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0500000078

第78章 宋成拜访楼观道长 张阳子嗜武如命

宋成在貔貅军营中培训甄别新招募的人员,发现一人身手矫健,拳脚功夫无人能出其右。此人名叫张三,年仅十七岁,是长安南百里的双宇乡人,双宇乡地处终南山,张三的本领是跟终南山的楼观道士学的。宋成亲自与张三拳脚过招,宋成并不出力,只是见招拆招。张三全力出击,宋成总能轻易拆解。张三使出擒拿时对方滑不溜手,硬怼时对方骨硬如铁,自己疼痛不已,只好收手。宋成发现张三招式高明,也有启发。

张三告诉宋成,师傅的本领比自己大多了,剑法极快,剑影环绕。宋成对道教心怀向往,楼观与此地不远(一百多里),正好现在有时间,叫张三带路,当天带着二个随从和张三骑马前往楼观。当天晚上来到了终南山的太乙峰下的客栈,众人歇息一晚。楼观在太乙峰上,路途陡峭,马不能行,宋成让二名随从在客栈看马,自己随张三上山。

张三告诉宋成,自己从小就随父亲在山中采药,卖药材给楼观道士,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此地看病。其中孙太师伯的医术可好了,据说还去皇宫看过病呢。

中午时分来到楼观,楼观已经兴盛了数百年,一群建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不知多少。

宋成和张三进入正殿,殿内正面是高高在上供奉着泥塑彩身的太上老君李耳的站立像,足有二人般高大。侧面供奉的是文始真人关尹子,其塑像比常人略大一些。所有前来的外人,都给老君跪拜,张三也不例外。张三见宋成并无动作,说道:“这里是太上老君的供奉处,天下闻名,许多香客千里之外专程赶来参拜呢。”

宋成只是冲着张三点点头,没有言语(心中暗忖,跪拜泥像所为何来)。二人进入内院,见到了张三的师傅马正淳。马正淳得知宋成是唐朝右屯卫大将军,自然不敢怠慢,请入客厅待茶。

宋成拿出一根十两重的金条递给马正淳,说道:“我久仰道教,此处是道教圣地,今日有缘奉上香火。”

“多谢施主厚赠。”马正淳双手接过金条,然后将金条交给旁边的童子,让其去通知观主。(这几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很久没见过出手如此阔绰的施主了。)

张三见宋成一出手就是一根从未见过的金条,脸上有光,心中倍感自豪。

张三对师傅说道:“我通过选拔,加入了最精锐部队貔貅军。”

马正淳有些不悦地说道:“你年纪轻轻,不想着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却要投身杀戮。岂不知,杀人者恒被杀之。”

马正淳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教你武功,岂不是害了你。”

张三听后不知如何是好,低头不语。宋成接口说道:“道长不必自责,武功是本事,哪有本事压身之理。”

“张三生活在最底层,受人欺压,度日艰难。他如今学得了这些本事,如果还是草芥一生,岂不可惜。但是,除了投军,他还有更好的出路吗?”

马正淳听了无言以对,叹口气对张三说道:“我远离尘世,真不知你该如何是好。”

宋成说道:“我对技击之术颇有心得,欣赏道长武功,特来请教。”

马正淳答道:“我修炼道术,习练武功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不想与人切磋。”

宋成问:“我与道长切磋道术如何?”

马正淳说道:“愿听施主指教。”

宋成说道:“吾闻学道靠悟,不但读经,还要练武、炼丹、学医问药,有些人还入世修行。所有这些修行,最乐见的就是能遇到某一方面的高人。我就是武技高人!”

马正淳惊愕,尚未说话,有人推门而入,一边鼓掌一边说道:“施主说得好,请问施主尊姓大名?”

马正淳见到来人,起身让座,对宋成说道:“这是我们观主岐晖”

宋成起身施礼,说道:“吾乃唐朝右屯卫大将军宋成。”

岐晖问道:“可是辽西信联帮大当家宋成?”

宋成答道:“正是。”

岐晖哈哈笑道:“你可知谢映登,他已经出家为道了,正跟随他叔进行修行。前段时间他在此住了些时日,他说你智谋武功双冠天下,故而印象深刻。”

宋成答道:“谢映登与我亲如兄弟,自然是偏爱有加了。”

岐晖说道:“由武入道正是修炼法门之一,今日能与施主切磋武技,是难得缘分。”

宋成与岐晖和马正淳谈论武技、印证武功,都收获颇多,相互佩服。当晚,宋成就在客房内安歇。

第二天清晨,马正淳在院内练功,宋成与马正淳已经熟稔,得以观看,只见马正淳脚踏太极图案绕圈疾走,双手招式变换繁复。果然高明。

马正淳练完拳术,开始练剑,舞动宝剑如行云流水,意到剑道,脚下生风,在晨曦照耀下,白练般的剑光周身环绕,煞是好看。

马正淳演练的这套剑术环环相扣几十招,而军中练习的剑术,是由单独多套组成,每套招式就三五招,都是分开练习的,容易将杀招练得更精,更适合一击而过(而非缠斗)和结阵攻防的战士。

马正淳的剑术是将剑术攻防精华串联而成的套招,适合从小练习,就像少儿背诵名篇范文。初时不知所云,熟知之后就能拆解化为己用,或是有朝一日豁然贯通。

宋成也手执短枪下场操练。宋成的短枪没有固定招式,每次练习都是随心所欲,这次将马正淳练剑的招式照葫芦画瓢使了一回。马正淳见宋成看一遍就会,佩服不已。

吃过早膳,宋成向观主、马正淳等人告辞,与张三下山。二人走了一个时辰,听到有人在远处大喊等一等,回头看去,一人从山上飞奔而下,快似猎豹,宋成看的暗暗吃惊。

转眼之间,飞奔之人来到近前,指着宋成说道:“你是宋成?”

