文,与上述军事、政治各项措施及其政策,都是在圣祖接到党务礼、蔡毓荣的报告后,仅仅六天(12月2l~27日)之内做出的,而且都是由圣祖亲自裁定,其中不少是他自己提出来的。政策性的规定和措施,一经确定,圣祖立即付诸实施。大胆、果断、迅速、沉着,体现了年轻的皇帝圣祖的思想风格。这大概是吴三桂始料不及的吧!事实表明,他把圣祖估计得过低了。他认为,只要他一起兵,就会使朝廷、圣祖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他想错了。圣祖临事不慌,在紧急状态下,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部署,当机立断,异常迅速地采取果断措施,足以应付眼前突然发生的事变。

从军事上说,圣祖所采取的政策,反映了他的战略思想:以荆州为重点,加强其防御。抵挡叛军的正面北进;以四川、陕西为侧翼,派八旗兵进驻四川,其目的是预防叛军经四川进人陕西,威胁北京;以兖州、太原为南北东西的中继站,集结兵力,随时听调出击。广西方面,授孙延龄以兵权,固守防地,以牵制叛军的北进。这些措施,初步构成了圣祖的战略防御体系,基本符台此时的形势需要。

从政治上来看,圣祖采取的几个实际步骤,也是相当有力的。他停撤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两藩,这是对他原定三藩同撤的政策的一个重大调整和修正。撤藩前,圣祖没有预料到将会出现什么麻烦,更没有想到会激起三藩特别是吴三桂的反抗。他所说的“撤亦反,不撤亦反”,是事后的遮掩之词,并非事先想到的。在处理三藩问题上,圣祖确实失之于轻率。如果真像他所说的撤藩“必反”,为何没有预先设防?却只派了几个钦差去办理,以为一切顺利,高枕无忧。事实已经证明,他采取的三藩同撤是一大失误。吴三桂叛变,固然有他的根本利益所在,面圣祖估计不足,政策不当,才使矛盾激化,迅速转变为公开的武装对抗。因此,圣祖的这一政策,不仅激起吴三桂的反抗,而且由吴三桂带头倡乱,又扩大为全国性的内战。毫无疑问,发生这场大动乱,圣祖是不能推卸责任的。值得赞许的是,圣祖能在事变面前,很快认识到区别对待的必要性,因而迅速地改变三藩同撤的政策,紧急下令,尚、耿两藩停撤,诏削吴三桂王爵,发布通告,声讨其叛乱。这一结果,不过是实施了撤藩前大部分大臣所主张的区别对待的政策。那时,他们同意尚、耿两藩搬移,主张吴三桂留镇,怕的是他闹事。此刻,颠了个倒,让尚、耿留下,只撤吴藩,削去其爵位,把他置于朝廷的叛逆地位。圣祖这样做,目的是稳住和安抚尚、耿不使其倒向吴三桂一边,不得不区别去留,分化三藩的势力。从平叛的需要出发,留下他们镇守地方,实为必要。否则,二藩一撤,福建、广东一时无人防守。岂不是丢给了吴三桂!

圣祖对广西将军孙延龄的政策,也体现了他孤立吴三桂的意图。当三藩请求撤藩时,也波及到是否要撤孙延龄。他原是定南王孔有德属下一个无名小卒,后被有德赏识,不断提拔,还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孔四贞嫁给了他。他如登龙门,今非昔比了!有德死后。朝廷为追念其功绩,特令延龄为“广西将军”,“掌管王旗”,驻桂林。他出身卑微,才望“庸劣”,为朝野所轻视,平时,他擅自杀人犯法,已被都统王永年揭发。现趁三藩并撤时,朝廷内外诸臣,开始攻击他,要求撤他。广东道御史鞠殉,首先“开炮”,参奏孙延龄。奏文一开头,就说他原是一个“标员”,“年齿素轻,位权未重”,只因他配定南王之女,才执掌该王所属军队。接着,说他“终属外姓,论名分”,他无承袭勋爵之理;论军心,“多有未肯帖服之情”。鞠珣又引述广东广西总督金光祖的奏疏中揭发孙的许多不法之事。他要求将孔四贞跟孙延龄“撤回京师”,孔有德所部官兵,或归并正黄旗,或分隶八旗,另派将军统辖。孙延龄本不足道,朝廷并不担心他会生事,因此并不想急于把他撤下来,而是派官调查后“再议”。经查证,犯罪属实,将他罢职。三桂一叛乱,圣祖便改变了主意,特授他“抚蛮将军”之职,令其固守广西。圣祖由轻视一变而为重视,其意仍是孤立吴三桂。况且孙延龄毕竟是定南王孔有德的旧人,并有孔四贞佐助,只有用他为将,统率孔有德旧部,可保无乱。笼络住孙延龄,亦能稳住军心。从集中力量打击吴三桂这个主要敌人的战略考虑,圣祖的这一政策是可取的。

