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8000000071

第71章 柯赛特(29)

永敬会的规章严厉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使那些有进修院愿望的人却步不前,致使会中后继无人。到1845年,担任杂务的修女勉强还可以找到几个,至于唱诗的修女,却一个也找不到了。40年前,修女的人数勉强凑够100人。15年前,便只有28个人了。今天还有多少呢?1847年,院长是个年轻人,还不到40岁,这说明选择的范围缩小了。人数减少,负担增加,每个人承担的任务便日渐繁重起来。当时,大家已经预见到,不久,她们就会只剩下十来个人了。这少数的几个人,将躬背弯腰,扛起圣伯努瓦的那套沉重的教规担子。无论人多还是人少,那教规却是一成不变的。它狠命地压迫着会中的修女,直到她们死亡。在本书作者还住在巴黎时,那里死了两个。一个25岁,一个23岁。这后面的一个可以像朱利亚·阿尔比尼拉所说的那样:“我葬在这里,享年23岁。”正是由于修院萧条了,才不得不放弃教养小姑娘们的那副担子。

如果我们有机会从那所不寻常的、无人知晓内情的黑院子门前经过,我们便不能不拐进去看一看,不能不引导听我们叙述冉阿让伤心史的人的思路,让它同我们一同进去走走。这样做也许是有益的。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个拥有古老习惯的团体,我们今天的人是无法理解那些古老习惯的。那是个封闭的园子,犹如禁宫。对那奇特的场所,我们已经谈得相当详细。我们这样做时,是心怀恭敬的,至少是在把详细和恭敬协调起来谈这些事的。对那些事我们不可能全部都懂,因此,我们不可能对一切都持否定态度。约瑟夫·德·梅斯特尔高唱颂歌,连刽子手也成为他歌颂的对象;伏尔泰则嬉笑怒骂,连耶稣受难像也不放过。我们则在他们二位之间,持骑墙态度。

顺便说一下,伏尔泰缺乏逻辑,他很可能用为卡拉斯卡拉斯,18世纪法国一位商人,有人诬告他不让其子脱离新教而将儿子杀害而被判处轮刑。三年后,伏尔泰为他申雪,追判无罪。辩护的态度来为耶稣辩护。对那些从根本上否定神的化身的人,耶稣受难像又有什么价值呢?那受难者充其量是一个被害的哲人而已。

19世纪的时候,宗教的观念出现危机。人们遗忘了某些事物,这是好的现象。忘记的同时会学到一些别的东西。人是不可能让自己有空虚感的,某些破坏行动在所难免,行动在进行;破坏之中有建设,这是有益的。

这期间,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那些不复存在的东西上,研究这些东西也是有意义的,至少,认识它们可以避免它们。人们对复古常以一个新词誉之,那就是维新。其实,维新是还魂鬼,无论它以多么新的面目出现。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提防陷阱。“古”有一副真面貌,那就是过分的迷恋,也有一副假面具,那就是伪善。我们必须先撕掉它的假面具,揭露它的真面目。

至于修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说它是个文化问题——可文化在谴责它;说它是个自由问题——自由倒庇护着它。

七、题外话

一抽象意义上的修院

本书是一个悲剧,主要角色是无极。

人是次要角色。

既然如此,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修院便该立刻进入。什么原因?因为修院古今都存在,而且不但西方有,东方也有;不但基督教有,异教,儒教、伊斯兰教等也都有。它是人观察无极的测光仪。

这里不是过分发挥某些思想的场所,我们应当这样说,每当我们遇见无极存在于心中时,无论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如何不同,无论我们如何绝对地坚持我们的保留、容忍,甚至愤慨态度,但是,我们总会对它肃然起敬。圣殿、清真寺、菩萨庙、神舍等等,这些地方都有两重性,既有我们所唾弃的丑恶的一面,又有值得我们崇敬的卓绝一面。见到它们,会有何等的精神静思,会有何等无限的冥想啊!这些人间墙壁乃是上帝光辉的反照。

二历史意义上的修院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理性和真理的角度看,僧侣制度都是罪恶的。

