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200000015

第15章 信仰访谈录(8)

谢朝华:人的信仰啊,肯定是有。北大教授冯友兰曾经说,人生有四种境界。在我看来,这里所说的四种境界,亦就是四种信仰。一种叫自然境界,一种叫功利境界,一种叫道德境界,一种叫天明境界。实际上反应的就是信仰的四个阶段。对于社会上大部分人而言,他们具有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两种。少部分人具有自然境界;而另一些如高僧大德这样的人有天明境界。但绝大部分人只具有功利境界,因为他们满足于个人的生理的、心理上的本能需求。从婴儿哇哇坠地,到成年以后工作都是如此。上学亦是从功利主义出发的。譬如家长劝导孩子,读好书啊,将来工作更好啊,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啊,以及社会地位等等。这些多少有一些功利的表现。所谓更好,首先就得自己好,然后再惠及他人。惠及你的妻儿啊,惠及你的父母啊,这些都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在这种过程当中呢就会有一些其他的举动,不占主流。比方说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同时,还有做好事的时候。这时候呢,就显示出道德上的苗头,后来步入社会时,这种人往往会在大灾大难面前积极捐款,帮助他人。这样的举动都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那么有些人因为工作本身的性质,比方说宗教局啊,我们这些党派机构啊,所面对的是社会工作,这种工作的目的是更多地惠及社会人群。而这样工作的本身亦是具有道德层面意义的。对工作本身来说,这是功利的,但工作性质以及内容呢则是关系社会问题的。我们每年都要有提案,包括大学生就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民工进城的问题,以及下岗再就业各个方面的问题等等。但我们做这些工作呢,它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些工作本身超出了功利主义,它具有一种惠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福利的意义。因此它的道德色彩显然就会浓厚一些。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其他公益事业,譬如捐款啊,做义工等等,这种在道德层面上就更加纯粹一点。还有呢,有人抛家弃业,不顾个人利益。当然,这里面还有些问题,不能片面,只关注细枝末节,因为矛盾的性质呢,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很多事情不能很纯粹的,在社会生活当中呢,还涉及到人性的问题。从人的本质上来讲,是为己的,包括个人英雄主义。譬如说记者,他是为两种人说话,一种是为弱者,一种是为强者。那么为什么呢?他的目的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他说强者的时候,是为了强者关注。那么他说弱者的时候的,是为了关注弱者,这个不好做道德上的评判。这是具有人性内涵的,亦是客观存在的。人从本性上来讲是利己的,但是当到了一定程度时,就会为了利己而利他。因为有些时候我不利他呢,就不可能利己。古人讲,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人的信仰正源于此。西方宗教讲敬畏,这种敬畏亦是利己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积德行善的人才能进入天堂,所以他还是利己的,只不过他无形当中产生威慑作用,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制约。人是社会的人,所以人读书与跟人交往都会得到智慧。所以说,利他和利己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仅仅利己,就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说,从历史上看,“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这两种观点呢就要辩证地看,因为他跟社会环境有关。譬如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儿童时期在什么环境中长大,就很容易产生什么影响。孟母三迁,强调的就是这一点。从微观上来讲是有道理的。那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呢,人的信仰来自于本性。其实,很多问题被纷繁事物所掩盖。宗教里面进香捐善款的现象,亦是如此。信仰还是出于人的本能,只不过在个人身上有不同的变化。这亦关系到信仰什么的问题。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这就需要政策上合理的引导。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人与人之间为了方便,就很容易趋从。譬如说家庭亲人之间啊,就会这样。同类的人亦是这样的。但人和人之间在物理上是分隔的,因而产生了人和人之间畏惧的层面不一样。比方说,有人怕私生活的曝光,有人就不怕。这时候就需要理智。譬如说,这个瓜果好吃,感觉上好吃,可以多吃,但理智上就不能要求我们吃多。另外我们说幸福。从哲学角度讲,最原始的认识是,幸福就是血液流动的加快。我在青年时代,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幸福感受。我是农村出来的嘛,当时拿到的是西南政法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个时候,我就有这样的幸福快感。为什么呢?这亦是基于当时环境的认识,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学怎么怎么好!能有工作,社会地位能够提高等等这些信息早在脑袋瓜里面,使你不能不向往。那时候又不是很多人能得到的,而你却终于拿到了。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产生了幸福感,感到天是蓝的,地是绿的,所有人都是好人。这种东西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在人生观上讲,这就是一种自豪感。这些都是在环境当中自然产生的,而信仰亦是在这种机遇当中萌生出来的。就我们东方文化来说,这种信仰就是从大到小的逻辑顺序产生出来的。而西方则是从小到大。