宋成抱拳答道:“然。”

“我要与你比武。”

“凭什么?”宋城不为所动。

来人觉出自己唐突,解释道:“我是马正淳师兄张阳子,平时独自在后山,今日回到观宫,听师弟说你武技高超,特来领教。”

“好,请赐教。”宋成看出对方是个直性子人,也不再废话,宋成拔出背上的短枪。

张阳子拔出背上的宝剑,也不使旗鼓,直接上前就刺。宋成一见对方出手,就只是劲敌,全力反击。宋成枪沉力猛,张阳子刁钻灵动,二人激斗五十回合,张阳子数次要强行抢进肉搏,都被宋成退步化解。宋成避开对手,跳出圈外,喊道:“且住”

“你我比武,点到为止,就此打住,如何?”

张阳子意犹未尽,“刚刚打出兴致,胜负未分,怎地就不比了?”

“你冒险抢进,已不是切磋剑术,恐有损伤。”宋成语气有责备之意。

张阳子固执道:“你武功高强,不如此,难分胜负。”

宋成凛然道:“武技本是杀人技,生死方能见真章。你我实力相当,不见生死,哪来胜负!”

“我十年未逢对手,寂寞难耐,你却在叽歪生死,你到底还敢不敢继续比试?”张阳子嗜武如命,故而显得癫狂。

宋成不再废话,左手拔出挂在腰间左侧的腰刀,刀锋从拳眼的向下(反手刀),右手持枪,说道:“请。”

张阳子见宋成摆出最凶险的刀式,更加兴奋,抖擞精神,上前对战。

再次对战,张阳子大感不同,宋成有左手刀护体,步法多变,周身转动,前后左右都能对敌,刀枪互补,远近结合。

二人大战二百多个回合,站在一旁的张三看的眼花缭乱,根本分不清双方攻防,只是心惊肉跳,愣愣发呆。

张阳子被宋成的快抢逼得连连后退,内心焦躁,在宋成换招瞬间,行险反击,闪过劈面而来的铁枪,抢到宋城身侧,斗腕上撩,剑刺宋成软肋。宋成拧腰偏身躲过来剑,手中刀闪电般从腰间向后刺向对手腹部,张阳子收腹闪避,没有完全躲过,刀锋破腹从侧面划过。

张阳子撇了手中剑,双手捂住伤口缓缓坐下,宋成近前细观伤口,见没有伤及肠子,知道有救,说道:“捂住伤口别动,我来医治。”

宋成让张三扶着张阳子坐直,自己从兜中掏出急救包,将一小袋药粉倒入水壶里,冲洗伤口,然后拿出丝线和钢针将伤口缝合起来。张阳子虽然疼的大汗淋漓,但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宋成将伤口缝好之后,用绷带将伤口团团缠住(绷带长度不够,用外衣撕成条续接)。

宋成对张阳子说道:“不能乱动,会扯开伤口。”

张阳子由衷地说道:“能见你神奇一刀,我死亦无憾。”

宋成和张三砍断树木,做了一副担架,将张阳子台回了道观。众道士急忙相迎,将张阳子放到床上,观主岐晖让众人散去,只留下了马正淳、宋成和张三,问明原由后,对宋成称赞不止,并说道:“我这个弟子,从小习武成痴,不顾生死,常叹对手难寻。今日遇你,能死里逃生,也是造化。”

张阳子接口道:“宋成医术也极为高明,你看我这伤口,他缝合的煞是整齐,我现在感觉很好。”

岐晖精通医学,拆开绷带,见到长长的刀伤,被丝线整齐缝住,点头赞许宋成医术。

宋成打开自己的急救包,拿出一小袋药粉,说道:“这是我们军中最好的外伤药,将药粉倒入水中融化,用纱布浸透,覆盖在伤口上,再重新包扎,可防止伤口发炎。”

岐晖相信宋成,按照其要求进行操作后,用新绷带重新包扎了一遍。

宋成与张三又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告辞下山。

在路上,宋成教导张三:“贪生怕死的人练不成武技,一味以命相搏的人难保长命,如何二者兼顾需要用脑。”

宋成又告诫张三:“我和你师伯都是不喜欢多事的人,不要将我们比武的事情对他人讲。”

---------------------------

注:

隋唐时,用针线缝合伤口并不鲜见,甚至已经出现了使用免拆线的羊肠线缝合伤口(羊肠线能被伤口吸收)。

隋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断肠缝合术:

“对为刀、枪、戈、矛所伤,若“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方法是:“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纳)之”。

该书还有血管结扎术:

对肠系膜之类脂肪突出伤口者,“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当令一宿,乃可截之,勿闭其口,膏稍导之”。

同类推荐
  • 革命

    革命

    本书叙述了晚清政府欲通过君主立宪自救于危亡,却终被革命党人推翻的历史过程。载沣是政坛新锐力主宪政,还是跳梁小丑自掘坟墓?孙中山是百折不屈建共和,还是机缘巧合成总统?袁世凯是致力宪政忠清室,还是觊觎权力妄窃国?本书为您揭晓答案。本书也为思考清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元青瓷

    元青瓷

    三流工业学校毕业大好青年,只是摔到井里,悲催地穿越到宋末元初,成为蒙古西征途中的一名小铁匠,面对南宋和蒙古帝国的交锋,刘一凡这个小铁匠如何自保生存,是就此沉伦,还是勇于面对史上最强大的蒙古铁骑的刀锋,关注,看我一一道来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三国斩将

    三国斩将

    新书《别动我的三国》已经发布东汉末年,董卓乱朝纲,幽州一村中少年刘策,走出村子,在这乱世之中,由一个兵卒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一方诸侯的故事。三国这个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时代,一群英雄应时而起,他们在这个时代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刘策见证了改变时代的笔墨,也留下刘策一笔。(非穿越,非金手指)
  •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了解寺庙的历史,我们可从中领会到佛界的神秘传说;了解寺庙的文化内涵,我们可领略历代文人墨客的别样情怀。还有那关于寺庙的美丽传说,所有的爱恨情仇,最终在佛的宽容中得到升华。
热门推荐
  • 至尊医道

    至尊医道

    仙尊之子附身天才医生,以医入道!成就医道至尊。
  • 爱,就在百转千回处

    爱,就在百转千回处

    自家公司陷入财政危机,父亲用兄长生死来逼迫她,为此她受尽侮辱。“洛予夏,我还没说结束,你死都不能离开。”一场背叛让洛予夏深陷泥潭,面对男人的打击报复,步步紧逼,洛予夏全盘托出,原以为男人会就此罢休,却没有没想到这只是开始。谎言裹着宠爱的外衣,让她走进男人精心编织的圈套中,被迷惑被麻痹,活在男人刻意营造出来的温柔当中。直到怀孕,鲜血淋漓的真相才被剥开呈现眼前,痛苦不堪,心若死灰。原来所谓爱情,不过一场利与益的结合。她于南宫瑾而言,只是一个孕育工具,仅此而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怒火之刃

    怒火之刃

    从怒火中汲取力量的失忆孤儿,自称为“英雄成名系统”的猥琐光球,来自失落王国的红发女子,于战争中寻找自我的丛林老兵,在陆地上四处游荡的海盗后裔,来自东方古国的流放刑徒,心怀复国之念的忠诚武士,还有叽叽喳喳的两只奇怪小鬼外加凶残的吉祥物一枚。为了对抗“恶魔”,看似完全不可能相处的队伍集合在了一起,为重铸“断剑”而踏上了旅途。
  • 初见笑妍

    初见笑妍

    这是一段激烈职场竞争中平和的佛系旅程。欢迎你加入。
  • 浮生若梦我只喜欢你

    浮生若梦我只喜欢你

    再天宫之中,慕君曦给了白盛年一颗心。为了保全两人,仙家为两人造了一场梦。在梦中,白盛年对慕君曦一见钟情,爱惜无比。奈何坏人作恶,两人经历重重误会。君曦意外回到天宫,却遭人威胁回梦中刺杀白盛年。那天大雪纷飞,君曦一把剑刺入胸口。君曦微笑着看着白盛年,伸出双手,”你还愿意抱我吗?”白盛年一愣,缓缓上前,拥住君曦,将刺出的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回到天宫之中的两人,能否克服阻碍相守到老?
  • 乱世倾颜之天命祭司

    乱世倾颜之天命祭司

    乱世浑浊,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切尽由天意。信命?不信命!
  •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而这本书所描述的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忠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生存之道。
  • 银狐

    银狐

    内蒙古科尔沁的茫茫草原和沙地上,古代辽国王族的地下寝宫里,栖息着以银狐为首领的狐族群。作为荒漠精灵和图腾象征,银狐的美丽和魅力、神奇和灵性、痛苦和欢欣,融入草原的博大和神秘、原始萨满教的慈悲和神圣、历史的丰富和深厚,映衬人类寻找迷失的自我和精神家园的挣扎和希望,氤氲着作家呼唤、寻找大自然守护神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幕幕富于奇幻色彩的画面,一个个呼之欲出的形象,成就了人与狐族相濡与沫的瑰丽雄浑、粗犷纯朴的旷世传奇,堪称草原文化的震撼之作。
  • 当家教遇到恶魔

    当家教遇到恶魔

    一个穷女孩偶然的出手相助让她成为一个有钱人家小孩的家教,和这个恶魔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