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8000000038

第38章 芳汀(38)

马德兰并没有着意寻找他,却一下子看见了他。他的眼睛就这样一下子望到了那里,好像他事先已经知道了那人在那里呆着。

那人的确与自己相像,只是显得老些。虽然不是绝对的相似,但神情和外表一模一样,尤其那竖着的乱发和横蛮惶惑的眸子,太像他了。那人穿着一件布衫。他进迪涅城的那天,正是这般模样。那人满面恨容,也和他当年要把费了19年的时间,在牢内铺路石上积攒起来的怨恨统统闷在内心一样。

当他看了那人的面容,产生出这后一种感觉时,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于是向自己说:

“我的上帝!难道我又会是那么一副样子吗?”

这人看上去至少有60岁,整个形象显得粗鲁、执拗和惊慌。

他的出现还是惊动了大家。大家见门开了,走进一个人来,便连忙让出一条路。庭长回头看见来人正是滨海蒙特勒伊的市长先生,便向他行了个礼。检察官因公到滨海蒙特勒伊去过多次,对马德兰先生早已认识,也同样向他行了个礼。他呢,却没有注意到这些人的举动。他头晕目眩,只是呆呆地望着四周。

厅里,几个审判官,一个记录员,几个法警,一群看热闹的群众,这种情形,他在27年前曾经目睹过一次,现在,他又碰上了一次。他们攒动着的身影,显示他们确实存在。这已不是回忆中的景象,不是他思想中的幻影,他们是现实的法警,现实的审判官,现实的听众,是些活生生的人。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一步。往日那些触目惊心的景象,现实存在的这些事物,它们所能引起的一切恐怖,又重在他的四周出现,重在他的四周活动。

这一切正在他的面前张牙舞爪。

他心胆俱裂,合上眼睛,从心底发出了一声:“决不!”

造物主在拨弄人,成心编导悲剧,使他神魂震悚,烦乱欲狂。而坐在那木凳上的人恰是他的替身。大家都一致认为那就是冉阿让。

那人成了他的影子。在他眼前,他生命中最可怕的一幕正在演出。此情此景,真是闻所未闻。

一切又重在这里出现了:布置相同,灯光相同,审判官、法警和观众的面目也大致一样。不过,有一点很是不同:在庭长的上方,有一个耶稣受难像。这在从前他受审时是不曾有的,足见他在受审时上帝并不在他的身边。

背后有一把椅子,他颓然坐上去,感到如坐针毡,因为他怕别人看到他。他利用审判官公案上的一堆卷宗,遮住了自己的脸。现在,他可以看见别人,别人却不易看到他。他渐渐平静下来,完全回到现实之中,可以仔细倾听案情的审理了。