以圣祖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对吴三桂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栗取了毫不妥协、坚决镇压的立场。其一系列措施,都表明他把吴三桂视为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圣祖发布的讨吴三桂谕旨已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即使又相继发生了陕西王辅臣、广西孙延龄、福建耿精忠等人的叛变,他仍然坚持把吴三桂作为主要的对手和打击目标。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针对吴三桂的。这一点并没有错。然而,在平叛初期,圣祖和谋臣们对整个形势估计不足,总以为吴三桂一人造反,翻不了大局,平息不难。尽管他曾在几个战略要地部署兵力,不过是预防性的,不曾料到平息吴三桂叛乱后来所遇到的困难,也不曾想到平叛时间如此之长。正是基于这个思想·他根本就不想和吴三桂和解。不久。叛乱几乎蔓延到全国,他才感到形势的严重,一度被迫向吴三桂作出和解的姿态。

一场关系清朝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正在展开,谁胜谁负,一时还难以预料,人们正拭目以待。

三、轻取四省,康熙怒杀姑父

吴桂从昆明出兵,势如破竹。

吴三桂进军的第一个目标是贵州。当地军政官员几乎全部投向了吴军。吴三桂把胡国柱留镇云南,自率诸将取贵州,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驰至贵阳。马一宝已前驱人城,贵州提督李本琛迎降。李本琛是甘肃西宁人,原明总兵官高杰的外甥。他最初是总督洪承畴的部下,官至游击。明亡后,弘光政权大学士史可法推荐他为总兵,隶属高杰。后来,高杰被李定国杀害,任命他为提督,统其部属。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南征,本琛事部十余万降清,以原官随大军菠江。平定江南后,他回到北京,隶属汉军正黄旗。顺治十年,他随同洪承畴再次南下,协助承畴经略五省。顺治十二年,加右都督,充任左标提督总兵官。顺治十四年,随承畴取贵州。顺治十六年,经承畴推崇,授贵州提督,特加太子太保衔,以表彰和奖励他立下的军功。吴三桂任云贵总管后,两入关系密切起来。当吴三桂辞总管时,他上琉陈述吴三桂功绩,请求朝廷继续留任他。由此可见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李本琛是贵州的军事长官,他投向吴三桂,清朝在贵州的军事即告瓦解。吴三桂一到贵阳,就授他为“贵州总管大将军”之职。本琛欣然受命。

在李本琛之后,投降吴三桂的还有贵州巡抚曹申吉。这里,需略作交代。他是山东省安邱人。他既不是靠降清得仕,也不是以军功升职。他是在顺治十二年考中进士后,始步入仕宦之途。先授庶吉士,再改授内翰林院国史院编修,充任日讲官。此后,又历任多职,至康熙六年提升为礼部侍郎,狄年,授以显职贵州巡抚。他的简历表明,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而且进展很快。他与明朝并无政治关系,跟农民起义军也无丝毫瓜葛,他所得到的一切荣誉和地位,都是清朝给的。谁料吴三桂到了贵阳后,他也乖乖投靠了吴三桂!仍以原官出任贵州巡抚。

辽东人王永清,以黔西镇总兵官叛清“从逆”。圣祖说他“身膺重任,甘心从贼”。

吴三桂兵进贵阳,兵不血刃,传檄而得贵州全境。该省曾由吴三桂总管,心腹遍布各处,后来吴三桂辞总管任,该省在实际上仍是吴三桂的势力范围,处于他的控制之下,他的讨清檄文最先到达这里,他的心腹即起兵响应。

康熙十三年(1674年)伊始,吴三桂正式称“周王”,废弃康熙年号,称周王元年,改元“利用”,同时废康熙制钱,自铸货币,名日“利用通宝”。

有一儒生,曾上书吴三桂,对他改年号提出不同意见。他说,应奉明朝为宜,仍称前朝所封“平西伯”,有鉴于以往的教训,宜应“缟素待罪,以告天下”,那么,忠臣义士谁不倾心于复明的事业!而今义旗一举,便自视为“开国”,建立新朝,岂不是瓦解天下人之心!自此,人们看清王的志向不在复明,有谁还能随从你呢?

