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200000005

第5章 文学(4)

曹植(公元192年—232年),字子建。他自幼聪颖,10岁左右,已诵读诗、文、赋数十万言,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植的诗歌很重视汉乐府民歌中汲取创作养料,如“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野田黄雀行》)等诗句,具有明朗、和谐、清新的特色。他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很大,增加了抒情成分,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他还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往往在诗歌开篇就能传达出某种浓郁的情绪,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便确定下来了。此后,“四书”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始称于汉武帝时。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火,只剩下五经。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这六部经典。五经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因此它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重要著作。

“尔雅”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关于该书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研究者认为,此书是西汉初年的学者们编辑周秦至汉诸书的旧文递相增益而成。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三卷二十篇。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现存《尔雅》为十九篇,而非班固所说的二十篇。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现存《尔雅》全书共十九篇。累计各篇条目共二千零九十一条,释词语四千三百多个。书中采用了通用语词与专科语词既结合又分科的编注体系与方式,开创了我国百科词典的先例。《尔雅》丰富的词汇训释,是研究古代语言学的重要资料。它的释词方法、编辑体例,对后世训诂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他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完成了这部中国古代字书的奠基之作。该书原有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九千三百五十三字,还有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说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在流传中被改动较多,现在的版本由宋朝徐铉校订,和原书出入很多,徐氏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成了上下两卷,总共三十卷,收入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说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九字。每字先解字义,再按六书说解形体构造,并注明读音。

《说文解字》改变了周、秦汉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共分为五百四十部。许慎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 文字之法,即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中没有出现过的。《说文解字》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多做出了重要贡献。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三千多人参加,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修成的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汇集古代图书七八千种,共约三亿七千万字。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搜集极为宏富。

《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以《洪武正韵》为序,每字下先注字音、释义,再列该字楷、篆、草各体,最后分类汇辑各书中与该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词典故、杂艺等各项记载。例如天文志载“天”字下,地理志载“地”字下,它如日、月、星、风、云、霜、露等各随字收载。凡单字注解、引文之书名、作者,皆用红字写出,非常醒目。成段、整篇或全书采录文献则一字不改,甚为完整。与之相较,清乾隆帝之编纂《四库史全书》删削窜改古籍,则不可同日而语。宋元以来的佚文秘典所在多有,如《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清人从中辑出佚书五百种,收入《四库》仅三百八十八种,四千九百二十六卷,列入“存目”者又百余部。

《永乐大典》巨大的文化价值一直被世人重视,它不仅收罗宏富,堪称空前,而且从编纂体例看,《永乐大典》凡所抄原书,均直录原文,或整段移录,甚至整部书移录,不曾擅删片语。这一做法,极大的保存了所抄文献的完整性。而且既有事目,又按韵检索,改变了类书单纯分类、不易检索的弊端,是对传统类书编撰方法的一个突破。所抄原书的书名、作者标示也非常醒目,便于查考。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部官修丛书。所谓“四库”,与“四部”是一个意思。四库的含义,是指按四部分类法整理图书 ,修建四个书库,分别储藏经、史、子、集四类书籍。

乾隆三十八年 (公元1773 年) , 在北京设立四库全书馆,纂修《四库全书》。乾隆任命纪昀、陆锡熊等四千余人编篡此书。经过近十年的努力, 到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

《四库全书》共收图书三干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用毛笔白榜纸工楷抄写四部, 分成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文溯阁和承德文津阁。后又抄写三部,分藏于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和杭州文澜阁。现在仅存文渊阁、文澜阁和文津阁的三部《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排,每部再分类、细目。经部分为十类: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 。史部分为十五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诗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子部分为十四类: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集部分为五类: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

《四库全书》内容极为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有—定的作用。

《辞海》

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词典,舒新城等人主编,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收单字一万三千九百五十五个,语词二万一千七百二十四条,百科词目五万零一百二十四条。按部首排列,以字带词,而词又以字数、笔画为序,在引证、释义、体例、收词等方面都较严密。1957年,毛泽东倡议重新修订《辞海》,先后有九百多人参加工作,197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缩印本。以后,《辞海》不断增补修订,1983年出版了《辞海·增补本》,1989年出版了修订后的《辞海》(1989年版)。

同类推荐
  •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本译本以华甲同志的青海贵德分章本为底本,分为在天国里、投生下界、纳妃称王、降伏妖魔和征服霍尔五章,语言简练优美,富有生命力。
  • 衣的现象学

