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100000007

第7章 老子(1)

【原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章》。恒:永恒,持久不变的。

【译文】

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出入,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跟随,这是永恒不变的。

【赏析】

老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同一的,这便是他的“齐物论”思想。他倡导圣人治国为政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导某事某物,于人于物应一视同仁,齐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于物周普无偏一样,不定优劣,不分好坏,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

【原文】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七章》。

【译文】

天地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才能长久地生存着。

【赏析】

老子认为天地长存的原因在于天地无私,只求万物的利益,最后反而自己得到了长存的好处。老子以天地长存为例子,喻示着人应该具有的处世观念,作为与天地同出一源的人,如能够抛弃私心,处后居下,先人后己,不仅不会伤害自己,反而还会长久生存。我国上古时代的大禹就是其中一例,他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人类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舜也因此禅位给了禹。这就体现出了老子的“无私”即“成其私”思想。

【原文】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释】

选自《老子·第九章》。功:功名利禄。遂:成就。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译文】

功名利禄有了成就,就不要再争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赏析】

儒、道两家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但更多地体现出了相左的观点: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道家则提倡“避世”主张。老子认为应功成身退,因为老子看到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为避免灾祸,老子提出了“功遂身退”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当一个人功名成就达到人生的巅峰时,在物极必反规律的作用下,人生就会开始往相反的方向走。如果还再去争名夺利,定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我国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将相为数不少,基本上都能千古流芳;而不能做到激流勇退的帅才更多,他们多数不能保护其身,所以后世就把这一思想演变成了“明哲保身”的口号。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二章》。五色:红、黄、蓝、白、黑。此指纵情色欲、服装、装饰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指纵情声乐、歌舞等。五味:酸、甜、苦、辣、咸。此指纵情口腹之欲。爽:失去味觉。驰骋:骑马奔跑。畋猎:野外打猎。妨:败坏。

【译文】

色彩缤纷会使人眼花缭乱,音乐繁多也会使人耳朵发聋,美味太多易使人失去味觉;乘马飞驰狩猎将使人心灵狂放;猎取稀奇之物必使人行为败坏。

【赏析】

孔子说:“食、色,性也。”道出了人做为高级动物的自然属性。其实人的这些生理、心理要求是正当的,但如果过分的话,必定会伤害自己。同时,老子也认为那些缤纷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美味的食物、怡人的狩猎是伤害人身心健康、败坏人完美道德的元凶,所以他极力主张“去奢泰,好俭朴”。这一养生之道,从客观上也使那些追求奢侈生活的统治者有所收敛。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论述了他的养生之道。在魏晋时期,老子的教义得到了发扬光大,他的养生之道被这一时期的道学人物所弘扬,以东晋葛洪最为著名。他从小就喜欢神仙导养之法,提出了道教应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的处世主张,这样就把养生与治国联系在了一起。

【原文】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之谓道纪。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四章》。道:规则,法则。御:驾御。

【译文】

把握早已存在的“道”,用来驾御现在具体的事物。能够认识宇宙的起始,这就叫“道”的规律。

【赏析】

老子的五个言集中体现了一个“道”字,“道”是个哲学范畴,它超越万物,又适用于万物,也不受时空的限制。人如果掌握了“道”的规律,既可以驾驭现实,也可推知远古,这就是“道”的纲纪。从而说明社会历史、宇宙自然有着相通的“道”。

【原文】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五章》。豫:一种野兽的名称,它性多疑,在此指迟疑谨慎的意思。川:小河。犹:一种野兽。涣:疏散。朴:未经雕琢的木头。

【译文】

谨慎迟疑啊,像冬天涉水过河;畏惧顾虑啊,像提防四周围攻;恭敬端凝啊,像做宾客;融和疏脱啊,像河冰消融;敦厚朴素啊,像未雕琢之木;空豁旷远啊,像深山幽谷;浑然纯厚啊,像一潭浊水。

【赏析】

此段文字老子形象生动地叙述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他认为:只有像“豫”一样不敢妄动,才能做到与世无争;只有像“犹”一样谨慎戒备,不敢妄为,才不败事。立身为人应庄重拘谨。对于物质的欲望淡然漠之,不加注意。此外,还要做到心灵与头脑的无知无识,这样面对外界事物才会不思不想,不忧不虑,如此内心则空寂,外表则旷达。头脑无知则单纯、无心机,质朴无文,敦厚自然,就像未雕饰的原木一样。当然,这段话不仅是老子的自我表白,也是他对世人的规劝和希望。