巴马达波先生是陪审员之一。

马德兰在找沙威,但是没有找到他。记录员的桌子遮住了证人席。我们刚才还交待过,厅里的灯光暗淡。

他进门时,被告的律师正好做完了他的辩护。全场空气已经紧张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案子开审已有三个钟头了。在三个钟头的时间里,所有的人都盯着那个人,盯着那个陌生的、穷困潦倒的、极其糊涂、极其狡猾的人,听着关于他的一些骇人听闻的经历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此人是一个流浪汉,别人发现,他在田野里拿着一根苹果树的枝。这是附近一个叫别红园园内苹果树上的枝子。这究竟是个什么人?已经调查了一番,证人个个发了言,众口一词,经过讨论,现已真相大白。控词是这样说的:“我们逮捕在案的人不仅仅是个偷水果的小偷,不仅仅是一个贼。我们逮捕在案的人是一个匪徒,一个违反了原判擅离指定住址的累犯,一个原来的苦役犯,一个最危险的暴徒,一个通缉多年的名叫冉阿让的奸贼。八年前,从土伦牢狱被释放后,该犯又曾手持凶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一个名叫小瑞尔威的通烟囱的孩子,罪关刑律第三百八十三条。一俟该犯经过验证无误,确是冉阿让本人,此罪当即根据上述条文另行追究。这次他是重行犯罪,系重犯。请先审理他新的罪行,容后提审旧案。”被告对这类控词,对证人的作证,瞠目结舌。他不知所云,也不知如何答对,只是摇头顿脚,表示否认,或是双目朝天,无可奈何。他还口吃,答话困难,但他整个一个人,从头到脚,都在表示:不服。众多的聪明人摆开了阵式,向他挑战,相比之下,他简直是个傻子,简直是个身陷重围的野人。可是现在,到了威胁他未来的紧急关头,而嫌疑却越来越大。全体观众望着那渐向他紧逼的判决词——一种极尽诬陷的判决——那样子显得比他自己还忧虑些。还有一点令人担忧,假如他被证实是冉阿让,那么,小瑞尔威被抢的事便足以使他坐几年牢。累罪还有使他被处死的危险。这到底是个什么人?他摆出了一副冥顽不化的样子,是愚蠢的表现,还是狡狯的表演?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装傻?这些问题,听众各执一词,陪审团中也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这是疑案一桩,暧昧不明,茫然无绪,令人吃惊,又令人纳闷儿。

他的辩护律师口才相当好。他所用的,是外省的语句。从前,巴黎也好,罗莫郎坦或蒙勃里松也好,这种语言律师们都是习惯采用的。它们早已形成律师用语。但是,今天,这种语句已经成为古典。它那种持重的声调,庄严的气派,适宜于公堂上那些公家发言人,现在律师们偶尔才会用一用,譬如称丈夫为“良人”,称妻子为“内助”,称巴黎为“艺术文化中心”,称国王为“元首”,称主教先生为“元圣”,称检察官为“辩才出众的锄奸士”,称律师的辩词为“已洗耳恭听过的高论”,称路易十四的世纪为“大世纪”,称剧场为“墨尔波墨涅殿”,称在朝的王室为“我先王的圣血”,称音乐会为“音乐大典”,称统辖一省的将军为“驰名的壮士某”,称教士培养所里的小徒弟为“娇僧”,称责令某报该负责的错误为“在刊物字里行间散布毒素的花言巧语”,等等。一开始,这律师便从偷苹果讲起。这种事要说得文雅,是件难事。不过,这也要看由谁来讲。贝尼涅·博须埃在一篇祭文里,曾谈过一只母鸡,那难不难?可作者不为所困,竟能说得洋洋洒洒。这位律师认定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被告偷过苹果。他以辩护人的资格坚持认为,他的辩护对象商马第,并没有人亲眼看到他跳了墙和折了枝。别人抓住他时,他手里拿着树枝(这律师喜欢称树枝为枝丫),那只是因为他看见地上有根树枝,把它捡了起来。反证在哪里?显然,是有人偷苹果,因为担心被人发现,心虚地把树枝扔在了地上。这怎么能证明商马第就是贼呢?只有一件事,即被告从前当过苦役犯,律师并不否认。他表示,这事看来极为不幸,已被证实,被告在法维洛勒住过,在那里做过修枝工人,商马第这个名字源出于让·马第是很有可能的。这一切都确确实实,有四个证人,他们统统一眼认出了商马第便是苦役犯冉阿让。律师无法否定这些线索,这些作证,他只是用被告的否认,用被告有目的的否定来蒙混过去,指出,即使他是苦役犯冉阿让,那就能证明他偷了苹果吗?这只不过是一种猜测,不是证据。他承认,被告自卫方法“确系笨拙”,他“本着良心”也应当承认这一点。否认一切,否认行窃,也否认当过苦役犯就能一了百了吗?辩护律师说,如果被告肯承认后者,毫无疑问,那会妥当些,因为那也许能够赢得各位陪审官的宽恕;律师说,本律师也曾向被告提出过这种意见,但被告执意不听,显然,他以为不承认一切便可挽救一切。这是一种错误。不过,难道我们不应该考虑他智力薄弱这一层吗?这人显然是个痴子。狱中,长期苦痛,出狱后,长期穷困,这已使他成为一个神经迟钝之人。律师说,看来被告不善于为自己辩护,但这能成为判罪的理由吗?至于小瑞尔威的事,律师肯定不应加以讨论,因为那根本不属于本案范围。最后,律师请求陪审团和法庭作出公正判决,因为这人即使是冉阿让,也只能处罚他擅离指定地址的罪行,而不能按对累犯的惩罚来判处他。

