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100000003

第3章 唐伯虎献诗祝寿

唐伯虎是一个能诗善画的风流才子。他有许多逸闻趣事在民间流传。

据说,有一天,对门一家富翁为其母做生日,请唐伯虎绘画题诗。他才思敏捷,挥毫落纸,一幅《蟠桃献寿》图顷刻而就。接着信笔又写下四行诗。第一句是:“老妇不是人”。“不是人”还了得,此语一出,举座失色。唐伯虎接着写下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儿孙们转怒为喜。谁知第三句竟是“生下儿子是个贼”。那富翁怒形于色,正待发作,第四句又写了出来:“偷得蟠桃献寿星。”富翁顿时改颜赞许,合家高兴透了。

这首诗语出惊人,不同凡响。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四行诗贯串了一个主题思想:祝寿说好话。“好像南海观世音”自然看起来“不是人”,“不是人”与“观世音”思想一致:“偷蟠桃”的无疑是个“贼”,前后照应,判断恰当。然而他并非骂你是偷鸡摸狗之辈,而是把你赞为“齐天大圣”。此诗一反一正,使人的心情也一怒一喜,最终导致合家高兴。

诗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形式是短小的。如何在短小的形式中获得较大的容量,这就需要紧紧抓住一个中心。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看起来写了很多事情,但别人从中所得却很少。只有紧紧围绕主题,读者在寥寥数语中就能领会到集中深刻的思想。做诗要遵守同一律,从消极方面来看,是要防止思想不确定,前后不一贯,避免逻辑矛盾;从积极方面看,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

古人有开社赛诗的游戏。或者出题限韵,各成一绝;或者你一句,我一句,来个珠联璧合。做得不好便要罚酒三杯。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说到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结了个海棠社,商量好出题限韵,每人都要做一首。社长李纨出题咏白海棠,迎春定下七言律和“门”字韵。各人做诗,只能咏白海棠,不能你咏菊,他又吟别的,并且你不能来个五言诗,也不能违了“门”字韵,否则就要受罚。这“出题限韵”,就是要求统一性,不能各行其是,不然就是违反同一律。

可是在皇帝面前对对子,却不是一件轻松事。乾隆皇帝为编纂一部包罗天下千年之书的《四库全书》,连下三道圣旨,召回被自己以“坐泄机密”罪罚至新疆充军的大才子纪晓岚。明天就要任命纪晓岚为主编官了,乾隆又犹豫起来。他决定第二天先采用老办法——出对联句,考考这位大才子。

“朕说‘两碟豆’。”乾隆开口了。

“我说‘一瓯油’。”纪晓岚紧紧跟上。

“朕说‘林间两蝶斗’。”乾隆利用谐音转换了概念。

“我说‘水上一鸥游’。”大才子如法炮制,一毫不爽。

“人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只得转换话题。

纪晓岚略一思索,微微一笑。乾隆以为他也想开溜。哪知他字句铿锵朗声对道:

“我说‘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既对仗工整地对上了乾隆的“人云”句,又巧妙地拍了皇上的马屁。

乾隆一听,呵呵大笑,立即授职。

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中收录了一个诗坛趣话。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令,错写成“琵琶”。县令便笑着吟哦起来:“‘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刚好旁边有个客人,随口就续了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县令大为叹赏。“琵琶”与“枇杷”同音不同义,不能互相代替,混淆了就是违反同一律。客人通过采用类似于修辞学上的“飞白”手法,明知其错,故意仿效。假定“琵琶”像“枇杷”那样是有生命的东西,会开花,能结果,一花引来万花开,从而巧妙地把“琵琶”与“枇杷”联系起来,天衣无缝、不留痕迹地消除了别字毛病。这真是同一律的灵活应用。

写诗要遵守同一律,作文也要遵守同一律。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之言之本意也。”

古人强调立意是文章的主脑,写文章应“一意到底”,不能“二意两出”,使得“意多乱文”。古人说的意和现在所说的主题的含义很接近。王夫之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李渔与王夫之都强调了作文一定要确定主题思想,就是要“立意”。全篇文章都要围绕主题来展开。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要以“意”为统帅。否则就成乌合之众,一盘散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袁枚在谈立意与用词的关系时说:“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袁枚只说到“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纵使呼来了,也要以辞害意的。