【原文】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九章》。朴:不加雕饰的木。欲:许慎《说文解字》云:“欲,贪欲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云:欲,是人们受到物的感动而产生的,是人的本性。欲望恰当了就是合情合理的,不恰当就变成了贪欲。

【译文】

保持质朴,减少私欲。

【赏析】

老子认为欲壑难填,强烈的欲望会毁掉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所以他提倡少私寡欲,让人返璞归真,回归人民的自然本性。减少私欲就是让人们“绝巧弃利”。人生终日与物接触,并且经营不已,难免会被物质所左右,如此,则随时都会有纵欲的危险。所以老子提倡寡欲或无欲。他的这种寡欲或无欲不是让人放弃一切正常的欲望,而是让人追求恰当的合情合理的欲望,人们只有放弃那些被物驾御的外壳,而恢复人们天然属性,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没有忧虑。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章》。唯:恭敬的应声。阿:怠慢的应声。

【译文】

恭敬的应声“是”,与怠慢的应声“啊”,相差有多大?善与恶,二者差异又有多大呢?

【赏析】

老子认为“唯”与“阿”的区别不仅表现在自我心理的满足,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应“唯”不仅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高尚品德;应“阿”不仅怠慢了对方,也侮辱了自己的德行。所以,要想人尊敬自己,自己必须先尊敬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三章》。

【译文】

同于自然之道的,“道”也乐意得到他;同于“德”的,“德”也乐意得到他;同于不道不德的,“失”亦乐于得到他。

【赏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正因为志同道合才会相聚在一起。所以,如果想了解他们的品行的话,看一个就可以了解全部了,因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就是推己及人,举一反三的道理。

【原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法:效法,学习。自然:自然而然,当然如此。

【译文】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赏析】

老子在此用递推的方法向人们阐释了何为“道法自然”的原则。王弼在给《老子》作注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也就是说只有顺从自然规律,自然而然地生活,天、地、人才能按照各自的自然规律运行,相安无事。

【原文】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七章》。袭:承袭,此指隐含之意。明:聪明。

【译文】

因此,有道之人常善于救人,所以没有无用的人;有道之人常善于救物,所以没有无用的东西。这就叫做暗含着聪明智慧。

【赏析】

“道”是老子的哲学范畴,它内涵十分丰富。这段话体现的是老子救人、救物和救世的思想。他由人生的要求,逐步推及到物的根源,从而推及人生和与此相关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追求。老子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思想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一致的。

【原文】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因此,因为这样。甚:过分的。泰:奢侈的。

【译文】

因此,圣人远离那些极端的事物,远离那些奢侈的生活,远离那些过分的东西。

【赏析】

欲壑都是难填的,一切祸端都源于欲望二字。在此老子提倡听任自然、顺应物性,也就是主张知足常乐。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涯的,欲望越强烈,对物的要求就越多,烦恼也会增加,为了满足这无尽的欲望,有人就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所以老子提出了“去甚、去奢、去泰”的灭欲思想,只有知足无欲才会“贫如富”“贱如贵”。

【原文】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三十二章》。均:均匀。

【译文】

天与地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无须指令而自然均匀。

【赏析】

老子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体悟出了两个道理:自然界是“损有余而奉不足”;人类社会却相反是“损不足而奉有余”。老子批判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认为人君应认识它的特性,持守它的特性,这样天下才能安然自适,万民才能怡然自得。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三十三章》。

【译文】

正确认识别人的是智者,认识自己的人是高明者。

【赏析】

同类推荐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元曲三百首》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元曲风格多样,主要可以分豪放、清丽两派。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常与唐诗、宋词并称,从而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文学史上的三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代文学。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热门推荐
  • 穿凿附会

    穿凿附会

    爷爷是一个老木匠。自打我有记忆起(对不起,可能我比较晚开智,六七岁吧才开始有记忆),爷爷已经老了。刚刚老的那种。还没有老态龙钟。但我见过村里其他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我们村里真奇怪,长寿的大多是女人,也就是老太太。她们脸上的肌肉一条条挂着,一张小脸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也真奇了,比绷得紧紧的水灵灵的小姑娘的脸有意味。但,有意味的东西,不一定招人喜欢。她们倒喜欢边摸着小孩的头,边连声说:“乖,乖,真乖啊哈,呵呵……”可小孩们不吃这一套,远远看见了就绕开。
  • 末日女神养成攻略

    末日女神养成攻略

    程嘉懿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不但喜欢看,还喜欢和同桌杜一一讲。杜一一喜欢看猎奇的故事,也喜欢和同桌讨论真伪。有一天所有人都得了“饿病”,要不停地吃。对网络小说套路和猎奇故事烂熟于心的两个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变异、世界末日。于是,他们开始了打怪夺宝升级的过程。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过程会如此艰辛,如此考验人性。为什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 一品悍妻之倾城画妃