智怀:您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谢朝华:我们是“先有森林再有树木”的问题,而西方则是“先有树木再有森林”。当然,这其中还有假设的前提。从信仰上来说呢,它都是利人利己的。从国家上来讲,人们要有一个高于利己的意识,从利他的事功中产生利己。这样就很好的把社会资源和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作为管理者来讲,就更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现在的管理者都是利他的,他们在工作上大公无私,积极勤奋,谦虚做人。但有些人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是需要用理性去看待的。

智怀:谢主席刚才讲的非常有逻辑有趣味,为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说明了社会当中信仰需求的必要性。

谢朝华:就拿马克思主义来说,具有它的科学性,是马克思发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我们现在的经济基础呢,是产生在共有的基础上。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这样人类社会发展才具有组织性,它有它的道理。还有人的平等问题。他强调人都是自然人,具有平等性。这都是很重要的道理。关于道家呢,我知道的很少,但道家所讲的道,以及强调人更贴近自然,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当中亦能够感觉得到。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人的生活遵从自然的顺序。最好的比喻如在大江上行船,如果认识了自然的顺序,行船过程中就会平安顺利。古书上讲大禹治水亦是这个道理。缺少对自然的认识,不顺从自然的顺序,是很难治好水的。所以这个都是一种自然的循环,人亦是自然的循环。所以,从大的生活走向来说,人的生活是天定的。另一个方面,人有知识,有思维,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反应,这里面有本能的和更高层次的。本能的反应就是身体上的,人对外物的避让就是如此。而更高层次的反应则是理性,体现在人的谋略和规划等方面。这是知识上训练的结果。古人讲见贤思齐啊,都是理性的社会反应。而归纳起来,这是教育的问题。过去,从读书上来说,都是我要学习什么,而现在呢,都是家长要你学什么。这些都会关系到人的将来的命运。所以说,个人的命运能关系到信仰,而信仰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今天所讲的呢,就是信仰和命运的问题。

智怀:谢主席讲的很好,关注的问题很多,我感到这都与和谐有关,比如从个人、家庭到社会。而且还谈到了信仰的产生和建立等等。我想再问您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您建立个人信仰的历程。

谢朝华:我刚才讲过的这些就已经说明了,人的信仰是因需求产生的。首先是物质上得到了满足,然后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利他利己。当然,从本质上说,一定要有利己的动力在里面。

智怀:您讲的这个利他,实际上就是讲天下为公。

谢朝华:对啊。当然这个天下为公没有己在里面它亦是不成立的。这里面有一个辩证的统一,没有矛盾之处。

智怀: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比如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因为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问题而产生矛盾,这个问题应当如何来解决呢?

谢朝华:客观上说,这是需要时间的。比方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信仰和民族的矛盾是时间积累的,需要时间来解决。但总的来说,解决的条件是必须有平等的观念,没有平等的观念这种条件,就不可能解决矛盾。其实,这些都是历史当中的现象,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另外,只需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就好,不要强加给其他人。比方说,两杯水,一杯是不干净的,一杯是干净的,如果将两杯水混到一起,那就不干不净了嘛。如果不混在一起,那就永远是一杯干净的水和一杯不干净的水。这样反而更好一些嘛。所以没有必要向西方人那样,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我们中国文化讲“和而不同”就是这种道理嘛。

智怀:少农,你继续跟谢主席谈谈。

王少农:刚才谢主席谈的我有很深的感触,谢主席谈到人生是美好的,信仰给予人的是幸福。给人幸福了,人才有信仰。亦就是说,只要实现幸福就是信仰。不管什么人,只要是幸福的我们就说他有信仰。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谢朝华:问题是,通过信仰你怎么给人家幸福。我举个例子,你给人家捐款,那么雪中送炭就是一种幸福。这里面是有载体的。如果你仅仅是说,哎呀,我祝你幸福,这样光说是不行的。