写文章,都会碰到一个思路问题。顾名思义,思路,就是指思想的路数,是指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活动过程。布局谋篇就是思路的连贯、条理的反映,毛泽东同志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这种“关系”、“内部的联系”,就是同一律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文章的结构要讲究“内部的联系”,一支好的乐曲同样也要讲究“内部的联系”。据说“主题”这个词来自德文,最初是一个音乐的术语,是指乐曲中最具有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种旋律,也就是主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乐曲的核心。

就拿交响乐来说,它通常有四个乐章,这四个乐章,根据全曲中心命题,作“起”、“承”、“转”、“合”的安排。每个乐章,都有自己的主题,由一句或多句乐曲的旋律组成,它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单位,后面的音乐,像做文章一样,都沿着这主题上下发挥、开展。

为了乐章的充分发挥,通常都有第二或第三主题出现,称为副题。这副题有时和第一主题关系较深,有时完全是一个新的东西,也可说是对立的矛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全章来说,还是相关的。如果作曲的人来个野马狂奔,或都写些毫不相干的东西,那就同样要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无论是写诗、作文,还是绘画,谱曲,为了突出主题思想,就要有所取舍,这就是所谓“有所失才有所得”。好的作品,总是敢于作大胆的取舍。取舍的根据之一,就是保持文气的贯通亦即保证同一律在全文、全乐章中的贯彻。

报纸上曾登过一篇题目叫《华罗庚传奇》的文章,说华罗庚13岁时读初二,国文老师布置写一篇读胡适《尝试集》的心得。他看了这本书的代序就掩卷了。这是因为胡适自己写的代序中有这样几句:

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

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一看,便不以为然。他说:这里的两个“尝试”是不同的概念,第一个“尝试”是只试一次的意思,第二个“尝试”却是试无数次的意思,胡适对“尝试”的概念尚且混淆,他的《尝试集》还值得我读吗?

一个少年,对大人物不迷信盲从,这是令人钦佩的。

根据陆游诗的出处,可知陆游诗中的“尝试”确实是只试一次的意思,而胡适的“自古成功在尝试”中的尝试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他紧接着就说:“莫想小试便成功,哪有这样容易事!有时试到千百回,始知前功尽抛弃。”可见,这是试无数次的意思。

通常,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特别是在科学论文中,最好是用一个语词表达一个确定的概念,但在文学作品中大可不必拘泥。一词多义,往往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况且胡适没有混淆概念,“放翁这话未必是”中的“未必是”,是对前一句的否定。古往今来,一次成功的事不是没有。胡适又作了特别说明,“为下一转语”,意思是说,我要强调的是一次次尝试。

陆游强调一次成功自古无,胡适究竟比陆游高明,他进一步指出,要成功就得一次次尝试。华罗庚那时毕竟年少,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不了解《尝试集》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这本白话诗集其实是值得好好读一读的。

有位英国诗人写了一首诗,其中有:“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死亡,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诞生。”诗发表后,一位数学家来信质疑说:有几行诗不合逻辑。每分钟生与死人数相抵,地球上人数将永恒不变。确切说,每分钟有1.6749人在诞生。因此郑重地建议将诗改为:“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死亡,每分钟都有一又六分之一人在诞生。”诚如此,优秀的诗歌就全要改成科学论文了。须知,诗人的这句诗只是形象地说明地球上时时刻刻都有人在死亡,也有人在诞生,而不是在做人口统计啊!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古柏行》中有“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两句。苍皮指树干,黛色指青黑色的树叶。很有数学头脑的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便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这棵古柏高达二千尺,直径却只有七尺。他认为比例太失调,于是责问道:“四十围乃径七尺,无乃细乎?”殊不知诗圣是运用夸张手法来极言古柏的高耸、雄伟和挺拔,而不是搞测量。

同类推荐
  • 李尔王

    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的故事——李尔王欲将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赢得了宠信,而小女儿却不愿阿谀奉承,因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了小女儿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后,大女儿和二女儿连栖身之地都不给他,他只好流落荒郊野外……小女儿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小女儿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乔忠延客体散文