    衣的现象学

    人人都要穿衣服,可你是否想过,人为什么要穿衣服?选择衣服,就是选择理想中的自己衣服,是生活中确定自我的手段——“我”是谁?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爱好?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衣服就这样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穿衣服,界定着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人着装低调朴素,有人偏爱奇装异服;有时我们希望通过衣服让自己备受瞩目,有时却希望隐身于人海之中。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衣服就代表着人本身。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是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穷四十余年之功撰写而成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并称宋代颇具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著作”。《容斋随笔》共5集74卷1220则,内容严谨博大,从诗词文翰到典章制度,再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堪称有宋以来的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后世学人称道,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后人更将《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辑为《容斋诗话》。本书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四大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内容丰富,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热门推荐
  • 逆伐苍天

    逆伐苍天

    三十万年后转世成人欧阳思文,且看他今生能否踏天路,灭异界,舞乾坤战苍穹,握生死,夺天命,救亡妻。
  • 婚之若木

    婚之若木

    人说结婚五年是木婚,是什么意思?枯木逢春?木已成舟?邓恩雅却有新解:草木皆兵、移花接木。
  • 坏孩子不是我

    坏孩子不是我

    十六岁的陈木遇见了十六岁的颜晓夕,他说:“暮霭沉沉楚天阔,我是陈木!”后来,十七岁的陈木遇见了十七岁的楚天天,他忘不了颜晓夕,但他还是说:“我们两个名字连在一起刚好是暮霭沉沉楚天阔!”而那时颜晓夕还没说出来:“我叫颜晓夕,人有祸福旦夕的夕。”她们往后一别就是一整个青春。
  •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她是大烟国的公主,娘亲被杀,自己被下毒,捡了一条小命,又遇到雪狼族,想要我死没那么容易。身为人类的她,却当长了雪狼族的狼后,统领数万狼族佣兵,征战沙场,挡我者死,顺我者昌!他是狼王之子,贵气鄙人,强大无比。一场偶遇,七年之约。
  • 武林风水

    武林风水

    用传统手法书写新武侠。北全真,南武当,中原少林和丐帮,江湖风云再起,门派争斗不断,鬼怪异兽横行无忌,侠道丐僧各逞英豪。
  • 欲火重生:废后难驯

    欲火重生:废后难驯

    “你和我联手,助我一臂之力,我保你一世尊贵。”君王的誓言,还言犹在耳,下一刻,一道圣旨降临,她从身份尊贵的皇后,降为冷宫罪妃,接着深的皇宠的贵妃,又联合其他三妃,逼她喝下鸩酒,一场大火冷宫和她化为灰烬。她从雪堆里爬出来,回身望向巍峨的皇宫:“我还会回来的,到时候,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一年后,皇宫里选秀女,柳氏柳玉嫣入选,一场华丽的复仇即将拉开帷幕,经历了地狱烈火的试炼,她再一次站到了皇帝和众妃面前……
  • 我成了一个富二代

    我成了一个富二代

    重生后的他多了一个女人,有了一个幸福的家,成为了一个幸福的人。
  • 全职辩手

    全职辩手

    辩论有用吗?一种来自大学这个象牙塔的屠龙之技。我们争论着,维护的是抽签所决定的立场而非是心中所想;我们吐槽着,为了那个仿佛主办方没过脑子想出的题目;我们自诩包容而多元地看待世界,却于赛场上将真理割裂;我们疯狂,为胜利;我们痛苦,为失败;我们拼搏,为青春;我们执着,为辩论。如果……辩论也有自己的职业联赛?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
  • 余生因你而甜

    余生因你而甜

    T市,最尊贵的男人顾寒峥,自从遇见洛玖柒便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小到亲自哄人,大到亲自招人。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伊湮沫,老公是T市最尊贵的人,亲哥哥是S市的商业大佬。——洛玖柒看着门口的箱子,出现的却是一人一猫。“带着你的箱子滚。”伊湮沫果断的把顾寒峥身旁的猫抱到自己怀里,关上大门。“洛玖柒,今天是你喜欢我的520天,我勉勉强强收了你这良家小少妇。” “滚。”
  • 假如,不曾爱过你

    假如,不曾爱过你

    为了给弟弟偿还赌债,她被迫卖肾,却惨遭情敌设计,两人互换相貌。从此,她被心爱的男人误会,疯狂报复折磨,最后被逼跳海,死前说明真相。得知真相的他,悔恨至极,一场虐恋开始……