王少农:是,幸福应该基于人需求的本性。

谢朝华:法国人有一个自杀理论的研究。比方说人为什么会自杀,其实,这就是偏执的一面,人的身体受到极端思想的支配了。还有人的疯狂性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人对自然正常秩序认知的错误。我记得是李大钊先生就写过一篇关于自杀的散文,说的就是这个问题。人的意志能够控制肉体,但意志亦能够忍受身体痛苦。比方说古代西方的斯巴达在冰冻天气里训练意志,锻炼体魄,然后忍受这样的痛苦,这就是勇气。人在求生的时候,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力量。所以说,我们要建立大众的正常信仰,不要偏执狂。

王少农:谢主席这句话总结的特别好。

谢朝华:中国有一个作家叫丰子恺,他有一篇散文叫《渐》。就是渐渐的那个“渐”。这篇文章非常好的。他阐述了渐进性的道理。人呢在生活当中有人感觉这个时间过的很快,而有人感觉到时间过的很慢。在幸福的时刻,人通常都感觉时间过的很快。这个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所说的。所以说,在人生当中离不开最基本的信仰,而基本的信仰亦是在渐进的生活当中产生的。

智怀:谢主席讲的很丰富,这是我们很重要的收获。非常感谢。

王少农:感谢谢主席。

(朱乌有协助整理)

十一许宏泉:人不能没有信仰

前记:2009年11月23日,智怀、王少农到著名画家许宏泉老师位于北苑的工作室访问。作为当代知识精英,许宏泉身上既有中国文化的情怀,又有基督信仰。我们在许老师的工作室,听许老师穿梭两个时空,俯视高楼下不熄的灯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天,诗人西娃在座。

智怀:许老师,您的画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同时游弋于中国文化之门与基督之门的艺术家,请问您怎么看待信仰?

许宏泉:你们做重建中国人信仰这样问题的采访,一定会采访到各种有宗教信仰的人。我想说,佛教是一种宗教。儒家不能说是宗教。上帝是我的信仰,唯一的信仰。

智怀:道家的、儒家的、佛教的都采访了。

许宏泉:我说孔子不能说是一种宗教,因为他只是一种学术。关于中国的佛教,实际上也本土化了,而且,在我看来,文人、知识分子的所谓佛禅,多数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而是一种文化形式上的信仰。尤其是艺术家,他感兴趣的不是信仰的,而是文化趣味和生活的一种艺术化的契合,喜欢的是那种佛教艺术上的形式美感。譬如说,你在家里弄两支残荷叶插在陶瓶中,听一听佛教的音乐,点燃一根檀香。他是对这种艺术上的趣味感兴趣。从宗教的意义上讲他不是理性而更多地在意感性。实际上,以前我对佛教这种形式美也很感兴趣。譬如弘一、苏曼殊,我对他们的文字和艺术都是感兴趣的。江南的一些寺庙我大都也去过,甚至与某些高僧有过交往,我知道,实际上,我并未进入宗教信仰的层面,只是一种感性上的兴趣。所以,对我来说,信仰的道路很曲折。我跟那些很盲目的去信还是不太一样的。

智怀:您是怎么走向对基督信仰的?

许宏泉:我是由对佛教的兴趣而信仰基督教。对于佛教,最开始是对这种形式,这种艺术化的表象形式感兴趣,并不是实质性的。譬如说,吃素。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很超脱的。那么念念经,念经也许能够使人的内心在生活中获得一种平静。这也是精神层面的。经过这么多年的渴求和探索,我最终皈依基督信仰。这个人那,你不管怎么样,内心里面有一个洞。我们不是讲欲壑难填吗,无论名利、地位、爱情,所有的俗世的满足都无法填满。那么,我们倒底需要什么?我觉得他唯一的盼望就是需要信仰。对我们基督徒来说,是圣灵充满。我为什么会选择基督信仰?我觉得,佛教在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个层面不能让我感动,因为人的生与死这一关你是逃不过的。那么我们的永恒的盼望在哪里?这是永生的盼望。这是一。第二,信仰了基督以后我懂得谦卑意义。我们的知识分子总是满怀着骄傲的,觉得我们很有智慧,我们很膨胀。当你进入基督信仰,你一定会谦卑下来。完全谦卑了。承认自己是个罪人,完全地交托在上帝的面前,这是信仰的力量。人是有原罪的。只有知道自己是有罪,我们才能够谦卑,才能不会去逃避。经过很多这样心灵碰撞和反思,最后我决定选择了基督信仰,准确地说,上帝拣选了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懂得谦卑,学会宽容。曾有朋友问我,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会信仰基督教呢?我觉得,信仰和文化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文化是文化,信仰是信仰,在文化层面上我可能是个非常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语言和艺术。但信仰跟文化并不冲突。他们怎么会冲突呢?有人误解基督教是西方的,其实它也不是西方的。我觉得文化跟信仰是两回事。