一个国家如果修院泛滥,它便成为社会的累赘,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成为人类懒惰的大本营。修道团体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正如寄生物对于檞树,肿瘤对于人体。它们的兴盛和肥壮正是国家的穷困和贫瘠。僧侣制度对早期文化曾是有益的,可以减少精神方面的强暴习气,但待到人们的精神饱满之时,它的存在却是有害了。当它衰败之时,当它走向腐化之后,层出不穷的事例表明,它纯洁时期一切有益的东西都将成为消极有害的东西。

修院制度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修院对现代文化的初步形成有用处,可到了现代文化的成长阶段,修院则妨碍了它,毒害了它的发展。从组织和教育人的方式来观察,10世纪修院是好的,15世纪开始出了问题,19世纪却已令人厌恶。在许多世纪中,意大利和西班牙一个曾是欧洲的光辉,另一个曾是欧洲的荣耀,但僧侣制度像麻风病那样侵入那两个灿烂的国家的骨髓之后,到我们这个时代,那两个出类拔萃的民族,多亏1789年那次健康而有力的治疗才开始康复。

古代的女修院,本世纪初还继续在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存在。那种修院,确是黑暗的中世纪的真实写照。这种修院,是各种恐怖的集中点。地道的天主教修院是充满死亡黑光的魔窟。

要论阴惨,当属西班牙的修院。在那里,高大的教堂随处可见,祭台像座座宝塔朝着昏暗的高空延伸,圆拱被烟雾笼罩着,穹隆黑影重重。无数高大的白色耶稣受难像挂在一条条铁链之上。不少受难像是由象牙雕成的,基督赤裸着魁伟的身躯,被摆放在乌木架上。不少像看起来既富丽又丑恶:血肉模糊的躯体,白骨从肘端露出,髌骨也暴露在皮肤之外,伤口鲜血淋淋,头上是一顶白银荆棘冠。这些基督被用金钉子钉在十字架上,额头上滴下的血珠由串串红宝石做成,泪珠由金刚石做成。看上去,那金刚钻和红宝石都像是湿润的。一些妇女戴着面纱,腰肢被毡毛内衣和铁针制成的鞭子弄得鳞伤遍布,两个乳房被柳条网束得紧紧的,膝头由于跪式祈祷而皮破血流。她们伏在雕像下的黑暗中哭泣着。这些凡妇以神妻自居,以天女自比。她们有所思吗?没有。她们有所求吗?没有。她们有所爱吗?没有。她们是活人吗?不是。她们的肋已僵硬成骨,她们的骨已僵硬成石。面纱由夜神编织。面纱之下的呼吸好像是死人的悲惨气息。修院的女院长,一个恶鬼,它通过吓唬,使她们变得圣洁。圣洁,便是如此不堪入目!可这是西班牙古老修院的真相。那纯粹是残忍的苦行窟,是处女们的火坑,残暴的场所。

西班牙的天主教与罗马的天主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西班牙修院极具东方情趣,是天主教修院的典型。大主教,天国的宦官头目,他设下重围,守护着留给上帝的后宫。修女即为宫妃,神甫即为太监。信女们慕慕怨怨,梦中被选,受到宠幸。夜里,那赤裸裸的美少年走下十字架,静室之内,心醉神迷。那信女们眼中的基督,便是苏丹嫔妃眼中的苏丹,她们并不觉得,自己被重重的高墙包围了起来,再也享受不到半点人生的乐趣,连朝墙外看一眼的自由都被剥夺了。“地牢”代替了革袋。东方抛到海里去的,西方丢在了地上。两地的妇女都一样曲肘望天,一边是波涛,一边是黄土,这里水淹,那边土掩,无独有偶,惨绝人寰。