检察官反驳了辩护律师的说法。他和其他的检察官一样,说起话来慷慨激昂,显得才华横溢。

他对辩护律师表现的“忠诚”表示了祝贺,继而巧妙地利用律师的让步发起了对被告的攻势。他指出,律师似乎已经承认被告就是冉阿让。他马上把这一点肯定了下来,说看起来被告的身份问题是无需继续讨论了。这一点做到之后,检察长便去追寻这种罪恶的根源和缘由,并用指桑骂槐的巧妙手法,怒气冲天地痛斥了浪漫派的不道德。当时,浪漫派正处于新兴时期,《王旗报》和《每日新闻》的批评家们都把浪漫派称为“撒旦派”!检察官把商马第(说冉阿让还更妥当些)的犯法行为归咎于这种邪恶文学的影响,说得煞有介事。发挥尽致之后,他把锋芒转到冉阿让身上。冉阿让是什么东西呢?他刻画了冉阿让的形象,那是猪狗不如的。这种描写的范例在德拉门德拉门,公元前5世纪雅典暴君。的语录里可以看到,虽然对写悲剧毫无用处,不过,每日里,它倒使法庭上的舌战生色不少。听了这席话,陪审团和旁听的人都觉得战栗。刻画完毕,为了在《省府公报》上大出风头,他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说,“并且,他是这样一个人”,等等,等等,“流氓、恶棍,缺乏生活能力”,等等,等等,“平日惯于为非作歹,坐了牢也不思悔改,小瑞尔威被抢足以说明问题”,等等,等等,“他是这样一个人,偷了东西,被人在离一堵被爬过的墙只有几步的公路上捉获,手持赃物,人赃俱获,却要抵赖,行窃,爬墙,一概抵赖,甚至连自己的姓名也抵赖,连自己的身份也抵赖!我们证据充足,不必再提,除此以外,还有四个证人,沙威和此人从前的三个贼朋友,三个苦役犯布莱卫、舍尼杰和戈什巴依认出他是冉阿让。他们一致出来作了证。这是万钧雷霆。他用什么办法对付呢?抵赖!好顽固的东西!请诸位陪审员先生主持正义”,等等,等等。检察官发言时,被告一边听,一边露出惊讶和佩服的神色。他没有见识过一个人竟如此能说会道,这自然使他感到钦佩。每当检察官讲话感到“得意”的时候,每当检察官发挥得最“来劲”的时候——辩思如泉涌,恶语如乱箭——每当一阵急剧的暴风雨把被告淹没起来的时候,被告便不住地摇头,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这便是他在辩论中表达出的忍气吞声的抗议。离他最近的那几个旁听人听见他低声说了两次“这都是因为你们没有问巴陆先生”!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致使他提醒陪审团注意他的这种戆态。检察官断言他这是在装相,这表明他并不蠢,而是狡黠、奸诈。检察官提醒大家,这是蒙蔽法官的一贯作法,其恶根劣性暴露无遗。最后,他声明保留小瑞尔威的问题,要求对犯人严加判处。

就是说,我们记得,暂时判定处以终身苦役。

被告律师站起来,首先祝贺检察官先生的“高论”,随后对其论点进行驳斥。但是,他泄了气。显然地,他的脚跟站不稳当了。

十商马第如何否认

宣判的时刻到了。庭长让被告站起来,按照惯例对他说:“您还有什么替自己辩护的话需要补充吗?”