智怀:文化应该是信仰的桥梁。

许宏泉:文化不束缚信仰。譬如有一次,我偶尔画了一套十二生肖,有一个龙的图案。有位弟兄说,你信仰基督,怎么能把龙摆在那个地方?我说既然上帝都允许龙的存在,那为什么不可以摆在那里呢?在我看来,“龙”它就是一个图案而已。

同类推荐
  • 中国庙会

    中国庙会

    《中国庙会》由齐心所著,本书将庙会归纳为:文武二圣与庙会、神灵与庙会、时令与庙会、山与庙会、海与庙会、风俗与庙会,以每一个庙会的个案为主,从中按其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细化的归纳整理,进而展现其千姿百态的庙会民情风俗。本书不以纯学术理论去原则性笼统地对庙会文化现象进行阐述与论证,而是有选择地对全国各地有一定代表性的庙会活动进行解说。由于庙会风俗是社会风俗的一个方面,其内容又极为丰富多彩,所以了解庙会文化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另一方面,在庙会活动中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势利导,从而深入群众地真正实现移风易俗,为今日在各地举办繁荣发展之庙会提供借鉴。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由宋代著名思想张载明确提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经久不衰的思想话题,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在此之前,古人虽未明言“天人合一”之语,但隐含“天人合一”思想的观念早已存在。本书是按照“道法自然”“民胞物与”“尽心知性”“山水媚道”“赏游登临”“田园意趣”六类将古代先贤相关论述精选汇编而成。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热门推荐
  • 只有在心梦中

    只有在心梦中

    静静的,在心梦中,用心,用情,用爱。原来如此,缘来如此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七日之刘阿嗔

    末世七日之刘阿嗔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是独善其身还是随波逐流?是看淡生死共赴黄泉,还是留作希望负重而行?而末世之下可有无辜?核爆、火箭、鲸鸣、血刃、逆流、长街。千百人的怒吼、几亿人的狂欢。但,终只有刘阿嗔是孤独的。
  •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侦探出动的故事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侦探出动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站住乖学生

    站住乖学生

    【第一次写勿喷】一个聪明听话,是军区最靓的仔,从小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智商极高,情商极低,一心叛逆,是同龄人中的混世小魔女。当她爱上了他,看似土匪抢压寨夫人,却不知是他先动心,腹黑的算计她爱上他。(???????)???????
  • 叶冥传

    叶冥传

    一个山村少年,为从小的梦想加入军中。却不料前方的道路充满坎坷。正当他以为完成自己梦想之时。前方又开启另一扇门。此刻的他又再次踏上不一样的道路(本故事纯属虚构)
  • 校园三剑客·吃人电视机(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吃人电视机(经典版)

    班上新转来一名漂亮的女生,具有超能力的杨歌发现她有许多奇怪的本领。不久,班上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离奇失踪。更让人困惑的是,除了杨歌之外,所有人头脑中都已没有失踪同学的印象。杨歌通过自己的推理,推算出下一个失踪的人不是自己就是张小开。他决定跟着张小开回家,结果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小开被电视机给吃掉!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杨歌能否解开吃人电视机之谜吗?
  • 至尊战甲

    至尊战甲

    我本世俗人,盖因痴甲胄,奇遇落异乡,偶得古龙晶,波连武盟乱,幸得龙龟助,窥得甲玄奥,缘定负弓女,岂非了无情,无心入甲脉,奈何天穹生变,赤武域上游,巧入练甲礼,眼见佳人离,身入救伊途,驰骋上仙云,终定七界乱。
  • 全员穿越古代

    全员穿越古代

    “什么?你是说他们也都穿过来?!还一个个过得风生水起?”作为女主的苏星,以为那天只有她一人串线到了异世界,没想到,她的四个队友也都穿过来了,一个个还在这个世界当起了领主,日子滋润的很。不像她,串过来就成了揭不开锅的人家的小娃娃。“老天不公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