到今天,那些厚古的人们,因为对那些事实无法否定,只得一笑了之。而另外一些人则不以此为满足,于是,一种奇特而方便的方法盛行起来:抹杀历史的揭示,掩盖哲学的批判,删除一切折磨人的事件和所有阴晦的问题。精明者说:“这是耸人听闻的伎俩。”笨拙的跟着说:“统统是耸人听闻。”于是,卢梭变成了耸人听闻的人,伏尔泰在卡拉斯、拉巴尔拉巴尔,18世纪法国一位世家子弟,由于折断了一个耶稣受难像被判处斩首,斩首后又被焚尸。和西尔旺西尔旺,18世纪一位法国新教徒,由于不许女儿信天主教被判处死刑。死后五年,伏尔泰代为申诉,追判无罪。的问题上也变成了耸人听闻的人。我不知道,最近是谁有所发明,说塔西佗是个耸人听闻的人,而罗马帝国暴君尼禄则成了一个被中伤者,并且,我们肯定还应当同情那位“可怜的奥勒非奥勒非,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大将,进犯犹太时为一犹太美女诱杀。”

事实可不是能够轻易抹杀的。本书作者曾到过维莱修道院,它离布鲁塞尔八法里,是中世纪一个活生生的缩影。在那里,他亲眼见到了旷野中那个修院遗址上的土牢洞。在迪尔河旁,他还亲眼见到了四个一半在地下一半在水下的石砌地牢。这种地牢被人称作“地下室”。每一个“地下室”都还残存下一扇铁门、一个粪坑和一个装了铁条的通风洞。那“地下室”,墙外高出河面两法尺,墙内离地面却有六法尺。四法尺深的河水在墙外流过去。“地下室”终年潮湿。被关在“地下室”的人只能呆在潮湿的地上。在那些“地下室”中,有一个还留着一段固定在石壁里的颈镣;另外一个,有用四块花岗石砌成的石匣子,长不能躺,高不能站,可当年这里却关着人,上面还有一块石板。这是确凿的事实,看得见,摸得着。那些“地下室”,那些单人囚室,那铁门斗,那颈镣,那开得高高的、却让河水齐着洞口流过的通风洞,那带花岗石盖子的石板匣子,那不埋死人单埋活人的坟墓,那种泥泞的地面,那种浸水的墙壁,这些东西难道也是耸人听闻吗?

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尊重过去

僧侣制度,像西班牙和西藏存在的那种僧侣制度,是扼杀文化的一种痨病。说干脆一点,它在扼杀生命。说简单一点,它在消灭人丁。进入修院,等于受了宫刑。它在欧洲已成灾难。此外,还存在无时无刻不借信仰而行施的残暴手段,言不由衷的志愿,以修院为支柱的封建势力,人口过多家庭的长子出家的宗子制,我们刚才谈过的那种种残暴行为——“地牢”,被封闭的嘴,被禁锢的头脑,被磨灭的智慧,被活埋的灵魂。除了民族的堕落以外,还得加上个人的苦难,无论你是谁,在僧衣和面纱(人类发明的两种装殓死人的服饰)面前,你总免不了不寒而栗。

但是,在某些地方,出家修道的风气无视哲学和进步,竟然盛行于19世纪。更奇怪的是,苦修之风竟有愈演愈烈之势,令文明世界为之震惊。一些团体过了时,却想永远存在下去,那种倔强的劲头儿,那种所谓的仁爱,无异于要人把哈喇了的头油抹在头发上,要人把发臭的鱼吃到肚子里去,要大人穿小孩子的衣服,像回到家的僵尸要和活人拥抱。