    乔忠延客体散文

    客体散文,是乔忠延多年写作实践的感悟和升华。就是将自己的文字贴近表达的对象去写,在质地上形成统一。作者乔忠延不会停留于一个表达对象,这样,随着表达对象的变化,就可以减少和避免自我重复。《乔忠延客体散文》即精选了一些这类的作品,让读者从不同的文章中具体感受作家怎样跳出重复的窠臼,以提升散文写作的品位。
  • 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

    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

    本书系《西窗集》的增补本,不仅收录了初版本和修订本的全部译文,还收录了其他一些散逸文字。其中多为散文、随笔,也有短篇小说及长篇断片,还有散文诗。卞之琳翻译的短篇美文,可谓尽在其中。
  • 我有南海四千里

    我有南海四千里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刘醒龙多年来发表的散文精品。刘醒龙先生的散文创作多以“乡土乡村”为主题,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以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地思考与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关联,热切地呼吁对乡土乡村的人文关怀。本书配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反映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心路历程。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热门推荐
  • 东明闻见录

    东明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NA KARENINA

    ANNA KARENI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樱花岸

    樱花岸

    她找寻他,他是她生命的誓言;他遗忘她,她是他记忆的盲点,结局是一辈子无法猜到的谜题,真相有永远不愿意参透的玄机,究竟是爱上记忆中的影子还是眼前人?到底是哪个他让她曾经心动、心痛得如此彻底,要以整个生命去寻找?
  • 七修续稿

    七修续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忆残殇之少年艺伎

    忆残殇之少年艺伎

    身为月渊国皇子的齐影岩,两次被骗进了玉玄宫这么一个娱乐场所,认识了一群貌美技高的少年艺人。音婉曲绝、气质出尘的男花魁曲纤歌;温润如玉、风轻云淡的琴师乐玄公子;容貌俊美、精通药理的书画师贺兰汀;出生世家、平易近人的棋术天才东方遥临;还有一个美得雄雌莫辨,关键时刻总会挺身而出的幽灵界将军蓝忆寒。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少年人,因缘相识于玉玄宫,从冲突怀疑到结为患难与共的朋友。在玉玄宫的笼罩下,看似一切都那么的平静和谐,当掺杂着利益、仇恨的面纱被撕破,有人在带着面具演戏,有人用谎言精心布局,有人无辜牵连性情大变,有人为情所困自甘堕落,从相识相知到相恨相离,时过境迁后,谁又能始终笑容明亮,一如初遇?从坑蒙拐骗的紫袍少年到手持玉箫的白衣翩然;从多年战战兢兢一朝被废的仙国皇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幽魂界祭司,他暗藏锋芒、隐忍不发,背后是否真的如表面般正义凛然?明明是咫尺的毫厘,却已是天涯的距离。
  •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鲜妻送上门:老公,么么哒

    鲜妻送上门:老公,么么哒

    回国代替重病的姐姐对付小三,却不料惹上了大人物,然而没想到,她的身份被他识破……“乖乖听我的话,不然我当众揭穿你!”他威胁她,不准她和别的男人走得太近;要求她每天定时做饭给他吃;还必须乖乖喊老公,如有一点没做到……就把她逼到墙角:“女人,想知道惩罚是怎么样的吗?”……
  • 小巫婆真美丽:好玩街

    小巫婆真美丽:好玩街

    如果你有一天经过好玩街,碰上一个缺了口的汤罐抱着自己的大肚子晃来晃去,一定不要吃惊。如果你碰上一个扫大街的工人挥舞着扫帚,追赶一个断了手柄的水勺,水勺一边连滚带爬地逃,一边大声喊救命,你也不要吃惊。这在好玩街是司空见惯的。让一只小狗生蛋!真是个疯狂的主意!但真美丽认为自己是小巫婆,一定有办法让小狗生蛋。她跑到外婆的厨房里,去找外婆的魔法书,看看有什么咒语能让小狗生蛋。小狗想:“即使她能让我生蛋,我也不能生,谁说一只小狗应该生蛋呢?如果她对我施点儿魔法,我真把蛋生出来了,我以后再狗群里还怎么混哪!”
  • 剑生录

    剑生录

    当一口残剑自天外坠落,世间便再无剑道可言!三尺长剑半寸锋,血染青锋自独行!且看这一人一剑踏入那纷乱纠葛的乱世······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