    一品悍妻之倾城画妃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神秘的画中人,更神奇地拥有自由进出各类画的特殊能力。从此,想去哪眨眼间就能到,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品江山如画,生活好不惬意。然,当她同画中那相似的容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各种麻烦层出不穷,阴谋阳谋接连不断,她见招拆招,一一化解。重重阴谋下,隐藏的究竟是什么惊天的秘密呢?且看神秘画中妃,千变万化,颠倒乾坤,绝代风华。【宠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嚣张邪佞,男主霸道腹黑,女强VS男更强,小恶搞,宠爱无极限】#精彩片段#某日,某男子对着眼前的一副画像,诱哄道,“倾儿,乖,只要你出来,我保证再也不对你动手动脚了。”画中的某女才不吃这套,悠着声音道,“我要是再相信你的话,我就跟你姓。”这男人简直就是欠揍,给点阳光就灿烂。她只是一时心软,给了他点福利,他就越发不规矩起来了。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以后哪还有她说话的份。某男心里得瑟,就算你不相信我的话,也已经跟我姓了,不过嘴上却求饶道,“行,以后倾儿说什么就是什么。”“男人的话要是能信,母猪也会上树的。”某女明显不信。怀柔政策失败,某男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容,手开始挠起了眼前的画。很快,话里的某人开始大笑起来,“痒……痒……,求你……别……别挠了。”
  • 拜见观主大人

    拜见观主大人

    醒来就成为一观之主,但这个道观却只有一个观主。所幸上天可怜,赠送系统,剑指巅峰。但狗血的是得到系统的同时,被限制活动范围。这百万门徒宏愿,岂不是遥遥无期?
  • 带着正能量去工作

    带着正能量去工作

    本书从唤醒员工工作激情和倍增员工效能的角度出发,让员工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是一本摒弃负面情绪、传递正向能量的企业员工内训读本,是一本彻底改变员工工作、生活、行为模式的职场心理学最佳培训读本。
  • 职场新人不可不知的98个职场秘密

    职场新人不可不知的98个职场秘密

    本书从资格培训、职业中介、岗位招聘、签订合同、薪酬福利、管理手段、同事关系、社交应酬、离职跳槽9个环节出发,把隐藏在其中的鲜为人知的职场秘密一一摆到读者面前,并深入剖析其中的奥秘,以期为职场新人提供帮助。
  • 万界

    万界

    死去千年,却又于轮回中复活。本已逝去数个世代的上古英灵们,跨越亿万年而来,舍神魂,洒热血,乱轮回,只为那一缕本已消逝的希望。诸神的战场,万界的坟墓。携亿万英灵之大愿,只为寻找并毁灭那以众生为刍狗的幕后黑手。
  • 专宠霸爱:总裁宝贝太任性

    专宠霸爱:总裁宝贝太任性

    一个是一手遮天的不败女王葛家大少葛晴,一个是吼一吼地球抖三抖的情场大佬谭咏,一个视男人为废物,一个视女人如衣服,两个极端就如同金星和火星相撞,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谭咏!把我放下来!”葛晴和谭咏两人的身手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是在力气这方面,葛晴再怎样都是一个女人,力气肯定不敌谭咏,于是此刻万般无奈地被一米九五的谭咏抗在肩膀上。“小老虎,在别人面前你可以狐假虎威,在我这,你就是我的小野猫,别总想着逃。”邪魅地扬起嘴角,敲着谭咏完美的侧颜,痞痞的坏笑,心冷得像块冰的葛晴,在那瞬间,仿佛被暖了一下,他这意思是说她可以在他面前放下所有伪装吗?所以,最后的最后,负负还真得正……
  • 佛说莲华面经

    佛说莲华面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师头大

    法师头大

    他,名字叫唐保龙,属于龙洞办公室成员,又称为法师。他,脑里有个七彩的功能页面,页面功能有七彩键铃:红色是穿梭及透视,橙色档案,黄色是祈祷系可以食物水以及隔空取物等,绿色是幻术系,蓝色是技能法术系,靛色是进入龙洞办公室,紫色是呼唤系,可以呼唤部落及联盟。他,在各个空间里工作,厮杀拼命,为了人类大陆,也为异界大陆!他,很忙,很头大。他,有时会被迫对规矩妥协,也会不愿妥协而伤痕累累。正如后来他说的,‘受点委屈受点伤算得了什么,我要变得更强!’或许,他所经历的某些虚幻,就是你曾经或者现在正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