“你这忘恩负义之辈!我在风雨中保护过你。现在你为什么抛弃我?”这是衣服的观点。

“我出身于大海。”那臭鱼是这样认识问题的。

“我是从玫瑰花里来的。”那哈喇了的头油也不服气。

“我爱过你们。”僵尸这样说。

“我给你们以教诲。”修院也不放过你。

对此,我们惟一的回答就是:那一切都是过去的事了。

梦想让死亡的东西无休止地存在下去,并采用以香料防止尸体腐烂的方法来管理社会,对腐朽的教条加以修订,在法宝箱上再涂上一层金粉,把修院修缮一新,重新净化圣器匣,补缀迷信露出的破绽,鼓动信仰狂,替圣水瓶和马刀重新装柄,再建僧侣制度和军事制度,把寄生虫的繁殖也看成社会的幸福,把过去强加于现在,那一切,好像甚为奇怪。可社会上却有一大批乐此不疲者。他们都是聪明绝顶的人,自有一套过人的本领,把过去的一切加以粉饰,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社会秩序、神权、道德、家庭、敬老、古代法度、神圣传统、合法地位、宗教……于是,逢人便喊:“瞧啊!这些东西多好!快快接受吧,诚实的人们!”那种逻辑在很早的时候便已存在。罗马的祭司们就用了这种逻辑。他们把石膏粉涂在黑牛的身上,便说:“你已经白了。”

至于我们,我们是处处都心怀敬意的,不与过去过不去,只要它认定自己是死了。如果它要表示它还活着,那么,我们将把它置于死地,将它捏死。

迷信、过分虔诚、口是心非、成见,统统都是鬼物,但它们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的鬼影全都尖牙利爪,必须和它们肉搏,和它们斗个不停,因为和鬼魅进行永久性的斗争是人类的必然天性。要抓住鬼影的咽喉,把它打翻在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19世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法国修院就像阳光下的枭鸟窝。在1789年、1830年和1848年的时候,修院居然在革命发祥地大肆鼓吹出家修行,顿时出现了反时代的潮流,使罗马的幽灵横行于巴黎城域。在正常的年代里,只须念一念表示公元年代的数字,便足以制止一种过时的事物,使它销声匿迹。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正常。

我们必须战斗。

我们必须战斗,也必须区别对待。真理的本性是不走极端的。它也需要矫枉过正吗?有些东西是必须加以摧毁的,而有些东西只须拿到阳光下看清楚就行了。严肃而又和善的检查,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在阳光明媚之时,我们是无须点燃火炬的。

同类推荐
  • 父亲娶妻

    父亲娶妻

    厚义给我打电话说,哥,俺大爷又给你找了一个老太太。我大惊:不是说好不找了吗,怎么又找了?厚义说,你别紧张,这回找的是保姆,不是给你找的后娘。这个老太太就是年龄大点,身体差点,还带着一个40多岁的傻儿子。我听得一头雾水。我说,你给我说清楚,什么保姆,什么傻儿子?厚义说,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你问问咱四叔吧,他可能知道。我给四叔打电话。四叔说,你爸这么大岁数了,找个保姆是好事,已经说好了,管吃管住不给钱,试用三个月,不行就让她走人。我说,父亲的身板一直很硬朗,除了偶尔头疼脑热,没啥大毛病,有必要非找保姆吗?
  • 嬗变

    嬗变

    从红庙子炒股到北海淘金,从下海经商热到感情危机,市场经济的狂潮,冲击着所有人的灵魂。小说通过一群中学同学的不同际遇,勾绘出一幅五光十色的社会风情长卷……
  • 后觉

    后觉

    提起吕崇,人们对他的看法普遍一致:这人挺仗义挺无私。倒不是什么大公无私,这年头有大公无私的人吗?即使是出家人,首先您也得自个儿解决好食宿问题吧?吕崇在待人接物方面,给予得多,替别人考虑得多,斤斤计较得少。比如当初和孙燕离婚。两人相识于中学时期,吕崇比孙燕高两届,都是校学生会的,孙燕进大学之后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毕业后两人结婚。为了事业要孩子虽然稍晚,但老天眷顾,吕崇三十岁那年,孙燕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再后来,吕崇搞活动时遇到悦悦,纠缠了两年多,割舍不下,最后只好找了个软柿子捏,向孙燕提出离婚。按说那俩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 今夜辰星璀璨

    今夜辰星璀璨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北方平原一个村庄如何在有识之士的带领下走向致富的故事。男主人公是一个有五年军龄的复原军人,回村之初在派出所工作,不久即下海,在镇上理发店女老师的资助下,拉起一支队伍干建筑施工。五年中,他因长期帮助一个残疾儿童,意外得到某企业家青睐,给他一笔大业务,使他初尝胜果。十年间公司越做越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不尽的问题和烦恼……
  • 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燕归来