那人立着,一顶破烂不堪的小帽子在手里转动着,好像没有听见庭长在说什么。

庭长把那句话重又说了一遍。

这一次那人听见了。他仿佛听懂了庭长的话,如同大梦方醒般动了一下,睁开眼睛向四面望着:望着听众,望着法警,望着他的律师,望着陪审员,望着整个公堂,把一个硕大的拳头放在他凳前的木栏杆上,还是望着。忽然,他两眼盯住检察官,开始说话了,仿佛是一种物质的爆裂。这些语言仿佛是脱口而出的,似乎每个句子要一齐挤将出来,拉杂、急迫、突兀、紊乱:

同类推荐
  • 房间之内 欲望之外

    房间之内 欲望之外

    爱是一定要伤人,被人伤的,因为要深入地去爱。如何透彻骨髓呢?非得尖锐不可,扎进去钻进去,才能告诉臫告诉对方,我是投而入之的。在我的小说里,女孩子了玩摇滚的吉他手,一见钟情。他说她傻。他没有钱、没有户口、没有文凭。他说你为什么要喜欢我?但她被他的音乐感动了。背后是黄浦江灰色的天空。他说我会离开,因为爱。她不懂,但她还是点头。他们在一起过了一年,男孩果真离开了,在都是节日的冬天。他说,我要擦肩而过的爱情。爱过了一个人,身上就有了烙印,磨之不去。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爱情。
  • 通向往昔之旅

    通向往昔之旅

    《通向往昔之旅》是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收文8篇,都是他著名的、艺术性和阅读性极强的作品,包括《拍卖行的奇遇》《通向往昔之旅》《被遗忘的梦》《日内瓦湖畔的插曲》等名篇。其中《通向往昔之旅》是茨威格的遗作,在伦敦一家出版社的档案库里尘封数十年后,终见天日。小说讲述了出身清贫、才气过人的化学博士路德维希与他的老板的夫人之间,苦苦相恋却难以如愿的爱情故事。小说没有剧烈的戏剧性的冲突,但却有细致入微的心理上的条分缕析和精神上细腻的描绘。故事有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然而确实是入情入理的结局。
  • 回不去的北京(南瓜屋故事)

    回不去的北京(南瓜屋故事)

    85后北漂寻亲记。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5年的女人,写就的一部关于自己,关于家庭成员,与这个城市爱恨纠葛的故事。我曾以为自己的出生就是个历史错误,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到北京。18岁那年进京的火车上,妈妈拿出一份简陋的“家史”,从此翻开了两代人失落的过往,和我茫然的未来。从代母寻亲,到家族重聚,找回历史的同时,也发现历史不过是一汪水中月,人且尚在,回忆尚在,北京却是那个回不去的北京。无论是我、妈妈、还是外公外婆,我们说着普通话,却早已成为异乡人。如果无法回到北京,那我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 雁儿在林梢

    雁儿在林梢

    丹枫如雁儿般翩然回巢了,这个受江淮和碧槐极力栽培,而在英国学戏剧的小姨子学成回国了!由于碧槐的早逝,江淮不禁与丹枫堕入情网,另一方面丹枫从姐姐朋友谈话中猜测姐姐的死并不是心脏病那么单纯,而是江淮另外喜欢上别的女人,为了查出姐姐的死因,于是有化名为晓霜,接近江淮的弟弟江浩,把江浩迷惑得团团转,周转在兄弟俩之间。难道丹枫认为碧槐的死应该由江淮负责吗?而她准备化身为挟有复仇使命,且频频戏弄两兄弟的“黑天使”吗?
  • 伤不起的丽江行