从一六四四年清军入关,夺占北京,明朝亡国,至吴三桂叛清,刚好三十年;如从永历帝被擒,南明覆亡,也只有十余年。明朝的遗老大都健在,明亡时二十岁前后的人,到这时,也不过三四十岁。他们对前朝的事记忆犹新,仍抱有怀恋之情,特别是那些曾同明朝共命运的人,其怀恋的感情怕是更深沉、更强烈,复明的愿望尚未泯灭。一旦有机会,这些人就会毫不迟疑地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因此,打出复明的旗号可能更有号召力,也符合人们的普遍愿望々但是,吴三桂集团的大多数人的想法并非如此,他们自恃武力,急欲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一代新王朝,一跃而成为开国勋臣,宁肯拥戴吴三桂为新君,却不愿再立明朝的旧名号。吴三桂则惧于以往效忠清朝、绞杀明朝无法向天下人交代,不如创立新朝。这位儒生建言,让他公开坦诚地表示悔罪,求得天下人的谅解,大事可成。吴三桂做不到这一点,因而对其建言置之不理。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下半年,吴三桂聘请原明朝步卿李长祥,待之宾礼,向他询问方略。李长祥说:“赶快改定为大明名号,以收拢人心,立怀宗(明崇祯帝)后裔,以鼓舞忠义。”吴三桂把李长祥的话拿来向方光琛和胡国柱征求意见,他们坚决反对,说:“当初项羽立义帝后,又把他给杀了,反而动了天下之兵;而今天下在王(三桂)掌握之中,它日又置怀宗后裔于何地呢!”说来说去,他们就是要建自己的一代工朝,与其后来把所立明朝后裔杀掉篡位,倒不如现在干脆就不打明朝的旗号,立自己的名号,才名正言顺。他们也自恃天下已在掌握之中,用不着再打已故明朝的名号为自己起义的旗号。但没有想到随他起义的都是明朝的遗将,他们都是对明朝有怀念之情的将士,打上复明的旗号,能更多的收买人心。

同类推荐
  • 北大的才女们

    北大的才女们

    《北大的才女们》收录了北大现代以来的十余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学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北大的才女们》图文并茂,十二篇文章配入照片八十余幅,时间跨度近百年。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才女们风华正茂的英姿、求学的勤勉、志趣的高远、家庭的美满,更能深切地感受她们对现代科学不懈的探索精神…… 《北大的才女们》选取了陈衡哲、冯沅君、赵萝蕤、池际尚、高小霞、王颖、喜勋、石青云、许志琴等在近百年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做出了程度不同的学术贡献的北大女性学人,旨在展示北大女性风华正茂的英姿、求学的勤勉、志趣的高远、家庭的美满以及她们对科学和学术的不懈求索精神。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的去世令全世界目光聚焦在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50年前,1965年8月9日上午10点,李光耀通过广播电台宣布新加坡独立,但这独立却是被迫的。24年后,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依然将此视为自己最大的政治挫折。李光耀的独立宣言只有短短90个字:“世界犹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将以一条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今日读来,依然悲壮而充满自信。今天的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如果你出身贫寒,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戴安澜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戴安澜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暗涌之夜

    暗涌之夜

    白天的背后是黑夜,静谧的背后是惊天动地的一次爆发。这个世界上真正令人恐惧的并非你所看到的,一切已知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它令人惊悚战栗的能力。世上还有令你深感不安的东西,它便藏身于背后的未知之中,就像你在大街上看到眼前的行人纷纷倒在飞行的刀下,然而你担心的却是自己的背后会有什么。未知的又并不是鬼怪妖魔,那不过是人们因恐惧而杜撰的,真实的未知就是人自己,人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猜测、最神秘也最为恐怖的存在了。我想给你一面镜子,让你看看自己背后可怕的人心。
  • 限定CP