    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燕归来

    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之一,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本,本书中作者民国十八年陕甘两省大灾荒时的惨况,刻画了保卫团和军队如何鱼肉百姓的行径,愤怒地控诉了社会的腐败,反映了民生疾苦,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总算和大佬分手了

    我总算和大佬分手了

    作为平庸了二十年的封小染,唯一值得让人说道的估计就是她有一个当明星的表哥,可惜现在表哥的事业处于滑铁卢。为了恰饭,她开始了到处接画稿,终于有一天她收到了她前男友的...
  • 千里识君唯梦人

    千里识君唯梦人

    那年凤冠霞帔,他迎她为妻,好不热闹。后江山易主,一纸废后诏书,万般绝情。城墙一跃,一壶茶半盏酒,再见已三年后。当他美人在侧,当她已成尸首,他似疯了般,血染皇宫——莫阿九,你想要朕心,伸手就是……却终是,无人再应。
  • 做最好的员工

    做最好的员工

    最好的员工成就最好的企业。你的企业里谁是最好的员工?怎么让更多员工成为最好的员工?《做最好的员工》为您解答以下问题:最好的员工拥有哪些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最好的员工具备什么基本素质?忠诚,敬业,主动,负责,以及学习和感恩。通俗流畅的论述,生动鲜活的案例,最基层员工阅读和学习。赶快行动,让你的员工更优秀,让你的公司更卓越!本书共分为五个大章:好员工才会成功,好员工擅长合作,好员工明白事理,好员工掌握规律,好员工知识退。书中案例经典、论述深刻,是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 洪荒白衣圣人

    洪荒白衣圣人

    现代修真者被自己哥哥算计,回到混之中,自己练功。见识盘古开天地,见识龙汉大劫罗睺威,见识鸿钧老道传道统,见识三清也有吃憋时。洪荒大能满天飞,其中尤以巫妖二族威,帝俊太一掌天庭,十二祖巫控大地,二族争斗几多时,白衣却是见证人。
  • 家里有只讨债鬼

    家里有只讨债鬼

    “我们家有个聪明的就好了呀。”“要是遗传了你的呢?”“傻人有傻福,看看你,居然能找到地府第一漂亮女鬼,祖上一定冒青烟了。””......“家里有只讨债鬼,情债的那种,怎么办?男生看着正在祭拜的先祖,果然冒烟了。“......”
  • 百世重修

    百世重修

    他来者通吃,纵横人间、仙界、神界三界;他风流倜傥,坐拥知己无数;他武道神化,十步杀一人,却又一腔热血。 历史架空新书《殷》 百世重修续集《彪悍少主》 都市经典《一代宗师都市重生》
  • 天上人间

    天上人间

    周海亮的中短篇小说,归纳起来,大致以下几个关键词:裸命,伤情,卡意识,激情,斑斓逼人,藏污纳垢,兽性诗学,善良的残忍,陌生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从作家的作品里读出不同的感觉也是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作者认为,他的小说其实只与三个词有关,即:价值、尊严和死亡。《天上人间》所收录的14个中短篇小说,均与这三个词有关。当然这里面还有爱情,亲情,苦难,战争,底层,奇幻,民族意识,反抗与挣扎……可是它们不过是这三个词的衍生或者补充。换句话说,人生就是小说,小说亦为人生,人生之’关键词,同样逃脱不开这三个词——价值、尊严以及死亡。
  • 梓潼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梓潼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梓潼历史悠久,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置县。文昌文化的发源地七曲山大庙、汉代李业阙和卧龙山唐代摩崖石刻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蜀道翠云廊穿境而过,核工业基地旧址“中国两弹城”和众多的红军遗址使全县形成了“两城、三山、一水”的旅游风景大格局。《梓潼史话》向读者介绍了梓潼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展示了梓潼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和文物古迹。
  • 武颂

    武颂

    被灭啥不好?偏偏被灭了国。杀什么不好?偏偏要杀人。从此,只能藏身暗处使坏。美其名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