    伤不起的丽江行

    要不是那天正好睡到中午时分,本不会发生这些事情。那是我第四次去丽江。要问我为什么去四次,我也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潜意识里面隐约有些东西在萌动,当然,最主要的原因仅仅就是喜欢丽江,喜欢那里的懒洋洋,喜欢那里的好空气。在丽江已经蹲了有六七天,每天一觉睡到自然醒,哪里都不去,喜欢坐在小溪边发呆,看看行人,比什么都强,酒吧,嫌吵,不是很愿意去。那天,一觉醒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老规矩,去百岁桥发发呆。从木府的客栈走出来,买了两个粑粑,一个喂自己,一个准备拿来喂鱼。除了下半夜连狗都懒得叫唤的时候,丽江永远是热闹的。
热门推荐
  • 蛮荒王妃:空间农女强悍逆袭

    蛮荒王妃:空间农女强悍逆袭

    穿越农家,父母双亡,爷奶年迈,兄弟姐妹弱小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只,房屋破旧,几亩薄田,食不果腹,连炼养了五六年的空间也还在慢热中。薛千雾怒了,姐前世好歹是特工,更有家族团结互助,智慧太爷爷一枚一路保驾护航,且看她种田经商,发家致富得不要太简单。那个腹黑俊美的王爷,敢娶蛮荒农女否?还要不收通房不纳妾哦,亲可许你嫁妆良田千顷,黄金千万两......
  • 穿越之娘子不是正常人

    穿越之娘子不是正常人

    前世,她非正常人,无人所爱无人可依,最后被亲者乱刀砍死。重生为丞相府的落魄大小姐,修习医术与毒术,掩盖自己不正常的痕迹。……他是白发苍苍的国师大人,年老色衰无人愿嫁。但是怎么在她眼中的国师大人居然是鹤发童颜!?奉旨成婚无所畏惧,却没想到在婚后被发现真像:“娘子你送我的钗子居然是人骨做的!?”【不正常女主x傲娇腹黑鹤发童颜男主】江湖慢热文
  • 机暴星云

    机暴星云

    广袤的宇宙,除了星云,陨石,飞船,还有机甲。在郁闷之际,高裕民突然来到了几千光年外一个残破的地方,一心想要回家的他,得到了智能系统的帮助,开始了星际间波澜壮阔,险象环生的日子。
  • 离事

    离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枫赠卿思

    寒枫赠卿思

    墨寒枫说:“遇见你,是我的幸运,爱上你我从没后悔。”易卿思说:“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我最开心了。”
  • 谁的轮回,渐染嫁衣

    谁的轮回,渐染嫁衣

    苏环环是京城天香楼的头牌,听说仅为了见佳人一面,京城里的名流公子给出的缠头就高的让人咋舌,寻常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名动天下的女子究竟有什么如此吸引人。就在大家都猜测着二八芳龄的苏环环的初夜会花落谁家的时候,却又出了一个惊天的新闻,天香楼要嫁女儿了。更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这个迎娶苏环环的不是别人,却是刚刚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李怀瑾,这其中难道别有隐情?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林宇的快意人生

    林宇的快意人生

    重新开始,一切可以更好的!快意人生路,我主浮沉,顺心顺意。了却世俗牵挂后,林宇的灵魂出窍,凭借古玉在修真异世界重筑真身,一段波澜壮阔的仙侠之旅展现......
  • 无名高地有了名

    无名高地有了名

    《无名高地有了名》描写抗美援朝时期“老秃山”战斗的过程,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祖国军人保卫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战斗的光辉历程。
  • 合理猜疑

    合理猜疑

    随着《沙漠之花》登上大荧幕,女性割礼也逐渐为人所知。延续数千年的女性割礼至今仍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着,每年仍有超过200万女性被迫接受这种身心折磨,在非洲大陆,西起塞内加尔、东至索马里横跨整个北非地区并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在内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西亚、南欧和印度的各穆斯林民族中,都广泛地施行女性割礼。本书以小说形式揭露其残酷愚昧,希望引发世人对此的更广泛关注并对抗这种落后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