    限定CP

    假结婚?!叶子卿万万没有想到,这种只在电视剧里才能发生的事有一天会落到自己身上而且是和一个只见过三次面的人?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赐良缘?当然不是,被幸运女神眷顾哪有这么容易。她只是穷,买不起房只能找人合租分摊下生活压力罢了。而她的结婚对象,眼前这个一脸阴鸷,面上惨白的人,恰恰是她最讨厌的类型傲慢,无礼,讲话尖酸刻薄。就算他有一张还不错的脸蛋,一张嘴也要把人气跑了。这种人是怎么当上金融精英的?她实在有些疑惑。从日常斗嘴到互相关照,从互不顺眼到同床共枕她甚至觉得,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日子,似乎也不错。然而,一起金融诈骗案展开调查,她竟然莫名其妙被卷入其中。至此,她甚至在想,自她在那份婚前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命运的齿轮是不是就已开始按照设定的轨迹缓缓转动?【券商金融分析师VS互联网公司行政主管1V1欢喜冤家HE】
  • 白毛萝莉的无限之旅

    白毛萝莉的无限之旅

    莫名变成了一只受大众“关爱”的白毛萝莉,并且得知了这是“书里的世界”。“但是我并没有反抗。”“因为你只能享受~”“咱......无话可说。”(变身、无限流、单身(可能百))
  • 六十种曲目录

    六十种曲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赌后倾城

    赌后倾城

    她,24世纪的皇家赌城掌权者,人送外号‘黑玖瑰’,拥有的财富,权势,足以颠覆一个国家。然,却因为一个男人,被自已的亲生妹妹背叛,一入阿弥地狱,奈何桥上帮着黑白无常坑了孟婆一把,让她老人家一气之下把她踹了个重生,成了苍古大陆烈焰帝国风家的嫡生千金小姐,从此,懦弱无能的千金小姐恍若凤凰涅槃,风华独立,傲视世人,一身赌技令无数人折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彷生花

    彷生花

    这是一个仙三代,外加转世投胎的故事!仙三代平时没事干,就喜欢和人飙戏拼演技!仙三代偶尔喜欢来点小情调,比如吟诗作对!当然仙三代脾气暴躁,也不太好交流!好在,仙三代她是一个有涵养的仙儿!知道什么时候火气要灭,什么时候脾气要忍!仙三代的处事法则是:小命要紧,关键时刻不怂!其他时刻,该怂还得认怂!仙三代的平生追求,就是过得仙飘飘!仙三代的命就是好,平日里总做着甩手掌柜!但是,仙三代的修为却是蹭蹭蹭往上长!让人来气的是,这仙三代还有一枚彷生玉!这枚彷生玉,几乎无所不能!自从有了它,情牵你我他!自从有了它,仗玉走天涯!自从有了它,高手多被杀!自从有了它,有事也不怕!养馨友情提示,以上包袱可全都是单押!
  • 女扮男装千少哪里逃

    女扮男装千少哪里逃

    她是叱咤风云的女王,遭遇背叛,却不料一朝重生。变成了一个十几岁的女扮男装的少年,只是这张可爱精致的娃娃脸是肿么回事!!!我hold不住啊!!!还有那个男人,你不要跟着我,虽然我长得很可爱。“哦~不行啊!你太可爱了!”“!!!”【女扮男装,重生,甜宠文】
  • 如梦调

    如梦调

    她是西朔的长公主,十七岁远嫁中土帝国。带着千千万万族人的希望离开了故乡,来到了那个传说中的中原帝都---玥朝他是朝堂有名无实的六皇子,闻名远扬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却在皇子争斗中脱颖而出成为东宫太子。二人相遇本是一场交易,却又相互牵制。他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她却游手好闲!自游自在。她活成了他期盼的样子,却亲手葬送…………或许西朔的相见就是痛苦的开始。小心翼翼就是希望回家后能看到你的笑脸,虽然欠揍,却让我在那一刻安下了心。
  • 华人在美国西部

    华人在美国西部

    要是没有华人对炸药的知识和认识,没有他们在高得令人头晕、几乎笔直的峭壁上干活的本领,以及在白人所无法忍受的艰难条件下幸存下来的能力,那么,中央太平洋铁路就决不会在那时完成,而只能大大推迟。〈美〉霍华德:《伟大的钢铁小道》我想让你们想起华人对于打开我国的西部所做的事情……。[他们]直捣深山老林,忍受了严寒酷暑。冒着被怀有敌对情绪的印第安人杀害的危险,来帮助我们打开我们的西部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